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中药化学分析课件

中药化学分析课件

1 2 3 4
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阐明药效物质基础
探索防治疾病的原理
经现代医学和药理 研究证明,人参皂苷为 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 它具有人参的主要生理 活性。
R1 O
R1
R2O HO
12
H
20
R2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b2 人参皂苷Rc
glc(2→1)glc glc(2→1)glc glc(2→1)glc
glc(6→1)glc glc(6→1)ara(p) glc(6→1)ara(f)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1 2 3 4
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经中药化学的研究表明,黄芩在冷水浸 泡过程中,其有效成分黄芩苷可被药材中的 酶水解成黄芩素,后者不稳定易氧化成醌类 化合物而显绿色。
COOH
O O

HO HO
O
O
[O]
O
O
OH OH
OH
HO OH O
OH
O
O H
O
黄芩苷
黄芩素(黄色)
醌类(绿色)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1 2 3 4
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O
13
28
R2 R3O CH2 R1
R1 R2 R3
柴胡皂苷a OH -OH –fuc(3→1)glc 柴胡皂苷d OH -OH –fuc(3→1)glc

《中药化学》课件——绪论

《中药化学》课件——绪论
40年代陆续生产了麻黄碱、芦丁、洋地黄毒苷、
咖啡因、小檗碱、山道年、地高辛、西地兰、阿 托品、长春新碱等。
70年代以后
羟基喜树碱—抗癌 高三尖杉酯碱—抗白血病 天花粉蛋白—引产 青蒿素、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抗疟
(六)中药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更注重以活性为指标追踪有效成分的分离,
我国尤为重视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活性指 标,更能体现中医药特色。
新方法:
直接研究血液中的有效成分,观测含药血清 的活性,作用器官、作用靶点,并且采用现代色 谱和光谱技术,对含药血清进行化学成分的提取、 分离和结构鉴定。建立中药提取物,药物胃肠代 谢物、含药血清、药物肝脏代谢物等化学成分的 指纹图谱,采用计算机处理,阐明活性成分的来 源和代谢途径,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 供科学依据。
分离出的有效成分种类以生物碱、二 萜、三萜、黄酮类居多。
2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麻黄碱(左旋麻黄碱),
使麻黄碱成为世界性常任药物。麻黄碱具有兴奋 中枢、收缩血管、增强汗腺、唾液腺分泌,缓解 平滑肌痉挛等作用,是麻黄平喘的主要成分。
30年代发现了延胡索乙素(消旋四氢巴马丁)、
汉防已甲素(粉防已碱)、汉防已乙素(防已诺 林碱),均有镇痛作用。
1769 酒石酸(酒石) 1975 苯甲酸(安息香) 1778 乳酸(酸乳) 1785 苹果酸(苹果)
卢勒(Rouelle) 柏格曼(Bargmann)
1773 尿素(脲) 1776 尿酸(脲)
1822 瑞香苷 1830 苦杏仁苷
1、酒石酸的制得,揭开了序幕。 2、植物中有机酸的研究促成有机化学及植物化学的形成。
从单味药研究向中药复方研究发展。 更注重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如药理学、药代
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等),吸收新技术、新 方法并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传统经验。

中药化学-绪论

中药化学-绪论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 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 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总 黄酮等。 (5)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 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分。
问:
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 2、中药化学与植化和天然药物 化学的相似相同与不同之处。
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 2、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 临床疗效 • 3、研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第一章 绪论
1.4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4.1 历史 中国:古代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代葛洪的练丹术 ——汞、锌制剂: 开创了无机化学制备药物的先河。 明代记载的发酵法——没食子酸结晶 明代记载的升华法——樟脑 近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中医药 发展几乎停滞,失去领先优势。
关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某一种中药含有几种类型的成分, 而每一个类型又可能含有少则几种、 多则十几种、几十种化学成分。
一种中药如此,复方中药就更复 杂了。
相关概念
( 1 )单体: 即化合物 , 指具有一定分 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 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 ( 2 )有效成分 : 具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 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 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 70年代后: 羟基喜树碱——抗癌 高三尖杉酯碱——抗白血病 天花粉蛋白——引产 青蒿素、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抗疟
1.4.3 发展趋势 * 更注重以活性为指标追踪有效成分的分离, 我国尤为重视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活性 指标,更能体现中医药特色。 * 从单味药研究向中药复方研究发展。 * 更注重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如药理学、药 代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等),吸收新技术、 新方法并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传统经验。 * 对海洋生物的研究是中药化学研究的又一 新热点。

