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首先,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
穴位上施加针刺或灸烧的方式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对于耳鸣患者来说,针灸疗法可以调节肝肾、清热燥湿,改
善耳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耳鸣症状。

其次,中药疗法。

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
耳鸣患者来说,中医常用的一些药物有益气安神、养血安神、清热
解毒等功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耳鸣症状,恢复听力。

再次,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中医的又一传统疗法,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来调理人体的气血,改善气血循环,对于耳鸣患
者来说,适当的推拿可以舒经活络,缓解耳鸣症状。

此外,耳穴贴压疗法。

中医认为,耳朵是一个反射区,耳穴贴
压疗法可以通过在特定的耳穴上施加压力,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改
善耳部的血液循环,对于耳鸣患者来说,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
调理方法。

另外,艾灸疗法。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来对人
体特定部位进行热熏或灼烧,以达到调理人体的作用。

对于耳鸣患者来说,适当的艾灸可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缓解耳鸣症状。

最后,气功疗法。

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调息、调气、调心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对于耳鸣患者来说,适当的气功练习可以平肝潜阳、益肾固精,缓解耳鸣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有针灸疗法、中药疗法、推拿疗法、耳穴贴压疗法、艾灸疗法和气功疗法。

每种疗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症,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治疗耳鸣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治疗耳鸣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治疗耳鸣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中医领域,有多种疗法可以帮助缓解和治疗耳鸣。

中医认为,耳鸣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肾精亏虚、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

因此,治疗耳鸣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耳鸣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肾精亏虚导致的耳鸣,常常会选用补肾填精的中药,如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

这些药物能够滋养肾阴,补充肾精,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如果是肝火上扰引起的耳鸣,可能会用到龙胆草、栀子、黄芩等清热泻火的药材,以清除肝火,缓解耳鸣。

痰火郁结型的耳鸣,则会使用清热化痰的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等,来化解痰热,减轻耳鸣。

针灸疗法在治疗耳鸣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听宫、翳风、中渚、太溪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不同的病因所选取的穴位和针刺手法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肾虚型耳鸣,会侧重针刺肾经上的穴位;而对于肝火型耳鸣,则会更多地选择肝经上的穴位进行针刺。

按摩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中医疗法。

我们可以用双手轻轻按摩耳部周围的穴位,如耳门、听会、角孙等,每次按摩几分钟,每天多次。

这样能够促进耳部的气血流通,缓解耳鸣。

同时,还可以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因为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位,按摩它有助于补肾气,对肾精亏虚型的耳鸣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中医还有食疗的方法来辅助治疗耳鸣。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

而对于肝火上扰的人,则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热降火的蔬菜和水果,如苦瓜、西瓜、梨等。

中药敷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将一些具有活血化瘀、通窍聪耳作用的中药制成敷贴,贴在耳部或相关穴位上,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的情志调理对于耳鸣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耳鸣。

治疗耳鸣的功效的中药

治疗耳鸣的功效的中药

治疗耳鸣的功效的中药耳鸣,又称耳鸣症,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患者在没有外界声音的情况下感觉到有声音传入耳中,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医认为,耳鸣多与肝肾虚弱、心火上炎、心火上扰等有关,因此在治疗耳鸣时,中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首先,常用于治疗耳鸣的中药有天麻。

天麻具有疏肝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对于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引起的耳鸣有很好的疗效。

天麻入药后能够平抑肝阳,缓解耳鸣症状,同时还能舒肝清热,减轻疼痛感,对于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当耳鸣伴有头晕、健忘、失眠等症状时,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安神的功效,对于因肝肾不足引起的耳鸣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枸杞子入药后,可以滋养肝肾,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轻耳鸣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治疗耳鸣的中药中还常用石菖蒲。

石菖蒲具有疏肝熄风、宁心安神的功效,对于因肝火上炎或心火上扰引起的耳鸣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石菖蒲入药后,能够疏肝清热,宁心安神,缓解耳鸣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中药治疗耳鸣时,还可以结合其他药材,如茯苓、白术、熟地黄等,制成中药煎剂,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合理搭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中药的治疗,可以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病情,达到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在治疗耳鸣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对于因肝肾虚弱、肝火上炎、心火上扰等引起的耳鸣症状,中药疗效显著,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患者选择。

在治疗耳鸣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照医嘱,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好疗效的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尽快康复,恢复健康。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在没有外界声源时,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声、鸣声、哨声等异常声音的感觉。

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耳部疾病、全身性疾病、心理因素等。

在中医理论中,耳鸣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经络阻滞等有关。

中药治疗耳鸣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达到缓解耳鸣症状的目的。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耳鸣的中药。

首先是熟地。

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对于因肾阴不足导致的耳鸣,熟地常常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肾阴不足时,耳部失去滋养,容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熟地可以补充肾阴,使耳部得到滋养,从而缓解耳鸣。

其次是山药。

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无法上荣于耳,也可能导致耳鸣。

山药既能健脾,促进气血的生成,又能滋肾,从根本上改善耳鸣的状况。

山茱萸也是一味良药。

它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作用。

对于肝肾亏虚引起的耳鸣,山茱萸可以补肝肾之虚,增强耳部的功能,减少耳鸣的发生。

在活血通络方面,丹参是常用之品。

丹参能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耳鸣有时是由于耳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丹参能够疏通耳部的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耳鸣症状。

黄芪是一味补气的中药。

它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

对于因气血不足导致的耳鸣,黄芪可以补充人体的正气,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从而缓解耳鸣。

