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说明
计量管理手册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标准(标准范本)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标准1.1 计量确认1.1.1 计量确认的总则1.1.1.1公司应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过程,以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1.1.1.2计量确认过程包括测量设备校准过程和测量设备验证过程:a、测量设备校准过程:其输入是被校准测量设备和上一等级标准器;输出是校准结果及校准状态的标识。
活动是校准,即被校准测量与上一等标准器的比较。
资源是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校准环境条件。
b 、测量设备验证过程:验证是将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相比较的。
验证过程有两个输入,一个是计量要求,一个是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其输出是验证证书,或不能验证,或不符合计量要求的验证结论。
其活动是将计量要求与计量特性进行比较。
其资源是比较中使用的环境条件、比较人员、辅助设备或必要的其他手段等。
1.1.1.3测量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得到与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况有关的信息,包括所有限制和特殊要求。
1.1.1.4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通过校准得到的,以适宜其预期用途。
1.1.1.5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1.1.6在计量确认中,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可以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以实现计量确认。
1.1.1.1应当避免使用计量特性的定性表述术语,如“测量设备的准确度”。
测量设计特性的例子包括:a)测量范围;b)偏移;C)重复性;d)稳定性;e)滞后性;e)漂移;f)影响量;g)分辨力;h)鉴别力;i)误差;j)死区。
1.1.2计量确认间隔1.1.2.1机动部负责组织测量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管理。
1.1.2.2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符合规定要求。
1.1.2.3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或改变列入第三层文件表述。
1.1.2.4测量设备均应在计量确认间隔内期内使用,计量确认间隔到期进行再确认。
1.1.2.5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评审,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1.目的:确保关键计量设备达到规定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稳定度并符合预期要求。
2.范围:计量器具流转的全过程。
3.责任人: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计量设备使用人员。
4.内容:4.1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4.1.1企业应根据计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办法。
计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编写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对计量设备进行统一编号,按编号将计量设备登记,编制“计量设备管理台帐”。
4.1.2计量设备均须按A、B、C三类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1.2.1A类计量设备:企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标准器及标准物质),<<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的,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设备管理目录的计量设备列入A类管理。
4.1.2.2B类计量设备: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工艺控制检测中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设备,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使用的计量设备,以及其它对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器具等列入B类管理。
4.1.2.3C类计量设备: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难以拆装的计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设备,性能稳定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损的计量设备,国家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的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设备列入C类管理。
4.2.计量设备性能的确认:4.2.1企业可以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及具体使用情况,对不同管理类别的计量检测设备,分别采用检定、校准、验证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4.2.2对有强制检定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必须由上级计量部门定时、定点检定;其它计量检测设备可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技术指标或是否处于满足预期要求的状态进行确认和评定。
4.3.检定、校准与验证的分类:4.3.1入库验收检定: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标志是否正确,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无撞击,无破损)等,必要时还需对检测误差等项目进行检定或全项目检定。
ISO10012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ISO10012测量设备管理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对测量设备的策划、购置、贮存、使用、调转、较准、确认、调修、封存、报废各环节的来之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测量设备满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职责3定义3.1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或验证,必要时调整或检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该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或标签。
