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诚信现状及案例剖析[1]

合集下载

企业诚信案例调研报告

企业诚信案例调研报告

企业诚信案例调研报告引言企业诚信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石,诚信经营不仅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还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诚信问题时常浮现。

为了解和分析不同企业在诚信方面的表现,本报告选取了多个案例进行调研和整理,旨在探讨企业诚信的重要性以及保证企业诚信的方法与策略。

诚信案例一:餐饮企业“X”“X”是一家知名的餐饮企业,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近来该企业频繁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从使用过期食材到虚假宣传,令消费者对其诚信产生怀疑。

调查后发现,该企业在追求短期利益时,忽视了食品安全和真实宣传,导致了信誉大幅下滑,并且遭到了相关监管部门的处罚。

这一案例表明,企业诚信问题是长期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真实可靠的宣传和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诚信案例二:制药企业“Y”“Y”是一家制药企业,专注于生产和销售医药产品。

该企业以质量和信誉在行业内闻名,与多家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然而,最近该企业被曝出销售假冒产品的行为,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和不满。

进一步调查发现,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了不道德的销售手段,包括制售假冒产品等。

这种短视行为使得企业失去了医院合作伙伴的信任,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这一案例表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质量和安全,保证产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和良好的口碑,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诚信案例三:电商企业“Z”“Z”是一家知名的电商企业,在其创立初期,该企业一直以诚信经营为核心价值观,快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激烈,该企业忽视了对商家的审核和管理,进而导致了一系列投诉和纠纷。

调查显示,该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种类和引进资金,没有对商家进行充分的审核和管理,甚至有些商家故意发布虚假信息以欺骗消费者。

企业诚信真实案例分析报告

企业诚信真实案例分析报告

企业诚信真实案例分析报告1. 案例背景本案例报告将对「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诚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诚信问题对企业形象和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

2. 案例分析2.1 诚信问题现状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在近期被媒体曝光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的报道。

经过调查,发现该企业存在以下诚信问题:- 销售伪劣产品: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劣质原材料,导致产品质量低劣,性能不稳定,部分产品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 虚假广告宣传:该企业在销售环节存在夸大产品性能,隐瞒产品缺陷的行为,误导消费者购买。

- 售后服务不到位:该企业对产品质量问题不负责任,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2 影响分析以上诚信问题给该企业带来了以下影响:- 品牌声誉受损:企业的转型发展和市场扩张受到阻碍,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品牌形象产生怀疑,购买欲望降低。

- 客户流失: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和售后服务不到位,消费者选择转向其他竞争对手,导致该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

- 法律风险增加:企业存在虚假广告宣传的行为,可能面临虚假宣传法律的追责,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

- 企业内部动荡:企业诚信问题经媒体曝光后,不仅会引起消费者的质疑,还会对企业内部造成动荡,影响员工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3. 对策建议基于对该企业诚信问题的分析,我们给出以下对策建议:3.1 加强质量管控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的把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市场要求。

同时,加大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的监督力度,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2 优化广告宣传该企业应对广告宣传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宣传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同时,积极回应消费者关于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疑问和质疑,树立企业的诚信形象。

3.3 加强售后服务该企业应建立高效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响应和解决消费者问题的渠道,增加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信心。

同时,加强售后服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客户反馈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4 建立合规管理体系该企业应注重企业内部合规意识的培养,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落实,确保广告宣传的合规性,防止虚假宣传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

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篇: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9月4日,2007“诚信兴商宣传月”开幕式暨高层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副主任程多生先生出席“企业信用—风险控制与财富增长”分论坛,就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从几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目前诚信建设的状况企业诚信建设方面有一些初步的成效。

第一个方面就是企业不断重视诚信建设,创新诚信管理模式,企业诚信管理已经通过单纯的道德规范范畴,转变为新企业的管理职能,许多企业开始制定诚信建设目标,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90%企业已经把诚信作为重要的战略考量。

83%的企业已经在定制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

64%的企业有明显的诚信建设目标。

第二个方面就是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健全。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65%的伙伴对商业伙伴进行信用管理。

主要有信用评级、建立档案、评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

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占75%,通过行业协会的占69%,通过行业内企业交流获取信息的占66%。

这个在企业里面已经成为普遍的实践。

第三个方面是企业重视职业道德管理。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85%的企业对员工有明显的职业道德要求,并与企业的奖惩制度进行挂钩。

