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时间:2006-03-11 浏览次数:4449中国工程检测网: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达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埋城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1.0.4条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第1.0.5条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一、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二、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污水和污泥。

三、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协调。

四、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

五、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第1.0.6条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1.0.7条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设施。

第1.0.8条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1.0.9条排水工程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根据管理的需要,设备器材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主要工艺,应首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

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 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
采用

条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宜按表
采用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污水平均日流量
总变化系数
注 当污水平均日流量为中间数值时 总变化系数用内插法求得 当居住区有实际生活污水量变化资料时 可按实际数据采用

条 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 淋浴污水量的确定 应
与国家现行的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协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则

条 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 符合国家的方针 政
策 法令 达到防止水污染 改善和保护环境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
要求 特制订本规范

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城镇 工业企
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条 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 地区 总
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 从全局出发 根据规划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二 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 构筑物 的 最小净距
附录三 生物处理构筑物进水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附录四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
换算关系 附录五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录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加单位和
主要起草人名单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重要干道 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
地区 一般选用
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注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条 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降雨历时
地面集水时间
视距离长短 地形坡度和地面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12号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主编部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7年12月1日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12号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87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2月5日关于发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通知计标〔1987〕666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关于印发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由上海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TJ14/74(试行)已修订完毕,并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修订后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TJ14/74(试行)自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一日起废除。

本规范由上海市建委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八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设字第546号通知,由上海市建设委员会负责主编,具体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会同设计、大专院校等有关单位,对《室外排水设计规范》TJ14/74(试行)修订而成。

原规范自一九七四年试行以来,规范管理组按统一计划,组织全国有关单位开展科研协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必要的科学试验研究工作。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 引言室外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雨水排放、地下水排泄以及排水设施的设计和建造等方面。

合理的室外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减少洪灾风险,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本文将介绍室外排水设计的一般规范和要求。

2. 设计原则室外排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性原则:设计应考虑地形、降雨量、土壤水分透过性以及排水设施的性能等因素,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安全性原则:设计应考虑对建筑物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排水设施故障导致的洪水灾害。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条件,合理使用排水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3. 排水设施的选择与布置根据地势和降雨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排水管道:根据地势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的排水管道,确保排水流畅。

•排水井:根据需要设置排水井,以便于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排水沟:对于大面积的室外场地,可设置排水沟,以便于快速排放雨水。

排水设施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布置合理:根据场地地形和需求,合理选择排水设施的位置。

•连通性:排水设施之间要有良好的连接,确保排水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防腐蚀:排水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并进行防腐处理,延长使用寿命。

4. 排水量计算在进行室外排水设计时,需要进行排水量的计算,以确保排水设施的尺寸和容量满足需求。

排水量的计算应考虑以下因素:•地势:根据地势高低,计算雨水的流动速度和流量。

•降雨量: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计算不同强度的降雨事件的排水量。

•设施性能:考虑排水设施的性能和排水能力,确定合适的尺寸和数量。

5. 排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为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清理和清洗:定期清理排水设施内的积水、杂物和淤泥,并定期清洗排水管道。

•检查和修复:定期检查排水设施和管道的运行状态,如有损坏或堵塞,及时修复和清理。

•防冻和防腐:在寒冷地区,要对排水设施进行防冻处理,在腐蚀环境中,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第1.0.1条 为指导我国给水事业的建设,使给水工程设计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室外给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 给水工程设计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工业与农业用水之间的关系,妥善选用水源,节约用地和节省劳动力。

第1.0.4条 给水工程的设计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10~20年。

对于扩建、改建的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能力。

第1.0.5条 给水工程系统中统一、分区、分质或分压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情况、城镇和工业企业的规划、水量、水质、水温和水压的要求及原有的给水工程设施等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

第1.0.6条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复用、循环或直流)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采用复用或循环系统。

