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数组指南(微软官方)

合集下载

Excel数组函数详解

Excel数组函数详解

Excel中数组函数是指可以接受多个参数的函数,这些函数通常用于批量处理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xcel数组函数及其用法:1. VLOOKUP:用于在表格中查找某个值,并返回该值所在行的行号。

例如,如果要在表格中查找某个人的姓名,可以使用VLOOKUP函数返回该人的行号。

2. HLOOKUP:用于在表格中查找某个值,并返回该值所在列的列号。

例如,如果要在表格中查找某个人的年龄,可以使用HLOOKUP函数返回该人的列号。

3. INDEX:用于在表格中查找某个值,并返回该值所在单元格的值。

例如,如果要在表格中查找某个人的姓名,可以使用INDEX函数返回该人的姓名。

4. CONCATENATE:用于将多个字符串合并成一个字符串。

例如,如果要将多个单元格中的姓名合并成一个姓名列表,可以使用CONCATENATE函数。

5. LEFT、right、mid:用于从一个字符串中提取特定的部分。

例如,如果要从一个字符串中提取前两个字符,可以使用LEFT函数;如果要提取最后一个字符,可以使用RIGHT函数;如果要提取中间的字符,可以使用MID函数。

6. IF:用于根据条件判断结果。

例如,如果要在表格中判断某个人的年龄是否大于18岁,可以使用IF函数返回相应的结果。

7. COUNTIF:用于计算满足某个条件的单元格数量。

例如,如果要在表格中计算某个年龄段的人数,可以使用COUNTIF函数返回该年龄段的人数。

8. SUM:用于计算一组数字的总和。

例如,如果要在表格中计算某个年龄段的总人数,可以使用SUM函数返回该年龄段的总人数。

9. AVERAGE:用于计算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例如,如果要在表格中计算某个年龄段的平均年龄,可以使用AVERAGE函数返回该年龄段的平均年龄。

10. MAX、MIN:用于查找一组数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如,如果要在表格中查找某个年龄段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可以使用MAX和MIN函数分别返回该年龄段的最大和最小年龄。

Excel2016数组公式指南和示例

Excel2016数组公式指南和示例

Excel数组公式指南和示例要成为一名Excel 高级用户,您需要知道如何使用数组公式,它能执行非数组公式所不能执行的计算。

本文内容∙了解数组公式∙了解数组常量∙使用基本数组公式∙使用高级数组公式了解数组公式本节介绍数组公式并解释如何对数组公式进行输入、编辑并解答疑难问题。

为什么要使用数组公式?如果您在Excel 中使用过公式,想必知道利用公式可以执行某些相当复杂的操作。

例如,可以基于给定的年数计算贷款总成本。

但是,如果您确实想精通Excel,还需要掌握如何使用数组公式。

因为使用数组公式可以执行更多复杂的任务,例如:∙计算包含在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的字符数。

∙仅对满足特定条件的数字求和,例如某一区域中的最小值或介于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数字。

∙对一系列值中的每第n 个值求和。

数组公式也被称为“CSE 公式”,这是因为可以按Ctrl+Shift+Enter 在工作簿中输入它们。

数组和数组公式简介如果您有过一点编程经验,可能碰到过术语数组。

在本文中,数组是项的集合。

在Excel 中,这些项可以位于一行(称为一维水平数组)中,也可位于一列(称为一维垂直数组)中或多行和多列(二维数组)中。

无法在Excel 中创建三维数组或三维数组公式。

数组公式是指可以在数组的一项或多项上执行多个计算的公式。

数组公式可以返回多个结果,也可返回一个结果。

例如,可以将数组公式放入单元格区域中,并使用数组公式计算列或行的小计。

也可以将数组公式放入单个单元格中,然后计算单个量。

位于多个单元格中的数组公式称为多单元格公式,位于单个单元格中的数组公式称为单个单元格公式。

下节中的示例将演示如何创建多单元格和单个单元格数组公式。

试一试本练习演示如何使用多单元格数组公式和单个单元格数组公式来计算一组销售数据。

第一组操作是使用多单元格公式计算一组小计。

第二组操作是使用单个单元格公式计算总计。

创建多单元格数组公式1.打开一个新的空白工作簿。

2.复制示例工作表数据,并将它粘贴到的新工作簿中(从单元格A1 开始)。

Excel数组公式应用详解

Excel数组公式应用详解

Excel数组公式应用详解一、什么是数组公式?直接看微软的解释,也许并不是很容易理解,根据个人的理解,让其更直白一点,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引用了数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数值,或是一组或多组数值),并在编辑栏可以看到以“{}”括起来的公式就是数组公式。

而数组公式的作用就是对一组(单个数据可以看成是一组)、多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得到想要的结果。

二、如何输入数组公式既然数组公式是以“{}”括起来的,那是不是在编辑栏在公式的两端分别输入“{}”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Excel中要输入数组公式,必须以特定的方法来输入,算是告诉Excel,我们这里输入的是数组公式。

在某个单元格输入数组公式的方法如下:1.在编辑栏输入完整的公式,并使编辑栏仍处在编辑状态;2.按下Ctrl+Shift+Enter快捷键经过以上两步操作以后,编辑栏会自动脱离编辑状态,并且选中单元格后,在编辑栏可以看到公式的两端有“{}”符号标记,而双击进入公式的编辑状态时,你会发现“{}”符号是不存在的。

三、数组公式有什么用?这里做了一个类似微软官网上的例子,这里详细说明一下用法及好处。

以上面图片中的内容为例,假设我一共买了三支股票,其股份及买入价格分别如图中所示,现在我要计算我的总股本。

正常情况下我应该如何做?在B4输入“=B2*B3”,然后填充至D4单元格,这样B4、C4、D4就分别是每一支股票的股本了,然后在B5单元格再输入“=SUM(B4:D4)”,这样总股本就出来了。

上面的计算过程可以说一点问题没有,也绝对正确。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类似的数据有很多,如果不是计算我自己买的几支股票而是其他类似情况的数据处理的时候,采用上面的方法时,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了。

我们再回到第一幅图中的公式“{=SUM(B2:D2*B3*D3}”,此公式便是一个典型的数组公式的应用,此公式的作用就是计算B2*B3、C2*C3以及D2*D3的和。

而B2:D2*B3*D3便是一个数组,其中包含三个元素,各元素的值就分别是各项的乘积。

动态数组很强大,Excel的“新”功能

动态数组很强大,Excel的“新”功能

动态数组很强⼤,Excel 的“新”功能今天介绍下Excel 的新功能,动态数组。

当然,这个功能并不算新,不过对于⼤部分使⽤Excel 的朋友,这应该是个新功能。

尤其是对于关注本公众号的粉丝来说,这个功能我们还没有介绍过。

也没有在任何案例中⽤过。

这个功能只能在Excel 2019或者Office 365中使⽤。

这也是我⼀直没有给⼤家介绍的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以动态数组为代表的⼀⼤批功能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Office 365和Excel 2019中。

跟Power Query 和Power Pivot 不⼀样,这些功能都是对每个⼈的⽇常⼯作⾮常有帮助的,可以说是提⾼我们⼯作效率的利器,因此,还是很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下的。

