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
幼儿园师幼互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
幼儿园师幼互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幼儿园师幼互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在幼儿园中,幼儿园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幼儿园师幼互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分析1. 沟通不畅在幼儿园中,师幼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幼儿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有限,加之幼儿园师的职业特点导致的诸多因素,师幼之间的沟通往往不够畅通,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障碍,影响了师幼之间的互动关系。
2. 缺乏共情能力师幼互动中,师生之间的共情能力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幼儿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得到师长的理解和关爱。
然而,部分幼儿园师缺乏对幼儿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把握,难以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共情关系。
3. 教育方式单一在一些幼儿园中,师幼互动存在着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
有的师长只重视学前教育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对幼儿个性特点的尊重和关注,导致师幼之间的互动关系显得僵化和单一。
二、解决方案探讨1. 加强沟通培训针对师幼沟通不畅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幼儿园师的沟通培训,提高师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使其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
也可以鼓励幼儿园师多运用非语言交流方式,如肢体语言、图示等,来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
2. 注重情感教育对于缺乏共情能力的问题,可以加强针对幼儿园师的情感教育培训,使其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关爱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
3. 多元化教育方式针对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以鼓励幼儿园师多样化地运用教育方式,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采用游戏教学、操作性教学等更加生动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师幼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作为幼儿园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营造和谐的师幼互动氛围。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幼儿园师幼互动是影响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
对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为改善幼儿园师幼互动提出可行的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结果1. 幼儿园师幼互动表现在调查中,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表现持较为正面的态度。
他们认为幼儿园老师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表现出了亲和力、耐心和责任感。
但也有少数家长表示,部分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表现不够理想,存在过于严厉、缺乏耐心等问题。
在调查中,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师幼互动方式比较多样,包括语言沟通、动作表达、角色扮演等方式。
而少部分家长则认为幼儿园师幼互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在调查中,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评价标准比较模糊,缺乏统一标准和评价体系。
而家长们更希望能够针对幼儿园师幼互动进行科学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4. 家长参与度在调查中,大部分家长表示他们愿意参与到幼儿园师幼互动中,但由于工作等原因,参与度并不高。
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师幼互动中缺乏家长参与,希望能够增加家长参与度。
在调查中,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师幼互动的反馈机制不够及时和有效。
他们希望能够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幼儿园师幼互动的情况,并参与到改进建议中来。
三、分析与观点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幼儿园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亲和力、耐心和责任感,而且幼儿园师幼互动方式较为多样,包括语言沟通、动作表达、角色扮演等。
但也有少数幼儿园师在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过于严厉、缺乏耐心等问题。
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评价标准比较模糊,缺乏统一标准和评价体系,导致不同老师的表现差异较大。
家长们更希望能够对幼儿园师幼互动进行科学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建立幼儿园师幼互动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幼儿园师不同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促使幼儿园师提高教育水平。
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对幼儿园教師的師幼互动行为研究摘要师幼互动中,教师适宜的互动行为是建立积极和谐师幼关系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广州市幼儿园教师互动行为的现状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教师的积极互动行为多于消极互动行为,但差距并不明显;在主、配班教师之间,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之间,以及不同教龄的教师之间,互动行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对如何提高教师互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师幼互动;专业发展一、问题的提出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幼儿在园的生活体验。
教师适宜的互动行为是建立积极和谐师幼关系的关键所在。
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幼儿园教师的互动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提高教师互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问卷法参照Wubbels等人编制的《教师互动问卷》编写《幼儿园教师互动行为问卷》。
问卷的理论建构来源于临床心理学家Leary的“人际交流模型”。
该模型包括亲密性和影响力两个基本维度,亲密性的两极是合作和敌对,影响力的两极是支配和服从。
以这两个基本维度为横轴和纵轴,形成一个二维平面,并将其八等分,指向八种互动行为类型:领导行为、友好行为、理解行为、宽松行为、犹豫行为、不满行为、惩戒行为、严格行为。
其中,我们将前四种互动行为归为积极的互动行为,即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的行为;将后四种互动行为归为消极的互动行为。
这八种行为特质在二维坐标上的位置、负荷方向如下图所示。
问卷就由关于这八种行为的检测问题构成。
八种行为的操作定义见表1。
最初设计的问卷共51个题目,涉及八种互动行为,问题形式为单项选择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五个选项分别是“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有点符合”“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分别对应于5、4、3、2、1分,分值越高说明符合程度越高。
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报告
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报告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报告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最初接触社会的场所,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二、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的特点1.亲和性:幼儿园师幼互动始于亲和感,师幼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和情感连结的关系。