第1.0.7条 给水工程设计应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给水工程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从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降低能耗,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经济效益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对繁重和频繁的手工操作、有关影响给水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设备,应首先考虑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装置。

第1.0.8条 设计在地震、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地质特殊地区给水工程时,尚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

第1.0.9条 设计给水工程时,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第二章 用水量用水量、、水质和水压第2.0.1条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一、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二、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三、本款删去;四、消防用水;五、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六、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室外给排水设计一般需符合以下规范:1.排水系统设计要符合当地建筑法规和相关标准。

在进行室外给排水设计之前,应先了解并遵守当地的建筑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设计满足法律和安全要求。

2.排水系统应能有效排除雨水和污水。

室外排水系统应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地排除建筑物内的雨水和污水,以确保建筑物内部保持干燥、清洁和舒适。

3.排水管道的布置应合理。

在进行室外排水管道的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地势和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因素,确保排水管道的倾斜度达到要求,排水畅通。

4.排水口的设置应合理。

在室外排水系统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排水口,确保排水口的数量、位置和大小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并能够有效排除雨水和污水。

5.排水管材料的选择应合适。

室外给排水系统中的排水管道应选用适合的材料,如塑料管道、钢管道等,以确保管道的强度和耐久性。

6.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应合理。

在进行室外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纳入设计范围,以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减少排水量和环境污染。

7.室外给排水系统应考虑环保要求。

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排放污水和废水,并确保排放的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再排放到环境中。

8.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日常维护和清洁。

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日常维护和清洁的便利性,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久使用。

总之,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主要涉及到排水系统的布置、排水口的设置、排水管材料的选择、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环保要求和日常维护等方面,设计师应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和当地建筑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以确保室外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运行。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室外给水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否。

为了确保室外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首先,室外给水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

这包括降雨量、土壤水分含量、地下水位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排水方式和设施。

其次,室外给水排水设计需要符合建筑法规和规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规范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要求设计符合安全、健康和环保的原则。

例如,排水设施需要符合防火、防腐蚀和防震要求。

在室外给水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约用水的原则。

设计师应尽量减少用水量,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水的再利用和回收也是室外给水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室外排水设计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排水能力和流速要求。

根据每个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使用要求,设计师需要合理选择管道材料、断面尺寸和坡度,确保排水通畅且无积水。

此外,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还需考虑给水水质和水压等因素。

设计师应根据水源的水质情况,选择适合的净水设备和处理工艺,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计算和确定建筑物的水压要求,保证供水能够满足各个用水点的需要。

最后,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还涉及到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设计师应选择安全可靠的材料和设备,防止水质污染和水力爆破。

同时,设计师还应考虑雨水和废水的处理方式,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总之,室外给水排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设计师应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验收,确保最终建成的室外给水排水系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一、引言室外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排除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废水和雨水,保证室内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室外给排水系统,能够确保排水通畅、防止水涝、防止污水回流,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室外给排水设计的一些规范和要求。

二、设计原则1.合理布局:室外给排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布局,确保排水管道的疏通和维修方便。

2.通畅排水:室外给排水系统应保证排水管道的坡度适宜,确保废水和雨水能够顺利排出,防止积水和排水不畅。

3.防止回流:室外给排水系统应设置适当的阀门和排气装置,防止污水回流到建筑物内部,确保室内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4.合理尺寸:室外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人数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排水和污水处理的效果。

三、设计要求1. 废水排水设计要求1.废水管道宜采用PVC管道,具有耐腐蚀性能,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冲击。

2.废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3%之间,以确保废水能够顺利排出。

3.废水管道的分支、汇合和转弯处应采用弯头或三通,避免废水的反流和积水。

4.废水管道应预留清洗口,方便管道清洗和维修。

2. 雨水排水设计要求1.雨水管道宜采用铸铁管道或UPVC管道,具有耐腐蚀性和耐压性能。

2.雨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0.5%~1%之间,以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

