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生物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氧气量。
缺氧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细胞死亡。
为了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小鼠缺氧实验。
二、实验目的1. 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分析缺氧对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3. 探讨缺氧的潜在机制。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成年雄性小鼠20只,体重约20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
2. 缺氧模型建立:将一组小鼠放入密闭容器中,容器内氧气浓度控制在5%以下,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正常饲养。
3. 实验观察指标:(1)生理指标:观察小鼠活动能力、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
(2)生化指标:检测小鼠血液中的乳酸、丙酮酸、血糖、尿素氮等生化指标。
(3)组织学观察:取小鼠脑、心脏、肝脏等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
四、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1)缺氧组小鼠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行动迟缓、反应迟钝。
(2)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
(3)缺氧组小鼠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如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等。
2. 生化指标:(1)缺氧组小鼠血液乳酸、丙酮酸含量显著升高,血糖含量降低。
(2)缺氧组小鼠血液尿素氮含量升高,表明肾脏负担加重。
3. 组织学观察:(1)缺氧组小鼠脑组织出现神经元损伤,表现为神经元肿胀、核固缩等。
(2)缺氧组小鼠心脏、肝脏组织出现细胞水肿、坏死等病理改变。
五、讨论1. 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缺氧导致小鼠活动能力下降、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表现为明显的缺氧症状。
这与缺氧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能量供应不足有关。
2. 缺氧对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缺氧导致小鼠血液乳酸、丙酮酸含量升高,血糖含量降低,表明细胞能量代谢受到抑制。
同时,缺氧导致小鼠血液尿素氮含量升高,说明肾脏负担加重。
3. 缺氧的潜在机制:缺氧导致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阻,能量供应不足。
此外,缺氧还可能导致细胞内钙超载、活性氧(ROS)产生增加,进一步加重细胞损伤。
缺氧_实验报告
1. 了解缺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3. 掌握缺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由于供氧不足导致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
缺氧可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是指由于吸入气体中氧分压降低导致的缺氧;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降低导致的缺氧;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降低导致的缺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白鼠4只(体重20-25g)。
2. 实验仪器:缺氧实验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恒温水浴箱、氧气分析仪、计时器、手术器械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钠石灰、氯丙嗪、亚硝酸钠、氰化钾等。
四、实验方法1. 分组:将4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甲组2只,乙组2只。
2. 缺氧实验:(1)甲组:将2只小白鼠放入缺氧实验瓶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瓶口用钠石灰填充,瓶塞密封。
(2)乙组:将2只小白鼠放入缺氧实验瓶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瓶口不填充钠石灰,瓶塞密封。
3. 实验观察:(1)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2)观察两组小白鼠的行为变化,如活动减少、反应迟钝、昏迷等。
(3)记录两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
1. 甲组小白鼠呼吸频率逐渐减慢,呼吸幅度减小,心率降低,最终昏迷死亡。
存活时间为90分钟。
2. 乙组小白鼠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呼吸幅度和心率基本稳定,活动减少,但未出现昏迷。
存活时间超过120分钟。
六、实验分析1. 缺氧实验结果显示,缺氧对小鼠的生理功能产生了明显影响。
甲组小白鼠由于缺氧,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心率降低,最终昏迷死亡。
乙组小白鼠由于瓶口未填充钠石灰,氧气供应相对充足,生理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
2. 实验结果表明,缺氧类型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
低张性缺氧导致的小鼠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心率降低等症状较为明显,而血液性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小鼠各型缺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 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环境,观察小鼠的生理反应,了解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实验分为三种缺氧类型: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若干只。
2. 实验仪器: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耗氧量测定装置、记录表格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乏氧性缺氧实验- 将四只小鼠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 将甲、乙、丙鼠放入缺氧瓶中,每2分钟记录一次死亡情况(记录时间及耗氧量)。
- 观察并记录甲鼠尸体部分肝叶颜色变化。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 将一只小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的广口瓶中,观察并记录其死亡时间。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 将一只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观察并记录其死亡时间。
4. 缺氧耐受性实验- 将四只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 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氯丙嗪,使其进入人工冬眠状态;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
- 将两组小鼠分别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广口瓶中,塞紧瓶塞,连通测氧耗装置。
- 开始计时,每3分钟重复观察并记录上述指标一次,直至动物死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乏氧性缺氧实验- 甲、乙、丙鼠均死亡,耗氧量逐渐减少,肝叶颜色变暗。
- 结果表明,乏氧性缺氧会导致小鼠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肝细胞缺氧,导致肝叶颜色变暗。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 小鼠死亡时间较短,耗氧量迅速下降。
- 结果表明,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小鼠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迅速引起缺氧。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 小鼠死亡时间较长,耗氧量逐渐减少。
