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ebcf2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5.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我是一名中小学教师,最近在听到一些同行分享孔雀东南飞教学法之后,产生了一些反思。
以下是我对孔雀东南飞教学法所进行的一些思考。
孔雀东南飞教学法是什么?孔雀东南飞教学法是一种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技能和学习策略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该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多元化和创新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中“东南飞”原指孔雀开屏、展翅高飞,寓意学生各展其能,自由创新。
孔雀东南飞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包括互动式教学、学生参与式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等,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主动性。
•创新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游戏、虚拟实验等手段,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表达、批判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孔雀东南飞教学法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雀东南飞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愉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孔雀东南飞教学法让学生具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孔雀东南飞教学法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和创新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孔雀东南飞教学法的不足虽然孔雀东南飞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学习质量难以保证虽然孔雀东南飞教学法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但是学生的个人差异也很大。
由于孔雀东南飞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不同学生的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教学内容过于琐碎在孔雀东南飞教学法中,由于过多地采用了游戏、互动等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过于琐碎,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型。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8f4ff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d.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导言:《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是本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进行的一次深入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思考,我希望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有时候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时候会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将学生的发展潜力作为教学目标的衡量标准。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尽量按照教材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但是有时候,在选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会过于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曾经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选取教学方法时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有时候过于死板,缺乏针对性。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研究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的组织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我在某些时候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我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过长,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容易让学生产生无聊和厌烦的情绪。
同时,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时,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时候,我在批改作业时的反馈不够及时和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在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时,我将更加注重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69c87c45727a5e9846a61c9.png)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一、汉朝的休妻改嫁例事如果对汉朝的休妻情况不理解,如果单纯从封建礼教的角度来形而上的分析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分离,分析必然流于空洞。
所以,应该以事例来窥探汉朝人的休妻、改嫁、婚恋的与当代人不同的观念。
在上课时,我列举了一些实例。
鲍永,他的妻子在他的母亲前骂狗,而且很大声,鲍永认定自己的子人不稳重。
休!王吉,他的东邻有棵枣树,枝桠伸到王吉的院子里,王吉的妻子顺手摘了几枣个结王吉吃,王吉认定自己的女人手脚不干净。
休!李充,他的妻子在枕边跟他商量分家,并说自己有些私房钱,李充应允,于是,因分家而请客,客齐,李充跪在母亲面前,细述当夜枕边的呢喃细语,然后,休妻!这仅仅只是休妻。
更有甚者──卖妻。
汉尾,也即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徐孝克,曾出仕太学博士,战乱时,饥荒到来,他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把妻子卖了,卖给当时的孔景行将军。
徐孝克的妻子是臧盾将军的女儿,美女,亦是名门之后。
后臧氏常偷些食物给前夫;再后来,孔景行将军战死,臧氏街头寻前夫。
再嫁至北宋仍不被人唾弃。
如陆游的妻子唐婉被休后被再嫁赵士诚。
后来,陆游在沈园遇见赵士诚,前夫、后夫并不避讳。
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是一个寡妇;汉武帝刘彻的陈皇后比刘彻年长。
……大约事以从这些事例中总结出来:汉朝的休妻是的理由可以“莫须有”;汉朝的贞节观念还未确立……这些结论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刘兰芝的被休”、“刘兰芝的再嫁”的问题。
有人认为:“刘兰芝因为未生育而被休”。
这似乎不太合理。
有个例子,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十多年未曾生育。
二、赋比兴手法的再探讨学生通过《诗经》篇目的学习,已较规范地学习了赋、比、兴的手法,但是,对于赋、比、兴手法的深入了解还是不够的。
