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姑姑”贺捷生情系桑梓

合集下载

贺捷生:父亲贺龙向我讲起李昌叔叔

贺捷生:父亲贺龙向我讲起李昌叔叔

贺捷生:父亲贺龙向我讲起李昌叔叔作者:来源:《中国民商》2013年第09期编者语:今年清明,4 月4 日,李昌先生的骨灰安葬在他的家乡——湘西永顺古溪州塔卧镇的轿顶山陵园。

李昌的女儿李玉告诉本刊,塔卧镇的“雷家老屋”是父亲出生的地方,也是当年红军湘鄂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的省委驻地,父亲出生的那间屋子门前至今挂着的牌子上有“劳动部”三个字。

雷家的祖居老宅,建于1884 年,占地1480 平米,现在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馆。

附近另一座老宅,称为“雷家新屋”,建于1926 年,1600平米,红军时期,用做红军第四分校校址,现在也是纪念馆。

李玉对本刊回忆,那一天,县委书记李平等州县领导、父亲生前老战友耀邦叔叔的长子胡德平、父亲的学生哈工大杨士勤校长及先后四任校长书记、父亲许多远道而来的年轻朋友以及镇子里众多的父老乡亲,都来为父亲送别,伴随着“送别”、“十送红军”、“父亲”等乐曲,人们在大雨滂沱中踏着上山的石阶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天地同悲,送别的场面壮观而感人。

那一天,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将军本来也要亲自前往,但因生病只好派武警总部文艺创作室刘秉荣主任代表她参加安葬仪式。

李玉说,贺捷生姐姐还亲笔写下书面发言,以其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渊源。

值此纪念李昌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贺捷生将军亲笔签字同意,由本刊独家发表她的这篇文稿。

让我们共同缅怀敬爱的李昌先生。

我和李昌叔叔首次见面是在上世纪80 年代,那是我参加一次活动,吃饭时和李昌叔叔坐在了一起,当我问他名字时,他说叫李昌,我当时惊喜地说:“你是李昌叔叔?”他问我是谁?当我说是贺捷生时,他也惊喜地说:“是捷生啊!哎呀呀,我们还是老乡啊!相见太晚啦!”李昌叔叔我们是相见较晚,但他的情况我在小的时候就知道了。

我是1935 年11 月1 日在桑植出生的,出生后19 天就随红二方面军参加了长征。

经九死一生到达了陕北,七七事变爆发后,我父亲贺龙的把兄弟、参加南昌起义的师长秦光远和团长瞿玉屏找到我父亲,他们想参加八路军,而党中央要他们回湖南搞统战工作,二人再返回湖南时把年仅两岁的我也抱回湘西洪江,从此瞿玉屏就成了我的养父。

以女儿的名义

以女儿的名义

以女儿的名义贺捷生2012年01月11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贺捷生少将】贺龙元帅之女,湖南省桑植县人,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

她先后调入军事科学院、总政治部、武警部队等单位从事研究和宣传工作,发表了多篇回忆贺龙元帅的文章。

80年代,她在从事军史研究的同时,又开始文学创作。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同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任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

1995年从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的岗位上退下来,集中精力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及文学创作。

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012年9月13日,在《中国文化报》发表,《远去的马蹄声》在《读者》2012年第24期(总第533期)中。

1984年在《昆仑》、《人民文学》分别发表了《共青畅想曲》、《击毙二王的报告》、《祝你一路平安》3部报告文学作品,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1986年起,参与主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

历时10多年,这部10卷本、1500万字的军事百科全书陆续出版发行,并获得国家图书最高荣誉奖。

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013年凭《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获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

苍山如海,我站在曾见证过他早年生活的院落,昂起头,像仰望父亲那样仰望他。

四月的春阳洒在他深色的皮肤上,泛出凝重而幽美的光芒,这使他更显得坚毅,沉勇,历经沧桑,仿佛通体都是用意志铸造的。

那清癯的脸,高耸的额头,深邃明亮如星星镶嵌在夜空的眼睛,一如从前,让我怀疑这不是一尊铜像,而是那个活生生的人。

我一阵激动,憋在嗓子眼里的那声呼唤,差点就要当众喊出来。

共和国十大元帅,九位是南方人,只有徐向前一个生在北方。

来到山西,我不能不到五台山下他的故乡去看他,去看曾经哺育他的山川、河流、田野和村庄,看他住过的被松明火和桐油灯熏黑的屋子。

临行前,我在太原的花店精心挑选了一只花篮。

我知道他也爱花,就像他终生热爱那支他亲手参与缔造的军队,热爱这片美丽但却饱经沧桑的大地,热爱在这片国土上生活着的每个人。

共和国少将贺捷生

共和国少将贺捷生

襁褓中"走"完长征路参赛单位独山镇中心小学参赛选手:许启艳贺捷生是贺龙元帅的女儿,是一位在襁褓中“走”过长征路的女将军。

她从一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靠的不是父亲的荣耀和光环,而是父辈赋予她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长征精神。

她待人总是那么温和善良,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微笑,没有一点军人的威严。

尤其是说起话来语调柔和、谈吐文雅,仿佛在给你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1935年11月19日,以贺龙为总指挥的第二、第六军团(后改为第二方面军)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

长征前的11月6日,湖南省桑植县的一个农家大院传来一声婴儿啼哭,贺龙的夫人蹇先任在红军捷报频传的锣鼓声中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贺捷生。

孩子出生的消息电告给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贺龙,贺龙听后非常高兴。

比贺龙还要高兴的是孩子的母亲,因为红二、六军团正准备长征,如果孩子能生下来,她就能跟随丈夫参加长征,若孩子生不下来,就不能参加长征。

红一方面军长征时,由于形势严峻,部队一律不准带小孩,包括毛泽东也把孩子寄养到老乡家了。

红二、六军团长征前,贺龙找到一位乡亲,要求把孩子寄养到他家,这位乡亲说回家和老婆商量一下。

一周后,贺龙再去找他,他的家已经搬走。

无奈,贺龙做好了带孩子长征的准备。

他向党委作了汇报,经党委研究,贺龙可以带孩子长征,路上遇到合适的人家,再把孩子寄养出去。

就这样,一个出生不到半个月的婴儿,在父母、战士的怀抱中,在隆隆的炮火声中,“参加”了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途中,大人吃不上粮食没有奶水。

开始贺捷生还能吃点父母节省下来的口粮制成的面糊糊。

到了草地,面糊糊也少得可怜。

由于第一方面军比第二方面军早一年长征,过草地时已把能吃的草几乎吃光,二方面军到达荒芜泥泞的草地时,新草又没长出来,所以在草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饿死了许多人。

当时,贺捷生还没有长出牙齿,不能吃树皮、草根,一位战士见她饿得哭不出声来,便把草叶捣碎煮熟喂她吃,她不吃。

【贺捷生】贺捷生的母亲照片 贺捷生的丈夫是谁

【贺捷生】贺捷生的母亲照片 贺捷生的丈夫是谁

【贺捷生】贺捷生的母亲照片贺捷生的丈夫是谁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专题:贺捷生3月7号,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社会科学届小组讨论会上,记者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原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