小鼠缺氧抢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复制小鼠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
2. 探究不同抢救措施对小鼠缺氧状态的影响。
3. 评估不同抢救方法的疗效,为临床抢救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组织因氧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病理状态。
本实验通过复制小鼠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抢救措施对小鼠缺氧状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抢救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昆明小鼠,体重20-25g,雌雄各半。
2. 实验仪器:动物呼吸机、动物血压计、动物心电图仪、显微镜、电子天平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氨茶碱、吸氧面罩、氧气瓶等。
四、实验方法1. 将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
2. A组为缺氧组,将小鼠置于缺氧瓶中,模拟人体高原缺氧环境,观察小鼠生理指标变化。
3. B组为吸氧组,在缺氧状态下给予小鼠吸氧面罩,观察小鼠生理指标变化。
4. C组为氨茶碱组,在缺氧状态下给予小鼠氨茶碱,观察小鼠生理指标变化。
5. D组为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小鼠生理指标变化。
6. 每组小鼠分别记录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1. 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 吸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较缺氧组明显改善(P<0.05)。
3. 氨茶碱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较缺氧组明显改善(P<0.05)。
4. 吸氧组和氨茶碱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缺氧组(P<0.05)。
六、讨论1. 缺氧状态下,小鼠生理指标明显下降,表明缺氧对小鼠生理机能造成严重影响。
2. 吸氧和氨茶碱均可有效改善小鼠缺氧状态,提高小鼠存活率。
3. 吸氧通过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缺氧对组织细胞的损伤;氨茶碱通过扩张支气管、缓解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从而缓解缺氧。
缺氧小鼠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的影响。
2. 掌握缺氧小鼠的观察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
3. 分析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的影响,为缺氧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而发生的生理、生化反应。
缺氧小鼠实验是通过人为制造缺氧环境,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的影响,从而了解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仪器:缺氧箱、天平、显微镜、解剖镜、记号笔、记录纸等。
3. 药品与试剂:生理盐水、福尔马林固定液、苏木精-伊红染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缺氧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缺氧处理:将缺氧组小鼠放入缺氧箱中,箱内氧浓度为5%左右,持续4小时。
3. 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
4. 观察指标:(1)生理指标:观察小鼠呼吸、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
(2)行为指标:观察小鼠活动能力、运动协调性、睡眠等行为表现。
(3)组织学观察:取小鼠大脑、心脏、肝脏等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结构变化。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对观察到的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五、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行为指标:缺氧组小鼠活动能力、运动协调性明显下降,睡眠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组织学观察:缺氧组小鼠大脑、心脏、肝脏等组织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核固缩等细胞损伤现象,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六、讨论1. 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的影响:缺氧会导致小鼠呼吸、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降低,活动能力、运动协调性下降,睡眠时间延长。
这说明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有显著影响。
2. 缺氧对小鼠组织的影响:缺氧会导致小鼠大脑、心脏、肝脏等组织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核固缩等细胞损伤现象。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鼠进行不同类型的缺氧处理,观察和记录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变化,深入了解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若干只,体重 18 22g,雌雄不拘。
2、实验器材:密闭广口瓶、钠石灰、测氧仪、计时器、解剖器械等。
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
三、实验方法1、低张性缺氧(1)将小鼠放入盛有钠石灰的密闭广口瓶中,瓶容积约为 500ml,通过测氧仪监测瓶内氧浓度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呼吸频率、深度、行为表现(如活动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存活时间。
2、血液性缺氧(1)给部分小鼠腹腔注射亚硝酸盐溶液,剂量为 01ml/10g,建立血液性缺氧模型。
(2)观察注射后小鼠的皮肤黏膜颜色变化、呼吸状态和行为表现,并记录存活时间。
3、组织性缺氧(1)给另一部分小鼠腹腔注射氰化物溶液,剂量为 01ml/10g,造成组织性缺氧。
(2)同样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和存活时间。
四、实验结果1、低张性缺氧(1)随着瓶内氧气逐渐减少,小鼠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加深,活动逐渐减少,精神状态变差。
(2)小鼠的存活时间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平均存活时间约为_____分钟。
2、血液性缺氧(1)注射亚硝酸盐溶液后,小鼠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呼吸变得急促但浅弱。
(2)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平均约为_____分钟。
3、组织性缺氧(1)注射氰化物溶液后,小鼠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痉挛等症状。
(2)存活时间最短,平均仅为_____分钟。
五、结果分析1、低张性缺氧时,由于外界氧分压降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肺通气量,试图获取更多的氧气。
但随着缺氧时间延长,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活动减少和精神萎靡,最终因严重缺氧而死亡。
2、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的性质改变,使其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
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皮肤黏膜青紫等症状。
缺氧及解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研究缺氧对小鼠的影响,了解缺氧的表现和生理机制。
2. 掌握缺氧解救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动物实验操作技能。
3.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动物体内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组织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氧代谢,产生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
