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过程中红花大金元烟叶色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
红花大金元的烘烤特性和烘烤方法

红花大金元的烘烤特性和烘烤方法红大的香气质好,香气量足,香型特点最为突出,所以越来越受卷烟厂的青睐,种植面积又在不断扩大。
但是一些技术人员和烟农没有真正认识红大烟叶的烘烤特性,对红大烟叶的烘烤方法也不清楚,致使烘烤上掌握不当,经常烤出青黄烟,有的甚至烤出“青黑烟”,影响了红大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
为提高红大烟叶的烘烤质量,对红花大金元品种的烘烤特性和烘烤方法作一介绍。
1红花大金元的烘烤特性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变黄和失水干燥速度,定色难易和耐受高温的性能称为烟叶的烘烤特性。
我们近几年的试验证明,烟叶烘烤特性的本质是烟叶的生理生化变化和失水干燥的协调统一性,表现为失水速度是否和变黄速度协调配合。
或者说烟叶的变黄速度和失水速度是烘烤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1.1变黄速度:以前的一些试验表明,红大烟叶在烘烤中变黄较慢,我们近两年的试验结果(见表1)也证明这一点。
我们用适宜于烘烤K326的优质烟烘烤方法烘烤四个品种的烟叶,观测不同品种的变黄干叶速度,结果是G-28、云烟85变黄较快,K326居中,红大变黄较慢,用烤K326为主的方法来烤红花大金元的烟叶是很难烤黄的。
烘烤过程中烟叶由绿变黄,实质上是烟叶内的叶绿素大量降解,呈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值(以下简称类叶比)增大,黄色素占优势而外观上显现黄色的结果。
从不同品种烟叶色素在变黄期(烘烤48小时)的变化状况(见表2)看,不同品种的成熟鲜烟叶,其色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以红大为高,而云烟85稍低,但从类叶比看却很相近,最高的G-28和云烟85(0.37)只比红大(0.33)高0.04,即成熟和外表的落黄程度都很相近。
但在烘烤中,G-28、云烟85品种的叶绿素在变黄期以1.81-1.87%/小时的速度降解,烘烤48小时叶绿素降解87%以上;K326也以1.73-1.82%/小时的速度降解,烘烤48小时叶绿素降解也近87%;而红大的叶绿素的平均降解速度只为1.68-1.7%/小时左右,烘烤48小时叶绿素只降解80.83%。
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中国农业科学

收稿日期:2005-03-01 基金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资助项目(110200302007) 作者简介:宫长荣(1948-),男,河南荥阳人,教授,主要从事烟草调制与加工研究。Tel:0371-3558380;Fax:0371-3558126;E-mail: gongchr009@
11 期
宫长荣等: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关键词:烟草;烘烤;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化学成分
Changes of Polyphenols in Tobacco Leaves During the Flue-Curing Process and Relative Analysis of Some Chemical Components
GONG Chang-rong1, WANG Ai-hua2, WANG Song-feng2
Key words: Tobacco (Nicotiana tobacum L.); Flue-curing; Total phenols; Chlorogenic acid; Rutin; Chemical components
烟草中发现的酚类及其相关化合物包括丹宁类 (绿原酸的异构体、咖啡酸和奎尼酸)、香豆素类(莨 菪亭和莨菪亭的糖苷衍生物)、黄酮类(芸香苷、黄酮、 鼠李糖、黄酮醇)、简单酚衍生物等,其中绿原酸和芸 香苷是烟草中最主要的酚类物质。多酚在烟草的生长 发育。烟草的调制特性,色泽和等级,以及烟气香味 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3]。前人对调制过程中的多 酚及相关酶的研究多集中在棕色化反应本身上,对烟 叶在烘烤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
Abstract: Changes of polyphenols in tobacco leaves during the flue-curing process and relation analysis with some chemical componets were studied. Leaf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different tobacco producing regions of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phenols increased during 0-24 hours of curing and then decreased. It reached the lowest point at 72 hours of curing and increased quickly after 72 hours of curing.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lso showed the trend of raising during 0-24 hours of curing. But the lowest point tended at 24 or 36 hours of curing and then it slowly increased until curing process ended. The content of rutin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the proceeding of curing and showed little fluctuation; But the changes of PPO and POD activities were on the contrary. The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rutin and total sugar(r=0.822**), and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starch, nicontine and protein, respectively.
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的动态及生理变化关系分析

