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风险管理讲解
政府补助问题的案例分析
![政府补助问题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91b102910ef12d2bf9e715.png)
政府补助问题的案例分析作者:葛连芝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5期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进行市场宏观调控的最直接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政府使用,来源政府的财政收入,发放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是政府给予企业的无偿的资金,通常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企业只能将这些资金用于某些特定的目的。
(2)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就是国家通过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退还给企业一部分税收,是对企业的税收奖励。
(3)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就是政府无偿发放给企业的非货币性的资产。
比如,划拨给企业的土地使用权等。
(4)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就是政府帮助企业偿还部分贷款利息,通常是政府为了帮助特定行业领域的发展。
形式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接给企业资金奖励,二是资金给银行,让银行给与贷款利息的优惠奖励。
我国政府在政府补助这块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近几年中变得越来越高,企业获取补助现象也相继增多。
研究政府补助问题拥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一、相关文献回顾Fox和Heller(1999)研究发现,俄罗斯政府在进行企业行为的时候,往往在国有企业中扮演双重角色。
Shleiferetal(1994)则研究发现政府为了自己的经济,社会,政治目标,会给国有企业制定一些任务,一些甚至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所以政府给企业资金补助支持。
Eckaus(2006)对国内出口企业的研究发现,政府为了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情况而对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发放政府补助,使其渡过难关。
Mansfield(1950)等人的研究发现,市场上的专利往往会被其他企业快速模仿,这样使得创新型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大,投资回报减少,从而影响他们对产品创新的积极性。
Gerd和Benedict(1999)的研究发现,为了使创新型企业有生产下去的土壤,政府会通过补助扶持这些创新型企业,带动社会的创造力。
王蓉(2011)研究发现,不同行业所得到的政府补助差异很大,高新技术行业和民生医药行业获得的补助相对于其他行业会更多。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https://img.taocdn.com/s3/m/331c00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b.png)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1. 引言1.1 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政府补助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通过政府补助资金的支持,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行业波动等不确定因素,降低经营风险。
政府补助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从而降低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
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减少企业在经济波动中的风险敏感度。
一方面,政府补助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减少企业对市场变化的过度反应,降低因经济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政府补助也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增强企业在不同市场中的灵活应对能力,降低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
政府补助对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确实有影响。
政府补助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减少企业在经济波动中的风险敏感度,但同时也可能增加企业的依赖性和风险。
企业在接受政府补助时,需要谨慎评估利弊,合理利用政府补助,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政府补助如何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政府补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政府补助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加稳固的财务基础。
通过获得补助资金,企业可以增加资金储备,从而在面对风险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减少因为资金短缺而导致的风险。
政府补助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减少风险。
政府补助通常会附带一些条件和要求,企业在申请补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规划和管理,这也有助于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政府补助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包括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
政府补助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加稳固的基础,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补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的发展和风险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政府补助是否会减少企业在经济波动中的风险敏感度政府补助是否会减少企业在经济波动中的风险敏感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支持者认为,政府补助可以帮助企业应对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降低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敏感度。
财务报告中的政府补贴解读与分析
![财务报告中的政府补贴解读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5ca5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f.png)
财务报告中的政府补贴解读与分析引言:财务报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重要的信息披露方式之一,通过财务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在财务报告中,政府补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事项,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对财务报告中的政府补贴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政府补贴的定义和分类在财务报告中,政府补贴是指政府部门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资金或资源,以支持其经营活动或实现特定的目标。
政府补贴可以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形式。
直接补贴是指政府向企业或个人直接支付资金或资源,比如现金补贴、税收减免等;间接补贴是指政府通过提供资源或服务的方式支持企业或个人,比如土地使用权、低息贷款等。
二、财务报告中的政府补贴披露要求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要充分披露政府补贴的相关信息。
具体要求包括披露政府补贴的性质、金额、计量和披露基础等。
此外,对于需要确认的政府补贴,企业还需要披露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三、政府补贴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财务报告中,政府补贴需要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政府补贴可以作为收入确认,或者作为负债确认。
具体的处理方法取决于政府补贴的性质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四、政府补贴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政府补贴对财务报告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增加企业的收入,改善财务状况;同时也可能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利润分配和股东权益。
此外,政府补贴还可能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五、政府补贴的风险和隐患虽然政府补贴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
