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第三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分外重要的观点,了解它们对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节课我们将深度探讨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征、互相干系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目标1. 理解种群和群落的定义及特征。

2. 精通种群和群落之间的互相干系。

3. 了解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导入谈论1. 什么是种群?种群的特征是什么?2. 什么是群落?群落的特征是什么?3. 种群和群落之间有哪些互相干系?四、知识讲解1. 种群的定义: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增长率等。

2.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互相依靠、互相影响的多个物种的总和。

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

3.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互相干系: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相干系,种群的数量和结构会影响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而群落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种群的生存和繁殖。

五、案例分析1. 以森林为例,谈论森林中不同物种的种群和群落之间的互相干系。

2. 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何影响整个群落的生态平衡。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种群和群落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外重要的角色。

期望同砚们能够进一步探究生态学的玄妙,为保卫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作业1. 选择一个生态系统,调查该系统中的一种物种的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互相干系。

2. 沉思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写一篇短文进行总结。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期望同砚们能够勤勉进修,加深对生态学的理解。

祝大家进修顺畅!第二课时一、导入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分外重要的观点,它们关乎着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和互相干系。

本次导学将指挥同砚们深度了解种群和群落的观点、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目标1. 了解种群和群落的定义和特点;2. 精通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干系;3. 理解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生态系统》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生态系统》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组织和共生体。

2. 请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3. 通过讨论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二、探究1.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

请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列举出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物群落有哪些,以及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探究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并总结归纳。

3. 分组讨论并展示研究成果,让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三、实践1. 设置实践活动:在校园或周边环境中进行生态系统观察和调查,记录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了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2. 引导学生根据实践结果分析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对策和改进建议。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1. 探讨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例如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

2. 分组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分享探讨结果,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投身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五、应用1. 设计生态系统主题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和其他同学参与,展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理解。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

3. 激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六、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2. 鼓励学生提出对本课程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3. 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态度。

七、总结1.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通过探究、实践、拓展和应用等环节,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几种不同生活环境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或查阅资料,能够找出有关事实来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并与其它同学讨论或写出自已的观察分析报告。

通过观察池塘、森林、农田、海滨中某一生态系统和制作生态瓶的活动,能概述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组成。

通过观察当地的一个生态村或生态示范基地,加深理解生态农业的特点,并能理解生态农业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协调统一。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1)较难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尤其是对微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缺乏了解。

2)较难理解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教材分析板书:1。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归纳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教材中列举了四类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2)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较少(3)农田生态系统:是半人工生态系统(4)城市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生长在地球表面的自养生物消费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细菌和真菌)非生物成分:空气、水分、阳光、土壤、养分以及气候因素温度、湿度等3。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一条链植物昆虫青蛙蛇鹰生物之间的食物网状关系称为食物网在某个生态系统中,食物网中的各个环节是保持平衡的。

4。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主要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应用于农业。

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引入:组织教学,激情导入(池塘的图片)教师:同学们,此刻我们围坐在池塘边,你们看到些什么?拂面的树枝,倒挂在水面的柳叶,枝叶间透过的阳光,池塘中鱼儿在欢快地游泳,青蛙在忙着捕捉害虫;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虫鸣鸟唱,此起彼伏。

七年级科学上:第三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案华东师大版 教案

七年级科学上:第三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案华东师大版 教案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案•••••【课型】复习活动课••••【教学目标】提高复习课的容量、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新的上课形式将知识重新归纳、梳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重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时】 1课时••••【教学过程】全班共分为4大组,每组15人;1人计分和计时,按指定位置坐好.一、复习引入:(2分钟)出示教学目标和中考要求,教师简要说明关键之处。

