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上:病毒
八年级生物病毒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病毒知识点总结病毒是一种生命体,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物质,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超分子结构,具有遗传性和感染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很多与病毒有关的词汇,比如感冒病毒、HIV病毒等等。
那么,什么是病毒?病毒的分类有哪些?本文将对八年级生物病毒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外壳和核酸。
外壳由蛋白质组成,核酸则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这些结构使得病毒能够在生物细胞内进行复制。
二、病毒的分类根据病毒的遗传物质和外形结构,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RNA病毒、复制型病毒三类。
其中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复制型病毒的遗传物质同时包含DNA和RNA。
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其致病性进行分类,比如HIV病毒、乙肝病毒等等。
三、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的繁殖方式有两种:裂解和激活。
裂解是指病毒通过破坏细胞壁释放自身的方式进行繁殖。
激活则是病毒通过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无论是哪种方式,病毒的繁殖都需要依赖于生物细胞,破坏细胞功能,导致人体感染疾病。
四、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
其中,空气传播是最为常见的方式,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流感高发的时候。
除此之外,食品卫生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食品中可能携带有病毒。
五、预防病毒感染的措施预防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注重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接触,保持手部卫生,注意饮食卫生等。
此外,在必要时还可以接种疫苗进行预防,避免感染病毒。
总之,病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病毒
基因疗法
通过编辑人体细胞基因,使其产 生抗病毒蛋白或抑制病毒复制的 蛋白,从而达到治疗病毒感染的
目的。
病毒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mRNA疫苗
01
利用mRNA编码病毒抗原,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具有快速
开发和生产的优势。
病毒载体疫苗
02
利用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作为载体,搭载病毒抗原基因,刺激人
体产生免疫反应。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此外,还有蛋白 质病毒和类病毒等特殊类型。
病毒的命名通常采用双名法,由属名和种名组成,例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负责对全球已知病毒进行分类和命名,并定期更新和完善病毒 分类体系。
02 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病毒的形态多样,包括球形、 杆形、丝形等,直径通常在20300纳米之间。
病毒的发现与起源
病毒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末,当时人们注意到某些疾病与
细菌无关。
1901年,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 被确定为一种病毒,这是人类历
史上发现的第一种病毒。
关于病毒的起源,目前科学界存 在多种假说,包括逆向理论、细
胞起源理论和共进化理论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病毒
目 录
• 病毒概述 • 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 病毒的传播与感染 • 病毒与人类健康 • 病毒的未来研究与展望
01 病毒概述
病毒的定义与特点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由 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必须 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复制繁殖。
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变异 性,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系统 具有抗性。
病毒的外部结构
包膜病毒
具有脂质膜,表面有蛋白质,可 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
第五章病毒病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植物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动物病毒 : 流感病毒
细菌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没有细胞结构(图5-59)。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 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这是它的繁殖方式。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 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 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2.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又叫( D)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病原体
D.噬菌体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D )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D.可以独立生活
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 实例(B )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有的同学说,艾滋病病毒的生命力很强,它 甚至脱离寄主的活细胞后几年仍能独立地进行 旺盛的生命活动。试分析说明该同学的说法 是否正确。
答:该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病毒只能寄 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离开活细胞后,它 们就会变成结晶体或死亡。
1.病毒的生活环境必须是( C ) A.水中 B.空气中 C.活细胞内 D.土壤中
病毒的 19世纪末,伊万诺夫斯基发现滤过性病毒
病毒的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种类 病
结构: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
毒 病毒的结 遗传物质组成
构与繁殖 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利用活细胞的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新(2024版新教材)
四人一小组,每人分工预习一项内容,上课时将自己预 习的知识清楚的讲给其它学生听。
评价量规:小组合作量表
小组成员
xx
认真完成任务
发言清晰积极(补充、评价 、提问题、反驳别人)
认真倾听(能鼓励他人)
教学反思
•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去学,学习方式多样,小组合 作采取分工互学形式,使每个人都参与,培养综合素养
• 通过因果关系建立知识网络,利于理解记忆,进一步认同结构与 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 提高了课堂效率,有效夯实基础 ,五遍。
6.3展示交流 抢答争分
• 快速辨别:
口蹄疫病毒 郁金香碎色病毒
绿脓杆菌噬菌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马铃薯Y病毒
T4噬菌体
五.3展示交流 抢答争分源自吸附 组装注入 复制
8 评价设计:
• 1、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师的口头评价,学生的自评,小组成员间的互评 • 2、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课堂达标测试。
繁殖?