今年77岁的贺捷生委员,梳着一头简洁的短发,身穿棕色唐装,戴一副咖啡色墨镜,装扮时尚的她还告诉记者,自己平时的爱好很多,自己的很多提案也都是因为爱好而引起自己关注的,上网就是其一。

在母亲的怀抱里,在父亲的马背上,我与父辈一起渡过金沙江,走过康藏高原。

母亲说,在翻越5396米高的中甸雪山时,她用背篓背着我,是靠拉着驮伤员的骡子尾巴才坚持到最后的。

母亲还说过,正是有了那次特别的会议,红二、六军团后来多了包括我在内的4个婴儿,他们是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萧克的儿子萧保生(后被日本侵略军毒杀),吴德峰的女儿吴岷生。

4个孩子,都留下了一串关于长征的生动故事,对此,美国作家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有着生动的记述。

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为了我们这几个孩子的安危,又是经过毛主席特别批准,先后被送回到老家托人寄养。

在红二方面军,母亲是屈指可数的女才子,1927年她在湘鄂西参加红军后,先后当过文化教员,还当过前敌委员会文书科科长、机要秘书等。

她不仅写得一笔好字,且有深厚的古文功底。

当时,红军将士和苏区人民都尊敬地称她为”蹇先生”,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称她是红军队伍里能文能武的”女英雄”。

母亲爱我,她爱红军所有的孩子们。

即使在翻雪山过草地的最艰苦的岁月,她都在幻想着,等革命胜利了,她要去办学校,搞教育,她说,彻底改变民族积弱积贫的状况,必须从娃娃抓起。

或许正是考虑母亲的愿望,在”七七事变”发生不久,母亲便被派往苏联共产国际学校学习。

在1940年返回延安的途中,在新疆她遭到反动军阀扣押近一年之久,1941年冬经党组织营救才回到延安。

此后不久,便被派往河北围场任县委书记。

贺龙女儿贺捷生少将传奇

贺龙女儿贺捷生少将传奇

贺龙女儿贺捷生少将传奇1935年11月1日出生的贺捷生,是贺龙元帅的掌上明珠,她在战争岁月中颠沛成长,号称1岁就走完长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少有的女少将。

她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充满传奇色彩。

1935年11月1日,即将长征的红二、六军团在反击国民党军的重重围困中,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贺捷生少将就在这时降生。

消息传到前线,贺龙大喜,在指挥部请在座的几个部下给女儿取名字,萧克说恭喜、恭喜,军团长带领我们频频打胜仗,又喜得千金,我看孩子的名字就叫捷生,小丫头在捷报中出生嘛。

贺龙说,要得,要得,孩子就叫捷生,这名字响亮!1935年11月19日,贺捷生在故乡桑植出生刚19天,就被当时担任红二、六军团军团长的父亲贺龙和同为红军干部的母亲蹇先任背在身上,或放在马背上的摇篮里,带着去长征。

贺捷生的母亲蹇先任,在20世纪初是个了不起的伟大女性。

贺捷生贺捷生她出身在慈利县城的一个商人家庭,在长沙受过很好的教育,比贺龙还早两年参加共产党;1929年,在中国的天空最黑暗的时候,她剑胆琴心,毅然投身贺龙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回到湘西重新组建的红四军,是湘鄂西苏区的第一位女红军。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延安,中央财政部长林伯渠赶来看望贺捷生的母亲蹇先任,林老不明白她为什么老抱着孩子,问孩子多大了。

她母亲说,足足一岁了。

林老说,一岁了还要抱?让她自己去玩嘛。

她母亲说,孩子在长征路上跟着大人一起挨饿,营养不良,小腿是软的,还站不起来。

林老当场流泪了,招呼随员马上送一条羊腿过来。

有了这条羊腿,她母亲每天用小刀削一块肉下来,拿出在长征路上煮过野菜的搪瓷缸,放在火盆上炖熟煨烂,再加上一片馒头或一小碗米饭细心地喂贺捷生。

吃完这条羊腿,贺捷生才颤颤巍巍,摇晃摇晃,在延安大地上站了起来。

贺捷生在刚出生19天到长满1岁的日子里,在父母的怀抱里,和许多红军战士的帮助下,艰难地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路,磨砺了不平凡而有坚定信仰的人生,创造了长征路上的伟大奇迹。

2019年高考备考 素材积累 之单田芳 第一部分

2019年高考备考  素材积累   之单田芳   第一部分

2019年高考备考素材积累之单田芳要求:梳理人物的经历可以按年代顺序,请同学们勾画出年代+事件,对单田芳大师的经历有个简单回顾。

单田芳的简历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单田芳先生一生投入的评书事业,也随着这位大艺术家的去世,从当年的万人空巷走到了“落寞”。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

单田芳先生于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天津,1953年毕业于沈阳二十七中学,本应继续攻读东北工学院,但因家庭变故未能完成学业。

而后,单田芳先生拜评书演员李庆海为师,走上了说书之路。

期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是当年少有的“秀才级”评书演员。

1955年加入鞍山市曲艺团,并在此崭露头角。

文革时期,先生遭受迫害,但仍未忘记评书事业,在改革开放后,他的艺术重焕新生。

1995年,单田芳先生成立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开评书艺术走向市场的先河。

2000年,单田芳先生罹患胃癌,接受手术治疗后,先生仍然不放弃自己热爱的评书事业,毅然继续创作并录制了后续的20余部电视和广播评书作品,其中大多数为经过重新创作和修改的新式评书,如《贺龙传奇》、《血色特工》等红色经典系列评书。

2004年,单田芳先生被北京曲艺家协会特聘为名誉主席;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2012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单田芳先生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探索前人不敢涉足的评书题材,形成了独特的“单式风格”。

从艺六十余年来,单田芳先生共录制了广播和电视评书110部,共计12000余集,节目时间约6000余小时,演播内容包罗万象,纵横古今,既有脍炙人口的传统评书《隋唐演义》、《大明英烈》、《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等等,又有根据研究创作的历史演义评书《百年风云》、《乱世枭雄》等脍炙人口的做作品。

寄语即将走进社会的青年学子

寄语即将走进社会的青年学子

寄语即将走进社会的青年学子作者:李慎明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23期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你们都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你们继承了严谨求学、勤奋务实的精神。

几年的研究学习生活,不仅让你们学有所成,在你们人生经历中更增添了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原则的真谛。

你们形成的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和生活作风,形成的迎难而上不断进取的品质,将在你们今后的人生中迸发活力。

时间转瞬即逝,在你们即将走进社会的时候,我想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一是要成为一个理想正确、信念坚定的人。

在阐述这一观点之前,请同学们允许我先用一定篇幅谈谈75岁高龄的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老人近日发表的《今天谈信仰为何变得沉甸甸》的一篇文章。

