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CISG公约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
CISG公约项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

CISG公约项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一、什么是CISG公约?CISG公约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是由联合国编写的旨在促进国际货物销售的公约。
该公约于1980年4月11日签订,并于1988年1月1日起生效,并被许多国家采用。
通过CISG公约,国际货物销售中的双方可以选择适用该公约,并且该公约规定了关于合同成立、履行和解决争议的条款,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情形在CISG公约的规定下,买方可以在以下情况下宣告合同无效:1.欺诈合同成立时,买方所持有的关于货物性质、数量、质量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并且卖方未能在合理时间内纠正买方的误解。
2.误导卖方在与买方讨论货物并进行合同协商时,向买方提供虚假信息。
3.违反合同条款卖方违反合同中的条款,导致买方无法获得其应有的权利。
4.非法行为合同的成立是在卖方的非法行为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后果如果买方成功宣告合同无效,则各方就相关交易恢复到未存在合同时的状态。
买方可以要求退货,并且应当退回所有交付的货物、收取的价款及相关费用和支出,除非买方并不需要支付该货物的价款或者已经支付的价款可以退还给买方。
此外,如果买方能够证明因为合同受到损失,可以将损失的金额计入赔偿范围内。
四、如何进行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程序在CISG公约中,对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程序做出了规定。
买方应当在发现合同无效的原因后尽快向卖方宣告合同无效,并且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合理的措施证明其宣告的正确性。
如果买方不能在发现合同无效的原因后采取上述行动,那么买方将失去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
五、在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买方认为合同无效。
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可以采取宣告合同无效的行动。
根据CISG公约的规定,买方可以在欺诈、误导、违反合同条款或非法合同行为的基础上宣告合同无效,并且可以要求退货并获得相关赔偿。
CISG公约项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

CISG公约项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引言CISG,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是一项由联合国制定的、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公约。
目前已经有超过90个国家加入了该公约。
CISG公约的适用,对于在跨境交易中的买卖双方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
然而,即使是在CISG公约的框架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的就是,在CISG公约项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法律问题。
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效力CISG公约规定,在以下情况下,买方有权宣告合同无效:1.卖方的商品的质量或数量未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2.卖方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期限交付货物或未能履行合同其他义务。
当买方宣告合同无效时,该决定将对买方和卖方产生什么样的效力呢?通过对CISG公约相关规定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宣告合同无效并不会自动终止合同,其效力等同于一份解除合同的声明,意味着买方已经不再希望继续执行合同,并表示他的表现将不再继续。
换句话说,买方宣告合同无效,实际上是一种违约宣告。
2.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效力并非绝对的,即买方不一定会成功地宣告合同无效。
如果对方(即卖方)予以接受,则宣告合同无效将成为一项有效的解除合同的方式。
如果卖方拒绝接受,买方就需要寻求法院的支持来证明其宣告合同无效的理由,以获得解除合同的效力。
此外,在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同时,买方也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救济方式:1.要求通过商品的维修、更换或者退货等方式解决问题;2.要求卖方赔偿因合同违约而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包括通过其他方式减少所受损失的相应费用)。
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限制CISG公约中关于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规定并不是没有限制。
以下是几种限制的情况:1.如果卖方在合同签署之前已经告知买方有关商品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则买方不能宣告合同无效,因为买方在购买商品之前已经知悉了存在的问题。
CISG项下合同无效的法律分析

CISG项下合同无效的法律分析摘要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是cisg给予守约方的核心救济手段之一。
然而基于cisg本身协调两大法系分歧的出发点,公约对于宣告合同无效的性质、根本违约的认定以及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等均未进行细致的规定。
本文希从cisg条文本身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探究。
关键词宣告无效根本违约法律后果作者简介:王露薇,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本科生。
一、宣告合同无效的概述宣告合同无效是cisg实质部分第3章货物销售的核心内容之一。
cisg第49条规定了买方宣告合同无效作为卖方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之一;第64条规定了卖方宣告合同无效作为买方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之一;第73条规定了分批交货合同中的守约方可宣告合同无效;第75、76条阐明了合同无效后的损害赔偿;第5章的第5节专门规定了宣告合同无效的效果。
从源起来看,cisg对1964年《国际货物销售统一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范围进行了限缩。
此种限缩从立法的价值取向来看,立法者的目的是尽量使合同有效。
一方面这有利于交易的顺利进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信赖利益,最大可能地促使合同目的得以实现,进而鼓励交易,繁荣市场。
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了效率的因素,在缔约过程中,合同双方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旦合同无效,先前的投资便成为了沉没成本;其次,双方信赖此合同的效力而不再寻找其他的缔约机会,俟合同无效,双方尤其是守约方会丧失包括更优缔约条件在内的机会利益;再次合同被宣告无效后,双方具有恢复原状的义务,财物的返还必会产生额外费用。
但总的来说,宣告合同无效的设定功能还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理期待,实现合同目的,一旦期待落空,守约方可宣告合同无效继而能从合同约束中解脱出来,防止守约方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cisg中宣告合同无效具有以下特点:(1)单方行为,守约方宣告合同无效无需另一方的同意即产生效力;(2)前提是根本违约,即守约方只有在他其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被实际剥夺的情况下才能宣告无效;(3)宣告无效者只能是守约方;(4)宣告无效具有溯及力;(5)宣告无效的权利的行使具有时间上的限制。
cisg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