2.指导性:教师在幼儿园中引导幼儿学习、参与集体活动,通过直接指导帮助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3.支持性:幼儿园教师通过提供支持和鼓励来促进幼儿自信心和自主性的发展,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
三、影响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1.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情感素质对师幼互动行为起着直接影响。
具有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的优秀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幼儿的发展。
2.班级环境:班级环境对师幼互动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班级管理和组织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和支持。
3.家庭教育:幼儿在家庭中接受到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也会对其与幼儿园教师的互动行为产生影响。
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幼儿的师幼互动产生影响。
四、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发展的作用1.促进社交能力的培养:幼儿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以及解决冲突。
2.发展认知能力: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注意力集中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培养情感稳定性: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有助于幼儿建立安全感和稳定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模式和交流方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五、具体策略和建议1.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教师应注重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表达对幼儿的尊重和关心,并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支持幼儿的积极参与。
2.提供个体化的支持:教师应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提供个体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发展潜力。
师幼互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师幼互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一、问题提出师幼互动,简单地说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具体地讲是指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基于课程内容、操作材料、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师幼互动现状1.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无论是在互动的发起环节还是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重视。
无论是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是在生活活动中,教师作为发起人的互动比例要远远高于幼儿。
师幼互动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照顾与被照顾的倾斜式互动。
2.教师不重视环境氛围对互动的影响。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良好环境的创造者。
在教学时,教师能适当地结合教学需要,给幼儿创造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对有效互动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可是一般教师除了在重要的教学活动时,如公开课、评比课、观摩课……注意环境的布置外,其余时间往往是不愿动手动脑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幼之间的互动。
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采取的是主题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环境的氛围不够,幼儿的探索欲望就不会很强烈,与教师的互动自然而然也就减少了。
3.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兴趣被限制。
现实中,教师总是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幼儿世界。
教师在组织游戏时,给游戏限定了太多的规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幼儿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并且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往往局限于将游戏看成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忽略了游戏本身的价值;只强调每一种游戏都必须要让幼儿学到什么,而不是让幼儿在自身的体验、感受和生活经验积累中成长;强调让游戏充分成为教育的手段,机械片面追求将教育内容镶嵌在游戏中,而不管游戏自身内在的规律。
幼儿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由于受到过多的限制,常伴有逆反心理,有时幼儿对空间环境的破坏,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对束缚的抗议。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师幼互动行为不仅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也反映了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教育理念。
对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既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也能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师幼互动行为的定义和分类师幼互动行为是指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之间在游戏活动中产生的相互交流和互动行为。
根据互动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师幼互动行为分为以下几种分类:1. 语言互动:教师通过与幼儿的对话或讲解,促进幼儿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通过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 身体互动: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和参与,与幼儿一起开展各种身体运动和游戏活动。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跳舞、做体操等,以帮助幼儿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巧。
3. 情感互动:教师通过关心、鼓励和表扬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交流和信任关系。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师长的关爱和鼓励。
4. 思维互动:教师通过提供问题、解决方案或启发性的教育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活动和思考。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的学习、社交和情绪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而言,师幼互动行为可以:1. 促进幼儿学习: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语言互动和思维互动也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合作意识。
师幼互动行为也可以为幼儿提供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和交流。
幼儿园中班生活探索:师幼互动的研究与实践
