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及其笔法
宋微宗的瘦金体
宋徽宗的瘦金体直到现在,我们对宋徽宗赵佶的功过评判仍充满矛盾。
作为一位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君,他是极不称职的;但作为一个书法家,他却是在书法史上无法绕过的,他的作品至今都还在艺术的天地中闪着生命的幽光。
“一代昏君,千秋巨匠”。
这既是对他书法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作为不称职的政治家的讨伐,而对他专门立传的《宋史》则有一个让人难于理解的评价,颇具意味:“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这是元人对他的历史定位,目的在于告诫自己的后人要以赵佶为诫,然而,很具戏剧性的是,元人并没有肯定他在书法史上的成就,认为书法于他乃玩物丧志,但书法却成就了徽宗的一代巨匠的地位,这本身就是历史的肃剧。
一般而言,史书所载的人物都有着呆板的面孔,对于权力的集大成者更是。
但是上天似乎对于徽宗特别眷顾,正史中无记载的链条缺环让文学家更有想象的空间,从而,他的面孔就由单维变成立体,存活于不少的文学作品之中。
但在这些文学作品之中,他依然是一个玩物丧志之人,无论是对于足球还是妓女李师师都是如此。
昏庸、糊涂、褊狭成了贴在他身上的先验标签。
在施耐庵的笔下,他是权力的中心,同时又是斗争的焦点。
千百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世事难料,他所醉心的书法却又延续着他的生命。
对于他而言,作为他签名的“瘦金体”书法多已散逸,在那硬瘦的一竖或一点之中,身也仅仅是个隐喻。
一幅狭窄的字画其实是一方广阔的天地。
它证明自己存在的只有两种颜色———黑和白。
老子曰:“知其黑守其白”,这是最为古老而又普通的辩证法。
一旦缺少这两种最为普通的颜色,书法就无法确证自身的存在,从而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宋徽宗赵佶深明中国古老的哲学,知道其中蕴藏的玄机。
他的书法先是学初唐的薛稷、薛曜兄弟,后又学习同时的黄山谷。
薛氏二兄弟的书法技艺均传承其舅父褚遂良,于是褚氏的楷书的架构、笔势等书法血液便随之注入宋徽宗的艺术生命之中,而黄山谷书体跟他的诗一样硬、瘦、奇、险,也在宋徽宗的书法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字帖
瘦金体《千字文》字帖宋徽宗宋徽宗((10821082~~11351135))名赵佶(北宋后第二没落皇帝北宋后第二没落皇帝)),汉族,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汉族,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画家,书法家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画家,书法家。
宋神宗十一子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弟。
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
哲宗病死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001100~~1125年在位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里处))。
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
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花鸟、墨竹。
擅长婉约词,创花鸟、墨竹。
擅长婉约词,创““瘦金体瘦金体””。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
赵佶早年学薛稷赵佶早年学薛稷,,黄庭坚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瘦金体瘦挺爽利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侧锋如兰竹,,运笔飘忽快捷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此书体以形象论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本应为““瘦筋体瘦筋体””,以,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书千字文》》,《秾芳诗》等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
赵佶瘦金体楷书教程
赵佶(宋徽宗 )瘦金体楷书 教程
,最好使用狼毫勾线笔 (或弹性较好的笔)。
壹、趙佶書法應該用什 麼筆練?
1.新笔开始不宜全部发开,可以发至二分之一
貳、新筆應該全發開嗎? 墨汁用什麼好?