科技 目向导
2 0 1 5 年0 3 期
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的动态及生理变化关系分析
陈 志 伟 ( 云南省烟草公司临沧市公 司永德分公 司 云南 临沧
67 7 6 0 0 )
【 摘 要】 以河南省汝 阳县 的蔡 店 乡为试验地 , 对翠 碧 1 号、 红花 大金元 、 云烟 8 5三种 烤烟品种烘烤过程 中烟 叶水分的动态变化及 色素降 解率 。 还有水分变化 同降解率关 系规律进行研 究性分析 。 结果烘烤 中, 三种烤烟品种 色素含 量差异显著 , 烘烤 中色素降解在 烟叶 变黄期最快 , 定 色期 最慢 . 烟叶 内自由水含量呈总体下降的趋势 。而束缚 水含量在烘烤 中的 变化趋 势为先升 高随后 降低 。 烟 叶在 变黄期 失水最慢 , 定 色期失水
最快。
【 关键词 】 烟叶烘烤 ; 水分 ; 动 态变化 ; 色素
烟叶烘烤过 程从本质上 讲是烟 叶脱 水 干燥及 色素降解 的过程I “ . 要获得最佳 品质 的烤烟需 要在温湿 度控制得宜情 况下让烟 叶 内水分 散失同色素降解达到动态上 的平衡 . 这是 烟叶烘烤 的核心 。在烤 烟 烘烤过程 中, 失水 干燥是最 终 目的。 但 是烟 叶烘 烤中水分 的动态控制 是决定烟 叶品质的关键 .鉴于烟 叶品质还 同色素的降解 速率直接相 关 本文主要对决定烟叶 品质 的两个 主要 因素水分 的动态变 化与色素 降解速率间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性分析 。
而逐渐变黄 . 引起降解速率慢 . 烤制 中烟叶变黄也较慢 , 且在变黄过程 内失水速率快 . 定色期失水率 反而减慢 . 这种水分动态 变化特点不利 于烟叶变黄 . 不利于定色 , 烘烤 比较 困难 。 翠碧 1 号: 颜 色最深 , 成熟及 落黄 比较慢 。烟叶在烘烤的各个阶段失水性都不是很理想 , 失水协调 性差 , 烟 叶变黄期 的失水量小 , 速率慢 , 而 到烟叶定 色期 之后 , 其失水 量忽然增多 . 速率增快 , 烘烤的特性差 。云烟 8 5 : 烟叶在整个烘烤 过程 控制 烟 叶成熟后采集烟株 中部 9 一l 3叶进 行实 验研究 。 中, 变黄期 失水 速率中等 , 变 色的速率也是 中等 , 到定色期 后 , 变色 的 1 . 2试 验 方 法 速率维 持中等水平 . 但是 失水 速率略显加 快 . 因此烘 烤后原烟的外 观 分 别记 录 三组烤 烟烘 烤过 程 中 O h 、 2 4 h 、 4 8 h、 7 2 h、 9 6 h下 的 叶绿 质量好 , 颜色 比较均匀 。 素、 类胡萝 素及含水量指标含量 。这些 时刻 下的指标分别代 表了烟 对于烟叶烤制来讲 . 烘烤差异性主要存在及体现在烟 叶的变黄期 叶鲜叶期 、 烟 叶变黄 中期 、 烟 叶变黄末 期 、 烟叶定色中期及烟 叶定色末 及定色期 . 烟叶品质高低 主要 由这两个 时期 内失水速率均衡 性来 决定 期 的含量 。 I 卅 如果色素的降解量大 . 速率快 . 则 色素残存量较低 的烤烟 品种变 黄 1 . 3统计方法 比较快 . 同时烤制后烟 叶的黄烟率较高 . 青烟率低 。 这是因为烟叶如果 将所 有数据 记录到 E X C E L 表格 中. 并将相关数据绘 制成图表 , 对 拥有 较好的变黄特性 , 那 么在烤制过 程中烘烤 比较 容易 , 易烤性好 1 5 1 。 其 变化趋 势进 行分析。 研究 的三个烤 烟品种 中. 云烟 8 5 烘烤后烟叶质量好 . 主要是 因为此品 2 . 结 果 种烟叶内色素含量 比较低 . 烟叶烘烤 过程 中. 色 素的降解速率 同叶片 2 . 1 烘烤 过程 中烟叶内色素含量变化 的失水 速率 比较协调 . 且 叶片失水速率在变黄期及定色期均衡性好。 对烘烤过程 中 0 h 、 2 4 h 、 4 8 h 、 7 2 h 、 9 6 h 下的叶绿素 、 类胡 萝 素含 烟 叶烘烤 过程极 为复杂 . 在烘烤 中烟叶要经历复杂 的物理化 学变 量进行 分析可 以看 出 : 在烟叶烘 烤过程 中 , 烟叶 中叶绿素 的含 量随烘 化过程 。叶片存在 收缩率 . 因此在实验 中我们对色素含量按 照每克干 烤 时间延 长而不断降低 . 其中翠碧 1 号降解的速率是最 快的。烟叶鲜 物质 中所含 的色素量来进行统计 . 通过这样 的统计能够将色 素含 量在 叶期 ( 0 h ) 一变黄 中期 ( 2 4 h ) , 翠碧 1号叶绿素含量最高 , 其次 为红花大 烘烤过程 中的动态变化过程 真实表现 出来 。此次实验研究 中 . 三个 烤 金元. 最 后为云烟 8 5 。烘烤 2 4 h 时, 红花大金元绿素含量最高 , 其次为 烟品种烟叶 内色素变化趋势存 在显著差 异 .烟叶变黄期色 素降解量 红 花大金元 , 最后 为云烟 8 5 。烘烤 4 8 h时一烘烤 9 6 h这一阶段都是翠 大. 且叶绿素 的降解 速率明显高 于类 胡萝 h 素 的降解速率 , 直到定色 碧 1号叶绿素含量最 高 . 其次为红花 大金元 , 最后为云 烟 8 5 。最后 的 期速率有所 减慢。烟叶在烘 烤过程中水分 动态变化规 律为 : 自由水含 烤后烟红花大 金元绿素含 量最高 ,其次为红花 大金元 ,最 后为云烟 量前期降低迅 速 . 总含水量在烘烤 后期降低 较多 . 束缚水含 量烘烤前 8 5 从 这样的规律可以看出翠碧 1 号在鲜叶期叶绿素 的含量最高 , 而 期是 升高的 . 而烘 烤后期 则变为降低 到最后烤后烟 叶绿 素也维持 在较高水平 . 证 明其 降解少 , 这 也是烤制 综上所 述 , 三种 烤烟 品种烤制特性 为 : 红花大 金元失 水快 . 变黄 过程翠碧 1 号容易出现挂灰的主要原 因 三组烟叶鲜 叶状态下 的叶绿 慢, 烘烤困难 ; 翠碧 1号 , 失水较慢 , 变 黄的速率较 快 , 烘烤 困难 ; 云烟 素含量均高于类胡 萝 h 素. 在 烘烤 中叶绿素含量迅 速下降 . 烘 烤后类 8 5 变黄速率 始终 , 失水速 率适 中. 色 素降解 同失水速率 均衡性 号 . 烘 胡萝 h 素含量高于叶绿素 叶绿素及类胡萝 素两者含量变化趋势基 烤较为容易。 本一致 . 只是稍有差异
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提取值与化学成分的变化

