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基因治疗PPT课件
![基因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1cfe59a0116c175e0e489f.png)
(一) 直接策略:
• 针对致病基因
(二) 间接策略:
• 导入与致病基因无直接联系的治疗基因
(一)直接策略
1. 基因矫正(gene correction) 2. 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 3. 基因增补(gene augmentation)
又称为补偿性基因治疗 4. 基因失活(gene inactivation)
1990年9月14日,世界首例基因治疗:SCID
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 引入治疗基因来抑制病原繁殖
• 方法: 1. Anti-sense 2. Ribozyme RNA
肿瘤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
黑色素瘤 83 前列腺癌 44
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
传统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 3. 放射治疗 4. 理疗
• 新的生物治疗: •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基因治疗
一、概念 二、策略 三、基本流程 四、应用与展望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 Gene therapy is a medic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genetic materials in living cells.
(3) 药物增敏基因治疗
• 将外源基因插入肿瘤细胞后,改变肿瘤细胞对 药物的敏感性。
• 如将钙调素基因转入癌细胞,利用其对癌细胞 MDR的逆转作用,使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 性明显提高。
3. 其它策略
(1) 特异性细胞杀伤 (2) 多基因转染
特异性细胞杀伤
• 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生物来源的细胞毒素基 因与一些特异受体的配体基因融合,构建融合 基因,导入高度表达该受体的肿瘤细胞,以特 异性杀伤该肿瘤细胞。
• 针对致病基因
(二) 间接策略:
• 导入与致病基因无直接联系的治疗基因
(一)直接策略
1. 基因矫正(gene correction) 2. 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 3. 基因增补(gene augmentation)
又称为补偿性基因治疗 4. 基因失活(gene inactivation)
1990年9月14日,世界首例基因治疗:SCID
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 引入治疗基因来抑制病原繁殖
• 方法: 1. Anti-sense 2. Ribozyme RNA
肿瘤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
黑色素瘤 83 前列腺癌 44
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
传统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 3. 放射治疗 4. 理疗
• 新的生物治疗: •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基因治疗
一、概念 二、策略 三、基本流程 四、应用与展望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 Gene therapy is a medic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genetic materials in living cells.
(3) 药物增敏基因治疗
• 将外源基因插入肿瘤细胞后,改变肿瘤细胞对 药物的敏感性。
• 如将钙调素基因转入癌细胞,利用其对癌细胞 MDR的逆转作用,使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 性明显提高。
3. 其它策略
(1) 特异性细胞杀伤 (2) 多基因转染
特异性细胞杀伤
• 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生物来源的细胞毒素基 因与一些特异受体的配体基因融合,构建融合 基因,导入高度表达该受体的肿瘤细胞,以特 异性杀伤该肿瘤细胞。
基因治疗概述课件
![基因治疗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f0af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f.png)
演讲人
目录
01. 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 02.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 03. 基因治疗的技术方法 04. 基因治疗的伦理与法规
基因治疗的定义
基因治疗:通过改 变基因表达或功能 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基因治疗的类型: 基因添加、基因删
除、基因编辑等
基因治疗的应用: 遗传病、癌症、病
毒感染等
基因治疗的挑战: 安全性、有效性、
基因治疗的起源
01
1972年,Paul Berg首次成功将 外源基因导入细 菌
02
1974年, Werner Arber和 Hamilton Smith 发现限制性内切 酶,为基因编辑 提供了工具
03
1978年,Walter Gilbert和Allan Maxam发明 DNA测序技术, 为基因治疗提供 了基础
基因治疗载体
01 病毒载体:如腺病毒、腺相关 病毒、慢病毒等
02 非病毒载体:如质粒DNA、 RNA、脂质体等
03 基因编辑技术:如 C R I S P R / C a s 9 、 TA L E N 等
04 基因沉默技术:如RNA干扰、 反义RNA等
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因治疗的应用
遗传病治疗: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修复或替换致病基因, 治疗遗传病