幼儿园中班生活探索:师幼互动的研究与实践幼儿园中班生活探索:师幼互动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园中班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师幼互动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师幼互动的重要性、研究现状和实践经验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幼儿园中班师幼互动的提升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二、师幼互动的重要性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在幼儿园中班阶段,优质的师幼互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良好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师幼互动的研究现状目前,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师幼互动的类型及特征: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记录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方式和内容,分析师幼互动的类型和特征,探讨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师幼互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2. 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者探讨了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师的教育背景、专业能力、情感态度,幼儿的个体特点、家庭环境等因素,以及学校组织环境对于师幼互动的影响。
3. 师幼互动的评价与提升: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师幼互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培训、实践等途径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以期为幼儿园中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四、师幼互动的实践经验在我国的幼教实践中,有一些幼儿园的师幼互动实践值得借鉴和总结。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互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师幼互动的质量。
教师还应该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倾听和尊重每个幼儿的意见,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和教学,促进师幼家三方的有效互动,提升师幼互动的深度和广度。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参与能够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全面发展,并为师幼互动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和支持。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中班的教师,我深刻地意识到师幼互动的重要性。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与对策分析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与对策分析在幼儿园教育中,师幼互动作为最重要的教育环节,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和教育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度不断提高,幼儿园师幼互动也受到了广泛。
然而,当前的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
教育内容方面:当前幼儿园师幼互动的教育内容相对单一,多以知识传递和行为规范为主,缺乏对幼儿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师幼关系方面:部分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和地位,与幼儿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互动,导致幼儿在互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沟通方式方面:很多教师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不能充分理解幼儿的想法和需求,使得师幼互动效果不佳。
针对当前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教育观念陈旧: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教师素质不高: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与幼儿进行互动。
教育环境不佳:部分幼儿园教育环境不佳,缺乏有利于师幼互动的氛围和条件。
为了改善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
优化教育环境:幼儿园应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师幼互动氛围,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游戏材料,为师幼互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想法,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多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
提升沟通技巧:教师应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充分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想法,以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反应,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情感态度,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到互动中来。
丰富教育内容:除了传统的知识传递和行为规范,教师还可以引入更多的教育内容,如艺术、体育、科学实验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一、绪论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其教育质量和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成才。
而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问题所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还有助于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份涵盖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相关问题的问卷,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互动情况。
也对幼儿园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教师培训和发展方面的政策和做法。
三、研究结果1. 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调查发现,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较好。
教师们在课堂上给予孩子用心的指导和关注,有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而家长们也普遍认为幼儿园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良好,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愉快学习和生活。
2.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培训情况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得知大部分幼儿园都重视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也注重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情感交流的培训,以便更好的和孩子们进行互动。
四、问题分析1. 老师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不够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容易产生敷衍了事的现象,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缺乏关注和关怀。
2. 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一些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期望未必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符,导致在教师和家长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
3.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情感交流部分教师在专业素养和情感交流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教育。
五、改进措施1.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可以通过与地方教育局合作,开办教师培训课程,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情感交流能力。
2.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增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减少矛盾。
研究报告: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