中药化学总论讲义

中药化学总论讲义

中药化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观点)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中药化学研究什么?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含各种中药的化学成分(主假如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构造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别方法以及主要种类化学成分的构造判定等。

别的,还波及主要种类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门路等内容。

中药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的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家产化中发挥着极其要点的作用。

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注:本内容为第四节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意义)(1)说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究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说明中药发放配伍的原理( 3)改良中药制剂剂型、提升临床疗效(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5)供给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照(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7)构造修饰、合成新药主要考试内容: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别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种化合物的构造特点与分类。

3.各种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别与鉴识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构造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别、构造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有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课程主要内容:内容绪论总论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生物碱 **糖和苷 *各论醌类 **香豆素和木脂素*黄酮 **萜类和挥发油*皂苷 **强心苷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其余成分各论学习思路:学习方法: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

2.注意总结概括,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状况下,分类记忆特别点。

3.注意理论联系实质,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习指导。

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别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注意:在提取前,应付所用资料的基源(如动、植物的学名)、产地、药用部位、收集时间与加工方法等进行考察,并系统查阅文件,以充足认识和利用古人的经验。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
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 •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单体化
学成分。 •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单体化学成
分。 •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
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如 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 (5)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 或分离部分。 • (6)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 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 (7)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 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 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社,2019 • 6 于德泉、杨峻山 分析化学手册 第七分册:核磁共振波
谱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第二节: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

产业化中的作用
• 第三节:中药及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研究

概况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具体研究目标:多针对或根据临床医疗实际需要,希望从中药或 天然药物中寻找出对目前严重危害或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疾病, 如癌症,艾滋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 等确有疗效的有效成分或药物。
• 研究方法和手段:引进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 果。
如何学好本门课程
• 1.充分重视,认真学习。在学习中了解自己。 • 2.重点原理与方法,设计技巧,融会贯通。 • 3.提高自学能力,重视试验课,操作性强。 • 4.与时具进,开创未来。 • 5.用一生学习,让学习生活化。

中药化学复习思考题

中药化学复习思考题

中药化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知识点1 中药化学主要研究容: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构造、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别离、检识、构造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化学构造的修饰或改造等。

例题:以下哪一项不是中药化学的研究容〔〕A.构造特征B.理化性质C.色谱鉴别D.生物合成途径E.动物实验●知识点2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的作用的单一化学成分,称为有效成分。

例题:. 有效成分是指( )A. 需要提取的成分B. 含量高的化学成分C. 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治疗作用的成分D. 主要成分●知识点3: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构造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别离部位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例题:以下哪个是属于中药化学成分的有效部位A 中药材的根部B 酒精提取液C 根总黄酮D 黄连素E 二次代产物第二章提取别离●知识点1:生物合成途径:一次代产物;二次代产物一次代产物是每种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维持有机体正常生存的必需物质,如叶绿素、糖类、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

二次代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重要的一次代产物,如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氨基酸等作为前体或原料,进一步代生成生物碱、黄酮、萜类、皂苷等。

二次代反映植物科、属、种的特征,且大多具有特殊、显著的生理活性。

例题:由乙酸-丙二酸生物合成途径生成的化合物是〔〕A.脂肪酸类 B.蛋白质 C.生物碱 D.皂苷 E.糖类●知识点2 化合物极性影响化合物极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1〕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

〔2〕取代基极性大小和数目多少:在化合物母核一样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并且极性取代基越多,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

知识点3 常用溶剂提取用溶剂按极性可分为三类,即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

中药化学试题答案库

中药化学试题答案库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二、填空: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粘液质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3.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4.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5.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A 乙醇B 乙醚C 丙酮D 丙酮/甲醇(1:1)E 甲醇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 苯B 乙醚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7.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A 苯B 乙醚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8.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9.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选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简述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北中大中药化学教案01绪论