癌症治疗:利用基因编辑技术, 对癌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 失去生长和扩散能力
病毒感染治疗: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对病毒进行基因改造, 使其失去感染和复制能力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对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 实现基因治疗的目的
等问题
基因治疗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 发展,以实现 更广泛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技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 具有高效、精确、简便等特点。
目录
01. 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 02.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 03. 基因治疗的技术方法 04. 基因治疗的伦理与法规
基因治疗的定义
基因治疗:通过改 变基因表达或功能 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基因治疗的类型: 基因添加、基因删
除、基因编辑等
基因治疗的应用: 遗传病、癌症、病
毒感染等
基因治疗的挑战: 安全性、有效性、
基因治疗的起源
01
1972年,Paul Berg首次成功将 外源基因导入细 菌
02
1974年, Werner Arber和 Hamilton Smith 发现限制性内切 酶,为基因编辑 提供了工具
03
1978年,Walter Gilbert和Allan Maxam发明 DNA测序技术, 为基因治疗提供 了基础
基因治疗载体
01 病毒载体:如腺病毒、腺相关 病毒、慢病毒等
02 非病毒载体:如质粒DNA、 RNA、脂质体等
03 基因编辑技术:如 C R I S P R / C a s 9 、 TA L E N 等
04 基因沉默技术:如RNA干扰、 反义RNA等
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因治疗的应用
遗传病治疗: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修复或替换致病基因, 治疗遗传病
癌症治疗:利用基因编辑技术, 对癌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 失去生长和扩散能力
病毒感染治疗: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对病毒进行基因改造, 使其失去感染和复制能力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对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 实现基因治疗的目的
等问题
基因治疗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 发展,以实现 更广泛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技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 具有高效、精确、简便等特点。
遗传病基因治疗PPT课件
![遗传病基因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80af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4.png)
糖尿病
采用基因疗法,将胰岛素基因导入患者肝脏细胞中,以实现胰岛素的持续分泌。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基因治疗
唐氏综合征
通过基因疗法修复或替代患者细胞中 多余的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以改善 患者的症状。
威廉姆斯综合征
采用基因疗法,激活或替代患者细胞 中缺失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以促 进患者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
在遗传病基因治疗中,需要关注社会舆论的动态变化,加强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公众 对遗传病基因治疗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同时,也需要关注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关切,促 进多方参与和合作,共同推动遗传病基因治疗技术的健康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遗传病基因治疗成果回顾
多种遗传病得到有效治疗
通过基因疗法,已成功治疗了多种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视网 膜色素变性等。
治疗领域的发展。
培养专业人才
03
加强对遗传病基因治疗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整体
研究水平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一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可实现对特定基因的定点编辑。
技术三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 可生成患者自体细胞用于基因 治疗。
技术五
RNA干扰(RNAi)技术,可 通过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来治 疗疾病。
03
遗传病基因治疗应用实例
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治疗
腺苷脱氨酶缺乏症(ADA-SCID)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遗传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常见的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 畸形、代谢异常等。由于遗传病的异质性,即使同一种遗传病在不同患者中的表现也可能存在很大差 异。
