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季风说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风》说课设计

上大附中李玉春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季风概念,亚洲季风的成因,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夏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使学生在了解了行星风系对全球气候影响的基础上,对形成气候因素的补充,又为后面学习台风、寒潮、梅雨的知识奠定基础。季风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

3.教材处理

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使用教材。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着力体现课改纲要中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充分利用亚洲季风图,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等,使地理图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季风的含义,知道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地,能区别季风区与同维度其他地区气候的不同点。分析季风对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亚洲季风图”,说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及特征的异同点。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学会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5.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形成亚洲季风的主要原因,季风影响下的气候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气候的差异。

难点: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分析。

6.教学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综合分析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设问:上海冬季常吹什么风?夏季呢?一年风向变化有何特点?

估计学生能够联系生活体验获得答案。

教师归纳:一年内随冬、夏季节不同而有规律地变换方向的风,叫季风。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二)新课教学

教师播放歌曲《黄土高坡》,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歌曲:在我国北方地区有没有季风现象?哪些地区每年的盛行风向与我们上海相似?

【设计意图】用一首歌曲作为教学情境,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引导学生通过歌词获取地理知识。

归纳:我国南北方广大地区大多有季风现象,我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东亚季风区。教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查找季风气候的分布情况。教师设问:世界上有哪几种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从图上可知: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分布范围最大、最典型,主要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教师设问:东亚地区的季风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这里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教师利用“东亚季风形成原因示意图”解释: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导致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上的气压发生季节差异,由此产生了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图上获得信息,分析探究东亚季风的主要成因,逐步推断出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

教师设问:阅读“一月、七月亚洲季风图”,是不是亚洲的季风区都是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估计学生通过查看“一月、七月亚洲季风图”中的风向,会发现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风向差异。

教师引导,可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后讨论:南亚季风是怎么形成的呢?

教师利用地图归纳:除了海陆热力差异外,季风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如南亚西南季风(夏季风)的主要成因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这是形成南亚和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季风的重要原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用地图说话,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教师设问: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何异同?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亚洲季风”

纳和整理,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景观对比图”,让学生比较西亚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差异(水分条件的差异)后,设问:与同纬度大陆的其他地区相比,亚洲的季风气候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教师利用“气候资料对比图”,比较同纬度地区的两座城市上海和开罗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同纬度地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上海,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而开罗夏季高温少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气候资料图表,学会运用图上信息判断两地的气候特点。

教师承转:季风对气候产生影响,而气温和降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夏季风给农业生产带来丰沛的热量和雨水的同时,也带来了频繁的气象灾害。

师生共同探讨: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使我国南北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教师播放录像:1998年我国抗洪救灾纪实。

教师提示:夏季风的强弱影响着雨带的移动。夏季风强,易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易造成南涝北旱,都不利于农业生产。

教师承转设问:夏季风的强弱不利于农业生产,那么冬季风的频频南下会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呢?

教师展示“思考与实践”中的“巴黎的冬天”和“哈尔滨的冬天”图片,指导学生分析我国冬季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国家相比偏冷的特点。这样的低温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灾害呢?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学会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

1.形成亚洲季风的主要原因

(1)东亚季风的成因

(2)南亚季风的成因

2. 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1)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2)季风对农业的利与弊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