收稿日期:2022-12-12基金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SCYC201912)资助项目;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资助项目(PW202180)作者简介:雷强(1971 ),男,四川成都人,高级农艺师,学士,研究方向为卷烟工艺,E-mail:leiqiang761025@㊂通信作者:李斌(1982 ),男,陕西富平人,高级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烟草育种,E-mail:281439597@;刘挺(1982 ),男,四川金堂人,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烟草生产技术管理,E-mail:singerz99@㊂文献著录格式:雷强,李春光,刘园,等.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提取值与化学成分的变化[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258-1263.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588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提取值与化学成分的变化雷强1,李春光2,刘园3,李怀奇2,谢云波1,胡刚1,俞世康1,顾会战1,李俊举1,张启莉1,黄涛4,殷鸿飞4,赵瑜4,景延秋4,李斌1∗,刘挺1∗(1.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四川成都㊀610041;2.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河南郑州㊀450002;3.河南省烟草公司南阳市公司,河南南阳㊀473003;4.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㊀450000)㊀㊀摘㊀要:为研究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与烟叶图像提取值的变化,以中烟100为材料,利用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开烤至42ħ末快速降解,在42ħ末至54ħ末降解缓慢,在54ħ末至68ħ末无明显变化;不同部位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在38ħ末之前稍有降解,在38ħ末至47ħ末降解速度快,47ħ末至68ħ末呈现较稳定的缓慢持续降解趋势;烟叶中化学成分除烟碱和总氮外,总糖㊁还原糖㊁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在变黄期变化幅度最大,在定色期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在干筋期基本保持不变;不同部位烟叶图像特征值R㊁G㊁B 主要在开烤至38ħ末呈逐渐上升趋势,在38ħ末至68ħ末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㊁叶绿素b㊁类胡萝卜素㊁总糖㊁还原糖㊁蛋白质㊁淀粉等物质含量与红度值(R)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㊂关键词:烟叶;烘烤;图像提取值;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TS4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05-1258-06㊀㊀烘烤人员主要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变化调控烤房的温湿度[1],而烟叶内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导致烟叶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才是烟叶颜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2-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学者对烟叶表面颜色做了大量研究㊂杨景全等[5]通过研究烟叶颜色参数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李青山等[6]研究烟叶生长过程中正背面颜色参数与烟叶中色素及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发现色素与烟叶正面颜色参数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背面颜色参数与总植物碱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裴晓东等[7]从烟叶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参数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现,烟叶正面和背面颜色参数变化基本一致,变化主要集中在38ħ之前㊂李悦等[8]研究不同品种及不同部位烟叶参数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㊂本研究从上中下部位烟叶入手,通过测定烘烤关键温度点烟叶中化学成分与烟叶图像特征值,找到图像特征值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旨在优化烘烤进程,提高烟叶品质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和设备㊀㊀供试烤烟品种为中烟100,以上部叶(第10~12位叶)成熟度一致的烟叶为试验材料;烘烤设备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㊂1.2㊀试验设计㊀㊀烘烤工艺㊂变黄前期:以每2h 上升1ħ的速度升至38ħ,湿球温度为36ħ,稳温18h,烟叶达到8成黄㊂变黄后期:以每2h 上升1ħ的速度升至42ħ,湿球温度为37ħ,稳温12h,烟叶达到黄片青筋9成黄㊂定色前期:以每2h上升1ħ的速度升至47ħ,湿球温度为38ħ,稳温16h,烟叶达到黄片黄筋,叶片半干㊂定色后期:以每2h上升1ħ的速度升温至54ħ,湿球温度为39ħ,稳温12h,叶片全干㊂干筋期:以每2h 上升1ħ的速度升温至68ħ,湿球温度为42ħ,直至烟叶干筋㊂样品制备㊂在关键温度点按照烟叶状态进行取样,分别取鲜烟叶㊁38ħ末(烟叶8成黄)㊁42ħ末(烟叶9成黄)㊁47ħ末(烟叶全黄㊁叶片半干)㊁54ħ末(叶片全干)㊁68ħ末(烟筋全干)的烟叶㊂每次在关键点取3片,并用布片遮挡,以免造成取样误差㊂1.3㊀测定项目与方法1.3.1㊀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㊀㊀按照烟草行业测定标准测定总糖㊁淀粉㊁还原糖㊁烟碱㊁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参考YC/T 159 2019㊁YC/T216 2007㊁YC/T381 2010㊁YC/T246 2008㊁YC/T33 1996和YC/T249 2008㊂1.3.2㊀植物色素的测定㊀㊀取0.5~2.0g样品放入研钵,加入适量的80%丙酮,研磨至残渣变白,静置片刻,过滤于50mL 容量瓶中,将残渣与滤纸反复冲洗(至滤纸变白),洗液过滤,定容至刻度㊂将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杯,分别于662㊁644和440nm下记录D值㊂叶绿素a:Ca(mg㊃L-1)=9.784D662-0.990D644;叶绿素b:Cb(mg㊃L-1)=21.426D644-4.650D663;类胡萝卜素:Cc(mg㊃L-1)=4.695D440-0.268(Ca+Cb)㊂1.4㊀数据分析㊀㊀采用Excel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作图,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烘烤过程中烟叶色素变化的规律㊀㊀由图1可知,在整个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叶绿素a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变黄期大量降解,降解速度较快,定色期和干筋期降解量较少,降解速度缓慢,烘烤结束后不同部位烟叶叶绿素a 含量差异不大㊂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叶绿素b 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主要在变黄期大量降解,而42ħ末之后降解幅度与速率变缓,干筋期变幅不大㊂在烘烤过程中,38ħ末之后类胡萝卜素稍有降解,38ħ末之前降解速度较快,38ħ末至47ħ末降解量较大,47ħ末之后各部位烟叶随烘烤进程呈现较稳定的缓慢持续降解趋势㊂图1㊀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色素含量2.2㊀烟叶烘烤过程中成分的变化㊀㊀由图2可知,在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总糖含量呈现快速-缓慢的增长规律,变黄期快速增长,定色㊁干筋期缓慢增长㊂上中下部叶在变黄期增幅分别为191.44%㊁154.35%㊁113.86%,定色期增幅分别为6.05%㊁17.22%㊁28.97%,干筋期增幅分别为3.42%㊁11.51%㊁9.11%㊂还原糖含量在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呈现快速-缓慢的增长规律,变黄期快速增长,定色期缓慢增长㊂上中下部叶在变黄期增幅分别为289.78%㊁252.34%㊁147.71%㊂烤前淀粉含量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烘烤前后上中下部叶变化幅度较大,在烘烤过程中淀粉含量大致呈快速-缓慢的下降趋势㊂烟碱含量在烘烤过程中的含量呈缓慢的小幅变化,烟碱含量在烘烤各阶段一直呈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㊂总氮含量在烘烤过程中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上部叶在47~54ħ变幅稍大,为-14.05%,各烘烤阶段烟叶总氮含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㊂烘烤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鲜烟叶蛋白质含量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㊂各部位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同,在38ħ之前蛋白质降解较快,降解量较多,且上部叶相比降解速度大于中㊁下部烟叶,在38~42ħ降解速度减慢,在42ħ之后各部位烟叶蛋白质含量趋于平缓,说明蛋白质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变黄期㊂图2㊀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2.3㊀烘烤过程中烟叶图像特征值的变化㊀㊀红度值(R)作为三原色空间的一项指标,表示图片中红色成分的多少㊂在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R在38ħ末前快速上升,定色期上部叶呈现上升趋势,中下部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干筋期下部叶呈上升趋势,中上部叶有下降趋势㊂烟叶图像绿度值(G)表示图片中绿色成分的多少㊂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G在变黄期呈现上升趋势,在定色期下部叶呈现下降趋势;中部叶呈现略上升后快速下降趋势,上部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㊂干筋期中部叶㊁上部叶呈现下降趋势,下部叶为上升趋势㊂烟叶图像蓝度值(B)表示图片中烟叶蓝色成分含量的多少㊂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B变化规律较为复杂,中部叶在47ħ末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上部叶呈现 M 形变化趋势,在54ħ末达到最大值,下部叶在6个阶段呈上升 平缓 下降 平缓 上升趋势(图3)㊂图3㊀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红度值㊁绿度值㊁蓝度值㊀㊀纹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视觉现象,图像中的纹理特征值主要包括能量㊁熵㊁惯性㊁相关度4个方面,主要是对景象深度和表面取象的描述㊂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能量值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38ħ末前㊁42ħ末至47ħ末㊁54ħ末之后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在38ħ末至42ħ末之间快速增大,47ħ末至54ħ末之间快速减小㊂鲜烟叶下部叶熵值明显高于中上部叶,各部位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相似,中上部叶在38ħ末前上升速率较快,在38ħ末至42ħ末明显下降,此后在定色与干筋期持续上升,总体呈现升高 降低 升高的趋势㊂鲜烟叶下部叶惯性值明显高于中上部叶,不同部位烟叶图像惯性值在变黄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定色期与干筋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㊂烟叶图像相关度值在变黄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2ħ末至47ħ末变化不明显,47ħ末至54ħ末均下降,干筋期中上部叶呈下降趋势,下部叶呈现上升趋势(图4)㊂图4㊀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图像纹理特征值的变化2.4㊀基于图像特征值的关键化学成分回归模型的建立2.4.1㊀下部叶图像提取值与关键化学成分回归分析由表1可知,下部叶图像红度值与烟碱含量㊁相关性不显著,与总氮含量㊁叶片含水率显著相关,与其他化学成分极显著相关;绿度值与烟碱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与其他化学成分相关性不显著;蓝度值与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能量值与烟碱含量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熵值与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惯性值与总糖含量㊁还原糖含量㊁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㊀㊀表1㊀下部叶图像提取值与关键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指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总氮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R-0.906∗∗-0.895∗∗-0.672∗∗0.810∗∗0.783∗∗-0.331∗∗-0.529∗-0.870-0.729∗∗G-0.104-0.0440.271-0.122-0.1380.558∗0.4070.034∗0.259 B-0.080-0.011-0.0250.1050.0850.4280.3160.020∗0.179能量-0.162-0.073-0.0290.0890.1160.561∗0.3660.068∗0.123熵0.1360.1140.0110.0300.0260.4540.4090.184∗0.261惯性-0.371-0.408-0.5560.563∗0.545∗-0.267-0.318-0.423-0.405相关度0.0880.2170.0660.0730.1030.3300.1500.1470.067㊀㊀注:∗ 相关性显著,∗∗ 相关性极显著㊂表2~3同㊂性不显著;相关度值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㊂2.4.2㊀中部叶图像提取值与关键化学成分回归分析㊀㊀由表2可知,中部叶图像红度值与烟碱含量㊁总氮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相关,与其他化学成分呈极显著相关;绿度值与烟碱含量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化学成分相关性不显著;蓝度值与叶绿素a㊁叶绿素b含量显著相关,与总糖㊁还原糖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能量值与总氮含量显著相关,与烟碱含量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熵值与类胡萝卜素㊁蛋白质㊁淀粉含量显著相关,与叶绿素a㊁叶绿素b㊁叶绿素㊁总糖㊁还原糖含量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惯性值与叶绿素a㊁叶绿素b㊁类胡萝卜素㊁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与总糖㊁还原糖㊁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相关度值与烟叶叶绿素a㊁叶绿素b㊁类胡萝卜素㊁烟碱㊁总氮㊁蛋白质㊁淀粉含量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总糖㊁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㊂表2㊀中部叶图像提取值与关键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指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总氮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R-0.786∗∗-0.833∗∗-0.573∗0.840∗∗0.843∗∗-0.274-0.446-0.781-0.628∗∗G0.058-0.0250.282-0.069-0.0530.542∗0.3850.059∗0.352 B-0.525∗-0.579∗-0.3640.635∗∗0.643∗∗0.049-0.095-0.459-0.325能量0.2500.1880.388-0.096-0.0740.668∗∗0.565∗0.262∗∗0.439熵-0.617∗∗-0.660∗∗-0.4710.745∗∗0.703∗∗-0.230-0.324-0.572-0.561∗惯性-0.564∗-0.554∗-0.5810.755∗∗0.714∗∗-0.365-0.389-0.483-0.658∗∗相关度0.814∗∗0.794∗∗0.742∗∗-0.671∗∗-0.644∗∗0.755∗∗0.865∗∗0.816∗∗0.822∗∗2.4.3㊀上部叶图像提取值与关键化学成分回归分析㊀㊀由表3可知,上部叶图像R与烟碱㊁总氮含量显著相关,与其他化学成分极显著相关;G与总糖㊁还原糖含量显著相关,与其他化学成分相关性不显著;B与叶绿素b含量显著相关,与总糖㊁还原糖含量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能量值与烟碱含量显著相关,与总氮含量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熵值与叶绿素a㊁蛋白质㊁淀粉含量显著相关,与叶绿素b㊁类胡萝卜素㊁总糖㊁还原糖含量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惯性值与叶绿素a㊁叶绿素b㊁类胡萝卜素㊁总糖㊁还原糖含量极显著相关,与淀粉含量显著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相关度值与叶绿素a㊁叶绿素b㊁类胡萝卜素㊁烟碱㊁总氮㊁蛋白质㊁淀粉含量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总糖㊁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㊂表3㊀上部叶图像提取值与关键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指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总氮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R-0.778∗∗-0.854∗∗-0.714∗∗0.929∗∗0.897∗∗-0.506∗-0.493∗-0.867∗∗-0.850∗∗G-0.239-0.400-0.138∗0.578∗0.491∗0.0090.040-0.390-0.326 B-0.429-0.530∗-0.443∗0.707∗∗0.666∗∗0.005-0.053-0.412-0.449能量0.1970.1680.321-0.001-0.0490.590∗0.727∗∗0.282∗∗0.268熵-0.529∗-0.617∗∗-0.608∗∗0.704∗∗0.651∗∗-0.239-0.334-0.577-0.560∗惯性-0.597∗∗-0.598∗∗-0.750∗∗0.651∗∗0.647∗∗-0.263-0.423-0.479∗-0.544∗相关度0.724∗∗0.748∗∗0.674∗∗-0.685∗∗-0.676∗∗0.828∗∗0.874∗∗0.868∗∗0.814∗∗3㊀结论㊀㊀不同部位烟叶中叶绿素a㊁叶绿素b在开烤至42ħ末快速降解,在42ħ末至54ħ末降解缓慢,在54ħ末至68ħ末无明显变化㊂这与张丽英等[9]研究发现,烟叶内的叶绿素含量在变黄期降解速度快,定色期到干筋期缓慢降解并趋于稳定的结果一致㊂不同部位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在38ħ末之前稍有降解,在38ħ末至47ħ末降解速度快,47ħ末至68ħ末呈现较稳定的缓慢持续降解趋势㊂鲜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为叶绿素含量的1/5~1/3,在烘烤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变黄期降解速度快,降解幅度大,而类胡萝卜素在38ħ之后才开始大量降解,导致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升高,对烟叶颜色产生综合作用,叶色发生鲜绿㊁黄绿㊁浅黄的转变㊂除烟碱和总氮外,总糖㊁还原糖㊁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在变黄期变化幅度最大,在定色期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在干筋期基本保持不变㊂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㊁可溶性糖类等)含量的变化十分显著,淀粉含量大幅度减小,与此同时可溶性糖含量却大大增加㊂糖在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变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呼吸作用而消耗,另一方面由于淀粉的水解而不断积累㊂淀粉含量在烘烤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变化,其降解大致有2种方式:一种是水解,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下经过糊精和麦芽糖等中间产物,最后生成葡萄糖;另一种是在调制时可能被磷酸化酶通过淀粉 蔗糖的相互转化而分解㊂含氮化合物是烤烟烟叶中一类十分重要的组分㊂蛋白质含量是含氮化合物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它们在烘烤中对烟叶的生理调控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平衡着烟叶内的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而且对烤后烟叶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㊂在烘烤过程中,淀粉㊁蛋白质㊁叶绿素㊁类胡萝卜素主要在变黄期降解,总糖㊁还原糖主要在变黄期产生,定色期大分子物质和色素的降解速度变缓,糖类生成速度变缓,含量趋于稳定㊂不同部位烟叶图像特征值R㊁G㊁B主要在开烤至38ħ末呈逐渐上升趋势,在38ħ末至68ħ末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利用图像特征值与烟叶色素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中,其他化学成分均与G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㊂参考文献:[1]㊀马留军,李峥,张瑞亚,等.不同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颜色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9):60-64.[2]㊀张长云,周淑平,田晓霞,等.初烤烟叶颜色与化学成分关系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621-624. [3]㊀朱亚刚,石盼盼,张永安,等.烤烟叶片化学成分与颜色关系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9):106-108.[4]㊀贺帆,王涛,樊士军,等.基于色度学的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变化模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5):111-118.[5]㊀杨景全,于国锋,冯媛,等.初烤烟叶颜色与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相关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9,31(5):79-83.[6]㊀李青山,矫海楠,王传义,等.烟叶正背面颜色参数与色素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332-336.[7]㊀裴晓东,王涛,李帆,等.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J].华北农学报,2012,27(S1):218-222.[8]㊀李悦,符云鹏,甄焕菊,等.烤烟烟叶颜色值和外观颜色变化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17,38(1):78-84. [9]㊀张丽英,鲜兴明,杨杰,等.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特征参数与色素含量的关系[J].烟草科技,2013,46(8):85-90.(责任编辑:王新芳)。
不同烤烟品种发育过程中多酚物质动态变化分析

