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下册考试题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7章 电化学第8章 量子力学基础第9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第10章 界面现象第11章 化学动力学第12章 胶体化学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7章 电化学第8章 量子力学基础第9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第10章 界面现象第11章 化学动力学第12章 胶体化学答:分散相粒子直径d介于1~1000nm范围内的高分散系统称为胶体系统。

胶体系统的主要特征:高分散性、多相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

答:在暗室中,将一束经过聚集的光线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个发亮的光锥,称为丁泽尔效应。

丁泽尔效应的实质是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

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nm的范围内,而一般胶体粒子的尺寸为1~1000nm。

当可见光投射到胶体系统时,如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现象,产生丁泽尔效应。

答: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和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存在的三个重要原因。

(1)胶体粒子表面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而带电:①固体表面从溶液中有选择性地吸附某种离子而带电;②固体表面上的某些分子、原子在溶液中发生解离,使固体表面带电。

各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彼此之间相互排斥,有利于溶胶稳定存在。

(2)溶剂化作用:对于水为分散介质的胶体系统,胶粒周围存在一个弹性的水化外壳,增加了溶胶聚合的机械阻力,有利于溶胶稳定。

(3)布朗运动:分散相粒子的布朗运动足够强时,能够克服重力场的影响而不下沉,这种性质称为溶胶的动力稳定性。

答: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及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的三个重要原因。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降低溶剂化作用皆可使溶胶聚沉。

其中,加入过量的电解质(尤其是含高价反离子的电解质)是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增加电解质的浓度和价数,可以使扩散层变薄,斥力势能下降。

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使溶胶发生聚沉的势垒的高度相应降低。

当引力势能占优势时,胶体粒子一旦相碰即可聚沉。

答:乳化剂分子具有一端亲水而另一端亲油的特性,其两端的横截面通常大小不等。

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本文档为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的详细解析和讲解。

第一题题目:某种物质的标称化学式为A2B3的晶体,其结构可以用简单立方晶胞描述,请根据该晶体的结构特点回答以下问题:1.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多少个A原子和多少个B原子?2.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多少个化学键?答案:1.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2个A原子和3个B原子。

2.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9个化学键。

第二题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某元素的物态转变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物态转变曲线图1.在何种温度和压力下,该元素同时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2.在何种温度和压力下,该元素不存在液体物态?答案:1.在图中标记为C的点处,温度约为200°C,压力约为2 atm,该元素同时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

2.在图中标记为A的点处,温度约为-20°C,压力约为10 atm,该元素不存在液体物态。

第三题题目:一定质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T1的高温环境突然放入温度为T2的低温环境中,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该过程的内能变化是多少?2.该过程的熵变是正还是负?答案: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变化为Q(热量)减去对外做功(W)。

该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外做功,因此内能变化等于热量变化。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从高温物体自发地流向低温物体,因此热量减少,内能变化为负值。

2.该过程的熵变为正值。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在自发过程中增加,由于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熵增加,所以熵变为正值。

第四题题目:对于硝酸(HNO3)分子,其氮原子的氧化态是 +5,而氢原子的氧化态是 +1。

请回答以下问题:1.硝酸分子中的氧原子的氧化态是多少?2.硝酸分子中的氧化号是怎么确定的?答案:1.硝酸分子中的氧原子的氧化态是 -2。

2.氧化号的确定是根据氧化态的电荷平衡原则。

硝酸分子中的氮原子的氧化态是 +5,而氢原子的氧化态是 +1。

物理化学题库及详解答案

物理化学题库及详解答案

物理化学题库及详解答案物理化学是一门结合物理学和化学的学科,它通过物理原理来解释化学现象,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以下是一些物理化学的题目以及相应的详解答案。

题目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题目内容:某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L,压力为1atm,求该气体在3atm压力下,体积变为多少?详解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P是压力,V是体积,n是摩尔数,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

在标准状态下,P1 = 1atm,V1 = 22.4L,T1 = 273.15K。

假设气体摩尔数n和温度T不变,仅压力变化到P2 = 3atm。

将已知条件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 P1V1 = nRT1 \]\[ P2V2 = nRT2 \]由于n和R是常数,且T1 = T2(温度不变),我们可以简化方程为:\[ \frac{P1}{P2} = \frac{V2}{V1} \]代入已知数值:\[ \frac{1}{3} = \frac{V2}{22.4} \]\[ V2 = \frac{1}{3} \times 22.4 = 7.46667L \]所以,在3atm的压力下,该气体的体积约为7.47L。

题目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题目内容:1摩尔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吸收了100J的热量,如果该过程的效率为40%,求该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详解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ΔU = Q - W,其中ΔU是内能的变化,Q是吸收的热量,W是对外做的功。

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内能仅与温度有关,且ΔU = nCvΔT,其中Cv 是摩尔定容热容,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Cv = 3R/2(R是理想气体常数)。

由于效率η = W/Q,我们有:\[ W = ηQ \]\[ W = 0.4 \times 100J = 40J \]现在我们需要找到内能的变化。

由于过程是等压的,我们可以利用盖-吕萨克定律(Gay-Lussac's law)PV = nRT,由于n和R是常数,我们可以简化为PΔV = ΔT。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复习题答案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一)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第十三章1.比表面有哪能几种表示方法?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有哪些异同点?答:A0= As/m或A0= As/V;表面张力又可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二者数值一样。