cisg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CISG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The System of Declaring Contracts Invalid in CISG)国际销售合同中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规定,旨在维护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是全球范围内适用的国际销售合同法律框架,其中包含一套明确的规定,涉及宣告合同无效的条件和程序。
该制度确保了当合同存在重大缺陷时,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或要求修复。
根据CISG的规定,合同可以被宣告无效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1. 合同涉及的商品与合同内容不符。
当商品的数量、质量、规格或其他重要特征与合同约定不一致时,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
2. 合同的订立存在重大错误。
当事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误解、明显错误或欺诈等原因导致合同内容与当事人真实意图不符时,可以宣告合同无效。
3. 合同违反了当事人所在国家的法律规定。
当合同的内容违反了国家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时,合同可以被宣告无效。
4. 合同存在重大违约行为。
当一方严重违约,无法履行其在合同中承诺的义务时,另一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
CISG还规定了宣告合同无效的程序。
根据其规定,当事人应在合理的时间内通知对方宣告合同无效的意图,并解释宣告的原因。
对方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宣告的有效性提出异议,并提出解决争议的方式(如修复合同、赔偿损失等)。
如果双方无法就宣告合同无效的事项达成协议,争议将提交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存在对于国际销售合同的公正和合法性至关重要。
它保护了当事人的利益,使其能够在合同存在重大问题时获得合理的补偿或解除合同。
同时,它也促进了国际交易的稳定和可靠性,增强了市场的信心和信誉度。
然而,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有效实施仍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国际销售合同的复杂性和跨国性质,确定合同是否无效可能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差异。
此外,宣告合同无效的程序可能会导致时间和费用的浪费,影响到交易的效率和效益。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中关于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其实践操作。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概述了CISG中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包括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
接着分析了该制度在实践中的操作情况,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对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重要性、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展望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理解CISG中的合同无效制度对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影响,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国际贸易法,合同无效,适用范围,具体规定,实践操作,改进建议,重要性,局限性,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CISG(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是国际上公认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商事合同法规范。
CISG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在国际商事合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和国际商事合同的增多,对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跨国贸易中,合同无效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当合同因某种原因导致无效时,可能会给合同各方带来不利后果,甚至可能引发争端。
研究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背景意义在于通过对该制度的探究,为解决合同无效问题提供更为科学和规范的方法。
通过对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商事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及其处理方式,有助于提升国际贸易合同的效力和稳定性。
深入研究该制度还可以为相关立法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和完善。
对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CISG关于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规定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在国际商事合同领域中的影响和作用。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引言国际贸易中,合同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文化、法律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商事法律体系的不同可能导致在跨境贸易中出现合同纠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0年联合国通过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简称CISG),该公约为跨境贸易中的合同提供了统一的法律规范。
在CISG中,合同无效制度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对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进行探析。
一、CISG宣告合同无效的规定CISG第4至第7条规定了宣告合同无效的条件和程序。
根据CISG第4条的规定,合同的无效一方面可以基于合同订立时的欺诈、误导等原因,另一方面则包括基于合同订立后的重大违反行为。
CISG第5条则规定了权利方宣告合同无效的程序,要求权利方在发现合同无效情况后尽快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时间内宣告合同无效。
CISG第7条还规定了权利方宣告合同无效后的权利和责任,包括终止合同、要求损害赔偿等。
三、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意义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设立,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商事法律体系的差异可能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并且合同一方面的欺诈、误导或重大违反行为也可能存在。
合同一方在发现合同无效情况后,可以通过宣告合同无效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设立也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法律规范,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和成本,增强了合同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商户参与国际贸易活动。
四、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不足之处尽管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设立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CISG 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适用范围相对狭窄,只适用于合同订立时的欺诈、误导或重大违反行为。