01认识动态数组在Excel 中,数组都是被作为“⾼级”功能看待的!⼀般,说到数组公式,很多⼈⼼⾥就先有了三分敬畏。

确实,⼀般⽤到数组公式的地⽅,那个公式往往⽐较复杂。

⽽且,输⼊的时候还必须使⽤CTRL+SHIFT+回车三个键⼀起输⼊。

下图就是⼀个在以前版本的Excel 中,使⽤数组公式的例⼦:这⾥,我们使⽤了公式:这就是⼀个数组公式。

普通的IF 公式是这样的,意思是判断B2是否⼤于4,如果是,则返回B2,否则就返回0。

⽽公式:的意思则是,判断B2:B7中的每个单元格的值是否⼤于4,如果是,则返回对应单元格的值,否则就返回0。

这个公式会返回⼀个1列6⾏的数据结果,所以是个数组公式,必须通过CTRL+SHIFT+ENTER 输⼊:返回的结果被放置在D2:D7区域这个公式的返回结果区域(D2:D7)是⼀个整体,如果你想操作修改其中的⼀个单元格(⽐如删除第⼀个单元格的公式),就会报错:=IF(B2:B7>4,B2:B7,0)=IF(B2>4,B2,0)=IF(B2:B7>4,B2:B7,0)这种传统的数组公式,有两个不太⽅便的地⽅:1. 公式输⼊必须实现确定范围,⽐如,我必须⾸先圈定跟返回数组⼀样⼤⼩(7⾏1列)的区域2. 删除公式时必须选中整个结果区域⼀起操作3. 输⼊公式必须使⽤CTRL+SHIFT+ENTER3键⽽在新版本的Excel 中,动态数组是这样的:只要在D2单元格中输⼊公式:按回车(只要按回车就可以,不需要三键),公式输⼊成功:注意看公式编辑栏中,公式并没有{}。

excel中数组的用法

excel中数组的用法

excel中数组的用法Excel中数组的用法Excel中的数组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功能,它可以让用户在一个单元格中存储多个值。

这种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地处理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Excel中数组的用法。

1. 数组的定义数组是一种数据类型,它可以存储多个值。

在Excel中,数组通常用于存储一列或一行的数据。

例如,如果您想要存储一列数字,您可以使用数组来存储这些数字。

2. 数组的创建在Excel中,创建数组非常简单。

您只需要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多个值,然后按下Ctrl + Shift + Enter键。

这将告诉Excel您正在创建一个数组。

Excel会自动将这些值放在一个大括号中,表示它们是一个数组。

3. 数组的使用一旦您创建了一个数组,您可以使用它来进行各种计算。

例如,您可以使用SUM函数来计算数组中所有数字的总和。

您也可以使用AVERAGE函数来计算数组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

4. 数组的扩展如果您想要扩展数组,您可以使用Excel的填充功能。

例如,如果您有一个包含数字的数组,您可以使用填充功能来扩展该数组,以包含更多的数字。

您只需要选中数组,然后拖动填充手柄即可。

5. 数组的筛选如果您想要筛选数组中的数据,您可以使用Excel的筛选功能。

您只需要选中数组,然后点击“数据”选项卡上的“筛选”按钮。

这将打开一个筛选菜单,您可以使用它来筛选数组中的数据。

Excel中的数组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功能,它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地处理数据。

通过使用数组,您可以在一个单元格中存储多个值,并使用各种函数来计算这些值。

如果您还没有使用过Excel中的数组,请尝试一下,您会发现它可以让您的工作更加轻松和高效。

Excel电子表格

Excel电子表格

Excel电子表格•Excel电子表格基本概念与操作•数据输入、编辑与格式化•公式与函数在Excel中的应用•数据分析工具在Excel中的应用目•协作与共享功能在Excel中的实现•Excel高级功能拓展应用录Excel电子表格基本概念与操作Excel简介及功能概述0102工作簿、工作表与单元格概念工作簿(Workbook)01工作表(Worksheet)02单元格(Cell)03基本操作:打开、保存、关闭文件打开文件通过Excel应用程序或双击Excel文件图标打开文件。

保存文件使用“保存”或“另存为”命令将工作簿保存到指定位置,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件格式如.xlsx、.xls等。

关闭文件点击Excel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或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关闭当前工作簿。

界面布局与自定义设置界面布局自定义设置数据输入、编辑与格式化数据输入方法及技巧直接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注意数据类型与格式。

通过“数据”选项卡中的“从文本/CSV”或“从其他来源”等选项导入外部数据。

在输入连续的数据序列时,可以使用填充手柄快速填充。

通过设置数据验证规则,限制用户输入的数据类型或范围。

手动输入导入外部数据使用填充序列使用数据验证复制和粘贴剪切和粘贴删除单元格内容撤销和恢复操作数据编辑:复制、粘贴、删除等格式化数据: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01020304字体设置颜色设置对齐方式边框和底纹应用场景在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领域广泛应用,如突出显示特定数据、标识异常值等。

将数据以图标的形式展示,增加数据的可读性。

色阶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等级以不同的颜色展示,直观反映数据分布。

条件格式设置选中单元格或区域,通过“开始”选项卡中的“条件格式”数据条条件格式设置及应用场景03公式与函数在Excel中的应用公式编写规则以等号(=)开头。

可以包含单元格引用、数值、算术运算符和函数。

=A1+B1`=SUM(A1=IF(A1>B1,"是","否")计算指定单元格区域或值的和,如`=SUM(A1:B2)`。

microsoft excel 使用手册

microsoft excel 使用手册

microsoft excel 使用手册一、概述Microsoft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统计、分析、预测等领域。

本使用手册旨在帮助用户快速掌握Excel 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基本操作1.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使用Excel前,请先打开应用程序。

如需关闭Excel,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或使用快捷键Alt+F4。

2.创建和编辑工作簿:新建一个工作簿,可以点击文件->新建->工作簿。

编辑工作簿时,可以使用各种表格和工具进行数据录入、计算、筛选、排序等操作。

3.单元格操作:选择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可以进行复制、粘贴、移动、删除等操作。

同时,还可以设置单元格格式(如数字格式、对齐方式、字体、边框等)。

4.公式和函数:使用Excel内置函数可以进行各种数据计算,如求和、平均值、计数等。

同时,还可以使用自定义公式进行更复杂的计算。

三、功能详解1.数据筛选:使用数据筛选功能,可以根据特定条件对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和分组,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2.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交互式报表,可以通过拖拽字段来动态生成报表,适用于数据分析、报表制作等场景。

3.图表制作:使用Excel的图表功能,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趋势。

可以创建各种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并根据需要对图表元素(如标题、轴标签、图例等)进行设置。

4.数据分析工具:Excel内置了许多数据分析工具,如数据模拟分析、数据假设分析等,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5.导入和导出数据:Excel支持多种数据导入方式,如从文本文件、数据库、网站等导入数据。

同时,还可以将数据导出为多种格式(如CSV、Excel、PDF等)。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表格数据格式化错误:请检查单元格格式设置,确保与要输入的数据类型匹配。

2.公式或函数计算结果错误:请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以及所使用的函数是否正确。