但一个是从能量角度研究表面现象,另一个是从力的角度研究表面现象;故二者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2.为什么气泡、小液滴、肥皂泡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得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是什么?用同一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苯。

水和NaCl 溶液,所得的液滴数是否相同弯曲液面有附加压力,其最终会将不规则的液面变为圆形或球形;球形表面积最小,表面自由能最低,最稳定;不相同。

3.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角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体原理:①人工降雨;②有机蒸馏中加沸石;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的毛细凝聚;④过饱和溶液,过饱和蒸气,过冷液体等过饱和现象;⑤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⑥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开尔文公式说明,①、②、④、⑤是新相刚形面时的体积小,曲率半径小,对与之平衡的旧相有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

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被吸附的气体的液相对毛细管是润湿的,其曲率半径小零,当气体的分压小于其饱和蒸气压时,就可以发生凝聚。

⑥喷洒农药时,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液在叶面上铺展。

4.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

试问当将两管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小球更小,大球更大;最后小泡变成一个与大泡曲率半径相同的弧;由于小泡的附加压力大,所以大泡变大,小泡变小,最后使两泡的曲率半径相同5.因系统的Gibbs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Giibs自由能的趋势。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及解答.docx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及解答.docx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Faraday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定律在电化学中有何用处? 答: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是:通电于电解质溶液之后,(1)在电极上(两相界面),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电荷成正比・(2〉若将几个电解池串联,通入一定的电荷量后,在各个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都相等.Q(E)=Z+eL=z^F根据Faraday定律,通过分析电解过程中反应物在电极上物质的量的变化,就可求岀电荷量的数值,在电化学的定量研究和电解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2.电池中正极、负极、阴极、阳极的定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正极是阴极?答:给出电子到外电路的电极叫做电池的负极,在外电路中电势低.从外电路接受电子的电极叫做电池的正极,在外电路中电势较高.发生氧化作用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作用的一极称为阴极•原电池的阳极发生氧化作用•阴极发生还原作用,内电路的电子由阳极运动到阴极•所以原电池的阴极是正极,阳极是负极.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答: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导电粒子数目增多),但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因而使离子的运动速率降低,电导率反而下降•弱电解质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不显著,浓度增加电离度减少,离子数目变化不大•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与电导率不同,浓度降低,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减弱,正、负离子的运动速率因而增加,故摩尔电导率增加.4.怎样分别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答:在低浓度下,强电解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乞成线性关系.在一定温度下,一定电解质溶液来说,0是定值,通过作图,直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即为无限稀释时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人箒•即外推法.弱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A益,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可由强电解质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A 益设计求算,不能由外推法求岀,由于弱电解质的稀溶液在很低浓度下与坨不呈直线关系•并且浓度的变化对4m 的值影响很大,实验的误差很大,由实验值直接求弱电解质的A益很困难.5.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离子的迁移速率、离子的电迁移率和离子迁移数之间有哪些定量关系式?答:定量关系式:厂+ = “+ dE/ dZ r- = u- dE/ dl厂+ •厂-离产迁移速率山+ 4一离子的电迁移率.饥I4 7一厂++~・"乍=耳=母卯正离子迁移数艺= 1无限稀释强电解质溶液銘=益4 +銘・-盈=(屛+“GF・6.在某电解质溶液中,若有i种离子存在,则溶液的总电导应该用下列哪个公式表示: 答:对电解质溶液来说电导G是其导电的能力,以1一1型电解质溶液为例.⑴G=^+舟+ ・・・;(2)G = 爭?为什么?G=K AJ I K =A H \ • c稀电解质溶液A m =Ai +Am ・•・〃=(△: +Am >C = Am ・ c+Am ・ c «+ =Am • c 则 G+ =/c> A/2・•・G 总=G++G —=盒+古…=工盒・7.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化学势表示形式有何不同?活度因子的表示式有何不同? 答:非电解质的化学势的表示形式:活度因子表示式:非电解质a m ^ = Vm^ —电解质 QB=a 甘• a^r =a±・&为什么要引进离子强度的概念?离子强度对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因子有什么影响?答:在稀溶液中,影响离子平均活度因子7士的主要因素是离子的浓度和价数,并且离子价数比浓度影 响还要更大一些•且价型愈高,影响愈大,因此而提出离子强度的概念.I = *另加必对平均活度因子的影响lg/+=—常数/!9. 用DebyeHuckel 极限公式计算平均活度因子时有何限制条件?在什么时候要用修正的Debys Hiickel 公式? 答:限制条件为:① 离子在静电引力下的分布遵从Boltzmann 分布公式,并且电荷密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遵从静电学中的Poisson (泊松)公式.I② 离子是带电荷的圆球,离子电场是球形对称的,离子不极化•在极稀溶液中可看成点电荷.③ 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只存在库仑引力,其相互吸引而产生的吸引能小于它的热运动的能量.④ 在稀溶液中,溶液的介电常数与溶剂的介电常数相差不大,可以忽略加入电解质后的介电常数的变 化.若不把离子看作点电荷,考虑到离子的直径,极限公式修正为:—A\z+z- 1/7lgy 士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溶液中离子溶度增加,迁移速率亦将增加.12. 影响难溶盐的溶解度主要有哪些因素?试讨论AgCl 在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小,按由小 到大的次序排列出来(除水外,所有的电解质的浓度都是0・1 mol ・dm'3).(l) NaNQ (2)NaCl (3)H 2O (4)CuSC)4 (5)NaBr阿=阴(T) +RTlnZn.B 今=炖(丁) +RTlnoni ・B电解质 /zB=/^(T)+RTlnaB=〃g(T) + RTlna# • cf-7M Blgz±= 1+辆I ・10. 不论是离子的电迁移率不是摩尔电导率,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比其他与之带相同电荷的离子要 大得多,试解释这是为什么?答:在水溶液中,屮和OH-离子的电迁移率和摩尔电导率特别大,说明 屮和OH —在电场力作用下 运动速率特别快,这是因为水溶液具有氢键质子可以在水分子间转换,电流很快沿着氢键被传导.11. 在水溶液中带有相同电荷数的离子,如Li 十,Na 十,K + ,Rb +,…,它们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而迁移 速率也相应增大,这是为什么?答:IF ,Na+ ,K+ ,Rb 〒等离子带有相同的电荷,离子半径依次增大,根据修正的Debye-Huckel 公式:答:影响难溶盐的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①共同离子影响,如AgBr在NaBr中的溶解度远小于水中的溶解度.②其它电解质的影响,其它电解质的存在通过影响离子强度,影响难溶盐的活度系数,从而影响溶解度.溶解度顺序为:(2)<(3)<(1)<(4)«5).13.用Pt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Q溶液,试分析阴极部、中部和阳极部溶液的颜色在电解过程中有何变化?若都改用Cu电极,三部溶液颜色变化又将如何?答:Pt是惰性电极,阴极部溶液中C£+被还原生成Cu,溶液中Ci?+的浓度变小,颜色变淡,阳极部溶液中+向中部迁移,颜色变淡,中部的颜色在短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用Cu做电极时,阴极部的颜色变淡,中部基本不变,阳极部颜色变深.14.什么叫离子氛?Debye-Hiickel-()nsager电导理论说明了什么问题?苔:溶液中每一个离子都被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所包围,由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离子分布不均匀, 从而形成离子氛.Deby^Huckel-Oisager电导理论说明,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的性质、离子本身结构和溶剂能力以及介质的介电常数都有关系.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及解答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电极表示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1)金属气体电极如Zn(s)|Zn2+ (m) Zn2+(m) +2e- = Zn(s)(2)金属难溶盐和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Ag(s)|AgCl(s)|Cl-(m),AgCl(s)+ e- = Ag(s)+Cl-(m)(3)氧化还原电极如:Pt|Fe3+(m1),Fe2+(m2) Fe3+(m1) +e- = Fe2+(m2)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时要标明电极反应所依附的惰性金属。