文中说:“50年前,我在北大读书。

那时我们也谈理想,也谈信仰,当时我们的中心话题是:报效国家,尽快完成学业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中国。

我们的青春同朝气蓬勃的新中国一样,时时都充满向上的活力。

而50年后的今天再谈信仰,为什么突然觉得沉甸甸的?”“在有些人看来,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我们谈理想谈信仰,似乎很不合时宜。

而在我们这代人看来,信仰不仅是理念和精神,更是人生的指南和人生的最高追求。

”“我重提这些历史,是要说明信仰的力量和理想精神的旗帜。

”看了这篇文章,我的心情既十分沉重又充满喜悦。

沉重的是,社会上不少人理想的沉沦;喜悦的是,社会上更多人对理想的重新呼唤。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合理合法的私利。

我们并不反对每个人把自己和家庭生活搞得殷实一点。

但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仅在自己的私利和安乐窝里打转转,这绝不是一个高尚的人,而是一个没出息的人。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了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发热发光,就会像陨石一样,在穿透大气层时不惜消陨自己。

正确的理想信念,应当是我们的灵魂。

军旅作家贺捷生:用美的心灵歌颂新时代

军旅作家贺捷生:用美的心灵歌颂新时代
名 人 写 真

临不测 。在乌 蒙 山区 ,

次 通 过 敌 人 的 封 锁
线 时 母 亲 为 了 防 止 小 军旅作家贺捷生 : 捷生 哭 闹暴 露 目标 , 用 服 将 她 的 嘴 巴 紧 紧 用美 的心灵歌颂新时代 衣 捂住 。因为捂 得 太久 ,
。徐 忠友
等 通 过 封 锁 线 后 解 开 衣 服一看 , 贺 捷 生 的 脸 都 成 了紫 色 。
长 征 路 上 一 女 婴
开 始 了 二 万 五 千 里 长 征 。 当 回到 父 亲 的怀 中 。 时 出 生仅 有 1 9天 的 贺 捷 生 红军到达陕北时 , 贺捷 生
炖着 给她 吃 ,她 的脸 上才 慢 艘 小 渔 船 。不 料 , 船 到 江 心 慢 有 了血 色 。 寨、 十万坪等 战役 的胜利 。收 遭 到 了 国 民 党 部 队飞 机 的 狂 1 9 3 7年 “ 抗战” 全 面爆 发 到 女 儿 出 生 的 电报 ,贺 龙 乐 轰 滥 炸 ,江 面 上 一 时 浪 花 飞 后 , 由于 贺 龙 和 蹇 先 任 工 作
还有一次 , 红 军 陷 入 敌人 作 家贺捷 生 的散 文集 《 父 亲 说 : “ 你 是 红 军 中 的文 化 人 , 的 重 重 包 围 之 中 ,见 妻 子 蹇 “ 既 先 任 的身体 极度 虚弱 ,贺龙 的雪 山 母亲 的草地 》 荣获 第 快 给 孩 子 起 个 名 字 吧 。 ” 六 届 鲁 迅 文 学 奖 。 贺 捷 生 是 然 这 孩 子 是 你 打 胜 仗 时 生 便 接 过 孩 子 裹 在 自己 怀 中 , 贺 龙 元 帅 的女 儿 ,出 生 不 久 的 , 那就 叫 ‘ 捷生 ’ 吧 。” 萧 克 跃 马 挥 枪 , 一 路 冲杀 。待 成 功 便 随 父 母 参 加 长 征 ,几 经 生 说 。 突 围后 ,贺 龙 发 现 女 儿 不 知 1 9 3 5年 1 1月 1 9日 , 根 何 时 从 怀 里 丢 掉 了 ,忙 回 头 死, 成 长 中也 饱 受 磨 难 。但 她

最新-贺龙女儿贺捷生父亲与周恩来的一诗之谊 精品

最新-贺龙女儿贺捷生父亲与周恩来的一诗之谊 精品

贺龙女儿贺捷生:父亲与周恩来的一诗之谊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父亲贺龙同我谈到他与周恩来总理的患难之交,突然问我,女儿,你知道历史上有个张皞如吗?我搜肠刮肚,一时答不上来。

这似乎在父亲的意料之中,他马上说,不怪你女儿,这个叫张皞如的人,我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他是民国时期的一个老先生,蛮有学问,也蛮有骨气。

民国初年,他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一首诗,题目叫《伤时事》。

诗写得很好,你想办法找来看看。

回到我就读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我立刻向近代史老师请教,然后钻进学校图书馆,费了很大力气,才从故纸堆里查到那首诗。

原来是首七绝。

诗前面有段附言九月二十八日阅报,见徐州会盟,祸已近眉睫,政府犹用敷衍主意。

国家生命已断送于数人之手矣,不禁掷书流涕,遂成口号。

下面是诗的原文太平希望付烟云,误国人才何足云。

孤客天涯空有泪,伤心最怕读新闻。

透过悲愤而又低沉的诗句,仿佛能看见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男人,以歌当哭,正在烟云飞渡的天空下独自徘徊。

面对军阀当道,枭雄窃国,他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失望和悲伤。

但他却无所畏惧,敢于在诗里藏刀,痛斥窃国者的倒行逆施,表达出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

这首七绝刊登在1916年天津出版的《敬业》杂志上。

因杂志的发行量十分有限,我在北大图书馆没有查到它的原刊,只查到《伤时事》最早刊登于这本杂志的记载。

但看到1916这个年份,我蓦然想到正是在这一年的2月,我父亲贺龙在故乡桑植带领他的12个弟兄,揭竿而起,用两把菜刀其实是两把柴刀砍了芭茅溪盐局,夺了官府的12枝枪,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难道这是一种巧合?接着,我开始追踪张皞如先生的足迹,希望能找到他写下《伤时事》的前因后果。

我想,父亲文化不高,也没有诗词方面的造诣,可他在几十年后仍然记得这首诗,记得写这首诗的张皞如先生,其中必有原因。

后来我获得了如下资料张皞如,名穆熙,字皞如,1878年生于河北省盐山县大许孝子村,于1905年离家赴保定深造。

由于他天资聪慧,进取心强,成绩优异,受到美籍英语教师麦伽利先生的器重。

贺捷生-“最美姑姑”贺捷生情系桑梓

贺捷生-“最美姑姑”贺捷生情系桑梓

贺捷生-“最美姑姑”贺捷生情系桑梓蹇先任、贺捷生与贺捷生姨母蹇先佛在延安合影古色古香的雕花木楼、盘旋交错的石板路、清澈见底的沅水……“出生18天就参加长征”的贺捷生将军,多少次梦回那个度过苦难童年的湘西洪江,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幕幕仍让她记忆犹新。

而湘西人民对她也是魂牵梦萦,男女老少都叫她“姑姑”,贺捷生因为其传奇经历成为乡亲们心中“最美姑姑”。

“一定要把湘西这块红土地建设好!有时间我会经常回家乡看看!”作为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家乡。