二、:“必经之路”:(6分钟)•••••••• 共2题,组长抽签后,每组自行指定代表参加,答对一题+10分,答错允许补答1次,也可给其他组员补答。

注:有一空答错者本题算答错。

三、“你争我夺”:(4分钟)出示题目后,谁先举手则由谁先作答,答对者本组+10分,答错者—10分。

四、记忆之旅(10分钟)•••• 本题分2个小组完成,将给定的知识点用相关的词语连结成一段话,便于理解和记忆。

完成出色的小组+40分,•另一组 +20分,遇小组成员答错和不答者,•分别扣该小组总分5分和20分。

五、技能竞赛•(10分钟)••• 1."纸上谈兵":1."纸上谈兵":学生完成以下题目,并在每组指定任一学生将答案写在投影胶片上,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者或完成错误者不得分。

完成之后,教师当堂给分,并给予评讲。

2.完成的小组长需要向其他组提问一个问题,回答正确得10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六、成效大比拼(8分钟)•:每组自行指派一名代表,另一名代表则由其他组长指定。

规则:答对一题则加分10分,在限定的时间内(暂定1分钟)完成几题则加上相应的分数.注意:已经题目其他组不能重答。

第二小题参考问题:(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___。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先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3.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3.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3.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物种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物种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

2、通过不同种类的常见动物的观察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物种的知识。

3、懂得不同自然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地理位置下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对不同环境适应的结果。

4、知道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使地球绚丽多彩,生物和谐发展,而且维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物种的多样性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种含义,确定生物物种的三个条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怎样确定生物物种: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相似性、能否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后代要有生育能力2)物种多样性:物种是多样的,造成物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生物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由于地理隔离产生了外形、结构和生活习性的明显变化,不能再相互交配,因此形成不同的物种。

教学过程:自然界多姿多态的生物体难以记数,众多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与它们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个综合体,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共同任务,而我们主要了解的是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500万种,包括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生物的物种是多样的。

那么,什么是物种?如何来确定生物的种?板书:一、生物的种观察图7.1.1毛色不同的猫和狗,对这些动物的归类不能根据它们的毛色归类,而是分成猫和狗两个种。

说明,不能根据动物的毛色来确定种,而要根据生物间是否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来确定种。

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猫能交配,产生灰色幼猫,因为它们是同种生物。

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狗不能交配,因为它们不是同种生物。

同种生物是很相象的,它们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

观察图7.1.2有时不同种的动物也能交配,并生出后代,如公驴和母马交配,能生出骡。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生态学中的种群和群落的概念;2. 学习种群和群落的基本特征和结构;3. 掌握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导学内容:一、种群的概念1. 什么是种群?2. 种群的数量、密度和生长速度如何衡量?3. 种群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二、种群的结构1.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如何组成的?2. 种群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3. 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三、群落的概念1. 什么是群落?2. 群落的组成成分有哪些?3. 群落的种类及其特点是怎样的?四、群落的结构1.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是怎样评价的?2. 群落内物种之间的关系有哪些?3. 群落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如何实现的?导学步骤:一、种群与群落的概念(10分钟)1. 通过讲解PPT,让学生了解种群和群落的定义和特点。

2. 组织学生讨论,澄清他们对种群和群落的理解。

二、种群的结构及特点(20分钟)1. 展示一些实例图片,让学生观察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2. 利用课堂实验或游戏,让学生感受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群落的概念及种类(15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群落的组成成分和分类。

2. 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不同类型群落的认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群落的结构及特点(2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评价标准。

2. 设计探究实验或案例研究,让学生体验群落内物种之间的关系。

五、综合训练及评价(20分钟)1. 进行综合性试题训练,考察学生对种群与群落的掌握程度。

2. 让学生展示自己对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群落运作规律的理解。

导学反思:本节课以“《种群和群落》导学案”为主题,通过介绍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结构和相互关系,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增强对生态系统运作规律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讲解、实例展示、课堂实验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参与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种群和群落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和群落的定义,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精通种群和群落的分类与特征,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类和描述;3. 能够分析种群和群落之间的互相干系,探讨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 培育同砚观察、试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育同砚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种群的定义与特征;2. 种群的分类与数量动态;3. 群落的构成与特征;4. 群落的分类与演替;5. 种群与群落之间的互相干系。