对于其他导致合同无效的原因,如不可抗力、合同无效原因的变化等,CISG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
CISG对于宣告合同无效的证明责任也没有进行具体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证明难度。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作者:范丽婷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2期[提要]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于货物销售合同的效力《公约》当中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公约》第二十五条对于宣告合同无效进行了条款性的规定。
本文阐述宣告合同无效制定的背景、概念、发生的原因、法律后果,以及与不同法系不同国家的比较。
宣告合同无效的规定是《公约》中对国际货物销售最重要的规定,充分了解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CISG;宣告合同无效;违约救济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年3月30日《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牵头组织制定,于1980年4月10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全权代表会议上由62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公约》草案文本作为一项统一的国际商事公约,它平衡、借鉴﹑融会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不同国家和地区合同法中对货物销售合同的法律规定,构造统一规则。
一、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制定的背景196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建立以后将制定能被不同的国家所共同接受的国际货物买卖统一适用规则视为其首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减少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阻碍,重新建立国际货物贸易新秩序。
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合同目的、促进国际贸易合同的执行,合同的权利与义务人应当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
但是因为合同意思自治的原则,为了给利益受损方提供解除合同约束的条件,《公约》宣告合同无效制度赋予合同权利人可以终止合同效力并恢复原状的制度安排,这也是对合同违约方来说最为严格的制度惩罚安排了。
因此,不论是国内法还是《公约》都对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安排进行必要的限制。
掌握《公约》宣告无效制度的含义、适用情形以及对适用的限制,這对于解决国际贸易争议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此文本研究的意义。
二、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概念(一)宣告合同无效的概念。
关于合同无效的含义,经过立法和实践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结论,它的一般情形是指合同业成立,但它通常是指合同虽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共利益致使对当事人没有法律效力。
浅论CISG公约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

浅论CISG公约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摘要]世界各大法系的合同法都对合同的违约行为的救济方式作出了规定,其中最严厉的救济方式应该是解除合同。
但是由于历史传统与现实情况的不同,各国对合同解除需要满足的条件、合同解除的方式、合同解除的效果等问题的规定不尽相同。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于合同的解除也有相关的规定。
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采用了宣告合同无效的制度作为对违约救济的最后一项手段,这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制度。
文章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宣告合同无效背景、要件、效果出发总结出《公约》中宣告合同无效适用的各种情况,为我国今后的贸易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p ]CISG;宣告合同无效;根本违约一、概述(一)宣告合同无效产生的基本背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80年4月11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的。
面对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公约》总结了国际间贸易的通用的习惯和惯例,为国际间的货物贸易提供了统一的法律依据。
《公约》的目的是促进国际间贸易的发展,其初衷是希望贸易双方之间订立的贸易合同能够得到较好地履行,顺利地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但是有合同的存在就必然会有违约的出现,宣告合同无效作为一种违约救济的最后手段被《公约》所采用。
(二)两大法系关于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规定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都是以“约定必须信守”作为其立法的原则之一。
因此法律都主张维护合同关系的稳定,不主张轻易解除合同。
但是为了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合同的解除作为违约救济最严厉的手段逐渐被采纳并出现在各国的法律条文中。
1.英美法系英美法中的合同解除使用的是“rescission”和“discharge”。
与大陆法系不同,英美法系的合同解除其实是广义的合同解除,其一方面包括了我们一般认为因违约而出现的一方当事人终止合同;另一方面还包括了合同因履行完毕而解除,这是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情况。
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难点探析(一)

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难点探析(一)内容摘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对宣告合同无效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因其用语比较灵活,并且需要结合其他条款如根本违约宽限期程序等才能做出公平的解释,以平衡买卖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质上体现了鼓励当事人依诚实信用原则解决纠纷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公约根本违约宣告合同无效AnalysisontheDeclarationoftheContractAvoidanceofCISGAbstract:The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ContractsfortheInternationalSaleofGoods(hereinaftercalledCISG) stipulatestheprovisioncalled"declarationofthecontractavoidance".However,sometermsinitarevery flexibleandelastic,andfairinterpretationcanonlybemadeinconnectionwithotherprovisionssuchas"f undamentalbreachofcontract"and"graceperiod"soastobalancerightsandobligationsbetweenpartie s.Inessence,thepurposeofthissystemistoencouragethepartiestossttletheirdisputespursuanttothep rincipleof"bonafide".Keywords:CISGFundamentalBreachofContractDeclaretheContractAvoided一、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概述“宣告合同无效”(Declarethecontractavoided)是公约的独特用语,其效果大体等同于我们所熟悉的解除合同。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CISG 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是国际上公认的货物买卖合同的权威法律规范。