诊断方法
采用基因疗法,将胰岛素基因导入患者肝脏细胞中,以实现胰岛素的持续分泌。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基因治疗
唐氏综合征
通过基因疗法修复或替代患者细胞中 多余的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以改善 患者的症状。
威廉姆斯综合征
采用基因疗法,激活或替代患者细胞 中缺失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以促 进患者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
在遗传病基因治疗中,需要关注社会舆论的动态变化,加强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公众 对遗传病基因治疗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同时,也需要关注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关切,促 进多方参与和合作,共同推动遗传病基因治疗技术的健康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遗传病基因治疗成果回顾
多种遗传病得到有效治疗
通过基因疗法,已成功治疗了多种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视网 膜色素变性等。
治疗领域的发展。
培养专业人才
03
加强对遗传病基因治疗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整体
研究水平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一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可实现对特定基因的定点编辑。
技术三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 可生成患者自体细胞用于基因 治疗。
技术五
RNA干扰(RNAi)技术,可 通过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来治 疗疾病。
03
遗传病基因治疗应用实例
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治疗
腺苷脱氨酶缺乏症(ADA-SCID)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遗传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常见的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 畸形、代谢异常等。由于遗传病的异质性,即使同一种遗传病在不同患者中的表现也可能存在很大差 异。
诊断方法
《基因治疗》课件
![《基因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1ceb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8.png)
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主要集中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 码抗病毒蛋白的基因导入肝细胞,以清除体内的丙型肝炎 病毒。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案例
01
总结词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案例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改善神
经系统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目的。
02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基因治疗策略包括利用基因工
伦理与法律问题
01
02
03
伦理问题
基因治疗涉及到人类基因 的改变,可能引发一系列 伦理问题,如人类尊严、 基因优化的道德界限等。
法律问题
基因治疗技术的监管和法 律地位不明确,可能引发 法律纠纷和社会问题。
解决途径
建立完善的伦理指南和监 管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探讨制定相关 伦理和法律规范。
04 基因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CHAPTER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难题
未来展望
基因治疗技术仍面临许多技术挑战, 如精确靶向、基因导入效率、安全性 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治疗将有 望成为更多疾病的根治手段,为人类 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更 高效的基因导入载体、优化基因编辑 技术等手段,逐步克服技术难题。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基因治疗涉及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如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提高人体对病 原体的抵抗力。此外,基因治疗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细菌性和真菌性感染。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
总结词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旨在通过基因工 程技术,调节神经细胞的活性,改善 神经性疾病的症状。
详细描述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针对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氏病等神经性 疾病,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营养 因子等基因的表达,改善症状并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案例
01