有一些企业还引用了道德检察官制度,建立了道德问题和树立机制。

第四个方面是积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大家都知道诚信是很重要的。

根据我们的情况来看,这已经成为中国非常普遍的实践。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说企业在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到员工、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具体的说,也就是说企业要尊重人权,尊重工人的基本权利等多方面运用。

社会责任报告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普遍流行的做法。

一个就是有利于向公众公布企业的实际情况。

另外一方面就是把企业放在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得企业能够不断的持续改进。

中国企业从这几年来看,已经有一些发布报告。

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中国现在已经有20多家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失信的典型案例

企业失信的典型案例

企业失信的典型案例一、案例概述企业失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长期发展。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受到惩罚。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对企业失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二、典型案例分析1.某某奶粉事件某某奶粉事件是近年来最著名的企业失信案例之一。

某某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幼儿患病,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某某集团最终破产倒闭,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假疫苗事件2018年,一起假疫苗事件震惊了全国。

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谋取暴利,生产销售假疫苗,导致大量消费者接种了无效甚至有害的疫苗。

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愤慨,政府也加大了对疫苗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力度。

3.财务造假事件财务造假是企业失信的一种常见形式。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通过虚报收入、夸大资产等方式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长期发展,一旦被发现,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和投资者的集体诉讼。

三、解决措施与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企业失信行为进行严格的界定和惩罚。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治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此外,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确保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

2.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那些涉及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

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手段和方法,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监管机构的监督和问责,防止监管机构出现腐败和失职行为。

3.建立信用体系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和记录。

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信用体系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更加明智的消费选择。

4.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企业对近年来开展诚信建设情况和典型案例的全面总结报告

企业对近年来开展诚信建设情况和典型案例的全面总结报告

企业对近年来开展诚信建设情况和典型案例的全面总结报告企业诚信建设全面总结报告一、引言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诚信建设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我司在诚信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并分享一些典型案例。

二、诚信建设工作总结1. 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我司从制度入手,制定了《企业诚信管理办法》,明确诚信管理的责任和要求。

同时,建立了诚信信息采集、记录和评价机制,确保诚信管理工作有据可循。

2. 加强员工诚信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

例如,定期举办诚信主题讲座、诚信案例分享会等,使员工深入理解诚信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3. 推进合作伙伴诚信管理:与供应商、销售商等合作伙伴建立诚信合作机制,强化对合作伙伴的诚信管理。

在合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互惠互利、公平交易的原则,保持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4. 公开透明信息披露:我司始终坚持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原则,确保投资者、客户和公众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

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典型案例分享1. 案例一:某供应商存在质量问题,我司在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同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最终促使供应商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这一案例体现了企业诚信建设的成果和责任担当。

2. 案例二:我司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始终坚持诚信原则。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客户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我司主动提出延期付款等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这一案例展现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诚信合作和互信关系。

3. 案例三:我司在公益活动中积极参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形式,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和关爱。

这一案例展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弘扬诚信文化的积极态度。

四、未来展望未来,我司将继续深化诚信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诚信管理体系,提高全员诚信意识。

诚信方面案例分析报告

诚信方面案例分析报告

01
02
03
强调诚信价值观
华为在企业内部强调诚信 价值观,要求员工在工作 中始终保持诚实守信。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华为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 规,不进行任何违法违规 行为。
透明的信息披露
华为在信息披露方面保持 透明,及时向公众披露企 业运营状况和财务数据。
04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案例一
某公司因财务造假被曝光, 导致股价大跌,最终破产。
案例三:华为的诚信企业文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华为通过培育诚信企业文化,提升了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 的竞争力。
华为倡导诚信、奋斗、创新的企业价值观,通过建立公平 公正的薪酬福利体系、完善的员工培训和发展机制,以及 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等方式,营造了良好的企业诚信 氛围。同时,华为还通过严格的商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确保了企业行为的合规性和诚信度,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 象和品牌价值。
企业应加强员工诚信教育,提高员工对诚 信经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员参与 的诚信经营氛围。
强化外部监督与合作
建立诚信危机应对机制
企业应积极接受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 等外部监督,加强与供应商、客户的合作, 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企业应建立诚信危机应对机制,及时处理 和解决诚信危机事件,降低对企业形象和 信誉的影响。
案例二
某个人因违反学术道德被 撤销博士学位,职业生涯 受到严重影响。
案例三
某企业因不履行合同承诺 被合作伙伴起诉,最终赔 偿巨额违约金。
对企业的启示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 系,确保企业财务和 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和 准确性。
强化合同管理,认真 履行合同承诺,树立 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信任危机的例子

