《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 公开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类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认识鱼类的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鱼类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认识鱼类的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鱼类的呼吸器官——鳃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鱼的相关视频素材、实物模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鱼在纸上的画,引发学生对鱼的兴趣,导入新课。
2. 鱼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讲解鱼类的特征,如生活在水中、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等,并通过视频素材展示鱼类的生活习性。
3. 鱼的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讲解鱼类的形态结构特点,如流线型的身体、尾巴的摆动等,并展示实物模型。
4. 鱼的呼吸器官——鳃:讲解鳃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验演示鳃的呼吸过程。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鱼类的特征及其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鱼的图画,并标注出其特征。
3. 观察身边的鱼缸或水域,记录下鱼的生活环境和行为。
六、课堂活动1. 观察与讨论:学生分组观察鱼的实物模型,讨论鱼类的特征及其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鱼的呼吸过程,加深对鳃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鱼类特征及其适应水中生活特点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以及对鱼类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的描述。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水产专家或环保工作者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水族馆或进行户外考察,亲身体验鱼类的生活环境。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青年画鱼技法的赞美之情。
2.学会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解答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2.这位青年为什么能画出栩栩如生的金鱼?3.作者为什么赞美这位青年的画技?4.分析课文结构(1)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
5.品词析句(1)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进行品析。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如“他画鱼画了十多年,画了几千张,但他还在不停地画,因为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6.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7.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勤奋、专注的人或事。
8.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优美语句。
(2)写一篇关于勤奋、专注的短文。
四、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起因:青年勤奋画鱼经过:观察鱼、画鱼结果:画出栩栩如生的金鱼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鱼游到了纸上》,使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了作者对青年画鱼技法的赞美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金鱼的兴趣。
(2)学会通过观察、描述金鱼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2)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1. 学会通过观察、描述金鱼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课文插图或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展示金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金鱼的认知和印象。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板书重点字词。
3. 精讲细读,体会情感(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金鱼的喜爱之情。
(2)学生讨论交流,分享他们对金鱼生活的了解。
4. 朗读感悟,提升情感(1)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金鱼的生活场景。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进行金鱼观察日记的写作。
2.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画,模仿课文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描绘和赞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和金鱼观察日记的质量。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鱼游到了纸上》篇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工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第4和第7自然段。
3、体会聋哑青年画技的高超,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感悟描写青年画鱼、看鱼的句子,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空白处,落实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创设情境:板书课题,读题。
2、存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提出的疑问,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文中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
2、检查反馈,教师导学: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⑵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指导朗读。
三、紧扣课题,体会“画技高超”1、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朗读,从一个“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2、引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⑵这段话里你有不懂的地方吗?⑶再次朗读句子,说说你读懂到了什么?3、引导写话。
4、指名交流。
5、小结过渡。
四、品读“特别”,感受勤奋专注1、自由读读第3~4自然段,体会“特别”。
2、品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⑵从这句话里,你感觉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⑶其他人来到这美丽的玉泉是怎样看鱼的呢?⑷你觉得青年真的是呆呆地、静静地,而且是不说一句话吗?再读。
3、出示: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
五、小结设疑1、小结。
2、设疑。
3、书写生字。
(机动)【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爱看鱼聋哑青年忘我鱼画鱼《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2《鱼游到了纸上》是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展示课件,播放鱼儿游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习生字词,提高朗读能力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4. 感悟课文,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抄写生字词和课后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课后作业学生分享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2. 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比喻和拟人手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比喻和拟人手法的作用。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小组活动,创作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主题的画作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幅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主题的画作,体现课文内容和个人感悟。
4. 展示画作,分享创作心得各组展示画作,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抄写生字词和课后阅读任务。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朗读、抄写生字词的能力。
3. 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
4. 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展示个人才华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有关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3篇
有关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3篇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篇1学习目标①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评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办法。
课前准备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望、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①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②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检查自读情况①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②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③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④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