注2:直到证明测量设备适合预期使用要求,并有文件证明,才算完成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注3:预期用途的要求可能包括诸如测量范围、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等方面的考虑。
注4:计量确认要求通常不现于产品标,而且在产品要求中没有规定。
3.2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3测量设备的调转因行政机构变化或职工调动,单位或个人借用和保管的测量设备所属关系发生变动,这种变动称为测量设备的调转。
4测量设备管理过程要求4.1过程的输入是:已经识别的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
4.2过程的输出是:满足规定计量要求并标识明确的测量设备。
4.3过程的活动有:测量设备的策划;测量设备的购置;测量设备的搬运与储存;测量设备的校准与计量确认;测量设备的编号、标识;测量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封存、启封、调转等);测量设备的调整/维修;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测量设备的报废与撤出计量检测计量体系等。
5测量设备管理过程的实施5.1测量设备的5.1.1在策划和配备测量设备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a)具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特性b)购置新测量设备应尽量考虑具有先进性、质量优、费用低(包括购买价格和安装费等),使用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维修。
c)选用的测量设备应经计量确认合格,具有有效合格证明或标识。
5.1.2在新产品开始投产提供服务前,从产品要求中识别计量要求并研究测量设备的配置问题,提出测量设备配备计划,编制测量设备配备表,并对关键工作的关键参数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引言测量设备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有效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的频繁度增加,测量设备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性。
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计量确认。
本文档描述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旨在确保测量设备的持续性能和有效的质量控制。
2.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检查和验证测量设备的性能•记录和跟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结果•建立修正措施以纠正发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3. 管理程序概述3.1 计量确认计划在测量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应制定计量确认计划。
计划应明确需要进行计量确认的设备、计量频率、计量方法和责任人。
计划还应包括计量记录的管理和保留要求。
3.2 标准操作程序(SOP)为了确保计量确认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应编制标准操作程序(SOP)。
该程序应详细说明每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步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测试方法和评估准则。
SOP还应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和记录管理要求。
3.3 计量确认的执行执行计量确认的过程中,应按照SOP的要求进行操作。
测量设备的性能应进行检查和验证,例如进行校准、线性度测试、重现性测试等。
测试结果应记录,并与预期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3.4 结果分析和修正措施对于不满足预期性能指标的测量设备,应进行结果分析,以确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修正措施可能包括设备校准、维护和维修,或更换设备。
修正措施的实施应记录,并验证修正措施的有效性。
3.5 记录和跟踪所有计量确认的结果和修正措施应进行记录和跟踪。
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的标识、计量确认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修正措施的执行日期和结果。
跟踪记录可用于评估测量设备的性能趋势,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6 审计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计量确认管理程序的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要求。
计量确认体系测量设备的配置程序
计量确认体系测量设备的配置程序1 目的:及时得到工作所必须的测量设备,并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或服务中所使用的测量设备。
3 术语: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
测量设备:所有的测量器具、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和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需的资料。
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量程:标称范围两极限之差的模。
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
分度值:对应两相邻标尺标记的两个值之差。
4 职责4.1 公司、区域公司/专业公司计量管理部门a 监督执行本程序;b 负责测量设备配置计划的审批;c 建立本公司、区域公司/专业公司总台帐;d 按时上报计量器具变动情况,及时与总帐核对。
4.2 项目部计量员a 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并及时上报变动情况;b 监管测量设备的选择,制订配置计划并存档。
5 工作流程5.1 测量设备的选择5.1.1 项目主任工程师应根据工程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标准、施工操作规范要求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选择测量设备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
5.1.2 工程开工前或测量项目开始前,项目计量员应对已有测量设备的性能和数量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要求。
5.1.3 公司最高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由公司技术质量部选择。
5.2 测量设备的配备5.2.1 项目计量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配备的测量设备,做出配置计划,经项目经理签字认可,报区域/专业公司计量管理部门批准。
5.2.2 配置计划的内容应包括:测量设备的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分度值等,对特殊用途或关键部位使用的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设备应注明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分辨力等测量特性。