研究报告: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报告: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引言:幼儿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而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幼互动行为不仅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发展和适应能力,还对幼儿的情绪和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各个方面,以增进我们对这一关键词的理解。
一、背景:1.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定义和意义: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固定场所进行各种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活动区域通过布置特定的环境和提供丰富的素材,为幼儿提供了探索、实践和合作的机会。
2. 师幼互动行为的定义和作用:a. 师幼互动行为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在活动中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互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
b. 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新知识,鼓励幼儿表达和交流,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
二、相关研究:1. 师幼互动行为的分类:a. 支持型互动:教师通过积极的表达和回应来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b. 引导型互动:教师通过提问、提示和解释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c. 指导型互动: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幼儿完成任务和克服困难。
2. 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影响:a. 认知发展:师幼互动行为可以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b. 情感发展:积极的师幼互动行为有助于营造温暖、支持和信任的情感氛围,促进幼儿自尊和安全感的发展。
c. 社交发展:师幼互动行为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10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共计观察了50名教师和200名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
2. 数据收集:研究者通过观察记录表和录像的方式收集数据。
观察记录表包括了师幼互动行为的分类和频率,以及幼儿表现出的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的频率。
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
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基于上海五十所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观察分析∗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黄娟娟[摘要] 本文采用社会学视野与研究策略,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及师幼行为属性为划分标准,发现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主要为师班互动、师个互动和教师控制型—幼儿接受型,控制—服从型是主导的师幼互动类型,特别是在“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中。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强控制、“秧田型”空间形态导致了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预设框架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但幼儿具有主动交往和“角色主动化”的权利,因此提出了发挥幼儿主体性、建立“启发引导—主动发问”师幼互动类型的建议。
[关键词] 师幼互动类型 师幼关系 教师发展一、问题的提出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这种交互作用或相互影响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非正式的区域、游戏等活动中;其内容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教师对幼儿的知识传递、情感教育、规则培养、行为指导、生活能力培养等,也有幼儿向教师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寻求指导与帮助等。
围绕学前教育领域进行师幼互动类型研究开展的情报资料分析,∗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促进教师教育行为变化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70150)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市级项目“师幼和谐互动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编号B0635)的研究成果之一。
发现外国学者主要从教师和幼儿角度出发,以情感表现与行为方式两个维度进行师幼关系模式的研究[1][2]。
我国学者就某方面的研究涉及一些师幼互动类型方面的内容,周欣(1990)在探讨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时,根据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将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分为平行式、合作式与外部干预式三种类型[3];柳淑玲(1991)在结合对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进行考察的前提下,立足于将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中所伴随的情感状态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分为严爱型、慈爱型、一般型[4] ;刘晶波博士(1999)认为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形态是非对称相倚型[5]。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报告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报告导言1. 概述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和学习。
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优化这些互动行为,提供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特点和表现形式2. 主动引导幼儿园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主动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会积极与幼儿互动,引导他们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
这种主动引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鼓励和赞赏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也会通过鼓励和赞赏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他们会赞美幼儿的努力和成就,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
这种正面的互动行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4. 提供帮助与指导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还会提供帮助和指导,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的任务。
他们会向幼儿解释活动的目的和规则,并提供必要的示范和指导。
这种支持性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自主能力。
三、影响因素5. 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园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对师幼互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指导他们在区域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6. 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兴趣爱好,这些个体差异也会对师幼互动产生影响。
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差异有较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根据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来进行个性化的互动。