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血虚导致耳部失养,或者血瘀阻塞耳部经络,都可能引起耳鸣。

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对于此类耳鸣有较好的疗效。

石菖蒲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效。

耳鸣有时与痰湿蒙蔽清窍有关,石菖蒲可以化痰开窍,使耳部清窍畅通,减轻耳鸣。

磁石有镇惊安神、纳气平喘、平肝潜阳的作用。

对于因肝阳上亢、心神不宁导致的耳鸣,磁石能够平肝潜阳、镇惊安神,从而缓解耳鸣症状。

除了上述单味中药,还有一些中药方剂也常用于耳鸣的治疗。

比如六味地黄丸,它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耳鸣。

中医治耳鸣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耳鸣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耳鸣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多样,包括针灸、草药疗法、按摩、食疗等。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听宫、风池、太溪等。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耳鸣症状。

2. 草药疗法:中医草药疗法认为耳鸣与肾虚、肝火、气血不足等有关,因此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滋养肾阴、清热解毒、补血养气作用的草药。

例如人参、黄芪、丹参等,可以通过煎煮或蒸腾剂服用。

3. 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通过按摩耳廓、头部和颈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耳廓揉捏、头部搓揉、颈部推拿等。

按摩时可使用一些具有舒筋活血作用的植物油,如薄荷油、艾草油等。

4. 食疗:中医认为耳鸣与肾虚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理饮食来改善耳鸣症状。

常用的食疗方法包括多吃一些具有滋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龟肉、鸽蛋等。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C和E的食物,如猪肝、蓝莓、杂粮等。

5. 心理疏导:中医认为由于情志不畅、精神紧张等原因也能导致耳鸣。

因此,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耳鸣症状。

可以进行一些舒缓心情的活动,如散步、听
音乐、读书等。

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冥想、瑜伽等。

总之,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治疗之前,建议先到医院进行检查,了解耳鸣的具体原因,然后结合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注意情绪调节等,以预防和改善耳鸣症状。

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

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

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并形成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为特点的诊疗方法。

根据耳鸣的声音特点和伴随症状,中医分十个证型进行治疗。

一、风热犯肺型症状表现为耳鸣声大,呈低音调,耳内闷胀或有堵塞感,伴头痛发热,鼻塞流涕。

治疗宜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方药如下: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5克(后下),淡竹叶12克,桔梗6克,桑叶10克,生甘草3克。

二、痰火郁结型症状表现为耳鸣声如蝉鸣,耳闷胀,听音不清,常见耳痛,流脓,头重如裹,眩晕,胸闷脘满,痰黄粘稠,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治疗宜清火化痰。

方药如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陈皮10克,炒苍术10克,茯苓12克,姜半夏10克,杏仁10克,栝楼10克,炒枳实10克,炒厚朴6克。

三、肝火上扰型症状表现为耳鸣声如潮或风雷声,鸣声大,常突然发作,伴听力减退,耳痛流脓,眩晕,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

治疗宜清肝泻火。

方药如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车前子12克(包煎),当归10克,生地12克,柴胡10克,石菖蒲12克,生甘草3克。

四、肝阳上亢型症状表现为鸣声多为双侧,呈脉管搏动声,伴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咽干口燥,失眠健忘,腰膝酸软。

治疗宜滋阴潜阳。

方药如下:制天麻5克,钩藤15克(后下),生石决明30克(生煎),生栀仁10克,黄芩10克,炒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益母草12克,川牛膝10克,夜交藤15克,茯神12克。

五、气滞血淤型症状表现为耳鸣尖细如机械声,常突然发生,鸣声不止,或时止时发,夜间尤甚,耳内刺痛或胀痛,听力减退,头痛头晕,心烦易躁,胸胁胀满,舌质暗或有淤斑。

治疗宜活血化淤。

方药如下:秘方】煅磁石粉120克,煅龙骨粉、煅牡蛎、山萸肉、泽泻、XXX、沙参、黄芪、胡芦巴、茯苓、制龟板各60克,制鳖甲、山药、熟地、玉竹各120克,丹皮30克。

耳鸣中医治疗方案

耳鸣中医治疗方案

一、引言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响声,如蝉鸣、潮水声等,常伴有听力下降。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耳鸣与肝肾阴虚、气血瘀滞、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介绍耳鸣的中医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二、中医病因病机1. 肝肾阴虚: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肾阴虚则耳窍失养,导致耳鸣。

2. 气血瘀滞:气血瘀滞,不能濡养耳窍,致耳鸣、耳聋。

3.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致耳鸣。

4. 感受外邪:感受风、火、湿、热等外邪,侵袭耳窍,致耳鸣。

三、中医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养阴补肾法:适用于肝肾阴虚型耳鸣。

方药如下: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若兼有肝郁气滞,可加柴胡、郁金、香附;若兼有血瘀,可加丹参、桃仁、红花。

(2)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气血瘀滞型耳鸣。

方药如下: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牛膝。

若兼有肝郁,可加柴胡、郁金、香附;若兼有气虚,可加黄芪、党参。

(3)健脾益气法: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耳鸣。

方药如下:四君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若兼有气血瘀滞,可加当归、川芎、丹参;若兼有肝肾阴虚,可加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

