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一、前言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少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总结,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介绍,促进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和反思。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当时,国内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再加上战争的摧残和封闭政策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然而,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号召全民参与的社会主义建设。

2. 长征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在1949年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面对艰难险阻,把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建设摆在了各级政府和解放军的中心工作中。

1952年内蒙古建设了第一家大型钢铁厂,实现了从工业落后省份到一流制造业的转变。

长征开始后,毛泽东积极推进农业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实现了农村的初步社会主义改造。

3.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在1960年代初,我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首先,在大跃进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点放在了工业方面,农业和轻工业建设受到了忽略,导致了粮食短缺和生产能力下降。

其次,文化大革命使得全国思想文化受到了冲击,出现了许多危机和混乱。

最终,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断和停滞。

4. 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建设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层开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个新时期,我国逐渐恢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头,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教材: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讨论与互动:通过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表达等方式,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1)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 义,当合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 “文化大革命”。 (2) 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 2 .修正主义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党中央提出 了修正主义也就是说,有人要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3.发动与发展 (1)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 的斗争。 4全面夺标,全面内战 (1)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利用“文革小组”名义,趁机煽动“打倒 一切,全面内战”。 (2)1967年掀起的“一月风暴”很快形成打倒一切的局面。 (3)“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 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陷为“二月逆流”,受到压 制和打击。
整风运动和右派斗争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及其纠正
“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严重的曲折 深刻的教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1月和3月,毛泽东先后在广西南宁和四川 成都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 重点放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错误的改变了在经济建设上既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 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严厉批判反冒进,偏离了实 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正确轨道)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多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 设的总路线。 (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规律的经济规律)

历史论文 简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经过

历史论文 简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经过

简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经过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的历史阶段。

中共中央认识到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

中国共产党决定走自己的道路,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集中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1957-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许多尖端科技项目的集体攻关从这时起步,并开始了向世界科学先进水平的进军。

由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国务会议上强调,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

毛泽东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做了科学分析。

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向前发展。

同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由于极少数右派分子进攻党内指示,中共中央展开了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

到1958年夏季结束时,全国规定的右派分子达55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错划。

许多党的干部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由此受到长期的压抑和打击。

这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严重损失。

大跃进由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功,使得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15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它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致使“一平二调”(“平”,指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调”,指县社两级无偿调拨生产队和社员的个人财务和劳动力)之风泛滥,损害了广大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

文化大革命由于彭德怀给毛泽东的信着重指出“大跃进”存在的严重问题和突出矛盾,毛泽东错误的对彭德怀的信提出尖锐批评。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作用 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用一句话概括十年探索时期的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年建设时期取得成就 F g h 乌鲁木齐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 设成就
大庆油田
14
兰新铁路
大庆
包头钢铁公司
大港油田
1.东北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交通发达 2.工业基础好 3.背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
26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年代
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 是什么?
27
就工业而言,正如副总理薄一波所说:“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增 加百分之六十六,看起来这象是大跃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这百分之六
陈晓卿《百年中国》
1967年的中国与世界
17






第三节 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
18
1966---------1971------1975-------1976
周恩
邓小