本实验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的影响,探讨缺氧解救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白鼠20只,体重20-25克。
2. 实验器材:缺氧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注射器、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1. 乏氧性缺氧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
(2)将甲、乙、丙、丁组小鼠分别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缺氧瓶中,密封瓶口。
(3)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呼吸频率、活动状态、死亡时间等指标。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
(2)将甲、乙、丙、丁组小鼠分别放入装有10%一氧化碳气体的缺氧瓶中,密封瓶口。
(3)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呼吸频率、活动状态、死亡时间等指标。
3. 缺氧解救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
(2)将甲、乙、丙、丁组小鼠分别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缺氧瓶中,密封瓶口。
(3)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呼吸频率、活动状态、死亡时间等指标。
(4)当小鼠出现明显缺氧症状时,立即将小鼠取出缺氧瓶,放入装有新鲜空气的容器中,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恢复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乏氧性缺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乏氧性缺氧组小鼠的呼吸频率逐渐减慢,活动状态逐渐减弱,最终死亡。
死亡时间与缺氧瓶的密闭性、小鼠个体差异、钠石灰等因素有关。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小鼠的呼吸频率逐渐减慢,活动状态逐渐减弱,最终死亡。
死亡时间与一氧化碳浓度、小鼠个体差异、缺氧瓶的密闭性等因素有关。
3. 缺氧解救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缺氧解救组小鼠在取出缺氧瓶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活动状态逐渐好转,大部分小鼠得以存活。
缺氧性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观察不同缺氧程度对小鼠呼吸、心跳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3. 探讨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因氧供应不足或氧利用障碍而导致的生理和代谢异常。
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缺氧条件,观察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反应,探讨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6只,体重约20g。
2. 仪器设备:缺氧箱、呼吸计、心跳计、体温计、显微镜、电子天平、注射器、生理盐水、缺氧剂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6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只,分别标记为A组、B组和C 组。
2. 缺氧处理: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轻度缺氧组,C组为重度缺氧组。
- B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箱内,控制缺氧时间为30分钟。
- C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箱内,控制缺氧时间为60分钟。
3. 观察指标:- 呼吸频率:使用呼吸计测量小鼠在缺氧前、缺氧过程中和缺氧恢复后的呼吸频率。
- 心跳频率:使用心跳计测量小鼠在缺氧前、缺氧过程中和缺氧恢复后的心跳频率。
- 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小鼠在缺氧前、缺氧过程中和缺氧恢复后的体温。
- 神经系统反应:观察小鼠在缺氧过程中的运动、行为和反应能力。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缺氧程度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呼吸频率:A组呼吸频率在缺氧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呼吸频率在缺氧过程中明显增加,C组呼吸频率在缺氧过程中明显增加,且呼吸节律不规律。
2. 心跳频率:A组心跳频率在缺氧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心跳频率在缺氧过程中明显增加,C组心跳频率在缺氧过程中明显增加,且心跳节律不规律。
3. 体温:A组体温在缺氧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体温在缺氧过程中略有下降,C组体温在缺氧过程中明显下降。
4. 神经系统反应:A组小鼠在缺氧过程中表现正常,B组小鼠在缺氧过程中出现运动迟缓、反应迟钝,C组小鼠在缺氧过程中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
小鼠缺氧病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复制小鼠缺氧模型,了解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影响。
3.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代谢,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引起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
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观察缺氧对小鼠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缺氧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10只,体重20-25克。
2. 实验仪器:缺氧箱、呼吸机、显微镜、离心机、电子天平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氰化钾、钠石灰等。
四、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制备(1)低张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缺氧箱中,箱内氧气浓度控制在5%以下,持续30分钟。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中,持续吸入一氧化碳30分钟。
(3)氰化钾中毒性缺氧:将小白鼠腹腔注射氰化钾50mg/kg,观察动物中毒症状。
2. 实验分组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低张性缺氧组、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和钠石灰组。
3. 指标检测(1)呼吸频率:观察并记录实验前后小鼠的呼吸频率。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变化,如兴奋、抑制、抽搐等。
(3)血液指标:检测小鼠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4)组织学观察:取小鼠脑组织、肺组织等,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1. 低张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表现为呼吸困难。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兴奋、抑制等症状。
(3)血红蛋白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
(4)组织学观察:脑组织出现水肿、神经元变性等。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出现紫绀。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3)血红蛋白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
(4)组织学观察:肺组织出现水肿、肺泡出血等。
3. 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出现紫绀。
缺氧实验小鼠实验报告
缺氧实验小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为进一步了解缺氧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 30 只,体重 20 25 克,雌雄各半。