首先,政府补贴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依赖性增加,减缓其自主创新和内生增长能力。
其次,政府补贴可能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对其进行风险管理。
此外,政府补贴还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等问题。
六、政府补贴的合规性和透明度问题在财务报告中,政府补贴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企业需要确保政府补贴的获取和使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需要充分披露政府补贴的相关信息,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https://img.taocdn.com/s3/m/29e3b9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0.png)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摘要】政府补助是企业在面对风险时的一种重要支持,但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却存在一定争议。
本文从理论基础、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和影响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政府补助确实会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但同时也存在必要性和局限性。
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启示在于需要平衡政府支持和企业自身能力,避免依赖政府补助而忽视风险管理,同时加强监管,促进企业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政府补助的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既有益于企业发展,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以避免滥用。
【关键词】政府补助、企业、风险承担、影响、理论、因素、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影响机制、必要性、局限性、启示。
1. 引言1.1 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政府补助是一种政府向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旨在帮助企业发展和增加竞争力。
而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也有一定影响。
在不同的情况下,政府补助可能会增加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也可能会减少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对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指导政府的补助政策制定,也有助于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
在本文中,将对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全面探讨,深入分析其理论基础、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和影响机制,最终得出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必要性、局限性和启示。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补助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参考。
2. 正文2.1 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基础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基础主要可以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解释。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补助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而增加企业未来承担风险的能力。
政府补助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进而增强企业对风险的承担能力。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政府补助也可以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内容
![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5e3f8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5.png)
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内容一、前言政府补助是指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支持特定产业或项目等目的,通过财政拨款等形式向特定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的经济资金或物质帮助。
政府补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不规范管理、资金管理不当、滥用漏洞等,因此,建立健全的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政府补助管理的重要性政府补助是政府用来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激励,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社会保障进行完善和扶持,对特定产业和项目进行培育和支持。
合理的政府补助政策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政府补助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补助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的血汗钱,必须保证政府补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其次,政府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需要严格把关,以防止滥用、浪费和腐败等问题;最后,政府补助的管理过程需要透明和公开,以便社会监督和评价。
三、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的构建1. 政府补助资金的预算和安排政府补助资金预算的制定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平、科学的原则,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保证政府补助的资金是从社会财富中合理分配的结果。
预算过程应该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于不同对象和目的的补助进行充分评估和预测,保证政府补助的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规划和政策。
2. 政府补助的评估和审查政府补助资金的使用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查,以保证政府补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评估和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使用计划和预算的合理性、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补助对象的资格和资金使用的效果等。
评估和审查应当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负责,以保证评估和审查的客观公正。
3. 政府补助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政府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是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政府补助资金的管理应当遵循会计法规定的原则,对资金的收支流向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政府补助资金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和预算进行,对于超出预算范围的支出需经有关部门批准。
案例解析财政补贴收入的涉税风险点
![案例解析财政补贴收入的涉税风险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d57cf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3.png)
案例解析财政补贴收入的涉税风险点近期,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款项1.9亿元,按照规定应计算缴纳增值税。
实务中,误把所有财政补贴作为不征税收入,是企业税务处理中的常见现象。
财政补贴作为国家一项积极货币政策,在稳经济、稳产业、促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财政补贴有其严格的税务处理规定,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财政补贴前脚到,税务风险后脚来”的现象。
风险一:将财政补贴收入一律确认为不征税收入案情简介:A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
2018年,当地实施重大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实行技改搬迁工程,A公司获得财政补贴1250万元。
企业认为,该笔补贴属于从政府部门取得的财政性资金,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收入总额中扣除。