微软官方Word、Excel、Powerpoint 教程、快捷键等《操作快速指南》

微软官方Word、Excel、Powerpoint 教程、快捷键等《操作快速指南》

更好地访问图表功能
创建一个推荐的图表是开始工作的绝佳方式,但您可能还是想要自定义样式以及显 示您想自定义的特定数据。 Excel 2013 在图表旁边为您提供这些选项。您只需单击“图表元素”、“图表样式” 或者“图表筛选器”按钮以微调图表。
键入数据时,您可能会注意到 Excel 会在检测到一个图案时,自动填充值。您将获 得“快速填充选项”按钮以进一步做出决定。
浏览功能区
如果您使用过较早版本的 Excel 的功能区,您将会注意到一些变化。“插入”选项 卡上有一些新按钮,可以帮助您创建图表和数据透视表。还有一个新的“筛选器” 组,它包含的按钮可用于创建切片器和日程表。
当您在处理其他事情,如图表和数据透视表时,会显示其他选项卡。这些选项卡同 样做了更改,以便于查找内容。
审阅 视图
“校对”、“批注”和“更改”组。 “工作簿视图”、“窗口”和“宏”组。
不使用功能区来应用功能
在 Excel 2013 中,一些很常用的但是很难找到的命令和按钮变得触手可及。 当您在工作表上选择数据时,会显示“快速分析”按钮。该按钮能使您快速访问许 多有用的但您可能都不知道的功能,并在您固定这些功能之前,根据您的数据来预 览这些功能。
管理文件 打开、保存、打印以及共享您的 文件。也可以在此视图中更改选 项及帐户设置。
访问其他选项卡 当您需要时,会有更多选项卡显 示在功能区,如图表或数据透视 表选项卡。
获取视觉提示 请注意显示在工作表上的操作按 钮以及显示数据更改的动画。
显示快捷键 右键单击您的工作表、图表或数据 透视表数据。Excel 将会向您展示与 您的数据相关的命令。
切换视图 切换至阅读视图、打印视 图或 Web 视图。
字数统计 在此处查看字数统计。选择一 些文本以查看选中部分的字数 统计。

ExcelVBA数组入门教程

ExcelVBA数组入门教程

ExcelVBA数组入门教程Excel VBA数组入门教程1. 前言:不要把VBA数组想的太神秘,它其实就是一组数字而已。

2. 数组的维数:Sub 数组示例()Dim x As Long, y As LongDim arr(1 To 10, 1 To 3) '创建一个可以容下10行3列的数组空间For x = 1 To 4For y = 1 To 3arr(x, y) = Cells(x, y) '通过循环把单元格区域a1:c4的数据装进数组中Next yNext xMsgBox arr(4, 3) '根据提供的行数和列数显示数组arr(1, 2) = "我改一下试试" '你可以随时修改数组内指定位置的数据MsgBox arr(1, 2)End Sub总结:二维是由行和列表示的数组,如ARR(3,2)表示数组中第3排第2列的元素。

而一维数组只是由一个元素决定,如ARR,4,表示数组中第4个元素3. 把单元格数据搬入内存:一、声明:Dim arr as Variant '声明一个变量,不能声明其他数据类型Dim arr(1 to 10, 1 to 2 ) , 这种声明也是错误的,固定大小的VBA数组是不能一次性装入单元格数据戒:dim arr() 这种声明方式是声明一个动态数组,也可以装入单元格区域,构成一个VBA数组。

二、装入arr =range("a9:c100") '装入很简单,变量 = 单元格区域三、读出装入数组后的单元格数值,可以按数组名称(行数,列数) 直接读取该位置的值,如下面的代码。

Msgbox arr(3,2) '就可以取出搬过去的而构成的数组第3行第2列的内容四、示例Sub s3()Dim arr() '声明一个动态数组,动态指不固定大小,Dim arr1 '声明一个Variant类型的变量arr = Range("a1:c7") '把单元格区域A1:C7的值装入数组arrarr1 = Range("a1:c7") '把单元格区域A1:C7的值装入数组arr1MsgBox arr(1, 1) '读取arr数组中第1行第1列的数值MsgBox arr1(2, 3) '读取arr1数组的第2行第3列的数值 End Sub4. 把单元格数据搬入内存:Sub test()Dim arr '声明一个变量用来盛放单元格数据Dim x As Integerarr = Range("a2:d5") '把单元格数据搬入到arr里,它有4列4行For x = 1 To 4 '通过循环在arr数组中循环arr(x, 4) = arr(x, 3) * arr(x, 2) '数组的第4列(金额)=第3列*第2例Next xRange("a2:d5") = arr '把数组放回到单元格中End SubSub test1()Dim arr(1 To 5) '声明一维数组For x = 1 To 5arr(x) = x * 2 '通过循环给每个位置赋值Next xRange("A1:E1") = arr '把数组导入到excel中的a1:e1单元格中Range("A1:A5") = Application.Transpose(arr) '如果是放在一列中,就需要对数组进行转置后再存放End Sub5. 动态数组的声明:Sub darr()Dim arr() '声明一个动态的arr数组(不知道它能盛多少数据)Dim kk = Application.WorksheetFunction.CountIf(Range("a2:a6"),">10") '计算大于10的个数ReDim arr(1 To k) '再次声明arr的大小,正好盛下k数量的值For x = 2 To 6If Cells(x, 1) > 10 Thenm = m + 1arr(m) = Cells(x, 1) '通过循环把大于10的数字装入数组End IfNext xMsgBox arr(2)End Sub6. 动态数组的声明:arr(-19 to 8) 这个数组的编号就是从-19开始的.那么它的最小编号就是-19,最大编号是8, 如果用语句返回就是:Sub t1()Dim arr(-19 To 8)MsgBox UBound(arr) '返回最大编号,结果为8MsgBox LBound(arr) '返回最小编号,结果为-19End Sub如果是有行列组成的二维数组呢?二维数组返回行的下标和列的下标见下例Sub t2()Dim arr(-19 To 8, 2 To 5)MsgBox UBound(arr) '返回第1维(行的)最大编号,结果为8MsgBox LBound(arr) '返回第1维(行的)小编号,结果为-19MsgBox UBound(arr, 2) '返回第2维(列的)最大编号,结果为5MsgBox LBound(arr, 2) '返回第2维(列的)最小编号,结果为2End SubSub t3()Dim arrarr = Sheets(1).UsedRange 'Usedrange的行数和列数是未知的MsgBox UBound(arr, 1) '可以计算这个区域有多少行MsgBox UBound(arr, 2) '可以计算出这个区域有多少列 End Sub7. 使用Array函数创建常量数组:使用Array函数创建数组1维常量数组:Array("A",1,"C")2维常量数组: Array(Array("a", 10), Array("b", 20),Array("c", 30))也可以调用excel工作表内存数组:1维数量: [{"A",1,"C"}]2维数量:[{"a",10;"b",20;"c",30}] 内存常量数组有什么作用呢?1、简化赋值比如:我需要给数组arr分别赋值10 ,20,30,40 ,一般就需要分别赋值,即: arr(1)=10arr(2)=20arr(3)=30arr(4)=40而使用常量数量,只一句话:arr=array(10,20,30,40)2、调用工作表函数时使用:Sub mylook()Dim arrarr = [{"a",10;"b",20;"c",30}]MsgBox Application.VLookup("b", arr, 2, 0) '调用vlookup时可以作为第二个参数End Sub8. 数组的合并和字符串拆分,Join & Split,:多个字符的合并和字符串按规律的拆分是经常遇到的,如:A-REW-E-RWC-2-RWC 按分隔符-拆分成6个字符放在一个数组中有一组数array(23,45,7,1,76)想用分隔符-连接成一个字符串上面两种情况VBA提供了一对函数,即:split,字符串,"分隔符",拆分字符串join(数组,"分隔符") 用分隔连接数组的每个元成一个字符串Sub t1()Dim arr, myst As Stringmyst = "A-REW-E-RWC-2-RWC"arr = Split(myst, "-") '按-分隔成一组数装入数组中'MsgBox arr(0) '显示数组的第一个数(分隔后的数组最小下标为0,不是1),显示结果为AMsgBox Join(arr, ",") '再用","把数组的每个值连接成一个字符串,结果为"A,REW,E,RWC,2,RWC"End Sub值得注意的是:split和join只能对一维数组进行操作,如果是单元格戒二维数组怎么办?只有一条途径,想办法转换为一维数组:Sub t2()Dim ARRARR = Application.Transpose(Range("a1:a3")) ‘用转置的方法,把单元格一列数据转换成一维数组MsgBox Join(ARR, "-")End Sub9. Filter函数实现数组筛选:数组的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条件,从数组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值,组成一个新的数组,实现数组筛选的VBA函数是:Filter函数用法:Filter(数组, 筛选的字符, 是否包吨)Sub DD()arr = Array("ABC", "A", "D", "CA", "ER")arr1 = VBA.Filter(arr, "A", True) '筛选所有吨A的数值组成一个新数组arr2 = VBA.Filter(arr, "A", False) '筛选所有不吨A的数值组成一个新数组MsgBox Join(arr2, ",") '查看筛选的结果End Sub遗憾的是函数只能进行模糊筛选,不能精确匹配。