该公约自 1988 年起执行,现已有 95 个缔约国加入。
CISG 涉及到买卖合同的履行、违约、解除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其中包括了宣告合同无效制度。
宣告合同无效是指当一方违反合同规定导致合同无效时,另一方可以通过向法院或仲裁庭提起诉讼或请求,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一种制度。
在 CISG 中,宣告合同无效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买卖合同存在缺陷或不合法,例如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或违背公序良俗;另一类是因为一方当事人故意或重大过失地违反了合同约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在 CISG 中,宣告合同无效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欺诈、威胁和误导。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意隐瞒或歪曲与合同有关的事实,导致另一方误解,进而违背了自己的利益。
威胁则是指一方当事人以威胁的方式促成合同的签订,导致另一方在无法自由选择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
误导则是指一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给对方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CISG 中规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宣告合同无效。
但是,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之前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合同存在缺陷或不合法,那么该方没有权利宣告合同无效。
此外,如果合同一部分无效,并且该部分对整个合同是重要的,那么整个合同也可能被宣告无效。
在实际应用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适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首先,必须确定合同存在缺陷或不合法的具体原因。
其次,必须确定缺陷或不合法对合同是否具有重要影响。
最后,必须对是否应当宣告合同无效做出决定,也就是对违约方的过错大小进行评估。
总之,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 CISG 中一个重要的法律制度,目的在于解决买卖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难点探析

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难点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难点。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该制度的运作机制。
难点包括适用条件的界定、宣告合同无效的程序和效力、国际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权的问题,以及不同司法体系下的实践问题。
最后给出建议,包括加强适用条件的明确性和统一性,设立统一的国际仲裁机构等。
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更多实践问题,如合同无效的证据标准和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的冲突等。
该研究对于解决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中的争议和保护当事人权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宣告合同无效、适用条件、程序和效力、国际法律适用、司法管辖权、实践问题、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国际上具有广泛适用范围和重要影响力的商法文书,旨在统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规范,促进跨国贸易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其中关于“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条款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指当合同内容存在严重瑕疵或者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签署时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欺诈行为等情形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请求宣告该合同无效,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
在实践中,这一制度的运作却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围绕“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其运作机制和存在的难点。
将就适用条件的界定问题进行探究,将重点关注宣告合同无效的程序和效力,将探讨国际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权的问题,将就不同司法体系下的实践问题展开探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提高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作为国际商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法律文书之一,对于推动国际贸易合同的成交和执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1. 引言1.1 引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文书,在规范国际贸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合同无效制度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合同无效制度是指当合同存在瑕疵或违法情形时,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宣告合同无效的制度。
在CISG中,也对于合同无效进行了相关规定。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此制度,可以避免因为合同存在瑕疵或违法情形而导致纠纷的发生,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利益。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分析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概述、条件、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旨在加深对此制度的理解,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合同管理提供参考。
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
2. 正文2.1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概述CISG(《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商事法规之一,旨在促进跨国贸易并规范跨国商事合同。
在CISG下,宣告合同无效的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合同可以被宣告无效。
这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以确保公平和公正的商事交易。
根据CISG,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如果存在违反公序良俗或违法的情况,或者在合同签订时当事人之一未能履行其义务,或者出现严重误解或欺诈等情况。
CISG宣告合同无效的制度旨在维护合同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同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通过这一制度,当事人可以在合同履行中如果遇到问题时,寻求法律支持和救济,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和解决争议的途径。