要求:每个人当小老师分工讲解知识,当一人讲解时, 其他人要认真倾听,并给与鼓励或者合理的建议。
展示交流 答疑释惑
大小
结构
繁殖
寄生生活
与人的关系
种类
作业:1建、立回因家果为关父系母,讲结解构今决天定所功学能病,毒决的定知生识。签字 活2、方每式小、组形制态作等一份关于艾滋病的手抄报,一周
时间完成,展出并评比。
七、板书设计:
第五章 病毒
形态 极微小
蛋白质外壳
病
结构:没有细胞结构 内部遗传物质 繁殖:自我复制
毒
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病毒是一种极小的生物体,由一个或几个蛋白质外壳和DNA或RNA核酸组成。
病毒不具有自主生命,必须寄生在宿主体内进行繁殖和生长。
随着人们对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于病毒的防范也越来越重视。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病毒的种类病毒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病毒有人类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等。
不同种类的病毒,其感染方式和症状也有所不同。
二、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和食品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是最容易发生病毒传播的方式。
三、常见的病毒疾病1.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易在冬春季节爆发流行。
流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感染后病情进展非常快,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
2. 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性接触等途径传播的病毒,可引起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严重影响健康。
3.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母乳等液体传播的病毒,感染后不仅严重损害免疫系统,也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多种后遗症。
四、病毒预防措施1.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患病者直接接触。
2. 免疫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尤其是针对儿童、老人、孕妇等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3. 均衡饮食注意营养合理搭配膳食,注重营养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对病毒的防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对于病毒的认识和预防要非常重视,加强自我保护和个人卫生,定期接种疫苗,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有效减小病毒传染的风险。
同时,科学家们也要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病毒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病毒
把病毒分分类
2.病毒的形态
流感病毒
狂犬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豌豆萎黄病毒
艾滋病病毒
SARS病毒
昆虫病毒
噬菌体
下面是几种病毒的模式图
小组讨论 用时:1分钟
蛋白质
核酸 (RNA)
蛋白质
蛋白质
观察:
核酸 (DNA)
①病毒的结构
核酸
是怎样的?
②它有细胞结
寄生在烟草叶细胞 寄生在动物和人体 中的烟草花叶病毒 细胞中的腺病毒
被丢弃的口罩
胃中有一只口罩的企鹅
做好防护 共渡难关
每一位 平凡而又伟大的 战士!
本节小结
比细菌还小,
用纳米表示。
大小
观察工具
电子显微镜
无细胞结构 由蛋白质和遗传
物质组成
结构
病毒
生活方式
寄生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
体)
种类
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123 456
例: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 B
1. 红丝带是什么标志?
(艾滋病国际符号)
2.这种疾病是由什么生物引起的? (HIV)
红丝带
HIV
第五章 病毒
virus
一.病毒的发现
思考:
1.谁发现的病毒?
2.如何发现的病毒?
一. 病毒的发现 发现者:伊万诺夫斯基
榨取 汁 感染 液
一段时间后
病叶
细菌过滤器
正常叶
烟草正常叶
病叶
烟草患病叶
设计小实验证明经细菌过滤器过滤后的烟草花 叶汁液中不含细菌?