自2016年4月3日贺捷生回家乡为贺龙元帅扫墓,笔者先后与她见面3次,每次都感慨万千……“捷生可以改姓,但千万不能改名”1937年7月,驻扎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的红二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

这时,党中央组织一批资深革命家的夫人和孩子去苏联学习,蹇先任告别了贺龙和不到两岁的女儿贺捷生,与贺子珍、陈琮英等一道启程。

两个月后,八路军一二○师正要东渡黄河深入抗日前线作战,当年跟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的两个老部下秦光远和瞿玉屏,从湖南赶到庄里镇,请求重回部队杀鬼子。

南昌起义时秦任师长、瞿任团长,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延安亲自接见了他们。

但周恩来交给了他们另一个任务,回湖南从事兵运工作,并且想办法把湘西王陈渠珍争取过来。

秦、瞿二人出发之时,贺龙忍痛割爱,把贺捷生托给他们带回湘西抚养。

贺捷生贺龙对两个老部下说:“二位兄弟,我就要带领部队去和日本人决一死战,孩子就请你们多操心了,将来你们只要告诉她,她父亲是贺龙、母亲是蹇先任,做你们谁的女儿都行。

捷生可以改姓,但千万不能改名。

”贺捷生向笔者描述这一段往事时,不禁泪流满面。

贺捷生被秦光远和瞿玉屏从庄里镇抱回湘西洪江,因秦光远有3个孩子,生活比较困难,而瞿玉屏刚好无儿无女,于是决定由瞿玉屏做她的养父。

瞿玉屏的妻子杨氏有抽鸦片的恶习,整天待在家游手好闲,瞿玉屏怕暴露贺捷生的身份,对杨氏谎称是从育婴堂抱回来的孤儿,并让贺捷生从此姓瞿。

贺龙要求子女不得自己名义向组织要求特殊照顾

贺龙要求子女不得自己名义向组织要求特殊照顾

贺龙要求子女不得自己名义向组织要求特殊照顾初夏时节,贺龙元帅的二女儿贺晓明回到家乡桑植县洪家关,考察“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与她谈及家风,她深有感触地说:“父辈的言传身教,悄无声息地影响了我们一生。

”做人要有精气神建国后,贺帅给子女立了不少规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求子女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贺晓明回忆,哥哥贺鹏飞上初中时,一次踢足球腿部骨折。

按理说,父母心疼都来不及。

可是一个星期后,父亲就让打着石膏的哥哥去学校,而且不允许坐他的专车,在街上包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每天负责接送。

贺鹏飞每天坚持拄着拐杖坐三轮车上学,也全然没有因为是元帅的儿子觉得不自在。

当时,有些老战友认为父亲不近人情,而父亲却说,“儿子本来就是普通一员,正好借机让他受到磨炼,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我们家有一条规矩,不允许以父亲的名义向学校、组织要求特殊的照顾和待遇,如果这种行为发生了,全家都会非常鄙视,这也是父亲最不喜欢的事情。

”贺晓明说,1963年9月,哥哥贺鹏飞第一次报考清华大学失利,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出面帮忙。

父亲却说:“要想实现人生理想,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再没有第二个途径。

”明白了父亲意思的贺鹏飞,在清华附中复读一年后,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

“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有精气神。

”在贺晓明印象中,她小时候总是给人腰伸不直的感觉,父亲曾责令她每天必须靠墙站立一个小时进行自我矫正。

如今贺晓明68岁了身板依然挺拔。

饭桌上的家教三代学吃,五代学穿。

对于许多中国家庭而言,饭桌一直是教育孩子的重要课堂。

贺晓明回忆,父亲整日忙于工作为国操劳,与儿女交流最多的是在饭桌上,作为农民出身的布衣元帅,艰苦朴素的家风不经意间影响着他们。

“细节决定成败,饭桌上的学问大了。

”贺晓明说,父亲经常告诫他们,“一粒粮食一粒汗,要懂得去珍惜”。

每次吃饭,都要求他们不许碗里剩饭粒,桌子上也不要掉饭粒,父亲自己也是一直坚持这样的习惯。

贺捷生:一岁“走”完长征路的女将军

贺捷生:一岁“走”完长征路的女将军

贺捷生:一岁“走”完长征路的女将军作者:梅子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6年第12期梅子贺捷生老人今年81 岁。

她是贺龙元帅的女儿,一位在襁褓中“走”完长征路的女将军。

她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靠的不是父亲的荣耀和光环,而是父辈赋予她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长征精神。

1935 年11 月1 日,刚刚打完胜仗的贺龙得知妻子蹇先任生下了他们可爱的女儿,无比欣喜。

为了祝贺女儿的出生,贺龙与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同志一起喝起酒来。

贺龙说:“小毛毛出生了,还没有起个名字呢!”前敌副总指挥、后来成为贺龙连襟的萧克将军(萧克之妻为蹇先任的胞妹蹇先佛)说:“小毛毛一出生部队就打胜仗,好兆头,就叫捷生吧。

”贺龙夫妇觉得这个名字既响亮又很有纪念意义,于是欣然接受。

长征就要开始了,按当时的情况是绝不允许未满月的婴儿随红军长征的。

贺龙与妻子商量后,决定把女儿暂时寄养在一户亲戚家。

可一个星期下来也不见那位亲戚来接。

当他们来到亲戚家时,大门紧锁,人去屋空。

贺龙决定带着未满月的女儿一道长征。

在前敌总指挥会议上,贺龙如实向红二方面军将领谈了自己的想法,并表示长征途中如遇到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就随时将女儿寄养在老乡家里,绝不拖累大家。

政委任弼时、副总指挥萧克、政治部主任王震、副政委关向应等经过集体讨论,终于同意破例带小捷生一起参加长征。

1935 年11 月19 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

那时,刚刚出生19 天的贺捷生成为这支出征大军中最小的成员。

长征途中,小捷生在妈妈怀里被抱得很紧很紧,她当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

每天行军时,母亲怕树枝划伤女儿,就用布袋子兜起捷生,把布袋挂在胸前,这样可以时时照看着。

在过敌人封锁线时,贺捷生的嘴被紧紧地堵住,几次因挤压过度差点窒息。

由于蹇先任没有了奶水,每到一个宿营地,她就抱着小捷生四处找老乡要奶吃,同时,还给他们讲革命道理,讲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60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60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开学第一课》11岁了,而他也陪伴了我四年。

自从步入小学开始,每年的9月1日,它都会陪伴我,一起踏上新学期的学习之旅。

在我的脑海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1、成龙叔叔在拍戏过程中受的伤;2、解海龙叔叔对摄影的看法。