到三分之一处。然后试笔,根据需要可以继 续发笔。
2.墨汁建议使用一得阁墨汁。使用时可以倒进
四分之一的纯净水,如果是自来水容易发臭。 不宜使用陈墨(宿墨,即过夜的墨汁)。因 为陈墨不宜用来写字,而且气味对人体有害。
叁、瘦金體有哪些特征?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现瘦金体和其他字体的 不同。 下面以“藏”字为例。 瘦金书:藏 王羲之:藏
柳公权:藏 智 永:藏 褚遂良: 藏 瘦金书的“藏”与其他书法家写的“藏”字形不 瘦金书比较接近现代规范字。 瘦金书运笔动作明显,中宫收紧。
肆、選帖。
练习瘦金体应该选什么字 帖呢? 1.可以选《赵佶真书千字 2.可以选《秾芳帖》。 文》。
赵佶《千字文》(局部)
伍、三聯字練習。
如果想學習筆法的朋友們,可以去優酷 看名家講解“秾芳帖”。 練習三聯字,是需要一定功夫的。
注:“耳” 字的筆順是先寫“橫”, 再寫左邊的豎,寫完
宋徽宗瘦金体真迹,值得收藏!
▲赵佶《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楷书,纸本,早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翰帖》也称《季鹰帖》,记张翰故事。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作品。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他评此帖: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
可是,这位天蝎男,内心却一点也不安分。
老老实实写瘦金书不是挺好吗,他还不满足,非得写草书,这一写就没人拦得住了——
《绛霄紫庭帖》
似乎是怀素的线条,张旭的结体。
皇上要写狂草,谁能管得住?谁能比得了?
所以瘦金体的典型形态直接来自所用毛笔,他用最方便的工具最自然的书写造就了他具有独特视觉形态的瘦金体。
将以上构成其明显特征的顿笔和折笔处撇开来看,其结字规模唐人,谨守法度,并无过多突破和个人特征。但做到这一点本身也并非轻而易举,皇家过眼虽皆上上珍品,亦需天资勤奋才能有所成就,赵佶无愧于此。
宋徽宗《秾芳诗帖》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这是赵佶瘦金体的代表之作。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书”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
《夏日诗帖》
▲宋徽宗《夏日诗帖》,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夏日诗帖》是书于政和年间,经典瘦金名帖代表作,流传九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是瘦金小楷的一块玲珑剔透光芒四射的完璧!古人评论瘦金体云:“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是对瘦金书特色的高度概括。又有赞云:瘦金书“金镂之妙,细比毫发,殆与神工鬼能,较奇逞并于秋毫间。”对瘦金体书法的高度艺术成就推崇备至。上述特点在此贴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毫无遗憾可言。
“瘦金体”书法的由来
“瘦金体”书法的由来瘦金书亦称瘦金体、鹤体,楷书的一种,由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所创。
宋徽宗赵佶的楷书字体吸收了褚遂良、薛曜、薛稷、黄庭坚等人的风格,并创出新意,运笔挺劲犀利。
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自成一家,自号“瘦金书”。
瘦金体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风格相当独特,洒脱明快,气韵脱俗的字体,今日的“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
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基本介绍】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
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1082~1135年),姓赵名佶,是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个成功的书画家,他的造诣也涉及古玩典藏、乐、琴、诗等,可谓艺术造诣颇深。
和南唐李煜一样,这位亡国皇帝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
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
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