5.2.3 配备的测量设备应满足各项指标要求a 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经营管理、能源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测量设备的配备量应满足有关规定检测点的需要;b 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所配备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如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和分辨力),应能满足被检测参数的要求;c 经营管理、能源管理所配备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能满足测量要求;d 安全、环保所配备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能满足被检测参数的要求。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参照模板)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控制,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规定要求,从而使测量设备处于满足测量过程需要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中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调整、修理、验证、封印、标识、再校准的测量活动。
3职责分配3.1 电试室、热工室等部门,应根据工程需要对本部门的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验证、修理、调试等测试工作。
3.2 项目总工办测量管理员、电试室、热试室等负责人对开展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测量设备满足计量要求。
4术语4.1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4.2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以及所需要的封印和标签。
4.4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5 计量要求: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有计量要求。
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量程、标称范围、准确度等级、示值误差、允许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度、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等。
4.6 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可表示为测量范围、重复性、分辨力、误差、死区、稳定性、偏移等4.7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 计量确认过程识别输入是内外顾客的计量要求;输出是有确认状态标识的测量设备;活动是校准、检定、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再校准,与测量设备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资源是所需的测量设备、测量人员、文件资料、环境条件等。
计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程序
修订记录目录1 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职责.......................................................................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相关内容及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定期检定(校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检定(校准)结果的处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目的确保本公司所有在用计量设备量值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用计量设备。
3 职责3.1计量室负责做好周期检定计划。
3.2专职计量员负责外送检定事宜。
4 相关内容及要求4.1定期检定(校准)4.1.1计量室负责确定溯源机构、确定测量确认间隔和调整确认间隔的审批、监督、管理,并负责外送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计划。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防止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失效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3定义3.1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和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职责4.1股份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职责4.1.1股份公司设备部是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明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基本要求,管理计量确认目标和实绩。
4.1.2股份公司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总部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并按公司要求和能力实施股份公司其它单位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业务。
4.2股份公司各单位职责4.2.1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按公司和本单位管理文件要求管理本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
各单位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本单位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2 各单位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按管理文件规定实施本部门测量设备检校或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流程见附件。
6管理要求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6.1.1各单位按《测量过程管理程序》(BGFZ13A02)要求组织开展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规定所形成的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
记录包括测量要求(工艺要求)和以此要求得到的所配备测量设备的配备(计量)要求。