成龙叔叔在拍戏过程中,受的伤不可计数......头部,五官、手臂、手、腿、脚等都受过伤。

在一部戏里,成龙叔叔从楼梯上滚下,桌子也一起翻下来,当他一起来,发现自己的手指头怎么跑到后面去了呢?别的青年演员不小心被一根针刺到,就叫:好痛,好痛。

解海龙叔叔在之前,他以为同学从外面带回来了一部黑白照相机,叔叔就觉得新奇,自己也买了一部,每次出门在外,他都会把生活中认为美好的,给拍下来,保存起来。

有一次,解海龙叔叔去贫困山区的小学,全用照相机拍下来了,这些照片,给了那些孩子们很大的启发,以后也一起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我要学习成龙叔叔的坚持,也要学习解海龙叔叔的奉献,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开学第一课之中,主要讲了三要点,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的“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饶”。

伟大的红军战士就是有着这样的精神才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不能输在别人的起跑线上。

那就是信念不移,只有相信自己能当第一,就一定能当第一,所以我这个学期的目标就是拿第一。

勇往直前。

我以前做奥数题时,只要看到很长很长的题型时,我就头昏眼花,天旋地转,立马翻页。

就连一眼都不想看。

现在的我深受启发,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越长越难解的题,我越想去试一试,就这样,我不讨厌奥数了,成绩也较提高了,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勇往直前。

信念不移和勇往直前中最不可缺少——百折不饶。

没有百折不饶哪来的信念不移和勇往直前呢?就如“飞夺泸定桥”中那些勇士们,他们靠着自己的躯体搭建了一座人肉桥就是凭着那百折不饶的精神夺下泸定桥。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篇_8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篇_8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对得起国家和亲人,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观看完《开学第一课》,这句话就一直萦绕在我耳边。

成龙小时候便极具正义感,看到小朋友被欺负,二话不说就帮忙打抱不平。

他说:“我想要当英雄。

”他开始了自己的追梦旅程,从最开始的跑龙套,到现如今的“中国名片”,其中的辛苦,我们无法体会。

我们只知道他为了拍好作品,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曾断鼻三次,从十五米的树上摔落,耳朵飙血开颅手术后枕头都在滴血。

他笑着告诉我们:“我忙拍戏,早上打石膏,下午继续拍摄”如此心酸的事情,他却说得平淡无奇。

他说:“只要对得起国家和亲人,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反观我们,蹭掉皮的小事都要抱怨不休,又怎能算得上是了不起的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文化需要我们来传播,需要我们夹弘扬,但现实却是,许多中华文化已逐渐被我们摒弃,我们确应反思一下。

我在追寻自己梦想的同时,也看到了助力孩子们的上学梦。

一张“大眼晴”的图片感染了亿万人,从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中,我们看出她对学习的热切渴望。

“小光头”张天义即使生活十分拮据,却仍把爱心人士捐的善款分给同桌,即使自己生活困难也要帮助身边的人。

“大鼻涕”胡善辉衣服破烂不堪,但我们只记住了他认真、忘我的样子。

这组照片背后的摄影师解海龙说:“我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他们的梦想,那就是,我要上学。

”解海龙的照片带给他们幸运的同时,也带给他们力量与前进的动力。

看完后我心中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之前我定会想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更应该努力学习。

但现在,更多的是想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他们比别人更刻苦,应当更好的学习环境。

看着他们的教室从泥土房到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孩子们手拿充满书香气息的书本脸上的笑容一天天曾多,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的缩影。

但仍有想要读书却没书可读的孩子在等着我们,我会像解海龙爷爷那样去帮助他们,让每个心怀梦想的孩子都有书可读,这就是我的梦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9月1日那晚,我和妈妈共同守在电视机旁,等待期盼已久的每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12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12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了怎么才能获得成功,怎么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想要成功,首先要有梦想。

有了正确的方向,成功指日可待。

同学们,我们要敢于有梦想,梦想是走进未来、迈向成功的动力,是追逐目标的灯塔。

只要每人都为自己的小梦想努力。

我们的大梦想就会实现。

有了梦想,还得付出行动。

不能白日做梦,只有不断努力,才可能成功。

我们要为梦想去奋斗,坚定必胜的信念,战胜困难和挫折,迎风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了梦想,有了奋斗的力量,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敢于创造。

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需要我们不怕失败、敢于尝试、不断探索。

激发灵感,创造奇迹。

对待未来,我充满信心,我的未来无限可能!五年级,新的学年,新的开始,新的征程,我会全力以赴。

未来已来,未来我来!少年兴,则国兴。

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中国的青少年,我们要当海阔天空的追梦者,也要当脚踏实地的圆梦人。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今天看了央视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

看完之后,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节目中很多角色都是我的偶像,比如罗伊、成龙、杰森等人。

在节目的很多方面,我立刻喜欢上了杰森的《少年中国说》和罗伊的无壳孵出的小鸡。

《少年中国说》,杰森和小学舞蹈团唱的,明明是青春赞歌,几句歌词:少年有少年的疯狂,少年如山河,脊梁坚强。

我觉得这首歌不仅唱得好,而且有道理,对未来的青春充满了期待。

这首歌寄托了所有人的期望——飞向神秘的未来。

罗伊和他的老师做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验,让一只鸡在没有壳的情况下孵化。

王元的__,,正在小心翼翼地做这个实验,尤其是当我为鸡搬家的时候。

王元曾数次将小鸡胚盘一分为二,实验仍在紧张进行中。

现场的学生纷纷鼓励罗伊。

这一次,罗伊成功将小鸡胚盘放入蛋壳模拟杯中,全场瞬间欢呼雀跃。

人们兴奋地喊道。

萨贝宁老师在现场向观众和镜头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就在罗伊准备把装有小鸡胚盘的模拟杯放在保育箱里的时候,萨贝宁老师拦住了他,说:先给你的小鸡取个名字。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49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49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今天晚上八点,我观看了央视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播出了一个多小时,令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令我震撼的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当我看到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上的时候;当我看到我们的中华神盾海口舰驱赶走了海盗,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升起来的时候;当我看到澳门校长杜岚老奶奶冒着生命危险把五星红旗在濠江中学上空升起来的时候;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的升起来的时候……我感到骄傲,我为祖国骄傲;我感到自豪,我为祖国自豪。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是祖国的象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是祖国强大的象征。

我们的玉兔号把五星红旗插在了月球的背面,这是我国的首次,也是世界的首次。

祖国强大靠什么?祖国强大靠科技,靠人才。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学好每一科,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知识打好基础。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让科技兴国,长大了为祖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多做贡献,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更加遥远的地方!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叮铃铃……”上课啦!中央一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开始了。