三、教学策略:1. 老师讲授与同砚谈论相结合,引导同砚主动参与教室谈论;2. 实地考察生态环境,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群和群落的特征;3. 试验教学,让同砚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种群和群落的理解;4. 小组合作,进行教室谈论和试验设计,培育同砚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入知识,介绍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征和分类;2. 第二步:实地考察生态环境,让同砚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群和群落的特征;3. 第三步:进行试验教学,设计试验让同砚亲自动手操作,深度了解种群和群落之间的互相干系;4. 第四步:小组合作,进行教室谈论和试验设计,培育同砚的团队精神;5. 第五步:总结与评判,让同砚总结所学知识并评判自己的进修效果。

五、教学评判:1. 同砚参与度;2. 进修效果;3. 教室表现;4. 试验报告。

六、教学资源:1. 生态学教材;2. 实地考察的场地;3. 试验设备和材料;4. 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环节设计:1. 课先导学:同砚阅读相关教材,筹办课前问题;2. 导入环节:老师引入知识点,激发同砚爱好;3.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征和分类;4. 实地考察:指挥同砚到生态环境中观察和记录种群和群落的状况;5. 试验教学:设计试验让同砚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种群和群落的了解;6. 小组谈论:进行教室谈论和试验设计,培育同砚的团队合作认识;7. 总结评判:让同砚总结所学知识并评判自己的进修效果。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第一课时一、知识目标1. 了解种群和群落的定义和概念;2. 掌握种群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3. 了解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和影响;4. 理解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 能够分辨种群和群落的区别;2. 能够描述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和生态位;3. 能够分析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4. 能够评价种群和群落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敬畏和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善于发现生态环境中的微妙变化;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共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教学重点1. 种群和群落的定义和概念;2. 种群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3. 种群和群落的相互作用。

五、教学难点1.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2. 种群和群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六、教学内容1. 种群的定义和特点种群是指在同一时空中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种群的特点包括密度、分布、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等。

种群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竞争越激烈,对环境的压力也越大。

2. 种群的结构种群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数量结构等。

不同结构的种群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群落的定义和特点群落是指在同一地域内,互相依存、并在一定程度上同一生存条件下生活的各种物种的总称。

群落的特点包括物种丰富度、种类的相对丰度、生态地位等。

4.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优势种、伴随种、稳定种等。

不同种类的物种在群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维持着群落的平衡和稳定。

5. 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种群的变化会对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群落的变化也会影响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6. 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着生态平衡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2. 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种群和群落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

二、知识导入1. 请同学们回答:什么是种群?什么是群落?2. 请同学们思考:种群和群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三、知识讲解1. 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生态学上某一种生物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所有个体的总称。

它是一个由同一个物种组成的、相互关联的个体群体。

2. 种群的特点:种群具有生物学性质、种群规模大、种群成员之间可以发生遗传交流等特点。

3. 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相互依赖的各种物种的总体。

它是一个生物群落的组合体,是一种比种群更大的生物单位。

4. 群落的特点:群落包含多种不同种群、种群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与依存、群落内种群之间通过食物链等方式相互联系等。

四、知识延伸1. 种群的形成过程:种群形成有繁殖方式、选择适应与竞争共存、地域分布等因素。

2. 种群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活环境、资源分配、竞争关系、繁殖方式等。

3. 群落的形成过程:群落形成有群落适应性、种群的定居能力等因素。

4. 群落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态位的特征、种群之间的竞争、共生、捕食关系等。

五、知识应用1.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分析该地区的一个典型种群和一个典型群落,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2.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被人熟知的动植物园,调查其中一种物种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其他物种的群落关系。

六、知识总结1. 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和发展规律。

2.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各种生物之间通过种群和群落的形成与发展展现出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七、拓展阅读1. 请同学们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

2. 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思考种群和群落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教案第一章:认识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2. 掌握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生态位、能量流、物质循环。

3.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湿地、沙漠、海洋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与演示: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展示结果。

第二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2. 掌握生物群落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3. 能够识别常见的生物群落类型。

教学内容:1. 生物群落的定义: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由多种物种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物群体。