(4)祛邪法:适用于感受外邪型耳鸣。

方药如下: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牛蒡子、甘草、荆芥、淡豆豉、芦根。

若兼有风邪,可加防风、白芷;若兼有火邪,可加黄芩、栀子;若兼有湿邪,可加苍术、苡仁;若兼有热邪,可加黄连、栀子。

2. 针灸治疗(1)体针:取穴:耳门、听会、风池、太冲、行间、侠溪、肾俞、肝俞、脾俞。

操作:每次选取3-5个穴位,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2)耳穴压豆:取穴:耳门、听会、肾、肝、脾。

操作: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穴位,每次贴压3-5天,间隔2-3天。

3. 非药物治疗(1)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耳鸣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它指的是在没有声源的情况下,患者听到噪音或响声的感觉。

耳鸣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续的,严重的耳鸣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耳鸣与心肝肾三脏的功能紊乱有关,因此采用了一系列治疗方法来调理和治疗耳鸣。

接下来,我将介绍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1.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耳鸣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医生会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芪、夏枯草等。

这些中药有清热解毒、益气活血、养血生肌等功效,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穴、合谷、听宫等。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艾灸治疗艾灸是中医治疗耳鸣的一种特殊方法。

艾灸是将艾条燃烧并放在患者的穴位上,通过艾热的刺激作用来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

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耳鸣。

4.掌握情绪中医认为情绪的不稳定会导致心肝功能紊乱,从而激发耳鸣。

因此,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压力过大。

患者可以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来调节情绪,缓解耳鸣症状。

5.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与耳鸣有一定的关系。

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葱、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血液上冲,加重耳鸣症状。

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养阴滋润的食物,如西瓜、苹果、银耳等,这些食物有润燥生津的效果,可缓解耳鸣。

6.积极锻炼适量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提高耳鸣的抵抗力。

患者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耳鸣症状。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耳鸣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
耳鸣,即耳内出现持续的声音,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病症。

中医认为,耳鸣属于耳聋范畴,是由于肝肾阴虚、脾虚湿困、痰湿内闭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

一、补肾疗法:中医认为耳鸣多与肾虚有关,因此通过补肾可缓解耳鸣症状。

常用的补肾药物包括何首乌、肉苁蓉、淫羊藿等。

可以将这些药物煮汤或煮粥服用,每日1-2次。

另外,还可以考虑通过食疗来补肾,如食用黑豆、黑芝麻、羊肉等食物。

二、养肝疗法:中医认为肝郁火旺也是导致耳鸣的一种原因,因此通过养肝可以缓解耳鸣症状。

常用的养肝药物有枸杞子、柴胡、丹参等。

可以将这些药物煮汤或泡茶服用,每日1-2次。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养肝,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祛痰疗法:中医认为痰湿内闭也是导致耳鸣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祛痰可以改善耳鸣症状。

常用的祛痰药物有百合、半夏、枇杷叶等。

可以将这些药物煮汤或煮粥服用,每日1-2次。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祛痰,如少吃油腻和寒凉的食物,多吃温热的食物。

四、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常用方法之一、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听宫、听会、耳尖等。

可以选择针刺、温针或电针等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能够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缓解耳鸣的作用。

五、中药熏洗疗法:中药熏洗是一种将药物煮沸后利用热气蒸腾作用于耳部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紫苏叶、薄荷叶等。

可以将药物煮沸后,用毛巾盖住头部,让药物的热气作用于耳部,每次持续15-20分钟。

中药熏洗能够通过温热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尤其是年纪渐长的人群。

老中医有许多治疗耳鸣的方法,其中有一些非常简单易行,可以在家中进行。

下面就介绍一下老中医治疗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

首先,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摩太阳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鸣。

具体方法是用指尖在太阳穴处轻轻按摩,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注意按摩时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其次,泡足浴。

老中医认为足部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泡足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耳鸣。

在泡足水中加入一些盐或者艾叶,可以增强泡足的效果。

每天晚上泡足15-2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会有一定的改善。

接着,食疗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一些食物可以帮助缓解耳鸣。

比如,红枣可以补血养阴,核桃可以滋补肾气,菊花可以清热明目。

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物进行食疗调理,坚持一段时间会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中药熏洗。

中医认为通过熏洗可以让药物直接渗透到耳部,起到缓解耳鸣的作用。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功效的中药,如黄芩、黄连、玄参等,煎煮后进行熏洗。

每天进行1-2次,坚持一段时间会有一定的疗效。

最后,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情绪不畅会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影响耳部的功能,加重耳鸣症状。

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对于缓解耳鸣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听音乐、做瑜伽、打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有助于改善耳鸣症状。

总之,老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多种多样,上述介绍的5个方法都是非常简单易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尝试,相信会有一定的效果。

当然,如果耳鸣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耳鸣的困扰,健康快乐地生活。

中医治疗耳鸣八大偏方

中医治疗耳鸣八大偏方

中医治疗耳鸣八大偏方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表现为耳内出现嗡嗡声、响声等异常声音。

中医治疗耳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以下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八大偏方:
1. 耳穴按摩法:中医认为,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聚之处,通过按摩耳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耳鸣症状。

具体做法是,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揉耳垂,然后沿着耳轮向上按摩至耳尖,反复多次。

2. 中药熏蒸法:选取具有通络活血、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菊花、金银花等,煎煮后用其蒸汽熏蒸耳朵,有助于改善耳内环境,减轻耳鸣。

3. 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力刺激耳周穴位,如听宫、听会等,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4. 拔罐疗法:在耳后或颈部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5. 中药足浴:将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作用的中药,如红花、艾叶等,煎煮后用于泡脚,通过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影响全身,以达到治疗耳鸣的效果。

