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中医辨证

合集下载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耳鸣1 范围本《指南》提出耳鸣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以及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耳鸣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鸣tinnitus。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或头颅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为突出症状的疾病。

原发性耳鸣idiopathic tinnitus。

伴或不伴感音神经性聋的特发性耳鸣。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临床症状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或头颅内外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这种声感可出现一种或数种,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患者常因听到这种鸣声而引起烦躁、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

3.1.2 局部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3.1.3 其他检查3.1.3.1耳鸣严重性评价耳鸣的负性反馈(如焦虑和抑郁)的严重性的测试有助于对耳鸣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的判断,测试结果有助于决定治疗的优先顺序。

常用的问卷有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耳鸣评价量表、耳鸣评残量表(THI)等。

推荐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耳鸣评价量表。

3.1.3.2听力学检查音叉试验、纯音听阈测听等听力学检查显示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

3.1.4.3 耳鸣心理声学测试有条件时进行耳鸣音调及响度匹配、耳鸣掩蔽曲线测试、耳鸣残余抑制试验等检查,有助疾病的诊断。

3.2 鉴别诊断3.2.1 幻听幻听与耳鸣均可在无声源时产生声音听觉。

区别在于耳鸣为单调、无意义的鸣响声音,而幻听为有意义的声音,如语言、唱歌或音乐。

3.2.2 体声体声有客观的声源,如血管的搏动声、肌肉的颤动声、呼吸气流声等;耳鸣无客观声源。

3.2.3 耵耳、外耳道异物耵耳及外耳道异物可出现耳鸣,取出耵聍或异物后耳鸣即消失。

3.2.4 耳胀、脓耳耳胀及脓耳可出现耳鸣,但检查可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本病鼓膜一般无异常,听力检查正常或呈感音神经性聋。

耳鸣中医辨证治疗课件

耳鸣中医辨证治疗课件
耳鸣中医辨证治疗的案例分析
3
典型案例
患者:张某,男,45岁,耳鸣3年
症状:耳鸣,听力下降,头晕,失眠
诊断:肝火上炎,肾阴不足
治疗方法:清肝泻火,滋阴补肾
疗效:耳鸣减轻,听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
治疗效果
患者症状:耳鸣、头晕、失眠等
治疗方法:中药、针灸、推拿等
治疗效果:耳鸣症状减轻,睡眠质量提高,头晕症状消失
治疗时间:根据患者情况,治疗时间不同,一般需要1-3个月。
治疗注意事项
01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施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药物,如中药、中成药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03
针灸治疗: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
04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02
疗效显著:中医治疗耳鸣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4
耳鸣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
2
辨证论治
辨证方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判断耳鸣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
治疗原则: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补益肝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
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
针灸原理: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络气血,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穴位选择: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位
02
操作方法:采用针刺、艾灸、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针灸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耳鸣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耳鸣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耳鸣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据临床上统计,17%~20%的成人有耳鸣,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耳鸣的发生率可达到28%,患耳疾的患者中耳鸣的发生率可达85% 。

对于耳鸣的治疗,方法虽然繁多,但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是医学界公认的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

从临床治疗情况来看,中医治疗耳鸣具有一定的优势。

1 耳鸣的中医分型耳鸣的辨证分型,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

有资料统计:分型最少的为3种,最多的为8种,且证型名称繁杂多达56种。

另有一些学者,根据中医“肾开窍于耳”的理论,将耳鸣都责之于肾虚,甚至将耳鸣的出现列为“肾虚”的辨证指标之一。

结合临床经验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主要有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浊上壅3型,虚证主要有肝肾不足、脾胃虚弱2型。

2 耳鸣的辨证施治风热侵袭型此型患者,起病较急,但症状通常不会很严重,耳鸣音调较低沉,耳内有胀满、堵塞的感觉,多有自语增强的特点。

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经表症。

西医诊断多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可见充血、内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这一证型的治疗,应采用刘元素的“耳聋治肺”的观点,从肺论治,用疏风、宣肺、通窍法治疗,银翘散一类的方剂都可。

常用药物有双花、连翘、桔梗、杏仁、荆芥、防风、蝉衣、菖蒲,痰多加栝蒌,鼻塞加辛夷、苍耳子、白芷。

肝火上扰型此型患者发病多较突然,症状比较重,耳鸣声较大,与情绪情志变化关系密切,常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

多伴有口苦、心烦、头昏、头痛、急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此型为肝火上扰清窍而致,法应清肝泻热通窍,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有:胆草、黄芩、山栀、当归、泽泻、生地、木通、柴胡、菖蒲、蔓荆子、磁石。

痰浊上壅型此型病程一般较长,耳鸣、头昏、头沉、头重、头闷,耳内胀闷、堵塞感明显。

可伴有胸闷,纳呆,舌质多较胖,边有齿痕,苔厚腻,脉弦滑。

耳鸣的中医辩证施治

耳鸣的中医辩证施治

耳鸣的中医辩证施治展开全文耳朵接受外界声音刺激,在耳朵里产生听到声音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听觉功能。

而如果外界根本没有发生声音的音源,但主观上却感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就是耳鸣。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并自古有“肾主耳”之说。

历代名家也各有论治:我国明代医籍《景岳全书》早就指出“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

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

因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日久火灼阴伤,肝阴不足以制阳而致阳亢盛于上,故肝阳上亢的基础必定存有肝阴不足。