excel生成数组的函数

excel生成数组的函数

excel生成数组的函数在Excel中,可以使用多个函数来生成数组。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函数及其用途:1.SEQUENCE函数:该函数可用于按指定步长生成数字序列。

例如,要生成从1到10的序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EQUENCE(10,1,1,1),其中10是要生成的数字个数,1表示序列为列向量,1是起始值,1是步长。

2.ROW函数和COLUMN函数:这两个函数分别返回单元格所在的行和列数。

可以将它们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来生成数组。

例如,要生成1到10的序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OW(1:10)或=COLUMN(A:J)。

3.RAND函数和RANDBETWEEN函数:RAND函数会生成一个0到1之间的随机数,而RANDBETWEEN函数会生成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整数。

可以将它们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来生成随机数组。

例如,要生成5个0到1之间的随机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ANDARRAY(5,1,0,1),其中5是要生成的数字个数,1是列数,0是最小值,1是最大值。

4.REPT函数:该函数可用于将文本重复多次。

可以将它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来生成重复的数组。

例如,要生成10个"A",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EPT("A",10)。

5.TRANSPOSE函数:该函数可用于将行向量转换为列向量,或将列向量转换为行向量。

可以将它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来转换数组的方向。

例如,要将行向量{1,2,3,4,5}转换为列向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TRANSPOSE({1,2,3,4,5})。

6. 矩阵计算函数:Excel还提供了一些矩阵计算函数,如MMULT(矩阵乘法),MINVERSE(矩阵求逆)等。

可以将它们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来生成数组。

例如,要生成一个矩阵,其中每个元素为1,可以使用以下公式:=MMULT(ROW(1:5)^0,TRANSPOSE(COLUMN(A:E)^0))。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函数示例,Excel还有很多其他函数可以生成数组。

Excel中数组函数的运用(excel函数)

Excel中数组函数的运用(excel函数)

Excel中数组公式非常有用,尤其在不能使用工作表函数直接得到结果时,数组公式显得特别重要,它可建立产生多值或对一组值而不是单个值进行操作的公式。

输入数组公式首先必须选择用来存放结果的单元格区域(可以是一个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锁定数组公式,Excel将在公式两边自动加上花括号“{}”。

注意:不要自己键入花括号,否则,Excel认为输入的是一个正文标签。

编辑或删除数组公式编辑数组公式时,须选取数组区域并且激活编辑栏,公式两边的花括号将消失,然后编辑公式,最后按Ctrl+Shift+Enter键。

选取数组公式所占有的区域后,按Delete键即可删除数组公式。

下面介绍几个使用数组公式的例子。

1、有如图所示的工作表,需分别计算出两个班的男女生人数。

单元格B22中的公式为:=SUM((A2:A20="一1班")*(D2:D20="男")),再按Ctrl+Shift+Enter键。

这个数组公式创建了一个条件求和,若在A2:A20中出现值“一1班”,则返回一个逻辑值“true”,值为“1”,若D2:D20中出现值“男”,也返回一个逻辑值“true”,值为“1”,则数组公式将与其相对应的值相乘并累加,若是1*1=1,则加1,若是其他就返回1*0=0或是0*1=0,则累加零。

(虽然数组A2:A20和D2:D20均在工作表中,但其相乘的数组A2:A20和D2:D20不在工作表中,因此必须使用数组公式)。

求女生一1班的女生人数也是一样,把公式改为:=SUM((A2:A20="一1班")*(D2:D20="女")),当然,要是求一2班或是其它班级的男女生数也是一样的道理,请大家自己领会。

2、在统计考试成绩的时候,有可能要统计出90—100分、80—89分、70—79分等各分数段的人数,并计算出占班级人数的百分比,这时也要利用数组公式更方便。

excel中数组的用法

excel中数组的用法

Excel中数组的用法
Excel中数组常常用来储存一组数据,方便我们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在Excel 中使用数组。

一、定义数组
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左右方括号来定义一个数组。

例如:{1,2,3,4,5}就是一个由1、2、3、4、5五个元素组成的数组。

二、使用数组进行计算
定义好数组后,我们可以使用Sum函数或Average函数等来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计算。

例如:
=SUM({1,2,3,4,5})可以计算数组中所有数的和。

三、使用数组进行筛选
我们可以使用Excel中的Filter函数来过滤数组中的数据。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国家列表(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和其所处洲份列表(亚洲、北美洲、欧洲)都定义为数组,然后利用Filter函数来过滤国家所处的洲份。

四、动态数组
在Excel2019及以后版本中,我们可以使用动态数组,使得数组可以自动调整大小,方便我们进行数据处理。

例如:=SORT(A1:A8)可以自动调整为=SORT(A1:A10),当我们向这个数组添加更多元素时,函数也会自动修改。

五、多维数组
在Excel中,我们也可以定义多维数组。

例如:{{1,2,3},{4,5,6}}就是由两个数组组成的二维数组。

我们可以使用Index函数来访问特定元素。

例如,=INDEX({{1,2,3},{4,5,6}},2,2)可以返回第二行第二列的元素。

总结
Excel中的数组可以大大地提高我们的数据处理效率,因此掌握数组的用法对于工作中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EXCEL数组公式大全

EXCEL数组公式大全

EXCEL数组公式大全Excel是一款非常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其中包含了众多方便实用的函数和公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Excel数组公式,帮助您更好地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SUM函数:用于对一列或一组数字进行求和。