7. 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合作,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和文化传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四、优化师幼互动行为8. 提供示范和培训为了优化师幼互动行为,幼儿园可以提供教师示范和培训。
通过观摩和学习他人的互动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和互动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二、文献综述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其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师幼互动的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影响因素到互动策略与优化路径等方面均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
在师幼互动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普遍认为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更包括情感交流、行为规范、社会技能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关于师幼互动的类型划分,学者们根据互动的性质、目的和方式等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
例如,有的学者将师幼互动分为指导性互动、支持性互动、情感性互动等还有学者从互动的主动性出发,将其分为主动性互动和反应性互动。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师幼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专业素养以及幼儿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等都会对师幼互动产生显著影响。
幼儿园的环境设施、班级规模、师幼比例等因素也会对师幼互动产生一定影响。
在师幼互动策略与优化路径的研究上,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教师应该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在互动过程中应该注重情感交流和支持性互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和互动需求。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进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幼互动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师幼互动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1 师幼互动的概念和重要性师幼互动,即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教师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发生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交往,包括言语互动、身体接触、情感交流、教学指导等多个方面。
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报告及其影响分析
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报告及其影响分析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报告及其影响分析1. 研究背景幼儿园是儿童生活中重要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师幼互动行为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师幼互动行为的影响,本文将从行为特征、情感交流和学习成就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其对幼儿园儿童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 师幼互动行为的行为特征师幼互动行为的行为特征主要包括言语交流、情感表达、身体接触等。
研究发现,积极、温暖的言语和情感表达能够增强师幼之间的互动,促进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
适度的身体接触也能够增进师幼之间的亲近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师幼互动行为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师幼互动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的情感表达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师幼之间的积极情感交流有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使得他们更加愉快、自信、积极。
而消极的情感交流则可能会导致儿童情感的退缩、消极。
4. 师幼互动行为的学习成就师幼互动行为对儿童学习成就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教师的称赞和肯定可以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则可能会对儿童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习动力的降低。
5. 影响分析师幼互动行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既包括情感发展,也包括学习成就。
积极、温暖的师幼互动行为能够促进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增强自信心和亲社会行为;也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相反,消极、严厉的师幼互动行为则可能会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师幼互动行为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深远。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积极、和谐的师幼关系,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家长也可以关注师幼互动行为,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
7. 总结与回顾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它涉及到儿童情感的发展、自信心的形成,对学习成就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探究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
幼儿园探究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1.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
针对幼儿的探究活动是目前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幼儿园探究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缺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师幼互动行为的缺失。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儿园探究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2.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究以下内容:(1)幼儿园探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探究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种类和特点。
(3)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及其价值。
(4)如何提高幼儿园探究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访谈和问卷等。
观察主要是对幼儿园探究活动进行记录、描述和分析,以得出师幼互动行为的种类和特点。
访谈则是针对教师进行的,了解其对探究活动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其对师幼互动行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问卷则是针对幼儿的,了解其对探究活动和师幼互动行为的感受和看法,以及其探究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等。
4.研究结果(1)幼儿园探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园探究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发展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社交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探究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种类和特点。
在探究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主要包括:①指导行为:指导幼儿学习如何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
②表扬行为:适时地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③互动行为: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让幼儿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及其价值。