【病理分析】生理性耳鸣在身体内部,血管搏动、血液流动、肌肉收缩、关节活动、呼吸运动等,都会发生微弱的声音,其中距耳较近者,就会感觉出这种声音。

平时由于外界有较强的声音,把这种微弱的声音掩盖了,而没有感觉出来。

但如果走进隔声室或在安静的深夜,有时就会感觉到耳内有微弱的响声,这就是生理性耳鸣。

传导性耳鸣此种耳鸣的原因是听觉系统的传导部分发生障碍,如外耳道肿胀、堵塞、鼓膜穿孔、内陷、中耳炎症、粘连、硬化等。

传音障碍降低了听取外界声音的能力,减弱了其掩盖体内所发生声音的作用,使之能感觉出来,而成为耳鸣。

再有,通过骨导传入耳内的声音,由于传导障碍,向外逸散渠道受阻,而提高了耳内声音的感觉,成为一种以低频为主的,象刮风似的呼呼响声。

我们自己可以试试,用一只手捂住耳朵,就感到耳内轰轰的响声,这就是典型的传导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原因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

当内耳听觉感受器有病,如药物中毒、噪声外伤、美尼尔氏病等;听神经和听觉中枢遭受外伤或发生炎症、中毒、缺血、肿瘤等;以及颅内各种病变影响到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时,都会出现耳鸣。

这种耳鸣多为高频性蝉鸣或刺耳的尖声。

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耳鸣,如高血压、低血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而影响供血、某些疾病的毒素的影响、精神紧张、焦虑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等。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也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名称,又称“耳鸣病”。

耳鸣的病因较为复杂,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如外耳炎、中耳炎、内耳炎、内耳血管病变等。

中医认为,耳鸣的发生与积郁不散、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通等因素有关。

下面是中医辨证治疗耳鸣的方法。

一、中医辨证分类中医将耳鸣分为五个辨证类型,分别是肝阳上亢、肝郁气滞、肾精不足、脾虚湿阻和痰火上扰。

1.肝阳上亢型病情特点:耳鸣声高而尖细,伴有头晕、面红目赤、目眩等症状。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疏肝阳、清肝热是治疗肝阳上亢型耳鸣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柴胡、生地、夏枯草、菊花等。

2.肝郁气滞型病情特点:耳鸣声低,时轻时重,伴有胸闷、胁痛等症状。

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

治疗方法:疏肝解郁、理气消食是治疗肝郁气滞型耳鸣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柴胡、香附、枳实、郁金等。

3.肾精不足型病情特点:耳鸣声低而浑,伴有腰膝酸软、肢体乏力等症状。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补肾益精是治疗肾精不足型耳鸣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首乌、肉苁蓉、杞子等。

4.脾虚湿阻型病情特点:耳鸣声低沉,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舌质淡红苔白腻,脉虚滑。

治疗方法:健脾祛湿是治疗脾虚湿阻型耳鸣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等。

5.痰火上扰型病情特点:耳鸣声低,声音沉闷,伴有口苦咽干、痰黄稠等症状。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化痰是治疗痰火上扰型耳鸣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半夏、黄芩、竹茹等。

二、中医常用药物和方剂中医主要通过草药或中成药的内服、外用等方法治疗耳鸣,常用的药物和方剂有:1.常用药物:柴胡、生地、夏枯草、菊花、香附、枳实、郁金、首乌、肉苁蓉、杞子、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黄芩、竹茹等。

2.常用方剂:(1)龙骨牡蛎汤:治肝阳上亢型耳鸣,组成为龙骨、牡蛎、柴胡、丹参、人参、白术等药物。

(2)柴胡疏肝汤:治肝郁气滞型耳鸣,组成为柴胡、半夏、人参、干姜等药物。

中医治疗耳鸣的辨证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辨证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辨证方法1. 背景介绍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指的是患者在无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自觉听到连续或间歇性的噪音或响声。

中医认为耳鸣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寒热异常导致的。

2. 常见的中医辨证2.1 肝肾阴虚型病因:长期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失眠、饮食失调等导致肝肾阴虚。

症状:耳鸣声低沉、声音不清、伴有头晕、健忘、五心烦热等症状。

治疗原则:益肾滋阴、养肝清热。

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散等。

2.2 肝阳亢盛型病因:情志不畅、长期暴怒或过度劳累导致肝阳亢盛。

症状:耳鸣声高亢、耳聋、头晕目眩、耳朵发热等症状。

治疗原则:平肝降阳、清热利湿。

常用方剂:逍遥散、安宫牛黄丸等。

2.3 脾胃虚弱型病因:长期饮食不节、情绪不稳定、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脾胃虚弱。

症状:耳鸣声较低、口干、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治疗原则:补脾益气、健脾和胃。

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

2.4 痰湿内盛型病因: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痰湿内盛。

症状:耳鸣声沉闷、伴有头重、胸闷、体重增加等症状。

治疗原则:导痰利湿、理气和中。

常用方剂:半夏厚朴汤、二妙散等。

2.5 血瘀阻滞型病因:外伤或久病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症状:耳鸣声阵发性、伴有头痛、面色晦暗等症状。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舒经通络。

常用方剂:活血化瘀汤、通窍活络汤等。

3. 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的辩证分型,治疗耳鸣的原则如下:1.肝肾阴虚型:滋阴养肾、清肝泻火。

2.肝阳亢盛型:平肝降阳、清热利湿。

3.脾胃虚弱型:健脾和胃、调理气血。

4.痰湿内盛型:导痰利湿、理气和中。

5.血瘀阻滞型:活血化瘀、舒经通络。

4. 注意事项•患者在就诊前应了解自己的耳鸣类型,以便医生能够针对性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耳鸣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疗效,患者需要耐心等待。