2.什么叫电池的电动势?用伏特表侧得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为何在测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答:正、负两端的电势差叫电动势。

不同。

当把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发生改变,同时电池有内阻,也会有电压降,所以只能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为什么Weslon标准电池的负极采用含有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时,标准电池都有稳定的电动势值?试用Cd一Hg的二元相图说明。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会随温度而变化吗?答:在Cd一Hg的二元相图上,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落在与Cd一Hg固溶体的两相平衡区,在一定温度下Cd一Hg齐的活度有定值。

因为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在定温下只与Cd一Hg齐的活度有关,所以电动势也有定值,但电动势会随温度而改变。

4.用书面表示电池时有哪些通用符号?为什么电极电势有正、有负?用实验能测到负的电动势吗?答:用“|”表示不同界面,用“||”表示盐桥。

电极电势有正有负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不能测到负电势。

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 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 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答:电极电势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物理化学 下册练习题解答

物理化学 下册练习题解答

第7章 化学动力学一、已知气相反应A → B +C 为二级反应,若反应在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温度为100℃,开始时只有纯A 。

当反应10分钟后测得系统总压为24.58kPa ,其中A 的摩尔分数为0.1085,试求:(1)10分钟时A 的转化率;(2) 反应的半衰期;(3) 反应速率常数(mol -1∙dm 3∙s -1) 答:(1) A → B + Ct = t 1 - α α α可得 11-+=ααy A ,α=-+=-+=1110108510108508042y y A A...。

(2) t k c 12311155943910146/..==⨯⨯=-A A0s 。

(3) ()p p A A0=-1α,∴=-=-=⨯-=p p p y A0A A kPa 112458010851080421362αα....。

c pRT A0A0333mol m 4.3910mol dm ==⨯⨯=⋅=⨯⋅---1362108314373154393....,()()()k t c A A0131mol dm s =-=⨯⨯⨯⨯-=⋅⋅---αα10804210604391010804215593.... 二、在一恒容容器中,反应物A 发生如下平行反应A k Ek E 1122,,a a P RS E−→−−−+−→−−−+ (1)实验测得50℃时c P/ c S 恒为2。

当反应10分钟后,A 的转化率为50% ;反应时间延长一倍,转化率为75% 。

试确定反应级数和速度常数k 1和k 2 。

(2)当温度提高10℃时,测得c P/ c S 恒为3。

试求活化能E a 1与E a 2之差。

答:(1) 半衰期与初浓度无关,为一级反应。

k k t 12121221000693+===-ln ln min /.k k 122=,∴=-k 1100462.min ,k 2100231=-.min 。

(2) ()RT E E e A A k k /21212a 1a --⋅=, ()RT E E A A k k 1ln ln 2a 1a 2121⋅--= 。

最新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最新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电极表示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1)金属气体电极如Zn(s)|Zn2+ (m) Zn2+(m) +2e- = Zn(s)(2)金属难溶盐和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Ag(s)|AgCl(s)|Cl-(m), AgCl(s)+ e- = Ag(s)+Cl-(m)(3)氧化还原电极如:Pt|Fe3+(m1),Fe2+(m2) Fe3+(m1) +e- = Fe2+(m2)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时要标明电极反应所依附的惰性金属。