有三位红军,他们来到了现场,一位是梁天文爷爷,九十四岁;一位是胡正先爷爷,九十九岁;还有一位是秦华礼爷爷,已经有一百零四岁了。

这些老红军分别讲述了他们在长征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怎样去克服的感人故事。

在这期节目中,令我最感动的是“她”,仅仅出生十八天,就踏上了长征之路。

她叫贺捷生,她的爸爸是贺龙将军。

当贺捷生出生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

贺龙将军说:“叫捷生”,“捷生,捷生,贺捷生!”大家都说好。

开始长征了,贺龙不愿丢下她,于是就把她放在筐里,骑在马背上走,但是因为路不平坦,所以她差点儿就翻了出去,贺龙很担心,于是把她放在了胸前。

在途中遇到了敌人的袭击,贺捷生又弄丢了,后来是几个伤员在草丛里找到了她。

听完了老红军讲的故事,主持人念起了《七律·长征》,我也不由得跟着背了起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_1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_1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管条件怎样艰苦,大家都能积极面对,不畏惧、不退缩、不放弃,就像那“红军柳”一样,历经风霜,依然生机盎然;就像长征途中的通讯员一样,视电池如自己的生命,用土办法给电池充电,充当好“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保障了长征过程中的信息畅通。

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贺龙、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用木锯截肢的贺炳炎、以一个团的力量阻击敌人十五个团的耿飚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百折不挠,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

老通讯员,中央四方面军台长秦华礼,以野外为学习场地,边行军边学习,利用点滴时间熟练掌握了英语、电台等相关的知识,为国家培养了十几万的优秀人才。

长征虽然已经过去了80多年,但是长征精神依然存在,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想想我自己,真有点汗颜。

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课间和同学们嬉戏玩耍,这是何等的快乐。

不愁吃、不愁穿,不用风餐露宿、不用枪林弹雨,这是何等的幸福。

可是,我对待事情上,又是怎样呢?一味地推诿,拖来拖去,要条件。

做事有头无尾,喜欢找理由,根本不从自身上找原因。

考试没考好,借口考题太难,有点粗心,下次一定注意。

可是事过以后,还是我行我素。

其实,对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做不到举一反三才是落败的原因。

《开学第一课》给了我前行的指引,我要坚定目标,持之以恒,在先辈的旗帜下,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2023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力量是一种担当,冲锋向前是一种担当,坚守岗位是一种担当,为民奉献也是一种担当,提起开学第一课,我心头涌上了千言万语,钟南山爷爷,他授予共和国勋章。

他从医整整60年,每每国家和人民遭遇威胁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17年前,非典的战场上,他要求把重病患者全部转交给他。

17年后,武汉新冠疫情爆发,他发现人传人的传染性非常非常强,但是他毅然决然地站在前线,告诫公众不要去武汉,自己呢,却搭上了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他用一腔热血,谱写着动人的乐曲。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1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后,广大学生们终于迎来了开学。

自从2008年起,每年的9月1日晚上,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都会联合举办一次《开学第一课》的节目。

而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就是“奋斗成就梦想”。

节目一开始就回顾了今年年初我国北京刚成功举办的2022北京冬奥会的一些情景,画面中播放了我国冬奥健儿在比赛中的一些情景,邀请了今年2022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姐姐,她一开始就自述了她做了406张表,这406张表都是满满写着她的训练和作息时间,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都是有着科学的训练和作息时间,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接下来画面就播放着她从失败中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她在比赛开始前,恶劣的天气差点成功她与冠军失之交臂的重要因素。

然后就回顾了上一届平昌冬奥会徐梦桃摔倒失利,她说不会有人比她摔得更严重了,出局对她来说是非常残酷的。

如今,她第四次站到北京冬奥会赛场上。

为了这次冲冠,她做了无数次预案,来应对赛场上可能发生的意外。

最终,凭借着她在赛场上的稳定发挥,她赢了。

当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中祖国上空,她高呼一声:我赢了。

当主持人问她如果再次失败了,没有成功。

你会不会这些准备工作白做了。

徐梦桃姐姐说:“成功与不成功,我认为它是一个最终结果,可能是很直观地体现到我们面前,但是不要放弃你的努力。

你的.努力,不一定什么时候帮到你,但一定是在最关键的时候。

所以你要持续地去让最好的自己,绽放到每一个时间段,然后要保持一个就是‘我要学’的态度,勇往直前,奋力前进”。

是的,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对待学习上的困难,也要自己想方设法来解决,以应对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徐梦桃姐姐的一番话很值得我们每位学生去学习,我们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去考虑最终做得成不成功,因为成功与否都是一个结果,但是你却不要放弃你的努力,当你付出努力了,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做,总有一天,成功便会随你而来,当你付出了努力,这个便是一种过程,我们要努力去享受每一个过程,当成功到来的时候,便是你努力所得来的结果。

初中生2019《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作文800字

初中生2019《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作文800字

初中生2019《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作文800字相信每一个同学都会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都会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感动!它教会了我们感恩,奋斗,坚持……太多太多!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今年暑假学校给予我了一个大大的惊喜——亲临现场去感受这个节目的无限魅力!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进入拍摄现场时,一眼就看到整个舞台被红色的灯光笼罩着,舞台的顶端高悬着一颗硕大的红五星。

今天的主题是什么呢?“今天的主题是‘长征精神’!”撒贝宁老师的开场白解开了我的疑惑。

舞台上陆续上来了几位老人,他们都是当年长征时的小战士,如今都变成了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但他们却精神矍铄。

他们带着那以前被雨雪风霜摧残过的心,动情地讲述着当年的长征故事。

这个幕幕的长征片断时时鞭策着我。

这时,撒老师又提了一个问题:“请问你们知道最小的长征红军战士是几岁吗?”现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十岁、七岁、六岁……”“都不对,最小的是只有12天的红军小战士!”正当大家在窃窃私语讨论这不可思议的事情时,一位英姿飒爽身着军装的奶奶走到了台前,“我就是那位12天的红军小战士!”掌声瞬间如雷鸣一般响彻全场。

原来她就是赫赫有名的贺龙将军的女儿贺捷生。

她生在长征路上,长在长征路上,和其他红军战士一起经历了不是该年龄段的小孩所该经历的一切。

她微笑着慢慢地叙述着,几次哽咽。

我的心也随着她的讲述犹如过山车一般。

是啊!那时的长征路简直是十万八千里啊!爬雪山时,冰雹像利箭一样刺痛着我们的肌肤;过草地时,要时时刻刻注意脚下,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沼泽无情地夺去生命;没有吃的就煮皮带吃,煮草根吃;没有喝的就捧着泥沟里的水喝几口……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贺奶奶和其他的红军长征战士一样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啊!这难道真的是一个奇迹吗?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啊!是解放全中国的梦想在支撑着他们。

所以,梦想不会抛弃我们,谁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

2022年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六百字

2022年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六百字

2022年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六百字《开学第一课》是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教育类节目,主要是结合当下实事,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启发,通过真人真事案例,来引导学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六百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六百字1老师让我们看了《开学第一课》。

节目一开始,频幕上出现了一个叫袁隆平的老爷爷,他今年80岁了,但是他还没有退休,他的梦想是:发展杂交稻,造福世界。

34岁,他开始研究杂交稻。

44岁,配置种子成功。

68岁,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研究课题。

74岁,杂交水稻亩产800公斤。

他希望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为这个梦想去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接下来主持人,请出了今天“班会”的“班长”——豆豆,她是一个小歌手,她的梦想是:到月球上和月球说话、唱歌。