不过,税务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虽然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但并未对该笔资金及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不符合将财政性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条件。
案例解析:财政补贴收入能否直接计入不征税收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不能一概而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其中,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规定,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要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应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二是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三是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企业取得的不征税收入,凡未按规定进行管理的,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税收风险分析——财政补贴
![企业税收风险分析——财政补贴](https://img.taocdn.com/s3/m/159920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1.png)
企业税收风险分析——财政补贴一、事项概述本文中的财政补贴事项, 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 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 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
二、事项税收风险概述(一)涉及的主要风险1.取得各项补贴、奖励等资金不申报纳税;2.将应税收入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3.不征税收入处理不符合税法规定。
(二)涉及的主要税种及主要税收政策涉及的主要税种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该事项的主要政策包括:1.企业所得税:(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2.个人所得税:(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六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三、事项主要涉税风险应对策略(一)取得各项补贴、奖励等未申报的风险1.风险点描述企业或者个人将取得的各项补贴、补助、奖励等财政性资金, 未申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涉及的主要税种及主要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政策依据同上)。
(二)将应税收入的财政性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的风险1. 风险点描述取得的财政补助、补贴、奖励、财政返还等财政性资金不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 而作为不征税收入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2.涉及的主要税种及主要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同上)。
(三)将不征税收入支出形成的成本等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风险1. 风险点描述存在不征税收入支出形成的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的折旧等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BOT+EPC+政府补助”模式中政府补助资金管理初探
![“BOT+EPC+政府补助”模式中政府补助资金管理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109330c59eef8c75fbfb37f.png)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囊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财务管理内控意识内部控制意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前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多为财政预算拨款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大手大脚惯了没有资金节约意识更谈不上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重视普遍存在对内部控制一知半解的现象更多的是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看做应付上级检查的需要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多为被动应付缺乏主动作为意识
制 定 高 速 公 路 建 设 项 目政 府 补 助 资 金 管 理 暂 行 办 作 为招 标 竞 争 条 件 招 标 确 定 。 项 目具 体补 助 确切 额 度 经 法, 使 政 府 补 助 资 金 申报 、 拨付 、 使 用 和 监 督 管 理 有 章 可 过测 算 后 通 过 投 资 人 公 开 招 标 确 定 。 循。 明 确 政 府 涉及 部 门在 政 府 补 助 资 金 运 用 管 理 中 的职 ( ) 降低 政 府 面 临 的风 险 高 速公 路 建设 项 目公 司 申报 政 府 补 助 资 金 需 要 提 供 坚 持 政 府 补 助 资 金 比例 最 高 不 超 过 项 目总 投 资 的 责 , 政府 、 投 资 人 和 项 目公 司 的 权 利 义 务 关 系 等 , 确 2 5 %的原 则 。 项 目总投 资 的 7 5 %以上 由投 资人 负责 筹 集 。 的资 料 , 政 府 补 助 资 金 与投 资 人 的投 入 资金 同 比例 到 位 , 即使 是 保 政 府 补 助 资 金 用 于 高 速 公 路 建设 项 目。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https://img.taocdn.com/s3/m/9dd11a9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7.png)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政府补助是指政府提供给企业或个人的一种资金帮助。
对于企业来说,政府补助可以起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有人认为政府补助可能会减弱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加谨慎,限制了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那么政府补助到底是否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要明确的是,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政府补助可以帮助企业减轻资金压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市场需求低迷的时候,政府补助对企业的支持作用尤为显著。
通过政府补助,企业能够更好地渡过经济寒冬,保持经营稳定。
政府补助也可以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但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大量的投入。
政府补助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鼓励企业投入到创新领域,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通过政府补助,企业有更多资金去探索新的市场、新的产品,增加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提升了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政府补助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等。
政府补助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这些风险。
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结构调整,降低因市场萎缩而带来的风险。
政府补助还可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从而降低技术风险。
通过降低各种风险,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尽管政府补助在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政府补助可能会削弱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这是因为政府补助可能会让企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而忽视了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长期依赖政府补助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会下降。
一旦政府补助减少或取消,企业可能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之中,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政府补助新旧准则比较及影响
![政府补助新旧准则比较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a6094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7.png)