企业信任危机的例子

企业信任危机的例子企业信任危机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或完全丧失的情况。

这些原因可能包括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产品质量问题、丑闻事件等。

下面列举了10个不同行业的企业信任危机案例。

1. 某知名电子产品公司的隐私泄露事件某知名电子产品公司被曝光在其智能设备中植入了隐藏的软件,用于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

这一事件使得公众对该公司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许多用户纷纷表示不再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2. 某国际航空公司的安全事故某国际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飞机失事事故,导致多人丧生。

事故原因被揭露后,公众对该航空公司的安全记录产生了质疑,使得乘客对该公司的信任度降低,出行需求大幅下降。

3. 某大型连锁超市的食品安全问题某连锁超市的食品检测结果显示,其售卖的部分食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过期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等。

这一事件导致公众对该超市的食品安全抱有疑虑,信任度大幅下降,销售额也大幅减少。

4. 某银行的金融诈骗事件某银行的员工被揭发参与金融诈骗活动,涉及金额巨大。

这一事件使得公众对该银行的诚信度产生了怀疑,许多客户纷纷关闭了银行账户并转移资金。

5. 某制药公司的临床试验造假某制药公司被曝光在其产品的临床试验中造假,结果严重失实。

这一事件使得公众对该公司的产品质量产生了质疑,信任度大幅下降,销售额急剧下滑。

6. 某媒体公司的虚假报道某媒体公司发布了一篇虚假报道,严重损害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声誉。

这一事件使公众对该媒体公司的报道可信度产生了怀疑,使得该公司的读者和广告主纷纷流失。

7. 某汽车公司的安全缺陷某汽车公司的多款车型因存在安全隐患而被召回,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的担忧,信任度下降,销售量大幅减少。

8. 某餐饮连锁企业的食品卫生问题某餐饮连锁企业的多家门店被曝光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包括使用过期食材、不洁净的厨房等。

这一事件使得公众对该企业的餐品质量产生了怀疑,信任度大幅下降,顾客流失严重。

诚信建设情况和典型案例

诚信建设情况和典型案例

诚信建设情况和典型案例一、诚信建设的重要性诚信是社会共识的基石,是人们交往合作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声誉与利益,更关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因此,诚信建设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诚信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诚信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强调法制化、制度化建设,推动诚信文化的培育。

同时,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宣传与普及力度,倡导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

这些努力使得社会信用体系逐渐完善,人们的诚信意识有所提高。

三、典型案例1. 诚信在商务领域的体现张先生是一名实体店的老板,多年来一直秉持着诚信经营的原则。

他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始终按时支付货款。

同时,他也会给顾客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信息,以及专业的售后服务。

这种诚信经营方式赢得了广大顾客的认可和信任,为他店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诚信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小华是社区志愿者,他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他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帮助老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组织居民健身活动等。

他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影响着周围的人,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誉和信任。

他的义务服务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诚信建设的启示与建议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诚信建设的政策支持,加强立法和监管,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同时,各行各业都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守住诚信的底线,推动良性竞争、规范市场秩序的建立。

此外,教育部门也应将诚信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习惯。

诚信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证,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只有弘扬诚信精神,推动诚信文化的深入发展,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共同呼吁,从自己做起,传递诚信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完整版企业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

完整版企业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

企业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一)企业诚信现状根据调查表明,某些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产品质量偏低,假冒伪劣层出不穷,以次充好较为普遍,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败坏了私营企业的形象。

2.私营企业普遍没有工会组织,其劳资纠纷比其他企业增长快,使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的员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财务不透明,形成了税务信用、贷款信用、财务信用缺失的不良状况。

4.公司治理薄弱。

5.赖债、躲债、恶性逃避债务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私营企业之间存在大量且长期不能缓解的相互拖欠款,严重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后劲。

6.毁合同、打官司事件时有发生,导致私营企业在交往过程中提心吊胆,交易成本大大增加。

7.私营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也是其信用缺失的一种表现。

包括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搞低价倾销等,导致广大消费者对私营企业整体的不信任。