•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患者应注意情绪调节,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法则

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法则

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法则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将其归为“耳鸣症”,其病因繁多,治疗起来也颇为复杂。

中医的治疗方法是从辨证入手,根据不同的体质、病因、症状、舌象、脉象等指标,运用中医辨证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法则有以下几种:
1. 肝阳上亢型
这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年轻人,常伴有头晕、口苦、口干、易怒等症状。

舌苔黄腻,脉弦有力。

中医认为此种病因是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治疗时应疏肝解郁,降肝阳,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2. 肾虚型
此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老年人,常伴有头晕、腰膝酸软、遗精、夜尿频繁等症状。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认为此种病因是肾虚,治疗时应滋肾益精,可用六味地黄丸等方。

3. 痰湿内阻型
此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肥胖者,常伴有头重、乏力、胸胁胀满、口淡不欲饮食等症状。

舌苔厚腻,脉滑。

中医认为此种病因是痰湿内阻,治疗时应化痰祛湿,可用二陈汉桂丸等方。

4. 血虚风动型
此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营养不良或长期大量出血者,常伴有头晕、面色苍白、眼眶暗淡、手足发凉等症状。

舌质淡白,脉细弱。

中医认为此种病因是血虚风动,治疗时应养血安神,可用丸泡参、当归等方。

总之,对于耳鸣症的治疗,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耳鸣中医辨证论治

耳鸣中医辨证论治

耳鸣中医辨证论治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表现为患者耳内出现各种异常声音,如嗡嗡声、铃声、流水声等,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

中医对耳鸣的认识源远流长,认为耳鸣的发生与肝、肾、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辨证论治耳鸣,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的体质、病因、症状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1. 肝肾阴虚型耳鸣:患者多表现为耳鸣如蝉,声音细弱,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滋阴降火、补肾养肝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2. 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耳鸣声音较大,如雷鸣或潮水声,伴有头痛、面红、口苦、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清肝泻火、疏肝解郁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等。

3. 气血两虚型耳鸣:患者耳鸣声音低弱,时断时续,伴有面色苍白、乏力、气短、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归脾汤等。

4. 痰湿阻络型耳鸣:患者耳鸣声音沉闷,伴有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滑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健脾化痰、利湿通络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二陈汤、温胆汤等。

5. 瘀血阻络型耳鸣:患者耳鸣声音持续,伴有头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

6. 心肾不交型耳鸣:患者耳鸣伴有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红、脉细弱等症状。

治疗上宜采用交通心肾、安神定志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交泰丸、天王补心丹等。

在治疗耳鸣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生活调理,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疗效。

同时,耳鸣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耳鸣中医辨证

耳鸣中医辨证

耳鸣中医辨证耳鸣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耳鸣是听觉功能的紊乱现象,耳鸣多属噪音,有间歇性,也有持续性,有单一频率窄带噪音或白噪音等多种表现。

下面为您分享耳鸣的中医辨证分析。

中医辨证分析耳鸣:1、脾虚失运:脾虚气血生化不足,经脉失养,见耳鸣日久,鸣声或强或弱,伴精神不振,短气乏力,纳差腹胀,大便不实: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舌体胖有齿良,脉沉缓或沉弱。

治宜健脾益气,用本草通窍汤加白芍、菖蒲、远志、川芎、葛根、白芷。

2、肾阴不足: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鸣声如蝉,入夜尤甚,伴腰膝无力,五心烦热,或盗汗失眠,咽干口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补肾,用本草通窍汤加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制首乌。

3、肝血亏虚:多因气血化源不足,或失血,或久病耗伤阴血,见耳鸣如蝉,神疲乏力,胁胀隐痛,失眠多梦,目涩流泪,视物昏花,头目眩晕,舌淡苔少,脉沉细。

治宜滋肝养血,用本草通窍汤加木瓜、酸枣仁、天冬、黄精、甘草。

4、风热侵袭: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侵袭肺卫所致,见一侧或双侧耳鸣,伴鼻塞流涕,咳嗽,咯痰而黄,头痛发热,心烦口渴,耳闭闷胀,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用本草通窍汤加知母、生石膏、瓜蒌皮、黄芩。

5、痰火上扰:素体痰湿较多,或嗜食肥甘厚味,痰浊内生,日久化热,上扰清窍。

见耳内轰鸣,听力下降,耳闭而闷,头昏而沉,胸脘痞满,呕恶少食,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宜涤痰清火,用本草通窍汤加黄芩、黄连、郁金、瓜蒌皮、桔梗。

6、瘀血内阻:情志不遂,或外伤,或气滞血瘀,清阳不升,致清窍失养而耳鸣突发,伴头昏头痛,乏力气短,或寒热交作,舌苔薄白或黄,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或涩。

治宜行气活血,方用本草通窍汤加郁金、葛根、秦艽、白芍、桑椹、女贞子。

7、肝阳上亢:多因肝阴不足,阳气过旺,上阻耳窍所致。

见耳鸣时轻时重,伴头痛头胀,胁胀口苦,嗳气呕恶,两目干涩,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白或黄,脉弦。

治宜平肝潜阳,用本草通窍汤加黄芩、炒栀子、合欢皮、瓜蒌仁、牡丹皮。

耳鸣、耳聋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耳鸣、耳聋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耳鸣、耳聋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耳鸣、耳聋一.肾精虚亏证:耳鸣耳聋甚则眩晕。