来进
平全
结束

行调
面整


全面整顿的实质: 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19
小数据:
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 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 年全部基建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 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9单元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9单元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5)结束: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 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微思考1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 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 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 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我国各领域的成就
领域 成就
工业 国防
①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诸 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 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 业布局
科学 技术
农业 发展
文教 卫生 骨干 培养
核心归纳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史实、 特点及启示 (1)重要史实。 ①开辟了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党和全国 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 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③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析我国进行三线建设的历史影响。 提示:历史影响: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 了国家的国防能力;改善了中国的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史实、特点及启示
2.建设成就的历史意义 这些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 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提 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ppt(20张PPT)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ppt(20张PPT)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整风运动 反对官僚主义 反对宗派主义 反对主观主义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运动结束时,全国共有 55万多人被划为“右派分 子”,绝大多数被错划。
1957年国庆游行中的反右标语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鼓足干劲:调动群众积极性 力争上游: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多:增加数量 快:加快速度 好:提高质量 省:节约成本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项目 工业
概况
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 基础工业项目
成就
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三线建设
提高国防能力,改弹、中远程导
国防 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提高国防能力
农业 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抵
培育推广良种、科学种田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崇尚劳动 敬业守信 敢于创新 ……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曲折发展 对错交织 成就巨大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 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 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 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 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文教 卫生
教育医疗蓬勃发展
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骨干力量
外交 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 关系正常化
建交高潮,新局面
三、伟大建设成就 ➢ 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铁人”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
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时期)》
国内:
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间, 全国发生了20起共约一万多工人 罢工、请愿事件。有几十个城市 发生30起一万多大、中学校学生 罢课、请愿事件。在农村也发生 了闹退社的风潮。如浙江省农村 发生请愿、哄闹等事件多起,广 东省农村先后退社的有十多万户。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是一种旨在实现社会公正、平等和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的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经历了探索和曲折发展的过程。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探索始于20世纪初期。

毛泽东等革命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从而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在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和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逐步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并在1950年代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

然而,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也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

在1950年代末期和1960年代初期,中国实行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导致了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以及政治上的混乱。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摆脱了这些困难,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发展。

在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

这一举措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中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曲折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全球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第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多次曲折发展。

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着自己的道路。

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于20世纪初,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战争和磨难,逐渐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并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毛泽东时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大跃进是中国的一项大规模的经济计划,于1958年至1961年进行。

它的目标是通过集体农业和工业生产,实现中国向现代化的迅速转变。

然而,由于错误的计划、失误和不必要的干扰,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饥荒和人员伤亡。

人民公社是一种农村集体化运动,它是建立在大跃进基础之上的。

该运动的目标是消除农村贫困并促进经济增长,但它也导致了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份额分配不均和劳动分配不合理。

文化大革命1966年,毛泽东发起了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旨在恢复革命精神和消除保守思想的政治运动。

文化大革命引发了全国性的动乱,许多文化和历史遗址被毁,人们被迫参加批斗和审查。

文化大革命也导致了许多最有批评性的智者和艺术家死亡和离开中国。

改革开放恢复革命经验和清除官僚主义的尝试都导致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停滞不前。

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引导了中国推进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旨在更新旧有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它允许市场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中更有效地作用,也允许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这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也带来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私人企业的兴起和现代化产业的发展。

历经四十多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定不移的中国梦中国的未来建设更应坚定地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高一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化。

2.了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和困难。

3.掌握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代表性事件和人物。

4.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阶段。

2.社会主义建设的困难和挑战。

3.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代表性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1.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

2.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当前的国情和问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分组研讨法3.讨论法4.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发学生兴趣老师展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图集,鼓励学生讨论其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并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

2.预告教学内容老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并阐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二、知识讲授1.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阶段(1)基本特点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推进文化建设和思想阵地建设。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建设。

④增强国防实力和军事建设。

(2)主要阶段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阶段(1949-1952年)。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时期(1958-1965年)。

④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⑤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阶段(1978年至今)。

2.社会主义建设的困难和挑战(1)经济困难由于以往的战争和动荡局面,国家建设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

(2)思想文化问题开展批判思想中的错误观点和借口,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到了一个危险的阶段,其后果极其严重。

(3)政治体制的重建面对各种新问题和突破口,需要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和构成。