北中大中药化学教案01绪论

中药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理解中药起作用的内因是其有效成分;掌握中药化学的概念;熟悉中药化学在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熟悉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

二重点阐明中药化学在中药学科和中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认清中药化学(有效)成分研究的意义。

三难点及解决方法难点:引导学生思维,渐进式理解教学内容。

解决方法:案例教学。

四教学安排以战士战斗比喻疾病、医生、药物之间的关系,以轻松的方式引入话题,同时摆明药物的地位中药基本情况介绍引发思考1,作结论导入准备引发思考2,作结论导入准备下结论,引出主题介绍中药化学的含义在产业链中展开说明中药化学在产业、行业中的重要性药典记载: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

黄芩解热,与黄芩苷关系不明显,而且道地药材含量并不高。

可能的关联在黄芩素。

黄芩素生物利用度高,是产生作用的重要原因。

代谢研究表明,进入肝脏后,黄芩苷被装配上GLCA,变成黄芩苷结论:如果用药时注重解热作用,那口服药应关注黄芩素含量,注射剂应关注黄芩苷含量。

炮制即是减毒,测定三种减的含量即可判断炮制效果。

延胡索乙素不溶于水,入丸、散入汤剂时不易煎出,加醋后酸碱成盐,可溶于水。

醋炙是为增溶。

黄连案例说明,只从外观等基本经验判断是不够的不清楚有效成分,就无法在提取与精制中取舍。

总结:中药化学从中医药理论及临床中获得信息,最终为临床服务,并拓展中医药的外延现有药物有约5%来自于天然产物。

更多的是出于不同目的,进行了“整容”五教学设计六.教学改革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要学习中药化学。

与教科书内容全面相比,以有“逻辑的思考”的主式引领课堂进度更容易吸引注意力。

七.自主学习资源1.石任兵.中药化学.科学出版社。

2.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匡海学.中药化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高幼衡.中药化学同步辅导系列丛书.科学出版社。

5.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正在编制中,明年初结稿,预计下半年面市。

将有数字版教材同时发行。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 中药中有什么? ➢ 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中性的? ➢ 如何与众多成分中分离开来? ➢ 在复方中,有哪些应有的成分,限量是多少? ➢ 在复方处,不应有哪些成分?限量多少? ➢ 如何检查复方中的应有、不应有成分?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版社
中药作用靶点的精确化研究
质量标准
中药种植 中药材流通
中药饮片 中医临床用药 中药新药研究
中成药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中药化学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
认识中药化学的应用价值—增加学习的目的性 认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与结构\理化性质等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新成分的产生 助溶作用 减毒作用。
4、阐明中药炮制原理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确定其有效成分,并以其为指标,建立定 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三 中药化学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结构与分类
成分的提取 与分离
药理毒理 研究
确定有效、 有毒、无用
提取、分离方法 提
结构鉴定,化学性质
供 标
及波谱数据


在复杂体系中 定性与定量
化学方法、TLC、HPLC、GC
在体系中主要需要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验技巧

中药化学PPT课件 中药化学绪论和方法

中药化学PPT课件 中药化学绪论和方法
渗漉装置
3、煎煮法:简便易行,提出杂质多。 不能用于挥发性和热不稳定性成分提取。 4、回流提取法:提取效率较高,快速。 不能用于热不稳定性成分提取。 5、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效率最高,最节 省溶剂。 不能用于热不稳定性成分的提取。
连续提取装置
五、影响因素:
溶剂性质; 操作方式(方法); 温度; 时间; 药材粉碎度; 其他因素。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分离的方法
一、结晶和重结晶法 二、沉淀法
结晶和重结晶法
•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溶剂中的
溶解度不同来达到分离的方法。
• 用于较纯粗品的精制
•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对欲纯化成分的冷时
溶解度小,热时溶解度大,而对杂质冷热都溶或 冷热都不溶;与欲纯化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沸 点适中;安全价廉易得。
中药化学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e

是什么?

学什么?
为什么学?

怎么学?