(二)诚信缺失的危害性企业诚信缺失会带来很多危害性,如:1.威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其员工如能真诚团结,互相协作,各自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那么,企业就能促进创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增加利润。

但如果内部缺乏诚信,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互不信任,情况就将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2.破坏市场秩序。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的疲软,许多企业经营困难,流动资金不足,为了维持再生产,一些企业采取拖欠其他企业贷款的方式来购买原材料,企业之间你拖欠我、我拖欠他资金的现象日益严重,形成“三角债”问题,严重阻碍了资金的正常流通,扰乱了市场流通秩序。

3.引致国际贸易摩擦。

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力量和开发能力薄弱,又急功近利,于是热衷于仿制、盗版、冒用他人商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和专利权。

这些问题,早已引起了外国企业的不满。

4.损害投资环境。

5.影响社会安定。

我国仅一、二十年就形成了极为悬殊的贫富差距,为世界见所未见。

收入差距合理拉大,广大群众还能认同,但是,某些私营企业主靠“偷税漏税”等各种非正常、非法手段而“暴富”起来,广大群众当然不满。

xx区企业诚信状况剖析-5页文档资料

xx区企业诚信状况剖析-5页文档资料

xx区企业诚信状况剖析XX区企业诚信状况剖析企业信用是构筑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有资料表明,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我国年财政收入的37,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2个百分点,另外,据人民银行20xx年底的统计显示,在五大商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中,逃、废债务企业达32140家,占改制企业总数的51.29。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

当这个铁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诚信”日益成了政府与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现“信用是守信者的通行证,无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铭”这一铁的法则、把南京建成“信用城市”的口号。

一、xx区企业诚信现状围绕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信用南京”的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自身今年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就xx区来看,工商局创造性地开展了“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评选活动,建立了企业信用公示制,完善了信用记录平台;税务局开展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活动;质监局在全区评选了“放心购物店”;一些较大规模、经营正规的企业也自觉叫响了“诚信牌”,如:南京林业大学汽配市场提出了“诚信每一天”的经营口号,南京雄狮电脑商城率先提出“消费者先行理赔”制度;尤其是在金秋十月,在xx区政府的领导下,xx工商分局会同税务局、质监局、物价局、珠江路管委会、及公安、司法、银行八个部门就如何打造“诚信珠江路,放心科技街”进行了多次集体办公,推出了《实施诚信珠江路、放心科技街工程意见》,制定了诚信企业测评体系,突出“让社会评判”的宗旨,引导珠江路的企业强化自身的诚信管理,规范市场主体,将建设“诚信xx”的工作推向了高潮。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刚刚起步,体制与机制还须不断的发育完善,一部分人个人私欲膨胀且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守信者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xx区的企业诚信状况并不容人乐观:一)、企业合同意识淡漠,合同履约率低,合同纠纷时有发生。

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现状

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现状

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现状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的出现,这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带来困扰,更是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诚信问题现状分析1. 信息不对称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些企业可能会故意隐瞒一些重要信息,以获取不公平竞争的优势。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企业之间的信任度下降,使得合作变得困难。

2. 虚假宣传为了吸引消费者或投资者的注意,一些民营企业会进行虚假宣传,夸大产品的功效或企业的实力。

这种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 违约行为一些民营企业存在违约行为,不履行与合作伙伴或客户之间的合同,导致合作关系破裂,给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来困难。

这种违约行为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声誉,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经济的信用环境。

4. 商业贿赂商业贿赂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广泛存在,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企业会通过行贿等方式来获取非法利益。

这种商业贿赂不仅违反了市场竞争的规则,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5. 缺乏社会责任感一些民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他们往往不重视环境保护、职工权益等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1. 加强诚信教育为了提高民营企业的诚信意识,需要加强诚信教育。

相关部门可以组织诚信培训班,向企业家和管理者普及诚信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经营过程中注重诚信经营。

2. 加强信息披露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公开与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等相关的重要信息。

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信息披露平台,监督企业的信息披露工作。

3. 加强监管力度为了惩治违约行为、虚假宣传等不诚信行为,需要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不诚信行为的成本。

企业诚信典型案列分析报告

企业诚信典型案列分析报告

企业诚信典型案列分析报告1. 简介本文将对一起企业诚信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涉及的问题、影响以及解决方案,以引起企业和社会对于诚信的重视。