在中国画史上,宋徽宗是位杰出的画家。
他的绘画有两种格调。
一是精工富丽的黄(筌〕派传统,如他临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以及他自创的《瑞鹤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等作品,均可以看出他用笔精细,充分表现艳丽富贵情调,对画院画家影响很深;二是用水墨渲染的技法,不太注意色彩,崇尚清淡的笔墨情趣。
其名作还有《柳鸭芦雁图》、和纯用水墨表现的《斗鹦鹉图》。
他的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花鸟画。
他画鸟,用生漆点睛,高出纸素,几欲活动。
现存的作品,如《腊梅山禽》和《杏花鹦鹉》,均用笔精炼准确,腊梅、萱草和杏花,均形象生动。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
宋徽宗与其瘦金体
宋徽宗与其瘦金体褚思怡信号1502电子信息工程15398601“天骨遒美,逸趣蔼然”,便是对瘦金体字体的美称了。
这是一种书法史上“独创”的字体,结合了山水园林,花鸟草丛的意境,揉入了工笔画的用笔技巧,相比于其他书法,瘦金体的作品倒更像是一幅无与伦比的画作,清新而典雅,细瘦而不失筋骨。
说起瘦金体,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创作者——宋徽宗赵佶。
与别的只顾朝政,终日批折子的皇帝不同,宋徽宗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自创“瘦金体”,“院体画”;大肆收集各种名画著作,还成立了“翰林书画院”;精通茶艺,撰写了中国茶书经典之一的《大观茶论》;抛去风雅的艺术修养,游戏踢球也不在话下;后宫佳丽虽多可依然常去青楼逛荡……就这样游戏人生,糜烂度日,快活逍遥,直到被虏北上,才开始后悔不已,记起君王的责任。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与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宋徽宗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只是无奈生于帝王家。
人们对有造诣的亡国的罪人向来提起不来什么仰慕敬佩之情,但却不能否认,和李煜一样,宋徽宗对于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不爱江山爱丹青”,从另一个角度看,大抵是太喜爱书法艺术荒废了朝政,才有这么多时间琢磨研究艺术,才有了从书画笔法中悟出的漂亮的“瘦金体”。
瘦金体本为“瘦筋体”,个人理解,大抵是这种字讲究的是瘦却不失其筋骨,运笔时飘忽快捷,笔迹却有顿有力,转折处还可以明显见到藏锋。
用当今的话讲,就是一种很“文艺”的字体,比起其他书法的刚劲有力,“瘦金体”更多的给人一种诗画结合的美感。
这其实是与宋徽宗的生活经历相关的,他虽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但却从小莫名喜爱黄鸟鱼虫诗词歌赋;加之早年间习黄庭坚褚遂良等多家的书法体系,他的书法杂糅各家,更有一股自己的风格在。
同时加上自己同样厉害的绘画功底,创造出了这样别具一格字体。
很多当下的文艺青年,都喜好写一手好看的字体,做批注也好,写书签也罢,为的就是看起来美观整洁。
“瘦金体”是大家的首选字体,然而亲身经历告诉我,这种字体看似简单也容易模仿,要想掌握精髓而不是照猫画虎的写出来,并非易事。
宋徽宗的瘦金书
宋徽宗的瘦金书赵佶的楷书《千字文》应为瘦金书的最初代表作。
书于崇宁三年(1104年),赵佶时年二十二岁。
其笔直如矢,劲如铁,真可谓铁画银钩、瘦不露骨。
结体上纵伸横逸且内紧外延。
遵循“书到瘦硬方精神”的古训,通过中锋把画兰竹叶、竹节、鹤头、鹤嘴、鹤膝之法,巧妙地运用到书法的点线艺术中来。
这一作品代表其创作瘦金书的初衷。
该书虽为楷书范畴,但因运笔速度较快、顺势而就,字的大小和结构并不完全统一。
但法度十分严谨。
近来,在计算机字库中出现的瘦金书就是根据此帖完成的,由于原有字数的限制和对瘦金书法的研究不够。
作为应用文字,有些字还需推敲。
如在字体的大小和结构上视觉不统一,个别用笔不到位。
《秾芳诗帖》,是赵佶瘦金书的又一代表作,这一作品是在其楷书《千字文》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
特点主要表现在书法结体潇洒,笔致劲健,用笔进一步娴熟、流畅,控制笔势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从字的大小和结构上基本达到视觉上的统一效果,并在笔画运用上开始追求一些微小变化和厚重之感。
这是瘦金楷书成熟的标志。
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书”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
此后赵佶的瘦金书仍在不断探索和追求变化上下功夫,并从其他字体中获取营养。
他还常根据绘画的布局使书法作品加以变化,不拘一格。