2.什么叫电池的电动势?用伏特表侧得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为何在测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答:正、负两端的电势差叫电动势。

不同。

当把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发生改变,同时电池有内阻,也会有电压降,所以只能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为什么Weslon标准电池的负极采用含有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时,标准电池都有稳定的电动势值?试用Cd一Hg的二元相图说明。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会随温度而变化吗?答:在Cd一Hg的二元相图上,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落在与Cd一Hg固溶体的两相平衡区,在一定温度下Cd一Hg齐的活度有定值。

因为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在定温下只与Cd一Hg齐的活度有关,所以电动势也有定值,但电动势会随温度而改变。

4.用书面表示电池时有哪些通用符号?为什么电极电势有正、有负?用实验能测到负的电动势吗?答:用“|”表示不同界面,用“||”表示盐桥。

电极电势有正有负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不能测到负电势。

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 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答:电极电势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第六章 相平衡6-1 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 ,相数P 及自由度数F : (1)I 2(s )与其蒸气成平衡;(2)CaCO 3(s )与其分解产物CaO (s )和CO 2(g )成平衡;(3)NH 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 3(g)和H 2S(g)成平衡; (4)取任意量的NH 3(g)和H 2S(g)与NH 4HS(s)成平衡;(5) I 2作为溶质在两不相互溶液体H 2O 和CCl 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解:(1) S-R-R '=1-0-0=1;P=2;F=C-P+2=1 (2) S-R-R '=3-1-0=2;P=3;F=C-P+2=1 (3) S-R-R '=3-1-1=1;P=2;F=C-P+2=1 (4) S-R-R '=3-1-0=2;P=2;F=C-P+2=2 (5) S-R-R '=3-0-0=3;P=2;F=C-P+1=2 6-2常见的)(32s CO Na 水合物有)(10)(7),(232232232s O H CO Na s O H CO Na s O H CO Na ⋅⋅⋅和(1)101.325kPa 下,与32CO Na 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有几种? (2)20℃时,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可能有几种? 解 系统的物种数S=5,即H 2O 、)(32s CO Na 、)(10)(7),(232232232s O H CO Na s O H CO Na s O H CO Na ⋅⋅⋅和。

独立的化学反应式有三个:)()()(232232s O H CO Na l O H s CO Na ⋅=+)(7)(6)(2322232s O H CO Na l O H s O H CO Na ⋅=+⋅ )(10)(3)(72322232s O H CO Na l O H s O H CO Na ⋅=+⋅则R=3没有浓度限制条件 0'=R所以,组分数 C=S-R-'R =5-3-0=2在指定的温度或压力的条件下,其自由度数 F=C-P+1=3-P 平衡条件下F=0时相数最多,因此上述系统最多只能有3相共存。

物化下册练习题讲解

物化下册练习题讲解

物化下册练习题第七章 《电化学》一、选择题1.用铂作电极电解一些可溶性碱的水溶液,在阴、阳两电极上可分别获得氢气和氧气。

所得各种产物的量主要取决于( )。

A. 电解液的本性;B. 电解温度和压力;C. 电解液浓度; D . 通过电极的电量。

2.采用电导法测定HAc 的电离平衡常数时, 应用了惠斯登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示零仪器,不能选用( )。

A. 通用示波器;B. 耳机;C. 交流毫伏表; D . 直流检流计。

3.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

A. 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增大;B. 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减小;C. 随浓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D. 随浓度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

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

A. 强电解质溶液;B. 弱电解质溶液;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 理想稀溶液。

5.在论述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的影响因素时,错误的讲法是( )。

A. 认为与溶剂性质有关;B. 认为与温度有关;C. 认为与共存的离子性质有关;D. 认为与离子本性有关。

6.25℃无限稀释的KCl 摩尔电导率为130 S · m 2 ·1mol -,已知Cl -的迁移数为0.505,则K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 m 2 ·1mol -)( )。

A. 130; B. 0.479; C. 65.7; D. 64.35。

7.已知298K 时,NaCl ,HCOONa 和 HCl 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分别是1.264210⨯、1.046210⨯和 4.261210⨯S · m 2 ·1mol -。

实验测得298 K 时,0.01 mol ·3dm -HCOOH 水溶液的电导率是5.07210⨯1S m -⋅。

298 K 时,0.01 mol ·3dm -HCOOH 水溶液的解离度为( )。

A. 0.1254; B. 0.2508; C. 0.3214; D. 0.0879。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P代表的是:A. 压力B. 体积C. 温度D. 摩尔数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关系是:A. 相等B. 相加C. 相减D. 无关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A. 物质的热容与质量的比值B. 物质的热容与体积的比值C. 物质的热容与摩尔数的比值D.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的比值4.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指:A.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差B.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和C.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比D.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积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6. 电化学中,原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既不氧化也不还原D. 既是氧化也是还原7.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是:A. 强酸B. 强碱C. 盐类D. 气体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9.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指:A.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B.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排斥力C.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D.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排斥力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无其他变化,这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不守恒C. 能量转换效率D. 能量转换不完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 ________ 有关。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________。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 ________ 成正比。

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________ 效应。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复习题答案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一)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第十三章1.比表面有哪能几种表示方法?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有哪些异同点?答:A0= As/m或A0= As/V;表面张力又可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二者数值一样。

