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冰心的问题小说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冰心的问题在“五四”时期的作用

摘要: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作家。从1919年1927年,她共写了20多篇小说。她的作品根植于现实,触及时政,揭示了不少当时的社会问题,从家庭问题到在爱国运动中产生的问题;从妇女问题到国家毁灭专门人才的问题等。她的小说创作以1921年为界,1921年以前以提出社会问题为主,之后以对人生哲学问题的关注为主。她的每一篇小说都反映了一个真实而又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她的问题小说将热烈的时代气息与清浅的人生思考结合在一起,比较单纯,却非常有特点,也十分有价值。他的小说体现了五四文化的青年性:稚嫩而大胆地关注着生活,敏感而真诚的关注着人生,也展现了五四时期的女性观和她们理解世界的勇气和胆量,留下了新文化蹒跚前行的足迹。冰心的问题小说记载了“五四”那段特殊的历史,对人们的思想启蒙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给痛苦的带去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关键词:冰心;问题小说;社会问题;现实;爱的哲学

一.揭露现实,反帝反封

(一).爱国青年的苦闷

冰心有个非常开朗并十分爱她的父亲,当然她的生活并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与苦难,而且可以说冰心在家里的生活是非常幸福和自由的。然而在“五四”那个时期的青年,能够有自由生活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大部分的青年爱国学生,都会受到封建家庭的限制和束缚。所以我想冰心是万分同情那些生活在封建家庭的青年的。在她的小说《斯人独憔悴》中就写了这样的人物形象。两个爱国青年学生颖铭和颖石因在学校参加了反帝斗争的活动,校长告知其父亲后,身为官僚政府官员的父亲就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但他们却无力做任何的反抗,只能在苦闷中低吟:“······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颖石说:“唉,处在这样黑暗的家庭,还有什么可以说的,中国空生了我这个人了。”说着便滴下眼泪来。现在我们可以换位想一下,一个受了新式思想教育的学生在祖国面临亡国危机时,渴望尽自己的力量为救国尽一份力,却被生生地困在家里,还要被迫做自己厌恶的工作时,我们会是怎样的心情。要让自己放下对祖国的爱,伪装自己变成一个为维护自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的封建统治维护者甚至卖国者,这是多么的令人恐惧,不说世人的眼光,就是自己的内心也不会原谅自己,允许自己苟且偷生。所以“五四”时期的如颖家兄弟俩一样的热血爱国青年是生活在怎样一个痛苦的家庭,痛苦的时代。

那些留学归国并学有所长却报国无门的青年知识分子或许是冰心最为同情和痛心的。她的小说《去国》真实的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英士满怀激情地踏上归国的征途回到故国,带着“我何幸是一个少年,又何幸生在中国”这样的兴奋心情回到故国。到最后却发出“我何不幸是一个中国的少年,我何不幸生在今日的中国”如此的感慨去国。在英士归国半年期间,他百般忍耐,不肯随波逐流,不愿卷入恶社会的漩涡之中,却不料始终要把真才实学撇在一边,拿着昂藏七尺之躯去学那奴颜婢膝的行为。到最后壮志雄心,消磨殆尽。他最初的心如炉火一般,在空虚与无奈的日子中,那颗心却从炽红渐渐地昏暗下去,又渐渐的成了死灰。英士只能无奈地发出最后的

感慨,他说:“祖国啊,不是英士弃绝了你,乃是你弃绝了我英士啊!”这是一声多么撕心裂肺的怨啊!祖国的现在令人担忧,未来让人迷茫,自己却有心无力,只能暗自神伤啊。那个时候,出国留学回到故国来的有学青年不计其数,报国无门的更是随处可见。他们发展实业的种种计划统统被官僚机构碾成了粉末。上面的总长总是不停地换,身为技术干部的他们如果没有人事上的后台,如果不早作安排,就一定会成为宗派倾轧的牺牲品。一颗爱国的心不仅无法得到机会去为国付出,还要时时刻刻担惊受怕。本来是怀着一颗无比热忱而又充满自信的心,回国后却总是被泼上一盆凉水,将心中那唯一的一点星火浇灭,再也无法被点燃。处于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军阀混战,社会动荡,让人才流失,中国的发展严重受阻。名族复兴需要人才,但腐败的政府只需奴才.那是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啊!