6.1.2各单位按照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配备(计量)要求和其它附加要求委托计量检定校准机构实施计量检定校准或开展自行检校项目,根据检校结果与配备(计量)要求的符合程度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各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间隔调整方法和标准由本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
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程序1、目的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测量和监控结果的正确性,保证产品质量达标。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检验过程、员工拥有的、顾客拥有的、现场供应商拥有的、测量设备的控制。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生产、检验、设计等过程的量器具、测试仪器的采购、检定、维修、报废和保管等的控制。
3. 术语和定义3.1检定: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确定并证实监测和测量仪器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所做的全部工作。
3.2 监视和测量仪器: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或监视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物质等仪器。
4、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过程乌龟图6、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6.2测量设备的编号规则:非固定资产量器具、测试仪器编号规则:公司名称首字母+量器具、测试仪器类别+部门编号+用途+顺序编号(000);1. 公司首字母:XCZ2. 量器具、测试仪器类别:参照编号对照表(见第十四条)3. 部门编号(与任务号一致):03-燃料电池事业部04-新能源专用车事业部06-专用特种车事业部07-新能源系统及零部件事业部08-杭州办4. 用途:01-检验 02-生产 03-技术5. 序号:按部门、用途顺序编号001~999、示例:XCZ A 06 02 001XX --xx公司A--压力表类06-特种车事业部02-生产001-流水号7、使用表单《量器具测试仪器台账》《量器具测试仪器处置申请表》《X季度检定/校准计划表》《量器具、测试仪器维修单》。
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控制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充分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测量设备确认过程的管理。
第三条本程序采用GB/T-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装备工程部职责:(一)负责建立企业计量标准;(二)装备工程部负责测量设备周检和抽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三)负责组织实施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入库检定工作,保证测量设备周检率达100%,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
第五条各使用单位职责:各使用单位负责测量设备的按期送检,并保护好相应标识。
第三章管理内容和要求第六条计量检定或校准(一)装备工程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本着经济节约的目的,建立本企业计量标准装置,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开展计量检定工作;(二)处置计量检定的职员必须经上级政府计量部门查核合1格,持有检定员证书,每一个检定项目至少有两名检定人员;(三)开展计量检定或校准工作,有国家检定规程按照国家检定规程执行,没有国家检定规程,装备工程部负责自编校准规范。
第七条丈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入库检定(一)每年十二月份,装备工程部依据计量法规文件,结合本公司测量设备种类、级别及使用环境,编制下年度周检计划。
每月的月底,装备工程部根据年度周检计划和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下发月度周检计划;(二)各单位根据装备工程手下发的月度周检计划,安排职员按时拆卸送检(送标准室)或准备在线检验,各检测点的配备数目应能保证周检的正常进行;(三)对外送检的计量标准器、强检计量设备及工作用丈量设备(需委托的),由装备工程部集中送检,其检定证书由装备工程部同一储存;(四)本公司自行检定的测量设备,由计量检定人员根据周检计划组织检定;(五)收到各单位送检的测量设备后,检定人员应按时完成检定任务,检定完毕,通知送检单位及时取回。
年底由计量管理员做好周检统计汇总;(六)丈量设备的送检与取回,双方要履行交接手续,并填写《丈量设备送检清单》;(七)凡规定只作首次检定的、已办理封存的、以及列入C类管理的测量设备,均不列入周检计划,不执行周期检定;(八)对不易拆卸的测量设备,可在备注栏内填随机检修,在设备检修时检定,如当月未实施检定,应检数列入实检月份;2(九)因出产缘故原由招致不能执行周期检定计划的丈量设备,使用单位应以书面方式告知装备工程部标准室,由标准室检定职员确认后适当延长检定周期,但延长周期不准超过规定周期的一半时间;(十)对于新采购的丈量设备,我公司能自行检定的,由客户先送标准室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入库。
05计量确认过程管理程序
1目的确保使用单位明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状态,正确地使用测量设备。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
3职责3.1动力分厂校验组负责《计量确认及间隔、标识、封缄管理程序》的制定与管理。
3.2测量设备使用单位计量管理负责人,按《监视和测量设备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测量设备状态的标识管理。
3.3所有的测量设备均应该进行计量确认,各单位计量确认员建立本单位计量确认管理台账(见本程序附表0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台帐),负责本单位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并填写和保存计量确认记录,签发计量确认标识。
计量确认记录见本程序附表01,4管理程序4.1计量确认4.1.1测量设备的使用单位按《测量设备管理程序》将测量设备送检后,由计量管理人员,根据本单位计量要求,对检校结果进行确认,对符合要求的测量设备须粘贴“计量确认标识”。
4.1.2自校测量设备由技术(计量)人员校准后,按计量要求进行确认,符合要求粘贴“计量确认标识”。
4.1.3计量确认间隔a)现有测量设备的间隔按《计量确认间隔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b)对需确定确认间隔的新型测量设备或需调整确认间隔的测量设备,由计量管理室根据测量设备的技术说明及其使用要求提出确认或调整检校周期间隔,待报股份公司计量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4.2确认标识动力分厂校验组负责公司确认标识的管理;公司及其测量设备使用单位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对所用测量设备的确认标识的及时粘贴与管理。
如确认标识有损坏或脱落时,应及时补贴确认标识。
4.3封缄4.3.1所有校准、比对的测量设备,其封缄由校准人员在完成校准、比对后进行封缄。