2、实验设备:缺氧箱(可调节氧气浓度)、气体分析仪、生理监测仪(监测心率、血压等)、电子秤、采血器具等。
3、实验试剂:抗凝剂、生理盐水等。
三、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 30 只小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10 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轻度缺氧组和重度缺氧组。
2、缺氧处理正常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氧环境(21%氧气浓度)中;轻度缺氧组小鼠置于氧气浓度为 15%的缺氧箱中;重度缺氧组小鼠置于氧气浓度为 10%的缺氧箱中。
实验持续时间为 2 小时。
3、生理指标监测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生理监测仪每隔 30 分钟监测小鼠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4、血液样本采集实验结束后,迅速从小鼠眼眶静脉丛采集血液样本,加入抗凝剂,用于测定血液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
5、组织样本采集处死小鼠后,立即采集心、肝、肺等组织样本,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四、实验结果1、生理指标变化心率:轻度缺氧组小鼠心率较正常对照组略有增加,重度缺氧组小鼠心率显著增加。
血压:轻度缺氧组小鼠血压无明显变化,重度缺氧组小鼠血压明显升高。
2、血液指标变化红细胞计数:轻度缺氧组小鼠红细胞计数略有增加,重度缺氧组小鼠红细胞计数显著增加。
血红蛋白含量:轻度缺氧组小鼠血红蛋白含量略有升高,重度缺氧组小鼠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3、组织病理学变化心脏:轻度缺氧组小鼠心肌细胞轻度水肿,重度缺氧组小鼠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变性和坏死。
肝脏:轻度缺氧组小鼠肝细胞轻度水肿,重度缺氧组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和坏死。
肺脏:轻度缺氧组小鼠肺组织轻度淤血,重度缺氧组小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肺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五、实验讨论1、生理指标变化的机制心率增加:缺氧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输出量,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
机能实验报告小鼠缺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掌握缺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分析缺氧条件下小鼠生理指标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正常进行有氧代谢,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
本实验通过人为制造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以探讨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实验仪器:缺氧装置、电子天平、氧气传感器、显微镜、酶标仪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碘酊、酒精、NaOH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缺氧处理:将实验组小鼠放入缺氧装置中,进行缺氧处理,时间为2小时。
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饲养。
3. 样本采集:缺氧处理结束后,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血液、肝脏、肾脏、大脑等组织样本。
4. 生理指标检测:采用酶标仪检测小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等指标;采用显微镜观察小鼠组织切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氧气传感器检测小鼠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理指标差异。
五、实验结果1. 血液指标:实验组小鼠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2. 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组小鼠肝脏、肾脏、大脑等组织切片显示细胞肿胀、空泡化等病理变化,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
3. 呼吸指标:实验组小鼠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六、实验讨论1. 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缺氧条件下,小鼠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表明缺氧导致小鼠有氧代谢受阻,能量供应不足。
同时,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化等病理变化,进一步证实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缺氧处理时间的选择:本实验中缺氧处理时间为2小时,根据实验结果,缺氧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小鼠死亡。
缺氧实验报告正常小鼠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探讨缺氧条件下小鼠的生命体征变化。
3. 分析缺氧对小鼠生存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正常小鼠1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
2. 缺氧装置:自制缺氧箱,容量为1000mL。
3. 仪器:电子天平、秒表、温度计、血压计、呼吸计等。
4. 药品:生理盐水、乳酸钠等。
三、实验方法1. 将10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箱中,箱内氧浓度为10%,温度控制在(20±2)℃,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命体征变化。
3. 对照组:将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观察小鼠的生命体征变化。
4. 观察指标:(1)小鼠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2)小鼠活动能力、行为变化;(3)小鼠存活时间。
四、实验结果1. 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1)实验组:在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逐渐降低,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缺氧30分钟后,呼吸频率降至(12±2)次/min,心率降至(80±5)次/min,血压降至(60±5)mmHg。
(2)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中,小鼠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处于正常范围。
2. 活动能力、行为变化(1)实验组:在缺氧条件下,小鼠活动能力逐渐减弱,表现为动作迟缓、精神萎靡。
缺氧30分钟后,小鼠出现明显的疲劳现象,甚至出现昏睡状态。
(2)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中,小鼠活动能力、行为正常。
3. 存活时间(1)实验组:在缺氧条件下,小鼠存活时间约为30分钟。
(2)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中,小鼠存活时间超过6小时。
五、讨论与分析1. 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降低、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说明缺氧对小鼠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2)活动能力、行为变化:缺氧条件下,小鼠活动能力减弱、精神萎靡,说明缺氧对小鼠的神经系统产生了影响。
缺氧及耐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2. 探讨不同条件下小鼠的耐缺氧能力;3. 分析影响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10只,体重(20±2)g;2. 实验仪器:缺氧实验装置、电子天平、显微镜、生理盐水、钠石灰、注射器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氰化钾等。
三、实验方法1. 缺氧实验:将1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缺氧实验组。