做过什么?
将做什么?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
人。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 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 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 向世界指明方向。
2--The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3---Chem.Pharm.Bull. 4—Tetrahedron
5---Tetrahedron Letters 6---Planta Medica
温热性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
附子 吴茱萸 细辛 蜀椒 高良姜 丁香
有效成分(类型)

最新中药化学-笔记整理

最新中药化学-笔记整理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理解误区:1.中药都是天然植物或纯天然的2.中药无毒或毒性很低学习内容:1.掌握植物各类有效成分结构、理化成分(溶解度、极性、酸碱性、鉴别反应)、合成2.掌握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3.掌握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理化方法:颜色反应、理化常数、衍生物制备光谱方法:UV、IR、NMR、MS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一)分离方法: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极性吸附剂上有机化合物的保留顺序:氟碳化合物<饱和烃<烯烃<芳烃<有机卤化物<醚<硝基化合物<腈<叔胺<酯醛酮<醇<伯胺<酰胺<羧酸<磺酸: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正相色谱:固定相——强极性溶剂(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弱极性溶剂(氯仿,乙酸乙酯)分离极性分子&中等极性分子极性小的先流出反相色谱:流动相——强极性溶剂(甲醇-水/乙腈-水);固定相——弱极性溶剂(十八烷基硅烷/C8键合相)&中等极性分子官能团极性:糖>酸>酚>水>醇>胺>酰胺>醛>酯>醚>卤代烃>烃极性官能团越多,极性越大(甲醇>乙醇>氯仿>苯)3.凝胶色谱: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到达分离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且分离时先出来(二)质谱MS1.电子轰击质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电喷雾店里质谱:大分子&小分子3.化学电离质谱1.化学位移δ=信号峰位置-TMS峰位置/核磁共振仪所用频率*106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诱导效应:电负性越强,信号峰在低场出现;共轭效应:p-π共轭(孤对电子与双键)移向高场;π-π共轭(两个双键)移向低场化学键的各向异性:叁键化学位移移向高场,碳碳、碳氧双键移向低场;苯环移向低场;δCH3<δCH2溶剂:形成氢键移向低场浓度、温度3.峰裂分数:n+1 规律——n为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数峰面积:质子的数目氢核之间的自旋偶合(自旋干扰);数J,用来衡量偶合作用的大小。

(整理)中药化学重点.

(整理)中药化学重点.

中药化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化学的概念: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中药化学成分。

具体地说,中药化学主要是研究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中药的来源:中药除少数品种为人工制品外,大都是来自于植物、动物、矿物的非人工制品,并以植物来源为主。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1、中药有效成分:通常把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具有治疗作用,可以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

2、中药无效成分:不具有生物活性也不能起防病治病的作用的化学成分。

3、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1、糖: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2、苷:苷又称为甙或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苷中的非糖部分称为苷元或配基。

3、氮苷:糖上的端基碳与苷元上氮原子相连接而成的苷称为氮苷。

4、碳苷:一类糖基的端基碳原子与苷元碳原子直接相连接而成的苷类化合物。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1、醌类化合物可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

2、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酸碱性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故具有一定的酸性。

β–羟基醌类化合物的酸性>α–羟基醌类化合物的酸性(2)颜色反应主要基于其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分子中的酚羟基性质。

3、3、醌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1)蒽醌苷类与游离蒽醌的分离根据其极性的差别,故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苷类在氯仿中不溶而游离(2)游离蒽醌的分离方法:pH梯度萃取法、色谱法(3)蒽醌苷类的分离方法:溶剂法、色谱法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1、概念:苯丙素类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是一类广泛在在于中药中的天然产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第一章绪论本章复习要点:1.熟悉中药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2.了解中药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了解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第一节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概念】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研究对象】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为中药化学成分,在这其中要明确三个概念:①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②无效成分—无生物活性、不能起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③有效部位—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任务】主要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化学结构修饰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的结构与中药药效的关系等。

第二节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中的作用【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4.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2.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

3.研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第三节中药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向【研究概况】1.中国古代医药化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国内外研究成果。

【发展趋势】在研究思路上,更加注重以活性为指标,追踪有效成分的分离。

从单味药的研究向复方方向发展。

从具体研究目标上,多根据临床需要,找出有疗效的有效成分或药物。

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更加重视引进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

