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漓江风景区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漓江风景区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姓名:学号:201230802203 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203班

摘要:当前,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漓江作为桂林山水的代表,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随着过度的旅游开发,漓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阐述了漓江流域环境与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放宽资源视角,拓展漓江旅游产品,发展和保护造林绿化工程、兴建漓江补水工程,促进漓江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旅游等事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桂林漓江旅游生态保护综合治理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1982年,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桂林市漓江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漓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2007年末的国家旅游风景名胜区审核中,漓江等10大景区受到国家旅游局点名批评通报,此次事件,为桂林开发旅游,特别是漓江的开发敲响了警钟!

1、漓江旅游现状及问题

目前,漓江景区的旅游产品是从磨盘山码头(国内游客从磨盘山码头,入境游客从竹江外事码头)上船,历时4~6个小时,中途不下船,尽管景区沿线分布的旅游产品有冠岩景区的岩洞观光产品、兴坪的古镇风情、书童山的刘三姐歌圩表演等项目,但是这前几种旅游产品基本上是依附于漓江旅游资源上发展起来的,核心旅游产品仍然是乘船游江活动,景区内的农业观光资源、居民习俗资源、生态体验资源等均未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

截至2013年漓江上大大小小20多家公司,拥有游船233条,实际运行220条。2013年10月3日“漓江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漓江景区投入140多辆游船。游船增加,致使该江段的江面上船来船往,破坏了景观的视觉美和听觉美,影响了景观价值。游船密度极大,漓江的“幽”和“静”便淹没在游船轰鸣的马达声和汽笛声中。大量游船也不可避免的造成漓江水的污染。

2 漓江流域环境现状及问题

2.1 水污染日益加重

经济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桂林市区每天也有数万吨生活污水和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漓江。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地下水管网设施和管理措施不配套,部份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沿岸乡镇企业、养殖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洪水时,大量垃圾、泥沙、油污和农药化肥进入河道,导致水质含氧量低。部份工业废水和医院废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或废水经处理后却达不到排放标准,第三产业污水排放对漓江水质造成油类污染和有机类污染。而河流自身的水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有限,到了枯水期,河流稀释与自净能力显著下降,河流污染逐渐加重。

2.2 生态与景观受到破坏

枯水期水量不足,鱼类等水生生物生息繁衍受到严重影响,漓江鱼类的数量和种类大大减少,水生生态受到破坏。同时,为了便于通航与水厂取水,浅滩深

挖、河床渠化、严重破坏了山水自然景观。风景区上游水源林的快速减少,造成全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不足,易在丰水期形成洪涝灾害。枯水期则流量太小,严重影响了漓江的观赏价值和游览时间。且漓江两岸土质以粉质粘土为主,抗冲刷能力差,漓江流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及游船动力引起的水浪造成对河岸的冲刷,引起水土流失严重。另外,自然保护区的边界不明,动植物资源本底不清,又没有划定核心保护区的范围,也没有设置专门机构,也是造成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受到损坏的原因。

3对策及建议

3.1、放宽资源视角,设计多种旅游方式与线路,不能局限于乘船观光。充分利用沿江村寨、农家田园、旅游社区风情等资源,创造条件发动沿岸的居民参与旅游经营。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受益。漓江景区沿江两岸可以形成吸引物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还包括沿江的村寨、农家,沿岸的民风民俗等,可依据漓江两岸不同江段相应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整合发展。

3.2、对漓江的游客承载力进行科学的计算验证,有意识的对游客人数进行控制,缓解景区环境压力。

3.3加强和深化对漓江流域全面保护、综合整治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动态调研。多渠道筹措调研经费,以保证调研工作持续顺利地进行,把对漓江的保护、治理和利用不断提高到新水平。流域治理须结合科学研究综合治理,采用生态、水利、环境、节水等工程措施和实施宣传教育;解决好流域整体与局部、上游与下游、农业与旅游业、灌溉与航运、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蓄水与补水、泄水与防洪之间的关系,走流域可持续发展道路。

3.4建立健全调蓄系统,努力解决漓江枯水期缺水问题。首先是上游水源林的保护,落实上游发源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兑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其次,运用科技手段和采取行政管理措施,利用漓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建立健全的调蓄系统,努力解决漓江枯水期缺水问题;认真编制、实施漓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科学规划蓄水,提高航道整治效果,加强水资源信息系统及水流运行系统等技术项目的研究使用;此外,还要开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中水的利用,加强地下水开采、使用的管理。

3.5加强漓江流域环境污染防治,尽可能减少漓江水体污染。坚决取缔或搬迁漓江两岸、风景区主要旅游干道两侧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景观并经责令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的各类企业。加强对管理范围内排污者的水污染物排放的监管。

3.6加强漓江风景名胜资源和漓江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改变人工技术工程护岸的现状,以增强漓江风景区天然生态本色,全面实施生态护岸;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有计划地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加大水源林、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大力开展造林工程。上游营造1万hm2绿化林(水源林占73﹒8%),使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营造护岸林,在漓江两岸建造80 m宽、175﹒5 km长的绿化带,对沿岸封山育林。

参考文献:

[1]朱继蕤,侯宇丹桂林漓江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措施探讨广东水利水2009-10-25

[2]林坤和,褚翔,莫玮,邓文俊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漓江风景区调调研报告

/view/12799bf108a1284ac85043e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