将B组小白鼠放入缺氧实验装置中,观察并记录其存活时间。
2. 耐缺氧实验:将1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耐缺氧实验组。
将B组小白鼠置于-10℃的低温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其存活时间。
3. 影响因素分析:分别将小白鼠置于高浓度二氧化碳、低氧、高温等不同条件下,观察并记录其存活时间。
四、实验结果1. 缺氧实验:B组小白鼠在缺氧实验装置中的存活时间为(30±5)min,A组小白鼠在正常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为(90±10)min。
2. 耐缺氧实验:B组小白鼠在低温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为(60±10)min,A组小白鼠在正常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为(90±10)min。
3. 影响因素分析:(1)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B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为(20±5)min,A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为(10±2)min;(2)低氧条件下,B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为(40±5)min,A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为(20±5)min;(3)高温条件下,B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为(40±5)min,A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为(30±5)min。
五、实验分析1. 缺氧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对小鼠生理机能具有显著影响,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缩短。
2. 耐缺氧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环境可以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延长其存活时间。
3.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二氧化碳、低氧、高温等条件均可影响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其中高浓度二氧化碳和低氧的影响最为显著。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1. 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2. 探讨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3. 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10只,体重(20±2)g;2. 实验仪器:缺氧箱、呼吸机、生理记录仪、电子天平、手术器械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麻醉剂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2. 缺氧处理:将A组小鼠放入缺氧箱中,模拟缺氧环境,B组小鼠作为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3. 实验时间:缺氧处理时间为2小时;4. 数据收集:在缺氧处理前后,记录小鼠的体重、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A组和B组小鼠的生理指标差异。
四、实验结果1. 体重变化:缺氧处理后,A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呼吸频率:缺氧处理后,A组小鼠呼吸频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心率:缺氧处理后,A组小鼠心率明显加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血氧饱和度:缺氧处理后,A组小鼠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缺氧处理后,小鼠的体重、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表明缺氧对小鼠的生理功能产生了显著影响;2. 缺氧机制探讨:缺氧导致小鼠体内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功能。
缺氧时,细胞内乳酸堆积,导致细胞内酸中毒,进而影响细胞功能和生命活动;3. 临床意义:本实验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在临床工作中,了解缺氧对机体的影响,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因缺氧引起的疾病。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对小鼠的生理功能产生了显著影响,表现为体重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加快和血氧饱和度下降。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耐受性,以深入了解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或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供应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的情况。
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会通过一系列生理调节机制来维持生命活动,但如果缺氧程度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若干只。
2、实验器材:密闭容器(如广口瓶)、测氧仪、计时器、解剖器械等。
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1、低氧环境模拟(1)将小鼠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通过调节氮气和氧气的比例来模拟不同程度的低氧环境。
(2)使用测氧仪监测容器内的氧气浓度,确保达到预定的低氧水平。
2、观察指标(1)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小鼠的行为表现,如活动情况、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
(2)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
3、实验分组(1)设立正常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氧气环境中。
(2)设置不同程度低氧组,如轻度低氧组、中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
4、实验操作(1)将小鼠轻轻放入实验容器中,迅速封闭容器,开始计时。
(2)观察并记录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各项指标。
五、实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小鼠在正常氧气环境中表现活跃,呼吸平稳,精神状态良好。
2、轻度低氧组小鼠在开始阶段活动略有减少,但仍能保持相对正常的状态,存活时间较长。
3、中度低氧组小鼠活动明显减少,呼吸频率加快,出现焦虑不安的表现,存活时间较轻度低氧组缩短。
4、重度低氧组小鼠很快出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存活时间最短。
六、实验分析1、从行为表现来看,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小鼠的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逐渐变差。
这是因为缺氧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影响了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功能。
2、呼吸频率的变化反映了小鼠对缺氧的代偿反应。
在轻度低氧时,呼吸频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以获取更多的氧气。
但在重度低氧时,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代偿。
缺氧病理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探讨不同类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和病理生理机制。
3. 通过实验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如呼吸频率、心率、血液pH值等。
4. 分析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体重20克左右)10只。