转移载 体
包装 载体
包装细胞
1.携带目的基因的转 移载体与包装载体共转 染包装细胞
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微生物,也是人体疾病的主要来源。
而在八年级上册的生物课中,我们也学习了许多关于病毒的知识。
下面,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一、病毒的基本特征1.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
2. 病毒的大小很小,通常比细菌还要小。
一般需要借助高倍电镜来观察。
3. 病毒有一层外壳,里面包裹着一种DNA或RNA的遗传物质。
这也是病毒的基本构造。
二、病毒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
如流感病毒就是通过空气传播而引起感冒的。
2. 食物或水传播。
食物中可能存在携带病毒的细菌或葡萄球菌,如霉菌毒素、肝炎病毒等。
3. 血液及其制品的传播。
如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等。
4. 性传播。
如艾滋病病毒等。
三、常见病毒的种类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1. 流感病毒。
引起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疲乏等。
2. 艾滋病毒。
引起艾滋病,症状包括免疫功能下降、体重减轻等。
3. 乙肝病毒。
引起乙型肝炎,症状包括乏力、恶心、黄疸等。
4. C型肝炎病毒。
引起C型肝炎,症状包括疲劳、肝功能异常等。
5. 疱疹病毒。
引起疱疹、带状疱疹等,症状包括皮肤疱疹、疼痛等。
四、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1. 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避免口鼻接触。
2. 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 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4. 用药治疗病毒感染。
5. 禁止随意食用野生动物。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知识仅供参考,不应作为诊断、治疗或预防任何疾病的依据。
如有疑问或需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病毒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病毒病毒是一种微生物,由DNA或RNA、蛋白质和脂质等构成,生物学上被认为不属于生命体。
但是,病毒却能够感染其他生命体,破坏其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死亡。
本篇文章将介绍病毒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神秘而危险的微生物。
一、病毒的结构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小型微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到。
通常,病毒由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1.核心:包含了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
2.壳体:由蛋白质组成,保护病毒核心,有时候也会有一层脂质包裹着。
3.酶:一些病毒还含有一些附加的酶,可以帮助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4.其他:一些病毒还包含其他的结构组分,例如类囊体或者尾巴等。
二、病毒的分类按照病毒的遗传物质、生命周期、组成等不同特征,病毒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在临床医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类病毒:1.腺病毒:通常引起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
2.冠状病毒:全球性肺炎大流行疫情的肇事者。
3.疱疹病毒:常引起生殖器、口腔疱疹,手足口等疾病。
4.乙肝病毒:导致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5.艾滋病毒:致使艾滋病的病原体。
6.流感病毒:众所周知的流感病原体。
三、病毒的感染病毒感染人体的方式通常有几种:1.呼吸道接触:例如感冒、肺炎、咳嗽等。
2.消化道接触:例如肠病毒、病毒性肝炎等。
3.血液传播:例如乙肝病毒、HIV等。
4.昆虫媒介:例如埃及斑蚊传播的登革热病毒。
在人体内,病毒侵入细胞后可以利用细胞内部机制进行繁殖和复制,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者细胞功能受损。
四、病毒的预防和治疗由于病毒很难在人体内被控制或者消灭,预防感染是目前最有效的护理手段。
一些预防方法如下:1.注射疫苗:通过注射适当疫苗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来预防疾病。
2.维持好个人卫生,例如勤洗手、保持通风等。
3.避免接触未知来源或者不干净的物品。
治疗病毒感染可能会针对症状进行对症处理。
例如,在感冒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生素和止痛药来缓解症状。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病毒》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病毒》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病毒的基本结构、生活史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形成对病毒的科学认识。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病毒的特点和案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理解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3.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特别是病毒学领域的兴趣,鼓励他们关注科学前沿,探索未知。
4.社会责任: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了解病毒传播与防控的基本知识,为公共卫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生活史。
•病毒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防治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病毒非细胞生物的特性及其复制过程。
•分析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复杂作用。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病毒结构示意图、病毒复制过程动画、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图片等)。
•相关科学文献或网络资源,介绍病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病毒的结构和复制过程。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病毒案例(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引导学生分析病毒的传播途径、危害及防控措施。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通过讲述近期流行的病毒性疾病(如流感、COVID-19等)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设疑导入:提问:“病毒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病毒的基本结构:•展示病毒结构示意图,介绍病毒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核酸、蛋白质外壳等)。
•强调病毒作为非细胞生物的特性,即它们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病毒的复制过程:•播放病毒复制过程的动画,详细解释病毒如何侵入宿主细胞、利用细胞机制进行复制并释放新的病毒粒子。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病毒复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初二生物病毒优质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第五章 病毒
初 二 生 物 组
汇报日期