6. 耳针疗法:通过在耳部相应的穴位上施针,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缓解耳鸣。

7. 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耳鸣的原因,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内
服,如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等,以调和阴阳,平衡气血。

8. 食疗调养:中医认为,饮食调养也是治疗耳鸣的重要手段。

建议耳
鸣患者多吃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黑枣、核桃、黑芝麻等,避免
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八大偏方在中医治疗耳鸣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需注意,每个人
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也是预防和
治疗耳鸣的重要措施。

本草纲目治耳鸣土方法

本草纲目治耳鸣土方法

本草纲目治耳鸣土方法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虽然耳鸣并不是一种疾病,但它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信号,比如听力损失、耳朵感染、血管问题等。

传统中医药中有很多治疗耳鸣的方法,其中土方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本草纲目中治疗耳鸣的土方法,希望对有此困扰的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治疗耳鸣的土方法之一是采用白术。

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健脾胃、止泻、温中止血的功效。

在治疗耳鸣时,可以将白术研成细末,然后取适量白术粉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耳周围,每日2-3次。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固脱止汗的作用,能够缓解耳鸣症状。

其次,土方法中常用的药材还包括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安神安眠的功效。

治疗耳鸣时,可以将茯苓研成细末,然后取适量茯苓粉末,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

茯苓具有清心安神、利水消肿的作用,对于耳鸣伴有失眠、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尤为适用。

另外,土方法中常用的药材还包括天麻。

天麻是一种中药材,味苦、辛,性凉,具有宁心安神、平肝熄风的功效。

治疗耳鸣时,可以将天麻研成细末,然后取适量天麻粉末,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

天麻具有镇静安神、平肝息风的作用,对于耳鸣伴有头晕、耳聋等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最后,土方法中还可以使用熟地黄。

熟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味甘、苦,性温,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治疗耳鸣时,可以将熟地黄研成细末,然后取适量熟地黄粉末,用温牛奶冲服,每日2-3次。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的作用,对于耳鸣伴有耳聋、头晕、健忘等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本草纲目中有很多治疗耳鸣的土方法,如白术、茯苓、天麻、熟地黄等药材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材,遵医嘱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有耳鸣困扰的朋友,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耳鸣中医辨证论治

耳鸣中医辨证论治

耳鸣中医辨证论治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表现为患者耳内出现各种异常声音,如嗡嗡声、铃声、流水声等,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

中医对耳鸣的认识源远流长,认为耳鸣的发生与肝、肾、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辨证论治耳鸣,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的体质、病因、症状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1. 肝肾阴虚型耳鸣:患者多表现为耳鸣如蝉,声音细弱,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滋阴降火、补肾养肝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2. 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耳鸣声音较大,如雷鸣或潮水声,伴有头痛、面红、口苦、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清肝泻火、疏肝解郁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等。

3. 气血两虚型耳鸣:患者耳鸣声音低弱,时断时续,伴有面色苍白、乏力、气短、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归脾汤等。

4. 痰湿阻络型耳鸣:患者耳鸣声音沉闷,伴有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滑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健脾化痰、利湿通络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二陈汤、温胆汤等。

5. 瘀血阻络型耳鸣:患者耳鸣声音持续,伴有头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

6. 心肾不交型耳鸣:患者耳鸣伴有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红、脉细弱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交通心肾、安神定志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交泰丸、天王补心丹等。

在治疗耳鸣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生活调理,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疗效。

同时,耳鸣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问题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问题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问题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在没有外界声源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感觉。

它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耳鸣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火郁结、风热侵袭等。

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可以有效治疗耳鸣的中药。

一、熟地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熟地常常是重要的药材之一。

肝肾阴虚时,耳窍失养,容易出现耳鸣、头晕、腰膝酸软等症状。

熟地能够滋养肝肾之阴,补充阴血,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二、山茱萸山茱萸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它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耳鸣、眩晕、腰膝酸痛等。

与熟地相配合,能增强滋补肝肾的作用,对于改善耳鸣有较好的效果。

三、黄芪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

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作用。

气血亏虚是导致耳鸣的常见原因之一,黄芪能够补气养血,提升人体的气血水平,使耳窍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从而减轻耳鸣。

四、当归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在治疗耳鸣时,当归常与其他补血益气的中药配伍使用,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耳鸣症状。

五、白术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

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耳窍失养,则易发生耳鸣。

白术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气血,有助于缓解耳鸣。

六、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对于因痰湿内阻导致的耳鸣,茯苓能够祛湿化痰,使耳窍清利,从而减轻耳鸣症状。

七、石菖蒲石菖蒲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

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作用。

耳鸣有时是由于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石菖蒲能够开窍化痰,开通耳窍,对于这类耳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缓解耳鸣问题的八种中医调理

缓解耳鸣问题的八种中医调理

缓解耳鸣问题的八种中医调理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医认为耳鸣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缓解耳鸣问题。

下面将介绍八种中医调理方法,帮助患者缓解耳鸣问题。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缓解耳鸣问题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认为耳鸣与肝肾不足有关,通过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促进肝肾功能的恢复。

常用的耳鸣针灸穴位有肾俞穴、肝俞穴、足三里等,针灸疗法需要专业医师操作。

二、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缓解耳鸣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有鸡血藤、川芎、当归等,这些中药可以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耳鸣问题。