2. 生物群落的特征: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相对丰度、物种均匀度。

3. 生物群落中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让学生思考生物群落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与演示: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生物群落的特征及关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常见的生物群落类型,并展示结果。

第三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教学目标:1. 理解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

3. 能够解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教学内容:1. 能量流的概念:能量流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 物质循环的概念: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3. 能量流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推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维持能量流的稳定。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八章第节种群和群落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八章第节种群和群落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八章第1节种群和群落教案华东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和生物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次;了解种群的概念、特征和生物群落的概念、组成,简单了解种群和生物群落的关系。

2.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促使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提高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种群和群落的生态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

3.通过对种群和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1.种群的概念是本课题的重点。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出发,进行种群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他们身边就存在具体的各种种群,而不是死背种群的概念。

2.种群的特征是本课题的难点3.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是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又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为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知识打好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也是学习的重点,尤其是群落的概念。

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进行种内和种间的信息交流、能量的传递、物质的循环建立起的有机整体。

只有剖析一个典型的生物群落,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群落,万万不可以空谈群落的概念。

群落与种群是什么关系,在教学中也必须阐明。

可以说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思路:本课题内容的教学严防空洞无物,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调查,使学生对种群和群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典型的讨论素材,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七班级生物教案:生态系统1预习提示1.生态系统是指在肯定地域内,和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部分和部分。

3.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整力量是有限的。

力量目标(1)通过“观看与思索”,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2)通过引导同学进行“资料分析”,培育同学处理信息的力量;(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力量;(4)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力量是有肯定限度的;(2)确立爱护生态系统、爱护生物圈的意识;(3)增添爱惜生物、爱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教学重点(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3)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整力量是有限的;(4)通过“观看与思索”,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通过“资料分析”,培育同学处理信息的力量;通过“进一步探究”,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力量。

教学难点(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

课时支配 1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态系统的概念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现森林公园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分析该公园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该公园内全部的松树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观看,并分析商量作答。

森林公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草丛里、树林间栖息着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生物,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哺育”那里的全部生物,它们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蒙山森林公园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可见,要推断某系统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就要分析其组成成分,只要具备了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其中必需成分是: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分解者,但在自然界中不具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是很少的),就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等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引导同学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诞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商量它们之间的关系;组织同学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关心同学查找其中的关系;商量: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安排角色并且商量发言,说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种群和群落--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下同步课件

种群和群落--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下同步课件
灌木 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 态比较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指茎内的木质部不发达,含木质 化细胞少,支持力弱的植物。
3、群落的结构 ①群落的垂直分层
各自生活在最合适自己生长的空间, 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联系。
保证群落在单位空间内充分 利用自然条件。
植物分层决定因素:太阳光 动物分层决定因素:食物
保护天然森林
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对人类生存非常重要
世界森林日
1972年3月21日为 首次“世界森林日”
3月21日
植树节3月12日
练一练
1.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叫( A )
A.种群 B.群落 C.植物群落 D.植被
2.下列生物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B)
A.花园里的全部花卉 B.森林里的全部猕猴
C.池塘里的全部鱼类 D.山谷里的全部蝴蝶
3.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体称( B )
A.种群 B.群落 C.植物群落 D.植被
4.有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动,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 C)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个体
练一练
5.在一个水域中的藻类、水蚤、虾、鲤鱼、莲等各种生物的总和可以看成是( B) A.种群 B.群落 C.植物群落 D.动物群落 6.在一定的地段上,不同种的许多植物生长在一起,彼此互相影响,组成的是( C) A.植物种群 B.植物类群 C.植物群落 D.森林 7.生活在一片树林里的所有植物属于( A)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一个种 D.一片植被 8.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 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B )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土壤pH

《种群和群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会有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存?为什么有些动植物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群落?今天我们将进修种群和群落这两个生态学观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干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认识种群1. 什么是种群?- 种群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具有相同物种特征的个体总体。

种群的大小、密度、分布等都是我们钻研的重点。

2. 种群的特点- 种群的大小会受到环境、资源、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密度过高会导致资源竞争激烈。

