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学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毛概学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毛概学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案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姓名:王慧娟

学号: 090111414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学习内容名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科学技术从“间接的生产力”到“直接的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说明社会生产力内涵怎样的的深刻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联系历史,举例说明)

(2)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该如何应对?

(3)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又是

出于何种考量?

3.学习内容: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

第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识形态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即一种精神生产力,而当其与生产力其他要素相结合即构成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即将科学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马克思、恩格斯把后一个方面视为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根中途径。

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五,科学作为生产力,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机器的发展则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恩格斯也曾指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恩、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不断演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了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1988年9月,邓小平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以后,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进人21世纪,面对科技进步更加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江泽民把科学技术提到了判断先进生产力标准的新高度,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新的概括。江泽民的这一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丰富的科学内涵。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走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新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只有下大决心、花大气力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中,在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把经济搞上去,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人民群众真正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第四,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

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速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和奉献,要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共识,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这样才能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

科教兴国战略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把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人才强国战略就是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顺应时代特征和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特别应当充分估计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成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动力,并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石。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审时度势地顺应当今时代特征和着眼于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抉择。

(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9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

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

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粗放的、不均衡的,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害为代价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

发展。

4.学习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科学技术从“间接的生产力”到“直接的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说明社会生产力内涵怎样的的深刻变化?

(3)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如何理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战略决策”?

5.学习中疑难问题及处理办法: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2)如何理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战略决策”?

处理办法:通读课本,然后到图书馆和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和书籍,询问同学,若仍无法理解,则标注以后,留待课堂上认真听讲,问老师。

6.学习方法:

小组讨论法:和学习小组成员一起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对答案进行筛选甄别。

小组座谈法:向一组同学就某一疑难问题进行自由交谈,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发现。7.学习资料及参考书目

《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手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形成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十一五”规划纲要》

《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锦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路甬祥

8.学习评估

在自我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过程中,我通过看书、与同学讨论、在图书馆和电脑上查找资料等,深刻理解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越来越

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体系认识的不足,并且找到方法弥补,这对于我今后人生中的的学习和思想认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电子科技大学2010期末数字电子技术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九至二零一零学年第 二 学期期 末 考试 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 课程考试题 A 卷(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2010年7月12日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20 分, 期中 20 分, 实验 0 分, 期末 60 分 一、To fill your answers in the blanks (1’×25) 1. If [X]10= - 110, then [X]two's-complement =[ 10010010 ]2, [X]one's-complement =[ 10010001 ]2. (Assumed the number system is 8-bit long) 2. Performing the following number system conversions: A. [10101100]2=[ 000111010010 ]2421 B. [1625]10=[ 0100100101011000 ]excess-3 C. [ 1010011 ]GRAY =[ 10011000 ]8421BCD 3. If ∑=C B A F ,,)6,3,2,1(, then F D ∑=C B A ,,( 1,4,5,6 )=C B A ,,∏(0,2,3,7 ). 4. If the parameters of 74LS-series are defined as follows: V OL max = 0.5 V, V OH min = 2.7 V, V IL max = 0.8 V, V IH min = 2.0 V, then the low-state DC noise margin is 0.3V ,the high-state DC noise margin is 0.7V . 5. Assigning 0 to Low and 1 to High is called positive logic. A CMOS XOR gate in positive logic is called XNOR gate in negative logic. 6. A sequential circuit whose output depends on the state alone is called a Moore

毛概实践报告

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题目:对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状况的分析及相应对策——基于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状况调查 选题:红色文化与价值引领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完成人及学号: 组长:徐益() 组员:万宇丁芳() 区浩轩() 柯易楠() 指导老师:王凯、庞震 2015年5月17日

目录一、调研情况介绍1 (一)调研背景1 (二)调研目的2 (三)实践方案与实施情况2 二、调研内容分析3 (一)红色文化的内容3 (二)红色文化的价值4 (三)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6(四)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程度8三、结论及建议10 (一)调查结论10 (二)结论分析10 (三)关于加强红色文化宣传的建议12(四)关于红色文化适应时代的建议13四、参考文献及附录14 (一)参考文献14 (二)调查问卷15 (三)实践日志17 (四)实践感想18