政府补助新旧准则比较及影响政府补助是指政府为了支持特定行业或个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而提供的财政资金或其他形式的支持。
补助通常分为直接补助和间接补助两种形式,直接补助是指政府直接给予资金支持或者购买服务、产品,间接补助是指政府通过减税、贷款担保等方式为受益者提供支持。
政府补助的发放通常是有条件的,受益者需要符合一定的资格和条件才能获得补助。
政府补助的新旧准则是指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补助政策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政府补助的新旧准则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本文将就政府补助的新旧准则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新旧准则比较1. 涉及领域新旧准则在涉及的领域上有所区别。
旧准则更多地关注传统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如农业、能源、交通等,旨在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新准则更加注重创新、科技和环保领域,如高新技术产业、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旨在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2. 目标定位新旧准则在补助的目标定位上也存在差异。
旧准则更多地关注企业和行业的利益,倾向于扶持传统企业和行业,维护其利益和竞争力。
而新准则更加注重社会公益和可持续发展,倾向于关注社会环境和公众利益,关注社会公平和福利。
3. 补助标准新旧准则在补助标准上也有所不同。
旧准则更多地采取一揽子补助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一次性给予一定金额的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
而新准则更加注重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倾向于根据实际效益和绩效指标来确定补助额度和方式,注重市场化运作和效率导向。
4. 管理与监督新旧准则在管理与监督上也有所差异。
旧准则更多地采取行政化的管理和监督方式,政府部门直接参与补助项目的审核、发放和监督。
而新准则更加注重市场化和法制化,倾向于建立更加透明和规范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和风险防范。
二、影响分析政府补助的新旧准则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既包括利好效应,也包括挑战和风险。
1. 经济效应新旧准则在经济效应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浅谈政府补助核算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
![浅谈政府补助核算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d1b42d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0.png)
浅谈政府补助核算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摘要:政府补助在企业投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补助核算方法则直接影响到企业对投资回报的评估和决策。
本论文以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的政府补助核算方法及其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验证改进后的核算方法对于企业决策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政府补助、固定资产投资、核算方法、企业决策、投资回报正文:一、引言政府补助作为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一种形式,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政府补助核算方法的局限性,企业在进行投资评估和决策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和误判。
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政府补助核算方法对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二、政府补助核算方法传统的政府补助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对当期损益影响法和对未来净现金流影响法。
前者基于会计核算的方法,计算补助在当期利润中的影响,以此评估投资回报率;后者则计算补助在未来现金流中的影响,以此评估投资的净现值。
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当期损益影响法忽略了补助带来的长期效益,而对未来净现金流影响法又忽略了补助对于当期现金流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投资决策中,这些方法常常无法真正反映企业的利益和风险。
三、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来优化政府补助核算方法:1.综合考虑现金流和会计损益影响。
即基于未来现金流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会计利润的影响,以此综合评估投资的回报和财务风险。
2.考虑补助带来的长期效益。
除了考虑现金流和利润的影响外,还要考虑补助带来的长期效益,如技术提升、市场份额扩大等。
3.明确补助的发放条件和期限。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明确政府补助的具体发放条件和期限,以此更好地评估其对投资回报的影响。
四、实践案例以某企业在购置新设备时为例,使用传统的政府补助核算方法评估其投资回报率为10%左右,但由于未考虑补助带来的市场份额扩大,以及设备更新带来的技术优势等长期效益,实际投资回报率可能更高。
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
![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98cd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e.png)
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一、前言政府补助是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而提供的一种财政支持方式。
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补助必须依法合规进行,以确保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政府补助,建立一套健全的专项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研究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以推动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政府补助的性质和作用政府补助是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通过直接或间接提供资金、物品等方式,对特定行业、领域或对象进行补助的一种财政支持方式。
政府补助的性质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政策导向性:政府补助通常是政府为了引导和促进特定行业或领域良性发展而实施的一种政策措施,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2. 社会公益性:政府补助通常是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改善,满足公众基本生活需求。
3. 资金投入性:政府补助通常是政府直接或间接通过资金投入的形式向特定行业或领域提供援助,以补偿或减轻相关对象在特定领域的支出和负担。
4. 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政府补助应当通过对受助对象的资格审核和管理,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补助的专项管理制度政府补助的专项管理制度是政府为了保障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规范和约束政府补助实施过程中各方的行为和权责关系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
政府补助的专项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政府补助实施程序政府补助的实施程序应当包括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评审、资金拨付、监管和评估等环节。
具体包括项目课题的立项审批程序、项目资金的预算拨付程序、财务资金的管理使用程序等。
2. 政府补助的管理机构政府补助的管理机构应当包括承担具体管理任务的单位、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组织架构、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等内容。
3. 政府补助的管理标准政府补助的管理标准应当包括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评价、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监督检查等管理标准要求。
中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状探究
![中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状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467b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4.png)
中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状探究政府补助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向企业提供的资金或其他资源的支持,旨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技术创新。