中药调理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服用。

三、食疗调理食疗是中医的特色之一,通过食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调理人体的健康问题。

对于缓解耳鸣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滋阴补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龟肉等。

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滋养肾脏,改善耳鸣症状。

四、按摩调理按摩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中医调理方法,对于缓解耳鸣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按摩耳朵周围的穴位,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耳鸣问题。

常用的按摩穴位有听宫、听会、听会三、颧车等,按摩时可用指腹轻轻按压,每天进行数次。

五、精神调理中医认为精神状态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缓解耳鸣问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通过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等方式来调理精神状态,从而缓解耳鸣问题。

六、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缓解耳鸣问题也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有助于改善耳鸣症状。

七、保护耳朵保护耳朵也是缓解耳鸣问题的重要方法。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使用耳塞或耳罩等防护设备,减少对耳朵的损伤。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耳朵受凉,避免使用耳塞等物品过度清洁耳道,以免损伤耳朵。

中医治疗耳鸣的偏方

中医治疗耳鸣的偏方

中医治疗耳鸣的偏方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表现为耳内出现各种非外界声源的响声,如嗡嗡声、吱吱声等。

中医认为耳鸣的产生与肾精亏损、气血不足、肝火上扰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几种中医治疗耳鸣的偏方,供参考:1. 磁石疗法:磁石具有平肝息风、安神定志的作用。

取磁石适量,研成细末,用棉签蘸取少许,轻轻塞入患耳,每日更换一次。

2.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取干菊花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次。

3. 枸杞桑椹茶:枸杞和桑椹均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

取枸杞子10克,桑椹10克,加水煎煮,代茶饮用,每日1次。

4. 龙胆泻肝汤:适用于肝火上扰型耳鸣。

取龙胆草、柴胡、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甘草各适量,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1剂。

5.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精亏损型耳鸣。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

6. 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是一种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的方法。

可选用耳穴贴,贴于耳部的肾、肝、心等穴位上,每日更换一次。

7. 艾灸疗法: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可选择耳门、听宫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8.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耳部及周围的穴位,如听宫、翳风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每日按摩2-3次,每次5-10分钟。

在使用这些偏方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耳鸣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也是预防和治疗耳鸣的重要措施。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耳鸣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耳鸣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耳鸣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在没有外界声源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感觉。

它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中医在治疗耳鸣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中医疗法。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耳鸣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耳鸣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等因素有关。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肝肾阴虚型的耳鸣患者,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等,以滋补肝肾、滋阴降火;对于肝胆火旺型的耳鸣患者,则可能会使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车前子等中药,以清肝泻火、利湿通窍。

此外,还有气血不足型、痰火郁结型等不同的证型,对应的中药方剂也各不相同。

针灸疗法在耳鸣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听宫、听会、翳风、中渚、太冲等。

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

有时还会结合艾灸,以增强温通经络的效果。

推拿按摩也是一种辅助治疗耳鸣的中医疗法。

通过按摩耳部周围的穴位,如耳门、耳和髎、角孙等,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部肌肉的紧张,有助于减轻耳鸣。

同时,对全身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按摩,如涌泉穴、太溪穴等,能够调整身体的整体状态,对耳鸣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耳部。

这种疗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耳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耳鸣。

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的药物。

食疗在中医治疗耳鸣中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例如,食用核桃、黑芝麻、黑豆等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对于肝肾阴虚型的耳鸣有一定的帮助;食用冬瓜、薏米等祛湿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痰火郁结型的耳鸣。

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疗应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自行食用。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耳鸣在中医学上属于耳病范畴,常见病因有肾虚、肝火上炎、心火亢盛、气血不足等。

中医辨证治疗耳鸣主要从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等方面入手。

下面将介绍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治疗方法。

1.肝经郁火型耳鸣:这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焦虑、情绪波动等造成的肝火上炎。

此时,可以选用疏肝解郁的方法,如消食饮、逍遥散等。

消食饮的组成是柴胡、苍术、半夏等,可以解消积聚,平肝解郁,逍遥散是由柴胡、茯苓、青皮等组成的,可以疏肝解郁,调和气血。

2.肾虚型耳鸣:肾虚型耳鸣多见于老年人或肾虚导致的养血不足。

此时,可选用补肾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养血安神片、当归四逆散等。

养血安神片由熟地、当归、白芍等组成,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虚导致的耳鸣症状;当归四逆散则由当归、白芍、知母等组成,可以益气血、清虚火,调和阴阳。

3.气血不足型耳鸣:气血不足型耳鸣一般见于久病体虚、失血过多等导致的气血不足,可选用补气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养血生发汤、四物汤等。

养血生发汤由当归、熟地、白芍等组成,可以补血生发,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耳鸣症状;四物汤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组成,可以补气养血,调和阴阳。

4.湿热蕴结型耳鸣:湿热蕴结型耳鸣多见于湿热内蕴,常见症状为耳鸣伴黄腻口苔、尿黄短赤等。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用清热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龙胆泻肝丸、石膏散等。

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黄连等组成,具有清热败火的作用,可以改善湿热内蕴引起的耳鸣症状;石膏散则由石膏、竹茹、麦冬等组成,可以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总之,中医辨证治疗耳鸣的方法主要包括疏肝解郁、补肾养血、补气养血和清热利湿等。

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辩证施治,同时兼顾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饮食等。