2. 案例描述2.1 公司背景公司X是一家以制造和销售电子产品为主的中型企业,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该公司以其高品质和可靠性的产品而闻名,多年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声誉。

2.2 事件经过最近,公司X因多次出现售后服务不及时、敷衍塞责的行为,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

此事开始于一位消费者购买公司X的新产品后,不久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消费者迅速联系了公司X的售后服务部门,但多次电话、邮件和上门催促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

消费者的抱怨和不满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分享了他们对公司X的不满和失望,这对公司的声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3 影响公司X的信誉受损不仅造成了现金流的下降,还导致了销售业绩的下滑。

许多消费者开始对公司X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产生质疑,选择转投其他竞争对手的怀抱。

公司X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小,市场地位受到了威胁。

除了对公司本身的影响,此事件还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消费者开始对整个电子产品行业的企业产生怀疑,他们对于购买电子产品的信心受到了打击。

3. 问题分析3.1 售后服务不及时公司X的售后服务部门未能及时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导致消费者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

由于未能及时处理,问题愈发恶化。

3.2 敷衍塞责的态度对于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公司X的售后服务部门往往敷衍塞责,没有认真对待消费者的需求和投诉。

这种态度让消费者感到被忽视和轻视,进一步损害了公司的形象。

4. 解决方案4.1 重视售后服务公司X应该认识到售后服务对于企业声誉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来重视。

公司应该建立一个高效的售后服务团队,培训并激励员工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4.2 提高员工责任感公司X应该加强对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在沟通技巧方面。

中国企业诚信现状及案例剖析[1]

中国企业诚信现状及案例剖析[1]

中国企业诚信现状及案例剖析一、信用缺失已经阻碍中国经济发展1.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导致损失5855亿元。

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二个百分点。

具体说,中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

2.信用缺失使企业间交易成本提高。

在我国,大多数人把信用等同于银行信用。

其实,对比银行信用而言,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更为基本,信用危机在此也表现得更为明显。

目前,规范化的商业信用,如商业票据在我国的使用十分有限。

据粗略计算,1995年全国的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80年代中期商业票据年结算量就已经是企业活期存款余额的3300倍。

商业汇票作为商业票据中主要的信用工具,只在煤、电、冶金、铁道、化工等五大行业和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才有使用。

1997年,我国商业汇票年度发生额为4600亿元,仅相当于当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6.1%。

据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

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以及各种诈骗案件大量增加。

1998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和债权债务民事纠纷案件为289万件,约占法院全部受理案件的51%。

在最近的几次全国性商品交易会上,很多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

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

专家指出,这表明信用危机已阻碍了经济活力的产生。

二、案例调查:企业信用存在问题及成因近日,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评估部和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公司联合对全国的近10万家涉外经贸企业进行了“外经贸企业信用信息跟踪调查”,发出调查问卷50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0份,回收样本覆盖我国除港澳台地区之外的31个盛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外经贸企业、物流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外经贸业务的制造业企业等,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31%和69%;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2.3%、24.5%和13.2%。

关于诚信案例分析报告

关于诚信案例分析报告

关于诚信案例分析报告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个人和企业立足的根本。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诚信的价值愈发凸显。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诚信在不同场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案例一:企业的诚信经营企业名称是一家在行业内颇具知名度的制造企业。

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诚信原则,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即使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同行纷纷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的情况下,该企业依然坚持使用优质原材料,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这种诚信经营的理念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消费者对其产品高度信任,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

同时,供应商也愿意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给予更优惠的采购条件。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此坚守诚信。

另一家企业名称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偷工减料,生产出质量低劣的产品。

起初,他们通过低价策略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口碑迅速恶化,不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还面临着大量的退货和赔偿要求,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从这两个企业的对比可以看出,诚信经营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坚守诚信的企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违背诚信原则的企业,即使短期内可能获得一些利益,但最终必然会自食其果。

案例二:个人的诚信行为_____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在一次公司内部的项目竞争中,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提出了一个优秀的方案。

然而,他的同事_____为了获得项目主导权,抄袭了他的方案,并抢先向领导汇报。

当领导发现两人的方案相似时,_____如实陈述了自己的创作过程,并提供了相关的证据。

而_____则试图狡辩和掩盖事实。

最终,经过调查,公司查明了真相,_____因为他的诚信和正直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重用,而_____则因为抄袭和不诚信的行为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

