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docx
各种修辞手法例句大全(精选)
各种修辞手法例句大全(精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反复)一、比喻:明喻、暗喻、借喻(一)明喻句:1.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2.那对叶像一片玻璃片一产透明、清亮。
3.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4.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检察院缩小了一半。
5.他牵着一头毛色像黑缎子似的黑牤牛往回走了。
6.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7.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8.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9.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10.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11.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12.时间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
13.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14.时间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15.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
16.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
17.问号,就像人躬身自问一辈子,因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来自我们自身。
18.感叹号像一支催人奋进的鼓槌,等待我们去擂响时代最强音。
1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0.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二)借喻句:1.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幼苗= 儿童)2.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凌乱的头发)3.别小看这种树的“胡子”,它使榕树成为地球上“树木家族”中的巨无霸。
(胡子= 榕树的根)4.星空中银盘高挂。
(银盘= 月亮)5.飞跃的羚羊,勇夺奥运铜牌。
(飞跃的羚羊= 田径好手)6.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以「厚障壁」来比喻感情距离.)7.明月是圆盘,月光是圆盘里倒出来的银水。
8.一柄弯刀搁在夜空上。
9.荷叶上的明珠晶莹通透,在上面翻滚着。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可编辑修改word版)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深圳市布吉中学 王泽中(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 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 、明喻,特点:甲像乙, 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A2、幸福像花儿一样。
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 (2)、喻体, (1)、本体,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C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 A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D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E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 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艺术手段,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强言语的艺术效果。
下面是十大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举例说明。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进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化。
比喻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例子:他的眼睛如同一池清泉。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行为、感觉和特征,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特点。
拟人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打动读者的情感。
例子:秋天的落叶轻轻飘落,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蹈者。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句式结构或词语来强调并列的事物,加强语气表达力,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直接、有力。
排比能够使文章的修辞效果更加突出。
例子:求其友,如求其水;求其爱,如求其光;求其心,如求其真。
四、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人物或情感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烘托出一种戏剧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夸张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例子: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碎玻璃。
五、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相关的词语或事物来代替自己讲述的词语或事物,起到替代和提醒的作用。
借代能够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避免重复。
例子:我闻到了梨花的香气,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六、反问反问是通过陈述时向对方提问并以此提醒或强调自己的观点。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达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子:难道生活中只有胜利和失败吗?七、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对照,从而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比较能够使文章的描述更具有说服力,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例子:她像一只雀儿般灵动的跳舞,飞舞在舞台上。
八、倒装倒装是将句子中的主谓语调换位置,使语序上与正常的语序相反。
倒装能够突出句子中的一些成分,使语气更加强烈,语言更富有节奏感。
例子:Into the room walked a man,his tall figure casting a shadow on the floor.九、设问设问是在文章中故意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和回答,从而达到引发共鸣和提醒的作用。
15种修辞方法及例句
15种修辞方法及例句
以下15种修辞手法及例句:
1.比喻:这个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拟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4.排比: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设问: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6.反问:我难道不是祖国的花朵吗?
7.引用:心里正想着呢,不觉愉快地笑了,心想:“这一来不会再失败了。
”
8.借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
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9.对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0.反复: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11.对比: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2.回环: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13.顶真: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
14.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5.借喻: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像蝴蝶一样纷纷飘落。
修辞手法大全(含例子)
70种修辞手法介绍:1. 比喻- 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都出现。
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用“是、成为、变成”等词连接。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借喻隔阂。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情感、语言等。
比如“大海是如此的变幻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3. 夸张- 扩大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缩小夸张:把事物往小、少、慢等方面夸张。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4. 排比- 句子排比:多个句子结构相似。
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 短语排比:如“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
5. 对偶-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关。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串对:上下句意思连贯,有承接、递进等关系。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反复- 连续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连续出现。
如“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间隔反复:相同词语或句子间隔出现。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7. 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8. 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如“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实际意思是那条街热闹。
- 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例如“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意思是字典是良师益友。
(完整版)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
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
例句: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各种修辞手法和例句
排比手法经典例句:1.爱心: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美: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3.积累: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
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4.错误: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
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5.立志: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
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
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