师幼互动行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幼儿的学习: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和思维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幼儿园半日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研究
幼儿园半日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研究作者:董夏宇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一个人在幼年时期往往是最单纯,最有求知欲的的时候。
幼儿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无条件的接受外界带来的一切观念与知识,而且这些观念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甚至一生都会存在影响。
所以幼儿园,在现代人的心目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家长在幼儿园的选择上也不惜重金。
而最能体现幼儿园日常的就是师幼互动。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半日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师幼互动;师幼关系;互动类型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80-02前言: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忙碌,很多青年家长由于上班关系,没有过多的时间做亲子互动,或是常常陪伴在幼儿身边。
因此,幼儿生活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师幼互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温馨的园内氛围,有趣的生活模式,都可以帮助幼儿成长为一个健康,礼貌的好孩子。
1.师幼互动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托儿所"已经成为一个古老的称谓,不同于一个只是仅仅帮助家长照看孩子的地方,幼儿园,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以孩子为主人翁的乐园。
在这里,师幼互动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呢。
1.1 保障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师经常会组织孩子进行安全范围内的活动。
如组织幼儿去附近的公园郊游或野餐并组织做一些游戏。
幼儿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并近距离的观察一些植物和昆虫。
一些孩子回到家还会向父母讲述郊游过程,训练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而在游戏参与过程中,同龄人之间互动,也会幼儿变得活波外向。
1.2 增进亲子关系。
有些幼儿的半日活动会举行,家长教学观摩。
就是请家长在一旁参观教学,并组织一些亲子游戏,或是让家长帮助孩子完成手工。
这种日常活动是在师幼互动的前提下进行亲子互动,家长可以通过参观教学,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1]。
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分析
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分析摘要:师幼互动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对加强对幼儿之间的沟通有着特殊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师幼互动类型分成多种类型,从侧面反映出教师与幼儿加强互动联系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在社会学视野下,对师幼互动类型以及成因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师幼互动的基本含义,其次,对互动的类型与内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对师幼互动类型的介绍来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采取更多有意义的活动方式,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学视野;师幼互动类型;成因分析前言:师幼互动一般指幼儿园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沟通形式,并且这种沟通形式有着相互影响的效果,不仅体现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能够发生在其他游戏活动中。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仍然有一部分幼儿园对师幼互动类型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与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类型,提升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一、师幼互动的基本含义师幼互动从内容上来看是复杂多样的,不仅教师能够向幼儿传递知识、对生活能力的培养,同时幼儿也能够向教师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困难时能够寻求指导与帮助。
根据相关的资料研究显示,在学前教育领域所开展的师幼互动类型一般从教师以及幼儿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教师与幼儿的角度出发,利用情感表现以及行为方式去调整师幼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根据游戏本身的模式将师幼互动分成三种类型,分别为平行式、合作式以及外部干预式。
或者根据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幼儿的情感状态,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分为一般类型、慈爱型以及严格型。
幼儿园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对知识学习上的培养,重视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心理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种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教育活动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需要教师对师幼互动类型提高了解,对师幼互动本质与规律有着正确的把握,改变以往的互动形式,提高互动效率,从而转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防止幼儿园出现学科化的现象,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与成长。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师幼互动研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师幼互动研究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师幼互动,儿童发展,教育质量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活动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和身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师幼互动的研究现状、方法、结果与建议,以期为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和儿童科学素养提供参考。
当前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师幼互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动行为、儿童参与度和教师角色等方面。
研究发现,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促进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提高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效果。
然而,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如教师角色不明确、儿童参与度不均衡、互动方式单一等。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师幼互动的相关研究,明确研究问题和目的。
接着采用观察法对某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师幼互动现状,收集相关数据。
通过观察发现,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儿童进行科学实验或探究活动,鼓励儿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