一、调研情况介绍 (一)调研背景 红色文化,即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的思想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 上个世纪后半页,红色文化作为最重要的文化形式,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中。它不仅对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起到指导与引领的作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生活,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飞速发展,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呈现多元的局面。而红色文化,这一曾经引导全体中国人的文化,似乎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光辉。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话题已经很少出现。那么,在当代大学生的眼中,红色文化究竟是什么他们是否还认同红色文化呢为此,我们决定通过网络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状况,并得出了相应对策。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读后感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读后感 篇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读后感 <<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的读后感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 设计 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因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要求,我就用了一周的业余时间静下心来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看着这本书,心灵是震撼的。本书用了朴实的语言, 深刻的内涵,客观的讲述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读这本书,就像在与高尚的、充满智慧的,亲切的人谈话一样,令我受益匪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首要观点,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这一 观点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两个转变,即从“否定” 到“肯定”的转变,从“之一”到“第一”的转变,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著作中提出,在任 何社会,科学都是一般的社会生产力,而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由于科学并入了生产,因 而它也就成了“直接的生产力”。这就肯定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列宁、毛泽东 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但是,把科学技术从生产力诸要素中突出出来,提到第一位,这是邓小平。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到1990年代,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已 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更加证明邓小平论断的正确性。从“一般生产力”到“直接生产力”,再到“第一生产力”,我们对生产力内涵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深化。邓小平在深刻 论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实现党在新时期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就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我们国家要赶上世 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表达了科学技术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展现了科学技术一往无前的持续发展前景。这是 一个当代社会的新事实,是再也不能用任何过去旧的社会观念来观察和理解的。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科学 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中心位置,明确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发展中的至上性和不可超越性,真正以科技的崛起来推动民族的崛起。 通过对邓小平文选的阅读学习,我们不难看到邓小平的领导才能。对于每一个地方、每一 方面的工作他都能从具体事情出发来做出决策,并能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改进管理方法。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篇一: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计算机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前半个工作日才能做好的报表现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做好了.电 子商务,举例子淘宝机械化大生产,举例子钢铁阿纺织阿什么的因为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经济发 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表现在1、科技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答复提高劳动 生产率.2、科技能促进节约能源和原料,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 能更优.3、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由于科技进步在 社会财富的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价值,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举个例子来说,现 在的毛衣可以不必手工制作,通过电脑设计图案,几秒钟就能制作完成一件衣服.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 【篇二: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案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案例信息】案例名称:《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授课教师:高薇(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中学二级)【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科思想品德学段:初中年级九 年级相关领域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倡 导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运用多 种教育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本课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参观农业博物馆,让学生 充分体验和感受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在体验和感受中产生情 绪情感的升华,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课将社会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 带领学生参观农业博物馆,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将收集的材料 归纳、分析、总结,以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方式,以农业发展为切 入点,分别从农业思想、农业器具和农业作物的角度,自主学习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容。 学生情况:学生每天都在享受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但对于科 学技术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清醒,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动力和精神 不足。而且教学之前的准备是参观农业博物馆,它位于我校的东北 方向,相距仅一站地之遥,是许多学生每天上学下学的必经之地, 同时农业博物馆本身是学生教育基地,可是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参 观过,对其了解甚少。