4.3.2封缄应牢固,可用不易损落的材料标识,对遭到损坏或脱落的测量设备应停止使用,由计量部门或校准人员重新校准或送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重新检定合格、并粘贴有关标识后才能使用。
4.3.3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任意改动测量设备的封缄状态。
5记录附表0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记录附表0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台帐附表0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记录表FS/CL-0701-2011附表0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台帐FS/CL-0702-2011单位:制表人:审核:日期:。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PP-02-01文件状态:发放号:未经批准不准翻印文件修订记录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方法和要求。
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管理。
2引用标准和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4.7.1检定/校准人员必须按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要求作好计量确认记录,处理检定/ 校准数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7.2核验人员必须对检定/校准数据的处理进行审核,对计算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判定负责。
4.7.3记录的管理执行《计量记录管理程序》。
4.7.4对外协校准计量设备,测量过程如存在计量要求,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验证,作好外协校准计量设备验证记录,注明是否符合计量要求。
4.8计量确认工作的组织和要求4.8.1计量设备使用单位在公司计量设备管理系统申报计量设备信息,逐级审核后,纳入计量设备台帐管理,根据周期检定计划送检。
4.8.2接收计量设备时,填写“送检计量设备登记表”,送检人、经办人应签名认可。
4.8.3计量设备在交接过程中,交接双方应对数量、外观、名称、规格、证书等进行认真核对。
4.8.4各检定/校准部门依照计划在10个工作日完成检定/校准工作,并根据检定/校准情况在计量设备管理系统反馈检定/校准结果。
4.8.5计量设备检定/校准完成后,使用单位凭“送检计量设备登记表”5日内到检定/校准实验室领取。
4.8.6需现场校准的计量设备,使用单位提前5天与检定/校准部门联系,确定现场检定/ 校准的时间、地点、条件等问题。
4.8.7对新采购的计量设备,由销售公司或生产单位申请计量设备入库检定/校准。
4.8.8确因生产不能停,不能按期送检的计量设备,各单位必须申请延期检定/校准,经本单位领导签名盖章后,经生产技术中心管理中心批准备案,随设备检修时完成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但应加强维护频次,确保计量设备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055计量确认控制管理程序
六、相关文件:
6.1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管理程序
6.2计量标识控制管理程序
七、计量确认过程图
修
订
记
录
版次
日期
修订者
核准
审核
部门主管
制定
5.4.2经确认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王府井末求时,计量确认人员斔给出验证确认文件,出具计量确认状态合格标识。
5.4.3不能满足计量要求时,斔对测量设备采取纠正措施,由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成以后再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再验证。
5.4.4再验证合格斔出具计量确认合格状态标识,不符合则斔降级或作报废处理。
5.3.3由生产、设计开发、品管等的技术人员与计量室计量技术人员共同确定将产品技术指标参数、生产控制参数、产品检验/检验标准//指标等转化为测量要求。
5.3.4由计量确认设计人员将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
5.4计量验证:
5.4.1由计量确认人员将测量设备特性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 ,评定后,确定测量设备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3.2测量设备使用部门配合计量室完成 本部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3.3产品企划部。生产部、品管、量测中心等部门按规定导出计量要求。
四、定义:无。
五、过程管理:
计量确认过程的输入是: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和计量要求,输出是: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其活动是: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计量要求的导出、维、调整或维修、再检定/校准。确认状态标识的标注、计量确认记录等过程。
5.4.5经难证不合格,不能/调整,或失去维修价值,斔出具确认不合格标识,并贴上报废的标识,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以防不合格设备流入使用现场。
5.4.6具有多量程或多功能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经确认在某个量程或某种功能是合格的,可以贴上“限用”标识,并在确认状态标识上注明其限用范围。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管理程序
1 范畴1.1本步伐划定了丈量设备计量确认隔断确定、调解的治理要求。
1.2本步伐适用于公司丈量设备计量确认隔断的控制。
2 引用尺度和术语3 治理职责3.1 设备部卖力丈量设备计量确认隔断准则的制定、治理息争释。
3.2 各单位卖力本单位丈量设备的A、B、C分类及计量确认隔断简直定。
3.3 设备部对各单位丈量设备的A、B、C分类及计量确认隔断简直定进行审核。
4 事情步伐4.1 丈量设备计量确认隔断按流程图示进行控制治理4.2 丈量设备计量确认隔断简直定原则4.2.1 确认隔断应能确保丈量设备的准确度可能产生重大变革前进行再次确认。
4.2.2 确认隔断简直定必须尽可能淘汰丈量设备在使用中不切合技能范例的风险。
同时考虑尽可能地维持最少的用度。
4.2.3 对属于依法强制检定的丈量设备,必须按检定规程划定的周期进行检定。
4.2.4 确认隔断依照国度、地方、部分检定规程或校准范例为根本点,并结合实际进行须要的延长或缩短。
瞄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丈量设备,可酌情缩短确认隔断;对用于情况条件差(温度高、灰尘多、酸性气体含量高等)或情况条件变革较剧烈的丈量设备,可酌情缩短确认隔断。
4.3 丈量设备A、B、C的分类原则4.3.1 凭据“包管重点,分身一般,区别治理”的原则,对丈量设备凭据使用情况、设备结构原理及其所起作用分别为A、B、C三个治理类别。
其中A类为要害的、B类为重要的、C类为一般的丈量设备。
4.3.2 设备部依据丈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及历年的检定/校准记载,统一制订和修订“丈量设备分类治理目录”(见附件)。
4.4 丈量设备的分类治理范畴4.4.1 A类(要害)丈量设备治理的范畴a) 国度强制检定丈量设备:公司最高丈量尺度;用于贸易结算、宁静防护、医疗卫生和情况监测方面,并列入强检目录的丈量设备。
b) 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平计量数据的产物质量监视查验机构、实验室、试验室的丈量设备。