在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享受着政府补助的政策,以提升竞争力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状进行探究,以了解其影响、问题和未来趋势。
一、政府补助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和影响1. 政府补助的意义和目标:政府补助旨在支持企业发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并在国际竞争中提高企业竞争力。
2. 补助方式和领域:政府补助主要通过直接资金拨款、财政优惠政策、税收减免和科技支持等形式提供。
上市公司通常会在技术创新、环保节能、农业发展等领域获得补助。
3. 对上市公司的积极影响:政府补助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改善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增强盈利能力,提高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价值。
二、中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问题和挑战1. 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政府补助的申请、审核和分配过程通常缺乏透明度,一些补助信息未能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披露,给投资者造成了信息不对等的风险。
2. 补助资金管理:一些上市公司在使用政府补助资金时,存在不合规、不透明及挪用资金等问题,导致补助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引发财务风险和信任危机。
3. 补助政策的偏向性:政府补助政策的偏向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某些行业或企业受益过多,而其他行业或企业则缺乏政府支持,这对市场竞争造成不公平。
三、中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1. 提升补助政策的透明度:加强申请和分配流程的公开透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补助政策公平、公正地向各类企业提供支持。
2.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措施:加强上市公司对于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对政府资金的合理运用效果。
3. 优化补助政策的实施:政府应加强补助政策的评估和监测,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政策,以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ppt课件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47b9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5.png)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在区域贸易 协定下解决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争端的有效 途径和策略。
05
应对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的策略与建议
政府层面的应对策略
01
加强监管和透明度
政府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补贴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避免滥
用补贴措施,减少被其他国家采取反补贴措施的风险。
02
适度调整补贴政策
政府可根据国际规则和国内产业发展需要,适度调整补贴政策,确保补
间接补贴识别
间接补贴可能表现为政府向企业提供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担保、融资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需要通过一定的 方法转化为等效金额进行计量。
隐性补贴识别
隐性补贴可能包括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设立行业 壁垒等形式提供的支持,这些支持难以直接计量,需要通 过市场分析和专业判断进行识别。
03
反补贴措施的实施
04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某国钢铁行业的补贴与反补贴争端
背景介绍
详细描述某国钢铁行业的补贴政策,以及与 其他国家产生的反补贴争端背景。
补贴措施分析
列出该国在钢铁行业采取的具体补贴措施, 并分析其目的和影响。
反补贴措施分析
阐述其他国家针对该国钢铁行业补贴采取的 反补贴措施,及其合理性和效果。
类型
03
04
05
禁止性补贴:即红灯补 贴,指那些足以扭曲市 场竞争的补贴,特别是 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 贴。
可诉补贴:即黄灯补贴 ,指那些不是一律被禁 止,但又不能自动免于 质疑的补贴,对这类补 贴有可能受到受损的成 员方提出的反补贴措施 或诉讼。
不可诉补贴:即绿灯补 贴,指那些不会招致其 他成员方提起反补贴申 诉的补贴。
农业企业政府补助的列报问题
![农业企业政府补助的列报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636b01844769eae009edbb.png)
属 于企业的假风险 , 并没有正确的反 映企业的真正风险, 在财务风险的管控 方面会有部分指标存在不完善的现 象。
关键词 : 政府补助 ; 财务风险预警体 系; 假风险
一
、
农 业企业政府补助列报问题 的背景
标, 针对债务风险 、 现金 流风 险 、 盈利能力风险和投资风险 四大
类风 险 , 选 取了 1 4 个具体 的财务风 险预警指标 , 并在2 0 1 1 年推
9 . 4 1 1 . O O 7 , 9 4 7 . O 0
1 4 , 8 0 0 . O 0 1 4 , 2 2 0
展 的一 个非常重要 的保障 。而 财务风险管理 是风险管理 的核业债
务 失控 、 对外担保损 失 、 国有资产流 失 、 投 资效 益不 高 等 问题 时 有发 生 , 这 些 问题 如果 不 及时 应对 , 将 对 出资企 业 的可 持 续 发展 , 乃至 生存构成 重大 负面影 响 。而开展 财务 风险 预警
能力 。
3 . 政府 补贴 的分类 :包括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
相关的政府补 助。
( 二) 现 行 会计 准 则具 体 会 计 处理
根据要求相 应设置 了财务风险 的生存 类财务风 险预警指
中国农业会计 2 0 1 3 —2
工作 研 究
| 一 。
x
1 . 与 收益相关 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 的政府补助 , 应当分 别 下列情况处理 : ( 1 )用 于补偿 企业 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
应 当确认 为递延收益 ,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 可使用状 态时起 , 在该 资产使用寿命 内平均分 配 , 分次计 入以后各期 的损益 ( 营
业外收入 ) 。
证监会会计监管风险提示:政府补助
![证监会会计监管风险提示:政府补助](https://img.taocdn.com/s3/m/eef78ea6284ac850ad024232.png)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政府补助目前,政府补助在部分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利润中占有较大比重,日益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领域,也是会计监管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
现对政府补助相关会计监管风险进行提示。
一、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常见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此外,《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四、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企业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迁补偿款,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对特定类型的政府补助及其会计处理作了进一步规定。
实践中,公司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一)将政府有偿投入作为政府补助。
例如,将政府作为公司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或政府要求无形资产权利的研发费补贴等作为政府补助。
(二)公司通过非常规渠道与相关部门达成协定,将实质上来自于控股股东或集团内其他公司的捐赠作为政府补助。
例如,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将资产通过政府以补助形式转移给公司。
(三)对政府补助的分类不正确。
例如,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认定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将可以区分的综合性政府补助认定为难以区分的综合性政府补助。
(四)将未达到确认条件的政府补助予以确认。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https://img.taocdn.com/s3/m/97ae86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5.png)
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摘要】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但并不是必然的。