例如,=SUM(A1:A10)将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和。

2.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例如,=AVERAGE(A1:A10)将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平均值。

3.MAX函数和MIN函数:分别用于找出一列或一组数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如,=MAX(A1:A10)将找出A1到A10单元格中的最大值。

4.COUNT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一组数字的数量。

例如,=COUNT(A1:A10)将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数量。

5.SUMIF函数:用于根据条件对一列或一组数字进行求和。

例如,=SUMIF(A1:A10,">5")将计算大于5的单元格的和。

6.AVERAGEIF函数:用于根据条件计算一列或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例如,=AVERAGEIF(A1:A10,">5")将计算大于5的单元格的平均值。

7.COUNTIF函数:用于根据条件计算一列或一组数字的数量。

例如,=COUNTIF(A1:A10,">5")将计算大于5的单元格的数量。

8.VLOOKUP函数:用于在一个表格中查找一些值,并返回该值所对应的其他信息。

例如,=VLOOKUP("苹果",A1:B10,2,FALSE)将在A1到B10范围内查找"苹果",并返回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列的值。

9.HLOOKUP函数:与VLOOKUP函数类似,但用于在表格的水平方向上进行查找。

10.INDEX函数和MATCH函数:分别用于在数组中查找一些值的位置,并返回该值所在的行、列或单元格的值。

例如,=INDEX(A1:B10,MATCH("苹果",A1:A10,0),2)将在A1到B10范围内查找"苹果",并返回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列的值。

Excel|数组公式及使用或返回数组的函数

Excel|数组公式及使用或返回数组的函数

Excel|数组公式及使用或返回数组的函数在各种高级程序设计的语言中,数组和数组公式都是一种数据结构,在Excel 2007中同样也支持简单的数组结构。

数组是单元的集合或是一组处理的值集合,这些元素按顺序存储在一起,可以通过对元素的需要获取指定的元素。

如{2,4,6,8,10}就是一个数组,它是5个元素的集合。

在Excel中,数据是按照单元格的行列顺序排列的,可以将连续的数据作为一个数组。

在Excel中,表示数组的方法一般是用一对大括号将数据或单元格引用括起来,如{A2:D5}。

在Excel中,数组的维数包括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数组的维数与工作表的行列对应,如一维数组可以存储在由一个数据行或列组成的区域中,二维数组可以存储在一个矩形的单元格区域中。

在Excel中定义公式时,可以引用区域数组或常量数组,这样定义出来的公式称为数组公式。

数组公式可以返回单个结果也可以返回多个结果。

输入数组公式,首先必须选择用来存放结果的单元格区域(返回多个结果的数组公式要选择多个单元格),数组公式输入完成后,需要按组合键“control+shift+enter'来锁定数组公式,Excel将在公式两边自动加上花括号“{}”。

在返回多个结果的数组公式中,数组包含数个单元格,这些单元格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不能单独编辑数组里的某一个单元格。

在编辑数组前,先选取整个数组。

关于数组公式的一些细节,请见下面的文章:《Excel|细说数组公式及其优势》Excel有部分函数能处理数组,有的函数需要使用数组作为参数,有的函数返回数组形式的处理结果,或者既能处理数组也能返回数组。

函数作用参数为数组返回数组Column 返回指定引用的列标 否 若参数为区域,返回数组 Columns 返回数组或引用的列数 是 否 Row 返回引用的行号 否 若参数为区域,返回数组 Rows 返回应用或数组的行数 是 否 Growth 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指数增长值 是 是 Linest 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直线拟合,返回描述此直线的数组 否是 Logest 在回归分析中,计算最符合数据的指数回归拟合曲线,并返回描述该曲线的数值 否是 Trend 返回一条线性回归拟合线的值 是 是 Lookup 从单行或单列区域或者从一个数组返回值 是否 Hlookup 在表格或数值数组的首行查找指定的值,并在表格或数组或指定行的同一列中返回一个数值是否 Vlookup 在表格数组的首列查找指定的值,并由此返回表格数组当前行中其他列的值 是否 Index 返回表或区域中的值或值的引用 是 是 Match 返回在指定方式下与指定数值匹配的数组中元素的相应位置 是否 Mdeterm 返回一个数组的矩阵行列式的值 是 否 Minverse 返回数组中存储的矩阵的逆矩阵 是 是 Mmult 返回两个数组的矩阵乘积 是 是 Sumproduct 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是否 Transpose 返回转置单元格区域 是是。

