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物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第4篇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一等奖实验目的探究绿色植物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产生淀粉。

背景资料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没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难点: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关键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镊子、火柴、三脚架、黑纸片、曲别针。

教学过程1.导入师: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动物也是如此。

那么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食物从何而来?难道绿色植物就不需要食物吗?非也。

绿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营养,它不仅能自己供给自己食物,而且同时还给地球上其他几乎所有生物制造了食物,养活着我们。

可以这样说: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那么,究竟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我们能不能用实验来探究一下?2.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师:昨天让大家按P119实验步骤1、2操作的盆栽天竺葵,做了没有?生:做了。

师:好,今天大家按小组继续将昨天的实验按实验步骤3、4、5进行操作,小组各成员间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同时要注意安全。

生:完成实验。

学生甲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学生乙将酒精倒入小烧杯中。

学生丙准备酒精灯,并点燃酒精灯。

学生丁准备清水,并漂洗叶片。

学生戊滴加碘液。

师:通过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下边大家来共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细节。

教师同时用投影打出小组讨论提纲:1.为什么把盆栽的天竺葵在实验之前要在黑暗处放一昼夜?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其目的是什么?4.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用来什么成分?其结果说明什么?生: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初中生物优质课优秀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优秀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优秀教案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能够描述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难点: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2. 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室器材。

3. 细胞模型。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PPT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引入新课。

2. 学习:学生观察细胞模型,并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不同部分及其功能。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细胞实验,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细胞的作用,结合实例进行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PPT介绍、细胞观察、实验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效果。

生物教案(推荐8篇)

生物教案(推荐8篇)

生物教案(推荐8篇)生物教案篇1各位专家领导,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指导思想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走进新课程,运用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病毒》是人教版幼师教材全一册第二部分微生物中第三章。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前两章细菌、真菌等有关微生物的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将来的幼教工作息息相关。

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1)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三、学情分析本节的教学对象为学前二年级学生。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等知识;已学会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等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具备了独立学习本节部分内容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她们对本节课涉及的有关病毒与人类关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知识,难以理解。

四、教学目标设计1、基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训练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五、教法设计1、直观教学法通过动画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生物微观世界,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掌握知识,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案主题: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方法;3. 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4. 能够通过调查和实践的方式,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2.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层次;3.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师生互动,引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让学生说出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主体(35分钟)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重要性(10分钟)通过PPT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

2.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层次(10分钟)通过图表和实例,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层次,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3.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0分钟)通过实验和观察,展示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5分钟)讨论和总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三、总结与归纳(5分钟)1. 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化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四、作业布置(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计划,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评价。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生物教案(通用10篇)

生物教案(通用10篇)

生物教案(通用10篇)生物教案(篇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分四个方面(一)首先是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开始的,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和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学,为后面真菌的学习作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其次是教材内容虽然学生对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菌的繁殖、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理解。

因此,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观的环境中去。

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学习本节课是为后面讨论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了铺垫的作用。

(三)再是课程标准: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而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是生物科学的最终目标,《细菌》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下的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二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最后是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以上内容,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尝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生物实验课教案(精选4篇)

生物实验课教案(精选4篇)

生物实验课教案(精选4篇)生物实验课篇1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的地位与作用本实验出自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的一个观察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通过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能够描述出植物种子的主要结构。

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操作能力,又为学好种子的萌发过程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的实验材料仅仅只有一种大豆种子,大豆种子只能代表双子叶植物种子这一类种子的结构。

书本对玉米、小麦、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未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其实对学生了解种子的种类以及结构是不利的。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将实验材料换成了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学生可通过观察绿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的异同。

四、实验器材浸泡过的'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碘酒、刀片、放大镜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淀粉遇碘变蓝六、实验过程1、分别取三粒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放置在吸水纸上2、将一粒绿豆种子的种皮剥开;另外一粒绿豆种子剥去,并用手掰开的两片子叶;3、将一粒玉米种子的果皮剥开;另外一粒玉米种子用刀片进行纵切,并在剖面滴加碘液。