从宋徽宗的《欲借风霜二诗帖》,《闰中秋月》的楷行到《牡丹诗帖》、《瑞鹰图》、《祥龙石图》的向行书过度的行楷,其提按、顿挫与粗细变化,显示出气韵盎然、流畅、飘逸和灵动,同时具有浓郁的书卷之气,这些都代表着赵佶不同时期瘦金书的发展变化。
赵佶的行书如《蔡行勅卷》已不再具有瘦金楷书创作的初衷,也不再追求楷书的笔画特点,在应用笔法和结构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更加突出用笔的流畅和气势贯通。
但从中锋运笔的一些笔划特征和个别结构中还可寻找到瘦金书的存在。
至于他的草书,如《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
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长卷
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长卷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尺寸:323*31cm赵佶的“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 徽宗定鼎碑,瘦金书。
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
”元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 浦城周仪轩运同,家藏旧画,卷首有宣和瘦金书' 唐李昭道海天旭日图’九字一条,下有御押。
”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瘦金书”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
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在他的工笔画上,与画笔相呼应。
他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并影响后世而绵延于今。
当你放大每一个字的时候,你可以特别清楚的观察到,赵佶的每个字似乎都是活着的,就像一把匕首,直接进入心脏,但在顶点转动,让人们害怕,然后让人无法呼吸,但是无法阻止人们去喜爱它,这就是瘦金体吸引人的魅力。
瘦金体的每个字,每一笔画都是特别细的,但是力量却很足,如果你没有多年的努力,那几乎是不可能写成这样的字。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书法家如此重视瘦金体。
如果在平常你使用细长的笔触,那么这个字肯定会令人反感,但是瘦金体的身体将这种不和谐与魅力融为一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直无法超越瘦金体的原因了,真是令人疯狂啊。
一些喜爱书法的朋友们,如果你现在还在迷茫,选择哪种书法字体,你就可以去尝试着写一下瘦金体,说不定你会爱上它!自古以来,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热情只有增加,没有减少。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诗帖欣赏
宋徽宗赵佶瘦⾦体诗帖欣赏赵佶《闰中秋⽉诗帖》纸本楷书 35×4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件《闰中秋⽉诗帖》为“瘦⾦体 ”的典型作品之⼀,“瘦⾦”即有 “瘦筋”的含意。
这是⼀⾸七⾔律诗,⽤笔劲健挺拔⼜不失妩媚,加之紧密⽽婀娜的结体,不但衬托出诗句本⾝的意境,也让⼈体会到浓艳⽽优雅的⽓氛。
笔画带过之处,如游丝⾏空,缠绵飘逸,是“瘦⾦书”中偏于柔美的风格,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
此册页曾经清宋荧、乾隆内府、嘉庆内府等收藏,《⽯渠宝笈初编》著录。
赵佶《欲借风霜⼆诗帖》纸本楷书 33.2×6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诗帖,就是展现了宋徽宗“瘦⾦书”神采的精品之⼀。
帖上的每⼀个字都细瘦、挺拔,笔划舒展、遒丽。
在转折处,都明显可见书家刻意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保留下来,形成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似⼔⾸,捺如切⼑,竖钩细长⽽内敛,连笔似飞⽽乾脆等特点,通幅极具精神。
赵佶《牡丹诗帖》纸本楷书 34.8cm×5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作华丽富贵,疏密⾃然,⽤笔洒脱,线条粗细有致,笔势圆转流畅,书写时以⼿腕为轴⼼,少了点刚硬,多了些柔和,充分表现出了瘦⾦书体的婀娜之美,可能原先配有⼀幅双⾊牡丹图,作品参差错落,⼀⽓呵成,表现出了作者⾼度的艺术修养。