2. 实验仪器:呼吸频率计、心率计、血液pH计、注射器、玻璃管、缺氧装置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5%亚硝酸钠溶液、1%美兰溶液、1%氰化钾溶液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只。
2. 第一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3. 第二组(低张性缺氧组):将小白鼠放入缺氧装置中,通过通入氮气使氧气浓度降低至5%以下,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4. 第三组(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放入缺氧装置中,通入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5. 第四组(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6. 第五组(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腹腔注射1%氰化钾溶液,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7. 观察并记录各组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液pH值等生理指标变化,直至动物死亡。
四、实验结果1. 对照组:小白鼠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
2. 低张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逐渐加快,血液pH值降低。
3.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30分钟。
4.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逐渐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40分钟。
5. 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迅速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10分钟。
五、实验分析1.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缺氧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生理反应,如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血液pH值降低等。
2. 不同类型缺氧的影响:低张性缺氧和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对机体的影响较为相似,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血液pH值降低。
小鼠缺氧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2. 探讨缺氧对小鼠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作用。
3. 为进一步研究缺氧对生物体的生理影响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组织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氧代谢,导致能量产生不足,进而影响细胞功能。
本实验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变化,以期为缺氧对生物体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10只,体重20-25g。
2. 仪器设备:动物呼吸机、血气分析仪、显微镜、离心机、酶标仪等。
3. 试剂: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血清乳酸测定试剂盒、血清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等。
四、实验方法1. 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2. A组为缺氧组,B组为对照组。
3. 缺氧组小鼠通过动物呼吸机模拟缺氧环境,将氧浓度降低至10%以下,持续2小时;对照组小鼠在正常氧浓度下进行相同时间段的观察。
4. 缺氧和对照组小鼠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以下指标的检测:a.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b. 血清乳酸含量测定c. 血清肌酸激酶含量测定d. 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观察e. 神经系统功能观察五、实验结果1. 血红蛋白含量:缺氧组小鼠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2. 血清乳酸含量:缺氧组小鼠血清乳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3. 血清肌酸激酶含量:缺氧组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4. 生理指标: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5. 神经系统功能:缺氧组小鼠出现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六、实验讨论1. 缺氧对小鼠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血红蛋白是氧的载体,缺氧环境下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可能导致机体氧输送能力下降。
2. 缺氧对小鼠血清乳酸含量的影响:缺氧环境下,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氧代谢,导致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总结(共6篇)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总结(共6篇)1. 实验目的分析小鼠缺氧对其器官和组织的影响,研究不同缺氧程度对小鼠的影响差异,探究相关治疗手段的有效性。
2. 实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正常供氧、缺氧15分钟和缺氧30分钟的实验,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肾脏、心脏和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使用ELISA测定血浆中的TNF-α、IL-1β和IL-6水平,应用脑功能评估仪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
3. 实验结果3.1 形态学变化与正常组相比,缺氧15分钟和缺氧30分钟组小鼠的肝脏、肾脏和心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肿胀、坏死和炎症反应,肺组织出现明显的肺泡壁增厚。
缺氧30分钟组小鼠脏器组织损伤更为明显。
3.2 水平变化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缺氧15分钟和缺氧30分钟组小鼠的血浆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缺氧30分钟组上升最为显著。
3.3 神经行为学评估缺氧30分钟组小鼠在神经行为学评估中表现出较低的活跃水平和运动能力,神经反应时间延长。
小鼠缺氧对其器官和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在缺氧30分钟的情况下,损伤更为明显。
缺氧引起了血浆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升高,表明缺氧引起的器官和组织损伤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缺氧也对小鼠的神经功能造成了影响。
针对小鼠缺氧造成的损伤和影响,有必要研究相应的治疗手段。
5. 实验启示缺氧对动物的影响是复杂的,需要采用多种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炎症反应可能是缺氧造成的器官和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在研究缺氧治疗手段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药物、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等。
小鼠密闭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复制小鼠密闭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分析密闭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3. 探讨密闭缺氧对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密闭缺氧实验是通过将小鼠置于密闭环境中,使小鼠处于缺氧状态,从而模拟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缺氧情况。
通过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存活时间,可以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雌雄各半。