势, 红大芸香苷含量呈“ 续快速上升一迅速下降一迅速上升 ” 持 的趋势 ; 烤后烟叶多酚总量表现为红大 >N 8 K 2 , N 8 C 9> 36 但 C 9 和 I2 ( 6差异 不大。芸香苷含量以 K 2 3 36最高, 芳香值表现为红大 > C 9> (2 。 N 8 l 6 3
关键词: 烤烟 ; 多酚; 绿原酸 ; 芸香苷 ; 芳香值 中图分类号 :5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8 8 (0 1 0 07 0 ¥7 A 10 — 51 2 1 )8— 06— 3
Z A u —n P N n— i ’ C E i, U i pn Z A G G ag u H OH i a, A j , H N Y X EXa e o— ig , H N u n —p ( .G i o oac c neR sa hIstt, u ag50 8 , h a 1 uz uT bcoSi c eer ntue G i n 50 1 C i ; h e c i y n 2 o eeo o ac , ea cl r nvri , hnzo 50 2 C ia .C l g f bco H nnA ut a U i sy Z eghu400 , h ) l T ul e t n
多酚物质动态变化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研究 和分析了
香型代表性 品种 l 2 、 < 6 清香 型代表 性品种红花大金元 3
( 红大) 。小区随机排列 , 重复 3 次。 5月 7日 移栽 , 行距 10a 移栽株距 5 m 0 m, 0a 。基肥 纯氮 6 . k/ m , 75 gh :追肥纯氮 2. g h 2 25k/ m 。有机肥和无
l a fN 8 h g k M” s a e.b tt a f K 2 e e e h h n e l rn f“ e o C 9 c a e l e“ f n d i hp u h t o 3 6 r v a d te c a g a e t d o N” s a . Ho g a la ’ ui o t n l b e hp e n d e s r t c n e t f n
烘烤过程中不同品种及成熟度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分析