《孔雀东南飞》的开首便是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是“兴”的手法。
为了能让学生再次全面了解赋、比、兴的手法,我借用胡兰成《赵州大萝卜》一文的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有一则公案如下:僧问赵州:“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州云:“镇州出大萝卜头。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通用14篇)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a1ca4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a.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通用14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篇1《孔雀东南飞》这部文学作品,是保存下来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个爱情悲剧的骨架被亦柔亦刚之美填充着血与肉,极富浪漫主义的将“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的结局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起兴开篇首尾呼应,紧紧地将读者的心弦扣住,不仅让人欣赏“有价值的东西”的美,还让人忍受爱情这“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痛苦,是美与悲结合完美的文学作品。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
且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
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
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在教学时,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课时主要探讨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塑造,让学生自己找到相关语段,自己先行朗读、讨论、分析,教师加以引导、归纳。
以下的为有顺序的,但实际操作由学生的回答而定。
分析中探讨人物性格及其命运,并联系当时社会环境。
设置探究课题:兰芝究竟为何离开焦家?刘兰芝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焦仲卿与她又情深似海,可是焦母为何非休她不可?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认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
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既然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为什么诗中出现了那样的情节?他们可以不死吗?焦刘二人的死有其必然性吗? 寻求刘兰芝殉情的真正原因。
正堂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人物分析也追求一个“水到渠成”的效果,应该说,教与学是愉悦而有收获的。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篇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文阅读教学这一模块的要求是: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学会解决阅读中的障碍、了解作品的社会影响等等。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该诗叙述的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以白描手法刻画的准确、生动的人物形象。
大班孔雀东南飞教案反思
![大班孔雀东南飞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f4580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3.png)
大班孔雀东南飞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大班孔雀东南飞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了解孔雀的飞行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孔雀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1. 孔雀的外貌和特点。
2. 孔雀的飞行方式和习性。
3. 孔雀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4. 孔雀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1. 孔雀的图片或模型。
2. 学生绘制孔雀的画纸。
3. PPT或教学视频关于孔雀的介绍材料。
4. 学生参考书籍或互联网资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准备一张孔雀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
-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孔雀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习(15分钟):- 展示PPT或播放教学视频,介绍孔雀的外貌和特点。
- 让学生观察孔雀的图片或模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孔雀的外貌和特点。
3. 实践(20分钟):- 分发画纸和彩色笔给学生,让他们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孔雀。
- 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图片或模型,注意细节的描绘。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添加孔雀的特色。
4. 探究(15分钟):-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孔雀的飞行方式和习性。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孔雀为什么会选择东南飞行。
5. 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孔雀的飞行方式和习性,强调孔雀的保护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孔雀及其栖息地。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保护方法和建议。
6. 反思(5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教学过程,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 学生可以提出对教学内容的疑问或建议。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孔雀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孔雀的外貌和特点,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绘制孔雀的画纸和小组讨论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精神。
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对孔雀的飞行方式、习性和保护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90763b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5.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最近,在我参加的一次教育研讨会中,我有幸听到了“孔雀东南飞”教学法的介绍和实践案例分享。
这种教学法是该校的一位优秀教师所创新的。
在听完讲解后,我感到很震撼,也深思了很久。