接下来豆豆请出了李连杰叔叔,(他向世界传播中国武术精神,致力于公益事业。

还积极参加汶川、玉树抗震救灾活动。

)李连杰在10岁时,他的梦想是:在北海公园浇花,等他一说完全班一阵笑声,他说:“因为他们的学校就在北海公园里面,打开后门,阳光出来的时候,看见那里的花草很美,在夕阳落下的时候,花匠在浇花觉得很美。

所以有这简单的梦想。

接下来又讲了一个住在大草原叫完玛草的女孩追求梦想的故事:完玛草从小就开始帮助父母承担起家里繁忙的家务劳动,帐篷就是她的家。

她的姐姐扎西吉和完玛草一样,从小就爱跳舞,可是由于家境困难,他们没有机会和条件去学舞蹈。

有一个艺术学校来了一个舞蹈老师,姐妹两的舞蹈梦被点燃了,她们去报名,玩吗草被选上了,但是姐姐因为年龄偏大落选了。

而完玛草的梦想是:做一个有爱心的舞蹈老师。

接下来就是李连杰的演讲,他讲完后,我受益匪浅。

接下来主持人请出了花样滑冰的世界冠军——庞清和佟健,他们从“长城”走下来,经过主持人的介绍,我知道他们6岁就开始学滑冰,他们已经合作了17年了,他们为我们带来了花样滑冰的表演,精彩极了接下来是互动的时间了,玩了一个考验彼此的信任和协调的有游戏,名字叫:梦想长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姑姑”贺捷生情系桑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蹇先任、贺捷生与贺捷生姨母蹇先佛在延安合影古色古香的雕花木楼、盘旋交错的石板路、清澈见底的沅水……“出生18天就参加长征”的贺捷生将军,多少次梦回那个度过苦难童年的湘西洪江,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幕幕仍让她记忆犹新。

而湘西人民对她也是魂牵梦萦,男女老少都叫她“姑姑”,贺捷生因为其传奇经历成为乡亲们心中“最美姑姑”。

“一定要把湘西这块红土地建设好!有时间我会经常回家乡看看!”作为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家乡。

自2016年4月3日贺捷生回家乡为贺龙元帅扫墓,笔者先后与她见面3次,每次都感慨万千……“捷生可以改姓,但千万不能改名”1937年7月,驻扎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的红二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

这时,党中央组织一批资深革命家的夫人和孩子去苏联学习,蹇先任告别了贺龙和不到两岁的女儿贺捷生,与贺子珍、陈琮英等一道启程。

两个月后,八路军一二○师正要东渡黄河深入抗日前线作战,当年跟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的两个老部下秦光远和瞿玉屏,从湖南赶到庄里镇,请求重回部队杀鬼子。

南昌起义时秦任师长、瞿任团长,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延安亲自接见了他们。

但周恩来交给了他们另一个任务,回湖南从事兵运工作,并且想办法把湘西王陈渠珍争取过来。

秦、瞿二人出发之时,贺龙忍痛割爱,把贺捷生托给他们带回湘西抚养。

贺捷生贺龙对两个老部下说:“二位兄弟,我就要带领部队去和日本人决一死战,孩子就请你们多操心了,将来你们只要告诉她,她父亲是贺龙、母亲是蹇先任,做你们谁的女儿都行。

捷生可以改姓,但千万不能改名。

”贺捷生向笔者描述这一段往事时,不禁泪流满面。

贺捷生被秦光远和瞿玉屏从庄里镇抱回湘西洪江,因秦光远有3个孩子,生活比较困难,而瞿玉屏刚好无儿无女,于是决定由瞿玉屏做她的养父。

瞿玉屏的妻子杨氏有抽鸦片的恶习,整天待在家游手好闲,瞿玉屏怕暴露贺捷生的身份,对杨氏谎称是从育婴堂抱回来的孤儿,并让贺捷生从此姓瞿。

瞿玉屏与杨氏情感不和,一直闹着要跟她离婚,为了让她接受贺捷生,瞿玉屏违心地答应杨氏从此不再提离婚之事。

瞿玉屏家住湘西黔阳县城。

他本人在安江镇开纱厂,每半个月回家一次。

每次回家,他都想尽办法与渐渐长大的养女贺捷生培养感情。

年过40岁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贺捷生抚养成人,将来交还给贺龙。

他叮嘱杨氏必须时刻照看好孩子。

贺捷生长到六七岁要发蒙上学了,瞿玉屏就亲自送她去一个老先生家上课。

后来,他又把一个逃难来的福建读书人请进家来,给贺捷生当家庭教师。

1944年,瞿玉屏给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送药品时被日军飞机炸伤,回家不久便撒手人寰。

这之前,秦光远也去世了。

瞿玉屏临终前办了3件事:一是告诉9岁的贺捷生,她本不姓瞿,而是姓贺,他的生父在延安,是赫赫有名的贺龙将军,叮嘱她长大后一定要去找他;二是对杨氏摊牌,说他过去撒谎了,他们的养女不是育婴堂的孤儿,而是从贺龙手里抱回来的,他死后要善待她,千万不能把她弄丢了,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哪一天贺龙回来问她要人,可不会轻饶她;三是把一起共过患难的朋友加同乡罗文杰召到床前,对他和盘托出女儿的来历,请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护好这对母女。

罗文杰曾是贺龙的部下,当时已是国民党中统湘西站站长,少将军衔。

罗文杰向瞿玉屏保证,虽然他与贺龙不在一个阵营,可保护贺龙的女儿他还能办得到,只要在湘西,他就不会让孩子流落街头,也不会让她遭遇不测。

瞿玉屏去世后,罗文杰先是把贺捷生和杨氏转移到沅水江边的一个深宅大院,几个月后又安排她们到了乾州。

由于失去了养父这座靠山,贺捷生从此跟着嗜烟如命的养母惨淡度日,小小年纪就要挑水、洗衣、倒马桶,踮起脚尖做饭,半夜里还要爬起来给打牌的养母做夜宵。

她在乾州插班读书半年,直接考取了一所中学,但因养母交不起每个学期两担稻谷的学费,只得休学。

幸运的是,以前的家庭老师无意中了解到贺捷生面临的困境,主动对她养母说,他可以带孩子去保靖,在他任教的省立八中读书,前提是孩子必须冒名顶替,跟他姓史,因为学校允许每个老师可以带自己的一个孩子在身边上学。

贺捷生因此只好第二次改姓。

1945年10月,从苏联回到延安的蹇先任急于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托人在《大公报》连续两天刊登广告寻找瞿玉屏和女儿。