3.雨水管道的分支、汇合和转弯处应采用弯头或三通,避免积水和排水不畅。

4.雨水管道应预留检查井,方便检查和疏通管道。

3. 排水口设计要求1.排水口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耐腐蚀性和耐压性能。

2.排水口的数量和布局应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排水的均匀和畅通。

3.排水口的尺寸应根据排水量进行合理选择,以满足建筑物的排水需求。

4.排水口应设置防虫装置,防止小动物进入管道,避免堵塞和积水。

4. 管道维护要求1.室外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管道的畅通和顺利排水。

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规范篇一:室外排水管道工艺标准1.总则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共、民用建筑群(小区)室外排水和雨水管网的管道工程。

1.2编制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管道施工前设计单位已进行了设计交底并已图纸会审完毕。

2.1.2室外管道的施工方案已编制且已经过批准。

2.1.3建设单位、规划单位已给施工单位进行了现场交底。

2.1.4施工段沿线的地下已建各项管线有详细的平面布置图且施工前已掌握已校测。

2.2材料要求2.2.1铸铁管: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无浮砂、包砂、粘砂,更不允许有砂眼、裂纹、飞刺和疙瘩,承插口的内外径及管件造型规矩。

2.2.2钢筋砼管及陶土管:管材的内外壁应光洁,无蜂窝、坍落、露筋、空鼓及明显的痕纹和凹陷。

2.2.3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排水管:承插口处的轮廓应清晰,造型规矩,与插口配套,没有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

2.2.4弹性橡胶胶圈: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气孔、裂缝、卷褶、破损、重皮等缺陷。

2.3主要机具圆头锤、扁錾、捻凿、皮老虎、撬棍、千斤顶、链式手拉葫芦、手锯、钢卷尺、盘尺、水平尺、量角规等。

2.4作业条件2.4.1室外地坪标高已定位,水源、电源均具备。

2.4.2沟槽已验收合格。

2.4.3管材、管件均已检验合格,并具备所要求的技术资料。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沟槽开挖与验收→散管和下管→管道安装→闭水试验→管沟回填→砌井。

3.2沟槽开挖与验收3.2.1按图纸要求(来自: 小龙文档网: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规范)测出管道的坐标与标高后,再按图示方位打桩放线,确定沟槽位置、宽度和深度,其坐标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3.2.2设计无规定时,其沟槽底的宽度应符合下表:3.2.3为防止坍方,沟槽开挖后应留有一定的边坡,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和沟深有关。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1.设施位置选择: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室外设施的布局和位置。

应该将排水设施放置在易于维护和使用的位置,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类型等。

2.雨水排放:在室外排水系统中,雨水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降雨量来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容量。

同时,还应考虑到降雨期间的最大流量和积水情况,以确保排水设计足够有效。

3.排水管道:室外排水管道应采用耐候性好、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如塑料或铸铁。

排水管道应按照标准规定的坡度进行铺设,以确保水流能够顺利流动。

排水管道的连接和密封应该牢固可靠,以防止漏水和渗漏。

4.排水井:排水系统中常常需要设置排水井或检查井。

排水井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井盖应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以确保安全使用。

排水井的尺寸和深度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便实现有效排水和维护。

5.排水系统维护:为了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排水系统的排水口和排水管道应定期清理,以清除积聚的污垢和杂物。

如果发现管道漏水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同时,还需定期检查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6.安全措施:在进行室外给排水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排水系统对环境和人们的安全性的影响。

排水系统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护栏或警示标志,以防止人们因走入排水区域而发生意外。

总结起来,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旨在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持久。