4、先用肉眼对种子的外形进行观察,然后用放大镜对种子的结构进行对比观察。

七、实验效果1、通过观察发现玉米种子一层皮即果皮剥去后,里面还有层皮,就是种皮,使学生亲眼看到我们平时所说的玉米种子其实是果实。

而绿豆只有一层皮即种皮,所以绿豆是种子。

2、通过对比观察两种种子的结构,了解到像玉米这种单子叶的植物和绿豆这种双子叶植物的结构的异同。

八、自我评价通过实验创新改进,我认为是成功有效的,主要体现如下:1、学生通过亲眼观察了解到我们食用的许多农产品有些是果实有些是种子。

2、通过增加对玉米种子的观察,更加形象生动的补充了学生对种子的种类及结构差异性的漏缺。

3、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操作能力和学生处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生物实验课教案篇2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教案学设计生物进化优质课说课稿说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2节第一学时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北师大版的书,在我县已经应用多年,该书编排比较便于学习,活动的安排及彩色插图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主要以陈述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接受,这是北师大教材的一大亮点,这也是我对北师大教材的认识。

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生物课学习,爱学习的已经有一定的生物基础,而不爱学习的学生,基础知识还很欠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给予教学,既要关注学困生,也要注重培养优等生,让大家能共同完成学习。

说课题: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2节生物的进化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3、进一步复习巩固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分析,对地层、化石、始祖鸟的比较,认识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设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化石资料的分析,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难点:通过完成化石资料分析,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说教法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说教学资源准备:(1)生物化石课本图片和课件相结合进行教学(2)动植物化石及始祖鸟化石课件复原模型说课时本节教学内容安排3课时,这节课为第一课时说教学过程设计1.通过谈话导入课题活动1:认真观察图片资料,分析什么是化石?2,:从对生物化石的学习研究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3:通过学习知道生物进化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什么?活动2:介绍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过程,同时展示始祖鸟化石复原模型或图片。

优质课听课初中生物教案

优质课听课初中生物教案

优质课听课初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2. 掌握植物细胞不同部位的功能;3. 能够从细胞结构的角度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组成;2. 不同部位细胞器的功能;3.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板书,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2. 实验室中准备显微镜和植物细胞样本,以帮助学生观察细胞结构;3. 备有细胞结构与功能对应的练习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言部分,向学生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型,并提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这一基本概念。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介绍(15分钟)1. 教师介绍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组成,如细胞壁、质膜、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2. 通过PPT或板书展示不同部位细胞器的结构,并解释其功能;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细胞器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三、实验观察(20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样本,尝试识别不同细胞器的结构;2.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与组员分享。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指导学生进行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思考。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性;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1.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2. 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水平;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1. 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2. 昆虫的生活习性,如取食、繁殖、生活环境等。

3.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开场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你知道昆虫是如何生活的吗?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并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

2. 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包括取食、繁殖、适应环境等内容。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1. 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昆虫对食物的偏好性。

2.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昆虫在不同食物上的行为表现。

四、小组讨论(10分钟)
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总结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综合提升(10分钟)
1.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昆虫?
2. 鼓励学生就保护昆虫的重要性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和尊重昆虫。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所了解,培养对昆虫的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优质初中生物课教案

优质初中生物课教案

优质初中生物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掌握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3. 能够比较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基本过程和特点;
难点: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比较分析。

教学准备:
1. 教材课件;
2.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资料展示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讨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包括幼苗生长、花果结实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资料,了解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针对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展开讨论,比较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四、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鼓励学生多加观察
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动植物,研究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并写成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案大全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案大全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案大全课题:植物生长的条件与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2. 掌握植物生长的过程;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植物的生长现象。

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2. 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难点:1. 如何解释植物生长的过程;2. 如何理解植物生长与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教材第三章;2. 课件:植物生长的条件与过程PPT;3. 实验器材:水培植物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2. 播放观看植物生长的视频。

二、植物生长的条件(1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探讨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并在黑板上列出。

2. 教师点评: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并进行解释。

三、植物生长的过程(15分钟)1. 展示PPT: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示范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装置中的水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植物生长与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

2. 汇报讨论结果。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批改,讲解错题。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2. 总结学习要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并预测未来的课题。