令人遗憾的是,贺捷生在68年后的2016年才看到这条寻人广告。

那是她军事科学院的一个同事,在上海图书馆查阅历史档案时,从报缝里偶然发现的,并立即拍下来传给她的。

面对这条迟到的广告,贺捷生仰天长叹。

事实上在贺捷生漂泊湘西之时,有中共地下党在暗中保护她、关注她,也有不明身份的人在悄然靠近她、窥探她。

然而,直到1947年,当她在保靖省立八中冒名读书时,才惊愕地发现,每当危机来临时帮她化险为夷的,都是时任国民党中统湘西站站长的罗文杰。

贺捷生告诉笔者,她记得当时省立八中正在闹学潮,高年级的同学打着“反内战、反饥饿”的标语涌到保靖县党部去请愿。

她出于好奇,和低年级的同学结伴去看热闹。

不想到了县党部,一个自称是她哥哥的国民党军人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强行把她塞进一顶轿子里,不由分说地抬走了。

轿子停在一座洋房前,坐在客厅里等候她的正是罗文杰。

贺捷生觉得此人似曾相识,但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到他的家里来。

罗文杰道出了个中缘由,让贺捷生惊喜交加,感动不已。

原来,早在一二十年前兵荒马乱之时,罗文杰就曾在贺龙手下当过军官,而且与她的养父瞿玉屏共过生死。

他让儿子罗善达强行把贺捷生从看热闹的人群中带到他家里来,就是兑现他对瞿玉屏的承诺,要绝对保证贺捷生在湘西的安全。

罗文杰对惊魂未定的贺捷生说:“省立八中的学生去县党部闹事,警察马上就要出面镇压了,到时你不被警察抓走,也会被踩死。

”然后,罗文杰便要立刻送她回乾州。

贺捷生到这时终于明白,她在湘西的任何行踪都掌握在罗文杰的手中。

当天下午,罗文杰以他小儿子去乾州看病做掩护,还用那顶轿子,翻山越岭,把贺捷生送回到乾州养母身边。

1949年12月,洪江、乾州和保靖等地相继解放。

1950年,贺捷生从湘西回到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父亲贺龙身边。

在湘西暗中保护贺捷生的罗文杰于1950年10月向人民政府投诚,对瓦解湘西土匪起了重要作用。

罗文杰后被安排在湖南省政府任参事。

遗憾的是,在后来的镇反运动中,他被当成历史反革命抓了起来,几天后便吞鸦片自杀了。

“十分想念我的家乡和家乡人民”1975年6月9日,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父亲得以昭雪,让贺捷生释怀很多,但“父亲的桑植、父亲的故乡”也一直是贺捷生的一个充满深情的梦,她想要去探寻,去帮助这片也同样属于她美丽故乡的红色土地。

贺捷生自出生18天后就从桑植参加长征,1975年10月,她首次回到故乡,含着热泪向乡亲们介绍了贺龙光辉的一生。

12月,她又在桑植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上讲话,宣传贺龙的革命精神,并回顾了党中央、毛泽东为贺龙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过程。

1986年10月,贺捷生回家乡参加长征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与丈夫李振军参加天子山贺龙铜像揭幕仪式,看望当年跟随贺龙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并向当地人民讲述贺龙一生的丰功伟绩。

时隔十年后的1996年3月,贺捷生回家乡参加贺龙元帅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与乡亲们亲切交谈。

xx年2月,贺捷生的大女儿贺来毅受母亲之托,回到张家界为编纂《因参加革命而献身的贺龙元帅族人?亲属名录》征集资料,笔者有幸参与其中。

贺来毅说她的名字是“贺龙的贺、周恩来的来、陈毅的毅”,名字含义深刻,让笔者一下子就记住了。

我们叫贺来毅“贺姐”,她很高兴,说我们是她在湖南家乡的兄弟。

2016年4月3日,贺捷生在武警部队副司令员戴肃军和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等领导的陪同下,在天子山贺龙公园为贺龙扫墓。

4月4日上午,在张家界阳光酒店举行了座谈会,贺捷生非常深情地说:“我十分怀念我的父亲贺龙,十分想念我的家乡和家乡人民。

”她希望全体与会者一定要弘扬贺龙革命精神,做人做事都要体现贺龙故乡人的形象,为张家界争光。

她还勉励我们一定要搞好革命纪念地建设,特别是桑植贺龙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的建设。

她希望建设好贺龙中学,并向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国家将每年从贺龙中学定向招收两名学生上飞行学院,为国家培养飞行人才。

她认为张家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并笑称美国的旅游环境就不如张家界。

座谈会上,当笔者向她汇报恢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原貌,塑建主要创始人纪念碑的时候,她高兴地站了起来,并仔细地察看设计图纸。

她说:“恢复旧址要搞成历史原貌,使人们感觉到有真实感,不要搞豪华奢侈的东西,要着重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

每一块革命纪念地都有她的历史故事,各有各的特色,建好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就要突出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当年在大庸指挥红二、红六军团战斗,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转移的特色,以及在湘鄂川黔省委大院内工作与生活的历史故事。

贺捷生”她要求我们向湖南省委宣传部汇好报,按程序上报各项工作。

当天下午,贺捷生在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小明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国军等的陪同下到达慈利县溪口视察,她在被称为“红军树”的古樟树前与当地干部群众合影,并围绕大树行走3圈。

1934年12月20日,贺龙、萧克领导的红二、红六军团曾在古樟树下收编1000余名游击队员参加红军。

贺捷生回京后,就“红军树”的故事专门写了一篇《去看一棵大树》的纪实文章:这棵古樟形单影只,顶天立地,孤独地站在一片开阔的沙滩上,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身边的那片土地,那条自古以来环绕着坪地静静流淌的河流。

远远望去,那几根粗大的如同赤裸的手臂伸向天空的树枝,既像大地竖起的一根根旗杆,又像河水高举的一簇簇波浪……贺捷生等将帅子女非常支持笔者在红色场馆建设方面的工作。

2016年12月12日,贺捷生发短信对笔者说:“你发来的红二、红六军团领导雕像图收到了,谢谢你!设计图很重要,希望多征集一些内行的意见,包括他们的子女亲人,当时的领导年轻、威武、风华正茂,与赤卫队员不一样,神似很重要!你们很辛苦,由衷地感谢你!”2016年1月20日,天降大雪,笔者到北京向将帅子女请示雕塑事宜后匆匆忙忙往回赶,贺捷生心里惦记着我,她在短信中说:“你太辛苦了,刚好春运,天冷人多,你要保重身体,雕像是永久的,一定要认真仔细做好!”3月25日,她在短信中又说:“谢谢你为建设革命遗址费心操劳,辛苦了,我很受感动和鼓励,看着眼前的世界,溢光流采,风生水起,满大街奔走春风拂面的年轻人,必须承认一个时代过去了,又一时代已经来临了,让新一代走向社会,走向市场经济的战场,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好生活,谢谢你今天做的事业,这是伟大的!”2016年3月22日是贺龙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贺捷生提前几天回到了家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