(4)国防的建设和发展囿于历史的因素,军事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挑战。

三、案例分析1.林彪事件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是哪个时期做的?①文革前。

②文革中。

③文革后。

④改革开放初期。

2.就业问题关于就业问题,你觉得2008年金融危机而今感到的困难和社会紧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困难有何区别?①社会主义困难是受制于许多复杂的历史和国际因素,而此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42年与1957年的整风运动
年代 名目
1942年
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1957年
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 主义 为了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改进党的作风
内容 原因
在思想上彻底清除“左”和右的错误
作用
使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 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 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 基础
1956年举行的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 及对他的个人崇拜。这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思 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中国共产党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但是也由此破除 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的 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此, 中苏关系破裂。 (国际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 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 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 (失误和挫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曲折前进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在 探 索 中 曲 折 发 展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党尚未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如何 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党开始了艰苦 的探索。 (国内背景)
1956年举行的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 及对他的个人崇拜。这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思 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中国共产党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但是也由此破除 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的 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此, 中苏关系破裂。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 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 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横批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建设东北
这是一五计划期间一副对联:它反映了哪两座城 市的工业成就 ①长春 ②鞍山 ③武汉 ④大 庆 A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一五计划为什么重点发展重工业呢?
1重工业地位重要; 2加强国防需要; 3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 4近代重工业极端落后
2)内容 提出整顿企业的措施,恢复规章制度 在农村,重申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3)结果 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家的经济工作表现出色
3、经济复苏
1)背景: 1975年周恩来病情加重,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和国务 院工作
2)内容 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了大 刀阔斧的整顿
【 让历史“活’起来】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 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 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 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 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同学们,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将此材料的历史信 息还原吗? 上述材料中的“我”是什么身份? 三大改造过程中的民族资本家
材料4:“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 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 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横批
人民公社好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社会 主义 过渡 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 探索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49年 1956年

高一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引言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实现国家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然而,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和挑战。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历史。

2.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

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路径。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定义,并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第二步:学习历史案例•展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发展历史案例,如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经验。

•分析这些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例如经济计划的实施、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挑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等。

第三步:讨论与总结•与学生一起讨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经验,并思考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第四步:拓展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路径。

•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等。

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们学习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案例,并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我们还讨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一些思考题,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提高历史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崇尚劳动 敬业守信 敢于创新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取得伟大
建设成就的重要原因。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 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小结探究: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 有哪些成功与失误?试总结其经验教训。
3.政策调整——成功的探索
各部门比例失调的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 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
经济效益。
——陈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主要措施:①八字方针: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重要成果。 ③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实质: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致开幕词,号召 “团结国内外一切
间的矛盾。
可以团结的力量,
②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先进的工业国。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②制定主要任务
为 主
建义
设 中
伟 国
大的社会 而奋斗”。
3.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播放视频

9000万吨




3000

1070
万吨

535 万吨

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宣传画)
最大的水稻“卫星”在广西环江县,
号称亩产65217公斤。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必选课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必选课件)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中共八大(1956.9)
中共八大召开之际,中国刚刚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何尽快建成强大的社 会主义国家,自然成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历史任务。与此同时, 先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和东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如何汲取苏东国家的教训,闯出一条适合中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共八大面临的一个挑战。
整风运动
反右派斗争
性 对全党进行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质 的教育运动
主 题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题, 进行“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 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概 曾在1942年、1950年、1957年过3 况 次。1957年4月27日到1958年8月
意 义
全党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 改进了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 和建设需要。
的指导方针问题。
➢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
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历程
(一)《论十大关系》(1956.5)
根据多年来经济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强调指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
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
的需要,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是一条“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
讲“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在这样的状态底下,希 重挫伤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副产
望快,希望能够尽快把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上来,品产量急剧下降。自然生态环境也
这是一个普遍的民族心理。——《金冲及谈“大跃 受到严重破坏,全国出现大面积粮
进”起因:当时预计朝战后仅15年和平发展期》 荒,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曲折现象。
4.课堂讲解:讲解“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阐述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如改革开放等。
巩固练习环节(5分钟)
1.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练习题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 师生互动: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课堂提问环节(5分钟)
1. 随机提问: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提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问题。
这些知识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教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实例和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后拓展学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例题2:分析“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答案:“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大跃进”时期,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严重,社会动荡不安。
例题3:结合实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经验教训。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良好的开局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又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得照抄苏联。

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毛泽东指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他说。