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说说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教学重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教学难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病毒的主要特征。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CONTENTS
【学习目标】
自学指导一:病毒的发现
2 艾滋病、乙型肝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能独立生活B.乙肝病毒属于植物病毒C.病毒属于原核生物D.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3、下列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禽流感 B、登革热 C、艾滋病 D、扁桃体炎4.禽流感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引起这种疾病的生物其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相似:( )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草履虫 D.衣藻5、关于病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病毒的个体很小,与细菌大小差不多 B、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6、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乳酸菌 B.变形虫 C.烟草花叶病毒 D.酵母菌
知识点一检测:(3分钟)
答案:二(1)细菌细菌 细菌 不会不正确 重新假设,重新实验<<基础训练>>P45页:5
自学指导二:病毒的种类
内容:课本P90病毒的种类方法:认真阅读内容,画出自学题的答案。时间:3分钟;自学题:1.在 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比 小得多。只能用 来表示他们的大小。2.生活方式是 。3.病毒按照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分为 、 、 三类。
病毒-八年级生物上册优质课件(人教版)
二、病毒的繁殖
SARS病毒
非典在30个国家和地区 造成8000多病例和900多人死亡。
高致病性——H5N1亚型、 2013年3月在人体上首次 发现的新禽流感H7N9亚型
2013年禽流感感染情况
病毒的危害:1、给人类带来疾病。 2、许多病毒会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 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生物 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的利用 1.利用减毒或者灭活的病毒研制
疫苗,防治一些病毒性疾病。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病虫害。
3、利用花叶病毒感染郁金香等, 使花色发生变化,培育新品种……
总结新知
很小,比细 大小 菌小得多
观察 工具
电子显微镜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噬菌体
种类
病毒
生活 方式
根据病毒侵染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流感病毒
狂犬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豌豆萎黄病毒
大肠杆菌病毒 (噬菌体)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一、病毒的结构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病毒 (噬菌体)
一、病毒的结构
组
蛋白质外壳
成
遗传物质
新型冠状病毒模型
一、病毒的结构 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
动
病
物
物
毒
细
细
胞
初中生物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病毒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们是生物学中最小的感染性单位,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复制方式。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课程中涉及的病毒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 病毒的基本特征1. 定义:病毒是一种微小的、依赖于宿主细胞进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不能独立生存,必须侵入宿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
2. 组成:病毒由遗传物质(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组成。
有些病毒还有一个由脂质双层构成的外膜。
3. 大小和形状:病毒的大小一般在20-300纳米之间,比细菌小得多。
病毒的形状多样,包括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4. 分类:根据遗传物质的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此外,病毒还可以根据感染的宿主类型(如动物、植物、细菌)进行分类。
# 病毒的生命周期1. 附着:病毒通过特定的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
2. 侵入:病毒通过内质吞、融合或其他机制进入宿主细胞。
3. 解包:病毒的遗传物质从衣壳中释放出来,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质或核中。
4. 复制: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5. 组装:新合成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
6. 释放:新形成的病毒颗粒通过出芽、溶解或其他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开始感染新的细胞。
# 病毒与疾病1. 致病性: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能会破坏细胞结构,干扰正常功能,导致疾病。
2. 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飞沫、直接接触、食物和水、昆虫叮咬等。
3. 免疫反应:宿主的免疫系统会对病毒感染做出反应,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中和病毒。
4. 疫苗:疫苗是一种用来预防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品,通过模拟感染来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提高抵抗力。
# 病毒的利用1. 生物技术: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
2. 治疗应用:某些病毒可以被改造用于治疗疾病,如使用溶瘤病毒治疗癌症。
3. 环境监测:病毒在环境监测中有应用,例如检测水质。
病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完整版)
7.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 C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 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依据: 寄生的细胞
流感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大肠杆菌病毒
观察比较:
三类病毒结构的共同点?
病毒的结构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与动植物细胞相比, 病毒在结构上最典 形的特点是什么?
病毒是地球上已知结构最简单、最原 始的生命形式,也是自然界已知唯一 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病毒的结构如此简单,它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生命的?
病毒的大小 极小
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 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 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
一毫米)
需要用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
病毒。
你能对他们进行分类吗?