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①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②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③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上体会。
(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句的含义。
3、理解“忘我”,体会聋哑青年做事的专注和勤奋。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师: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
”可今天啊,这活泼可爱的鱼儿却离开了水,游到了纸上。
(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指说)师:你的脑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师边说边板书:?)指名带着奇怪的语气读课题后齐读(过渡:可是预习过课文后,你还觉得奇怪吗?那是什么促使了这个改变呢?咱们就去课文里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
课文读了几次啊?下面我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
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我的检查?出示词语花港举止厂徽聋哑人忘我(指名读)(师简介花港、玉泉注意“徽”——“微”的字形、字音,扩词:象征国家的徽章我们就叫——国徽;如果有一枚象征学校的徽章我们就叫——校徽;那么代表厂里的徽章我们就叫——厂徽。
这个“徽”字不但难读,也难写。
我来写一个,大家拿出手一起书写。
)清澈见底赏心悦目(指名读——齐读)(读了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到怎样?)齐读所有词语2、师:课文主要写了谁啊?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聋哑青年,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中有三个地方写到他画的鱼游到了纸上,把它们画出来。
三、品读“画鱼”,体会“画技高超”1、师:三句话中最直接最明显的是一个小女孩说的话。
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2、谁来读读这句话?从一个“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再来读读。
(指名读)3、指名几个学生引读:师:一个“哟”字,就引来了许多游客的目光,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出示:“我挤过去一看……游动。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10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学生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培养学生质疑与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由题质疑,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
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很好,同学们通过题目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果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我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
请大家认真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看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
2、交流:你们能说说看,自己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多少问题吗?(学生举手,汇报自己提出问题的数量,鼓励提得多的。
)3、大家开动了脑筋,认真地读了课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
请你们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放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哪些问题大家都提到了,哪些问题你提到了,对方没提到,或对方提到了,你没提到。
4、小组讨论说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重点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点的请其他同学简单回答后解决)小黑板出示: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读读课文,与同学讨论)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
3、学生再读课文。
4、有些问题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没解决,大家先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
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鱼游到了纸上》,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和独特的想象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者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和独特的想象力。
2.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表达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画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和独特的想象力。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课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想象描绘: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表达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尝试运用本课所学,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用文字或绘画表达出来。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准备想象描绘的作业模板,方便学生完成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表现,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想象描绘方面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游、画”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金鱼的喜爱。
(2)以读促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3.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游、画”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金鱼图片。
3.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金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金鱼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金鱼的喜爱。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用生字卡片练习组词。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和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欣赏。
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 家庭作业:用“游、画”等词语造句。
八、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优秀教案
人教版《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鱼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生字词。
课文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学生对课文观察和描写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鱼缸,让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鱼。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鱼的特点。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组内互读。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5.观察与描写方法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观察和描写鱼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方法观察鱼,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心得。
6.写作训练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8.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鱼或宠物,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并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鱼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2.在生字词学习中,教师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果。
3.写作训练环节,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4.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强调观察和描写方法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资源1.鱼缸、鱼2.生字词卡片3.写作题目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学生运用观察和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公开课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热爱生活的品质。
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