但一个是从能量角度研究表面现象,另一个是从力的角度研究表面现象;故二者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2.为什么气泡、小液滴、肥皂泡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得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是什么?用同一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苯。

水和NaCl 溶液,所得的液滴数是否相同弯曲液面有附加压力,其最终会将不规则的液面变为圆形或球形;球形表面积最小,表面自由能最低,最稳定;不相同。

3.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角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体原理:①人工降雨;②有机蒸馏中加沸石;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的毛细凝聚;④过饱和溶液,过饱和蒸气,过冷液体等过饱和现象;⑤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⑥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开尔文公式说明,①、②、④、⑤是新相刚形面时的体积小,曲率半径小,对与之平衡的旧相有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

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被吸附的气体的液相对毛细管是润湿的,其曲率半径小零,当气体的分压小于其饱和蒸气压时,就可以发生凝聚。

⑥喷洒农药时,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液在叶面上铺展。

4.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

试问当将两管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小球更小,大球更大;最后小泡变成一个与大泡曲率半径相同的弧;由于小泡的附加压力大,所以大泡变大,小泡变小,最后使两泡的曲率半径相同5.因系统的Gibbs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Giibs自由能的趋势。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习题答案上课讲义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习题答案上课讲义

第七章 电化学7.1 用铂电极电解CuCl 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2)在的27℃,100kPa 下阳极上能析出多少体积的的Cl 2(g )?解:电极反应为:阴极:Cu 2+ + 2e - → Cu 阳极: 2Cl - -2e - → Cl 2(g ) 则:z= 2 根据:Q = nzF =It()22015Cu 9.32610mol 296500It n zF -⨯===⨯⨯ 因此:m (Cu )=n (Cu )× M (Cu )= 9.326×10-2×63.546 =5.927g 又因为:n (Cu )= n (Cl 2) pV (Cl 2)= n (Cl 2)RT因此:3223Cl 0.093268.314300Cl 2.326dm 10010n RT Vp ⨯⨯===⨯()() 7.2 用Pb (s )电极电解PbNO 3溶液。

已知溶液浓度为1g 水中含有PbNO 3 1.66×10-2g 。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g 的银沉积。

阳极区的溶液质量为62.50g ,其中含有PbNO 31.151g ,计算Pb 2+的迁移数。

解法1: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Pb 2+的总量的改变如下: n 电解后(12Pb 2+)= n 电解前(12Pb 2+)+ n 电解(12Pb 2+)- n 迁移(12Pb 2+)则:n 迁移(12Pb 2+)= n 电解前(12Pb 2+)+ n 电解(12Pb 2+)- n 电解后(12Pb 2+)n 电解(12Pb 2+)= n 电解(Ag ) =()()3Ag 0.16581.53710mol Ag 107.9m M -==⨯223162.501.1511.6610(Pb ) 6.15010mol 12331.22n -+--⨯⨯==⨯⨯解前()电2311.151(Pb ) 6.95010mol 12331.22n +-==⨯⨯解后电n 迁移(12Pb 2+)=6.150×10-3+1.537×10-3-6.950×10-3=7.358×10-4mol()242321Pb 7.358102Pb 0.4791 1.53710(Pb )2n t n +-+-+⨯==⨯移解()=迁电解法2: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物理化学复习题解答学习教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解答学习教案
第第5五页页,/共共151页4。页
2.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1)在寒冷的国家(guójiā),冬天下雪前,在
路上洒盐; 答:利用稀溶液凝固点较纯溶剂低,在路上(lù shɑng)洒盐可降低冰点,防止路因结冰而变滑。 (2)口渴(kǒu kě)的时候喝海水,感觉渴得更厉害;
答:根据渗透压原理,海水相当于稀溶液,溶剂 水分子透过细胞(半透膜)渗出,反而觉得缺水。
1.下列(xiàliè)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7)稀溶液的沸点一定(yīdìng)比纯溶剂高;
答:错。稀溶液中所加的溶质若是难挥发的非电解质,则 其沸点一定比纯溶剂高;若加的是易挥发的溶质就不一定。
(8)在KCl重结晶过程(guòchéng)中,析出的KCl(s)的化 学势大于母液中KCl的化学势; 答:错。应该相反,化学势从高到低的方向变化。析 出的KCl(s)的化学势小于母液中KCl的化学势。
第第6六页页,/共共151页4。页
2.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3)盐碱地上,庄稼总是长势不良(bùliáng);施 太浓的肥料,庄稼会“烧死”;
答:盐类(或肥料)在土壤中的浓度大于在植物中的浓度 时,水分通过植物细胞膜从植物向土壤反渗透,致使 (zhìshǐ)植物枯萎甚至“烧死” 。
(4)吃冰棒(bīngbàng)时,边吃边吸,感觉甜味越来 越淡; 答:反渗透。冰棒通过吸而施加了一压力,水分渗透出 而被吸入,所以感觉无味。
答:凉水温度比冻梨温度高,使冻梨解冻。冻梨含有糖分, 故其凝固点低于水的冰点,当冻梨内部解冻时,要吸收热量, 而解冻后的温度仍略低于水的冰点,所以冻梨内部解冻了而 表面上仍凝结一层薄冰。
第第8八页页,/共共151页4。页
3.在稀溶液中,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等数性质都出于同一个原因,这个 原因是什么?能否把它们的计算公式用同一个公式联系(liánxì)起来?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