这个案例表明,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只有保持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中国企业诚信的例子

中国企业诚信的例子

中国企业诚信的例子
中国企业诚信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腾讯公司: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一直致力于打击网络诈骗和虚假广告等不法行为。

该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合规工作,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并对广告投放进行严格审核,维护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

2. 华为公司:华为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华为深耕于全球市场多年,坚持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与合作伙伴进行业务合作,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秉持着“诚信、创新、共赢”的价值观。

阿里巴巴通过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不法商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信赖的购物环境。

4. 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Air China):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确保旅客的安全和舒适。

该公司严格遵守民航安全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保持高度的航空安全标准,为旅客提供可靠、优质的服务。

这些例子表明,中国企业在诚信经营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积极维护企业形象和用户利益,为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企业诚信经营分析论文

企业诚信经营分析论文

一.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的现状和问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方面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诚信缺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据统计,我国每年企业间签订的4O多亿份同约中,履约率仅有50%,在当今的经济交往中,许多企业被迫放弃现代信用,重新选择了如以货易货、现金交易等原始交易方式,企业交易中现汇支付高达80%。

经调查近有40%的企业经营者对违背诚信经营的行为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

另外国家审计局曾对1290家国家控股企业的资产损益表进行分析,发现68%的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严重不实,违纪金额超过1000亿元。

诸如此类情况还有很多,这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诚信〞包含的内容分析西方学者创建了大量衡量企业诚信的学说,这些学说针对不同角度而各有侧重,但一般采用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概括企业诚信要素的特质,从中反映了企业诚信系统中的关键要素。

2.1“C〞要素学说1.三“C〞学说。

三“C〞的表述方法来源于最初代表企业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Character(品格)、Capacity(能力)和Capital(资本)。

2.四“C〞学说。

1910年,美国费城中央国民银行(TheCentralNationalBankofPhiladelphia)的银行家维席?波士特将三“C〞学说加以改进,又增加了一个“C〞——Collateral(担保品)。

波士特认为,除了三“C〞外,担保品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3.五“C〞学说。

1943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开拓移民商业银行(StateplauterBankOfCom.merce&Trusts)的银行家爱德华又在四“C〞的理论上再加上了Condition(又称Circumstance 环境因素)这一个“C〞。

爱德华所指的环境状况,包含内容广阔。

即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因素,也包含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状况等因素。

诚信案例分析报告

诚信案例分析报告

诚信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社会,诚信已成为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无论是在商业交往、人际交往还是社会治理中,诚信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诚信的价值和影响,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揭示诚信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作用。

案例一:某知名企业的诚信坚守企业名称是一家在行业内颇具声誉的公司,以生产高品质的电子产品而闻名。

在一次产品质量危机中,该公司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诚信态度。

当时,市场上发现了一批该公司生产的某款手机存在电池过热的问题,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面对这一情况,企业名称没有选择隐瞒或推卸责任,而是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

首先,公司主动发布公开声明,向消费者诚实地告知了问题的存在,并表达了深深的歉意。

随后,立即启动了大规模的召回计划,不惜投入巨大的成本,对所有存在问题的手机进行召回和维修。

在召回过程中,公司还设立了专门的客服热线和在线咨询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帮助。

同时,加强了对生产流程的全面审查和质量监控,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这一事件虽然给公司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损失,但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在问题解决后,该公司的产品销量不仅迅速恢复,而且还实现了大幅增长。

其原因就在于消费者看到了公司的诚信和担当,愿意继续选择其产品。

案例二:个体商户的诚信经营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店主叫店主姓名。

多年来,这家杂货店一直生意兴隆,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店主姓名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

在进货时,他严格把关商品的质量,从不为了降低成本而采购假冒伪劣商品。

对于商品的价格,他也总是做到公平合理,不虚标高价,也不恶意压低进价剥削供应商。

有一次,一位顾客在店里购买了一件商品后,不小心将钱包落在了店里。

店主姓名发现后,立即通过钱包里的证件信息联系到了失主,并原封不动地归还了钱包,里面的现金和各种证件一样不少。

正是因为这种诚信的经营态度,使得店主姓名的杂货店在小镇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对策解析(含五篇)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对策解析(含五篇)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对策解析(含五篇)第一篇:从“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对策解析从“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对策[摘要]我国一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企业偷漏税以及发布虚假信息等,严重损害了企业及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产生偏差与混乱公司治理不健全、失信成本偏低等;提出了构建全新社会及企业诚文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等治理对策。