颧赤口干,手足心热。

遗精。

腰竣膝软。

舌红、脉细弱。

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地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丹皮9泽泻9克茯苓9克磁石6克(先煎)石菖蒲4.5克五味子1.5克加减:1. 若见阴血虚可加龟板、鳖甲;2. 阳亢,加龙骨,牡蛎;3. 火旺加知母、黄柏。

1.肾阴不足,内热较甚:耳鸣耳聋甚则眩晕。

颧赤口干,手足心热。

遗精。

腰竣膝软。

兼见体瘦色黑、口干舌燥、面红颧赤、手足心热,午后耳鸣,夜间鸣甚、脉沉细尺弱。

或两尺脉大、舌淡红。

治宜滋肾清热。

滋阴地黄汤;山萸肉6克山药6克熟地12克丹皮4.5克泽泻4.5克茯苓4.5克白芍5克当归5克川芎3克远志3克石菖蒲3克盐知母5克盐黄柏5克2.精气萎弱,肾脉不通耳窍:久病劳伤、恣欲、年老,头晕目花,咽干气短,腰痠膝软、瘦悴力疲、遗精早泄、脉细弱大补元煎;人参15克山药9克杜仲9克熟地黄9克当归9克枸杞子9克山茱萸9克阿胶9克五味子9克石菖蒲3克远志3克炙甘草6克3.精脱肾惫、阴虚及阳:耳鸣耳聋甚则眩晕。

颧赤口干,手足心热。

遗精。

腰竣膝软。

兼见耳鸣如潮声、蝉鸣、终日不休,先鸣后聋妨碍听闻、颜面暗晦、颧颊色黑、足冷、眼中昏黑、或见阳萎滑精。

脉细弱涩、舌淡质润。

八味丸;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熟地24克丹皮9克泽泻9克茯苓9克胡桃肉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9克肉桂3克(焗服)炮附子3克(先煎)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2.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3.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补骨脂丸;熟地9克磁石9克当归9克川芎5克肉桂3克(焗)菟丝子9克川椒5克补骨脂9克白蒺藜9克胡芦巴9克杜仲9克白芷9克石菖蒲3克肉苁蓉丸;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千) 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别捣为末) 薯蓣牛膝(去苗) 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黄) 续断白茯苓枸杞子五味子蛇床子山茱萸各30克茯神远志(去心) 柏子仁各60克1.阴虚甚者,加龟板、鳖甲、旱莲草。

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法则

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法则

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法则中医认为耳鸣是一种常见病症,多因肝肾不足、虚火上炎、脾湿浊滞、痰湿内淤等引起。

根据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法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肝肾不足型:这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耳鸣声高而急,伴有头晕、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

舌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疗时应滋养肝肾,安神定志。

常用的药物有熟地、首乌、枸杞子、菟丝子等,可以煎服或制成药丸。

2.虚火上炎型:这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气虚阳亢、肝火上扰的人,表现为耳鸣声连续不断,伴有头晕、目眩、咽干口燥等症状。

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数而细。

治疗时以清热降火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麦冬、黄芩、生地黄、天麻等,可以煎服或制成丸剂。

3.脾湿浊滞型:这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脾胃湿浊、气滞血瘀的人,表现为耳鸣声低而沉,伴有胸闷、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舌质淡白胖嫩,苔薄白滑,脉濡而缓。

治疗时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

常用的药物有陈皮、茯苓、木香等,可以煎服或制成药丸。

4.痰湿内淤型:这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湿痰内蕴、气滞血瘀的人,表现为耳鸣声低而沉,伴有胸闷、口苦、胃脘不舒等症状。

舌质红腻,苔厚腻,脉滑而弦。

治疗时应利湿化痰,疏通气血。

常用的药物有半夏、白术、郁金等,可以煎服或制成丸剂。

除了以上几种耳鸣的常见类型,中医还根据病情的表现可以进行更细致的辨证,如湿热蕴结型、肝火上炎型、心火炽盛型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耳鸣,中医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缓解耳鸣的效果。

总的来说,耳鸣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病症,在中医看来,可以通过辨证施治来针对不同类型的耳鸣进行调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耳鸣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疗法,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患有耳鸣的人来说,最好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疗效与安全。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耳鸣在中医学上属于耳病范畴,常见病因有肾虚、肝火上炎、心火亢盛、气血不足等。

中医辨证治疗耳鸣主要从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等方面入手。

下面将介绍中医对耳鸣的辨证治疗方法。

1.肝经郁火型耳鸣:这种类型的耳鸣多见于焦虑、情绪波动等造成的肝火上炎。

此时,可以选用疏肝解郁的方法,如消食饮、逍遥散等。

消食饮的组成是柴胡、苍术、半夏等,可以解消积聚,平肝解郁,逍遥散是由柴胡、茯苓、青皮等组成的,可以疏肝解郁,调和气血。

2.肾虚型耳鸣:肾虚型耳鸣多见于老年人或肾虚导致的养血不足。

此时,可选用补肾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养血安神片、当归四逆散等。

养血安神片由熟地、当归、白芍等组成,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虚导致的耳鸣症状;当归四逆散则由当归、白芍、知母等组成,可以益气血、清虚火,调和阴阳。

3.气血不足型耳鸣:气血不足型耳鸣一般见于久病体虚、失血过多等导致的气血不足,可选用补气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养血生发汤、四物汤等。