烘烤过程中不同品种及成熟度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分析龙翔;杨虹琦;李永智;岳骞;陈文俊;黄山;周冀衡【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5)003【摘要】以红花大金元(HD)、K326,云烟85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含水率和质体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定色期和干筋期含水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并且都以过熟烟叶含水率的下降速度较快,欠熟烟叶含水率的下降速度较慢;各品种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变黄期,定色期后降解速率缓慢;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绿素的降解以过熟叶最快,欠熟叶最慢;云烟85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较快,而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明显较慢.【总页数】5页(P364-367,387)【作者】龙翔;杨虹琦;李永智;岳骞;陈文俊;黄山;周冀衡【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云南保山市烟草公司,云南,保山,678000;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01【相关文献】1.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过程中主要含氮化合物与色素含量的关系 [J], 吴文信;李生栋;谭方利;黄克久;陈少鹏;郭保银;宋朝鹏2.不同成熟度烟叶的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与质体色素含量 [J], 苟正贵;罗倩茜;李余湘;潘文杰;武丽;李章海;徐增汉3.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变化 [J], 谢已书;赵会纳;李章海4.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中颜色值和色素含量的变化 [J], 霍开玲;宋朝鹏;武圣江;刘闯;贺帆;宫长荣5.分析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中颜色值和色素含量的变化 [J], 谷守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变化和叶绿素降解速率探究

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变化和叶绿素降解速率探究作者:杨英鹏张德康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1年第08期杨英鹏,张德康.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变化和叶绿素降解速率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7.摘要以烤烟品种K326和红花大金元(HD)为材料,在3种不同烤房中烘烤,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两个品种叶片水分和叶绿素的变化速率情况,并比较了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
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不同烤房、不同部位的烟叶失水速率均不同,表现为下部烟叶失水最慢,中部适中,上部最快;叶绿素的降解速率则为下部烟叶降解最快,中部适中,上部最慢。
关键词水分含量;叶绿素;烤烟;变化速率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24.002烟叶烘烤的实质是烟叶脱水干燥的物理过程与生物化学变化过程的协调统一,烟叶烘烤环境中相对湿度和烟叶内水分的存在是淀粉酶保持一定活性状态的前提。
在淀粉酶活性较高的时期,即烘烤过程的前48 h,保持较高的湿度对淀粉降解有决定性作用[1]。
随着烘烤中水分的散失,叶绿素含量变化很大,在烘烤0~24 h缓慢降低,24~48 h急剧下降,48 h以后降解速度又减慢[2]。
无论水分过多还是过少均会导致烟叶产量和品质的下降[3]。
现阶段,大力推广应用强制通风的密集烤房,工艺的创新尤为必要,使用适宜的烘烤工艺可将生长成熟的烟叶优良性状充分显现出来,做到增产增收[4]。
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不仅直接影响烟叶的外观质量,而且还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烟叶的内在品质,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含量过高对烟叶品质不利[5]。
烟叶变黄期或定色前期,失水速度迟缓,烤后烟叶香气量不足,辛辣味和刺激性增强;变黄期、定色期,烟叶失水速度恰当,失水量适宜,烤后烟叶香气量足,香气质纯,余味醇和舒适。
烘烤过程中,烟叶脱水排湿速度对烟叶香气的影响大[6-7]。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及地点田间试验于2017年4—9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生物质燃料试验基地进行,室内试验在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进行。
烤烟红花大金元烘烤工艺研究

2018 年第 3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31科研◎农业科学在卷烟生产中,红花大金元因香气丰富,吃味醇和,余味干净等特点在市场中受到各卷烟企业和消费者的的青睐。
该品种在实际的烘烤中表现的特性较差,成为影响该品质发展的限制因素。
在生产中需要深入了解烟草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出配套的烘烤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红花大金元的生物学特性、烘烤特性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红大品种的烘烤工艺有效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1 品种介绍红花大金元于1962年从大金元变异株中选种培育而来,因其深红色的花色而得名,广泛栽种于云南烟区,在全国的烟草种植区也有推广。
具有香气量足、质好等特点,在市场中受到卷烟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该品种存在的一些问题:种性的退化、抗病能力下降及烘烤工艺难以把握等方面的影响,制约了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在烤制的过程中存在前期失水较快、后期失水慢的特点,导致在烘烤的过程中烟叶变黄缓慢,物理特性难以掌握,从而影响到烟叶的商品率。
为充分发挥烟草的品种价值,加强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的同时还要对烟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烘烤特性进行研究,从而提升烟草的烘烤品质、解决在烘烤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烟草品种的经济价值。
关于红大品种烘烤方式、烘烤工艺及烘烤特性在和很多学者的课题中均有研究,但缺乏深入系统的概括。
笔者结合学者和自身的研究作出一定的综述。
2 红花大金元的生物学特性烟株株式为筒形或塔形,株高在100~140cm 之间,节距一般为4.0~4.7cm ,茎围9.5~1.0cm 。
烟株叶数20~22p ,可采叶片数目为15~18p 。
腰叶为椭圆形,叶尖较尖,叶面平整,叶缘呈波浪状,叶耳大,主脉明显,叶肉组织细致均匀,茎叶角度小,叶片厚,角质层薄,气孔多且大;植株花序集中,花冠呈现深红色。
移栽55~60d 中心花可以开放,大田生育期为110~120d 。
3个烤烟品种在烘烤过程中色素和水分含量的变化

3个烤烟品种在烘烤过程中色素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任一鹏;简彬;方力;韩志强;夭建华;向明【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0(016)003【摘要】测定红花大金元、翠碧1号、云烟85 3个品种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及失水干燥速率.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3个品种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体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烘烤变黄期色素降解快,定色期降解慢,叶片自由水含量一直在下降,束缚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总水量变黄期失水慢,定色期失水快.叶片中色素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烟叶的变黄程度.【总页数】4页(P79-81,181)【作者】任一鹏;简彬;方力;韩志强;夭建华;向明【作者单位】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省烟草昆明市公司,云南昆明,650051;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相关文献】1.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J], 孟可爱;聂荣邦;肖春生;唐春闺2.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色素及主要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化 [J], 矫海楠;许家来;王传义;崔志军;任杰;王爱华;王春凯;徐秀红3.上部烟叶带茎烘烤过程中呼吸强度及水分、色素含量的变化 [J], 蒋博文;马留军;陈小翔;崔庆伟;郑登峰;曹廷茂;张瑞亚;刘琼;贺帆4.几个烤烟品种成熟期及采后的色素和水分含量变化 [J], 戴培刚;陈爱国;陈志厚;谢利忠;徐茜;陈朝阳;黄泽生5.成熟度对不同烤烟品种烘烤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及PPO活性变化的影响 [J], 李晓辉;甄焕菊;牛慧伟;李雪利;赵铭钦;典瑞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色素及主要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化

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色素及主要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化矫海楠;许家来;王传义;崔志军;任杰;王爱华;王春凯;徐秀红【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为探讨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主要香气物质及香气重要前体物质体色素的变化规律,以改善和提高烤后烟叶香气质量,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对鲜烟叶和烘烤过程中烟叶质体色素、主要致香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
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叶绿素较类胡萝卜素降解快且彻底,色素中类胡萝卜素占的比例逐渐上升,烘烤后期达到80%以上。
致香物质中叶绿素降解产物总量变化是“先升后降”,最大值出现在45℃,其中新植二烯含量明显最高且所占比例变化不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和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的变化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含量变化呈倒“V”字型,其变化趋势与致香成分总量和叶绿素降解产物总量相似。
【总页数】7页(P761-767)【作者】矫海楠;许家来;王传义;崔志军;任杰;王爱华;王春凯;徐秀红【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1;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山东烟草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0;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1;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诸城分公司,山东诸城 262200;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1;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1; 山东烟草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相关文献】1.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 [J], 裴晓东;王涛;李帆;谢鹏飞;龙大彬;贺帆;宫长荣;董艳辉;肖海强2.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 [J], 裴晓东;王涛;李帆;谢鹏飞;龙大彬;贺帆;宫长荣;董艳辉;肖海强;3.不同土壤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变化规律及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J], 黄化刚;危月辉;王红丽;喻奇伟;史宏志4.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电特性和主要化学成分变化 [J], 贺帆;王涛;赵华武;樊士军;杨彦明;宫长荣5.气质联用仪对烤烟烘烤调制过程中烟叶主要致香成分变化的研究 [J], 王岚;王璐;廖臻;蒋次清;李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烘烤工艺对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的影响