习题一、名词解释1.有效成分2.无效成分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有何作用?2.举例说明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有何作用?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本章复习要点: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二、填空: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粘液质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3.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4.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5.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A 乙醇B 乙醚C 丙酮D 丙酮/甲醇(1:1)E 甲醇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 苯B 乙醚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7.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A 苯B 乙醚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8.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9.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选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简述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的生产
中药质控与监管
中药的应用研究
药材的质量标准 配伍理论的研究 新药的研究
•成分提取工艺 •制剂成型工艺 •质量控制 •复方药理毒理研究 •临床研究
中成药的销售
三 中药化学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结构与分类
成分的提取 与分离
药理毒理 研究
确定有效、 有毒、无用
提取、分离方法 提
结构鉴定,化学性质
2、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对大鼠进行研究
儿茶酚胺排出量 17羟皮质酮排出量 心率
氧耗量
寒证 少 少 慢 低
热证 相反
温热药中多含有消旋去甲基乌药碱---对寒证大鼠的上述指标具有修正作用, 因此推测该项成分可能是热性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新成分的产生 助溶作用 减毒作用。
(2)中药多为复方---多数暂时还不能完成阐明所有有效成分 机理---在原方制法的基础上,去除非有效成分,降低服用量, 或减少副作用
六 基本概念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且能用分子 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
无效成分:与有效成分共存的无生物活性,也不能起防病治 病作用的成分。

五 研究目的及方法
1传统化学药物研究的思路
疾病----模型----筛选不同化合物 现有的化合物是有限的 天然产物---筛选植物提取物---寻找新化合物(先导化合物)---活性追踪-
--化学修饰 经济、技术投入非常大
2中药研究思路
(1 )中药---治疗作用清楚(先期不必大规模筛选)---分离成 分---进行相关的药效实验---找出与药效相关的化合物---进行 修饰
版社
有毒成分: 对人体用毒害作用的成分,有的作用明显,有的在 体内蓄积后产性毒害.
有效部位:含有一种主要的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 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第二节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 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一、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病治 病的原理(如青蒿素)
4、阐明中药炮制原理
二、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确定其有效成分,并以其为指标,建立定 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2、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 和临床疗效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
小 三便:贮存、携带、服用方便
供 标
及波谱数据


在复杂体系中 定性与定量
化学方法、TLC、HPLC、GC
在体系中主要需要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验技巧
四 与中药化学相近的学科
植物化学—农学院、林学院,研究目的在于分离方面。 天然药物化学—西医院校、其它国家(日本--生药)。 三者用于分离成分的技术手段相同 中药化学与天然药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研发药物,为人类健康服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 为什么有的中药有毒 为什么不同的中药能治不同的病
一切取决于一个因素----中药中的化学成分
即有效成分是其中的关键—物质基础
OH
HO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O HO
HO HO
OH
OH
R1
O
OH
R2
OH
O
OH
R3 HO
3 核心问题
中药中有什么? 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中性的? 如何与众多成分中分离开来? 在复方中,有哪些应有的成分,限量是多少? 在复方处,不应有哪些成分?限量多少? 如何检查复方中的应有、不应有成分?
认识中药化学的应用价值—增加学习的目的性 认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与结构\理化性质等
的关系,联想记忆 通过练习增加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验增加对学科的整体认识
参考书目
1. 石任兵.中药化学.科学出版社 2. 姚新生.天然产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匡海学.中药化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 高幼衡.中药化学同步辅导系列丛书.科学出
4 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学科----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的概念--P1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 床用药经验,主要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现 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研究对象---中药有效成分
二 中药的研究与应用的产业链
中药理论
中药基础研究
药理作用 有效有毒 分离鉴定 种植研究
三、研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1. 研发新药 2. 扩大药源
如:以三颗针代替黄连
基础研究领域
应用领域
中药复方中成分相互作用研究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研究
有效成分
化学成分体内代谢研究
中药作用靶点的精确化研究
质量标准
中药种植 中药材流通
中药饮片 中医临床用药 中药新药研究
中成药物
中药化学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
中药化学
授课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 什么是中药化学? 1中药是什么?
中草药12807种
植物药11146种
动物药1581种
矿物药80种
人工制品 青黛、阿胶等
药用部位
2决定中药作用的因素
都是根入药,大黄与人参的药用完全不同,为 什么?
植物品种不同却可作同一中药入药,如大黄,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