I 练习题一、填空题电解质溶液1. Pt|Cu 2+,Cu + 电极上的反应为Cu 2+ + e -→Cu +,当有1F 的电量通过电池时,发生反应的Cu 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 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0.01mol·dm -3的A 溶液和浓度为0.1 mol·dm -3的B 溶液的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A )/Λm (B )等于________。

3. 已知m Λ∞(Na +)=50.11×10-4S·m 2·mol -1,m Λ∞(OH -)=198.0×10-4S·m 2·mol -1,在无限稀释的NaOH 溶液中t ∞(Na +)等于________,t ∞(OH -)等于________。

4. 25℃时,在0.002mol·kg -1CaCl 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1,在0.002mol·kg -1CuSO 4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2,则γ±1_______γ±2。

5. 已知NaAc 、NaCl 、HCl 水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Λ1,Λ2,Λ3,则HAc的摩尔电导率为________________。

6. 25℃时,1mol·kg -1的BaCl 2水溶液的γ±=0.399,则a ±= 。

7.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Cl ,MgCl 2,MgSO 4的稀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大小是:γ±(NaCl ) γ±(MgCl 2) γ±(MgSO 4)(选填<,=,>)。

8. 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定义为I = ,1 mol·kg -1的CaCl 2水溶液的I =mol·kg -1。

9. 等量的0.05 mol·kg -1的LaCl 3水溶液及0.05 mol·kg -1的NaCl 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离子强度I = 。

《物理化学下》学习辅导材料

《物理化学下》学习辅导材料

《物理化学下》学习辅导材料《物理化学》学习辅导材料之⼆《物理化学(下)》复习思考题(《物理化学》备课组,2008.10.)编者的话: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复习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我们选编了⼀些“复习思考题”供同学们选作,请同学们发现问题后及时向我们提出来,对于不够完善之处今后将逐步完善,对于错误之处将予以修正。

电解质溶液⼀、判断题:1、设ZnCl2⽔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离⼦平均活度因⼦为γ±,则其离⼦平均活度a b/bΘ±±。

()2、298 K时,相同浓度(均为0.01 mol·kg-1)的KCl,CaCl2和LaCl3三种电解质⽔溶液,离⼦平均活度因⼦最⼤的是LaCl3。

()3、0.005 mol· kg-1的BaCl2⽔溶液,其离⼦强度I= 0.03 mol· kg-1。

()4、AlCl3⽔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若为b,则其离⼦强度I等于6b。

()5、对于⼀切强电解质溶液-lnγ±=C|z+z¯|I1/2均能使⽤。

()6、电解质溶液与⾮电解质溶液的重要区别是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由电解质离解成的正负离⼦()7、电解质溶液可以不偏离理想稀溶液所遵从的热⼒学规律。

()8、离⼦迁移数t++ t¯<1 。

()9、离⼦独⽴运动定律只适⽤于⽆限稀薄的强电解质溶液。

()10、⽆限稀薄时,HCl、KCl和NaCl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单位电场强度下,三种溶液中的Cl-迁移数相同。

()11、在⼀定的温度和较⼩的浓度情况下,增⼤弱电解溶液的浓度,则该弱电解质的电导率增加,摩尔电导率减⼩。

()12、⽤Λm作图外推的⽅法,可以求得HAc的⽆限稀薄摩尔电导率。

()13、在⼀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摩尔电导率增⼤,⽽电导率的变化不⼀定增⼤。

()14.恒温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时,其电导率增⼤,摩尔电导率减⼩。

下册物化题练习题答案

下册物化题练习题答案

下册物化题练习题答案在学习物化课程过程中,丰富的练习题对于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非常重要。

然而,很多同学可能会在完成练习题时遇到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难题,难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下面将提供一些常见的物化练习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解题能力。

一、物理题答案1.题目: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析:汽车的行驶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所以,总路程=速度×时间=30m/s × 2h = 60km2.题目:一个物体从10m高的高度自由落下,求它落地时的速度。

解析: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 = √(2gh) 其中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代入已知数据,我们得到v = √(2 × 9.8 m/s^2 × 10m) ≈ 14m/s3.题目:一块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一个5N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 = F/m =5N/1kg = 5m/s^2二、化学题答案1.题目:已知一氧化碳(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求100g CO的摩尔数。

解析:摩尔质量是指物质每摩尔的质量,可以通过将物质的质量除以其摩尔质量得到其摩尔数。

所以,100g CO的摩尔数= 100g/28g/mol≈ 3.57mol2.题目:如果有2mol的氧化镁(MgO),求其包含的氧元素的摩尔数。

解析: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其中包含1个氧元素。

所以,2mol的氧化镁包含的氧元素的摩尔数也为2mol。

3.题目:已知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C6H12O6,如果我们有10mol的A,求其中碳元素的摩尔数。