政府的补助可能导致企业过度依赖于外部支持,降低了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在接受政府补助的也需要保持独立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应正确看待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既要充分利用补助提高企业发展的可能性,也要注意避免因补助而陷入依赖性过强的局面。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保持对外部风险的独立思考和应对能力,以确保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政府补助、企业、风险承担、独立风险管理、影响、能力、管理作用、风险管理、企业表现、不足。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政府常常采取各种措施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提供补助。
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减轻财务压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些人认为政府补助可能会造成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下降,导致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不足,进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近年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一些研究指出,政府补助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政府补助可能会使企业变得过于依赖补贴,从而降低了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鉴于上述矛盾观点,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分析政府补助是否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探讨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揭示政府补助可能导致的企业风险承担不足问题,并提出企业应如何正确看待政府补助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旨在为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提供更合理的决策依据。
1.2 问题提出政府补助对企业风险承担是否有积极作用?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补助可以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提升竞争力,减轻经济风险。
政府补助可能会使企业变得过于依赖政府支持,缺乏自主创新和自我调节风险的能力。
政府补助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吗
![政府补助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吗](https://img.taocdn.com/s3/m/929540b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2.png)
政府补助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吗
郭胤含
【期刊名称】《中国外资》
【年(卷),期】2022()2
【摘要】本文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促进了企业风险承担,尤其是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低融资约束企业的风险承担,同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是政府补助推进企业风险承担的重要渠道。
【总页数】3页(P102-104)
【作者】郭胤含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宗教传统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吗?r——基于组织成熟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2.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审计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省属困难企业退休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落实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3.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4.政府补助会抑制还是促进企业"脱实向虚"
5.政府补助是否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营管理风险的补助手段是什么
![经营管理风险的补助手段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83f53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2.png)
经营管理风险的补助手段是什么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
有效管理和降低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经营管理风险的补助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
本文将探讨经营管理风险的补助手段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这些手段。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商业运营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不良的风险管理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财务损失、声誉受损以及市场份额下降等严重后果。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潜在的不确定性,并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经营管理风险的类型经营管理风险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包括员工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和运营管理风险等,而外部风险则包括市场风险、竞争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补助手段来加以应对。
经营管理风险的补助手段1. 风险识别和评估识别和评估风险是有效管理风险的第一步。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建立风险管理团队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提供依据。
2. 风险规避和转移对于一些无法完全控制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规避或转移风险来减少其对企业的影响。
规避风险的方式包括改变业务模式、减少关联风险等,而转移风险则可以通过保险、期货等方式来实现。
3. 风险控制和监测一旦风险发生,企业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持续监测风险的变化。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实时监控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4. 风险应对和复原当风险发生时,企业需要迅速应对并进行恢复。
建立应急预案、培训员工危机管理技能以及开展危机演练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面对风险事件,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结语经营管理风险是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但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可以降低不确定性,提高经营效率,并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企业可以逐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补助经营管理风险,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我们判定企业收到的中小企业扶持基
金属于应税收入,应就该事项调增企业2009年度 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对于企业收到的研发项目 专项基金,根据《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 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 )(查看相关政策解读>>>)的规定,可以认定为 不征税收入,不计入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但对 于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
一是无偿性。无偿性是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
。政府并不因此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将来也 不需要偿还。这一特征将政府补助与政府作为企 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采购等政府与企业之 间双向、互惠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政府补助通 常附有一定的条件,这与政府补助的无偿性并无 矛盾,并不表明该项补助有偿,而是企业经法定 程序申请取得政府补助后,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 用途使用该项补助。
思考:政府奖励是否免所得税?