先讲作者喜欢玉泉;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池水清澈,坐在池边的茶室,边品茶边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写茶室的后院有十几缸金鱼,这里有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年。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一句是过渡句,指出“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围绕这一句首先描写了青年的外貌,特别强调了:“他那一双大眼就像玉泉的水。
”接着具体描写了他的特别之处:“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举止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5~8自然段):讲青年人画鱼画得非常逼真,把鱼画活了。
这段分三层:第一层(一个星期天……惊奇的叫起来)讲青年人画的鱼吸引了许多人。
“挤满”和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声:“金鱼游到纸上来啦!”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觉出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这一层从侧面说明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二层讲青年在认真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勾出鱼的动态。
”从正面写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三层讲青年作画的专注。
第四段(“我仍旧喝茶”──完)讲“我”和青年的“交谈”。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鱼缸边画画。
作者从他胸前的厂徽上发现了他是个聋哑人。
于是他们用笔在纸上交谈。
作者从中了解到:这个青年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鱼游到了纸上》精彩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抓住文章主要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2)学会珍惜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3)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勇于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抓住文章主要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2. 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2. 课文插图3. 生字词卡片4. 相关资料图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幅画的看法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如“鱼游到了纸上”的比喻意义。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小组讨论:从课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哪些品质和态度?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鱼游到了纸上”的画,并分享给大家。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鱼游到了纸上”的短文,发挥想象力,描述画面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2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1)熟悉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呆呆地、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育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3 教学预备:绿色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学课件4 教学过程:(1)沟通谈话,导入新课①同学相互沟通去西湖旅游的经受同学们,今日我们和八班的同学互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都喜爱旅游,那么你们去过西湖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班班通使用及分析:利用班班通,两个班的同学互动介绍自己去西湖时的旅游感受;这样可以较好地实现两个班同学的学问阅历的共享。
】②观赏西湖视频,感受西湖的漂亮刚才我们共享了两位同学的旅游感受,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走近西湖,去感受一下西湖的漂亮。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播放西湖风景视频,使同学在情境体验中了解西湖,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③提示课题杭州西湖是我国闻名的风景区,那里景色秀丽迷人,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在西湖的旁边,有一处漂亮的景点,叫玉泉,今日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玉泉池边。
(2)专心读题,大胆质疑①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同学会提出如下问题:a 鱼原本是游在水里的,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b 课文中讲的谁让鱼游到了纸上?c 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②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来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字字洪亮,不错一字,不多一字,不漏一字。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初读检查,反馈质疑①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练写难点字花港绣花罢了厂徽聋哑细致a 指名读,齐读b 认真观看画线的生字,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你能提示大家写时要留意什么吗?c 老师范写,同学观看后练写一遍。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描述的生动性。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鱼的观察和描绘的兴趣。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描绘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乐于分享的积极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用词准确性。
(2)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动描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译文。
(2)相关鱼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和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鱼的观察和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指导情感表达。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4. 学习描写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用词准确性。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描写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请家长协助,观察一种喜欢的动物,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描绘。
2. 复习课文内容,熟记生字词。
六、教学过程(续)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鱼的写作题目,如:“描绘一种你最喜欢的鱼。
《鱼游到了纸上》 公开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员掌握《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提高学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
3.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员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员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4. 讨论交流:让学员谈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故事引入,激发学员对本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指导学员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让学员理解并运用。
4.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员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环保的小作文,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员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他们在讨论交流环节的表现。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小作文,评价学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结合学员在讨论交流环节的发言,评价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根据学员在课后小作文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员亲身体验自然环境的美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员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举办一次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览,让学员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鱼游到了纸上》2. 生字词卡片:用于帮助学员巩固生字词。
3. 环保知识资料:用于拓展学员的环保知识。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鱼类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艺作品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动手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文以鱼类为主题,通过讲述鱼游到了纸上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本文以纸艺制作为例,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纸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鱼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鱼类的习性和特征认识不够深入。