解析:化合物A的化学式C6H12O6中包含6个碳元素,所以10mol的A中包含的碳元素的摩尔数为10mol × 6 = 60mol。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化题练习题答案,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下册考试题第八章 电化学选择题1.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A) 强电解质溶液 (B) 弱电解质溶液(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答案:C3.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A) 直流电源(B) 交流电源(C)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D) 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答案:D4. CaCl 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A))()()(22-∞+∞∞Λ+Λ=ΛCl CaCaCl m m m (B))(2)()(22-∞+∞∞Λ+Λ=ΛCl Ca CaCl m m m (C))()(21)(22-∞+∞∞Λ+Λ=ΛCl Ca CaCl m m m (D))}()({21)(22-∞+∞∞Λ+Λ=ΛCl Ca CaCl m m m 答案:B5.电池Cu ∣Cu +‖Cu 2+,Cu +∣Pt 和Cu ∣Cu 2+‖Cu +,Cu 2+∣Pt 的反应均可简写作Cu+Cu 2+=2Cu +此电池的(A) θm r G ∆、θE 相同 (B)θm r G ∆相同、θE 不同(C)θm r G ∆不同、θE 相同 (D)θm r G ∆、θE 均不同答案:B6. 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放电过程(A) ΔH=Q (B)ΔH <Q (C)ΔH>Q (D)ΔH 、Q 关系不定答案:B7.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 增加到0.1mol/kg 时,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A) κ减小,Λm 增加 (B) κ增加,Λm 增加(C) κ减小,Λm 减小 (D) κ增加,Λm 减小答案:D8.下列电解质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A. 0.01 mol/kg NaCl B. 0.01 mol/kg CaCl 2C .0.01 mol/kg LaCl 3 D. 0.01 mol/kg CuSO 4答案:A9.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kg 和0.1mol/kg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 1:5 (B) 5:1 (C) 10:5 (D) 5:10答案:B9.电极Tl 3+,Tl +/Pt 的电势为θ1E =1.250 V ,电极Tl +/Tl 的电势为θ2E =-0.336V ,则电极Tl 3+/Tl 的电势为θ3E 为A .0.305VB .0.721VC .0.914VD .1.586V答案:C10.Li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1241003.115-⋅⋅⨯-mol m S ,在298K 时,测得LiCl稀溶液中Li+的迁移数为0.3364,则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Cl m 为 (A) 1241033.76-⋅⋅⨯-molm S (B) 1241003.113-⋅⋅⨯-molm S (C) 1241070.38-⋅⋅⨯-mol m S(D) 1221033.76-⋅⋅⨯mol m S答案:A11.在10cm 3、1mol/dm 3 OH 中加入10cm 3水,其电导率将(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B其摩尔电导率将(A)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A12.质量摩尔浓度为b 的Na 3PO 4溶液,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电解质的活度为(A) ()()44/4±=γθb b a B (B) ()()4/4±=γθb b a B (C) ()()44/27±=γθb b a B (D) ()()4/27±=γθb b a B 答案:C13. 1mol/kg 的K 4Fe(CN)6的离子强度为(A) 10mol/kg(B) 7mol/kg(C) 4mol/kg(D) 15mol/kg答案:A14.下列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A) Zn│ZnCl2(aq)‖KCl(aq) │AgCl│Ag(B) Pt│H2│HCl(aq) │Cl2│Pt(C) Ag│AgCl(s)│KCl(aq)│Cl2│Pt(D) Hg│Hg2Cl2(s)│KCl(aq)‖AgNO3(aq)│Ag答案:C15. 电解质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温度一定时,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离子的本性 (B) 电解质的强弱(C) 共存的它种离子的性质 (D) 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答案:D16. 离子的迁移数是指正负两种离子在作电迁移运动时各自的导电份额或导电的百分数, 因此, 离子的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

它们的关系是(A) 无论什么离子,它们的运动速度愈大,• 迁移的电量就愈多,迁移数也愈大(B) 同一种离子的运动速度是一定的, 故它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 迁移数相同(C) 在只含某种电解质的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D) 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答案:C17.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

这种标准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 可逆性大(B) 高度可逆, 电动势温度系数小, 稳定(C) 电池可逆, 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D) 电动势精确已知, 与测量温度无关答案:B18. 双液电池包含两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或同一电解质但浓度不同的溶液。

在电解液相接触的界面处能产生一定的电势差,称为液接电势,对于液接电势的认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可以采用盐桥完全消除(B) 迄今为止, 既难于用实验测定又不能准确地计算(C) 可用对消法(或补偿法)测量其大小(D) 其值可以通过电极电势的能斯特公式和离子迁移数进行准确计算答案:B20. 为了提高测量电池电动势的精度, 在测量回路上, 下列仪器中不宜使用的是(A) 多量程伏特计 (B)pH计 (C)电位差计 (D)直流数字电压表答案:A21. 为了测量双液电池的电动势, 在两电极之间需要用盐桥来联接, 在下列各种溶液中可作盐桥溶液的是(A) 可溶性惰性强电解质溶液(B) 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几乎相同的稀溶液(C) 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几乎相同的浓溶液(D) 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接近, 浓度较大的惰性盐溶液答案:D22. 为了测定电极的电极电势, 需将待测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电池, 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电势的数值。

按照目前惯用的电池符号书写方式和IUPAC 对电极电势符号的规定, 待测电池符号应是(A) (+)标准氢电极‖待测电极(-)(B) (-)待测电极‖标准氢电极(+)(C) (-)标准氢电极‖待测电极(+)(D) (+)待测电极‖标准氢电极(-)答案:C23. 在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作为电动势的量度标准。

下列电池中可作为标准电池的是(A) 丹聂尔电池 (B) 伏打电池(C) 韦斯登电池 (D) 伽法尼电池答案:C24. 用铂作电极电解一些可溶性碱的水溶液, 在阴、阳两电极上可分别获得氢气和氧气。

所得各种产物的量主要决定于(A) 电解液的本性 (B) 电解温度和压力(C) 电解液浓度 (D) 通过电极的电量答案:D25. 电量计是根据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析出产物的量(重量或体积)来计量电路中所通过的电量的仪器。