这种种的悲剧都是封建制度所造成的。冰心借颖家兄弟俩和英士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生存于封建制度下的人只会,也必须中饱私囊。他们的眼中只有私利,国家的利益在他们眼中根本一文不值。颖化卿曾说:“日本说与我们共同管理青岛已经是仁义至尽的了!日本是中国缓急相通的朋友,学生们的斗争是以怨报德。”这就是一个封建官僚所说的话,这就是封建官僚在国家利益方面的态度和选择。英士的父亲朱衡对当时的形式也是失望之极。他也曾说:“要不是造成这样的共和,我还不至于这样的悲愤,那一年袁皇帝的刺客来见我的时候,我后悔不曾出去迎接他······”朱衡的悲愤和后悔不仅表现出他的失望,更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混乱现状。

(二).家庭矛盾

家庭问题一直都是冰心极为关注的问题。家庭问题有时表现在夫妻之间,有时又表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两个家庭》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了用不同方式生活的两对青年夫妇生活和人生归处。小说中的描写真实而真实,其中着重刻画了两位受不同思想影响的气质、生活作风完全不同的家庭主妇,由此带给其孩子和丈夫的不同影响。陈先生与作者的三哥是同时曾在英国留学的知识分子,从实际来说,陈先生的学识远远高于作者的三哥,可是因为娶了受不同思想教育的妻子,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最终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陈先生的妻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封建女性,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训教。她整天不是睡眼惺忪,拖着拖鞋,无事可做;就是打扮得珠围翠绕出去打牌、赴宴。到最后弄得家庭经济拮据,家道中落,夫妻不和,孩子更是因为父母

的疏忽,缺少父母的爱,缺乏应受的教育,而将失去他们这个年纪本应拥有的童真和欢乐。最后竟还将本该拥用光明前途的陈先生逼上了绝路。另一个家庭主妇却完全不同,亚茜与作者是同学,受过良好的教育,婚后体贴丈夫,还帮助丈夫翻译外国书籍,主动提升自己的修养;能以正确的方式爱孩子、教育孩子,在冰心看来:她真可称得上是一位模范妻子,爱自己、更爱家庭。他们的家庭和和美美。这就是差距,封建思想与先进文明思想所造成的差距。

《斯人独憔悴》中子女与父亲的矛盾表露无疑。这个代表着封建专制势力的父亲专制无理,兄弟俩只与其父斗了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从热血青年无可奈何的后退到军阀的顺民。虽然苦闷、憔悴,却无法可想。可是纵然他们听了父亲的安排定下心来,做了办事员,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会和从前一样吗?父亲在他们的心里的那个轻则自私自利,重则就是汉奸的形象会消失吗?当然不会,这段经历、这件事将会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一条永远都不可能跨越的鸿沟。两个青年也将浑浑噩噩的、毫无追求的、如度日如年般的、过忧郁、自责的的生活。

家庭就像是国家这个整体的组成单位,如果家庭之间就不和谐、不幸福,国家会强大吗?在封建思想通治下,有会有多少家庭是幸福的呢?造成一切伤害的罪魁祸首就是封建思想,它让父子反目成仇、让夫妻反目成仇、让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三).妇女所受的摧残

冰心的小说《秋风秋雨愁煞人》体现了一群受新式教育的女学生的命运遭际。女人公之一英云是一个在道德,学问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其卓越的姑娘。她志向远大。接受了“五四”新思想潮流的影响后,很想在青年时代为社会做一点事。高中毕业后,她正幻想继续深造,研究知识,以便以后为国民服务的时候用。但天有不测风云,世事总不会如人愿。她的父母见识极其浅薄,执意要将她许配给她表哥做妻室。只因为她姨夫是个司令,家里极其阔绰。她的父母认为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不仅女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就连自己也有要不尽的好处,所以根本不理会女儿的反对和想法。英云是个有见识的女性。她对那种官僚家庭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对那种成天只知道打牌,赴宴会的贵妇生活极其厌恶;当然对那种前呼后拥,出行气派奢华的贵族身份一点儿也不羡慕。她的不一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礼俗和世俗的眼光、她的势单力薄,就决定了英云悲惨的人生。像英云这样的女性有理想有抱负,但她们的命运操控权始终在其封建家长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