养血生发汤由当归、熟地、白芍等组成,可以补血生发,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耳鸣症状;四物汤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组成,可以补气养血,调和阴阳。

4.湿热蕴结型耳鸣:湿热蕴结型耳鸣多见于湿热内蕴,常见症状为耳鸣伴黄腻口苔、尿黄短赤等。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用清热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龙胆泻肝丸、石膏散等。

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黄连等组成,具有清热败火的作用,可以改善湿热内蕴引起的耳鸣症状;石膏散则由石膏、竹茹、麦冬等组成,可以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总之,中医辨证治疗耳鸣的方法主要包括疏肝解郁、补肾养血、补气养血和清热利湿等。

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辩证施治,同时兼顾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饮食等。

同时,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耳鸣、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

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耳鸣、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

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耳鸣、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

它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有时患者自觉鸣声来自头颅内部,可称为“鸣颅”或“脑鸣”;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程度较轻者也称“重听”。

耳鸣与耳聋临床上常常同时或先后出现,两者的病因病机及辩证施治原则也基本相似,它们既是多种耳科疾病乃至全身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有时也可单独成为一种疾病。

西医学的突发性聋、爆震性聋、传染病中毒性聋、噪声性聋、药物中毒性聋、老年性聋、耳硬化症以及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及耳鸣等疾病。

标签:中医辨证;耳鸣、耳聋1 评估耳鸣、耳聋的病因风热之邪侵袭;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或思虑过度,伤及脾胃;跌仆爆震、突闻巨响等伤及气血;先天肾精不足,或后天病后失养,恣情纵欲,伤及肾精,或老年肾精渐亏等;评估耳鸣、耳聋的病位:主要在耳窍,与肝肾关系密切;评估耳鸣、耳聋的病性: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耳窍,或瘀血、痰饮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所致。

评估耳鸣、耳聋的病程:一般来说,起病急、病程短者以实证为多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者以虚证为多见。

2 辩证施护耳鸣、耳聋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

实证常见于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气滞血瘀等证型;虚证常见于肾精亏损或气血亏损等。

2.1实证2.1.1风热侵袭由于寒暖失调,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肺失宣降,致外邪循经上犯耳窍,清空之窍遭受蒙蔽,失去”清能感音,空可纳音”的功能,而导致耳鸣或耳聋。

应加强起居调摄,适当增减衣被,慎防风邪侵袭。

及早治疗,尽快控制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指导患者正确擤鼻方式,以防涕液由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腔,引起感染而加重病情。

遵医嘱配合外治法,如用滴鼻灵滴鼻宣利鼻窍;或用鲜菖蒲捣汁滴耳开通耳窍等。

伴恶寒发热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针刺大椎、曲池,亦可用柴胡注射液肌肉或穴位注射。

耳鸣中医分为实证和虚证?

耳鸣中医分为实证和虚证?

耳鸣中医分为实证和虚证?
耳鸣为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患者感到耳内有嗡嗡吱吱等各种各样的单一或多种声音并存的响声。

耳鸣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为单侧性耳鸣,有的则为双侧性;有的间歇性出现,有的持续不停。

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又与其它脏腑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客人导致耳鸣。

其中由于外感邪气,脏腑内生痰大瘀滞引起的耳鸣多为实证,由脏腑虚损,久病耗损所致的耳鸣多为虚证,其病理各不相同。

一、实证耳鸣
风邪外袭,耳居头面,风邪易侵犯上部器官,肺主卫外,风邪侵袭。

首先犯肺肺经之结,穴位于耳中风邪循肺经上窜耳窍,轻窍蒙蔽,败致耳聋耳鸣,风邪常与热邪,寒邪兼加为患,耳为阳窍,风热为阳邪,故临床上以风热之邪袭耳为多见。

二、虚证耳鸣
肾阴精不足,肾开窍于耳、肾之阴精是耳司听觉的物质基础,若素体不足,或久病,热病伤肾或劳损过度、耗损肾精、或年高之体、天葵已竭、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耳窍失氧、皆可致耳鸣。

肝肾精血同源,肾阴精不足则肝肾血亏,阴不制阳,虚火上炎,肺阳上亢,上犯清窍或肾水不足,不能制心火,则心火炕感,上扰于耳,亦可致耳鸣耳聋。

久病耳鸣中医认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窍,气血流行不畅,耳窍失养所致。

中医治疗疾病强调的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准确性是疗效好坏的关键。

中医治疗疾病强调的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准确性是疗效好坏的关键。

耳鸣、耳聋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耳鸣、耳聋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耳鸣、耳聋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耳鸣、耳聋一.肾精虚亏证:耳鸣耳聋甚则眩晕。

颧赤口干,手足心热。

遗精。

腰竣膝软。

舌红、脉细弱。

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地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丹皮9泽泻9克茯苓9克磁石6克(先煎)石菖蒲4.5克五味子1.5克加减:1.若见阴血虚可加龟板、鳖甲;2.阳亢,加龙骨,牡蛎;3.火旺加知母、黄柏。