赵佶《棣棠花诗帖》纸本 34.8×19.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佶《笋⽯诗帖》纸本 34.8×19.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佶《怪⽯诗帖》纸本楷书 34.4×42.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佶《夏⽇诗帖》纸本楷书 33.7×44.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夏⽇诗帖》是书于政和年间,经典瘦⾦名帖代表作,流传九百余年,⾄今保存完好,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是瘦⾦⼩楷的⼀块玲珑剔透光芒四射的完璧!古⼈评论瘦⾦体云:“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捺如切⼑,竖钩细长⽽内敛,连笔飞动⽽⼲脆”,是对瘦⾦书特⾊的⾼度概括。
宋徽宗的字体特点
宋徽宗的字体特点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字体,被称为“瘦金体”。
其特点主要包括:
1. 瘦直挺拔,秀劲异常。
2. 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
有些连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3. 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加瘦劲。
4. 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宋徽宗的“瘦金体”虽然美,但有人认为仅存其体骨,缺少筋肉,韵致有亏。
其存世草书《千字文》也有声名,其草书师法怀素,笔翰飞舞,行云流水。
然而,有人认为其笔力未免伤于虚浮,线条未免失之纤弱。
总的来说,其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历史学家。
宋徽宗瘦金体特点是什么
宋徽宗瘦金体特点是什么赵佶,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瘦金体”书法的创始人。
那么宋徽宗瘦金体特点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宋徽宗瘦金体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宋徽宗瘦金体特点说到宋徽宗赵佶,人们大概想不起他在位时有哪些政绩,因为他实在称不上是一个明君。
在位时宠溺奸臣使得朝纲混乱,最后也是由于在位时的昏庸无能和国力的衰退而亡国,他也死于囚禁之下。
但是说到瘦金体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宋徽宗,这正是由他独创出来的特殊的字体。
瘦金体的特点有很多,运笔是飘忽又快捷,但是却非常有力道,字体非常的瘦但却不失饱满,在瘦金体转弯之处可以见到藏锋、露锋等细小的痕迹,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文化。
这种字体应该是要叫做“瘦筋体”,但为了对御书的尊重就用象征九五之尊的金色的金字替代了筋字。
说是独创是因为这种字体在前朝任何书法作品中都未曾出现。
宋徽宗的瘦金体与褚遂良的手笔想比的话是由一小部分相同之处,毕竟宋徽宗是学过褚遂良的,但大体还是不相同的。
如果说宋徽宗的瘦金体和哪位书法家的字体最为相同的话,那就应该是唐朝的薛曜了。
宋徽宗或许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得到了灵感,瘦金体是从《石淙诗》变格出来的,但又比其成熟好看。
这是一种非常艺术的字体,哪怕是不会书法的人也会被这种字体吸引,因为它符合了人们最普遍的审美观。
当然这也不是谁随随便便就能够写出的,它需要非常深厚的书法功力和内在涵养,以及要有气定神闲的的心境。
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超越宋徽宗的瘦金体。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宋徽宗在艺术上的成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就是瘦金体。
说到瘦金体呢只会想起宋徽宗,因为这是他的独家发明,并且能够独步天下,知道现在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越他。
宋徽宗的书法师从唐代薛曜,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宋徽宗的书法造诣也是超过了薛曜,他的书法结构非常的开阔,笔划劲道,可谓别具一格。
当代的书画鉴定家们也很是称赞宋徽宗的书画,认为他的书法结构非常的俊朗端正,下笔虽然尖细可却非的重,比划非常的细腻劲道。
瘦金体笔法解析
瘦金体笔法解析咱们聊聊瘦金体这书法里的瑰宝,那可是宋徽宗赵佶的独门绝技,写出来那叫一个瘦劲挺拔,细而不弱,简直就像竹子一样,既韧又美。