它的制作和测量原理是根据(A)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B) 德拜-休格尔理论(C) 法拉弟电解定律 (D) 塔费尔理论答案:C26.在KOH 水溶液中,使用二个铂电极进行水的电解,当析出1mol 氢气和0.5mol 氧气时,需要通过的电量是(法拉第):A. 1;B. 1.5;C. 2;D. 4答案:C27.若向摩尔电导率为1.4×10-2s m 2mol -1的CuSO 4溶液中,加入1m 3的纯水,这时CuSO 4摩尔电导率为:A. 降低;B. 增高;C. 不变;D. 不能确定答案:B 。

28.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为0.01mol kg -1。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A. ZnSO 4;B. CaCl 2;C. KCl ;D. LaCl 3答案:D 。

由21lg ||2B B Az z b z γ±+-=-∑计算。

29.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 i )与离子电迁移率(U i )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电迁移率是一定的,则25℃时,0.1mol dm -3NaOH 中Na +的迁移数(t 1)与0.1mol dm -3NaCl溶液中Na+的迁移数(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A. 相等;B. t1 > t2;C. t1 < t2;D. 无法比较答案:C。

因OH-比Cl-迁移速率大。

30.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水溶液中,Li+、Na+、K+、Rb+的摩尔电导率依次增大的原因是:A. 离子浓度依次减弱;B. 离子的水化作用依次减弱;C. 离子的迁移数依次减小;D. 电场强度的作用依次减弱答案:B31.水溶液中H+和OH-的电迁移率特别大,其原因是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C. 离子荷质比大;D. 离子水化半径小答案:D32.用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主要为了:A. 简便易行;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C.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D.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答案:D33.某一电池反应,若算得其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C. 不可能进行;D. 反应方向不确定答案:B34.下列电池中,那一个的电池反应为H++OH-=H2OA. (Pt)H2|H+(aq)||OH-|O2(Pt);B. (Pt)H2|NaOH(aq)|O2(Pt);C. (Pt)H2|NaOH(aq)||HCl(aq)|H2(Pt);D. (Pt)H2(p1)|H2O(l)|H2(p2)(Pt)答案:C。

35.当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都等于1时,要使该反应能在电池内自发进行,则:A. E为负值;B. E 为负值;C. E为零;D. 上述都不答案:D(电池自发进行的条件是E>0)36.常用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g2Cl2(s)+2e=2Hg(l)+2Cl-(a q)若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 dm-3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相对地为E1、E2、E3,则298 K时,三者的相对大小为:A. E1 > E2 > E3;B. E1 < E2 < E3;C. E2 > E1 > E3;D. E3 > E1 = E2;答案:B37.为求AgCl的活度积,应设计电池为A. Ag|AgCl|HCl(aq)|Cl2(p)(Pt);B. (Pt)Cl2(p)|HCl(aq)||AgNO3(aq)|Ag;C. Ag|AgNO3(aq)||HCl(aq)|AgCl,Ag;D. Ag|AgCl|HCl(aq)|AgCl,Ag答案:C第九章界面现象选择题1. 表面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有些自然现象与表面现象并不密切相关,例如(A) 气体在固体上的吸附 (B) 微小固体在溶剂中溶解(C) 微小液滴自动呈球形 (D) 不同浓度的蔗糖水溶液混合答案:D2. 液体的内压力和表面张力的联系与区别在于(A) 产生的原因相同而作用点不同(B) 产生的原因相同而作用的方向不同(C) 作用点相同而方向不同(D) 点相同而产生的原因不同答案:B3. 液体的表面张力可以表示为 (A) B n p T S A H ,,⎪⎪⎭⎫ ⎝⎛∂∂ (B) B n p T S A A,,⎪⎪⎭⎫ ⎝⎛∂∂ (C) B n V S S A U ,,⎪⎪⎭⎫ ⎝⎛∂∂ (D) Bn V T S A G ,,⎪⎪⎭⎫ ⎝⎛∂∂ 答案:C4.大多数纯液体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率是(A) 0,>⎪⎭⎫ ⎝⎛∂∂p T γ (B) 0,<⎪⎭⎫ ⎝⎛∂∂p T γ (C) 0,=⎪⎭⎫ ⎝⎛∂∂p T γ (D) 无一定变化规律答案:B5.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不润湿液体,当毛细管右端用冰块冷却时,管内液体将(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D) 因失去平衡左右来回移动答案:A6.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液体,当毛细管左端进行加热时,管内液体将(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D) 因失去平衡左右来回移动答案:B7. 同外压恒温下,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比平液面体的蒸气压(A) 大 (B) 小 (C) 一样 (D) 不定答案:A8. 半径为0.01m 的球形肥皂泡的表面张力为0.025N/m ,其附加压力为(A) 0.025 N/m2 (B) 0.25 N/m2 (C) 2.5 N/m2 (D) 10 N/m2答案:D9.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水面上升高度为h ,其中一根在1/2h 处使其弯曲向下,水在此毛细管毛细管端的行为是(A)水从毛细管端滴下(B)毛细管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C)毛细管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D)毛细管端水面呈水平面答案:B10.能在毛细管中产生凝聚现象的物质是由于该物质的液体在毛细管中形成(A)凹面(B)凸面(C)平面 答案:A其在毛细管内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A)大于平面的(B)等于平面的(C)小于平面的 答案:C11.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答案: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