2. 实验仪器:密闭缺氧箱、温度计、计时器、电子天平、生理盐水、注射器、手术剪、镊子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实验组小鼠置于密闭缺氧箱中,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
3. 记录实验组小鼠从放入密闭缺氧箱开始至出现死亡的时间。
4. 观察记录小鼠在缺氧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如呼吸频率、心率、活动能力等。
5. 实验结束后,解剖小鼠,观察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器官的病理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鼠在密闭缺氧箱中的存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2. 实验组小鼠在缺氧过程中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快、活动能力下降等生理反应。
3. 实验组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六、分析与讨论1. 密闭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其存活时间缩短。
2. 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表明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产生多系统影响。
3. 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快、活动能力下降等生理反应,可能是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性反应。
4. 本实验结果表明,密闭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提示在类似缺氧环境中,应注意对小鼠等实验动物的保护,避免因缺氧导致的生理功能损伤。
七、结论1. 密闭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其存活时间缩短。
小鼠缺氧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反应。
2. 探讨缺氧对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功能的影响。
3. 为进一步研究缺氧条件下生物体的适应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鼠10只,体重20-25g。
2. 实验设备:缺氧箱、电子天平、呼吸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3. 实验试剂: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肝素钠等。
三、实验方法1. 将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2. A组为缺氧组,B组为对照组。
3. 将A组小鼠放入缺氧箱中,保持缺氧状态,缺氧箱内氧浓度为5%。
4. B组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保持正常呼吸。
5. 每隔2小时对两组小鼠进行体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6. 实验持续8小时,观察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反应。
7. 实验结束后,对A组小鼠进行安乐死,解剖观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1. 体重变化:实验开始时,A组与B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体重逐渐下降,而B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
2. 呼吸频率:实验开始时,A组与B组小鼠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呼吸频率逐渐升高,而B组小鼠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
3. 血氧饱和度:实验开始时,A组与B组小鼠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而B组小鼠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
4. 器官观察:A组小鼠解剖后,发现肺组织出现充血、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心脏出现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肝脏出现脂肪变性、坏死等病变。
五、讨论与分析1. 缺氧对小鼠生理的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小鼠体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缺氧对小鼠生理产生了显著影响。
2. 缺氧对器官的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出现明显病变,提示缺氧可能对器官功能产生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篇一:小鼠实验性缺氧实验报告\篇二: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张彩华授课章节:缺氧与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授课专业和年级:2005级医疗授课学时:8学时授课时间:2007年3-7月实验题目:缺氧实验目的: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根据大纲要求: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氧代谢的四个环节(摄取、携带、运输和利用)及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1. 现代病因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原因是引起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往往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它与相应的疾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条件则不是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往往是通过作用于致病因子或改变机体反应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2. 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以把缺氧分为四种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不同类型的缺氧具有不同的病因以及不同的血液颜色和血氧变化特点。
实验对象:小鼠实验器械和药品:电子秤、注射器、钠石灰、小鼠缺氧瓶、测耗氧量装置、剪刀、镊子、滤纸、苦味酸、一氧化碳包;生理盐水、1.25%尼可刹米、2%水合氯醛、5%亚硝酸钠、0.1%氰化钾实验方法:一、原因和条件作用的分析1. 取3只小鼠称重,编号1、2、3,用苦味酸做好标记2. 注射及处理:1号:生理盐水,0.2ml/10g ,腹腔注射2号:1.25%尼可刹米,0.2ml/10g ,腹腔注射 3号:2%水合氯醛,0.2ml/10g ,腹腔注射给药后分别放入三个缺氧瓶中,密闭计时,观察动物活动情况至死亡。
3. 用测耗氧量装置测定总耗氧量(A) 4. 计算耗氧率(R):根据小鼠体重(W),存活时间(t),总耗氧量(A)计算小鼠耗氧率R(ml/min/g) =A/(W*t.)二、几种类型的缺氧1. 取3只小鼠称重,编号4、5、6,用苦味酸做好标记2. 注射及处理:4号:放入缺氧瓶,通入二氧化碳5号:5%亚硝酸钠,0.2ml/10g ,腹腔注射 6号:0.1%氰化钾,0.2ml/10g ,腹腔注射观察小鼠活动情况直至死亡。
3. 分别解剖1、4、5、6号小鼠,剪下一片肝脏组织放于滤纸上,观察对比血液颜色。
实验结果:一、不同条件下小鼠缺氧状态的比较序体重号 (g) 1 2 320 20 20注射及处理生理盐水表现存活时总耗氧间(min) 量(ml) 12 9 308 14 13耗氧率(ml/min/g) 0.033 0.078 0.02正常活动,呼吸逐渐困难1.25%尼可刹米活动多,呼吸快 2%水合氯醛活动少,呼吸慢二、几种类型的缺氧序号 1 4 5 6体重(g) 20 20 20 20注射及处理生理盐水一氧化碳中毒 5%亚硝酸钠 0.1%氰化钾缺氧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血液颜色暗红色樱桃红色咖啡色玫瑰红色实验讨论:一、原因和条件作用的分析现代病因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原因是引起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往往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它与相应的疾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条件则不是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往往是通过作用于致病因子或改变机体反应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本实验将生理盐水组作为正常对照,尼可刹米是一种呼吸中枢兴奋剂,可以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也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故2号小鼠活动多,死亡时间最早,代谢耗氧率最高。