微软Excel SAMaRT用户指南(高级版)说明书

微软Excel SAMaRT用户指南(高级版)说明书

SAMaRT User Guide – Microsoft Excel (Advanced version)Before you start (2)Macros (2)Exploring the tool (2)Using the tool for the first time (3)Introduction page (3)Changing the drop down list options (3)Entering data into the tool (4)The Entry Form (4)Entering your data (4)Amending and deleting existing data (4)Analysing your data (5)Filtering your data (5)Pivot Tables (6)How pivot tables are set out (6)Grouping your data (7)Amending the pivot tables (8)Using the pivot table drop down lists (8)Adding a pivot table field (9)Removing a pivot table field (9)Rearranging the pivot table fields (10)Creating a new pivot table (10)Charts (11)Printing (11)Before you startSickness absence data is sensitive information. To prevent any unauthorised access to the tool, you should:a) Protect the tool with a password. On the top menu go to Tools>>Options,then the Security tab, and enter in a password in the ‘password to open’ field and press OK. It will prompt you to re-enter your password. Then save toensure the security changes are kept. The tool will now require a password to be entered any time it is opened.b) Store the files in a secure folder on your computer or network.Remember to back up your files on a regular basis, maintaining all necessary security.MacrosDepending on your computer’s security settings, you may need to change the security settings of Excel in order to be able to accept the macros that the tool uses.Go to Tools>>Options, then click on the ‘security’ tab. Then click on the ‘Macro Security’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You will be taken to a security box which sets out the security levels of running macros. Set this to ‘Medium’ which allows you to choose whether or not to run macros.Close Excel, and open the tool again. You should be greeted with this box if your security settings are set at ‘medium’. Press ‘Enable Macros’ as indicated by the red arrow.Exploring the toolThe tool is made up of six different worksheets.1. Instructions – this is the page that will appear each time you open the tool. Itcontains brief instructions on how to use the tool.2. Entry Form – this is the form you should use to enter information on episodesof absence in your organisation.3. Absence Record – this worksheet is where your data entered through theEntry Form is stored. Here you can amend/delete any records you haveentered. You can also enter records directly into this worksheet without using the Entry Form.4. Total Days Absence – this worksheet contains a pivot table to enable you toanalyse your sickness absence data. This pivot table shows you the totalnumber of working days absence for each employee.5. Total Absence Type – this worksheet contains another pivot table to help youto analyse your data. It shows the total number of working days absent foreach employee, organised by type of absence.6. Code Lists – this worksheet lists the codes used in the drop down listscontained in the Entry Form and Absence Records. It is possible to changethese codes to better suit your business. For more instructions on how to dothis, please see the next section.7. Troubleshooting/FAQs page – this worksheet contains condensed informationfrom this user guideUsing the tool for the first timeIntroduction pageWhen you open the Excel file, you will be gree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page containing instructions on what to do before you start using the tool and brief user instructions on how to use the tool. We recommend you read these through carefully before you begin.Changing the drop down list optionsThe Entry Form and Absence Record worksheets use ‘drop down lists’ for some of the fields. Drop down lists contain a finite number of options to choose from, in order to make data entry easier. If you try to enter an option that is not in the drop down list, you will be greeted with an error message saying ‘the value you have entered is not valid’. The lists have already been populated and can be found under the Code Lists tab.You may wish to change the options available to you in the dropdown lists, e.g. if the job pattern options are not applicable to your business.Please note: You can only change these codes before you start entering data. Once data is entered you cannot change the codes. We recommend that before you start to enter data, you have a look at the codes to determine whether you need to make any changes.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do not change the Absence Type and Illness Categories as these are standardised fields.When you click on the Code Lists tab you will be greeted with a text box saying “Please don’t change or remove current existing categories”. This is referring to the absence type and illness categories. If you feel it would make the tool easier for you then follow these instructions:1. Find the column of categories you wish to change, and delete the optionsthat aren’t relevant to you and add your new options2. These changes will automatically be included in the ‘EntryForm’ and the‘AbsenceRecord’ drop down lists.The maximum number of options is set at what is already listed e.g. there are currently 6 options under job pattern; therefore you can only have up to 6 options of your own choosing. If you add more than 6, the extra options will not appear in the‘AbsenceRecord’ drop down lists; however they will appear in the ‘EntryForm’.You can add additional columns to the Absence Record (e.g. department); however these will not appear in the EntryForm, and so data entry will have to be done directly into the AbsenceRecord sheet. The tool has a comments field that you can use for any extra information.Entering data into the toolThe Entry FormOnce you are ready to use the tool, press the ‘EntryForm’ tab as indicated by the red arrow.The entry form contains the fields that you should fill in for each separate episode of absence. You do not have to fill out every field, but in order to gain the most complete records; we recommend that you fill out as much as possible.Entering your dataUse the ‘EntryForm’ to enter in your absence records. It is also possible to bypass the entry form and enter your data straight into the ‘AbsenceRecord’ sheet.You should ensure that the start date of absence column is always filled out correctly.Enter your employees’ names in the way you want the records to appear i.e. surname then first name, or first name then surname. The way you choose will affect the way you can sort your names.Amending and deleting existing dataIf you need to amend a record already entered, you can do this in the‘AbsenceRecord’ tab. Identify the record you wish to change and amend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directly in the cell.You can also delete entire records from this tab. As shown below, simply select the row you wish to delete by clicking on the row number at the very left of the screen (in the example, this is row 3). Then right click and select ‘delete’ from the options thatappear, as indicated by the red arrow below. Do not simply clear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row by pressing delete on your keyboard, you need to delete the row in its entirety.Analysing your dataFiltering your dataYou can filter your data in order to see only certain information, such as an individual employee.To set up auto-filter, select all of the headings in row 1 (e.g. employee name, emp id D.O.B and so on), then go to the data menu found at the top of excel, select ‘filter’ and then ‘autofilter’ as shown below by the red arrow in the screen shot below.You should now see drop down arrows to the right of every heading as shown below. You can use these filters to show you different things.For example, you can see how many episodes of absence each employee has by pressing the filter for employee name (as shown by the red arrow) and selecting the desired name from the list, or the top 10 names that appear most often.Another example would be to select a specific illness category (column K) e.g. back problems, to see how many employees have had time off for this category.You can also use the auto-filter to sort your data (in either ascending or descending order of the column selected).This will also work if you want to sort your data while it is filtered. For example, your data is currently filtered to show only Chris’s absences, and you want to sort his absences by start date of absence. Just press the arrow next to ‘start date of absence’ and then press ‘sort ascending’.Pivot TablesThis tool uses pivot tables as a way to analyse your data. There are two pivot tables set up for you in this tool:1. Total days absence2. Total days by absence typeThe data you enter in the entry form/absence recording sheet will automatically appear in the pivot tables.Note: You need to have at least 5 episodes of absence entered before you begin to analyse your data to ensure the pivot table works correctly.How pivot tables are set outPivot tables are set out in ‘row’, ‘column’ and ‘data’ areas.1. The row areas control the data to be displayed and are the fields on the left ofthe table. They are in the red box on the screen shot below.2. The column areas also control the data to be displayed and are the fieldsrunning along the top of the table. They are in the green box on the screenshot below.3. The ‘data’ area identifies the data to be summarised and is where all thenumbers are. The area is in the yellow box on the screen shot below.It is possible to amend the pivot tables to show you something new e.g. number of days absent by job title.Hint: Save an existing pivot table in a new worksheet before amending it. This way, you will retain the original table, and have a new one already linked to the raw data that you can amend until you are happy with what it is showing you. You can create as many new worksheets as you want, so you end up with a number of different results tables showing you different things. To save in a new worksheet:1. Right click on the tab (found at the bottom of the screen) of the table you wishto copy e.g. ‘Total absence type’2. Select ‘Move or Copy’ in the options that appear3. Select where you want the sheet to appear e.g. ‘move to end’ will place thesheet last after all existing sheets4. Select ‘Create a copy’5. Rename your new sheet by right-clicking on the tab and selecting the‘rename’ option.Grouping your dataThere are various ways to group your data e.g. by month, quarter, year. The pivot tables are, as a default, grouped by month.To organise your data by another time period, right click on the ‘Start date of Absence’ field, then go to ‘Group and Show Detail’ then ‘Group’ as indicated by thescreen shot below.that will appear.You can also ungroup your data by following the above procedure, but instead ofclicking on ‘group’, click ‘ungroup’. This will cause your data to be organised byindividual start dates of absence.Amending the pivot tablesUsing the pivot table drop down listsIt is possible to amend the pivot table to show only certain types of absence. To dothis, you need to click on ‘absence type’ as indicated by the red arrow. This willprovide you with the option of choosing what absence types show up on the table.You can change this as often as you wish. The same thing can also be done for theemployees or start date of absence. Simply click ‘EmployeeName’ or ‘Start Date ofabsence’ and follow the same procedure. This will allow you to analyse the data byabsence type, or by specific employees or dates.Adding a pivot table fieldYou can change the fields of the pivot tables. To do so, first make sure the PivotTable Field List is visible. If it isn’t, simply right-click anywhere on the pivot table and select the option ‘Show Field List’,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ptions.To add a field, e.g. Job pattern, to the row pivot table area (e.g. where the start date of absence is set out):1. select it on the PivotTable Field List; then2. select ‘Row Area’ in the drop down list at the bottom of the Field List; then3. click ‘Add to’ as indicated by the red arrowIf you want to add a field to the columns e.g. where the absence type is set out, follow the same steps but select ‘Column Area’ in the drop down list at the bottom of the Field List.The data area is different to the row and column areas and we recommend you do not add anything to this area as it may produce confusing results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field added contains text, numbers or blank spaces.Removing a pivot table fieldIf you want to remove a field, click on the field heading (not the drop-down arrow) – in this example the absence type as indicated by the red arrow – drag back to the PivotTable Field List, as indicated by the black arrow, until a red cross appears nextto the mouse pointer, and release.Rearranging the pivot table fieldsIt is also possible to rearrange the fields. To do this, just click on the Field heading (not the drop down arrow) and drag to the desired position. A grey shaded line will appear as you drag the fields, wait until this shaded line is at the desired place and then release. For example:•You can drag the ‘EmployeeName’ field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pivot chart i.e.the ‘row’ area simply by dragging it onto the ‘start date of absence’ field i.e.the field current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art. The chart will now beorganised firstly by employee name, and then start date of absence.•You can also drag the fields from the row position to the column position and vice versa. From there you can rearrange them in the desired order following the above step.Creating a new pivot tableIf you want to leave the provided Pivot Tables as they are, you can create additional ones that show different trends. To create a new Pivot Table,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below.1. Go to the ‘AbsenceRecord’ sheet2. On the Data menu, click ‘PivotTable and PivotChart Report’.3. In step 1 of the PivotTable and PivotChart Wizard, click ‘Microsoft office ExcelList or Database’, and then under ‘What kind of report do you want tocreate?’, click ‘PivotTable’.4. In step 2 of the wizard, select the ‘AbsenceRecord’ sheet and drag/highlightcolumns headings from A to S (or alternatively, you can choose to onlyinclude a certain range of columns to include in data analysis).5. In step 3 of the wizard, click ‘New Sheet’ and click Finish. This will create anew sheet with Pivot Table. Rename the new sheet.6. From here, you can drag and drop the required fields onto the pivot table.For more detailed instructions on pivot tables and how to create one please go here:/en-us/excel-help/pivottable-reports-101-HA001034632.aspx or here: /en-gb/excel-help/analyze-data-with-pivottable-reports-HA001207164.aspx?CTT=1&origin=EC001022983 ChartsIt is also possible to create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data. Right-click anywhere on the Pivot Table and select the ‘PivotChart’ option. This will create a chart in a new worksheet with all the data currently shown on the Pivot Table. For example, if you were currently only looking at a specific employee’s data on the table, selecting the PivotChart option will initially create a chart showing that employees data. Once the chart has been created, however, you can alter the employees or dates that the chart shows as shown by the red arrow. You can also add or remove fields in the same way as described in the pivot table instructions above.We suggest that you print out a copy of the chart, make a note of the date on it, and then delete it within the tool. This is because it may get too unmanageable to have all the charts you have created sitting within the tool.After you have printed out the chart, dated it, and placed in a secure location, simply right click on the tab of the chart and select ‘delete’. This will delete the chart from the tool.PrintingIf you want to print out the absence records, you can hide some of the columns so that it fits more easily onto one sheet. Right click on the column headers of the columns you wish to hide, then select ‘hide’ as shown by the red arrow below. To unhide all the columns, select the whole sheet by pressing the ‘ctrl’ button and the letter ‘A’ at the same time, or by pressing the button in the top left corner of the worksheet (as shown by the red circle). Then right click anywhere on the column headers and select ‘unhide’.You can also adjust the printing margins by going to the ‘view’ menu at the top of the screen and selecting ‘page break preview’. From there, you can adjust the margins as you see fit, as shown by the red arrow. You can then go to print preview (File menu>>print preview) to see how it will look when you print it out. To go back to anormal view, simply go back to the ‘view’ menu and select ‘normal’.。