学生对纸艺制作较为陌生,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鱼类。
通过讲解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掌握纸艺制作的方法。
3.2 演示法:通过演示纸艺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通过演示鱼类的游动,让学生观察和了解鱼类的特征和习性。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鱼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类。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鱼类的好奇心。
4.2 讲解:讲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让学生了解鱼类。
讲解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4.3 演示:演示纸艺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演示鱼类的游动,让学生观察和了解鱼类的特征和习性。
4.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纸艺制作,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鱼类作品。
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制作的鱼类,加深对鱼类特征和习性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纸艺作品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让学生对自己的鱼类知识进行评价,巩固所学内容。
5.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纸艺作品,互相学习和进步。
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鱼类知识,共同提高。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纸艺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鱼类知识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优质课
篇一: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案《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学设计南门滩学校张继琼2014.4.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依次,以青年人“特殊”的举止为线索,介绍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超群的残疾青年看鱼画鱼的情形,让读者由衷地产生一种钦佩之情,无不为之精神所感动。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年的优秀品质。
技能目标:1、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视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育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育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难点:理解“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
教学策略:情景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支配:二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略)。
其次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
可我们昨天见到的鱼却可以在纸上游动,想弄清晰究竟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读题。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玉泉游玩时,发觉了一位举止特殊的青年,他看鱼看得特别专心,画鱼画得活敏捷现。
)板书:看鱼画鱼二、品“画鱼”感受“鱼游到了纸上”。
1、师:看来你把上节课的学问学到了心里去了,老师为你兴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鱼是自己游到纸上的吗?是怎么上去的?青年竟然能把鱼画的像在纸上游动,看来这位青年特别的厉害,那他是怎么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的呢?请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语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生读课文,老师巡察指导)师: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欢迎大家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1教材分析:本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
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我心里”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读书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加法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事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突破重难点措施: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细细地品读课文。
二、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读后正音齐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预习课文时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4.梳理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结合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交流问题1:(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举止特别”?(结合交流板书:忘我境界)(2):“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看鱼)导语: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3)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
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青年画家的敬佩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学会欣赏和评价画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欣赏和评价画作,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欣赏和评价画作,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画作图片或实物。
3. 学生画作展示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鱼缸,引导学生观察鱼儿的游动。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鱼儿的特点。
1.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鱼儿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引入新课《鱼游到了纸上》。
2. 初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2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解答疑问。
3. 精讲细读3.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讲解画家的技巧和构思。
3.2 学生欣赏画作,学会欣赏和评价。
3.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小组合作4.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画作的特点和价值。
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见解。
5. 实践活动5.1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尝试创作自己的画作。
5.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拓展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6.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画一幅自己的作品,并写上自己的感悟。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和画作的价值。
8.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幅画作,并写上自己的感悟,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问题,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介绍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青年看鱼画鱼的情形,让读者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无不为之精神所感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年的优秀品质。
技能目标:1、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难点:理解“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
教学策略:情景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
可我们昨天见到的鱼却可以在纸上游动,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读题。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玉泉游玩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
)板书:看鱼画鱼二、品“画鱼”感受“鱼游到了纸上”。