水合氯醛是一种镇静催眠药,可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故3号小鼠活动少,死亡时间最晚,代谢耗氧率最低;1号小鼠各项指标均介于中间。
说明缺氧是这3只小鼠死亡的共同原因,不同的药物是小鼠死亡的条件,尼可刹米可以促进缺氧引起的小鼠死亡而水合氯醛可以延缓缺氧引起的小鼠死亡。
二、几种类型的缺氧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以把缺氧分为四种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不同类型的缺氧具有不同的病因以及不同的血液颜色和血氧变化特点。
1. 低张性缺氧: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或者外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缺氧。
(1.2.3号小鼠)皮肤粘膜颜色:暗红色2.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的质或量的改变引起的缺氧。
(1) 贫血:血红蛋白量的减少,皮肤粘膜颜色-----苍白(2) CO中毒: 原因:CO与Hb结合形成HbCO;抑制糖酵解,氧解离曲线左移皮肤粘膜颜色:樱桃红色(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中毒):原因:二价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皮肤粘膜颜色:咖啡色3. 循环性缺氧: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缺氧(见休克实验) 皮肤粘膜颜色:暗红色4. 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缺氧如氰化物中毒:抑制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转化为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皮肤粘膜颜色:玫瑰红色实验结论:1. 缺氧是这3只小鼠死亡的共同原因,不同的药物是小鼠死亡的条件,尼可刹米可以促进缺氧引起的小鼠死亡而水合氯醛可以延缓缺氧引起的小鼠死亡。
2. 低张性缺氧是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或者外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缺氧,皮肤粘膜颜色是暗红色,由于还原型Hb?5g/dLCO中毒属于血液性缺氧,原因:CO与Hb结合形成HbCO;抑制糖酵解,氧解离曲线左移。
肤粘膜颜色是樱桃红色,是HbCO的颜色。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中毒)属于血液性缺氧,原因:二价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转载自: 唯才教育网: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离子,皮肤粘膜颜色是咖啡色,是三价铁离子的颜色。
氰化钾中毒属于组织性缺氧,原因是抑制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转化为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皮肤粘膜颜色:玫瑰红色,由于血液中的氧化型血红蛋白较多。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1. 所有实验装置的连接必须保持通畅而且密闭,也可以在瓶口涂些凡士林时期密闭。
2. 腹腔注射位置应在左下腹,避免损伤肝脏,注射的药物剂量应准确。
3. 钠石灰必须完全干燥。
4. 氰化钾有剧毒,避免皮肤粘膜与之接触。
5. 实验完毕后,所有器械应冲洗干净。
实验思考题:1. 小鼠在缺氧瓶中为什么会缺氧,2. 缺氧分为几种类型,各型的原因,皮肤粘膜颜色及血氧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实验题目: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实验目的:观察普鲁卡因对混合神经的作用特点。
根据大纲要求:掌握局部麻醉药的概念及机制,熟悉其体内代谢过程,了解常用的几种局麻药的特点效果和作用。
了解几种局麻方法,熟悉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及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实验原理: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作用于用药局部的神经末梢,可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
感觉神经先麻醉,运动神经后麻醉。
实验对象:蟾蜍实验器械和药品:电子计算机、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蛙类手术器械、刺激电极、玻璃分针、棉花、蜡纸。
1% 盐酸普鲁卡因溶液。
实验方法:1. 取蟾蜍一只,腹位固定四肢于蛙板上,剪开一侧股部皮肤,可见股二头肌和股三头肌,用玻璃分针在两块肌肉间小心剥离出坐骨神经干,在其下面穿一线,轻提起神经在其下垫一小片蜡纸,将神经与周围肌肉隔开。
2. 方形波刺激坐骨神经,找出最小刺激阈,选用适宜的刺激强度(可稍大于最小刺激阈),观察蟾蜍对刺激的全身运动反应及该后肢的运动反应。
3. 一段棉线(或直径为1.5mm的细棉条)浸泡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包绕神经干的穿线部位。
4. 2min后,以同样强度刺激给药上下端的神经干,观察蟾蜍全身运动反应及该后肢的运动反应,分析所出现现象的原因。
5. 为了分辨感觉纤维与运动神经纤维何者先产生麻醉作用,隔2min以同样强度重复刺激一次。
这时反应有何变化,分析其结果。
6. 给药10min后,在以同样强度刺激棉线上下端的坐骨神经干,观察动物的反应。
实验结果: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时间 (min) 0 2 4 6 8 10近中端肌肉运动+ + + + - -全身反应+ + + + + +肌肉运动+ + + + + +远中端全身反应+ + - - - -“+”表示对刺激有反应;“-”表示对刺激无反应实验讨论:局部麻醉药是一类以适宜的浓度,局部应用于神经末稍或神经干后能可逆的完全的暂时的阻断神经传导有关的动作电位的药物。
低浓度的局部麻醉药能阻断感觉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高浓度对神经系统任何类型的纤维(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都有阻断作用。
一般细的无髓鞘的神经纤维比粗纤维对局麻药作用更敏感。
在局麻药的作用下,痛觉先消失,其次是冷觉、温觉、触压觉。
局麻药通过抑制钠离子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产生局麻作用。
本实验将局麻药盐酸普鲁卡因作用于混合神经——坐骨神经的局部,由于感觉神经纤维的冲动是向上(近中端)传导的,故刺激近中端时,全身反应(代表感觉)始终存在,而刺激远中端时,在2min时全身反应消失,说明此时感觉神经纤维已经被药物阻断了。
运动神经纤维的冲动是向下(远中端)传导的,故刺激远中端是,肌肉运动(代表运动)始终存在,而刺激近中端时,在8min时肌肉运动消失,说明此时运动神经纤维已经被药物阻断了。
实验结论: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作用于用药局部的神经末梢,可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
感觉神经先麻醉,运动神经后麻醉。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 蟾蜍不捣毁脑脊髓 2. 棉线浸泡药液不易过多实验思考题:局麻药对混合神经作用的机制和特点是什么,篇三:缺氧实验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4年10月11日带教教师:金会艳专业班级:2012级麻醉班缺氧实验一、实验目的1、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分别复制三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设备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乏氧性缺氧1取小鼠四只,标记编号(甲,乙,丙,丁)每2min记录死亡(记录时间及耗氧量,甲鼠尸体待留) 计算小鼠耗氧率(R)一般情况*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如上死亡(记录时间) 计算小鼠耗氧率(R)*3、亚硝酸中毒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一般状况*观察记录如上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死亡(记录时间,)2计算小鼠耗氧率(R)*4、取出甲鼠及2,3实验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进行对比,记录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