什么是孔雀东南飞教学法“孔雀东南飞”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像孔雀一样在黑板上划出一条优美的东南飞的弧线,表示知识点的融通、贯通和融合。
这个教学法的核心是将知识点串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在“孔雀东南飞”教学法中,教师提出主题后,会先请学生自己思考相关的概念和知识点,然后让他们分析这些概念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将它们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再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的应用体现出来。
孔雀东南飞教学法的优点在该校教师的分享中,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法的优势,其中包括以下三点:1. 融合多元学科“孔雀东南飞”教学法强调将知识点融合成一个整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也可以产生更多的概念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融合多元学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并通过学习理解知识点的应用。
2.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孔雀东南飞”教学法中,教师。
会让学生自己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转换思维,产生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点、思考、发掘规律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3.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会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的应用体现出来。
学生通过实例演示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应用,让这些知识点在做事情时变得愉悦、顺畅、高效。
孔雀东南飞教学法的缺点虽然“孔雀东南飞”教学法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也有缺点:1. 教师经验要求高使用“孔雀东南飞”教学法需要教师对于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的深入掌握和运用,同时能够灵活的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个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
2. 课程可能会过于紧凑使用“孔雀东南飞”教学法,在一节课中必须介绍全部的知识点,并且需要将它们串起来,这样就会导致课程内容过于紧凑,学生可能会觉得困惑。
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精选文档
![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c3b9f296edb6f1aff001f41.png)
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一《孔雀东南飞》这部文学作品,是保存下来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个爱情悲剧的骨架被亦柔亦刚之美填充着血与肉,极富浪漫主义的将“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的结局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起兴开篇首尾呼应,紧紧地将读者的心弦扣住,不仅让人欣赏“有价值的东西”的美,还让人忍受爱情这“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痛苦,是美与悲结合完美的文学作品。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
且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
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
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在教学时,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课时主要探讨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塑造,让学生自己找到相关语段,自己先行朗读、讨论、分析,教师加以引导、归纳。
以下的教案为有顺序的,但实际操作由学生的回答而定。
分析中探讨人物性格及其命运,并联系当时社会环境。
设置探究课题:兰芝究竟为何离开焦家?刘兰芝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焦仲卿与她又情深似海,可是焦母为何非休她不可?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认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
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既然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为什么诗中出现了那样的情节?他们可以不死吗?焦刘二人的死有其必然性吗? 寻求刘兰芝殉情的真正原因。
正堂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人物分析也追求一个“水到渠成”的效果,应该说,教与学是愉悦而有收获的。
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二《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共有22个自然段,而且是文言文,所以很发愁,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但同时也阅读了许多资料,也在设计着教学思路。
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a05457680203d8cf2f2420.png)
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一《孔雀东南飞》这部文学作品,是保存下来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个爱情悲剧的骨架被亦柔亦刚之美填充着血与肉,极富浪漫主义的将“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的结局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起兴开篇首尾呼应,紧紧地将读者的心弦扣住,不仅让人欣赏“有价值的东西”的美,还让人忍受爱情这“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痛苦,是美与悲结合完美的文学作品、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明白词句。
且本文故情况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
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
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在教学时,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课时主要探讨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塑造,让学生自己找到相关语段,自己先行朗读、讨论、分析,教师加以引导、归纳、以下的教案为有顺序的,但实际操作由学生的回答而定。
分析中探讨人物性格及其命运,并联系当时社会环境。
设置探究课题:兰芝究竟为何离开焦家?刘兰芝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焦仲卿与她又情深似海,然而焦母为何非休她不可?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认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
