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半岛出土最古老的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門半島出土最古老的文化

鄧聰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一)澳門半島的早行者

(二)半島史前遺址厄運

(三)大三巴出土石器

(四)綜合分析

地址: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傳真:852-********

電話:852-********

電子郵件:tangchung@.hk

(一)澳門半島的早行者

現代人類對自己的過去與未來,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因此,考古學與未來學同樣是廿一世紀最令人神往的學科。一個地區人類文化歷史起源的探索,往往是相當吸引的,具有神秘莫測的感覺。1999年3月公布澳門最新的面積,為21.45平方公里。澳門這彈丸之地,同樣無法避開本地人文歷史肇始的重大問題。這篇短文試圖集中討論澳門半島範圍內最古老的文化。澳門半島的地貌,呈東北往西南走向,是現今全澳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絕大部份工商業與人口均集中於半島地區。

有關最早期澳門半島人類活動的情況,如果從文獻史料入手,我們可以舉出兩個例子考察。第一:如據17世紀冒險家平托(F. Mendes Pinto)在1614年出版《遠遊記》(Peregrincao)中謂:「澳門從前是個荒島,我們的商人興建價值三、四千克魯扎多的房屋把她變成一個高貴的居民點。」1。平托的澳門荒島說,與稍後英人來香港時所提及「香港島上只有石頭,無一處房子」2的說法,基本相似。兩者同樣出於歐洲外來侵略者之口,均故意毋視兩地原居民的歷史。這樣的荒島說是別有用心,不必深究的。另一方面,澳門歷史的工作者,又如何討論澳門半島最早人類的活動呢?1991年出版《澳門史綱要》中1277年一條,記述「端宗趙 和張世杰等軍民在澳門地區出海,遇颶風襲

擊,上岸栖居,並 借澳門媽閣山和路 高地擊退元軍。從此澳門逐漸有人居住。」3如果此說屬實,則澳門半島地區,遲到宋代才有最早人類的活動。最近有些學人蠡測,明代「閩人成為最早的澳門開發者」4。此外,據文獻資料的記載,明.嘉靖《香山縣誌》中〈山川〉一條,有「九澳山,其民皆島夷也。」記敘了九澳的地區,可能已有居民。看來,根據文獻的資料,澳門半島地區人類的活動,就只能上溯到明末。在宋或以前記載半島上人類活動的說法,都並不可靠。當然,以上的討論並不意味澳門半島遲到明代才有人類的活動。如果我們另闢蹊徑,從物質的資料入手,以考古學的角度考慮,對認識半島上人類活動的歷史,就可能有很大的改觀。不過,物質資料或者現代考古學發展的前題,往往極依賴古代遺址的保存情況。究竟半島古代的遺址在這現今世界人口可能最密集的都會中,還能倖存留下來嗎?這又是半島史前考古學發展中最大的難題!

(二)半島史前遺址厄運

要考察半島的古代遺址保存狀況,必須從半島地貌變遷著手。澳門半島的本身,估計原來同樣是一個孤懸於珠江口外的小島。最少在數千年前,由於西江帶來的泥沙強烈的堆積,逐漸在它與大陸間形成一道砂堤。最遲在距今數千年前,澳門已成為半島與現今珠海拱北一帶,連成一片。澳門半島的面貌,在近年來有很大的變化。在1840

年半島的面積,只有2.78平方公里。1991年半島面積已超過6平方公里,填海增大半島面積達1.5倍。現代機械的怪手在半島土地上不斷施暴,移山填海,半島的古代遺址受到很嚴重的威脅。

隨著澳門半島都市的開發,原來的古代遺址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據1794年澳門半島的地圖觀察,半島的南灣及黑沙環尚保留有極其美麗的海灣。特別是半島的南灣,清印光任〈南灣浴日〉詩尚有:「海岸如環抱,新潮浴渴烏」之名句。過去南灣地理形勢與路環島著名的黑沙考古遺址極為近似,均為東北向西南伸延,朝東南面開口。估計昔日南灣海岸長度超過1,000米,生態環境與黑沙也可能是相當接近的。這使我們推測過去南灣可能同樣是一處很豐富的考古遺址。然而,在1863年的前後,南灣沿岸一帶由於填海等土木工程,南灣沙堤已被夷平,可能存在的史前沙丘遺址,蕩然無存。