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6.选择: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7.生活: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完整版本修辞手法大全.doc
(寄修辞手法:偶、比、人、借代、夸、排比、反复、象征、寄寓托) ,互文,,反,引用1.比:1、定又叫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构比一般由三个部分成,即本体(被比的事物或情景)、体和比(比关系的志性)。
3、种根据比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特征,可分四种。
(1)明。
本体、体都出,中用比“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仿佛⋯⋯似的”等接。
常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 2)暗。
本体体都出,中用比”是、成了、成“等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
此外,暗有一些体需注意的是:①修式暗:本体与体之以修与被修、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比关系。
例如: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本体与体之以同位复指形式表比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③注式暗:本体与体以注明的形式表比关系,常用破折号接。
例如:五点,上工的汽笛响了,“罐”的盖子—那扇一推开⋯⋯( 3)借。
不出本体和体,直接叙述体。
借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吃尽了我的血肉。
( 4)博。
用几个体共同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的浪花。
4、比的作用( 1)化平淡生;(2)化深奥浅;(3)化抽象具体5、构成比必具的条件本体和体必是本不同的事物,否,就不是比。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不能看比。
下面几例不是比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大全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大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或描述某一种事物。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明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明确地比较,例如“他像一只熊一样笨拙”。
暗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模糊地比较,例如“她的脸像一朵花一样绽放”。
借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直接转化为喻体,例如“他的手就像一把铁锤一样坚硬”。
比喻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
2.拟人:将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例如“月亮温柔地照耀着大地”。
拟人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3.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描述事物,例如“他的歌声震得玻璃都快碎了”。
夸张的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种情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4.对偶:将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偶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工整、优美,易于记忆;同时也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种情感。
5.反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例如“一遍一遍又一遍,我的思念飘向远方”。
反复的作用:强调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6.设问: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例如“你是否感到孤独?是的,我感到孤独”。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情感。
7.反问:通过反问句来表达一个十分明确的观点或情感,例如“难道你不觉得这个电影很无聊吗?”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语言更具说服力。
8.排比:使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例如“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9.借代:用某些特征或标志来代替某个人或事物,例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借代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例句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例句一、比喻1. 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2. 结构- 比喻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三部分组成。
3. 例句- 月亮像一艘弯弯的小船。
(本体“月亮”,喻体“小船”,比喻词“像”) -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本体“百合花”,喻体“笑容”,省略比喻词,是暗喻)二、拟人1. 定义-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2. 例句-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果子露出笑脸”“点头微笑”,把果子当作人来写)-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星星窃窃私语”,赋予星星人的行为)三、夸张1. 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2. 例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是对瀑布长度的夸张描写)- 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比针鼻儿还小”是对心眼小的夸张说法)四、排比1. 定义-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2. 例句-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三个句子结构相似,都是“心灵是……”的句式)五、对偶1. 定义-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 例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对“僧敲”,“池边树”对“月下门”)六、反复1. 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2. 例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重复,强调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常用的修辞手法
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
01
例: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02
五、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有的人
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
例: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02
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次出现
01
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我摸摸那条棉被……,简直象纸一样单薄。 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
01
例: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不行么?
添加标题
02
01
种类 1、特征代本体。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志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作借体。 如: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2、专名带泛称 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3、处所代本体。包括以人事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 如:来“两杯龙井”。 4、部分代替整体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5、具体代替抽象 如:枪杆子里出政权。
比喻的运用
(二)用来说明事理。运用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
如:(文章)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 。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下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
八大修辞手法及例句
八大修辞手法及例句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三、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word完整版)高中修辞手法口诀及资料.docx
修辞手法口诀:两比两问三强调,(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对比、夸张、反语)三文采三气势莫混淆(引用、用典、化用)(对偶、排比、反复)(借代)设问设问的特点 -- “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 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再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又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又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夸(1 )夸的特点及其作用!夸指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原有事物行合乎情理的着意大或小。
要求使用不能失去生活的基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想,人启示。
(2 )夸的几种形式a、大夸。
例如:流直下三千尺,疑是河落九天。
b、小夸。
例如:五岭逶迤浪,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
例如:看的麦苗,就嗅出白面的香味来了。
反反就是反的方式来加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反的种:(1 )表示刺的反:中国人的屠戮的,八国的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几屡血痕抹了。
⋯⋯在是致极了;又如 :" 友邦人士 "从此可以不必 " 惊莫名 ", 只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常见修辞方法及举例
常见修辞方法及举例
1.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的方式,用浅显的,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
如: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美极了!
2. 拟人: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
如: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3.夸张:夸张就是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排比:排比就是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如:亲情像一盏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像一把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像一座石桥,链接我们的心灵。
5.设问:设问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提问自己再回答。
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反问就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
如:言行逼供算本事吗?