同时,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就是窗外有风声雨声,患者不再承受耳鸣之痛。于是,接诊医生在对贾大爷进行药品
治疗同时,提议他自己制造一些轻微声音,改变一些自己睡觉时软环境,以此转移自
己注意力。

起初,老人在耳边放了一个小闹钟,闹钟滴答声让他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然而
,时间不长,就有了焦躁情绪,总感觉到度秒如年。这时,医生又提议他在卧室里制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14页
滴水声防老人耳鸣?
• -11-28 11:45 99健康网 >>

一位年近七旬老人三年前出现耳鸣,且越来越严重,每当夜晚降临,尤其是夜深
人静时,他最为难受,总是感觉到耳朵边有没有数“知了”在聒噪。他心烦气躁,通宵难
眠,体质越来越差。

细心医师在诊治当中,无意中了解到老人在风雨之夜,往往能睡个安稳觉,原因
造一些水滴声。

于是,老人就找来一台废旧饮水机,临睡前将饮水机龙头稍微打开,饮水机里水
就能滴滴答答地流到事先备好水桶里。滴水声清脆悦耳,如山泉叮咚,就这么陪同着
老人慢慢进入梦乡。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15页
滴水声防老人耳鸣?
• 今后,他耳鸣现象越来越轻,睡眠好了,心情也好了,加之主动锻炼,经过近六个月 调理,耳鸣痊愈了。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18页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11页
耳鸣饮食提议
• 四,多饮牛奶.有些人说牛奶是“人类保姆 ”,60年代以后世界牛奶生产和消费量剧 增. 牛奶是营养丰富食品,更是老年人最 正确长寿食品.它吸收率高,利用率高,是 既经济又安全营养保健食品.牛奶中矿物 质是以碱性元素为主,所以牛奶是碱性食 品,有调整人体酸碱平衡作用.体内环境 稳定是防病抗病基础,也是抗疲劳,延缓 衰老基础.另外牛奶中几乎含全部已知维 生素,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 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 和胡萝卜素. 夏季,牛奶中尤以维生素 A,D,B2含量高.这些维生素与钙吸收利 用,对防治改进血液循环和耳聋症状很有 帮助.

耳鸣脑鸣的中医治愈案例

耳鸣脑鸣的中医治愈案例

耳鸣脑鸣的中医治愈案例耳鸣脑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到耳朵内有嗡嗡声,或者在脑海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声响。

中医认为耳鸣脑鸣是由于肝肾虚弱、气血不足、痰湿内扰等原因引起的。

下面将列举10个中医治愈耳鸣脑鸣的案例,以展示中医在治疗这一病症上的独特优势。

案例一:王女士,45岁,多年来一直患有耳鸣脑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中医诊断为肝肾虚弱,气血不足所致。

采用中药调理,调理了肝肾功能,补充了气血,耳鸣脑鸣症状逐渐减轻,最终痊愈。

案例二:李先生,60岁,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了耳鸣脑鸣症状。

经中医诊断为肝火上扰,导致耳鸣脑鸣。

通过中药清热解毒,平衡肝火,耳鸣脑鸣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逐渐消失。

案例三:张先生,50岁,多年来一直患有耳鸣脑鸣,经常感到头晕乏力。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扰所致。

通过中药调理,补充气血,清除痰湿,耳鸣脑鸣症状逐渐消失,头晕乏力也得到了改善。

案例四:杨女士,35岁,近期出现耳鸣脑鸣症状,伴有失眠、健忘等。

经中医诊断为肾阴虚所致。

通过中药滋补肾阴,调理神经系统,耳鸣脑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五:刘先生,40岁,耳鸣脑鸣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导致耳鸣脑鸣。

通过中药疏肝理气,调节情绪,耳鸣脑鸣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改善。

案例六:赵女士,50岁,多年来一直患有耳鸣脑鸣,伴有头痛、眩晕。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扰,肝肾不足所致。

通过中药调理,补充气血,清除痰湿,调理肝肾功能,耳鸣脑鸣症状逐渐消失,头痛、眩晕也得到了改善。

案例七:王先生,55岁,耳鸣脑鸣症状严重,伴有失眠、健忘等。

中医诊断为肝肾虚弱,气血不足所致。

通过中药滋补肝肾,补充气血,耳鸣脑鸣症状逐渐减轻,失眠、健忘等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案例八:李女士,30岁,最近出现耳鸣脑鸣症状,伴有头晕、耳聋等。

中医诊断为痰湿阻络,气血不足所致。

通过中药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补充气血,耳鸣脑鸣症状明显减轻,头晕、耳聋等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鸣的中医治疗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并形成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为特点的诊疗方法。

诸如耳鸣辨证须分清虚实,认为耳鸣声大,呈低音调者多为实证,而高音调如蝉鸣者多为虚证;暴鸣新鸣声大者多实,鸣声细久者多虚;日夜双侧耳鸣多实,夜静鸣甚者多虚;声短急促者多实,声长不间断者多虚;手按之鸣声加重者为实,按之减退或停止者为虚。

同时,还须根据耳鸣的伴随症状,来判断与该病相关的脏腑。

如伴心悸怔忡病多属心,伴目眩面赤病多属肝,伴纳少腹胀病多属脾,伴鼻塞流涕病多属肺,伴腰膝酸软病多属肾等。

临床上,根据耳鸣的病因病机一般分十个证型进行治疗。

(一)风热犯肺型症见耳鸣如刮风样,耳内闷胀或有堵塞感,伴头痛发热,鼻塞流涕。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方药如下:银花1 5 克,连翘1 5克,牛蒡子1 2 克,薄荷5 克(后下),淡竹叶1 2 克,桔梗6 克,桑叶1 0 克,生甘草3 克。