不同烘烤工艺对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的影响刘勇;何宽信;潘日洪;李立新;杜盛林【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2)003【摘要】为研究红花大金元品种在东南多雨生态烟区的烘烤特性,利用智能烘烤箱开展了变黄期不同变黄温度和变黄程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大烟叶变黄期叶尖和叶缘失水较快难变黄,变黄后期和定色期较难排水定色,单位面积产量和均价相对较低,但烤后烟叶颜色桔黄、色度较浓、油分较足、闻香突出.红大各部位烟叶以变黄期变黄温度和变黄程度较高、鲜干比较小,外观质量更好,化学成分以及协调性较好,经济性状整体较高.在江西省生态条件下烘烤红大烟叶变黄期采用较高的变黄温度(下部叶40℃、中部叶39℃,上部叶38℃)和较高的变黄程度(全烤烟叶90%以上青筋黄片后转火升温)烟叶的整体质量更好.【总页数】5页(P15-19)【作者】刘勇;何宽信;潘日洪;李立新;杜盛林【作者单位】江西省烟叶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5;江西省烟叶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5;抚州市烟草公司宜黄分公司,江西抚州 344000;江西省烟叶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5;抚州市烟草公司宜黄分公司,江西抚州 3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4【相关文献】1.不同采烤方式对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J], 沈广材;肖志新;彭坚强;关荣强;杨兴东;刘瑞2.2种不同烘烤工艺对红花大金元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 [J], 尹翊先;张发明;彭坚强;肖志新;刘芮;李杰荣3.采收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J], 张丽英;鲜兴明;许自成;杨杰;耿宗泽;汪显军;肖艳霞4.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J], 杨天沛;王定斌;王廷清;艾复清5.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的影响 [J], 谢利忠;甘建雄;叶志国;王朝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烤烟两品种采收成熟度对色素和多酚化合物的影响

菪葶等多酚化合物分别测定的较少 , 鲜烟叶多酚化 合物含量与烤后烟叶含量 的关系也未见报道。为 了解云南现行栽培条件下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色素 和多酚化合物影响, 确定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开展了
此 项研 究 。 1 材 料和 方 法
的指标 。因此 , J 国内外对 色素和多 酚在 烟叶成 熟调制过程中的变化及 其对 品质的影响研究也较 多。宫长荣 、 杨立均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叶中 烟
e ,t e r e o a c e v s s o l e h r e td s h p n tb c o la e h u d b av s . i e Ke r s ie e s i me t oy h n l ;f e c r d tb c o y wo d :r n s ;p g n ;p l p e o s l - u e o a c p u
Efe t fRi e e sa a v s n Pi m e t fcs o p n s tH r e to g n s
a d Poy h n l fFl e c r d To a c n l p e o so u - u e b c o
ZH ANG u tn Sh — g,Y a ANG e bio Xu — a
o er e n od rt iti h p rp aec ne t ftec rtn i n oy h n l i u e e v v ri .I r e o manan tea po r t o tn aoe od a d p lp e os n c rd la — p i o h
( un nT bcoS i c eerhIstt, ui 5 0 C ia Y n a oac ce eR sac tue Y x 6 30 ,hn ) n ni 1
_3个烤烟品种在烘烤过程中色素和水分含量的变化

失水干燥是烘烤的目的,但水分的动态变化是烘烤后 烟叶品质的一个重要转折,烘烤过程中烟叶发生的生理变 化都受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水分动态的控制。研究表明,变 黄期失水速率过快、过多,烤后烟叶吃味平淡,并有强烈的 苦涩味和青杂气;如果变黄期失水适当,而定色期失水速 率过快,烤后烟叶有辛辣味,刺激性强,香气质粗糙。烟叶 变黄期或者定色前期,失水速率迟缓,烤后烟叶香气量不 足,辛辣味和刺激性较增强[5]。变黄期、定色期,烟叶失水 速率恰当,失水量适宜,烤后烟叶香气量足,香气质纯,余 味醇和舒适。可见,烘烤过程中,烟叶脱水排湿速率对烟 叶香气吃味的影响较大[6 - 7]。
烤后烟
含量均值(mg /h) 品种
叶绿素 a 叶绿素 b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翠碧 1 号 2. 3096 Aa 0. 7127 aA 3. 0222 aA 0. 5243 aA 红花大金元 1. 5025 bB 0. 4329 bB 1. 9352 bB 0. 3537 bB 云烟 85 0. 7343 cC 0. 2164 cC 0. 9507 cC 0. 2147 cC 翠碧 1 号 0. 8589 bB 0. 2149 bB 1. 0735 bB 0. 2875 bB 红花大金元 1. 0621 Aa 0. 3019 aA 1. 3639 aA 0. 3357 aA 云烟 85 0. 3332 cC 0. 0683 cC 0. 4015 cC 0. 1963 cC 翠碧 1 号 0. 5431 aA 0. 1139 aA 0. 6569 aA 0. 2957 aA 红花大金元 0. 4535 bB 0. 0676 bB 0. 5206 bB 0. 2853 bB 云烟 85 0. 0718 cC 0. 0355 cC 0. 1073 cC 0. 1473 cC 翠碧 1 号 0. 1939 aA 0. 0374 aA 0. 2312 aA 0. 2911 aA 红花大金元 0. 1154 bB 0. 0354 bB 0. 1508 bB 0. 1786 bB 云烟 85 0. 0412 cC 0. 0286 cC 0. 06956 cC 0. 1314 cC 翠碧 1 号 0. 1275 aA 0. 0308 aA 0. 1583 aA 0. 2072 bB 红花大金元 0. 1033 bB 0. 0289 bB 0. 1317 bB 0. 2345 aA 云烟 85 0. 0358 cC 0. 0187 cC 0. 0545 cC 0. 1268 cC 红花大金元 0. 0631 aA 0. 0248 bB 0. 0709 bB 0. 1767 bB 翠碧 1 号 0. 0429 bB 0. 0281 aA 0. 0878 aA 0. 2083 aA 云烟 85 0. 0326 cC 0. 0166 cC 0. 0485 cC 0. 1228 cC
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宫长荣;王爱华;王松峰【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05(038)011【摘要】研究了河南不同产烟区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酚含量在烘烤开始后的前24 h呈增加趋势,之后则降低,至72 h降到最低,72 h后又迅速升高直到烘烤结束;绿原酸含量在烘烤0~24 h也呈上升趋势,其最低值出现在60 h或72 h处,之后则缓慢上升至烘烤结束;芸香苷含量随烘烤进程的推进,呈递增趋势,中间稍有起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在烘烤过程中芸香苷的含量变化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2**),与淀粉、烟碱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页数】5页(P2316-2320)【作者】宫长荣;王爱华;王松峰【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青岛,26610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青岛,266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相关文献】1.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多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J], 赵铭钦;陈红华;陈秋会;李富强2.翠碧1号烟叶烘烤过程中色素降解及化学成分变化 [J], 张清明;叶建如;靖军领;张瀛;范兆烽;林建麒3.不同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颜色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 [J], 马留军;李峥;张瑞亚;崔庆伟;郑登峰;曹廷茂;刘琼4.上6片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与颜色及化学成分的协同变化 [J], 张佳佳;张艳玲;过伟民;段卫东;张书伟;陈小龙;王建伟;周汉平;郭建华;曹晓涛5.烟叶烘烤过程中部分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J], 李春艳;聂荣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花大金元采收期对主要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红花大金元采收期对主要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全明杨云高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24期摘要: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处理对红花大金元鲜烟叶成熟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与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鲜烟叶随着采收期的推后,叶色变黄程度与主脉变白比例提高,烟叶色素逐渐分解,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上升,糖类化合物含量增加到最大值后下降,总氮含量下降,烟碱含量大体呈上升趋势;在3个采收期处理中,分别以下部叶常规采收、中部叶比常规采收推后7d采收、上部叶比常规采收推后8d采收烤后烟叶品质最佳。
关键词:红花大金元;采收期;化学成分;品质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756-05烤烟成熟度是影响烤后烟叶质量与特色的第一要素,也是目前限制中国烤烟香气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1]。
烟叶成熟度分为田间成熟度与分级成熟度两种,田间成熟度的一个重要参考就是采收期[2]。
采收期直接关系到烟叶的积温与日照时数是否达到成熟时的要求[3,4],关系到内含物质的积累与转化是否充分,对烘烤后烟叶的质量与经济价值有重要影响,因此采收期是影响鲜烟叶田间成熟度的重要指标[5,6]。
目前生产上主要通过烟叶成熟时的外观特征来判断烟叶成熟度,但在采收过程中普遍存在下部采过、中部采生、上部采青现象,而且判断成熟度的定性描述较多,可操作性差[7]。
为此,探讨了不同采收期处理对特色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鲜烟叶成熟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与气候条件的最佳采收期,以指导烟叶生产。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于2009年在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嘎吉乡(海拔2100m)进行,供试品种为红花大金元。
植烟土壤类型为红壤,pH6.5,有机质含量24.8g/kg,土壤速效氮含量99.89mg/kg,速效磷含量46.89mg/kg,速效钾含量270.13mg/kg。
1.2方法1.2.1试验设计在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水平下,按下、中、上3个部位每处理分别选取10片鲜烟叶进行成熟度比较试验,描述烟叶外观特征,然后置于烘箱中在105~110℃处理30min,于60℃烘干作为鲜烟叶不同采收期样品;此外,同样按下、中、上3个部位每处理分别选取20竿鲜烟(每竿100片)置于同种类型密集烤房中棚中央位置进行成熟度比较试验,除处理设置不同外,其他均按当地优质烟叶烘烤技术规范进行(表1)。
烤烟成熟期多酚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烤烟成熟期多酚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王丹;杨虹琦;岳骞;周冀衡;张赛;龙翔【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4)005【摘要】研究了K326和红花大金元2个烤烟品种成熟期多酚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成熟,叶片中的多酚和抗坏血酸的含量逐渐升高,打顶后30 d达到最高,此后这2类化合物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烟叶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适熟时达到最高,此后迅速降低.K326和红花大金元的多酚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红花大金元的多酚积累量均高于K326,而K326的抗坏血酸含量和POD,PPO活性均高于红花大金元.【总页数】3页(P538-540)【作者】王丹;杨虹琦;岳骞;周冀衡;张赛;龙翔【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烟草公司,湖南,郴州,423300;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01【相关文献】1.烤烟生长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J], 袁卫瑜;王兴德;李军营;蔡庆生;周宏;焦旭勇2.烤烟成熟期多酚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J], 王丹;杨虹琦;张赛;周冀衡3.烤烟烘烤特性与烟草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J], 王传义;吕国新;朱启法;徐秀红;蔡宪杰;解燕;王朝佐;任杰;赵华武4.烤烟NC55不同部位叶片在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动态研究 [J], 刘凯;刘朋;苑亚汝;徐赛;李建东;刘成林;赵环宇;王玉军5.烤烟成熟期烟叶木质素代谢和保水性变化及其相关分析 [J], 高娅北;王廷贤;郑小雨;白金莹;周中宇;赵东方;赵贵斌;邱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烤烟成熟期质体色素含量和颜色值的变化