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谈谈您是如何认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既然这种估计微乎其微,为什么诗中出现了那样的情节?他们能够不死不?焦刘二人的死有其必定性不? 寻求刘兰芝殉情的真正原因、正堂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人物分析也追求一个“水到渠成”的效果,应该说,教与学是愉悦而有收获的。
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二《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共有22个自然段,而且是文言文,因此特别发愁,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受。
但同时也阅读了许多资料,也在设计着教学思路。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154d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0.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1新课程背景下,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各式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但无论怎么变,怎么改,基本的几个理念,语文教师是应该具有的:一、语文课堂要有趣味性;二、学生要学到“不会的知识”;三、要以学生为主体。
基于上述观点,对人教版必修二中的《孔雀东南飞》这篇经典的篇目做了如下设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给出一些基础的讨论话题,各组同学根据兴趣来选取(或者自己命题),并展开讨论研究。
在讨论的基础上,下节课再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讨论研究的成果。
于是,自己根据“积累整合”“阅读鉴赏”中的新课标理念选择列出了如下问题:一、悲剧产生的原因。
二、刘兰芝有哪些动人之处?三、你是怎么看待“焦仲卿的性格软弱”这一观点的?四、本文文学常识归纳分析。
五、本文写作手法分析。
在学生自己的分析提议下,后来又列出两个待研究的问题:一、文章结尾感情色彩、行文特点之比较分析。
二、同样性格的人如果生活在现在社会,会有怎样的结局?各组同学开始当堂选取感兴趣的话题并展开讨论。
教师此时适当地加以点拨、指导。
下一节课,各组开始将自己的研究讨论成果以幻灯片的形式积极、踊跃地向大家汇报。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组的成果展示。
他们的幻灯片比较简单,只有一张,但内容应该是最好也是最充分的。
他们系统而又深邃的思维,严谨的论述令我大为惊喜,他们研究的话题是悲剧产生的原因,发言归纳如下:1、门第观念 2、儒家文化 3、人物性格4、多年无子 5、“恋子情节”。
第一组的一个同学具体阐释道:故事发生在汉末,当时的家族、门第观念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是比较大了,这为焦母休兰芝埋下了祸起之根,同时也为后文刘兄逼迫兰芝再嫁做了“门第上”的铺垫;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一些礼法观念渐行渐深,“长兄为父”等观念的影响也为悲剧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还有人物性格的关系,兰芝的聪明而又刚强的性格,婆婆那让普通人不可理解的性格,焦仲卿勇于反抗但又不敢违背母命的性格,这些人在社会门第观念、儒家文化部分糟粕的影响下,将命运交织在一起,将语言行为交织在一起,最后两个男女主人公纷纷走向了自己的不归路。
孔雀东南飞 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课后反思
![孔雀东南飞 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f5035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b.png)
孔雀东南飞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课后反思
在阅读《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后,我深感受到了诗中主题所传达的深刻含义。
首先,诗中的“孔雀东南飞”可被视作一种象征,代表了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精神。
孔雀以其绚丽的羽毛和自由自在的飞行,展现了对美与自由的渴望,表达了追求理想
的勇气和决心。
同时,诗中描述的东南飞行的方向,可能也意味着作者要去拓展新的
领域,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诗中所展现的孔雀的优雅、傲慢和自信也让我思考了自己的态度和心态。
孔雀
展示出的高傲和自信,使我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应该充满自信和自豪。
正
如孔雀所展示的美丽和骄傲,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上充满自信,勇往直前。
最后,这首诗也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考自由与责任的机会。
诗中所讲述的孔雀飞翔的自
由是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努力得来的。
这启示我要珍视自由,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行为
负责任。
自由并不是随意放纵,而是要带来一种责任感和自律。
通过这次阅读和反思,我对于《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的主题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孔雀的东南飞行象征追求自由与理想,而它所展现的优雅、傲慢和自信也给予了我认
识自己的启示。
我也将通过这首诗,不断提醒自己,勇敢追求理想,充满自信和自豪
地面对人生。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5eedf9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7.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哎呀呀,教完《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还真有不少感触呢!
一开始接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在想,这长长的故事可怎么给学生讲清楚呀。
但真正深入进去后,发现这其中的情感纠葛真是太有意思了。
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让学生们也跟着揪心。
我就看着他们一会儿为两人的感情感动,一会儿又对那些阻碍他们的人表示气愤。
嘿,这帮孩子还真是投入呢!我呢,就尽量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些,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哀。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们对于古代的婚姻制度啥的不太理解。
于是我就各种举例,把现代的婚姻和古代的对比着说,这下他们可算有点明白了。
看着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
不过呢,教学中也有一些小烦恼啦。
比如说有些字词解释起来还真有点费劲,学生们老是记不住。
哎呀,我都快把那些字词念叨出茧子了,他们才勉强记住。
还有啊,讲到悲剧结尾的时候,有些学生还不太能接受,一直在那问为什么不能有个好结局呀。
嘿嘿,这可把我问住了,这就是故事的走向呀。
教完这篇课文,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
是不是可以再有趣一点,让学生们更爱听呢?以后再遇到这种课文,我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讲才能更吸引人。
总之呢,《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就像是一场冒险,有欢笑也有苦恼。
但看到学生们最后对这篇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觉得一切都值啦!就像开头说的,哎呀呀,还真是一次难忘的教学经历呀!