此外,半島的黑沙環沙堤地貌上,亦具備有史前考古遺址的因素。遲至1980年,現深圳博物館副館長楊耀林先生在珠海拱北一帶考古調查,發現數量相當豐富的文物,出土遺物的時代橫跨新石器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據楊氏的研究,拱北遺址分佈較廣,南北長約1.5 km,由北部的老虎溝至水澗山的南坡,向南到西瓜鋪菜地、銀海新村工地和拱北與澳門交界的關閘口。可以想見,這一條於《澳門記略》〈形勢編〉所提及的蓮花徑,理應就是一個從新石器時代至先秦時期的大

型考古遺址(彩版一)。楊氏的調查中又報導:現拱北邊防檢查站附近地面尚有陶片和石器分佈,在關閘口發現一件磨製精良的長條形石斧和一件青銅斧5。九○年代珠海拱北一帶原有的遺址,亦被新填海及都市發展所湮沒。澳門關閘至黑沙環一帶迄今未發現過古代的文物,肯定只能歸咎於缺乏考古工作所致。

澳門半島地區的南灣和黑沙環兩處有潛質的史前遺址,可能很大部份都在過去數百年間都市發展過程中被破壞。當然,另一方面半島內是否所有的史前遺跡都已蕩然無存?看來這需要現代考古很精細的調查工作去證實。數年前,葡藉考古工作者,在半島大三巴的附近,竟然發現了一些早期人類文化的線索,為認識半島神秘古代,帶來了一線之希望。

(三)大三巴出土石器

1998年4月18日筆者幸蒙邀請,出席澳門博物館的開幕典禮,獲贈由澳門博物館所編製的《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珍貴的專刊。隨後通過學習考古學者Clementino Amaro有關聖保神學院和大炮台的發掘報告,知悉在神學院的走廊範圍的下層,曾發現一些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房子的柱洞遺址。按已發表的彩照考察,房子

遺 內發現有3至4處的柱洞。柱洞形制規整。柱洞的間隔有適當的

距離。同時,報告中報導了發現兩件燧石的石器。原葡文報告的中譯本譯文如下:「早於宗教綜合體的文物方面,我們收集到了兩件燧石手工藝品,是澳門半島上首次發現的,因此我們計劃將之向公眾展出。其中之一是燧石核;長距離的搬運使之具有很高的磨圓度。第二件有用於加工植物纖維的一個碎片切口。根據香中文大學鄧聰先生提出的概念,這兩件物品屬於所謂的“台灣文化”。」6(頁152-153)這段文字在葡中翻譯上,有若干處可待商榷。尤以其中所指筆者提出的“台灣文化”,應是“大灣文化”之筆誤。(大灣是位於香港南丫島西南的遺址,筆者於1990及96年兩度主持大灣遺址的發掘工作。1994年筆者與黃韻璋在第二屆「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國際會議」中發表了《試論大灣文化》,提出“大灣文化”之概念。)1999年3月8日間,筆者有幸於澳門博物館內,直接觀察及紀錄了上述大三巴出土兩件燧石石器(圖一之5、9;彩版二之1、2)。

為說明這兩件燧石石器的來龍去脈,有必要簡略交待一點史前石器基本的知識。數百萬年人類歷史中,99%的歷程都是主要依賴石器作為最重要的工作。石器是古代人類行為沉澱的化石,反映數以百萬年來人類技術與思維的變遷。在考古學上石器研究,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專門學問。在國外的著作,如Don E. Crabtree的《燧石製作概論》(1972)(An Introduction to Flintworking)7,加藤 平、鶴丸俊明《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