在实践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这一制度,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帮助,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并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2.2 CISG宣告合同无效的条件合同无效必须是基于CISG所规定的有效无效的准绳。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CISG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国际贸易法律,被视为推动国际贸易规范化,实现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法律工具。
作为国际贸易中的基础性文件,其中不乏涉及到合同的处理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宣告合同无效制度。
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贸易法律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合同生效与否的评价和合同违约后进行调整至关重要。
该制度通过规定一些特定情况下合同的无效性,限制合同的效力,保护合同参与者利益,促进公平、公正的贸易交易。
首先,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实施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公平交易原则、谨慎原则和合理期望原则。
公平交易原则是该制度的核心原则,要求合同各方在平等地位下进行交易,遵守诚实和公正的原则,确保诉讼公平和铭记服务的原则。
谨慎原则要求合同的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护各自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合理期望原则是衡量合同效力的基准之一,要求判断合同效力是否合理,取决于在合同签订时可以预测到的其他相关因素。
其次,在CISG中规定了若干造成合同无效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合同的欺诈、误导、强迫等情形。
其中,欺诈是指合同交易中,一方以虚假陈述或隐瞒事实等方式诱骗另一方达成合同行为的情况;误导是指一方虽未实施欺骗行为,但却通过单方面提供不完整或错误的信息促成了合同的成立;强迫是指一方利用某种压力或威胁方式使对方提交或接受达成合同的意愿。
此外,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还规定了合同的无效情况,如因违反当地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等情况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
最后,在CISG中规定了对于宣告合同无效的后果,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回收诉讼请求和解除合同。
此外,还需要对于双方已履行的合同内容进行退还、赔偿和损失承担等相关事宜的处理。
总的来说,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针对合同效力问题的一个重要制度,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其实施原则的多样性和制度的复杂性,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估。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关注CISG的统治原则,确保国际交易的规范化。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跨国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已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跨国合同的执行和争端解决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成为了跨国合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ISG是一项由联合国制定的针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国际公约,旨在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法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CISG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纳,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法律规范之一。
在CISG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指当合同条款违反公约规定或当事人的意愿不真实时,相关的合同条款应被视为无效。
这一制度体现了CISG对国际合同执行的严谨和规范,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合同争议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向。
CISG还规定了对于宣告合同无效的后果和处理方式。
当一方宣告合同无效并提供了合理的理由和证据时,另一方应当接受并尊重宣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整和处理,以避免更大的争议和损失。
这一规定为合同争议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CISG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国际合同执行的过程,降低合同争议的发生率,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贸易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我们也应该看到,CISG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修正。
CISG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对于合同的宣告无效标准和程序规定较为模糊和笼统,容易出现理解和解释的歧义。
这给合同当事人的申请和解决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其在国际交易中的信任和积极性。
CISG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和实践,合同的宣告无效可能面临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难以统一和协调。
论述cisg中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

CISG 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探讨
本文将探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CISG) 中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包括其背景、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
在 CISG 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是指当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后,发现合同存在某些缺陷或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该合同无效。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合同无效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CISG 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遵守自愿、平等、
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内容应当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2. 合同合法原则:合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存在
违法情节。
3. 合同公正原则:合同内容应当公平合理,不能存在显失公平
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宣告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2. 申请宣告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合