1.肾阴不足,内热较甚:耳鸣耳聋甚则眩晕。

颧赤口干,手足心热。

遗精。

腰竣膝软。

兼见体瘦色黑、口干舌燥、面红颧赤、手足心热,午后耳鸣,夜间鸣甚、脉沉细尺弱。

或两尺脉大、舌淡红。

治宜滋肾清热。

滋阴地黄汤;山萸肉6克山药6克熟地12克丹皮4.5克泽泻4.5克茯苓4.5克白芍5克当归5克川芎3克远志3克石菖蒲3克盐知母5克盐黄柏5克2.精气萎弱,肾脉不通耳窍:久病劳伤、恣欲、年老,头晕目花,咽干气短,腰痠膝软、瘦悴力疲、遗精早泄、脉细弱大补元煎;人参15克山药9克杜仲9克熟地黄9克当归9克枸杞子9克山茱萸9克阿胶9克五味子9克石菖蒲3克远志3克炙甘草6克3.精脱肾惫、阴虚及阳:耳鸣耳聋甚则眩晕。

颧赤口干,手足心热。

遗精。

腰竣膝软。

兼见耳鸣如潮声、蝉鸣、终日不休,先鸣后聋妨碍听闻、颜面暗晦、颧颊色黑、足冷、眼中昏黑、或见阳萎滑精。

脉细弱涩、舌淡质润。

八味丸;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熟地24克丹皮9克泽泻9克茯苓9克胡桃肉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9克肉桂3克(焗服)炮附子3克(先煎)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2.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3.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补骨脂丸;熟地9克磁石9克当归9克川芎5克肉桂3克(焗)菟丝子9克川椒5克补骨脂9克白蒺藜9克胡芦巴9克杜仲9克白芷9克石菖蒲3克肉苁蓉丸;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千)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别捣为末)薯蓣牛膝(去苗)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黄)续断白茯苓枸杞子五味子蛇床子山茱萸各30克茯神远志(去心)柏子仁各60克1.阴虚甚者,加龟板、鳖甲、旱莲草。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就是窗外有风声雨声,患者不再承受耳鸣之痛。于是,接诊医生在对贾大爷进行药品
治疗同时,提议他自己制造一些轻微声音,改变一些自己睡觉时软环境,以此转移自
己注意力。

起初,老人在耳边放了一个小闹钟,闹钟滴答声让他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然而
,时间不长,就有了焦躁情绪,总感觉到度秒如年。这时,医生又提议他在卧室里制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14页
滴水声防老人耳鸣?
• -11-28 11:45 99健康网 >>

一位年近七旬老人三年前出现耳鸣,且越来越严重,每当夜晚降临,尤其是夜深
人静时,他最为难受,总是感觉到耳朵边有没有数“知了”在聒噪。他心烦气躁,通宵难
眠,体质越来越差。

细心医师在诊治当中,无意中了解到老人在风雨之夜,往往能睡个安稳觉,原因
造一些水滴声。

于是,老人就找来一台废旧饮水机,临睡前将饮水机龙头稍微打开,饮水机里水
就能滴滴答答地流到事先备好水桶里。滴水声清脆悦耳,如山泉叮咚,就这么陪同着
老人慢慢进入梦乡。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15页
滴水声防老人耳鸣?
• 今后,他耳鸣现象越来越轻,睡眠好了,心情也好了,加之主动锻炼,经过近六个月 调理,耳鸣痊愈了。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18页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11页
耳鸣饮食提议
• 四,多饮牛奶.有些人说牛奶是“人类保姆 ”,60年代以后世界牛奶生产和消费量剧 增. 牛奶是营养丰富食品,更是老年人最 正确长寿食品.它吸收率高,利用率高,是 既经济又安全营养保健食品.牛奶中矿物 质是以碱性元素为主,所以牛奶是碱性食 品,有调整人体酸碱平衡作用.体内环境 稳定是防病抗病基础,也是抗疲劳,延缓 衰老基础.另外牛奶中几乎含全部已知维 生素,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 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 和胡萝卜素. 夏季,牛奶中尤以维生素 A,D,B2含量高.这些维生素与钙吸收利 用,对防治改进血液循环和耳聋症状很有 帮助.

耳鸣如何鉴别诊断?

耳鸣如何鉴别诊断?

耳鸣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本节仅就属虚及病久之肝肾阴虚、肾阳亏虚、肺脾气虚、心脾血虚及瘀血阻络各型辨治详加阐述。

1.肝肾阴虚证候:耳鸣、耳聋,鸣声尖细。

入夜尤甚,听力渐减,房劳则重。

伴头晕眼花,腰膝痠软。

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析:①辨证:以耳鸣耳聋,鸣声尖细,房劳则重,头晕眼花,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精血亏虚,肝肾不足,耳窍生养,故耳鸣,听力渐减;入夜阴气主事,阴虚则阳旺,病于阴虚,阳气盛上而跃,故鸣声尖细,入夜更著;房劳耗精,故鸣聋加重。

全身及舌脉所见为精血不足,肝肾亏虚,髓海不充,虚热内生之象。

2.肾阳亏虚证候:久病耳鸣、耳聋,鸣声细弱,入夜明显。

并见腰痛或腰膝痠软乏力,面色淡白或晄白,畏冷肢凉,阳萎或阴寒,月事不调,小便清长。

夜尿频数,或尿有余沥。

舌质淡胖,脉沉迟。

辨析:①辨证:以久病耳鸣耳聋,腰膝痠软,畏冷肢凉.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阳虚火衰,耳失温养,功能失司,故耳鸣耳聋;腰为肾之府,肾阳衰微,府失温煦,故腰膝痠软;全身及舌脉所见,均为肾阳亏虚、邻门火衰之证。