2. 教师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中对植物生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下节课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植物生长的情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班

初中生物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班

初中生物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初中生物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和学科特点;2.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常见生物的特征和生态环境;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巧。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生物学概述1. 学习内容: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历程;2. 教学方法:讲解概念,绘制生物学发展历程图;3. 学习要点:了解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

第二课:生物的分类1. 学习内容:生物分类的目的和方法,常用分类法的特点;2. 教学方法:示范分类法的应用,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分类;3. 学习要点: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法的应用。

第三课:植物的基本结构1. 学习内容: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2. 教学方法:展示植物剖面图,进行结构解读;3. 学习要点:掌握植物组织的构成和基本功能。

第四课:动物的基本特征1. 学习内容: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教学方法:介绍动物的各类基本特征;3. 学习要点:理解动物的特征对于分类的重要性。

第五课:人体结构与功能1. 学习内容: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教学方法:讲解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学习要点:认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增强对人体健康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实验教学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巧;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4.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开展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听课评价:对学生的教学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鼓励进步;2. 作业评价: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3. 实验评价: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4. 学习反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学习的感受和困惑。

优质课教案食物链食物网

优质课教案食物链食物网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优质课教案-食物链食物网学科领域:生物课时安排:5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和特点。

3. 让学生学会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教学重点:1.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和特点。

教学难点:1.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食物链食物网图示3. 练习题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态系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组成。

2. 提问:“你们知道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吗?”Step 2: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食物链的概念,解释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举例说明食物链的表示方法。

3. 讲解食物网的概念,解释食物网的组成和特点。

Step 3:案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一个食物链食物网的图示,让学生观察并分析。

2. 提问:“这个食物链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3.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链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Step 4: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和组成。

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相互关系?”3.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链食物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自己熟悉的食物链食物网图示。

2.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食物链食物网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和组成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食物链食物网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食物链食物网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食物力游戏(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排成一列,每个人代表一个生物。

初中生物优质课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试讲教案课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不同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引入课题,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主题,引发学生对细胞的好奇心。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细胞有哪些结构和功能?二、讲解内容(15分钟)1.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分别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3. 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内不同结构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根据实验步骤,进行细胞膜通透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细胞膜的作用及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交流观点和体会。

2. 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巩固所学知识。

3.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五、课堂练习(5分钟)1. 随堂小测,检验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情况。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疑惑。

六、课堂作业(3分钟)1. 布置细胞的简答题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课堂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讨论与总结环节,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案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植物细胞中各个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3. 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3. 植物细胞的特点和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1.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1. 实验室里的显微镜和玻璃器具。

2. 植物细胞的切片样本。

3. 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的板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本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让学生猜测植物细胞有哪些部分组成。

二、教学内容展开(30分钟)1. 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2. 展示植物细胞的切片样本,带领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3.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等问题。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植物细胞结构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从图片中找出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本课中学到的知识点,讨论植物细胞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自行到植物实验室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比较它们之间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2.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领域中植物细胞的应用,如转基因技术等。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维动态。

2.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程度。

参考资料:1. 《初中生物教科书》。

2. 《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实验报告》。

优质课听课初中生物教案

优质课听课初中生物教案

优质课听课初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过程;2. 理解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掌握植物的生殖方式和传播途径;4.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2. 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植物的生殖方式和传播途径。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2. 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殖方式和传播途径;2.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和实验器材;2. 植物标本和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生长与发育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15分钟)1. 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受到的影响;2. 分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并强调植物器官的发育顺序。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观察实验,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2. 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了解植物器官的组成。

四、讲解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介绍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强调植物器官之间的协调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五、植物的生殖与传播(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传播途径;2. 引导学生探讨植物的繁殖途径对植物数量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实践活动。

教学反馈:教师在课下对学生进行作业检查和实验报告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植物生长与发育1. 生长环境和影响2.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生殖与传播途径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掌握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重植物生长与发育知识的实践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中小学生物优质课教案.doc