烤烟成熟期质体色素含量和颜色值的变化孙谋;武劲草;路晓崇;陈寿明;常安然;王佩雯;张凯伦;贺帆【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成熟期烤烟质体色素含量和颜色参数值的关系.[方法]以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定量测定了成熟期烟叶颜色参数值和质体色素含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成熟期烟叶绿色素含量和颜色参数H*值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其余颜色参数值整体均呈增加趋势,黄色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烟叶绿色素含量与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余颜色参数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黄色素与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绿色素的决定系数R2值较大(R2 >0.990),紫黄质值最小(R2=0.663),但模型预测不同品种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颜色参数a*和C*值是反映成熟期绿色素含量的较佳指标,C*、H*值是反映成熟期黄色素含量的较佳指标.%[Objective] This paper aime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plastid pigment contents and color parameter values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during the mature stage.[Method] Taken tobacco varieties,Yunyan87 and Honghuadajinyuan as tested materials,the plastid pigment contents,color parameter values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d their correlation in the mature stage were studied.[Result] The green pigment content and H * values in the mature stage of flue-cured tobacco reduced,while their other color parameters values increased,and the yellow pigment content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reduced.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een pigment content and H* values were very significant,but the other color parameter values was very significant inversely among tobacco leaves.Correlation between the yellow pigment content and H * valueswere very significant inversely,but the other color parameter values were very significant among tobacco leaves.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R2 value (R2 > 0.990) of the green pigment content was bigger while R2 value (R2 =0.663) of violaxanth in variable was the smallest,however,th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between pigment content and color parameter values predicted other cultivars had some boundness.[Conclusion] The a * and C * values better reflected the green pigment content of tobacco leaves in the mature stage.The C* and H* values better reflected the yellow pigment content of tobacco leaves in the mature stage.【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30)006【总页数】5页(P1315-1319)【关键词】成熟期;质体色素;颜色值;相关分析【作者】孙谋;武劲草;路晓崇;陈寿明;常安然;王佩雯;张凯伦;贺帆【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四川攀枝花510400;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研究意义】成熟期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高低反映了叶片生理功能的强弱[1],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变化会导致烟叶颜色的变化,研究烟叶叶色的变化可为烤烟精益化种植、成熟采收等提供依据。
烤烟烘烤过程中品种间的生理生化反应差异研究