与此同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又指出,苏联革命和建设中的教训必须认真汲取,但对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经验则必须坚持。

对这方面的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概括为五条:(1)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织成为共产主义的政党。

这个政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

(2)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联合劳动人民,经过革命斗争从资产阶级手里取得政权。

(3)在革命胜利以后,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联合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工业的国有化,逐步实现农业的集体化,从而消灭剥削制度,消灭阶级。

(4)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领导人民群众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承认各民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努力取得各国劳动人民的援助,并且努力援助各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

文章指出,我们必须“保卫十月革命所开辟的这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这“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精选试题)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精选试题)

第18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精选试题)一、单选题1.1956年陈云指出:“夫妻店担心进不了社会主义,我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长时期内还需要夫妻店。

因为老百姓还要买小杂货、油盐酱醋,还要吃大饼、油条、混沌、汤团。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体现了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即将结束D.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答案】B【解析】A.当时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材料反映了,当时还要允许向所有制,个体经济存在,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表现。

C.1956年正是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时期。

D.1956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还没有出现曲折。

故选:B。

2.中共八大上,政务院副总理陈云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济;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由此可见陈云主张()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C.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经济以国营和集体为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党提出“三个主体”告诉我们要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作用,“三个补充”告诉我们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因此,陈云主张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故B项正确。

A项不符合“三个主体”,排除。

C项是1984年提出的,排除。

D项不符合“三个补充”,排除。

故选:B。

3.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如下内容。

该会议工作重点(一)肃清反动派的残余,镇压反动派的捣乱;(二)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

()A.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B.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C.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D.在探索经济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果【答案】B【解析】A.本项时间不符合,故排除;B.根据会议内容镇压反动派,恢复国民经济我们可以知道,这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筹备工作,故正确;C.时间不符,故排除;D.时间不符,故排除;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学习要求
1.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下列实践活动: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认同实事求是,关注国情。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A、和学生一起简单回顾1949-1952年我国历史(巩固新生的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抗美援朝)
B、读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指出我国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趋势:曲折中发展
C、结合课本指出我国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第三阶段:“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背景:经过调整,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路线:1953年提出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即一化三改造。

(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
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突出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历史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改造方式:
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手工业: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
资本主义轨道;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实质: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决议:1956年
(1)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
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

(2)正确决议: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把中国尽快
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1958—1960年经济建设的“左”倾失误
(1)出现:1958年中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特点:在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以高指标、瞎指挥、
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3)实践: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4)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
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1959—1961年出现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5)纠正错误: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并从1960年开
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2年底,国民经
济形势开始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三)“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
1、读图完成下面表格,掌握“文革”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总产值
66年 67年 68年 71年 73年 75年 年代
1966—1976年“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
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据估算,
“文革”十年中的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二、重点知识精讲
1、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与
失误及经验教训。

答案见《全线突破》P121
三、高考经典
1、(2006年广东历史卷)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
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
语汇。

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中 D
A .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B .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C .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D .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
2、(2006年上海历史卷)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包产到户”的实施
3、(2006年广东综合卷)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
服饰的流行。

“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图)。

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

这个时期最可能是 C
A .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 .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俄国援助中国抗日战争中学历史
C .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采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中
D .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
四、巩固练习
1、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 ②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
任务之一 ③到1957年超额完成任务 ④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
2、“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
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的决议应出自 B
A .七届二次会议的决议
B .八大的决议
C .八大二次会议的决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3、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 A )
A .反映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的客观实际
B .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强调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4、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其中符合时代潮流的是 A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②1958年总路线③大跃进
④八字方针⑤以阶级斗争为纲⑥改革开放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
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C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分包括①国营经济②
合作社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 )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据某个时期的《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农民“创出”水稻和高粱杂交
办法;陕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此
类科学“奇迹”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D
A.三大改造运动
B.文化大革命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8、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而提出的
八字方针的正确表述是( C )
A.调整、巩固、发展、提高B.调整、提高、充实、巩固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调整、发展、充实、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