同存在缺陷或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
3. 法院在审查申请宣告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后,
应当依法作出裁定。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CISG(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件,该公约为国际货物买卖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法律规则,对全球货物贸易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ISG公约对卖方和买方两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之一就是宣告合同无效制度。
本文将探讨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内容以及影响。
CISG第4条规定,“本公约适用于国家当事人之间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但合同的效力和效果仅限于本公约的适用所产生的内容。
”因此,如果一个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反了本公约的规定,这个合同就可能无效。
CISG第19条规定,“一个合同是无效的,如果:(a)在与它有关的一方或者双方不对某件事情做实质行为时被合同效力的实质部分所涵盖;(b)合同所规定的内容与本公约的规定相冲突。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合同的某个条款违反了CISG的规定,那么这个合同可能会被宣告为无效。
CISG第4、19条的规定表明一个事实,即国际贸易合同必须遵守国际惯例和公约。
如果一个合同的某些条款违反了国际惯例和公约的规定,那么这个合同可能无效。
CISG公约对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设立,具有以下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该制度可以防止欺诈。
如果一个合同违反了CISG公约的规定,那么这个合同就可能无效。
这种无效可以防止欺诈和恶意行为,从而使国际贸易交易更加公正和透明。
第二,该制度可以解决争议。
如果一个合同被宣告无效,那么是不是需要返还已经支付的款项呢?CISG第81条规定,“如果合同被宣告无效,在没有单独的协议解决返还义务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有权返还他所接受过的对价,同时对方应当返还他所接受过的东西和派生自这等东西的款项和利息。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合同被宣告为无效,那么双方需要做返还处理,从而避免了争议的发生。
第三,该制度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如果一个合同违反了CISG公约的规定,那么这个合同就可能被宣告为无效。
消费者可以通过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不受到不公正和不合理的条款的损害。
CISG公约项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

CISG公约项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专业班级:法学双学位姓名: ____________ 陈泽政指导教师: ______ 周清华法学院二0一五年六月本篇论文主要针对于分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相关内容。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了协调各大法系之间的差异,因而在某些问题的表述和规定上不够清晰,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买方如何行使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本文对宣告合同无效的背景、条件、限制以及与卖方补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对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存在争议的问题提出了看法,为我国今后的贸易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宣告合同无效;解除合同;根本违约;违约补救A b s t rac tThi s th e sis focuses o n ana 1 yzing th e rules a b out avo i dance of t he c ontr a ct o f Contract in the I n ternati o n a 1 Sa 1 e o f Goo d s. T o c oo r dinate the differenc e b e t w een ma j or lega 1 syst e ms, the ex p r e ssi o n o f s o me rules in the CISG is not specifi c . In or d e r t o more cle a rly under s tand how t o e x e rc i se th e ri g ht s o f a v oida n c e of the con trac t b y t h e bu y er,the s tu d y an a lyz e s the backgrounds conditio ns, c ons t rai n ts and rela t ions w ith t he seller t o remed y system. Percep t i o n of c o n t rov e r s ial iss u es i n the CISGwas pr opos e d ・Th e p urpose o f t h i s t h esis is givi ng advice f or our tradea c tivitie s in the f u t u re.Keywords:Av o id a nee o f the Con trac t , Te r mina t e theContract, Fundamen tai B rea c h, remedi e s of b r e ach绪论 (5)一、宣告合同无效概述 (6)二、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条件 (6)(-)卖方违约行为 (7)(二)根本违约7(三)在宽限期内不履行合同义务9(四)预期根本违约10三、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限制 (10)四、买方宣告合同无效与违约补救 (11)(-)卖方违约补救制度及其价值 (11)(二)买方宣告合同无效与卖方违约补救的关系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CI S G公约项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也随之迅猛的发展。
cisg宣告合同无效制度探析

《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牵头组织制定,于1980年4月10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全权代表会议上由62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公约》草案文本作为一项统一的国际商事公约,它平衡、借鉴﹑融会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不同国家和地区合同法中对货物销售合同的法律规定,构造统一规则。
一、宣告合同无效制度制定的背景196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建立以后将制定能被不同的国家所共同接受的国际货物买卖统一适用规则视为其首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减少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阻碍,重新建立国际货物贸易新秩序。
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合同目的、促进国际贸易合同的执行,合同的权利与义务人应当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
但是因为合同意思自治的原则,为了给利益受损方提供解除合同约束的条件,《公约》宣告合同无效制度赋予合同权利人可以终止合同效力并恢复原状的制度安排,这也是对合同违约方来说最为严格的制度惩罚安排了。
因此,不论是国内法还是《公约》都对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安排进行必要的限制。
掌握《公约》宣告无效制度的含义、适用情形以及对适用的限制,这对于解决国际贸易争议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此文本研究的意义。