c) 用于量值通报的事情丈量尺度和统一量值的尺度物质(包罗一、二级尺度物质)。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管理制度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合理地确定和调整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保证在用测量设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其计量特性符合规定要求。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确定和调整的控制管理。
3.0职责:3.1量测中心负责规定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的准则,对本企业内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进行确定的调整。
3.2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和计量确认人员负责提供调整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证据资料,并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调整提出申请。
3.3计量室负责全公司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实施。
4.0定义:无。
5.0过程管理: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过程的输入是: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测量设备计量特性、测量设备技术/使用说明书、环境条件、测量设备使用状况及测量设备相关的管理规定。
输出是:合理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其活动是确认、调整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
5.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确定和调整的依据:5.1.1相关的检定规程、技术资料、测量主,设备制造商的建议。
5.1.2间隔确认的测量数据。
一次合格率的统计资料。
5.1.3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对测量设备的特殊要求、数据准确度的高低。
5.1.4所处的测量环境恶劣程度,如:高温、粉尘、剧烈震荡等。
5.1.5测量设备计量特性、使用率。
5.1.6测量设备拆装的难易程度、确认费用、由此带来的风险程度等。
5.2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基本原则:5.2.1使用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测量的风险尽可能地小。
5.2.2保持较少的确认费用。
5.2.3满足所需的计量要求。
5.3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
5.3.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与测量设备检定/校准间隔相同。
5.3.2初始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5.3.2.1本公司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测量设备,按规定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授权的检定/校准机构按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强制检定,计量确认间隔即为周期。
5.3.2.2非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按国家相关规定自主管理,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的实际情况,依据“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确定和调整的依据”,“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基本原则”,考虑测量设备实际使用状况,确定检定/校准时间间隔,计量确认间隔即为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的时间间隔。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DOC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DOC 引言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必须对其进行计量确认。
计量确认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漂移,以及对设备进行校准。
为了保证计量确认的有效性,需要制定良好的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
本文档旨在为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提供指导,确保该程序规范、有效。
需要制定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的部门应该根据本文档来制定自己的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部门。
定义在制定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之前,需要理解以下定义:•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所有测量工具、设备和仪器,包括计量标准器、测量仪表、测量传感器、测量装置等。
•计量确认:计量确认指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和验证,以确定设备能够满足预定的要求。
•校准:校准是指对测量设备进行调整,使之与标准器或者预定的规范相符。
•漂移:漂移是指测量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偏差。
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应包括以下要素:1. 确定计量确认周期在确定计量确认间隔时,应该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来制定计量确认周期:•测量设备类型和用途;•测量设备的设计寿命;•测量设备的使用频率;•测量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接收方或客户的要求。
2. 进行计量确认对于重要的测量设备,应该在计量确认周期内对其进行计量确认。
计量确认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未受到损坏;•进行验证,以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满足预定的要求;•根据需要进行校准。
3. 记录计量确认结果每次进行计量确认时,都应当记录计量确认结果。
记录应包括日期、时间、设备型号、计量结果、检查和校准的操作,以及执行人员的名字。
4. 审核和审批计量确认结果每次进行计量确认后,记录应该提交给专车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
审核人员应该确定记录中的计量确认结果是否满足指定标准。
如果记录符合预期,审核人员应该对记录进行签字和批准。
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的重要性制定良好的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非常重要。