- 种群分布可以是随机分布、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

3. 种群的增长- 种群的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移入率、移出率等因素的影响。

- 种群增长模式包括指数增长、对数增长和S型增长。

三、认识群落1. 什么是群落?- 群落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生物群体。

群落中的种群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2.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干系和生态位。

- 物种组成指的是群落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种类。

- 种间干系包括共生、捕食、竞争、共生等。

- 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

3. 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是指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 群落演替包括先锋群落、次生群落和稳定群落。

四、总结与拓展1. 种群和群落之间有什么联系?- 种群是群落的组成部分,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

2. 为什么钻研种群和群落很重要?- 通过钻研种群和群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之间的互相干系,为生态系统的珍爱和管理提供依据。

3. 你可以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物种,钻研它在某个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和群落特点,并分享给同砚们。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大家对种群和群落这两个观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生物多样性,珍爱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3)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学会运用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2)培养学生珍视自然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实物模型、图表等;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previous knowledge: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提问: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强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介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3)讲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4. 实例分析:(1)展示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实际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课堂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种群和群落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种群指的是在某一地区内,同一物种个体的总体集合,而群落则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

种群和群落之间相互作用密切,相互影响,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二、目的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特点和相互关系,掌握种群和群落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

三、作业设计方案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将学习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点、分类、相互关系等理论知识,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和讨论。

教师可结合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种群和群落的重要性。

2. 实地调查学生将组成小组,前往校园或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观察、记录和统计,了解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生态角色等情况。

学生需利用各种调查工具和方法,如相机、显微镜、标本、地图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

3. 数据分析与展示学生将利用所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制作相关报告或海报。

学生需就调查内容、结果等进行详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此外,学生还可借助计算机软件如Excel、SPSS等,进行数据可视化呈现。

4. 学科交流与分享在作业展示阶段,学生将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和分析结论。

学生间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对话互动,探讨各组之间的异同点,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成长。

四、评价方式1. 调查报告评分:包括实地调查记录、数据分析与处理、结论提出与论证等方面,根据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深度进行评分。

2. 成果展示评分:包括海报、报告展示等形式,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科交流评分:评估学生间的学术交流、互动与共享,侧重于思维启发、学习互助和自我提升。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种群和群落的相关概念和实践应用,掌握科学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素养。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八章第3节生物圈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八章第3节生物圈教案 华东师大版

生物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并且是一个综合圈以及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圈。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讨论解决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珍惜地球,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理解生物圈是个综合圈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2.怎样理解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综合圈。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自学式、启发式、问题解决式的方法,辅用学生兴趣高的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讲述了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及生物圈是一个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综合圈。

2.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目前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圈,我们如何保护生物圈。

学习内容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对上堂课的回顾创设情景同学们去过我们杭州湾生态园林吗?(让去过得同学介绍一下里面看见了哪些生物)(城市的学校可由老师介绍一番)根据刚才同学(老师)的介绍,同学们能说出杭州湾生态园林是属于哪类(种群、群落还是生态系统)。

它又属于哪类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那么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学生介绍、思考、回答。

复习巩固原有的知识。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为新知识作铺垫。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引入生态系统小到一滴水、一个金鱼缸,大到一片森林。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吗?(生物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节生物圈的一些知识。

激发兴趣新授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纲与生物圈示意图图片。

问题一1.什么是生物圈2.生物圈应包括几部分?3.为什么说生物圈是一个综合圈。

学生自学课本211页第一、二段内容。

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统分组活动让学生举手回答,并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案
••••
•【课型】复习活动课
••••【教学目标】提高复习课的容量、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新的上课形式将知识重新归纳、梳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重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全班共分为4大组,每组15人;1人计分和计时,按指定位置坐好.
一、复习引入:(2分钟)
出示教学目标和中考要求,教师简要说明关键之处。