7.疑问:疑问就是对对方提出问题
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史上最全修辞手法大全
史上最全修辞手法大全1 比喻⑴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⑵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⑶比喻的作用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
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同类比较)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表示想象)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
(表示列举)2 比拟⑴比拟的特点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含例句)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含例句)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7.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说明方法:什么是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分类别——条理清晰;作比较——鲜明突出;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还有: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01比喻例句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2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3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5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6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尽是落叶。
7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飞扬扬地飘着,好像是在向秋天告别。
8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9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10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1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综合版)修辞手法总览
(综合版)修辞手法总览1. 前言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经常用于增强表达力和艺术性的技巧。
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对于撰写文学作品或其他文字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向读者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提供例子以帮助理解。
2.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传达某种含义。
它常用于形容一个事物,并将其与另一个事物相联系,以增加表达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例子:- 他是一只勇敢的狮子,总是保护着自己的家人。
- 她的笑声像清晨的鸟鸣,充满了欢快和活力。
3. 比拟比拟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来描述其特点。
它通过类比的方式来传达某种含义,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子:- 时间像一条河流,永不停歇地向前流淌。
- 这个问题就像一把锁,丢失了钥匙,难以打开。
4. 排比排比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来强调某种情感或思想。
它能够增加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例子:- 他努力、奋斗、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 她喜欢阅读、写作、探索各种知识。
5. 反问反问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观点。
它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并起到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子:- 你难道不想改变现状吗?- 这难道不是我们的责任吗?6. 比照比照是通过与某个事物相比较,来突出另一个事物的特点或形象。
它能够用一个容易理解的概念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某个事物。
例子:- 她的微笑像阳光般温暖。
- 他的笑声如同清泉般清脆悦耳。
7. 象征象征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联系,使其代表某种含义或象征某种概念。
它能够赋予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和隐喻。
例子:- 鸽子常常被用作和平的象征。
- 红色在文化中常象征着热情和力量。
8. 总结本文档简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排比、反问、比照和象征。
掌握这些修辞手法能够提升文学作品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也是提高写作技巧的有效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 )有:比喻、拟人、夸张、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A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D、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夸张)明喻、暗喻和借喻。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 、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A 、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例句: 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A2 、幸福像花儿一样。
4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A3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例句:A4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A5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A6 、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A7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A8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
例句: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的天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
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D、为了我的爸爸,为了我的妈妈,为了我的亲人,我一等要好好学习。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5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把秘钥。
A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只对偶,不对仗。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
例句: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既对偶,又对仗。
)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对偶的种类: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第一,正对: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
上句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
例如: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本体是巨浪喻体是翡翠,这句话还用了拟人)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第二,反对:上下文的意义相反或者相对。
例如: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满招损,谦受益。
距离。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第三,串对:上下文意思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这叫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做串对。
例如: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例句:第一,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复用字。
例如:1破帽遮市,漏船酒泛中流。
横眉冷千夫指,俯首甘孺子牛。
第二,式偶:式偶的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不那么格。
例如:我常想:柳婀娜多姿,可媚极了,桃李多彩,可极了6、反复:了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或句子。
反复的种:反复和隔反复。
反复中无其他隔。
隔反复中有其他的。
如:A、山谷回音,他离去,他离去。
(反复)B、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三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隔反复)7、:了引起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思考,有的了突出某些内容。
“有有答”。
A、陶渊明的《酒》一中有一句“ 君何能,心地自偏”。
B、你我什么能达到种境界?是因我心中没有俗念。
8、反:反是用疑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只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句中。
人可以从反句中会到表达者的真意。
反也叫激、反、。
如:A 、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有点毛毛刺刺的。
可是公开教学道是上台表演?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在林子里他喜的文?京京心理受极了。
(黄蓓佳《心声》)用集中反或反,表达激的感情,以增文章感染力。
B、池水漪,花乱,能它不美呢?(其人人都要它美)C、你上老是乱堂律,我道不能你?(其是可以你的)9、引用:引用成的来提高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接引用两种。
引用成的 (成、句、格言、典故等 )来提高言表达效果,作用:使据确充分,增服力,富启性,而且言精,含蓄典雅。
分两种:A、明引(直接引用)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是故弟子不必如,不必於弟子。
明志是有引号(引或双引)。
B、暗引(接引用 ),没有引号,只知道大意,但不清楚原句。
例句:失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如: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出,孤帆一片日来。
(《望天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一面的回身,一面絮絮的,慢慢向外走去⋯⋯(《故》)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A、等到惊一犁土的季,十家已有八亮了囤底,揭不开。
(《》)B、多喝点墨水,有什么了不起?⑤ 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演》)11、反:用与本意相反的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反的方式加表达效果。
有的刺揭露,有的表示密友好的感情。
如:A、(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子,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宛如小姑娘的髻一般,要将脖子扭几扭,在致极了。
(其并不致)B、中国留学生会的房里有几本,有得去一;倘在上午,里面的几洋房。
里倒也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地响得震天,兼以房烟斗乱;精通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事 :是刺的法,他精通的事其是一些无聊的事。
)C、日本上很斥他的不,国青年也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国青年:指当日本一些受国主思想影响而狂妄自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 国青年”有刺意味)特:些修辞中,考的最多的是比。
同学注意: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1 )表示比的。
如:A、他得很像他哥哥。
B、奶奶从来没有像在高大,美。
句中奶奶的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
C、他是像去一喜打球。
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句。
(2 )表示推、揣度的。
如:A、他才好像出去了。
B、小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是了加气,明估的准确性。
C、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
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判断,不是比。
(3 )表示例。
如:A、本次考很多同学的步很大,像昊、李疏桐等等B、“你,像你的大官会没有?”句中用“像”字表示把(方志敏)作例子,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
(4 )表示想象。
如:A、了眼,上仿佛已是桃儿、杏儿、梨儿。
B、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着大海⋯⋯ 句中用“好像” 引出皮鞋匠生的想。
C、⋯⋯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的“咯咯叫”、“啄木板”,想到是小主人的。
(5 )表示明。
A 、人微笑着:“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述某一道理。
B 、狼狗忙半着眼睛,:“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