合作学习:教师与儿童共同参与科学活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激励评价:教师对儿童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情感交流:教师与儿童在科学活动中表达情感和关心,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探究结果,忽略儿童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或因害怕出错而限制儿童的探究空间,导致儿童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有些教师对儿童的需求不足,无法有效激发儿童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研究发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对于儿童的科学素养和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和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和儿童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半日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让会学研究
沪——————————————————————、丝翌垄丝塾域幼教天地幼儿目率日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及威园的让会拳硪究书◇黄娟娟(摘要]研究发现幼儿圈半日活动中师幼屈动类型主要为师班互动、师个五动和教师控制型一幼儿接受裂,控制--Jl&Jh型是主导的师幼正动类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强控制、“秧田搜”空阕形态导致了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阍”、教师习惯予根据自己的预设框架展开教努教学活动。
但幼,乙吴有主动交往务“角色主动化”的权剩,霉疵提交了发挥幼丸主体蛙、建立警等型颜动互动类爱镌建议。
(关键词]师幼互动师幼鬣动类型师幼荧系教师发肢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称相倚型嘲。
上述研究中比较多的是在心理学、教育辉秘幼』L之间发生的各静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学领域进行研究,较少地在享±会学范畴舜展爵究。
曩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这种交互作用或裰互影本研究力图措鉴社会学视野与研究策略,对上响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海市50所幼儿园中的一位教师及所在班级的幼儿,发生在非正式的区域、游戏和自由活动等活动中。
随机抽取周二至周五中的任一天,从上午8:00至中围绕学前教肖领域进行师幼亘动类型研究开展午ll:30,采舞时闻与事件取样相结合的方法,以5的情报资耩分析,发现外国学者主要进行师幼关系分钟巍一个时闯段,观察、记录在这一时闻段肉发生模式的研究,P ih nta(1994)以教I师指向幼儿的情感与的第一次师幼互动行为事件。
通过对获得的师幼互行为两个维度将师幼关系分为两种模式:积极的关系动第一手资料反复阅读、分析,建构起一套合适的分与有障碍的关系n+;Howes.C.(1994)等研究者根据幼儿析师幼置动的概念工具和分类指标,据此将观察记在置动孛的情感裘现与行为方式将师幼关系分秀安录由文字转换蔽数字,并输入计算橇登录表。
50位全型、依赖型、积极调适型与消极调适型四种121。
师幼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师幼冲突的社会学分析案例 1 :游戏时,阳阳推倒了妞妞搭好的积木,妞妞向老师告状。
老师找到阳阳,对他说:“阳阳,你刚才为什么要把妞妞的积木推倒? ”阳阳低着头没有说话。
老师接着说:“老师有没有讲过不能随便推倒小朋友搭好的积木? ”阳阳仍旧低头不说话。
这时老师皱了皱眉说:“阳阳,向妞妞道歉,并且帮她把积木搭好。
”阳阳扭头就走,老师一把拉住他说:“我说话你都不听了,快道歉。
”阳阳则扭头踢了老师一脚.跑开了。
案例 2 :折纸活动中,老师要求幼儿跟着自己和示范图折宝塔,乐乐没有看老师折,也没有看老师出示的示范图,只低着头用心地折着。
这时老师发现了,说:“乐乐,把你折的给老师看看。
”乐乐停下来,把纸递给老师,老师看了看,对乐乐说:“乐乐,你这样折是不对的,应该这样折。
”老师边说边手把手地教乐乐,乐乐没有说话。
老师走后.乐乐还是把纸展开,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折纸。
在幼儿园中,类似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教师和幼儿之间不仅存在着一致、和谐与配合的一面,也存在着分歧、冲突与对抗的一面。
师幼冲突是师幼互动的一种行为类型。
下面,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师幼冲突。
一、师幼冲突的含义及表现美国社会学家特纳指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的。
”克·芬克对冲突概念作了进一步扩展:不一致的目标、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的异议,以及有节制的相互干涉。
前者指出了冲突的目的,后者指出了冲突的起因。
据此,我们可以从起因和目的两方面将师幼冲突界定为:教师和幼儿由于在心理、价值观、角色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公开与直接的旨在遏止对方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
由于幼儿从入园到离园整天和教师在一起,这为大量师幼冲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师幼冲突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境中:(1) 幼儿的行为偏离或违反了教师制定的规则,教师需要维护规则。
如案例 1 中的老师希望阳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向妞妞道歉,而阳阳则用踢老师一脚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拒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基于上海五十所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观察分析∗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黄娟娟[摘要] 本文采用社会学视野与研究策略,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及师幼行为属性为划分标准,发现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主要为师班互动、师个互动和教师控制型—幼儿接受型,控制—服从型是主导的师幼互动类型,特别是在“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中。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强控制、“秧田型”空间形态导致了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预设框架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但幼儿具有主动交往和“角色主动化”的权利,因此提出了发挥幼儿主体性、建立“启发引导—主动发问”师幼互动类型的建议。
[关键词] 师幼互动类型 师幼关系 教师发展一、问题的提出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这种交互作用或相互影响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非正式的区域、游戏等活动中;其内容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教师对幼儿的知识传递、情感教育、规则培养、行为指导、生活能力培养等,也有幼儿向教师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寻求指导与帮助等。
围绕学前教育领域进行师幼互动类型研究开展的情报资料分析,∗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促进教师教育行为变化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70150)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市级项目“师幼和谐互动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编号B0635)的研究成果之一。
发现外国学者主要从教师和幼儿角度出发,以情感表现与行为方式两个维度进行师幼关系模式的研究[1][2]。
我国学者就某方面的研究涉及一些师幼互动类型方面的内容,周欣(1990)在探讨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时,根据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将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分为平行式、合作式与外部干预式三种类型[3];柳淑玲(1991)在结合对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进行考察的前提下,立足于将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中所伴随的情感状态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分为严爱型、慈爱型、一般型[4] ;刘晶波博士(1999)认为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形态是非对称相倚型[5]。
上述研究中比较多的是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进行研究,较少地在社会学范畴开展研究。
幼儿园教育不仅是以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基轴的教育过程及以个体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养成为主线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过程,因此幼儿园教育除了是“教育活动”以外,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本研究借鉴社会学视野与研究策略,研究师幼互动类型现状、特点,分析师幼互动类型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社会学意蕴,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教师对师幼互动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正确的把握,提高师幼互动有效性。