希望以后的教学都能像这次一样,让学生和我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哈哈!。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ec4d0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4.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孔雀东南飞》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讲述了唐玄宗迁都东都洛阳的故事。
小说以虚幻的寓言手法,反映了唐朝社会政治的黑暗和腐败,揭示了权力争斗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同时,小说也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诗词引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
然而,作为一名读者,我对《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反思仍然存在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和理解。
这部小说充满了象征和隐喻,需要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思辨来揭示其中的深层含义。
然而,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常常只停留在表面的情节讲解上,并没有引导我们去挖掘其中的更深层次。
这样一来,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也就不免局限于教师的解释。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挖掘小说中的隐含意义。
其次,研究唐朝社会政治背景是必不可少的。
《孔雀东南飞》虽然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其中描述的种种腐败和争斗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唐朝社会政治的真实写照。
然而,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唐朝社会政治的背景。
正因如此,我对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和人物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因此,我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意义。
此外,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也应给予更多关注。
《孔雀东南飞》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各具特点,他们的言行和性格塑造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也反映出作者对人性的理解和思考。
然而,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讨论和分析人物形象,而是过于注重情节的叙述。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和思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他们的言行以及与社会背景的关联,深入剖析作者的刻画技巧和意图。
最后,对于文学创作的评价和意义讨论也应该加强。
《孔雀东南飞》作为一部独特的文学作品,除了具有文学艺术的价值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理。
然而,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小说的意义讨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与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7c3e6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6.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与反思1000字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孔雀的生活习性、特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自然的情感和对孔雀的喜爱之情。
2、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兴趣:介绍孔雀的图片,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了解孔雀的色彩,脾性,性格。
(2)探究发现:通过观察孔雀图画、视频、实物进行研究。
(3)让学生表达:带着问题展开讨论,与学生分享发现,让学生发表意见,形成班级讨论。
3、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孔雀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孔雀的外貌特征,进而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
(2)研究环节:分成小组,让学生亲身进行观察和研究孔雀的习性和特点。
这些观察和研究可以通过观察孔雀的视频和实物,收集有关的孔雀大量的资料,从而对孔雀的了解变得更加丰富。
(3)表达环节:在小组内讨论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介绍孔雀的习性和特点,并使他们之间存在多方位的互动。
(4)总结环节:在结束本节课之前,让学生之间形成班级讨论,然后由我再次确认所有学生现在了解了孔雀的习性和特征,以及他们对孔雀的学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孔雀的东南飞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导入环节中,我通过孔雀的图片和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这是成功的。
在研究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和研究的新方式,让学生亲自进行班级学习,并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我认为学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收获。
在表达环节中,我希望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多方位的互动应该是班级讨论的核心,我还需要在这方面更多的展开工作,让学生在讨论中的互相支持更加有效,使学生更有信心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积极的学习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总结端口,我强调重点理解孔雀的习性和特点,我认为这样能让学生对此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是对孔雀的东南飞进行探究,而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课程设计中,更多地用到多方位的互动,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意识,引导学生获得实际体验,体验学习的魅力,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简短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020a87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9.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简短《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讲起来真是让人又心疼又感动。
每次上到这篇文章,学生们的表情就特别复杂,一开始是懵的,听得云里雾里的,后面一听明白了,大家的脸上就都挂上了“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的表情,接着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怎么说呢?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一对情侣,东风吹,杨柳绿,孔雀东南飞。
他们本来是过得好好的,结果因为一些古老的束缚,最终走向了悲剧。
你看这段历史,再看今天的社会,好像有点儿“这事儿咋这么像呢”的味道。
不过,这也是文学的魅力吧,能跨越时空,引起我们心里共鸣。
讲到课堂上的反思,我就不由得想到自己每次讲这篇文章的情景,学生们一开始都没太感兴趣,觉得这是什么古代的悲剧嘛,离他们生活好像也挺远的。
直到我引导他们讨论:如果是你们,遇到这样的家庭压力,是不是也会有类似的选择?学生们一开始都像打了个哈欠,听得心不在焉的。
可一讲到他们自己身上,眼睛就亮了,哎呦,不得了,简直能把课本上的人物代入到他们自己身上。
你看,孔雀东南飞,她叫做“李凭”——咳,不管是李凭还是李小妹,她和张士超之间的纠葛,勉强说是个爱情故事,也不算是吧,毕竟他们的命运被那个封建的社会束缚住了。