(二)痰火郁结型症见耳鸣如蝉,耳闷胀,听音不清,常见耳痛,流脓,头重如裹,眩晕,胸闷脘满,痰黄粘稠,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治宜清火化痰。

方药如下:黄芩1 0 克,浙贝母10 克,陈皮1 0 克,炒苍术1 0 克,茯苓1 2 克,姜半夏1 0 克,杏仁1 0克,栝楼1 0 克,炒枳实1 0 克,炒厚朴6 克。

(三)肝火上扰型症见耳鸣如潮或风雷声,鸣声大,常突然发作,伴听力减退,耳痛流脓,眩晕,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

治宜清肝泻火。

方药如下:龙胆草1 0 克,黄芩10 克,栀子1 0 克,泽泻1 0 克,木通6 克,车前子1 2 克(包煎),当归10 克,生地1 2 克,柴胡1 0 克,石菖蒲1 2 克,生甘草3 克。

(四)肝阳上亢型鸣声多为双侧,呈脉管搏动声,伴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咽干口燥,失眠健忘,腰膝酸软。

治宜滋阴潜阳。

方药如下:制天麻5 克,钩藤1 5 克(后下),生石决明3 0 克(生煎),生栀仁1 0 克,黄芩1 0 克,炒杜仲1 0 克,桑寄生12 克,益母草1 2 克,川牛膝1 0 克,夜交藤1 5 克,茯神1 2 克。

(五)气滞血淤型症见耳鸣尖细如机械声,常突然发生,鸣声不止,或时止时发,夜间尤甚,耳内刺痛或胀痛,听力减退,头痛头晕,心烦易躁,胸胁胀满,舌质暗或有淤斑。

治宜活血化淤。

方药如下:桃仁1 0 克,红花1 0克,赤芍1 0 克,川芎6 克,当归尾1 0 克,丹参1 5 克,制香附1 0克,陈皮5 克,细辛2 克。

(六)肾阴虚型症见耳鸣如蝉,音低微,伴耳聋,眩晕,咽干,失眠健忘,五心烦热,遗精,腰膝酸软。

治宜滋阴补肾,潜阳濡窍。

方药如下:熟地1 8 克,炒萸肉12 克,淮山药1 5 克,茯苓1 2 克,泽泻1 0 克,丹皮1 0 克,五味子1 0克,怀牛膝1 2 克,磁石3 0 克(先煎)(七)肾阳虚型素体阳虚,过服寒凉,房劳伤肾,或脾虚及肾,而致肾阳不足,肾之阳气不能上通于耳而发病。

症见耳鸣多为双侧蝉声,细绵不止,入夜尤甚,日久可致听力减退,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尿多清长,倦怠乏力,纳少便溏。

治宜温肾壮阳。

方药如下:肉苁蓉1 5 克,熟地18 克,淮山药1 8 克,五味子1 2 克,菟丝子1 2 克,补骨脂1 2 克,淫羊藿12 克,覆盆子1 2 克。

(八)心肾不交型心血不足,心火亢盛,或肾阴不足,而致肾水与心火不相交济,影响耳窍之清宁。

症见耳鸣咝咝,鸣声不断,夜间加重,伴听力减退,虚烦失眠,心悸健忘,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舌红少苔。

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如下:生地1 5 克,炒党参12 克,丹参1 2 克,玄参1 0 克,茯苓1 2 克,五味子1 0 克,天门冬10 克,麦门冬1 0 克,远志1 0 克,柏子仁1 2 克,酸枣仁1 2 克,桔梗5 克。

(九)脾胃气虚型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或思虑忧郁,损伤脾胃,致使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无源,耳窍失养而为病。

症见双侧耳鸣,多为一过性,劳累后加重,伴听力减退,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面色萎黄,便溏。

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方药如下:炙黄芪1 5 克,炒党参12 克,炒白术1 2 克,淮山药1 8 克,全当归1 2 克,柴胡5 克,升麻5 克,炒枳壳5 克。

(十)心肝血虚型心主血,肝藏血。

因出血、热伤血络或内火耗伤心血,可致心肝血虚,耳窍失去濡养。

症见耳鸣声如金属高音,多为双侧,缠绵不断,眩晕,心悸怔忡,梦多失眠,视物模糊。

治宜养血安神。

方药如下:熟地1 8 克,全当归12 克,炒白芍1 0 克,炒川芎1 0 克,制首乌1 8 克,制黄精1 8 克,炙远志10 克,炒酸枣仁1 2 克,龙眼肉1 0 克,陈皮3 克。

张梦侬耳鸣秘方【秘方】煅磁石粉120克,煅龙骨粉、煅牡蛎、山萸肉、泽泻、车前子、沙参、黄芪、胡芦巴、茯苓、制龟板各60克,制鳖甲、山药、熟地、玉竹各120克,丹皮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备用。