这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改变幼儿园小学化、学科化的倾向,帮助教师优化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可更好地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二、研究方法(一)观察、记录的方法2007.3-2008.3 .对上海50所不同区县、不同等级幼儿园中的一位教师及所在班级的幼儿,随机抽取周二至周五中的任一天,从上午8:00至中午11:30,采用时间与事件取样相结合的方法,以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观察、记录在这一时间段内发生的第一次师幼互动行为事件(包括每次互动过程中被观察者的每一个表情、行为与话语),直至互动行为结束。
(二)师幼互动分析工具的建立及数据的整理观察记录后,通过对获得的师幼互动第一手资料反复阅读、分析,建构起一套合适的分析师幼互动的概念工具和分类指标。
包含:(1)基本情况:班级、幼儿性别、幼儿性格、幼儿发展水平、活动内容等;(2)师幼互动:互动行为主体、教师开启互动内容、幼儿开启互动内容、施动方式、反馈方法、互动形式、幼儿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等。
根据师幼互动概念工具和分类指标,将文字转换成数字,并输入计算机登录表进行数据整理。
50位老师共有50份观察记录表,实有师幼互动行为2033次,其中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1522次,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511次。
(三)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变量频数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现状借鉴社会学视野与研究策略,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及师幼行为属性为划分标准来研究师幼互动类型[6]。
(一)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划分的师幼互动类型根据教师发起互动时的行为对象,可将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划分为师班互动、师组互动、师个互动三种类型。
通过对50位教师活动中发起的1522次互动观察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教师行为对象的三种师幼互动行为类型的情况是不同的。
(见表1)表1 不同活动内容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不同行为对象的百分数比较(%)师班互动 师组互动 师个互动 游戏活动 45.6 8.8 45.6生活活动 40.6 12.0 47.3运动活动 56.7 10.8 32.5 学习集体活动 71.4 7.2 21.4 活动 区角活动 26.8 13.4 59.8 其它活动 51.4 9.9 38.7 合计 49.7 10.6 39.8 (注:其它活动是指来园活动、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
下同。
)从表1中可以看出:总体上而言,师班互动比率最高,占49.7%,其次是师个互动,占39.8%,第三是师组互动,占10.6%。
说明在幼儿园师幼互动类型中,师班互动和师个互动是主要形式。
从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中以师班互动为主,特别是在幼儿园“集体学习活动”中,师班互动占绝对优势,高达71.4%,与1997年小学课堂师班互动的一项研究相比较[7],在幼儿园“集体学习活动”中,师班互动比率上升17%,可能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小,更需在教师控制下开展活动;师组互动比率上升7%,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们开始认识到小组群体的重要性,开始关注与小组幼儿的互动。
但需注意的是,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师组互动均是比率最低的。
说明幼儿小组在幼儿园活动中虽已引起教师的关注,但并未成为主导的互动群体。
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在“区角活动”中,师个互动占明显优势,比率超过50%,反映了这类活动的特性。
(二)根据师幼行为属性划分的师幼互动类型根据师幼行为属性,从控制—容许、拒绝—接受维度,将师幼互动类型划分为控制型、容许型、拒绝型、接受型四种类型。
1、将互动发起者作为考察的对象,从控制—容许维度划分师幼互动的类型,教师发起互动和幼儿发起互动被分别赋值1、2,以平均数1.50为界,1.50及以下为教师控制型、1.50以上为幼儿容许型。
根据活动中教师发起1522次、幼儿发起511次互动行为,运用One-Way ANOVA 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不同活动内容中互动发起者的差异情况数。
(见表2)表2 不同活动内容的师幼互动中互动发起者的均数比较 学习活动 游戏 活动 生活 活动 运动活动集体活动区角 活动其它 活动 合计次数 102 512 375 328314 402 2033 平均数 1.33 1.30 1.19 1.161.29 1.27 1.25 标准差 0.47 0.46 0.390.370.45 0.450.43 从表2中可以看出:总体上及不同活动内容的师幼互动中,互动发起者的均数都不超过1.50,因此,均为教师控制型。
从表2中进一步可以看出:运动活动、集体学习活动平均数低于合计的1.25,其余活动平均数都高于合计的1.25。
进一步做方差分析发现,运动活动、集体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区角活动、其它活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说明运动活动、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控制得很厉害。
2、将师幼互动中教师发起互动时幼儿反馈方法、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作为考察的对象,从拒绝—接受维度划分师幼互动的类型,从“拒绝”到“接受”被分别赋值1、2,以平均数1.50为界,1.50及以下为幼儿拒绝型、1.50以上为幼儿接受型,根据活动中教师发起1522次互动时幼儿的反馈方法及对互动内容的接受程度,运用One-Way ANOVA 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不同活动内容中幼儿反馈方法、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的差异情况数。
(见表3)表3 不同活动内容中教师发起互动时幼儿反馈方法、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的均数比较 学习活动 游戏活动生活活动运动活动集体活动区角活动其它 活动 合计 幼儿反馈次数 68 357 305 276 224 292 1522平均数1.93 1.95 1.95 1.97 1.96 1.96 1.96 方法 标准差 0.260.210.240.220.190.19 0.22 次数 68357 305 276 224 292 1522 平均数 1.961.96 1.96 1.96 1.96 1.97 1.96 幼儿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 标准差0.210.210.230.220.190.16 0.21(1)从表3中可以看出:总体上及不同活动内容师幼互动中,教师发起互动时幼儿反馈方法的均数都超过1.50、接近2,因此,均为幼儿接受型。
集体学习活动、区角活动、其它活动平均数等于或高于合计的1.96,其余活动平均数低于合计的1.96。
进一步做方差分析发现,集体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集体学习活动中更是幼儿完全接受。
(2)从表3中可以看出:总体上及不同活动内容师幼互动中,教师发起互动时幼儿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的均数都超过1.50、接近2,因此,均为幼儿接受型。
进一步做方差分析发现,各活动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四、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特点分析由现状研究可见,目前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主要为师班互动、师个互动和教师控制型、幼儿接受型。
不同的师幼互动类型有如下特点:1、师班互动: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幼儿群体的师幼互动。
这种互动主要发生在“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的组织教学(36.3%)、陈述(说明、指示)(13.5%)、提问(47.3%)等过程中,这反映了幼儿园师班互动仍以教师对全班幼儿的“满堂灌”为主。
2、师个互动:教师行为指向幼儿个体的师幼互动。
师个互动主要发生在“区角活动”中,而且师个互动具有倾向性,教师主要是与男孩(52.4%)、性格外向(65.1%)、发展水平中等(50.8%)的幼儿互动。
教师在与个别幼儿发生交互作用时,倾听幼儿、给幼儿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学习沟通的技巧、和幼儿一起探索、并分享相互的情感等。
这种具有预期目的与明确对象的师个互动行为表现在要求与反应(47.6%)、提问与应答(24.2%)、口头表扬与批评(8.9%)以及个别指导(21.3%)、身体直接接触(69.1%)、眼神交流(29.8%)等过程中,教师表露出对幼儿的期望、偏爱或偏见,幼儿则体验着归属、自尊、对自己的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