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外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到周围环境因素、排水容量、管道材料和排水井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安全措施也是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以保护人们的安全。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一、室外管道的选择
1、给水管道采用DVGW、ISO、BS等规格的管件和耐腐蚀耐压的管材;
2、自来水管道采用耐水性好、特殊用途无毒性管材;
3、排水管道采用支吊式混凝支架,管材为耐压、耐腐蚀、自供水、自灌洗的系统;
4、建筑立管要求底里面是支架,内可加增强的墙壁防护;
5、给排水管道及相应附属结构采用水平排布,上部与水平面保持一定的埋设高度;
6、流量较大时,应加大管径和安装多涡卷管;
7、液体温度较高时,采用聚乙烯管材等热解下降管线,以免温度过高;
8、用于污水排放的非结构化建筑物排水系统,应采用玻璃钢管或耐腐蚀耐压管材,
如PVC管、HDPE管等;
9、消防管道采用立式管道,较大的时候尽量保持整管直线布置,拐角不宜过大。

二、给排水设计标准
1、给水管道应防止局部屈曲,分段截面集中负荷应小于抗压强度,布置时跨越大物
件时应考虑受力均衡,穿越物件时应紧贴表面;
2、在深埋一定深度开放管底以及加裹刷防水;
3、排水管道接口处应排水垂直,管路泄漏时要充分考虑安全,避免管道破裂及渗漏;
4、排水系统要满足设计排水流量,采用多种方案,采用灌洗或冲洗的管道;
5、湖泊、池塘或虹吸支管宜采用耐腐蚀、隔音、安装灵活的排水管材;
6、电动机、硬换变器、变压器及附属管道路线要明确,应设置防火措施;
7、关键装备设计位置应做好流体传热分析和热计算;
8、应根据水源特性确定设施位置,水管应采用耐腐蚀管材,与避免由于坡度过大造
成的局部淤积;
9、排水系统应设置疏水设施,并有效解决跨越老建筑的障碍;
10、支吊架的细节设计要合理,安装要紧密、牢固,满足基本的强度、刚度要求,确保管道安装可靠、稳定。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中文词条名: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污水处理·沉淀池英文词条名:6.5.1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表6.5.1的规定取值。

斜管(板)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宜按本规范第6.5.14条的规定取值。

合建式完全混合生物反应池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宜按本规范第6.6.16条的规定取值。

6.5.2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6.5.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OM。

6.5.4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

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6.5.5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除设机械排泥的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外,宜按不大于2D 的污泥量计算。

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

6.5.6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6.5.7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处理池后不应小于0.9M。

6.5.8初次沉淀池的出口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1.7L/(S·M)。

6.5.9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输送和处置设施。

6.5.10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小于8,池长不宜大于60M。

2 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

3 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4 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

6.5.11竖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大于3。

2 中心管内流速不宜大于30MM/S。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是指在室外环境下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关于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设计依据:室外给排水设计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城市建筑排水设计规范》等。

2. 设计原则:室外给排水系统设计应科学、合理、经济、可靠,满足建筑物使用的需要,确保排水安全。

3. 雨水收集系统:根据地区降雨量和降雨分布特点,设计合适的雨水收集系统。

包括收集、输送、储存和利用雨水的设施和管网。

4. 雨水排放系统:当雨水无法收集和利用时,需要设计排放系统。

应根据排水量和排水速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排水设备和管材。

5. 污水排放系统:室外污水排放系统应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需要合理设计污水收集和输送设备,以及处理污水的设施。

6. 排水斜率:排水管道应设置适当的斜度,以保证排水顺利流动。

一般要求室外排水管道的斜度不小于1/200,最好在1/100至1/150之间。

7. 排水口:室外给排水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排水口。

对于水平面上的排水口,应距离最低点不小于10cm;对于立面上的排水口,应距离地面不小于30cm。

8. 排水管道材料:室外给排水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塑料(如PVC、PE等)、铸铁和陶瓷等。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耐腐蚀、耐压力和耐磨损的材料。

9. 排水检查井:室外给排水设计中,需要设置检查井,方便排水系统的维修和清理。

检查井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材料应选用耐腐蚀和耐压力的材料。

10. 施工质量控制:室外给排水设计完成后,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检测施工质量,确保管道的安装、连接和密封等工作达到要求。