你说吧,哪个年轻人能耐得住这些家族之间的压力,和那些深重的责任?不过,我也觉得,这篇课文也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我们该珍惜自由、珍惜我们眼前的每一份选择。
讲到这里,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孩子们开始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找自己的影子,大家开始聊起了“你能理解那种被家庭束缚的无奈吗?”“你会选择为了爱情抛下所有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吗?”这种话题一出来,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完全把自己代入到了张士超和李凭的角色里。
反思也好,启发也罢,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深意,就在于它能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
现在的我们,比起古人可能有了更多的自由,能追求自己的梦想,但也不意味着我们就能轻松解决所有的烦恼。
试想一下,如果你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社会的压力,你还能坚定自己的选择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像孔雀东南飞那样,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那个看似“正确”,实则无奈的选择。
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课后反思
![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00c4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6.png)
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课后反思一、引言《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美丽孔雀的故事。
通过诗人细腻的描绘,我们能感受到孔雀的魅力和自由飞翔的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首诗进行一些反思,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和诗人的写作手法。
二、孔雀的象征意义在诗歌中,孔雀被塑造成自由和美的象征。
诗人通过描绘孔雀自由自在地展翅高飞,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孔雀的美丽羽毛也象征着内在的美和自信。
诗中的孔雀东南飞,可以理解为突破困境和追求梦想的象征。
三、诗人的写作手法诗人在《孔雀东南飞》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感性与想象力。
首先,诗人运用了形象的描绘。
他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孔雀的美丽和灵动。
例如,“彩云之上飞,如跃翠林枝”,描绘出孔雀展翅高飞的场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孔雀的自由与美。
其次,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如,“舒展翅膀,向蓝天出远游”,这里用“出远游”来形容孔雀飞翔的远足,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中也有一些拟人的表达,例如“眼如漩涡,博采众美”,将孔雀的眼神比喻成漩涡,既生动又形象。
最后,诗人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的手法。
通过对比孔雀的飞翔与其他动物的自由,诗人突出了孔雀自身的美丽与英姿。
在诗歌的结尾,通过排比的方式,“华美照人,堪称上帝之作”,诗人强调了孔雀的绝世美丽和无与伦比的地位。
四、反思与感悟《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诗歌,我意识到追求自由和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孔雀在蓝天中展翅飞翔,还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梦想,都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
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美丽和自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应该自信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美丽。
正如诗中所言:“华美照人,堪称上帝之作”,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杰作,应该以自己的美丽和自信去活出精彩的人生。
五、总结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通过描绘孔雀高飞东南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美的追求。
诗人运用了形象的描绘,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感性和艺术感染力。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及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95ddb2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b.png)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孔雀东南飞》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孔雀东南飞》是著名古典诗词《孔雀东南飞》的文学课设计。
该课程设计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介绍此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这首诗的历史背景、诗歌
结构、主题、叙事方式、用语风格以及它所托载的意象。
第二,布置讨论、阅读和写作活动。
该课程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通过视频提供学生一个导入课程的机会,以便对《孔雀东南飞》
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二,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口头演练等活动,更熟悉此次教学的内容;三、通过一些写作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理解和运用这首诗歌中所包含的主题、意象、叙事方式等。
第三,给出活动总结和反思。
该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总之,在课程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史料与新交流技术结合,并不断检
视和改进课程,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得到视觉、听觉、触觉的双重体验。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激发性学习,让课堂更加生动,也有
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从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责任
意识及自学能力,让学生有更多深入了解诗歌内涵及自我感悟的机会,从而获得学习文学的最佳体验。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e0adc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3.png)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孔雀东南飞》是金庸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蓝玉和郭芙之间的故事展开叙述,表达了对爱情、友情以及人生价值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该篇小说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过程回顾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表达他们对故事中人物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加深了学生对情感价值的认识和思考。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说的文本解读,引导他们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培养了学生细读、精读的能力。
二、教学效果评价总的来说,本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表达了对蓝玉和郭芙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并且可以有条理地分析、解读小说中的情感价值和人生哲理。