二、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概念(一)宣告合同无效的概念。
关于合同无效的含义,经过立法和实践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结论,它的一般情形是指合同业成立,但它通常是指合同虽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共利益致使对当事人没有法律效力。
《公约》第一章总则部分阐述有关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条款,具体的“宣告合同无效”是指合同的守约方在符合《公约》规定的具体情况之下,权利人自己宣告合同无效,宣告合同无效后不受买卖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的约束。
(二)宣告合同无效的特征。
宣告合同无效具体有以下五个特征:(1)宣告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无效的权利人是合同当事人,而不是法院或者仲裁庭。
(2)宣告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无效是公约给予权利人的一项权利,只有存在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发生公约所规定的存在宣告合同无效的事由时便可以行使其宣告无效的权利。
CISG项下合同无效的法律分析

CISG项下合同无效的法律分析1.简介CISG(Vienna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1980)是一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公约,旨在规范跨境商品合同的制定和履行。
签署CISG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90多个,其中包括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
CISG规定了合法合同的各种条件和要素,提供了解决合同纠纷的框架和程序。
本文将分析CISG项下的合同无效问题,探讨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例。
2.合同无效的定义和类型合同无效是指法律认定的某些合同并非真正有效的合同,这种不真正有效的合同被认为是无效的。
根据CISG规定,合同无效有以下几种类型:(1)合同违反了CISG规定的有效条件CISG规定了合同的各种条件和要素,如果合同违反了这些条件,就可以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例如,合同缺乏基本要素(甲方、乙方、标的、约定价格等),缺乏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等。
(2)合同违反了任何一个签约国家的法律规定在CISG的框架下,合同双方所属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法律规定。
如果合同违反了任何一个签约国家的法律规定,那么这个合同就可以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3)合同缺乏或存在欺诈、误导等违法行为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基于合同双方真实、诚信等基础上的。
如果合同双方存在欺诈、误导等违法行为,例如谎报商品的品质、忽略商品的缺陷等,则合同就可以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3.合同无效的后果CISG对于合同无效的后果有如下规定:(1)合同无效的效力仅限于具体案件中合同无效并不意味着它对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其他关系也无效。
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它对于整个贸易交易来说,仅限于具体案件中而言。
(2)双方须互相退还已经交付的物品、支付的价款和利息等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双方必须互相退还已经交付的商品、支付的价款和利息等,来恢复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地位,确保双方的利益得以保障。
(3)如果有第三方取得了合同商品的所有权,则需要与第三方协商如果合同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另外的第三方取得了合同商品的所有权,则需要与该方第三方进行协商,以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CISG公约中宣告合同无效制度一、概述(一)宣告合同无效产生的基本背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80年4月11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的。
面对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公约》总结了国际间贸易的通用的习惯和惯例,为国际间的货物贸易提供了统一的法律依据。
《公约》的目的是促进国际间贸易的发展,其初衷是希望贸易双方之间订立的贸易合同能够得到较好地履行,顺利地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但是有合同的存在就必然会有违约的出现,宣告合同无效作为一种违约救济的最后手段被《公约》所采用。
(二)两大法系关于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规定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都是以“约定必须信守”作为其立法的原则之一。
因此法律都主张维护合同关系的稳定,不主张轻易解除合同。
但是为了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合同的解除作为违约救济最严厉的手段逐渐被采纳并出现在各国的法律条文中。
1.英美法系英美法中的合同解除使用的是“rescission”和“discharge”。
与大陆法系不同,英美法系的合同解除其实是广义的合同解除,其一方面包括了我们一般认为因违约而出现的一方当事人终止合同;另一方面还包括了合同因履行完毕而解除,这是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情况。
美国《统一商法典》(UCC)试图根据不同情况而对相关词语进行区分,“终止”(termination)是指违约之外的原因而使合同不复存在;“取消”(cancellation)则是指由于合同对方的违约而终止合同。
实践中,美国法中合同解除(cancellation)与合同终止(termination)常被混用。
在伍德拉夫诉麦克莱伦一案中,法院判决认为解除合同只能在两种情况发生:一是双方协议解除,二是存在重大违约。
{1}除此以外,面对违约救济英美法系中最常用的是损害赔偿而非合同解除,这也是由于英美法系维护合同关系稳定的观念所致。
2.大陆法系在大陆法系,“宣告合同无效”是指合同成立生效后,根据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合同关系溯及地消灭,尚未履行的给付不再履行,已经履行的给付相互返还,以消灭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
{2}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大陆法系的合同解除是指狭义的合同解除而不包括因为合同双方义务的履行完毕而导致的合同关系归于消灭。
《法国民法典》中对合同解除限定在了双务合同中,依据《法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的解除还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违约方必须有过错,第二个条件是违约行为的性质严重。
相较之下《德国民法典》突破了《法国民法典》的界限,没有像《法国民法典》那样作出如此多的限制,根据《德国民法典》,当事人可在另一方当事人履行不能、不依约定给付、情势变更和发生可以取消继续履行债务的重大事项时解除合同。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公约》中的宣告合同解除平衡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规定。
从《公约》的规定来看,《公约》更多地倾向于借鉴英美法系中的有关规定,例如《公约》中使用了《法国民法典》中所没有的将预期违约作为宣告合同无效的条件之一。
二、《公约》中宣告合同无效适用的情形以及限制(一)宣告合同无效适用的情形1.根本违约《公约》第25条给出了“根本违约”的概念“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一方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
”{3}《公约》的根本违约制度吸收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关于违反合同的合理成分,在此基础上将违约划分为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两种。