电子科技大学模拟电路简答题整理总汇 期末必备

1 画出BJT管输出特性曲线,简述各个区域的特点及偏置条件 截止区:ic几乎为0,电路不工作。发射结电压小于开启电压;集电结反偏; 放大区:ic=βib,ic几乎只与ib有关,与uCE无关,表现出ib对ic的控制作用。 发射结电压大于开启电压;集电结反偏。 饱和区:ic不仅与ib有关,还随uCE增大而明显增大,ic<βib。 发射结和集电结正偏。 BJT输出特性曲线表现的是IB为常数时ic与管压降UCE的关系。 2为什么BJT称为双极性晶体管,而FET称为单极晶体管,他们各自是哪种控制型器件。BJT管工作时两种载流子都参与导电;FET管仅有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BJT管是电流控制器件;FET管是电压控制器件。 3 BJT管输出电压产生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 产生失真的原因是静态工作点Q设置不合理或者外加信号过大。 输出电压产生截止失真的原因是Q点过低,负半周期时IB过小导致BJT管进入截止区;适当减小RB以增大IB即可; 输出电压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是Q点过高,正半周期时IC饱和导致BJT管进入饱和区;适当增大RB以减小IB即可 Q点位置适中的时候如果外加输入信号过大,产生双向失真。通过输入端接分压电路或者适当增大直流偏置电压。 4 直流电源在放大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①为晶体管正常工作提供偏置电压; ②为电路提供能源 5 为什么要稳定静态工作点,有哪些方法 静态工作点不但决定电路是否会产生失真,还会影响到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等动态参数。引入直流负反馈或者使用温度补偿(靠温度敏感器件直接对IB产生影响)。 6 BJT管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引入了哪种反馈,简述稳Q过程。 见6 7 有哪些耦合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光电耦合。 直接耦合:可放大直流信号、低频特性好、利于集成;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存在零点漂移现象。 阻容耦合:各级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只能放大交流信号、低频特性差、耦合过程有损耗,不利于集成。 变压器耦合:同阻容耦合,可实现阻抗变换。 光电耦合:实现电气隔离,抑制电干扰。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科学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理解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科学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理解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题目自拟,张晨根据题目“XXX的理解”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展开的论文*) 本文字数1716(不计空格)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要真正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必然要求确立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科学的必然;是否自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遂成为是否真正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重新认识科学技术,把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是要深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含义。“第一”主要是指:一、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它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使科学理论变为国家战略。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确立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一个飞跃。现在,许多同志没有认识到这种飞跃,仍受认识惯性支配,仍然把科教兴国战略当作部门战略,因而严重影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决全面有效实施,这是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认识上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因而,首先要明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或决定全局的战略,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是国家战略的观念。国家以及各级各地各行各业必将以这一国家总战略为指导,重新制订自己的发展规划和计划,藉以动员组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振兴经济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其次.把科教意识变为国家行为。过去,把科教放在什么位置,人们往往会说是由于某人某组织的科教意识强弱。而今,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是国家行为。如何对待科教兴国战略,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和教育,对一个干部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觉悟问题,而且是一个组织问题、一个政治原则问题。 再次.使科学技术自身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从仅作为工具性的措施性的角色,变为导向性、关键性的、战略性的、决定性的、首要推动力量的角色。在实现科学从资本的奴婢地位解放出来的进程中迈出了辉煌的一大步。 最后.使我们的党和国家在依靠什么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决策上,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发展到逐步完善的新阶段。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一种社会革命,解放生产力要改革,发展生产力也需要改革。然而,这种社会革命只有同技术革命结合起来,才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才能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更大的飞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恰恰是有效实现这种结合、实现这种飞跃的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

电子科技大学14秋《毛概》在线作业2答案

14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作业考核2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选择:A 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 与时俱进 B. 改革开放 C. 执政为民 D. 四项基本原则 -----------------选择:A 3.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A. 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B.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 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D. 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选择:B 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选择:C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 A.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 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选择:D 6. 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 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 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 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 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谈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克思这一思想被证实是正确的,说明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但人们关心的是如何评价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邓小平回答了这一问题,1988年9月,他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又指出:“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概括。这一思想的提出,使人们从本质上认识了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技体系的确定,其发明成果迅速运用于生产,甚至可以不要任何设备就得到可观的效益,这比起从事机器操作速度要快多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直接性的推动作用。江泽民在十五报告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充分估量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

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合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在美国农业发展中,1939—1972年用于科研、试验设计和工艺工作消耗支出的回收率为1∶4。美国在1929—1969年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新的科学技术因素所占比重的递增情况为:1929—1941年为,1941—1948年为,1948—1953年为,1953—1964年为,1964—1969年为,其中教育和知识进展的贡献分别为37和。从上述材料中,我们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科技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然科学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周期缩短。19世纪以前的蒸汽机从发明到生产用了100年,电动机用了57年,无线电用了35年,汽车27年,进入20世纪后,电视机用了12年,晶体管用了5年,激光器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仅用了1年,而电脑软件技术,新能源技术几乎每天都进步一大截。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能产200万吨的标准带钢热轨厂,用人工传统技术控制生产,每周仅产500吨,而采用新技术后,每周产量高达5万吨,整整提高了100倍。生产力的提高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二者相互渗透,每一项新的发明都能够为改进生产方式提供基础,生产的发展都与科学相