每次服50丸。

饭前用盐开水送服,每日服2次。

须戒恼怒。

如服后有效,可继续照方配制常服至愈止。

【功用】滋肾补肝,益气养血,育阴潜阳。

【方解】肝肾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不足则发生耳鸣。

耳鸣原因非一,如因肾虚所致者,故方用熟地滋肾填精、聪耳明目;佐以山萸肉安五脏、通九窍、秘气固精;山药益肾强阴,主治虚损劳伤;茯苓宁心益气、补脾助阳;丹皮泻血中伏火;泽泻泻肾中伏火、聪耳明目;加龙牡益肾养肝、固精止脱;龟板、鳖甲补心益肾、滋阴平肝;黄芪温三焦、补脾胃、大补元气;沙参补肺气、养肝阴、兼益脾肾;胡芦巴暖丹田、壮元阳、引火归元;磁石滋肾水、益精气、通耳明目;玉竹配参芪治一切不足之证;车前子强阴益精、泻膀胱湿热,利小便而不走气。

诸药协同,共奏滋肾补肝、益气养血、育阴潜阳之功。

且丸剂常服,必日见其功。

【主治】耳内经常如蝉叫虫鸣,昼夜不休,经年不愈。

或更兼头目眩晕,或血压偏高,或睡眠不安。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一般一剂见效,最多三剂痊愈。

献方人:张梦侬耳鸣采用中药治疗八种偏方1、取鲜芦根10克,通草10克,木通10克,水煎取汁当茶饮,直至痊愈。

2、取路路通15克,珍珠母(包)30克,水煎,代茶频饮。

5天为一疗程。

3、取葛根、蝉蜕适量研成粉末,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

一个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即可见效。

4、取磁石30克,龙骨20克,牡蛎2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连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

5、取九节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远志12克、茯苓15克,浸泡一小时,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10天为一疗程。

6、取柴胡、香附各30克,川芎15克,龙齿2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另加麝香1克混匀,制成水丸。

每次口服3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老人、儿童酌减)。

7、取熟地黄50克,黄柏10克,石菖蒲10克,山萸肉12克。

将上药放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浓煎至250毫升温服,每日一剂,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耳聋疗效较好。

8、取女贞子20克,旱莲草15克,桑葚10克,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连用半个月为一疗程。

本方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及耳聋。

老年耳鸣疗法据调查,60岁以上老人有近60%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耳鸣症,轻者耳鸣近若蚊蝇声、远似蝉鸣声,重症者耳鸣高亢声如汽笛长鸣或如战鼓轰响,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

对耳鸣高亢的重症老年性耳鸣,应去医院治疗,对耳鸣低沉的轻患者,可用以下方法试治。

1.屏气法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睁双目,使气串人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

每日数次,连做2-3天。

2.搓掌法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

如此6次,连做2-3日,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3.塞鼻法麝香0.5克、金蝎14条,共研细末,贮于有盖瓶内。

临用时,采鲜荷叶一张轻揉后,包少量药粉塞患耳一夜,翌晨取出,有一定疗效。

4.聪耳枕有荷叶、苦丁香、菊花、夏桔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份,制成枕芯,经常枕之,有聪耳明目之效。

5.通窍酒磁石、木通、石菖蒲各等份,袋盛浸酒,治肾虚耳鸣。

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老年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均有积极意义。

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辨证施治:①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症见听力下降,耳鸣声细,时有眩晕,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宜益肾填精,聪耳开窍。

方用耳聋左慈丸或杞菊地黄汤均可。

常用处方为: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丹皮12g,泽泻15g,茯苓12g,杞果12 g,怀菊花15g,女贞子20g,黄精15g,葛根15g,丹参15g,炒枣仁20g。

水煎内服。

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症见耳聋耳鸣,急躁易怒,听力每况愈下,头目眩晕,耳鸣尖细如蝉鸣,腰膝酸软无力;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宜滋补肝肾,潜阳熄风。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钩藤20g,石决明20g,熟地黄20g,川断15g,杜仲15g,杞果20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黄精20g,丹参20g。

水煎内服。

③气虚血瘀,脉络阻塞型:耳聋耳鸣,眩晕或头内空虚感,倦怠乏力,劳则加重,时有头痛或耳内闷胀,手指尖痒麻;舌暗淡或有瘀斑,脉涩无力。

治宜益气活血,通络开窍。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45g,当归15g,赤芍15g,地龙1 5g,桃仁12g,红花15g,丹参20g,全虫10g,葛根15g。

水煎内服。

若煎药不便,可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配以复方丹参片亦可。

聪耳枕:用荷叶、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分,制成枕芯,经常枕之,有消除耳鸣、增强听力、明目之功效。

耳鸣方选:1.灵磁石20克、淮山药15克、天门冬15克、茯苓10克、熟地10克、制首乌10克、甘草3克、潞党参15克、怀牛夕15克、五味子lO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可滋肾、治耳鸣。

2.白术15克、五味于15克、山药15克、桂圆肉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可补血、健脾、安神,用于眩晕耳鸣等症。

3.明天麻10克、制半夏10克、白术10克、白蒺藜15克、真珠母15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茯苓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可平肝健脾,用于眩晕、耳鸣等症。

中成药①耳鸣耳聋丸,每服5克,日服3次。

②通窍耳聋丸,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肝火上冲者)。

③杞菊地黄丸,每服6克,日服3次。

④耳聋左慈丸,每服6克,日服3次(上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⑤磁朱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虚阳浮动者)。

⑥益气聪明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虚中阳不升者)。

简便验方①枸杞子18克,女贞子、菊花、生地、山萸肉各12克,丹皮、山栀子各10克。

水煎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②黄芪18克,党参12克,当归、白芍、茯苓各10克,白术15克,升麻、蔓荆子各6克,水煎服(适用于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