1、师:看来你把上节课的知识学到了心里去了,老师为你高兴,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鱼是自己游到纸上的吗?是怎么上去的?青年竟然能把鱼画的像在纸上游动,看来这位青年非常的厉害,那他是怎么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的呢?请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语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师: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齐读。
)师:在谈感受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两个词,工笔和速写都是画的一种画法,工笔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速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描写出来,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看那张是工笔,那张是速写。
2、下面谁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生:我体会到了青年画画很认真,我体会到了青年的画技很高超.)师:有相同体会的请举手,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他画鱼认真的?(一丝不苟)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一丝不苟来说一句话.(做事很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
文中指青年画鱼很认真,一点不马虎。
)很好,从你的句子中,老师知道你掌握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在这里把青年画鱼和姑娘绣花进行了比较,突出了青年画鱼的细致)除了感受到他的认真,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我体会到了青年的画技很高超.)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画鱼技术高超的?(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非常好,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来,带上你的感受我们女同学一丝不苟的读工笔细描部分,男同学动力十足地读挥笔速写部分。
3、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但是老师希望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青年画的鱼都有哪些动态。
呆会告诉我,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
师配乐范读句子。
师:睁开眼睛,你看到了鱼的哪些动态?(生发言)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来,带上你的想象,把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记在心里。
再读。
(配乐)4、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啊!怪不得这位小姑娘叫了起来,出示小女孩的话,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那就请你把这份惊奇、这份赞叹读出来吧!(生读)5、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作者是抓住了小女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知道的说出来。
出示(语言、动作、神态)作者在这里抓住了小女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让我们体会到青年的画画得好。
这种写作方法我们今后在习作中也要学会去用。
师:小姑娘的这一叫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围观的人纷纷议论着,赞叹着,(出示课文插图)想象他们会分别说些什么了?(看,这位白胡子老爷爷挤了过来,看着画,说……,这位大伯伯也走了过来,探着身子,看着画,说……小弟弟听到叫声跑过来,看了看画,又看了看鱼缸里的金鱼,又看了看画,说……)这一声声赞叹都汇成这样了一句话,读……(指大屏幕)(板书:鱼游到了纸上)6、青年听到我们的赞叹声、议论声了吗?为什么?明确他不仅仅因是聋哑人,更是因为他已经和鱼融为一体了。
)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出示:(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是啊,此时此刻青年和鱼已经融合在一起了,已经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7、太阳下山了,大家都准备回家了,可他还在那里静静地画,出示:(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但他没有忘记(金鱼),他手里所画的,眼中所见的,心中所想的,都是金鱼。
你们说他爱鱼到了什么境界?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忘我)三、悟“看鱼”感受“鱼游到了心里”。
1、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的?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汇报)2、谁来把他画的句子读一读.师相机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3、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说说从这句话中哪个词可以感受这个青年的忘我呢?(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呆呆地”是不是说他在发呆呀?是说看鱼看得十分入神,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静静地”是什么意思?他不只看鱼时静静地,他还在什么时候也是静静地?对,画鱼。
你们看他不管做什么都会静下心去做,多专心多投入的一位青年啊!“老是”是什么意思?能给他换一个词吗?说明经常是这样的,并非是偶然的。
4、师:同学们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想想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青年的?生:(出示神态、动作)。
那么我们在写人物时,这种方法用不用得上?要学会学以致用哦。
5、师:还可以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爱鱼到了忘我呢?生说师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从中你感受到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汇报。
师:一整天就是指从早上到晚上,而且每个星期天都来,如果按一年365天算,那么他观察了五十来天!这五十来天不管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我们来想象一下他看鱼时的情景,老师来描述情境,同学们把看到的情景读出来。
好吗?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师:孩子们,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看鱼,记住了(鱼的特点),记住了(鱼的形象),记住了(鱼的动态),所以说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四、理解“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
1、由鱼游到心里,你能想到一个成语吗?但老师想起了一位画家,他是北宋的文与可,他最擅长画竹子,知道是什么了吗?(胸有成竹)2、师总结:是的,正因为青年坚持不懈地细心地观察,正因为青年胸有成竹,才会让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正因为他让鱼先游到心里,所以才会有了在画鱼时有了鱼游到了纸上这种令人惊奇的事情的发生。
3、你能用一个关联词把“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表示出来吗?4、师:让鱼游到纸上来的这位青年,他居然是位聋哑人,而且他竟然做到了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五、拓展延伸1、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具有这些美好的品质?你知道谁?同桌交流。
2、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吗?知道这个节目叫什么名字吗?(千手观音)但是这群姑娘却是聋哑人,她们用表演感动了全国观众,甚至震撼了世界。
3、从这些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4、是啊,他们给予我们的震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他们告诉我们,瞄准目标,然后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相信成功的大门会向你敞开的。
5、相信大家都记住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形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青年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呢?1)、通过细心地观察。
2)、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来描写的。
六、出示小练笔:师:作者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以致用吧,完成下面的小练笔。
提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想象当时人们的表情、神态、动作、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看鱼勤奋专注青年画鱼执着画技高超作者欣赏——误解——敬佩教后反思:这篇课文是主要讲一位聋哑青年是如何观鱼画鱼的,赞美了他做事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流程的设计科学清晰,先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纸上,再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心中,最后感悟鱼游到了我们的心中。
整个教学过程隐含着内容和情感的主线,内容主线是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游到纸上,由此而展开学习小女孩的那句话——“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以及描写青年画鱼的动作和神态的段落。
情感的主线随着内容的主线而行走,一边品读语言文字一边体会聋哑青年那种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步步加深。
两条主线既齐头并进又相互交融。
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词析句积累语言,抓住课文中语言的生发点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游”和“画”的对比朗读;想象鱼的动态的词语进行扩展读;将文字还原成真实的画面来读;通过音乐感受文字来读。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渗透,即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发展。
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遗憾。
这节课的整体感觉比较“紧”,作为教师,我自己的情绪调动的不够,学生的情绪当然更不够。
在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上不是那么的自然,这里还需要好好去设计,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