总之,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室外环境下的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设计人员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选择材料、施工工艺和设备等,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Code for design of outdoor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6-01-18 发布 2006-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0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4-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6、4.1.4、4.3.3、4.4.6、4.6.1、4.10.3、4.13.2、5.1.3、5.1.9、5.1.11、6.1.8、6.1.18、6.1.19、6.1.23、6.3.9、6.8.22、6.11.4、6.11.8(4)、6.11.13、6.12.3、7.1.3、7.3.8、7.3.9、7.3.11、7.3.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及《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1997年第12号)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六年一月十八日前言本规范系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对原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进行全面修订。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增加水资源利用(包括再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术语和符号、非开挖技术和敷设双管、防沉降、截流井、再生水管道和饮用水管道交叉、除臭、生物脱氮除磷、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滤池、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污泥处置、检测和控制的内容;调整综合径流系数、生活污水中每人每日的污染物产量、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间距、土地处理等内容;补充塑料管的粗糙系数、水泵节能、氧化沟的内容;删除双层沉淀池。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标准[详]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标准[详]
筑装饰隐蔽的敷设方法。
14、生活污水 :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 15、生活废水: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 16、生活排水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总
称。 17、排出管:从建筑物内至室外检查井的排水横管段。 18、覆土深度:埋地管道管顶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19、埋设深度:埋地排水管道内底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2、水景工程应根据喷头造型分组布置喷头。喷泉每组独立运行 的喷头,其规格宜相同
3、水景工程循环水泵宜采用潜水泵,并应直接设置于水池底。 娱乐性水景的供人涉水区域,不应设置水泵
4、当水景水池采用生活饮用水作为补充水时,应采取防止回流 污染的措施,补水管上应设置用水计量装置。
5、有水位控制和补水要求的水景水池应设置补充水管、溢流管、 泄水管等管道。在池的周围宜设排水设施。
5、倒流防止器设置位置应满足 以下要求:
6、真空破坏器设置位置应满足 下列要求:
1 )不应装在有腐蚀性和污染的 环境;
1 )不应装在有腐蚀性和污染的 环境;
2 )排水口不得直接接至排水管, 应采用间接排水;
3 )应安装在便于维护的地方, 不得安装在可能结冻或被水 淹没的场所。
2 )应直接安装于配水支管的最 高点,其位置高出最高用水 点或最高溢流水位的垂直高 度,压力型不得小于300mm; 大气型不得小于150mm;
二、术语
1、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 洗涤的水。 2、生活杂用水: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 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3、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最大用水时段内的小时用水量。 4、 平均时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水量。 5、引入管:将室外给水管引入建筑物或由市政管道引入至小区 给水管网的管段。 6、接户管: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 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7、入户管(进户管):住宅内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 段。

室外给排水设计标准(全)

室外给排水设计标准(全)

室外给排水设计标准(全)一、设计原则1. 安全性:室外给排水设计应确保供水安全、可靠,防止水质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 合理性:根据地形、地貌、水源及用水需求,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 经济性: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4. 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水资源保护、节水减排等因素,实现给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5. 规范性: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质量。

二、给水设计标准1. 给水水源:选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地下水或再生水作为给水水源。

2. 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等系统,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3. 给水方式:采用重力给水、压力给水或混合给水方式,确保供水稳定。

4. 给水管道:管道材质、规格及敷设方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供水安全。

5. 给水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给水设备,降低运行成本。

三、排水设计标准1. 排水体制: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排水体制。

2. 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雨水等排水系统,应合理规划布局。

3. 排水管道:管道材质、规格及敷设方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排水畅通。

4. 雨水收集与利用:充分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5. 污水处理与排放: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确保排放水质达标。

四、配套设施设计标准1. 水表:安装位置应便于查表、检修,水表精度应符合国家规定。

2. 阀门:选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阀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 检查井:设置间距合理,便于检修和维护。