[关键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诚信文化2008年9月,由媒体率先曝光而后真相大白的“三鹿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甚至惊愕世界。

仅仅初步统计,三鹿有毒奶粉就造成了3名婴幼儿死亡,多达3万多名婴幼儿身体受到损害。

在随后进一步的检测中发现: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多达20多家,其中不乏享有免检待遇的著名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等。

婴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饮用的奶制品竟含有毒成分。

人们不禁要问:不法商人的良心何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诚信何在?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为何失职?在这里,本文就我国企业的诚信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现状(一)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伪劣商品随处可见,充斥着市场的每个角落。

假冒伪劣商品种类之全、数量之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隐秘的假货经济体系,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危及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

如2001年11月的“河源毒猪肉”事件、随后的南京冠生园的“黑心月饼”事件、2004年4月震惊全国的阜阳特大劣质奶粉事件,乃至于去年发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

所有这些事件无不反映出不法商人和失信厂家利欲熏心,不仅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昧着良心做生意,甚至到了“谋财害命”的地步。

由此可见,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被一种诚信危机所笼罩,(二)企业之间商业信用日益萎缩、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

企业诚信相关法律案件(3篇)

企业诚信相关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诚信问题日益凸显。

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政府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本文以某公司虚假宣传案为例,分析企业诚信法律案件的相关问题。

(一)案件基本情况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8年,该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宣传册等渠道上宣传其产品具有“抗电磁辐射”功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

然而,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测,该产品并不具备抗电磁辐射功能。

消费者发现后,纷纷要求退货,某公司却以“产品说明书未明确标注抗电磁辐射功能”为由拒绝退货。

消费者将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退还货款并赔偿损失。

(二)案件争议焦点1. 某公司是否构成虚假宣传?2. 消费者是否可以要求退还货款及赔偿损失?二、法院判决一审法院认为,某公司在其宣传资料中未明确标注产品不具备抗电磁辐射功能,构成虚假宣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

因此,法院判决某公司退还消费者货款,并赔偿消费者损失。

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认为,某公司宣传其产品具有“抗电磁辐射”功能,误导消费者购买,构成虚假宣传。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消费者因虚假宣传受到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

因此,二审法院驳回某公司上诉,维持原判。

三、案例分析(一)企业诚信法律风险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企业宣传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不得发布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权益。

3.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诚信法律应对措施1.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诚信制度,提高员工诚信意识。

2.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宣传行为,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企业诚信建设主要成效及成效范文

企业诚信建设主要成效及成效范文

企业诚信建设主要成效及成效范文诚信是一个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之本。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诚信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企业诚信建设的成效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述。

二、企业诚信建设的理论探讨1.1 企业诚信建设的内涵企业诚信建设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循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信任。

企业诚信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遵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经营;二是诚实守信,履行合同承诺;三是履行社会责任,关爱员工,保护环境;四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维护市场秩序。

1.2 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企业诚信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诚信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企业往往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提高市场份额。

企业诚信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一个诚信的企业,其产品和服务往往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诚信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个诚信的企业,不仅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还能够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1.3 企业诚信建设的难点和对策企业诚信建设面临着诸多难点,如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力等。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

社会各界要关注企业诚信建设,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共同推动企业诚信建设的发展。

三、企业诚信建设的实践案例2.1 中国石化集团的诚信建设中国石化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诚信建设。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中国石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石化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如支持教育、扶贫、环保等项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诚信现状及案例剖析
一、信用缺失已经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1.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导致损失5855亿元。

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二个百分点。

具体说,中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

2.信用缺失使企业间交易成本提高。

在我国,大多数人把信用等同于银行信用。

其实,对比银行信用而言,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更为基本,信用危机在此也表现得更为明显。

目前,规范化的商业信用,如商业票据在我国的使用十分有限。

据粗略计算,1995年全国的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80年代中期商业票据年结算量就已经是企业活期存款余额的3300倍。

商业汇票作为商业票据中主要的信用工具,只在煤、电、冶金、铁道、化工等五大行业和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才有使用。

1997年,我国商业汇票年度发生额为4600亿元,仅相当于当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6.1%。