咱们就来细细剖析这瘦金体的笔法,让你也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瘦金体的用笔。
它讲究的是侧锋为主,中侧结合,这可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
侧锋用笔,你得会摇笔、捻管、裹毫,这三样儿得玩得转,才能写出那种细挺劲利的笔画。
就像写钩、捺、撇这些笔画,摇笔那叫一个灵活,笔尖在纸上跳舞,捻管则是控制笔锋的妙法,裹毫则是让笔画细而不散的关键。
这样写出来的笔画,既有力度又有速度,看着就让人过瘾。
再来说说瘦金体的笔画特征。
长竖、长横、长撇,那都是坚挺细长的一笔,就像是用快刀切出来的,干净利落。
起笔露锋,就像刀尖刺入纸面,轻落重收,横收带钩,竖收带点,这些都是对瘦细笔画的加固处理。
如果没有这些钩和点,那笔画就显得单薄无力了。
而且啊,瘦金体的长画多呈弧形延伸,这样既避免了单调平庸,又展现了力度与弹性。
相比之下,瘦金体的短竖、短撇就显得粗壮圆润了,用中锋写成,跟那些细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粗细相间的写法,让整个字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
还有啊,瘦金体的钩和捺都是极具夸张的写法,跟细笔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
在结构上呢,瘦金体也有它的独到之处。
它讲究结体疏朗、内收外放。
中宫的笔画收得紧紧的,就像人收紧了肚子一样;外围的笔画则向四周辐射开来,就像人伸开了胳膊腿儿一样。
这样一来呢,字就站得稳了而且看着也舒服。
而且啊瘦金体的字还很有动感撇、捺、钩都伸得很长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这些笔画都能从纸上飘动起来。
那么咱们怎么练习瘦金体呢?首先啊得从基础笔画开始练起就像建房子得先打地基一样。
把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练好了才能去写整个字。
还有啊要注意观察字的结构看看哪些笔画该长哪些笔画该短哪些笔画该粗哪些笔画该细。
只有把这些都搞清楚了才能写出漂亮的瘦金体来。
当然啦练习书法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需要耐心和毅力。
宋徽宗瘦金体技法特点及书画同源之说的践行
宋徽宗瘦金体技法特点及书画同源之说的践行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中,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独树一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宋徽宗不仅在书法上有着非凡的造诣,其绘画成就同样令人瞩目,而他的艺术实践也为“书画同源”之说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一、瘦金体的技法特点1、笔画纤细劲挺瘦金体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笔画纤细。
这种纤细并非柔弱无力,而是蕴含着坚韧的劲道,犹如钢丝一般,刚柔并济。
每一笔都清晰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沓与含糊,给人以精致、挺拔之感。
2、用笔出锋犀利宋徽宗在书写瘦金体时,用笔出锋极为犀利。
无论是横、竖、撇、捺,还是点、钩,其起笔和收笔处都锋芒毕露,犹如刀剑之尖,充满了锐利之气。
这种出锋的笔法,使得字体在规整中又透露出一种灵动与活泼。
3、结构中宫收紧瘦金体的结构讲究中宫收紧,四周舒展。
中宫收紧使得字体重心稳固,给人以端庄之感;而四周舒展的笔画则增加了字体的开阔与大气。
这种结构上的独特处理,让瘦金体在严谨中不失洒脱,规整中蕴含变化。
4、牵丝映带自然在瘦金体中,笔画之间的牵丝映带自然流畅。
宋徽宗通过巧妙地运用牵丝,使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连贯的气韵。
这种牵丝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随着书写的节奏和笔势产生,增添了字体的韵律之美。
5、强调笔画的轻重变化宋徽宗在书写瘦金体时,非常注重笔画的轻重变化。
通过提按的巧妙运用,使得笔画有粗有细,有轻有重。
这种轻重变化不仅增强了字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也让整个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二、书画同源之说的内涵“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它认为书法和绘画在起源、技法、审美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起源上看,早期的文字往往具有一定的图像性,如甲骨文、金文等,它们既是文字,也是简单的图画。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逐渐规范化、抽象化,但其中仍然保留了一些图像的特征。