4. 泵房:布局合理,设备选型符合实际需求,确保泵房安全、高效运行。

5. 防洪设施:根据地区防洪标准,设置相应的防洪设施,确保排水系统安全。

五、节水与节能设计标准1. 节水措施: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合理设计用水定额,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水耗。

2. 节能措施:优化给水系统设计,减少泵站扬程,选用高效节能水泵,降低能耗。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外部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关于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
1. 设计原则: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2. 排水布局:室外给排水系统的布局应合理,确保排水管道的倾斜角度适当,避免造成积水和堵塞。

排水管道的连接应牢固,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3. 雨水排放:室外给排水系统中的雨水排放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处理和再利用。

4. 废水处理:室外给排水系统中的废水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要求,确保排放的废水达到环保标准。

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方法进行废水处理。

5. 排水设备:室外给排水系统中的排水设备(如下水道井、排水泵站等)应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耐久性和可靠性。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6. 防水措施:室外给排水系统中的防水措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水要求,确保排水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处不会发生
渗漏和漏水。

7. 安全性考虑: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注重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排水管道和设备的设置应避开人员活动区域,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8. 监测和维护: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对系统的监测和维护,设置合适的检查口和阀门,以便随时检查和维修系统中的故障。

综上所述,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对于确保室外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设计师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并密切关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保要求,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室外给排水规范

室外给排水规范

室外给排水规范室外给排水规范是指在室外环境下,对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要求和规范。

下面将对室外给排水规范进行详细描述。

一、室外给水系统规范1. 给水管道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常用的有铸铁管、钢管、塑料管等。

2. 给水管道的布置应合理,管道的长短、高低变化应符合流体力学原理,避免过长弯曲和过高下垂。

3. 给水管道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方式,并进行必要的密封处理。

4. 给水管道的防腐蚀措施应符合要求,常见的防腐蚀方法有喷涂、涂刷、包覆等。

5. 给水管道的保护措施应完善,如地埋管道应使用防腐蚀套管、加装警示牌等。

6. 给水管道的清洗和消毒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剂量进行,以保证水质清洁卫生。

7. 给水管道的压力测试和泄漏检查应严格执行,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二、室外排水系统规范1. 排水管道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常用的有铸铁管、钢管、塑料管等。

2. 排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排水原理,一般不小于1‰,并且应避免出现死角。

3. 排水管道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方式,并进行必要的密封处理。

4. 排水管道的防水措施应完善,如需要穿越建筑物墙体时,应采取防水套管等措施。

5. 排水管道的检修口和检查井应设置合理,以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6. 排水管道的排气管和反水弯应设置合理,以避免气体阻塞和反水现象的发生。

7. 排水管道的清洗应定期进行,以确保管道内部的通畅和卫生。

8. 排水管道的泄漏检查应定期进行,以发现和及时修复管道漏水问题。

三、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规范1.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的要求,包括管道布局、管径选取、施工图设计等。