3.肺脾气虚证候:耳鸣耳聋反复发作,逐年加重。

并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食欲不振,易感冒。

舌质淡,脉细缓无力。

辨析:①辨证:耳鸣反复发作,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舌淡,脉细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肺脾气虚,清阳不升,气血难以上输,耳窍失养,故见耳鸣、耳聋;若将息得所,气血和畅,则症状略减而聋鸣有所好转;若病情进展,气血日衰,则聋鸣逐年加重。

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肺脾气虚之证。

4.心脾血虚证候:耳鸣、耳聋,每于蹲位起立时突然加重,或觉头部、耳内空虚发凉感,或于劳后加重。

兼见面色萎黄无华,倦怠少力,失眠多梦,心悸不宁,或心神恍惚。

舌质淡,脉细或弦细。

辨析:①辨证:耳鸣聋干起立时加重,倦怠少力,心悸不宁,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心脾血虚,耳夫所养,故耳鸣耳聋;蹲位起立时,气血趋下,头部空虚,故耳鸣加重或伴头部、耳内空虚发凉感。

耳鸣脑鸣中医辨证

耳鸣脑鸣中医辨证

耳鸣脑鸣中医辨证耳鸣、脑鸣——中医辨证治疗收奇效“耳鸣”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听力下降、眩晕头晕等症状。

可分为感音性(源于耳蜗)、周围神经性(源于听神经)及中枢神经性耳鸣。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

常伴有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

西医尚无有效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

耳鸣、脑鸣中医治疗,临床上多按照病因病机而采用相应的分型施治。

具体有六种辨证型:1、肝肾阴虚;2、肾阳虚衰;3、心脾气虚;4、脾虚湿阻;5、肝郁火扰;6、气滞血瘀等等。

一、经常性耳鸣一,经常性的耳鸣,对病人的睡眠质量也有很大影响,患者的耳鸣在夜深时响的厉害,使人入睡困难。

即使入睡,也特别浅。

有人诉说,睡眠不深时可以被耳鸣吵醒。

因为半夜醒来后,耳鸣仍然响个不停,所以使人烦躁不安,辗转难眠。

二、耳鸣还会影响病人的情绪耳鸣还会影响病人的情绪。

长期性的严重耳鸣,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

有的人宁愿听不见了也不要耳鸣,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三,生活中出现了耳鸣的现象,会影响我们的听力,生活和工作,甚至影响家庭生活。

有些患者耳鸣长期求医吃药,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巨大经济压力,如果不被家庭成员所理解,则影响家庭和睦。

非常响的耳鸣,能够干扰所听的内容,常常听到声音,但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因为听不清别人尤其领导、老师的讲话,而且自己忍受着,耳鸣带来的巨大痛苦,却常常不能被人理解,所以工作效率下降,对工作和学习也渐渐失去兴趣。

耳鸣辨证——干祖望(为目前已知最权威、最全面的耳鸣辨治论著)

耳鸣辨证——干祖望(为目前已知最权威、最全面的耳鸣辨治论著)

⽿鸣辨证——⼲祖望(为⽬前已知最权威、最全⾯的⽿鸣辨治论著)⼲祖望(1912~2015),⽣于江苏省⾦⼭县张堰镇(现属上海市),我国著名中医⽿⿐喉科学家,中医现代⽿⿐喉学科奠基⼈之⼀。

⼲⽼学验俱丰,擅治⽿⿐喉科、⼝腔科等疑难杂病,他⾸先创⽴中医⽿⿐喉科“中介”学说,脱“三因”窠⾅;倡“四诊”为“五诊”,调整“⼋纲”为“⼗纲”,发现了“喉源性咳嗽”和“多涕症”两个新病种。

在中医⽿⿐喉科理论与临床的⽅⾯作出了巨⼤的贡献。

⼲⽼认为⼼肾功能失衡与⽿鸣的产⽣有⼀定的相关性,提出“泻⼼⽕”“补肾阴”“交通⼼肾”的治疗原则,临床上运⽤“泻离填坎”法论治⽿鸣,取得满意的疗效。

⽿鸣,在临床上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为妄闻性⽿鸣,我们古今中医⽂献中所谓的⽿鸣,都是属于这种,现代名称为主观性⽿鸣,或内在性⽿鸣,或⾮震动性⽿鸣;⼀为⾮妄闻性⽿鸣,这是在⽿内或⽿周围确实有的声⾳传播所致,所以可⽤微⾳器或频谱分析仪记录下来,甚⾄⽤最简单的医械也能听到,现代名称为客观性⽿鸣,或外在性⽿鸣,或震动性⽿鸣,对这种⽿鸣,如果采取现有中医⽂献上的治疗⽅法,绝对没有疗效。

所以要提⾼疗效,⾮把这两者辨别得泾渭分清不可。

因为⾮妄闻性⽿鸣⽐较少见,造成⾮妄闻性⽿鸣的原因,⼤体上有四种:⾎管源性、肌源性、咽⿎管异常开放、颞颌关节病变。

对⾮妄闻者,⼤体上以辨病为主,辨证为辅;⽽对妄闻者,则应注重辨证。

⼀、⾮妄闻型⽿鸣正因为此型⽿鸣,主为辨病、次为辨证,所以局部检查就显得相当重要,脉诊、⾆诊的参考价值不太⾼。

1.⾎管性⽿鸣【临床表现】⽿鸣⼤多为⼀侧,当然双侧的并⾮没有。

鸣声呈“哧”、“哧”声,⾳调不会太⾼,甚⾄是低沉的,⾳量有⼤有⼩。

其唯⼀特点是:有前奏且与本⼈⼼律同步⼀致。

也有以体位的姿势不同⽽改变其⾳响。

⽆全⾝症状。

【诊断要点】要点只有⼀个,即鸣声与⼼律同步。

内中⼜分两型:⼀为⾎管本⾝的,⼀为⾎管周围性的。

所以⼀遇本证,⾸要任务是检查,⽅法:初步两者相同,⽤两头安有⽿塞⼦的长约35~45厘⽶的塑料管或橡⽪管,⼀端插⼊病⽿,⼀端插⼊医⽣⽿中,如属此病,则医⽣可以听到与病者相同的⾳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鸣中医辨证
耳鸣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耳鸣是听觉功能的紊乱现象,耳鸣多属噪音,有间歇性,也有持续性,有单一频率窄带噪音或白噪音等多种表现。