中小学生物优质课教案.doc

中小学生物优质课教案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淮阳县大连乡大连一中七年级生物教师周明娜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学会止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刚接触生物实验的七年级学生,本节课内容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由于木节课内容涉及较深的动手能力,故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可是,细胞的体枳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创造了显微镜这种专门用来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仪器。

我们这节课就來认识一卜•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2、讲授新课活动一:显微镜的结构通过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对显微镜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讲授。

具体从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三方面讲述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对照图片,认清基木结构,并总结。

JI 物镜--长放人倍数大 "光学结构 J r 平面镜■…调暗视野 反光镜v 、凹而镜—调充视野 「准焦螺旋―一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有粗细之分) j 机械结构\转换器■…更换物翁 光圈一调节视野亮度 1 (冇大小Z分) 活动二:显微镜的使用通过具体实验来讲授显微镜的实验步骤,在讲述各步骤吋以启发学生思考为 主,强调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a. 取镜和放置:取镜前的准备,实验室整洁而干燥,实验台台面水平,稳 固无震动,显微镜附近不应放置腐蚀性的试剂。

从显微镜柜取出时,右手紧握镜 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左肩前方的位置。

全国优质课初中生物教案

全国优质课初中生物教案

全国优质课初中生物教案学科:生物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2. 掌握植物的种类及其特点;3. 能够简单描述不同植物的适应环境和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植物的种类及其特点。

难点:描述不同植物的适应环境和功能。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多样的植物图片,引出植物的结构与功能这一话题。

二、植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10分钟)1. 通过PPT介绍植物的主要结构组成:根、茎、叶、花和果实,并讲解它们各自的功能。

2. 带领学生观察实验材料中不同植物的结构并讨论其功能。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植物的种类及其特点(15分钟)1. 介绍植物的主要分类: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并讲解它们的特点。

2. 给学生展示实物标本或图片,让他们辨认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适应环境和功能,体会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差异。

四、小结与反馈(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结。

2. 给学生提出几道问题,检查他们对植物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互相交流讨论。

五、作业布置(2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更多种类的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开始学会通过观察和总结来认识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

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合理安排,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思考来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物优质课教案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淮阳县大连乡大连一中
七年级生物教师周明娜
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刚接触生物实验的七年级学生,本节课内容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由于本节课内容涉及较深的动手能力,故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意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可是,细胞的体积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创造了显微镜这种专门用来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仪器。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2、讲授新课
活动一:显微镜的结构
通过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对显微镜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讲授。

具体从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三方面讲述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对照图片,认清基本结构,并总结。

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学生观察镜头,并总结)光学结构
平面镜----调暗视野
反光镜
凹面镜----调亮视野(学生亲自操作,总结)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有粗细之分)
机械结构转换器----更换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
(有大小之分)
活动二:显微镜的使用
通过具体实验来讲授显微镜的实验步骤,在讲述各步骤时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强调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a.取镜和放置:取镜前的准备,实验室整洁而干燥,实验台台面水平,稳固无震动,显微镜附近不应放置腐蚀性的试剂。

从显微镜柜取出时,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左肩前方的位置。

右侧放绘图用具(学生思考原因)
b.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用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听到碰扣声时以对准)。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观察(右眼打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中光线均
匀明亮为止。

(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先用低倍镜观察)
c.放置装片:取装片于载物台上(切记是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用推片器弹簧夹住,然后旋转退片器螺旋,将索要观察的部分调到通光孔中央。

d.低倍镜观察: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载物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装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载物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载物台。

e.高倍镜观察: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装片),如高倍镜头碰到装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装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方可取下装片标本。

想让像变大就要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像变小则反之……
f.收镜:下降载物台至最低,去下装片;转动螺旋器使物镜呈“八”字朝向学生;最后竖起反光镜以免停灰(学生思考原因)。

3、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步骤以及使用中需要主要的事项。

五、板书设计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并观察
4、整理与存放
六、[巩固练习]
1.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2.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b B.d C.q D.p
3.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4.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七、作业布置:伴你学
八、课后反思
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课,学生兴奋、跃跃欲试,而必须交待的注意事项又非常多,难免出现教师细细交待,学生亦步亦趋,在严格要求下,学生放不开。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进行了两次实际操作,时间上的把握对教师要求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