读后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读后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读后感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____年9月,邓小平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而有些专家认为,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用公式表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根据这公式看来科学技术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理所的当然的第一生产力。 何为生产力?生产力就是人类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把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科学技术是指科学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的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所以这也就注定了科学技术将会成为第一生产力。 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

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

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____(省、市、区、县)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

电子科大数学学院考研经验谈

电子科大数学学院考研经验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相约成都,相约科大”,这段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你呢? 一、引言 看着电子科技大学拟录取名单上自己的名字,不知不觉到12点了,夜深人静的时刻总那么容易让人回想过去。半年考研生活的痛苦与纠结,可转眼间只能低头微微一笑。习惯用文字记录时间的点滴,趁这个安静的夜晚,写下我的考研心路历程。我天资不聪明,也并非学霸,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准备初试,最后以总成绩排名第九进入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学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成功之处,如果你还没有一些详细的复习计划和规划,我的一些经验还是可以参考的。 文中有很多实例,包括我本科同学的考验情况和研友的一些例子。从本科同学说起,我们宿舍4个人,全部考研了并且全部考研成功。大家最初报考的院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经过苦苦的奋斗和挣扎,最后尘埃落地,除了报湖南师范大学的调剂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其他全部按第一志愿录取。 另外在我复试的时候所认识的研友,普通本科,但是却考出380的高分,这些例子说明考研贵在坚持,真真正正地静心坚持。考研路上半途而废的人身边有很多,不愿意努力的人也很多,努力也坚持,内心却不平静浮躁的人也很多,所以考研路上炮灰很多,原因也就在此。考研心态很重要,心理调节尤其重要,附件有心态调节的一些方法,希望对16的孩子们有用。 二、序言 我是来自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一直在求学这条道路上慢慢前行。很庆幸,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坚持,静心,最终如愿进入了电子科技大学。 初中开始考县城最好的高中,上了好高中才发现,初中的骄傲和自豪在这个优秀的高中淹没地无声无息。我开始迷茫彷徨,原来自己很弱小,很卑微,站在偌大的高中校园,没有一席安生之处。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我再次看不见未来的光明,通过和班主任沟通,我选择当了班长,慢慢地我开始走出那段迷茫和不安,开始了正常的生活。怀着对大学的向往,怀着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崇敬,曾今痛苦并快乐的的高中生活终究有了结果,如愿的上了大学。我是四川人,但是本科在北方上学。在北方的四年中,我真真的体会到地道的北方生活,同样也让我感悟到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我想要的。我不后悔在北方呆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说起我的大学生活,只能说充实。我不是学霸,不会像很多学生一样,没事就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而我更多的时间在于兼职。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周六周日,我的周末几乎都在兼职,什么发单啊,服务员啊,促销啊,什么都干过。但是干得最多的还是我的本行家教,疯狂的时候,白天自己在学校上课,晚上骑车去家教,一上就是晚上9:30,然后住她家,第二天早上又骑车回学校上课。这也使得我大三大四的本科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自己交。除了兼职,闲暇的时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三,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从材料一的我国钢铁的“白菜价”与外国钢铁的“白金价”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在生产力系统中。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第一,突出了“老祖宗不能丢”与“讲新话”的统一、在事,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是强国之本,,理论联系实际。”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在技术、综合国力的竞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不断引领实践创新的产物,这已成为推动理论创新。谁占据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实事求是,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技术的力量,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近代以来的大国兴衰史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其中的生产**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栈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二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劳动工具、指导实践创新的根本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过去,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更在人才,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在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原则在运用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第一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导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下面给大家推荐下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相关读后感文章,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学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1988年9月,邓小平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而有些专家认为,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用公式表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根据这公式看来科学技术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理所的当然的第一生产力。 何为生产力?生产力就是人类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把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而科学技

术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科学技术是指科学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的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所以这也就注定了科学技术将会成为第一生产力。 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在这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呢?这是由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所具有的功能决定的。因为:1)科学技术具有提高劳动者能力的功能,即用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劳动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劳动能力。2)科学技术具有创造新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3)科学技术局有拓展领域的功能,及科学技术的力量还表现于扩大劳动对象,使原来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得到广泛的应用。4)科学技术还具有组合与管理的功能。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渗透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个要素之中。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或工艺过程,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类要素中去,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依赖,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其中物质生产对科学归根结底地决定作用,科学对物质生产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技术是连接科学和生产的中间环节;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有科