2. 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人员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3. 给排水系统的检验应严格执行,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检测设备。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ppt课件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ppt课件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6、暴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 27、重现期 :经一定长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等于或大于某暴
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其单位通常以年表示。 28、降雨历时: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 29、地面集水时间 :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地表径流到雨水
管渠入口的时间。简称集水时间。 30、管内流行时间 :雨水在管渠中流行的时间。简称流行时间。
给水的方式。 37、下行上给式 :给水横于管位于配水管网的下部,通过立管向上
给水的方式。 38、回水管 :在热水循环管系中仅通过循环流量的管段。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小区给水设计用水量,应根据下列用水量确定: 1 )居民生活用水量; 2 )公共建筑用水量; 3 )绿化用水量; 4 )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 5) 道路、广场用水量; 6 )公用设施用水量; 7)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8) 消防用水量。
6、接户管: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 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7、入户管(进户管):住宅内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 段。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8、竖向分区:建筑给水系统中,在垂直向分成若干供水区。 9、并联供水: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有独立增(减)压系统供水的方 式。 10、串联供水: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逐区串级增(减)压供水的 方式。 11、叠压供水: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余压直接抽水再增压的二次供水 方式。 12、明设:室内管道明露布置的方法。 13、暗设:室内管道布置在墙体管槽、管道井或管沟内,或者由建 筑装饰隐蔽的敷设方法。
汇水面积 :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 31、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按重力流设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真空破坏器的进气口应向下。
5、管道布置及敷设
1、小区的室外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网,或与城镇给水管连接成 环状网。环状给水管网与城镇给水管的连接管不宜少于两条。
2、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应沿区内道路敷设,宜平行于建筑物敷设在 人行道、慢车道或草地下;管道外壁距建筑物外墙的净距不宜小于 1m,且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基础。
3、系统选择
1、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1)应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室外给水管网 的水压和(或)水量不足时,应根据卫生安全、经济节能 的原则选用贮水调节和加压供水方案;
(2) 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建筑物用途、层数、使用 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护管理、节约供水、能耗等因素 综合确定;
7、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
1、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水加热所需热量应经计算确定,加 热方式宜采用间接式。并应优先采用余热和废热、太阳 能等天然热能作为热源。
2、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 城镇给水条件等确定,游泳池不宜超过48h;水上游乐池 不宜超过72h。
3、家庭游泳池等小型游泳池当采用生活饮用水直接补(充) 水时,补充水管应采取有效的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
5、倒流防止器设置位置应满足 以下要求:
6、真空破坏器设置位置应满足 下列要求:
1 )不应装在有腐蚀性和污染的 环境;
1 )不应装在有腐蚀性和污染的 环境;
2 )排水口不得直接接至排水管, 应采用间接排水;
3 )应安装在便于维护的地方, 不得安装在可能结冻或被水 淹没的场所。
2 )应直接安装于配水支管的最 高点,其位置高出最高用水 点或最高溢流水位的垂直高 度,压力型不得小于300mm; 大气型不得小于150mm;
6、水景工程的运行方式可根据工程要求设计成手控、程控或声 控。控制柜应按电气工程要求,设置于控制室内。控制室应干 燥、通风。
二、排水
1、系统选择
1、小区排水系统应采用生活排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 2、建筑物内下列情况下宜采用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的
排水系统: 1)建筑物使用性质对卫生标准要求较高时; 2)生活废水量较大,且环卫部门要求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
O 注: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O 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应按小区人口下表3-1-9计算
1、用水量
住宅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可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 准、卫生器具设置标准按下表。
宿舍、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 完善程度和区域条件,可按表3.1.10确定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2009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09号
一、总则
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 1 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2 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 3 矿泉水疗、人防建筑; 4 工业生产给水排水; 5 建筑中水和雨水利用。
三、用水量
注: 1 除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用水定额中含食堂用水,其它均不含食堂用水。 2 除注明外,均不含员工生活用水,员工用水定额为每人每班40~60L。 3 医疗建筑用水中已含医疗用水。 4 空调用水应另计。
O 工业企业建筑时,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水定额可取 30L/人·班~50L/ 人·班;车间工人的生
6、水塔、水箱、贮水池
1、小区采用水塔作为生活用水的调节构筑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塔的有效容积应经计算确定; 2) 有冻结危险的水塔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2、生活用水高位水箱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由城镇给水管网夜间直接进水的高位水箱的生活用水调节容积,
宜按用水人数和最高日用水定额确定;由水泵联动提升进水的 水箱的生活用水调节容积,不宜小于最大用水时水量的50%。 2)水箱的设置高度(以底板面计)应满足最高层用户的用水水压要 求,当达不到要求时,宜采取管道增压措施。