总结词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案例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改善神
经系统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目的。
02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基因治疗策略包括利用基因工
伦理与法律问题
01
02
03
伦理问题
基因治疗涉及到人类基因 的改变,可能引发一系列 伦理问题,如人类尊严、 基因优化的道德界限等。
法律问题
基因治疗技术的监管和法 律地位不明确,可能引发 法律纠纷和社会问题。
解决途径
建立完善的伦理指南和监 管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探讨制定相关 伦理和法律规范。
04 基因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CHAPTER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难题
未来展望
基因治疗技术仍面临许多技术挑战, 如精确靶向、基因导入效率、安全性 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治疗将有 望成为更多疾病的根治手段,为人类 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更 高效的基因导入载体、优化基因编辑 技术等手段,逐步克服技术难题。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基因治疗涉及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如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提高人体对病 原体的抵抗力。此外,基因治疗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细菌性和真菌性感染。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
总结词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旨在通过基因工 程技术,调节神经细胞的活性,改善 神经性疾病的症状。
详细描述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针对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氏病等神经性 疾病,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营养 因子等基因的表达,改善症状并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2.8 基因治疗 PPT课件
![2.8 基因治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0e890f0066f5335a8121f3.png)
第八节 基因治疗与基因诊断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就是向有功能 缺陷的细胞补充相应功能基因,以纠正或补偿 其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Gene Therapy Principles
AAV
Nucleus
Adenovirus
Therapeutic Protein
• 致病基因(裂解细胞、癌基因使细胞转化)删除
• 插入外源基因长度受限删除非必须基因/必须基因 (由辅助病毒或宿主细胞提供该基因的功能)
◆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 RV)载体
优点:基因转移的效率 高,细胞宿主范围较广 泛,DNA整合效率高于 其它病毒载体等。 缺点:只感染分裂状态 的细胞,载体容量小( ≤8kb),目的基因在 未分化的细胞中常丢失 ,随机整合潜在致癌的 危险。
◆腺病毒(AV)载体
优点: I. 安全,不整合到染色体上 II. 不需要宿主细胞的分裂增殖就能进入细胞 缺点:
I. 免疫原性较强
II. 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使得外源基因 表达持续时间有限
III.插入外源DNA的能力也有限(≤7kb)。
◆疱疹病毒(HSV)载体
优点: I. 嗜神经组织 II. 能插入较长外源基因(20kb或略长些 缺点:
形成高效包装DNA的人造膜,与细胞膜极为相似。 形成脂质双层包围水溶液的脂质微球,与细胞融合后被 细胞内吞。
人工脂质体膜具有如下特点
1. 2. 3. 4. 5. 无毒性和免疫原性 可生物降解,不会在体内堆积 可制成球状(0.03-50 m),包容大小不同的生物分子 可带有不同的电荷 具有不同的膜脂流动性、稳定性、及温度敏感性,能适 应不同的生理要求
重症综合性免疫缺乏症(SCID)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就是向有功能 缺陷的细胞补充相应功能基因,以纠正或补偿 其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Gene Therapy Principles
AAV
Nucleus
Adenovirus
Therapeutic Protein
• 致病基因(裂解细胞、癌基因使细胞转化)删除
• 插入外源基因长度受限删除非必须基因/必须基因 (由辅助病毒或宿主细胞提供该基因的功能)
◆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 RV)载体
优点:基因转移的效率 高,细胞宿主范围较广 泛,DNA整合效率高于 其它病毒载体等。 缺点:只感染分裂状态 的细胞,载体容量小( ≤8kb),目的基因在 未分化的细胞中常丢失 ,随机整合潜在致癌的 危险。
◆腺病毒(AV)载体
优点: I. 安全,不整合到染色体上 II. 不需要宿主细胞的分裂增殖就能进入细胞 缺点:
I. 免疫原性较强
II. 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使得外源基因 表达持续时间有限
III.插入外源DNA的能力也有限(≤7kb)。
◆疱疹病毒(HSV)载体
优点: I. 嗜神经组织 II. 能插入较长外源基因(20kb或略长些 缺点:
形成高效包装DNA的人造膜,与细胞膜极为相似。 形成脂质双层包围水溶液的脂质微球,与细胞融合后被 细胞内吞。
人工脂质体膜具有如下特点
1. 2. 3. 4. 5. 无毒性和免疫原性 可生物降解,不会在体内堆积 可制成球状(0.03-50 m),包容大小不同的生物分子 可带有不同的电荷 具有不同的膜脂流动性、稳定性、及温度敏感性,能适 应不同的生理要求
重症综合性免疫缺乏症(SCID)