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使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不言而喻,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已经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给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面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解放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劳动者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比较低,就连一般的自然灾害也不能预测和防备。致使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既影响生产的发展,又会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受到外来势力侵略和掠夺,造成生产停滞不前,国弱民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科学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批批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脱颖而出,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解放四十多年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新兴科学技术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现在的生产工具已经由原始社会简陋的石器逐步发展到青铜器、铁器、拖拉机、推土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先进的生产工具了。还有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这些现代化生产和运输工具的出现,逐步取代了肩挑人扛,使生

毛概实践论文---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

毛概实践环节论文 之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

目录 一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1~2 1.1初等教育 1.2中等教育 1.3高等教育 二教育资源投入 -------------------------------------3~4 2.1 教育经费总量不足 2.2措施 三大学生素质和就业 -------------------------------------5~7 3.1就业问题 3.2就业素质 3.3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素质培养的建议

关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思考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国家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推动,而科技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更是我国针对我们国家的基本国庆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由此可看出教育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的差距,无论从教育机构的数量、质量、还是从培养培养出人才的数量,质量来看,都有长足进步。 一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1.1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或称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它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 在中国,新中国之前的初等教育事业很不发达, 文盲众多, 文化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初等教育包括儿童和青年、成人两种。对 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小学,给儿童 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对青年和成人 实施初等教育的工农速成初等学 校、业余小学、识字学校等,给 受教育者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 教育。人民政府从国家的实际情 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方 针,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使初 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 1981年全日制小学校数已从1949年的 34.68万所增加到88.05万所;小学生数从2439.1万人增为13972万人,共为国家培养 3亿多有文化的劳动后备力量。此外,培

浅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浅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1届汉语言文学专升本(1)班张振宇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而生产力的改革又很多的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创新。现代科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从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两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是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的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生存方式,用古人和现代人来相对比,已经是今非昔比,是科技改变着这一切。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会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过去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近代的分工、蒸汽机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形态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生产工具和工艺的改造主要依靠生产者的经验。那时候只有初步的科学技术,他是以直接的生产经验和对自然界的直观观察为基础的。 当代社会则已经使科技与社会一体化,并且科技革命在向信息化、生态化、全球化发展。其内容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生产和管理的全盘自动化,这些因素,

案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案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 授课教师:高薇(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中学二级) 【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科思想品德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 相关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领域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本课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参观农业博物馆,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在体验和感受中产生情绪情感的升华,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将社会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农业博物馆,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将收集的材料归纳、分析、总结,以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方式,以农业发展为切入点,分别从农业思想、农业器具和农业作物的角度,自主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容。学生情况:学生每天都在享受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但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清醒,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动力和精神不足。而且教学之前的准备是参观农业博物馆,它位于我校的东北方向,相距仅一站地之遥,是许多学生每天上学下学的必经之地,同时农业博物馆本身是学生教育基地,可是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参观过,对其了解甚少。 教学方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 技术准备:学生、教师制作的课件及视频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通过参观农业博物馆,了解我国在科技在农业方面的成就,懂得什么是生产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锻炼收集、分析、探究的能力;增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农业发展历程的角度探究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难点:生产力的含义 教学流程示意 生产力含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农业思想先进化 农业器具科技化 农业作物良种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学与技术的通称,通常人们先于掌握科学的原理之前,早有利用该原理的技术。一般认为,高科技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的高端,精锐的科学技术。这将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下几点是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比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3)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现在知识经济正扑面而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业为支柱的经济。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生产要素的结构,组合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①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时,便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②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③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起主导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2、什么是经济规律?它的客观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①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②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并随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 3、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答: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①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②可以革新、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提高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③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使劳动对象日益优化。④可以改进和变革工艺过程,从而有利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章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⑴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属性。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劳动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 ⑵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这些矛盾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价值规律为什么自发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答:商品生产者改进了生产技术,改善了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可按照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就可获得较多盈利;反之,就会收入较少,不能盈利,甚至亏本。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