3、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乔木之间的最小净距,应 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4、室外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接 口不应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应设置钢套管,钢套管的 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5、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 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 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道下的管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
6、室外给水管道上的阀门,宜设置阀门井或阀门套筒。
7、敷设在室外综合管廊(沟)内的给水管道,宜在热水、热力管道下 方,冷冻管和排水管的上方。
8、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卫 生器具的冷水连接管,应在热水连接管的右侧。
9、生活给水管道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 同管廊(沟)敷设。
10、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11、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
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 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配电柜上方通过。 12、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 的使。 13、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 和设备的上面。
30、管内流行时间 :雨水在管渠中流行的时间。简称流行时间。 汇水面积 :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
31、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按重力流设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32、雨水口 :将地面雨水导入雨水管渠的带格栅的集水口。 33、雨落水管: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用于排除屋面雨水的排水立管。 34、悬吊管 :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雨水横管。 35、雨水斗:将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导入雨水立管的装置。 36、上行下给式 :给水横干管位于配水管网的上部,通过立管向下
20、隔油池:分隔、拦集生活废水中油脂物质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21、化粪池 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并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 处理构筑物。
22、医院污水: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中被病原体污染了的水。
23、一级处理 :又称机械处理。采用机械方法对污水进行初级处理。
24、二级处理:由机械处理和生物化学或化学处理组成的污水处理 过程。
4、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进水口、池底回水口和泄水口的 格栅孔隙的大小,应防止卡入游泳者手指、脚趾。泄水 口的数量应满足不会产生负压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5、比赛用跳水池必须设置水面制波和喷水装置。
6、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应根据池的类型 按下表确定:
8、水景
1、水景的水质应符合相关的水景的水质标准。当无法满足时, 应进行水质净化处理
(3)居住建筑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4)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 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建筑高度超过 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联供水方式。
4、管材、附件和水表
1、小区室外埋地给水管道采用的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 受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可采用塑料给水管、有衬里的铸 铁给水管、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 15、生活废水: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 16、生活排水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总
称。 17、排出管:从建筑物内至室外检查井的排水横管段。 18、覆土深度:埋地管道管顶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19、埋设深度:埋地排水管道内底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二、术语
1、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 洗涤的水。 2、生活杂用水: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 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3、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最大用水时段内的小时用水量。 4、 平均时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水量。 5、引入管:将室外给水管引入建筑物或由市政管道引入至小区 给水管网的管段。 6、接户管: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 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7、入户管(进户管):住宅内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 段。
2、室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 材,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 钢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注:高层建筑给水立管不 宜采用塑料管(铝合金衬塑管)
3、给水管道上使用的各类阀门的材质,应耐腐蚀和耐压。根 据管径大小和所承受压力的等级及使用温度,可采用全铜、 全不锈钢、铁壳铜芯和全塑阀门等。
给水的方式。 37、下行上给式 :给水横于管位于配水管网的下部,通过立管向上
给水的方式。 38、回水管 :在热水循环管系中仅通过循环流量的管段。
二、给水
1、小区给水设计用水量,应根据下列用水量确定: 1 )居民生活用水量; 2 )公共建筑用水量; 3 )绿化用水量; 4 )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 5) 道路、广场用水量; 6 )公用设施用水量; 7)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8) 消防用水量。
室内:PPR给水管
室外:PE给水管
铝合金衬塑管
4、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 1) 小区给水管道从城镇给水管道的引入管段上; 2 )小区室外环状管网的节点处,应按分隔要求设置;环 状管段过长时,宜设置分段阀门; 3 )从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 4 )入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 5 )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 端; 6 )水池(箱)、加压泵房、加热器、减压阀、倒流防止器 等处应按安装要求配置。
8、竖向分区:建筑给水系统中,在垂直向分成若干供水区。 9、并联供水: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有独立增(减)压系统供水的方
式。 10、串联供水: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逐区串级增(减)压供水的
方式。 11、叠压供水: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余压直接抽水再增压的二次供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