下面为您分享耳鸣的中医辨证分析。

中医辨证分析耳鸣:
1、脾虚失运:脾虚气血生化不足,经脉失养,见耳鸣日久,鸣声或强或弱,伴精神不振,短气乏力,纳差腹胀,大便不实: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舌体胖有齿良,脉沉缓或沉弱。

治宜健脾益气,用本草通窍汤加白芍、菖蒲、远志、川芎、葛根、白芷。

2、肾阴不足: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鸣声如蝉,入夜尤甚,伴腰膝无力,五心烦热,或盗汗失眠,咽干口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补肾,用本草通窍汤加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制首乌。

3、肝血亏虚:多因气血化源不足,或失血,或久病耗伤阴血,见耳鸣如蝉,神疲乏力,胁胀隐痛,失眠多梦,目涩流泪,视物昏花,头目眩晕,舌淡苔少,脉沉细。

治宜滋肝养血,用本草通窍汤加木瓜、酸枣仁、天冬、黄精、甘草。

4、风热侵袭: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侵袭肺卫所致,见一侧或双侧耳鸣,伴鼻塞流涕,咳嗽,咯痰而黄,头痛发热,心烦口渴,耳闭闷胀,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宜
疏风清热,用本草通窍汤加知母、生石膏、瓜蒌皮、黄芩。

5、痰火上扰:素体痰湿较多,或嗜食肥甘厚味,痰浊内生,日久化热,上扰清窍。

见耳内轰鸣,听力下降,耳闭而闷,头昏而沉,胸脘痞满,呕恶少食,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宜涤痰清火,用本草通窍汤加黄芩、黄连、郁金、瓜蒌皮、桔梗。

6、瘀血内阻:情志不遂,或外伤,或气滞血瘀,清阳不升,致清窍失养而耳鸣突发,伴头昏头痛,乏力气短,或寒热交作,舌苔薄白或黄,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或涩。

治宜行气活血,方用本草通窍汤加郁金、葛根、秦艽、白芍、桑椹、女贞子。

7、肝阳上亢:多因肝阴不足,阳气过旺,上阻耳窍所致。

见耳鸣时轻时重,伴头痛头胀,胁胀口苦,嗳气呕恶,两目干涩,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白或黄,脉弦。

治宜平肝潜阳,用本草通窍汤加黄芩、炒栀子、合欢皮、瓜蒌仁、牡丹皮。

8、肾阳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操劳过度,或久病迁延。

见耳鸣时作,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尿多清长,倦怠乏力,纳少便溏,或阳痿遗精,面色白,用本草通窍汤加舌磁石、芡实、桑寄生、仙茅。

中医治疗耳鸣
1、瘀阻清窍型的耳鸣、耳聋
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日久不愈。

这样的患者多有头部外伤史,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

治疗此症
应以化瘀通窍为主。

方药应选用本草通窍汤加:赤芍、丹参、地鳖虫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音兄)各12克,红枣5枚,
生姜3片,蝉衣、生甘草各5克。

2、肾精亏虚型的耳鸣、耳聋
此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常常同时伴有眩晕,腰膝酸软,颧红口干,手足心热,遗精或阴冷(性冷淡)等症状。

治疗此症应以摄精滋肾为主。

方药应选用本草通窍汤加减:磁石30克,熟地、萸肉、山药各15克,茯苓、泽泻、丹皮、五味子各10克。

3、脾气不升型的耳鸣、耳聋此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时轻时重,休息时症状减轻,平素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大便稀薄。

治疗此症应以补脾升阳为主。

方药可选用本草通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黄芪、葛根各15克,升麻、柴胡、当归各10克,生甘草6克。

4、风热上扰型的耳鸣、耳聋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在外感发热后出现耳鸣或耳聋,同时伴有头痛、眩晕、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有肌肉酸痛等症状。

治疗此症应以疏风清热为主。

方药可选用本草通窍汤加减:荆芥、淡豆豉、
芦苇茎、防风各12克,银花、连翘、菊花各10克,薄荷、桔梗衣各5克。

5、肝火炽盛型的耳鸣、耳聋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常常是突然发病,并有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胸胁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治疗此症应以清肝泻火为主。

方药应选用本草通窍汤加减:车前子(包)、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山栀(音枝)、柴胡、黄芩、泽泻各10克,龙胆草、木通各5克,生甘草6克。

6、痰浊上蒙型的耳鸣、耳聋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时轻时重,并有胸中烦闷、痰多,口苦恶心,面红耳赤,急躁易怒等症状。

治疗此症应以清热化痰为主。

方药可选用本草通窍汤加减:茯苓、瓜蒌皮各15克,杏仁、法半夏、制南星各12克,黄芩、陈皮、枳实各6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