计量确认程序
4.4调整
4.4.1如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不符合计量要求,测量设备使用部门的计量员填写《计量确认记录》,在“计量验证”栏填写“不符合要求”,品质部计量管理员组织测量设备的调整或维修。公司没有能力调整或维修的,计量管理员报品质部经理批准,送检定/校准机构或生产厂家进行调整或维修。
6.2测量设备待计量确认计划
6.3内部验证记录
4.5.2公司授权专职或兼职计量员和部门负责人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计量确认记录。
4.5.3各部门保存计量确认原始记录。
4.6计量确认间隔
4.6.1本公司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测量设备,计量间隔周期为强制检定周期。
4.6.2品质部组织确定非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
4.6.3测量设备检定或校准或计量验证不合格时,应将计量确认间隔缩短至原间隔的1/2或1/3。
****有限公司
计量确认程序
文件编号/版本
发布日期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1目的: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所用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3职责
3.1部门负责人:审核验证记录。
3.2检定员、各部门兼职计量员:进行验证,保持验证记录,贴计量确认标识。
3.3品质部负责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计量要求的导出。
4.8.1以下原因不能进行计量确认的测量设备,计量管理员应填写《测量设备待计量确认计划》,上报品质部主管审核后,贴“待确认”白色标识,暂不进行计量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治理程序
1 目的
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治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体系各单位。
3 定义
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治理职责
4.1设备部是公司计量治理部门,负责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治理。
4.1.1设备部计量治理室负责公司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计量确认间隔审核、计量确认打算治理,监督评价计量确认实绩,制定实施过程的规定。
4.1.2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
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
4.1.3设备部通过合同托付计量外供方实施股份总部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各直属厂部(以下简称各厂部)、技术中心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工作,治理现场检校和测量设备的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流程见附件。
6 流程要求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对象能够是单体设备或其组合(如测量系统)。
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是计量确认依据
6.1.1各厂部等测量设备使用部门依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见治理文件《测量过程治理程序》,表格编号:××)中的配备(计量)要求规定的技术特性进行计量确认。
6.1.2计量检定校准机构依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计量要求和用户的托付要求,配备检校资源和实施计量检定校准。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
测量设备定期检校或更换间隔一般与打算确认间隔相同。
6.2.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测量设备计量治理信息系统中《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
间隔调整方法和标准由设备部制定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计量特性治理标准》(编号)规定。
6.2.2分类治理的测量设备间隔调整按《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编制审核流程执行。
6.2.3非Q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打算实施时刻受主体设备检修打算制约时,在原间隔上延迟一个月内由使用部门进行调整并记录,延迟时应加强检查保持计量特性。
6.3计量检定校准打算
6.3.1各厂部以测量设备计量治理信息系统中《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的间隔提出检定、校准打算。
打算的修改流程与申请流程一样。
6.3.2检定、校准打算由使用部门计量员申请,纳入设备治理信息系统(9672)的测量设备的检校打算由使用部门点检申请、使用部门计量员审核,Q、A类测量设备由设备部审批。
6.3.3纳入设备治理信息系统(××)的测量设备,计量检校周期需与《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的间隔一致,托付检校实施按设备治理信息系统(××)流程执行。
6.3.4开展部门自检的项目,自检打算由该部门自行制定、实施。
6.3.5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由使用部门规定检查、核查等方法维护,规定的检查、核查打算应受控,纳入设备治理信息系统(××)。
6.4计量检定校准实施
6.4.1各厂部等使用部门依据检定校准打算通过治理信息系统或书面进行托付,连同有测量设备标识的实物(需现场检校和协议由设备部计量检定室上门收送除外)送设备部计量检定室。
6.4.2设备部计量检定室实施后将检定校准结果通知使用部
门,并依照检定校准结果来标识或封缄测量设备。
检定校准过程的质量监控按照实验室治理要求执行,由设备部计量检定室形成文件。
6.4.3计量检定室无能力检校或测试的测量设备,由其托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实施,并验收和检查检校结果。
6.4.4各厂部等使用部门按《测量过程治理程序》(10.1测量设备的验收)要求,验收采购后交付使用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合格的结论在一个确认间隔内有效。
标准物质和实物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超过有效期需重新判定,并保存判定记录。
6.4.5设备部计量检定室制定文件,规定从接收到交付过程中搬运、存放、检查等的要求并实施。
6.5测量设备验证(可同意确认)
测量设备验证的专业要求由《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计量特性治理标准》(编号)规定。
6.5.1使用部门收取检定校准证书(或记录)和实物,检查设备状态后验证其是否适用于规定的用途。
6.5.2同意合格结论且检定校准合格状态保持良好的测量设备,适用于规定的用途,同意原检校标志或补标志后可使用。
6.5.3使用部门自校准的测量设备,由该部门计量员组织验证。
6.5.4用于量值溯源和计量核查的标准物质及实物标准由使用部门判定状态后验证。
6.6测量设备不合格处理
使用部门的测量设备治理者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