第7章基因治疗精品PPT课件
![第7章基因治疗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bee1e3a5e9856a57126043.png)
1、内源基因的变异 2、外来生物的入侵
基因致病
基因结构的异常 基因表达的异常
2
基因诊断常用技术
• 核酸分子杂交: • PCR: • 生物芯片: DNA芯片或基因芯片 • 基因测序:
3
血友病A基因诊断
• 病因:factor VIII 基因缺陷 (碱基取代、缺失或插入等), 使凝血因子VIII 无活性或不 稳定,导致凝血障碍。
10
基因治疗的两种途径
ex vivo
靶细胞
载体 目的基因
in vivo
11
基因治疗的总体策略
1、基因矫正(修正)(gene correction):未实现 2、基因置换 (gene replacement): 3、基因修饰(增补)(gene augmentation): 4 、基因激活(gene activation): 5 、基因失活(干预)(gene interference ):反
细胞生长分裂
10天 Gene表达
IL-2刺激C分裂
回输患儿体内
1~2月治疗一次, 10个月 患儿体内ADA水平达正常人的25%
22
基因治疗基本过程 例2
• 逆转录病毒载体 +FⅨcDNA
重组体
5` LTR FⅨ neo SV PSO LTR 3`
①导入仓鼠细胞(CHO )→FⅨ表达;
②导入乙型血友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FⅨ表达;
18
7.2 基因治疗的载体
7.2.1 逆转录病毒载体 7.2.2 腺病毒载体 7.2.4 单纯疱疹病毒
19
7.2.1 逆转录病毒载体
• 正链RNA病毒
• 5’ gag- pol-
env 3’
基因治疗.ppt
![基因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d8c3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1.png)
四、基因治疗的途径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四、基因治疗的途径
1. ex vivo法,是将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转入外源基因, 经过适当的选择系统,把重组的受体细胞回输到患者体 内,让外源基因表达以改善患者症状。
2.in vivo法,直接将外源DAN注射到机体内,使其在体 内表达发挥治疗作用。in vivo法比ex vivo法更简单、直 接和经济,疗效也比较确切,常用的体内基因直接转移 手段有病毒介导,脂质体介导和基因直接注射等。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二、基因治疗的前提条件
1、发病机制在DNA水平上已经清楚 ; 2、要转移的基因已经克隆分离,其表达产物有详尽 的了解 ; 3、该基因正常表达的组织可在体外进行遗传操作。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三、基因治疗的总体策略
(1)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 用正常基因在原位替换致病基因,使细胞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六、 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1990年9月,美国批准世界上首个基因治疗方案,腺 苷酸脱氢酶(ADA)基因对两位因ADA基因缺陷而导 致严重免疫缺损的女孩进行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 结果。迄今报道已有数千例经基因治疗的患者,病种 主要是恶性肿瘤,艾滋病、肺囊性纤维化等。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载体
肿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某些元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 的失活及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从而 导致细胞增殖分 化和凋亡失调。针对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背景,将外 源性目的基因引入肿瘤细胞或其他体细胞内以纠正 过度活化的基因或补偿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 肿瘤的目的,即为肿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的基因治疗
针对抑癌基因的基因治疗 针对癌基因的治疗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四、基因治疗的途径
1. ex vivo法,是将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转入外源基因, 经过适当的选择系统,把重组的受体细胞回输到患者体 内,让外源基因表达以改善患者症状。
2.in vivo法,直接将外源DAN注射到机体内,使其在体 内表达发挥治疗作用。in vivo法比ex vivo法更简单、直 接和经济,疗效也比较确切,常用的体内基因直接转移 手段有病毒介导,脂质体介导和基因直接注射等。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二、基因治疗的前提条件
1、发病机制在DNA水平上已经清楚 ; 2、要转移的基因已经克隆分离,其表达产物有详尽 的了解 ; 3、该基因正常表达的组织可在体外进行遗传操作。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三、基因治疗的总体策略
(1)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 用正常基因在原位替换致病基因,使细胞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六、 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1990年9月,美国批准世界上首个基因治疗方案,腺 苷酸脱氢酶(ADA)基因对两位因ADA基因缺陷而导 致严重免疫缺损的女孩进行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 结果。迄今报道已有数千例经基因治疗的患者,病种 主要是恶性肿瘤,艾滋病、肺囊性纤维化等。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载体