在技法方面,书法和绘画都强调用笔的技巧。
书法中的笔法,如中锋、侧锋、提按、转折等,在绘画中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宋徽宗瘦金体技法详细图解
宋徽宗瘦金体技法详细图解遇到许多艺友欲习瘦金却不知如何下手,或苦习瘦金却卡关停滞不前,为此,书艺君特意花费时间精力,寻来一批学习瘦金体技法之良方,编辑成文,希望对艺友们有所帮助。
这篇技法解说,简单而言,就是这么一首七言绝句:鼠尾钉头方转角,竹撇兰捺小蛮腰;死往生返游丝引,拉弓放箭回马挑。
下面,我们分段说明如下:◆前两句是招式。
◆后两句是内力。
—先说招式—「鼠尾钉头」用在横笔和直竖,「竹撇兰捺」用在斜角运笔。
正如同写隶书时,笔划的特点是在一字中必存在一笔「蚕头雁尾」一样。
瘦金体的基本特点就在於「鼠尾钉头」。
「鼠尾钉头」本是书法中的败笔,但我们的天才祖师爷徽宗大哥改良了它,使它反而成为瘦金体独一无二的特色。
什麼是「鼠尾钉头」?这个我们得重新定义一下:重笔起头之后总有一尖笔拖尾,是为「鼠尾」。
而直画或竖笔的收笔,皆留有一顿点,是为「钉头」。
瘦金体的「鼠尾钉头」和传说中败笔的「鼠尾钉头」有何不同?败笔的「鼠尾」,起笔过重,中继无力,成了一条软趴趴的尾巴。
败笔的「钉头」,收笔过重,尾大不掉,成了一颗肿胀胀的恶瘤。
如何改良?这得靠动笔练习,培养手感,让笔划在刚直中带著点弹性感。
对於「鼠尾」的刚直程度和弹力,我建议的心象是「表面张力」。
无论是横笔或直竖,都是直中带弧。
有多弧?差不多就是「表面张力」的程度。
想像一下,杯中水满将溢之际,水分子拼命内聚,「表面张力」所形成的弧度。
或者,换一种心象,像是「拗钢板」,双手分握钢板的两端,用力折拗,也就差不多是这个力道与弧度了。
至於「钉头」,是紧接著鼠尾的结构,用来钉住鼠尾的。
「钉头」的重点在於大小和角度,愈简单愈好,起笔到落点,别超过中心线30度。
太大或太偏,「钉头」就会变很难看。
想像一下用一个钉头钉住一只老鼠的尾巴,那只老鼠还拼命的想逃呢!那老鼠把鼠尾扯得笔直,可惜,它已经被钉住了……现在来谈谈「竹撇兰捺」。
关於穠芳诗帖,清代陈邦彦跋:『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宋徽宗瘦金体及其笔法:赵佶瘦金体《秾芳诗》笔法结构写法
宋徽宗瘦金体及其笔法:赵佶瘦金体《秾芳诗》笔法结构写法书法教程《宋徽宗瘦金体及其笔法》,西泠印社出版,赵佶的瘦金体书法艺术:秾芳诗的基本笔画与结体特征,及千字文瘦金体总体特征。
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
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本文介绍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的基本笔画。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短横”:凡短横笔画多为左轻右重,露锋入笔,逐渐铺毫而轻顿收笔,较长横在外形是显得丰肥。
如“香”、“青”、“融”等字。
“融”字短横中有似长横之重肩者,比较特殊。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竖”:在字中占主笔的竖画往往在收笔处略提向左上方,随即向右下顿笔而收,与长横的写法一样,只是方向不同。
如“化”、“下”、“中”等字,注意在中锋中略带侧势。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匕首撇”:形如其名,这种撇外形尖利,呈三角形,多重起轻收。
如“依”、“焕”等字,而如“庭”字的撇则外形比较匀称,也是一例。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柳叶撇”:这种撇法写时由于由轻至重,然后略转侧势提锋收笔。
如“丹”、“青”、“风”等字,这种撇的起笔处多作“S”形绞锋落下,明显受到褚遂良书法的影响。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捺”:捺成柳叶状也是瘦金体的一大特征,轻落入笔至三分之二处压锋捻转成柳叶状出笔,类似柳叶撇,但难度更大些。
可多做练习,注意手指捻管的细微变化。
如“逐”、“零”、“迷”等字。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钩”:瘦金体的竖钩法多为顿笔外展再向左上方提锋,钩较长,这是对褚体与薛稷、薛曜书法特征的一种夸张比,钩法中又分圆转与方折两种。
如“芳”、“丹”、“化”等字。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转折-虚接法”:即轻提后,再压锋形成方折直下。
如“笔”、“焕”、“蝶”等字,这样的方法显得轻松虚灵。
几毫米的毛笔写瘦金体
几毫米的毛笔写瘦金体瘦金体笔画瘦硬,写瘦金体宜用较硬的笔,建议用狼毫或紫毫。
首选长峰狼毫勾线笔。
因为宋徽宗赵佶写瘦金体时用的就是长峰狼毫。