无颜色
烟
禽
草
流
乙
花
感
肝
叶
病
病
病
毒
毒
毒
大
艾
肠
狂
滋
杆
犬
病
菌
病
病
病
病
毒
毒
毒
动物病毒:多为球状植物毒:多呈杆状细菌病毒: (噬菌体)
多呈蜘蛛状
还小的病原体--- “滤过性。病毒”
伊万诺夫斯基
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
病叶
能将细菌 滤去的过 滤器
正常叶
病叶
汁
汁
液
液
5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病毒
•狂犬病
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 禽流感病毒危害饲养业等.
植物感染病毒
2.病毒的益处: 1利用病毒,制成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利用噬菌体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 3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4用于基因工程方面:转基因、基因治疗
郁金香碎色病毒
科学家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 正常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第二章 病毒
1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是谁发现的病毒 2、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3、病毒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4、病毒的种类 3、病毒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 细菌过滤器
汁
汁
液
液
◆科学家---莱夫勒和弗罗施 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
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20世纪初,科学 家用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烟草花叶 病毒是一种杆状 颗粒.
A.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B. 病毒营寄生生活
C. 病毒具有细胞壁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 艾滋病病毒类型属于 B .
A.植物病毒 B. 动物病毒 C. 细菌病毒 D.
3.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 D .
A.艾滋病 B. 甲型H1N1流感 C. 烟草花叶病 D. 痢疾
3. 噬菌体是指 A .
A.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B. 寄生在人体细胞内的病
◆结论: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生物.
5
各 种 形 态 病 毒 的 模 式 图
三种形态的病毒结构ຫໍສະໝຸດ 有无共同点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
根据病毒的结构,你认为病毒能独立生活吗 为什么 营养方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活细胞里.
三.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总结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其大小远远小于任何生物。
病毒的传播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等等。
因此,对于病毒的了解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上册学习的病毒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寄生在细胞内的微生物,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没有自己的代谢能力,需要通过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来生存、繁殖,并感染宿主细胞。
二、病毒的分类病毒有一定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宿主类型和RNA或DNA 的类型进行分类。
1.按宿主类型分类:(1)动物病毒:寄生于动物体内的病毒,可以导致多种动物疾病,如犬瘟热、禽流感等。
(2)植物病毒:寄生于植物体内的病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毒病”,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凋萎等症状。
(3)细菌病毒:寄生于细菌体内的病毒,能够导致一些细菌性疾病,如痢疾、蜂窝织炎等。
2.按RNA或DNA的类型分类:RNA病毒和DNA病毒互相区别,其传播方式、生存条件、繁殖方式均有所不同。
RNA病毒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而DNA病毒包括天花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等。
三、病毒的传播途径我们很容易感染病毒,因为它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几种:1、空气传播:一些病毒可以通过咳嗽、喷嚏、呼吸等方式在空气中形成飞沫,借此进行传播。
如流感病毒的传播。
2、接触传播:这是最常见的病毒传播方式之一,包括接触患者、接触患者的呕吐物、粪便、伤口分泌物等。
如腹泻、肝炎、艾滋病等。
3、水源传播:一些病毒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传播,例如霍乱等。
四、病毒的预防病毒感染是要尽量避免的,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勤洗手:对于可能涉及病毒传播的情况,应勤洗手。
2、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减少空气传播病毒的可能性。
3、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病毒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乙肝等。
4、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等:不要用他人的毛巾、餐具、洁具等,并且要避免和患者接触分泌物或者血液。
五、病毒的治疗目前,针对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病毒性感染的对症治疗等。
初二上生物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上生物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只能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
病毒可引起多种传染病,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因此了解病毒的结构、分类和感染机制对我们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二上学期学习的生物病毒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病毒的结构和分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可以是DNA或RNA,但两者不同时存在。
病毒的外部包裹着蛋白质外壳,内部的核酸含有病毒的遗传信息。
根据病毒的核酸类型、外壳特征及宿主范围等特性,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各类病毒又可进一步分为多个科和属。
二、病毒的感染机制病毒感染是指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并在其中复制、繁殖的过程。
病毒感染依赖于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结构的相互作用,主要经历吸附、穿透、解壳、复制和组装等阶段。
病毒利用寄主细胞的代谢机制和蛋白质合成系统来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并将复制后的病毒颗粒通过裂解或包装的方式释放出去,从而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三、常见病毒性疾病1.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
流感病毒感染后常引起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等。
甲型流感病毒可引发大流行,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流感病毒具有变异性,需要反复接种针对不同病毒株的疫苗来预防。