二、:“必经之路”:(6分钟)••••
•••• 共2题,组长抽签后,每组自行指定代表参加,答对一题+10分,答错允许补答1次,也可给其他组员补答。

注:有一空答错者本题算答错。

三、“你争我夺”:(4分钟)
出示题目后,谁先举手则由谁先作答,答对者本组+10分,答错者—10分。

四、记忆之旅(10分钟)
•••• 本题分2个小组完成,将给定的知识点用相关的词语连结成一段话,便于理解和记忆。

完成出色的小组+40分,•另一组 +20分,遇小组成员答错和不答者,•分别扣该小组总分5分和20分。

五、技能竞赛•(10分钟)••
• 1."纸上谈兵":1."纸上谈兵":学生完成以下题目,并在每组指定任一学生将答案写在投影胶片上,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者或完成错误者不得分。

完成之后,教师当堂给分,并给予评讲。

2.完成的小组长需要向其他组提问一个问题,回答正确得10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六、成效大比拼(8分钟)•:每组自行指派一名代表,另一名代表则由其他组长指定。

规则:答对一题则加分10分,在限定的时间内(暂定1分钟)完成几题则加上相应的分数.注意:已经题目其他组不能重答。

第二小题参考问题:(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___。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先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七、评讲并总结竞赛成绩,小结本课 (投影知识框架,说明联系和注意事项),质疑问难,布置作业。

(5分钟)
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的涵义、生物群落和植被的概念。

2.了解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食物链食物网。

3.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4.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

一.“必经之路”
本题有A、B、C、D4组,每组2小题抽签后,每组自行指定2名代表参加,答对一题+10分,答错允许给本组其他组员补答1次。

注:有一空答错者本题算答错。

A组: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生活在观美中学校园的所有紫荆花总和叫。

2.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总和称为,被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

B组:1.影响植被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此外还受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和的影响。

2.___________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它包括和,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等。

C组: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叫做
___________,整个地球就是一个最大的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
⎨⎧---------土壤等水空气阳光细菌真菌动物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D组: 1.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吃与被吃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草→鼠→蛇→鹰的________;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相互关联着的,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 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__________。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__________办事,就会破坏 __________,造成不良后果。

二、“你争我夺”
出示题目后,谁先举手则由谁先作答,答对者本组+10分,答错者—10分。

注:不举手答对者不计分。

1.2000年我国开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员的调查对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应属于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2.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个体总和 B .群落是由种群构成的
C .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D .群落的区域范围肯定比种群的地域范围大 3.下面可看作一个种群的是( )
A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
B .一片森林里的全部蛇
C .一个园里的全部花卉
D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三化螟
4.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以下的食物链:牧草→鹿→狼,假定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 ) A .先稳定,后一直增加 B .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 .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 D .先减少,后增加
三、记忆之旅: 本题分2个小组完成,将给定的知识点用相关的词语连结成一段话,便于理解和记忆。

完成出色的小组+40分,•另一组 +20分,遇小组成员答错和不答者,•分别扣该小组总分5分和20分。

知识点: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要求学生把以上知识点的概念、特点、组成、原因、意义,以及它们的之间联系等内容表达出来,形成一段易于记忆的话,如图表、小故事、顺口溜等.表达错误的其他组的成员可以立即改正。

四、技能竞赛:1."纸上谈兵":学生完成以下题目,并在每组指定任一学
生将答案写在投影胶片上,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者或完成错误者不得分。

完成之后,教师当堂给分,并给予评讲.
(1)、辨析:池塘里所有的鱼是种群还是群落?
(2)、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特大洪水,你知道造成这场特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吗?
2、完成的小组长必需要用下述图示向其他组提问一个问题,回答正确得10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1).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
五、成效大比拼:每组自行指派一名代表,名代表则由其他组长指定.规本
题共20小题,答对一题则加分10分,每组限答2题,在1分钟内完成答对几题则加上相应的分数.注意:已经题目其他组不能重答。

六、附加题(时间机动,分值20)
思考题:你认为学习生物知识在哪些方面有广阔的用途?如考古学、医学、农业等方面想想。

你认为生物要学好是不是全靠死记硬背?你记忆力怎么样?或者谈谈其他方面的感受。

植被生态因素概念
↑↑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特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平衡
原因

破坏的因素
及保护措施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