(. 1 农业部烟草类作 物质 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 中国农 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青岛 2 6 0 ;2中国农业科 学院研究生院 , 6 11 . 北京 1 0 8 ;3山东青岛烟草有限公司 ,青 岛 2 6 7 ) 00 1 . 60 1 摘 要 :为摸清不 同烤烟 品种 的烘 烤特 性 ,探讨烟 叶烘烤过程 中生理生化指标 的变化 ,分别测 定 了红花大金元、 中烟 10 0、
c a g so lsi ime t,wae o tn n cii e fp lp e o xd s P O)wee iv siae ,u d rte sme c rn h n e fpatd pg n s trc ne ta d atvt so o y h n lo i ae( P i r n et td n e h a uig g
2 1-2 3 1 0 10 , 2( )
中国烟草科学
C iee o ac c n e hn s b coS i c T e
烤 烟烘 烤过程 中品种 间的生理 生化反应 差异研 究
訾 莹莹 , 一 ,韩 志忠 ,孙福 山 ,温 清 ,王金 亮 ,管志坤 ,王世 建 ,王爱华 ,
c n i o s i r e o f d o tp y i l g c la d b o h mi a h n e u i g c r g p o e s Th h mi a o o i o so u e o d t n , n o d rt n u h s o i a n i c e c l a g s d rn u n r c s . e c e c c mp st n fc r d i i o c i l i l a e r e s r d a d t e a p a a c so c n mi h a t r r v u t d Th e u t h we a r e t b c o v re is e v swee m a u e n p e r e fe o o c c a ce s we e e a ae . e r s l s o d t tt e o a c a it h n r l s h h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4 1 :7— 9 0 2 2 ( ) 4 4
AcaAgiu ua in x t rc h reJa g i
烘 烤 过 程 中红 花大 金 元烟 叶色素 和 总 酚含 量 的变化
张丽英 许 自 , 成h , 鲜兴明 , 杰 , 杨 邵惠芳 , 耿宗泽 汪显军 , , 阳苇丽
4 8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 4卷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分别于烤前( . 鲜烟) 和烘烤过程
中关键 温度点 3 ℃末 , 末 、 8 4 o 2C 4 8℃末 、 5 4℃末 和 6 ℃ 7
同成熟度烟叶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减少 的趋势( 图 1 , 见 ) 这与烘烤过程 中烟 叶颜色 的变化特征是一致的。总体
(. 1 河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 河南 郑州 40 0 ;. 50 22 川渝 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 司, l成都 606 ) l l  ̄J 10 6
摘
要 : 究了烘烤过程 中红花 大金元 不 同成 熟度 烟叶 色素含量及 总酚含 量的动 态变化。结果表 明, 研 在不 同的烘烤阶
段, 烟叶 色素含量在不同成 熟度 间存在不 同的差异 。鲜烟叶的叶绿 素和类胡 萝 I_ 量随成熟度的提 高而明显降低 , 熟度 、素含 成 低的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 降解量也明显 高于成熟度高的烟 叶。在烘烤过程 中, 素 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紊含量逐渐 降低 , 降解速度均以变黄期较快 。烟叶总酚含 量在 开烤后到 变黄期之 间呈增加趋势 ,2—4 4 8℃ 则降低 , 之后升 高直到烘烤结束 ; 总
13 数据分 析 . 行统 计分 析。 数 据处 理采用 S S 70和 E C L进 P S1. XE
上, 欠熟烟叶的叶绿素降解相对适熟和过熟较快 , 尤其是
在烟叶的变黄期 , 烟叶变黄结束后 , 熟、 欠 适熟和过熟烟
叶的叶绿素降解量分别为 9 %、7 2 7 %和 6.% 。在鲜烟 58 叶到 3 8℃期间 , 同成熟度烟叶的叶绿索降解速率最 不
停火取样 , 每次取 l 1 0~ 5片烟叶; 然后切去叶尖和基部 各 13区域 , / 留叶中间 13区域 ,0 / 15℃杀青 1 mn 6 5 i,0 ℃烘干, 于烟叶色素 ( 用 类胡萝 卜 、 素 叶绿素 a 叶绿素 、 b、 )总酚的测定。色素采用丙酮提取分光光度法¨ 测 定, 总酚采用福林法 测定 , 全部试验重复 3次。
致, 编竿均 匀 , 每竿 3 , 温湿度 自控 电热烤 烟 箱 内进 5片 在
行烘烤 。烘烤设备为兴东辉牌智能烟叶烘烤实验柜。
基金项 目: 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攻关项 目( Y Y 0 02 。 C Z 210 ) 作者简介 : 张丽英 (96 ) 女 , 18一 , 河南安阳人, 硕士研 究生 , 主要从事烟草营养与质量评价研究。 通讯作者 : 自成 。 许
欠熟, 主脉 3 4全 白 、 亮 , 脉 2 3变 白 , 面 黄 色 明 / 发 支 / 叶 显 , 毛部 分脱 落 ;2 适熟 , 茸 () 主脉全 白 、 发亮 , 支脉 34变 /
主要集中在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在不同调控措施下的
变 化 、 烘烤 过程 中烟 叶色 素降解 的变化 情 况
过程中烟叶多酚化合物的变化 、 采收成熟度和烘烤工 艺对烤后烟 叶多酚化合 物的影响¨ ” 等方 面。色素和 多酚化合物含量高u. 是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品质特征 , I “
也可 能是红 花 大金元 香 气 质 好 的物 质 基 础 和重 要 原 因。 本 文 以红花 大金 元 为试 验 材 料 , 点对 不 同采 收 成熟 度 重 烟 叶 色素 、 酚 含 量 在 烘 烤 过 程 中变 化 的情 况 进 行 了 总
快, 4 3 8— 2℃ 较为缓 慢 , 之后 叶绿素含 量 的变 化趋 于
平稳。
2 结果 与分 析
21 烘烤 过程 中烟叶色 素含量 的变 化 .
Hale Waihona Puke 2 11 烟叶色素含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Ke od : ogu dj ya ;Fu —cr b co a ry Fu u n rcs; i et Tt hnl yw rs H nh aa nu n le ue t ac ;M ti ; le r gpoes Pg n; o p eo i do ut ci m l a
质体色素和多酚类物质作为烟叶中的重要香气前体 物和显色物质 , 不仅能通过转化降解形成重要 的致香成 分… , 其在烟叶中的含量和比例对调制后烟叶外观质量 同样有重要影响。叶绿素的降解不仅是烟叶变黄所必需 的, 同时烟叶中叶绿素、 类胡萝 卜 素及其降解物是烟叶重 要的致香物质且对烟叶的香 吃味起 积极作用 ; 多酚化 合物对调制后的烟叶颜色产 生影响 , 对烟草吃味和香气 有好 的影响 。对质体色素和多酚类物质的已有研究
f r n t r o a c a e tv ro sf e c r gsa e .T e c lr p y l d c rt n i o tn si e f s o a c a e it cl e e tmau e t b c o l v sa ai u u u n tg s h h o o h l a a oe od c n e t n t e h t b c o l v s dsi t e l i n h r e n y d ce e o g wi e i ce s fmau t .T ed ga ain q a t y o h o o h l a d c oe od i o tr e v s w s mu h e ra d a n t t n r a e o t r y h e r d t u i fc l rp yln a tn i n lw mau e l a e a c s l h h i o n t r mo e ta h ti ih mau e la e .T e c ne t o h oo h l a d c o e o d i o a c e v s g a u l e u e n f e c rn r h ta n h g t r e v s h o tn f c lr p yl n a tn i n t b c o la e d a y r d c d i u u i g n r r l l p o e s n d t erd g a a in r t n t e y l wig p r d wa u c e .T e c ne to t h n ls o e n r a ig t n r m r c s ,a i e d t ae i h el n e i s q ik r h o tn ft a p e o h w d a i c e n r d f h r o o o ol n s e o t e b gn ig o u u n h elwig sa e ie s d a 4 h e i n n ff e c r g t t e y l n tg ,d s a e t 2—4 ℃ ,a d t e n ra e g i i h n ff e c rn .T e l i o o 8 n h n i c e s d a an t lte e d o u u g h l l i c a g a l a g ftt h n lc ne ti h e v sw t d r t t r y wa malr h n e e r e o a p e o o tn n t e la e i mo e ae mau t ss l e . b n ol h i
Z HANG L —yn i ig ,XU i h n ,XI Xig—mig ,YAN Je , Z —c e g AN n n G i
S A u —a g, E G Z n z WA G X a jn , A G We —l H O H i f G N og— e , n N i n— u 。 Y N i i ( .C lg f oac cec , ea gi lrl nvri , h nzo 50 2 C ia 1 o eeo bcoSi e H nnA r Ut a U i sy Z eghu40 0 , hn ; l T n c u e t 2 h aTbcoC u y ds a LmtdLait C roao , hnd 106 C i ) .C i oac h a uI utl ii i ly o rt n C egu6 06 , hn n n n r i e b i p i a
、 烘烤
研究 。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供试 材 料 . 试 验 于 21 00年进 行 , 验材 料 取 自于 试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姜州烟站 , 土壤肥力中等。烤烟品
种 为红花 大金 元 , 种植 行距 10c 株 距 6 m。 田间管 2 m, 0c
理按 当地优质烟栽培技术要求进行。根据当地实际采收 情况, 以上部叶为试验材料 , 按欠熟 、 适熟 和过熟 3种成 熟度档次在 田间采收鲜 烟叶样 品。其 外观特征为: 1 ()
收稿 日期 :0 1—1 0 2 1 1— 7
白, 叶面黄而均匀, 尖枯边焦 , 毛较多脱落 ;3 过熟 , 茸 () 主脉和支脉全白、 发亮 , 叶面黄泡变白, 茸毛大部分脱落 。
不同处 理 的烟叶 同时 采 摘 、 箱 , 保 烟 叶部 位 、 装 确 成熟 度
均衡一致 ; 烟叶编竿前要分类, 保证每竿鲜烟叶素质一
Ab ta t h y a c c a g so i me ta d tt h n lc ne ti h i ee t t r e v so u sr c :T e d n mi h e fp g n a p e o o tn te d f rn u el a e f e—c rd tb c o v r t n n ol n ma l f u e o a c ai y e
酚 的 变化 幅 度 以 适 熟 烟 叶较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