2.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由A、B、C三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临床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病程较长、复发频繁。
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变异能力较强,给疫苗的研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 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属于DNA病毒,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可患上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等。
乙肝病毒感染较为严重,患者需接受相应的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展。
4.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可患上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一般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或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类。
艾滋病所导致的免疫系统损伤严重,尚无特效药物可根治。
四、防治病毒性疾病的措施1. 预防疫苗接种:针对不同病毒类型的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通过接种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病毒感染。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主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主要知识点生物病毒是一种生物学上的病原体,是由DNA或RNA包裹着的蛋白质构成的物质。
它们会导致许多疾病,从普通感冒到致命的艾滋病毒(HIV)或流行性感冒。
在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程中,我们会学习生物病毒的主要知识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病毒的结构和功能病毒由一个外壳和内部核心构成。
外壳由蛋白质组成,而核心则包括DNA或RNA。
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复制。
它们通过侵入一个细胞并把自己的DNA或RNA注入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生命功能来进行自我繁殖和复制。
2. 病毒的分类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它们被归类为DNA或RNA病毒。
DNA病毒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丝虫病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
RNA病毒包括艾滋病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
根据病毒的结构、病毒感染的细胞类型、它们产生的病症和它们如何传播,还可以把病毒进一步分成不同的亚类。
3. 病毒的传播病毒主要通过接触、食物或饮水、空气和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
感染高发性疾病的食品和水源在很多地区都是一个严重问题。
另外,病毒也会通过空气传播,例如通过呼吸道飞沫。
在传播过程中,病毒会通过进入人体内来进一步繁殖和扩散,导致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4. 病毒导致的疾病由于不同类型的病毒会进入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导致的疾病也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包括流感、腮腺炎、疱疹、肝炎、艾滋病和乙型脑炎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也会因不同的病毒而异。
5. 预防病毒传播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方式就是接种疫苗。
疫苗可以在身体的免疫系统中生成记忆细胞,以此来阻止感染。
此外,经常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和感染者接触也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举措。
总之,病毒是导致不同疾病的罪魁祸首。
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以此来找到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的方法。
通过了解生物病毒的主要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 病毒”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病毒”必背知识点一、病毒的发现与特点发现过程:病毒是由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的,他观察到比细菌还要小的病原体,并命名为“病毒”。
大小与观察工具:病毒非常微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其大小通常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因此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病毒的形态多样,有杆状、球状、蝌蚪状等。
二、病毒的结构基本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
这种结构被称为病毒的核衣壳。
三、病毒的生活方式寄生性: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它们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繁殖。
四、病毒的繁殖繁殖方式: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在寄主细胞内,病毒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指导合成新的病毒颗粒。
这些新合成的病毒颗粒随后被释放到细胞外,继续感染其他活细胞。
离开活细胞后的状态:当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它们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不再表现出生命特征。
但一旦重新进入活细胞,病毒的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五、病毒的种类根据寄生对象分类:1. 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2. 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3. 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
它们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导致细菌死亡。
六、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方面:病毒能引发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疾病,如艾滋病、禽流感、烟草花叶病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2.有益方面:科学家可以利用病毒的特性进行生物防治,如利用噬菌体防治某些细菌性疾病。
病毒还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用于遗传物质的转移和表达。
在医药领域,科学家利用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制成疫苗,预防某些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牛痘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都是基于病毒的疫苗。
七、总结病毒作为生物圈中的一种特殊生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方式。