Excel:数组(Array)

Excel:数组(Array)

Excel:数组(Array)⼀、概念1.数组(Array)数组就是⼀组相同类型的数据的有序集合,通过索引来访问数组中的各个元素。

2.集合(Collection)Collection集合是我们在使⽤类时最常⽤到的对象。

⼀个Collection对象代表⼀组相关的项⽬。

集合是⼀组数据信息,存放于⼀个⼀维数组中,以便⽤户随时访问、增添、删除同类信息。

当你事先不知道要存放数据的个数,或者你需要⼀种⽐数组下标存取机制更灵活的⽅法时,你就需要⽤到集合类。

3.字典(Dictionary)字典不是VBA内置的类型,VBA中的字典是微软Windows脚本语⾔中的⼀个很有⽤的对象,字典是由具有唯⼀性的关键字(Key)和它的项(Item)组成的集合,Key相当于字典中的每个字,具有不重复性,Item相当于对字典中每个字对应的解释。

⼩结:通过概念来看,数组、字典和集合相同点都是存储⼀组数据,不同的是数组可以有⼀维数组、⼆维数组或者多维数组,集合和字典看起来就像⼀个⼀维数组,只不过集合⾥每个元素存储⼀个对象,字典⾥每个元素是存储⼀对值(Key和Item)。

⼆、声明语法1.数组a.静态数组。

所谓静态数组,即它的长度是固定不可变的,在括号中注明数组的起始索引和结束索引即可,声明⽅法如下:其中a、b、c、d均为数字,表⽰数据的索引起始值和末尾值。

也可以只写⼀个数字,则此时数组使⽤默认索引,从0开始,数字表⽰它的最⼤下标索引。

如下图:b.动态数组。

如果在定义时并不知道需要使⽤的数组的长度是多少,则可以定义它为动态数组。

定义动态数组,只需要在括号⾥⾯留空即可,如下图:待确定了数组的长度之后,可以使⽤ReDim来重新定义数组,如下图:三、使⽤显⽰所有数组元素,以,间隔Function display_array(arrays)Dim result As Stringresult = ""Dim array_len As Integerarray_len = UBound(arrays) + 1For i = 0 To array_len - 1If result = "" Thenresult = arrays(i)Elseresult = result & "," & arrays(i)End IfNext移除数组指定位置的元素Function remove_index_in_array(arrays, index)Dim array_len As Integerarray_len = UBound(arrays) + 1For i = index To array_len - 2arrays(i) = arrays(i + 1)NextIf (array_len < 2) ThenExit FunctionEnd IfReDim Preserve arrays((array_len - 2))remove_index_in_array = arraysEnd Function向数组后追加⼀个值Function insert_array_end(arrays, value)Dim array_len As Integerarray_len = UBound(arrays) + 1ReDim Preserve arrays((array_len))arrays(array_len) = valueinsert_array_end = arraysEnd Function判断两个数组的是否⼀样(值与顺序军⼀样)Function is_euqal(array_1, array_2)array_1_len = UBound(array_1) + 1array_2_len = UBound(array_2) + 1If (array_1_len <> array_2_len) Thenis_euqal = FalseExit FunctionElseFor i = 0 To array_1_len - 1If (array_1(i) <> array_2(i)) Thenis_euqal = faleExit FunctionEnd IfNextEnd Ifis_euqal = TrueEnd Function获取数组最后⼀个元素的值Function get_array_last_value(arrays)Dim array_len As Integerarray_len = UBound(arrays) + 1get_array_last_value = arrays(array_len - 1)End Function设置数组最后⼀个元素的值Function set_array_last_value(arrays, value)Dim array_len As Integerarray_len = UBound(arrays) + 1arrays(array_len - 1) = valueset_array_last_value = arraysEnd Function。

excel数组的定义

excel数组的定义

excel数组的定义Excel数组的定义在Excel中,数组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来存储和处理一组相关的数据。