肿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某些元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 的失活及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从而 导致细胞增殖分 化和凋亡失调。针对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背景,将外 源性目的基因引入肿瘤细胞或其他体细胞内以纠正 过度活化的基因或补偿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 肿瘤的目的,即为肿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的基因治疗
针对抑癌基因的基因治疗 针对癌基因的治疗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基本知识ppt
![基因治疗基本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7603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e.png)
分类
根据导入基因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 治疗。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至1980年 代初:基因治疗概 念的提出和探索阶 段
1990年代初至今: 基因治疗进入临床 试验阶段,并逐渐 发展成熟
1980年代初至1990 年代初:基因治疗 进入实验室研究阶 段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密切相 关,对疾病进行根本性的基因
病毒感染的基因治疗
病毒感染概述
病毒感染是指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自 我复制,并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 症状的疾病。
基因治疗原理
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增强 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达 到治疗目的。
病毒感染基因治疗现 状与进展
目前,基因治疗已在某些病毒感 染中取得初步成果,如丙型肝炎 、艾滋病等。然而,由于病毒种 类繁多且变异较快,病毒感染的 基因治疗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
癌症
通过抑制致癌基因、促进凋亡基 因等途径治疗癌症。
感染性疾病
针对病毒感染的基因治疗,如丙型 肝炎、艾滋病等。
基因治疗的伦理与法规
伦理原则
尊重人权、保护隐私、遵循医学目的等。
法规规定
各国卫生部门对基因治疗的相关规定和监管措施 。
安全与效果评估
对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评估和审 批。
03
基因治疗的应用领域与效果
05
基因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基因治疗的挑战
技术挑战
伦理和法规挑战
基因治疗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 ,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的效率 、细胞靶向和持久性、以及基 因表达的调控等问题。
关于基因治疗的伦理和法规尚 不完善,如何保护患者的权益 ,如何评估和避免潜在的风险 和副作用,以及如何制定合理 的定价策略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
根据导入基因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 治疗。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至1980年 代初:基因治疗概 念的提出和探索阶 段
1990年代初至今: 基因治疗进入临床 试验阶段,并逐渐 发展成熟
1980年代初至1990 年代初:基因治疗 进入实验室研究阶 段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密切相 关,对疾病进行根本性的基因
病毒感染的基因治疗
病毒感染概述
病毒感染是指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自 我复制,并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 症状的疾病。
基因治疗原理
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增强 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达 到治疗目的。
病毒感染基因治疗现 状与进展
目前,基因治疗已在某些病毒感 染中取得初步成果,如丙型肝炎 、艾滋病等。然而,由于病毒种 类繁多且变异较快,病毒感染的 基因治疗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
癌症
通过抑制致癌基因、促进凋亡基 因等途径治疗癌症。
感染性疾病
针对病毒感染的基因治疗,如丙型 肝炎、艾滋病等。
基因治疗的伦理与法规
伦理原则
尊重人权、保护隐私、遵循医学目的等。
法规规定
各国卫生部门对基因治疗的相关规定和监管措施 。
安全与效果评估
对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评估和审 批。
03
基因治疗的应用领域与效果
05
基因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基因治疗的挑战
技术挑战
伦理和法规挑战
基因治疗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 ,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的效率 、细胞靶向和持久性、以及基 因表达的调控等问题。
关于基因治疗的伦理和法规尚 不完善,如何保护患者的权益 ,如何评估和避免潜在的风险 和副作用,以及如何制定合理 的定价策略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章,我们讨论4个问题。 1.概述 2.基因治疗的原理 3.基因治疗中外源基因导入技术 4.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核或真核)
3. 靶 细 胞
原、真核
4. DNA体外重组
√