同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也有所提高。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教学问题反思1.教材选择不准确:教材的选择应精心挑选,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兴趣。
本次选择《孔雀东南飞》作为教学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该篇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中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符合现代学生的教育需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该篇小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过于复杂,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存在困难。
故在后续教学中,我需要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挑选和处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倾向于注重故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注重教授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忽视了教学中应更加突出的情感价值和人生哲理。
要知道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思考和感悟。
作品《孔雀东南飞》所要传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学生应该深入思考和吸收的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感受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5d6e9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a.png)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通用7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1导入:在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
(学生顿时骚动)其实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剧“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动地的梁祝化蝶就是这种悲剧的延续,而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仍在上演着……投影:陆游《钗头凤》,师生齐读,教师简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
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
不久,唐婉抑郁而亡。
”(学生进入了悲剧的氛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是怎样的一段爱情呢?让我们随着录音走进课文》听课文录音(男女配音)(前面情感铺垫的好,所以效果很好,许多女生边听都流泪了)。
对文学常识稍加点拨,课本注释基本都有,强调“玉台新咏”“乐府双璧”补充乐府知识一、“汉乐府是掌管音乐的官府二、后来成为音乐性的诗体名称问学生是否为刚才的故事所感动,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非常感动。
既然都感动了我就想请一男一女同学来复述故事,比一比谁复述得更令同学感动(当时没人主动来,于是我就讲了《读者》上的一个短故事说明有时你不经意的一个故事可以影响身边的人一生,于是有人站起来了,当然学生的兴致很高)就着学生的故事为课文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出结构(以便学生整体上把握全篇)教师小结: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
这个单元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参照大纲要求,力求重难点突出,适当运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注重互动、交流,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讨论探究,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来吸引学生尽早入境,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在深入探究的环节中,让学生以配乐分段阅读的方式深入分析诗歌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分析。
比如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体现出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的性格。
至于本文的难点,又将对背景知识加以补充说明,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在话题讨论的环节中,先通过介绍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并播放两首《钗头凤》,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这么多凄美爱情故事的意义,并发表他们的看法。
当然,实际操作时,由于文本较长,容量大,探究内容有些深,个别地方可能达不到预料的效果。
时间安排会出现前紧后松的情况,语言还需要凝练,个别地方引导还不到位,还需要打磨。
附:《孔雀东南飞》学案
1、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也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它与北朝的《木兰诗》被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2、“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
叙事性强,出现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3、给加点的字注音
自缢.()箜篌
..()()公姥.()
槌.床()伶俜
..()()
..()()葳蕤
玳瑁
..()()纨.素()拊.掌()
窈窕
..()()便.宜()龙子幡.()
婀娜
..()()鲑.珍()
..()()踯躅
晻晻
..()()怅.言()腰襦.()
鹄舫
..()
..()()遗.施()纤纤
4、指出各句通假字并解释
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
摧藏马悲哀蒲苇纫如丝
槌床便大怒府吏见丁宁
合葬华山傍
5、指出下列句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
可怜体无比汝岂得自由
再拜还入户槌床便大怒
自可断来信渠会永无缘
供养卒大恩共事二三年
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好自相扶将
处分适兄意千万不复全
便利此月内叶叶相交通
多谢后世人涕落百余行
6、词类活用
孔雀东南飞手巾掩口啼
卿当日胜贵头上玳瑁光
留待作遗施兰芝惭阿母
逆以煎我怀足以荣汝身
便利此月内朝成绣夹裙
理实如兄言以此下心意
戒之慎勿忘
7、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各句中“相”的含义
(1)及时相遣归(2)久久莫相忘(3)嬉戏莫相忘
(4)会不相从许(5)还必相迎取(6)誓不相隔卿
(7)誓天不相负(8)不得便相许(9)好自相扶将
(10)蹑履相逢迎(11)怅然遥相望(12)相见常日稀
(13)六合正相应(14)枝枝相覆盖(15)叶叶相交通
(16)仰头相向鸣(17)儿已薄禄相(1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9)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
(《韩非子·说林下》)
(20)乐桓子相赵文子。
(《左传·赵公元年》
解释下列各句中“自”的含义
(1)亦自缢于庭树(2)举动自专由。
(3)汝岂得自由!(4)进止敢自专?
(5)不图子自归。
(6)不迎而自归。
(7)那得自任专!(8)自挂东南枝。
(9)自名秦罗敷。
(10)自名为鸳鸯
(11)自君别我后(12)我自不驱卿
(13)本自无教训(14)自可断来信
(15)葳蕤自生光(16)好自相扶将
(17)物物各自异
解释句中“见”的意义
(1)相见常日稀(2)黄泉下相见
(3)君既若见录(4)府吏见丁宁
(5)渐见愁煎迫
※8、解释各句中偏义复词的含义
(有些词语两词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词之意,另一个词弱化。
这种现象叫复词偏义。
)(1)便可白公姥(2)昼夜勤作息
(3)我有亲父母(4)逼迫兼弟兄
(5)其日牛马嘶
9、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相互映衬为文,共同表达相关或相近的意思)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
注意,不能死板地“直译”。
好处是:简省文字,且使句子更富节奏美。
理解下列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0、请梳理文章的结构,并为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