八年级生物病毒的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病毒的知识点作为八年级生物学的学生,学习关于病毒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病毒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小小的病毒不容易被察觉,但它们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八年级生物学病毒的知识点。
一、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在生命界中处于无机物和有机物的交界处。
它不能自主进行代谢活动,也不能独立生长和繁殖,但它可以在活细胞内复制自己的基因信息,有些病毒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给宿主带来一些疾病。
二、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外壳和内部核酸。
外壳通常由蛋白质组成,这种蛋白质有时也被称为壳蛋白。
核酸是病毒的基因信息,可以是 RNA 或 DNA。
三、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吸附、穿透和释放。
在吸附过程中,病毒会依靠其表面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相互作用。
在穿透过程中,病毒将其内部核酸注入宿主细胞。
之后,在释放过程中,病毒将其复制出的新病毒释放到宿主细胞外,使新的宿主细胞被感染。
四、病毒的临床表现病毒可以引起许多疾病,这包括感冒、流感、艾滋病、乙肝、甲肝等等。
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疾病的传播。
五、病毒的防治措施为了避免感染病毒,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接种疫苗、正确使用药物等等。
当然,在面对一些严重的病毒疾病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依靠现代医学技术来治疗和预防。
这些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疗法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治疗手段。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了解病毒的知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学的知识。
只有充分了解病毒的结构、感染过程以及防治措施,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应对突发的健康问题,享受更加健康愉快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对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含遗传物质 C.都会使人患病 A.生理正常 C.受益
4.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繁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B.受害 D.既受害又受益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 能酿出蜜。 ——鲁迅
一、病毒的发现 二、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三、病毒的种类 四、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五、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也有利
九、STS:狂犬病和狂犬病病毒
十、学案检测
1.下列几种生物中,个体最小的一种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草履虫 2.病毒必须在什么环境下,才能有生命活动?
A.水中
C.土壤中
B.空气中
3、病毒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一、学案导学
1. 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 是一种杆状颗粒。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3.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和﹍﹍﹍﹍﹍等三大类。 4.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没有﹍﹍﹍﹍﹍结构。 5.病毒只能寄生在﹍﹍﹍﹍﹍里,靠自己的﹍﹍﹍﹍﹍中的
艾滋病(AIDS)
• 每年的12月1日是
世界艾滋日 • 1985年:我国发现 首例艾滋病感染者 • 2006年底:我国累 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 已达约20万例
乙型肝炎(乙肝)
我国有1.2亿人体 内携带着该病的致病 因子,每年有数十万 人死于与它相关的肝 病。
非典型肺炎(SARS)
• 2003年春天: 在全国肆虐,众 人见发烧、咳嗽 而 色变,那是一段 让 人难忘的回忆 ……
禽流感(禽流行性感冒)
• 症状表现为 : 呼吸道症状、 消 化道症状、全 身 性、出血性、 败 血性症状,死
狂犬病
• 发病后病死亡 率几乎100%,是 已知死亡率最高 的传染疾病。
艾滋 病
乙肝
禽流 感
人流 感
狂犬病
……
第五章
病毒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七、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有 害 也 有 利
七、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使人、动植物致病 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狂犬病、鸡瘟 ◆利用某些病毒杀灭农业害虫 能够杀灭松毛虫、棉铃虫等农业害虫
◆利用病毒制造疫苗,预防病毒
(有病毒特性,但是毒性较低或没有毒性)
◆用于基因工程方面:转基因、基因治疗
八、盘点收获
比比看看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六、病毒的繁殖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
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
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遗传信息
+ 细胞内的物质
结晶体 条件 适宜
新的病毒 病毒侵入 活细胞
病毒离开 活细胞
繁殖: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 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通过前面 的学习,你判 断病毒是生物 还是非生物, 为什么?
遗传信息,利用﹍﹍﹍﹍﹍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
是病毒的繁殖方式。 6.人类接种牛痘疫苗的办法,可以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
花,这一事例可以说明﹍﹍﹍﹍﹍。
探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过程: 过滤 汁 液 汁 液
Hale Waihona Puke 结论: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 引起的
二、病毒的发现
◆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
研究烟草 花叶病的病 因时,发现 了比细菌还 小的病原体--“滤过性病 毒”。
(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
四、病毒的种类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 生物的细胞内。
病毒类型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 寄生生物 植物细胞里 人和动物细胞里 细菌细胞里 举例 烟草花叶病毒 流感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五、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0世纪初,科学 家用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烟草花叶 病毒是一种杆状 颗粒。
◆结论: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生物。
三、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1、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大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
2、小,电子显微镜观察
大约10亿个细菌 = 一颗小米粒大 大约3万个病毒 = 一个细菌大
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