河北以奖代补促节能减排 这个“推荐奖”好生奇怪 200万奖不出上市企业。 “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总产值
排名十位”。招商引资奖、包装上市奖。
减免的增值税款是否也得缴所得税? 政府补助有哪些形式? 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财政拨款, 是指各 级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 , 但国务院以及国务院 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事业性收费, 是指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 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 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才批准, 向特 定服务对象收取并纳入预算管理的费用。 政府性基金, 是指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
二是直接取得资产。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直
接取得的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形成企业的收益。比如,企业取得政府拨付的 补助,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返还的税 款,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 ,等等。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 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比如政府与企业 间的债务豁免,除税收返还外的税收优惠,如直 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 等。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 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 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不包括从事营利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
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还需说明的是,增值税出口退税也不 Nhomakorabea于政府补助。根据相关税收法规规定,对增值税出口 货物实行零税率,即对出口环节的增值部分免征 增值税,同时退回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征的进项 税额。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出口货物前道环节 所含的进项税额是抵扣项目,体现为企业垫付资 金的性质,增值税出口退税实质上是政府归还企 业事先垫付的资金,不属于政府补助。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
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 产等。企业不论通过何种形式取得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准则规定,在会计处理上应当划分为与 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通常情况下,政府补助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因为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补助的原则和理 念,政府补助主要是对企业特定产品由于非市场 因素导致的价格低于成本的一种补偿。与资产相 关的政府补助最终也是与收益相关,只是暂时作 为递延收益处理,在相关资产形成、投入使用并 提取折旧或摊销时从递延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应就该事项 调增2009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财政
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 费、政府性基金等为不征税收入。实际操作中, 对哪些财政拨款、基金可以认定为不征税收,企 业往往把握不准,索性把所有的上述收入都列为 不征税收入,给自己留下了很大隐患。
非货币性资产等。
政府补助是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企业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家公债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
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另一居民企业所取得的
投资收益, 不包括投资于另一居民企业公开发行 并上市流通的股票所取得的投资收益。
政府补助纳税策略与风险控制
蔡少优
主要内容 问题概述 案例背景 风险节点 控制办法
一、问题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履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WTO)有关承诺,政府 对企业的经济支持主要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农 业、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比如, 对粮、棉、油等生产或储备企业给予的定额补助 ,这些生活必需品涉及千家万户,其价格往往不 能随行就市,售价低于成本造成的损失需要由政 府来弥补。再如,为了环境保护,政府对符合条 件的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返还的税款 专项用于环保支出。因此,政府补助通常为货币 性资产形式的,如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返 还,但也存在非货币性资产的情况。两个特征:
定, 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其他不征税收入, 是指企业取得的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 部门规定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案例分析
某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度收到财政部门拨
付的中小企业扶持基金20万元,收到科委拨付的
研发项目专项基金50万元,企业将收到的上述款
项计入资本公积科目,并且对收到的研发项目专
项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单独核
算。2009度使用研发项目专项基金形成费用支出
30万元。企业在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
未对上述事项进行纳税调整。
分析:税务风险分析师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
缴鉴证中发现,财政部门对于拨付的中小企业扶 持基金,并未指定用途和进行后续管理。《关于 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 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 号)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 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 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