5. 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 √
6. 后处理
√
基因治疗 标志基因+治疗基因
(真核) 真核
√ √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节 基因转移技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基因转移 间接体内疗法 直接体内疗法
转导细胞的筛 选与鉴定
利用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利用核酸分子杂交
回输体内
考核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基因治疗与处,基请联因系工网站程或的本人比删除较。
基因工程
1. 目的基因
应用或研究基因
2. 载 体
象外科移植手术,切除病变部分,换上正 常健康基因,这在目前还难以做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 二 ) 基 因处,取请联代系网或站或基本人因删除干。预
基因置换 (gene replacement)
通过体内基因同源重组,原位替换病变细胞内的致病基因
基因增补 (gene augmentation)
外源基因→直接导入体内有关组织器官→进入 相应组织器官进行表达→从而达到基因治疗目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 基本原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基因治疗的处基,请本联程系网序站(或基本人本删原除。理或基本步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对于内源基因突变: 至今未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 基因治疗仅仅处于初始阶段。 全世界接受基因治疗者106人,受试者600人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一、基因治处,疗请联的系网概站或念本人删除。
第一节 概 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类疾病的发生,往往涉及到内源基因的突变 (如遗传病)和外源基因的入侵(如感染性疾病)。 机体对外来侵袭抵御体现在以下4个层次:
1.整体水平,诸如动物的打斗撕咬; 2.细胞水平,如Mφ对“异已”吞噬作用; 3.分子水平,如抗原抗体反应,人可以产生 106抗体分子,对付外来侵袭; 4.基因水平,对付外源基因入侵,在原核生 物中有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将外源基因水解掉。
正常表达和持续时间。
⑦角化细胞(keratinoyte)
⑧多种肿瘤细胞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基因治疗的途径
1.间接体内疗法(ex vivo) 体外将治疗基因→靶细胞内,再将经基因修饰
靶细胞→病人,使这种外源基因(细胞)在体内表达, 从而达到基因治疗目的.(目前多采用这种疗法)。 2.体内法(in vivo)
治疗性基因的选择
基因载体的选择 病毒载体 非病毒载体
载体与治疗基因 将重组DNA导入靶细胞,检测目 重组及筛选鉴定 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表达产物
靶细胞的选择 体细胞 生殖细胞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基因治疗的处基,请本联程系网序站(或基本人本删原除。理或基本步骤):
定义:
广义地说,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或基因产物, 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从狭义地说,基因治疗 是把外界的正常基因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 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改
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
基因治疗是治疗基因突变性疾病的一项根本 性措施,同时它为非基因突变性疾病提供了一 个新的治疗手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三、基因处治,请疗联中系网的站或靶本细人删胞除。
生殖细胞: 优点——治本 困难——①生殖(学)生物学问题,极其复杂且不清楚。 ②伦理学问题
名人精子库”,“美女卵子库”,总是别人的 “种”,不好办,即使这个问题解决,恐怕未必 然,爱因斯坦生了个弱智女,马克思后代在开出 租车(不是说开出租车不好,特此声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体细胞——目前常用体细胞有:
①淋巴细胞 ②骨髓细胞 ③内皮细胞 ④皮肤纤维细胞 ⑤肝细胞 ⑥肌细胞
附:选择靶细胞依据 ①疾病累及的主要部位。 ②靶细胞来源的难易程度。 ③体外培养的成活率和存活时间。 ④接受正常基因的能力。 ⑤新的正常基因能否在靶细胞能否
二、基因处,治请疗联系的网站策或本略人删除。
两个基本策略: 原位矫正病变基因 基因取代或基因干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一)原位处,矫请联正系病网站变或基本人因删除(。纠正异常碱基)
图11-1 镰形红细胞贫血病人的Hb为HbS(由β 珠蛋白基因点突变引起)
不除去异常基因,向靶细胞导入外源基因通过非定点 整合,使其表达产物,从而弥补缺陷基因的功能
基因干预 (gene interference)
在转录或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包括反义 RNA、核酶、三链DNA及干扰RNA技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转移基因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学方法
非生物学方法
①逆转录病毒载体
①磷酸钙共沉淀法
②腺病毒载体
②质粒DNA/脂质体法
③腺相关病毒载体
③电击法
④单纯疱疹病毒载体
④受体介导转移法
⑤注射法
以逆转录病毒法最为常用,以磷酸钙法最为便宜(经济),以注射 法最为简捷,最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笑话,也最危险。)
本章,我们讨论4个问题。 1.概述 2.基因治疗的原理 3.基因治疗中外源基因导入技术 4.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核或真核)