据中国第一瘦金书的继承人XXX考据说,宋徽宗常用7到10毫米的长锋狼毫勾线笔,本是平时用来作画的。
写这种字还真得用这么尖细的笔,这样才能把瘦金体纤细秀丽,骨肉挺拔的风采表现出来。
【补充知识:选用毛笔的方法】笔有“四德”,即尖、齐、圆、健。
四德指的是笔本身的功能,选笔时也要顾及临摹的碑帖。
要判断所使用的是那一种笔,直接看字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风格健劲的,选用健毫;姿媚丰腴的,选用柔毫;刚柔难分的,则选用兼毫。
笔的特性亦影响写出来的书法,如此才能臻乎书法之妙境。
宋徽宗的瘦金体字较为劲逸,宜选用健毫。
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
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亦坚挺峻拔。
关于这点,润开后将笔重按再提起,锋直则健。
【补充知识:瘦金体】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又名徽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
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
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
瘦金体励志书法作品简短
瘦金体励志书法作品简短书法界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大师,论及知名度,宋徽宗的名号可谓如雷贯耳,这位十足的艺术家皇帝,在机缘巧合之下当上了皇帝,也因为酷爱艺术,而亡了整个北宋王朝,最后客死在了五国城!宋徽宗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是天才,并且是影响艺术史的大师,在音律、绘画、书法上更是造诣精深,他在不到20岁的年纪,就创造出来的一种书体——“瘦金体”。
18岁的宋徽宗在楷书上吸取了唐代书法大师薛稷兄弟的笔法体势,将内藏的点画发展成了一种外漏的形态,并且笔画细瘦而中锋行之,形成了一种独具美感的艺术表现形式。
并且这种书体还被后世书法家承认并且广泛传承至今。
唐朝的薛曜是瘦金体之祖,薛曜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但较褚书险劲,更纤细,他对褚书不作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加以发挥,有所创造,亦成习气,为褚书末流。
《夏日游石淙诗并序》是薛曜的代表作,石淙河摩崖题记之一。
其书法瘦劲奇伟,被历代书家称为“瘦金体之祖”。
薛曜的书法后被宋徽宗所习,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
瘦金书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
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赵佶的“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 徽宗定鼎碑,瘦金书。
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
” 元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 浦城周仪轩运同,家藏旧画,卷首有宣和瘦金书‘ 唐李昭道海天旭日图’九字一条,下有御押。
”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瘦金书”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及其笔法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短横”:凡短横笔画多为左轻右重,露锋入笔,逐渐铺毫而轻顿收笔,较长横在外形是显得丰肥。
如“香”、“青”、“融”等字。
“融”字短横中有似长横之重肩者,比较特殊。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竖”:在字中占主笔的竖画往往在收笔处略提向左上方,随即向右下顿笔而收,与长横的写法一样,只是方向不同。
如“化”、“下”、“中”等字,注意在中锋中略带侧势。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匕首撇”:形如其名,这种撇外形尖利,呈三角形,多重起轻收。
如“依”、“焕”等字,而如“庭”字的撇则外形比较匀称,也是一例。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基本笔画之“柳叶撇”:这种撇法写时由于由轻至重,然后略转侧势提锋收笔。
如“丹”、“青”、“风”等字,这种撇的起笔处多作“S”形绞锋落下,明显受到褚遂良书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