据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

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以及各种诈骗案件大量增加。

1998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和债权债务民事纠纷案件为289万件,约占法院全部受理案件的51%。

在最近的几次全国性商品交易会上,很多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

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

专家指出,这表明信用危机已阻碍了经济活力的产生。

二、案例调查:企业信用存在问题及成因近日,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评估部和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公司联合对全国的近10万家涉外经贸企业进行了“外经贸企业信用信息跟踪调查”,发出调查问卷50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0份,回收样本覆盖我国除港澳台地区之外的31个盛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外经贸企业、物流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外经贸业务的制造业企业等,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31%和69%;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2.3%、24.5%和13.2%。

1.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联合专家组从回收样本中随机抽取3500份进行了后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已经初步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已经开始重视信用管理。

伪劣产品等现象较为严重;企业经营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执法不严、部分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和企业普遍追求短期行为等;企业经营者希望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并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系统,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拖欠、违约与制假是企业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企业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拖欠货款、贷款、税款”(76.2%)、“违约”(63.2%)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42.4%);其他问题依次是“披露虚假信息”(27.3%)、“质量欺诈”(23.5%)、“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13.3%)和“价格欺诈”(11.1%)。

3.企业的不良行为在不同行业有所差异当问及“目前同行企业存在哪些不良行为”时,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较大的前3位依次是“拖欠或压低职工工资”(43.4%)、“偷工减料”(37.8%)和“欺骗用户”(33.5%);其他还有“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18.9%)和“勾结券商违规炒作本企业股票”(5.3%)等。

4.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较高的是“执法不严”(61.9%)、“职业道德素质不高”(54.5%)和“企业短期行为”(42.3%);其他原因依次是:“体制障碍”(36.7%)、“监督不力”(31.7%)、“企业盈利不佳”(29.1%)、“政策多变”(10.8%)和“政府干预”(9.6%)。

从不同地区、规模、经济类型的企业来看,企业经营者选择的结果基本上没有明显差异。

但在“体制障碍”选择方面,企业经营者看法有些不同,大型企业认为“体制障碍”(42.7%)是产生信用问题主要原因的比重比中小企业(35%)高7.7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企业认为“体制障碍”(39.1%和39.5%)是主要原因的比东部企业(34.4%)高5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选择“体制障碍”(42.2%)的比非国有企业(34.2%)高8个百分点。

这说明,大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对“体制障碍”的感受更多一些。

5.外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企业信用更重视。

通过对3500家企业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对于在与国际商业伙伴进行贸易、投资、项目洽谈等商务活动中所欠缺的信用确认和信用记录深为苦恼。

在被调查的所有企业中,“曾经因信用问题而受到损失”的占68%,认为“外经贸企业应当率先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占89%,赞同“外经贸企业信用体系有助于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占75%。

另外,有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信用体系对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施出口名牌战略都将产生很大帮助。

在被问到“是否已经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时,有11.2%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14%的企业表示已经开始在企业内部进行财务和质量数据整理,并准备组建企业信用管理部门。

已经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企业中,93.4%的企业是外商投资公司或中外合资公司。

6.对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的认识
关于提高企业信用应采取的对策,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较大的是“加大执法力度”(52.6%)、“加快信用立法进程”(43.7%)和“加快体制改革步伐”(41.4%);其他依次是“建立企业信用记录”(36.5%)、“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31%)、“建立企业经营者的个人信用记录”(28.4%)、“通过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质”(27.7%)、“减少行
政干预”(11.3%)和“提高与信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水平”(9.9%)。

从不同分组来看,企业经营者对“加大执法力度”、“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减少行政干预”和“提高与信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水平”的选择结果基本没有明显差异。

对其他几个选项,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有所不同,在“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方面,大型企业(44.2%)、中西部地区企业(43.8%和45.4%)和国有企业(49.9%)的呼声较高。

在“建立企业信用记录”和“建立企业经营者的个人信用记录”方面,东部地区企业(38.2%和29.4%)、非国有企业(37.6%和29.5%)的愿望较强;大型企业(39.3%)比中小企业(35.5%)更希望“建立企业信用记录”,而中小企业(29.8%)比大型企业(23%)更希望“建立企业经营者的个人信用记录”。

在“加快信用立法进程”方面,大型企业(47.6%)、国有企业(45.1%)的呼声高于中小企业(42.8%)和非国有企业(4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