这两种违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采用宣告合同无效作为违约救济的手段。
在非根本违约的情况下,受到损害的非违约方当事人只能请求损害赔偿而不能主张合同无效。
根据《公约》第25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根本违约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违约损害的程度必须严重;第二个条件就是不能出现但书中的例外情况。
首先,违约损害的程度必须严重。
至于如何界定“损害”一词的概念,《公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
众所周知,《公约》在阐述第25条时对于“损害”这一词使用的是英文单词中的“deteriment”,这一词汇不仅有损害而且还有不利的意思。
因此笔者认为《公约》中的损害不仅仅是指物的损害,而且应该包括利益的损失。
比如双方签订货物买卖合同,约定最晚于某一天送抵,而买方生产的是时效性很强的产品过期后将一文不值,而卖方超过了约定的期限送达,即使货物是完好的,那么在买方基本丧失商业利益的情况下也应认定为卖方根本违反合同。
其次,违约方违反合同的程度应当实际上剥夺了受害方根据合同规定期待得到的东西。
违约的程度不能仅仅只看是否有严重的损害,因为有时候损害是否严重根据具体情况是无法衡量的。
损害的程度是一个客观情况,在运输途中有些商品会造成毁损也属正常情况。
比如不同货物的10%的短缺造成的效果会不同,季节性商品与非季节性商品时间延误1个月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公约》在认定根本违约时加入这一条款是非常合理的。
合同中一般不会规定何种违约程度构成根本违约,因此,在判断是否属于根本违约时应当考虑双方当事人在订立货物买卖合同时的意向,判断双方当事人所希望得到的利益。
最后,根本违约的一项除外条款是依据善意原则出发而制定的不可抗力的免责条款。
公约中的免责条款必须满足两项条件:第一是违约方不可预见;第二是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第三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无理由预见。
第一项条件在实践中是很难认定的。
因为这是一项主观条件,违约方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不会承认自身能够预见到根本违约的情形的发生。
至于第二项标准其实是一个开放性的标准,作为一个客观条件,至于什么样的人是“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是很难界定的。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这一事实的举证责任在违约方,裁定的结果由法官根据第三人的公信力与自身的判断作出,《公约》对于根本违约的认定考虑还是很充分的。
2.在宽限期内不履行合同义务《公约》的第47条规定了宽限期制度,但是《公约》对是否可以给予宽限期是有所限制的,《公约》一般只允许在卖方不交付货物、买方不支付货款、买方不接收货物的情况下适用宽限期。
其他的违约行为尽管在有些情况下也会给予宽限期,但是却没有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
这也是《公约》考虑到不使非违约方通过宽限期制度滥用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而作出的,当然,是否给予宽限期是任择性的,非违约方可以给予宽限期也可以不给予宽限期,如果违约方构成根本违约也可直接解除合同。
3.预期根本违约预期违约包括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两种。
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截止之前,合同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
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截止之前,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自身行为或客观事实预示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
{4}预期违约原本是英美法系中所特有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制度,即双务合同中负有先给付义务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在履行期限到来后,将不能或不会履行债务,则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以前,有权暂时中止债务的履行。
不安抗辩制度不同于预期违约制度的是其并不是解除合同而只是终止履行。
《公约》的第71条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第72条规定了预期根本违约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
但《公约》中并没有说明当事人预期根本违约的具体表现。
我们认为预期根本违约应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一方当事人声明他将不履行合同,无论是否可以确定他会不会改变主意;(2)可以从客观事实看出来他将不履行合同的大部分义务,比如在合同的履行期届满之前,卖方把合同中约定的交付给买方的货物转卖给他人,或者卖方出现资金、信用问题,或者一方当事人在要求另一方当事人提供合同的履行担保时被拒绝。
虽然都是宣告合同无效的条件,但是因预期根本违约与因根本违约而宣告合同无效并不相同。
首先,发生的时间不同。
预期根本违约是发生在合同生效之后,履行期届满之前,而根本违约是发生在履行期届满之后。
其次,判断标准不同。
预期违约的判断标准是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或通过其行为可以看出他将不履行合同,而根本违约是以其违约行为来判断。
最后,后果不同。
根本违约的情况下解除合同双方需要互相返还,恢复原状,而预期根本违约的双方当事人不需要互相返还已得到的利益。
(二)宣告合同无效权利行使的限制无论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对于宣告合同无效权利的行使都有着严格的限制,总的来说有积极的限制和消极的限制两种。
积极的限制是指在程序上宣告合同无效的通知必须送达违约方,消极的限制是指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对权利的限制。
1.宣告合同无效权利行使的积极限制如上所述,《公约》的第26条规定了非违约方宣告合同无效应当及时通知违约方。
第72条第2款也规定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打算宣告合同无效的当事人应当通知违约方。
2.宣告合同无效权利行使的消极限制《公约》第49条第2款规定了如果卖方已经交货,那么卖方丧失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
《公约》第64条第2款规定了如果买方已支付价款,卖方丧失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
这两条都是对宣告合同无效权利行使的时间上的限制。
首先,在第49条中对买方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的限制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买方实际控制货物之后允许买方宣告合同无效容易使买方根据市场情势变化投机获利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不符合公平对等原则。
另一方面,国际间的货物贸易目前仍然是通过船舶铁路等进行大宗运输,运输成本往往比较高,加之仓储费用以及港口滞留费会使卖方承受不合理的负担,不利于国际间货物贸易的发展。
当然对于买方宣告合同无效权利的限制也不是绝对的。
《公约》规定了限制的几种例外情形:对于延迟交货,他在知道交货后一段合理时间内这样做;对于延迟交货以外的任何违反合同的事如,一是他在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违反合同后一段合理时间内这样做,二是他在买方按照第47条第1款规定的任何额外时间满期后,或在卖方声明其将不在这一额外时间内履行义务后一段合理时间内这样做,三是他在卖方按照第48条第2款指明的任何额外时间满期后,或在买方声明其不接收卖方履行义务后一段合理时间内这样做。
其次,《公约》第64条第2款规定了卖方在买方支付货款后丧失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
《公约》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买方的主要义务在于支付货款,买方在支付货款后基本不会发生违约行为。
但是《公约》仍然规定了例外情况,对于买方迟延履行义务,他在知道买方履行义务前这样做以及对于买方迟延履行义务以外的任何违反合同的事情。
《公约》的第82条也规定了对宣告合同无效权利的限制,由于它属于合同解除的后果将在下文中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三、《公约》中宣告合同无效的法律效果《公约》第81条至84条集中规定了宣告合同无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