3. 靶 细 胞
原、真核
4. DNA体外重组
√
5. 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 √
6. 后处理
√
基因治疗 标志基因+治疗基因
(真核) 真核
√ √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节 基因转移技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基因转移 间接体内疗法 直接体内疗法
转导细胞的筛 选与鉴定
利用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利用核酸分子杂交
回输体内
考核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基因治疗与处,基请联因系工网站程或的本人比删除较。
基因工程
1. 目的基因
应用或研究基因
2. 载 体
象外科移植手术,切除病变部分,换上正 常健康基因,这在目前还难以做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 二 ) 基 因处,取请联代系网或站或基本人因删除干。预
基因置换 (gene replacement)
通过体内基因同源重组,原位替换病变细胞内的致病基因
基因增补 (gene augmentation)
外源基因→直接导入体内有关组织器官→进入 相应组织器官进行表达→从而达到基因治疗目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 基本原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基因治疗的处基,请本联程系网序站(或基本人本删原除。理或基本步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对于内源基因突变: 至今未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 基因治疗仅仅处于初始阶段。 全世界接受基因治疗者106人,受试者600人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一、基因治处,疗请联的系网概站或念本人删除。
第一节 概 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类疾病的发生,往往涉及到内源基因的突变 (如遗传病)和外源基因的入侵(如感染性疾病)。 机体对外来侵袭抵御体现在以下4个层次:
1.整体水平,诸如动物的打斗撕咬; 2.细胞水平,如Mφ对“异已”吞噬作用; 3.分子水平,如抗原抗体反应,人可以产生 106抗体分子,对付外来侵袭; 4.基因水平,对付外源基因入侵,在原核生 物中有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将外源基因水解掉。
正常表达和持续时间。
⑦角化细胞(keratinoyte)
⑧多种肿瘤细胞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基因治疗的途径
1.间接体内疗法(ex vivo) 体外将治疗基因→靶细胞内,再将经基因修饰
靶细胞→病人,使这种外源基因(细胞)在体内表达, 从而达到基因治疗目的.(目前多采用这种疗法)。 2.体内法(in vivo)
治疗性基因的选择
基因载体的选择 病毒载体 非病毒载体
载体与治疗基因 将重组DNA导入靶细胞,检测目 重组及筛选鉴定 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表达产物
靶细胞的选择 体细胞 生殖细胞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基因治疗的处基,请本联程系网序站(或基本人本删原除。理或基本步骤):
定义:
广义地说,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或基因产物, 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从狭义地说,基因治疗 是把外界的正常基因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 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改
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
基因治疗是治疗基因突变性疾病的一项根本 性措施,同时它为非基因突变性疾病提供了一 个新的治疗手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三、基因处治,请疗联中系网的站或靶本细人删胞除。
生殖细胞: 优点——治本 困难——①生殖(学)生物学问题,极其复杂且不清楚。 ②伦理学问题
名人精子库”,“美女卵子库”,总是别人的 “种”,不好办,即使这个问题解决,恐怕未必 然,爱因斯坦生了个弱智女,马克思后代在开出 租车(不是说开出租车不好,特此声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体细胞——目前常用体细胞有:
①淋巴细胞 ②骨髓细胞 ③内皮细胞 ④皮肤纤维细胞 ⑤肝细胞 ⑥肌细胞
附:选择靶细胞依据 ①疾病累及的主要部位。 ②靶细胞来源的难易程度。 ③体外培养的成活率和存活时间。 ④接受正常基因的能力。 ⑤新的正常基因能否在靶细胞能否
二、基因处,治请疗联系的网站策或本略人删除。
两个基本策略: 原位矫正病变基因 基因取代或基因干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一)原位处,矫请联正系病网站变或基本人因删除(。纠正异常碱基)
图11-1 镰形红细胞贫血病人的Hb为HbS(由β 珠蛋白基因点突变引起)
不除去异常基因,向靶细胞导入外源基因通过非定点 整合,使其表达产物,从而弥补缺陷基因的功能
基因干预 (gene interference)
在转录或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包括反义 RNA、核酶、三链DNA及干扰RNA技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转移基因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学方法
非生物学方法
①逆转录病毒载体
①磷酸钙共沉淀法
②腺病毒载体
②质粒DNA/脂质体法
③腺相关病毒载体
③电击法
④单纯疱疹病毒载体
④受体介导转移法
⑤注射法
以逆转录病毒法最为常用,以磷酸钙法最为便宜(经济),以注射 法最为简捷,最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笑话,也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