通过使用数组,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呈现。

本文将介绍Excel数组的定义及其基本用法。

一、什么是数组?在Excel中,数组是一种由多个数值组成的集合。

这些数值可以是数字、文本、日期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数组可以按照一维或多维的方式进行排列,形成一个矩阵状的数据结构。

通过使用数组,我们可以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而不需要逐个单独操作。

二、数组的定义在Excel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定义数组:1. 直接输入数据:可以在某个单元格区域内直接输入数组的数据,每个数据之间用逗号或换行符隔开。

例如,可以在A1:A5单元格区域内输入1, 2, 3, 4, 5来定义一个一维数组。

2. 使用函数生成数组:Excel提供了一些函数来生成数组。

例如,可以使用SEQUENCE函数生成一个连续的数值数组,使用RAND函数生成一个随机数数组,使用VLOOKUP函数生成一个基于查找表的数组等等。

3. 引用其他区域:可以通过引用其他单元格区域来定义数组。

例如,可以将A1:A5区域定义为一个数组,并将其引用到另一个单元格中。

这样,当A1:A5区域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引用该区域的单元格也会自动更新。

三、数组的基本用法定义了数组之后,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操作和处理。

以下是数组的几个基本用法:1. 计算数组的和:可以使用SUM函数对数组中的数据进行求和。

例如,可以使用=SUM(A1:A5)来计算A1:A5区域的数据之和。

2. 计算数组的平均值:可以使用AVERAGE函数对数组中的数据进行求平均值。

例如,可以使用=AVERAGE(A1:A5)来计算A1:A5区域的数据的平均值。

3. 统计数组中的数据个数:可以使用COUNT函数对数组中的数据进行计数。

例如,可以使用=COUNT(A1:A5)来统计A1:A5区域中的数据个数。

教你如何使用Excel的数组公式进行条件计算与数据分组

教你如何使用Excel的数组公式进行条件计算与数据分组

教你如何使用Excel的数组公式进行条件计算与数据分组Microsoft Excel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商业、金融、教育等领域。

在 Excel 中,数组公式(Array Formula)是一种特殊的公式,可以对多个单元格进行处理,能够实现一些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操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Excel 的数组公式进行条件计算与数据分组。

一、什么是数组公式数组公式是一种特殊的Excel 公式,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单元格,并且返回一个数组作为结果。

在输入数组公式时,需要使用Ctrl+Shift+Enter 组合键,而不仅仅是普通公式的单击 Enter 键。

通过使用数组公式,我们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计算和处理。

二、使用数组公式进行条件计算数组公式在条件计算中非常实用。

下面是一个例子,介绍如何使用数组公式进行条件计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销售数据表格,其中包含产品名称、销售数量和销售额等信息。

我们需要计算每个产品的销售数量大于100 的订单数量。

1. 首先,我们可以在一个新的列中输入条件判断公式。

例如,我们在 D2 单元格输入公式 `=IF(B2:B10>100,1,0)`,表示如果销售数量大于100,则返回 1,否则返回 0。

2. 然后,我们通过输入数组公式,将公式应用到整列。

选中 D 列的单元格范围(D2:D10),输入公式 `=IF(B2:B10>100,1,0)`,然后按下Ctrl+Shift+Enter。

3. 数组公式会自动填充整个选定的范围,显示每个订单是否满足条件。

1 表示满足条件,0 表示不满足条件。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满足条件的订单数量。

三、使用数组公式进行数据分组另一个使用数组公式的常见场景是数据分组。

下面是一个示例,演示如何使用数组公式进行数据分组。

假设我们有一个员工工资表,其中包含姓名、岗位和工资等信息。

我们希望将员工按岗位分组,并计算每个岗位的总工资。

excel表格 数组函数

excel表格 数组函数

excel表格数组函数
Excel提供了多种数组函数,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单元格范围内执行一系列计算并返回结果数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xcel数组函数的示例:
1. SUM函数:计算一个或多个单元格范围内的数值之和。

例如,`=SUM(A1:A10)`将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数值总和。

2. AVERAGE函数:计算一个或多个单元格范围内的数值的平均值。

例如,`=AVERAGE(A1:A10)`将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数值平均值。

3. MAX函数和MIN函数:分别返回一组数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如,`=MAX(A1:A10)`将返回A1到A10单元格中的最大值。

4. MEDIAN函数:计算一组数值的中位数(即将数值从小到大排列后,中间位置的值)。

例如,`=MEDIAN(A1:A10)`将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中位数。

5. IF函数:根据指定的条件,返回符合条件的数值或结果。

例如,`=IF(A1>10, "大于10", "小于等于10")`将根据A1单元格的值返回不同的结果。

6. TRANSPOSE函数:将一个列向量或行向量转置为行向量或列向量。

例如,`=TRANSPOSE(A1:A10)`将将A1到A10单元格的值从列向量转置为行向量。

这些只是一些数组函数的示例,Excel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数组函数,如INDEX、MATCH、VLOOKUP等。

你可以在Excel的函数库中查找具体的函数用法和示例,或者参考Excel的官方文档来了解更多有关数组函数的详细信息。

Excel的数据表与表的数据导入与导出的快捷键使用指南

Excel的数据表与表的数据导入与导出的快捷键使用指南

Excel的数据表与表的数据导入与导出的快捷键使用指南Excel是微软公司旗下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和科研等领域。

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使用快捷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Excel数据表操作以及数据导入与导出的常用快捷键。

一、数据表的创建与编辑1. 创建数据表在Excel中创建数据表有多种方式,但最常用的是直接输入数据。

请按照以下步骤创建数据表:a) 打开Excel软件;b) 在工作表中选择一个空白的单元格;c) 输入数据并按Tab键或Enter键进行下一行记录。

2. 编辑数据表在创建数据表后,可能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编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编辑快捷键:a) 删除选定的单元格或多个单元格:按下Delete键;b) 复制选定的单元格或多个单元格:按下Ctrl+C;c) 剪切选定的单元格或多个单元格:按下Ctrl+X;d) 粘贴复制或剪切的单元格:按下Ctrl+V。

3. 调整表格大小在Excel中,可以调整表格的大小以适应数据量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表格调整快捷键:a) 自动调整列宽:双击列标题分隔线;b) 自动调整行高:双击行号分隔线;c) 调整多个列的宽度:选中列标题,按住Shift键并拖动列边界。

二、数据导入与导出快捷键1. 数据导入数据导入是Excel中经常涉及的操作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导入快捷键:a) 从文本文件导入数据:按下Alt+D,依次选择F,然后选择T;b) 从数据库导入数据:按下Alt+D,依次选择G,然后选择O;c) 从Web导入数据:按下Alt+D,依次选择W,然后选择Q。

2. 数据导出在Excel中,可以将表格数据导出为其他格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导出快捷键:a) 导出为PDF格式:按下Alt+F,依次选择A,然后选择P;b) 导出为CSV格式:按下Alt+F,依次选择A,然后选择C;c) 导出为HTML格式:按下Alt+F,依次选择A,然后选择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组公式指南和示例了解数组公式本节介绍数组公式,并说明如何输入、编辑和解决疑难问题。

为什么要使用数组公式?如果您有在Excel中使用公式的体验,您知道您可以执行一些非常复杂的操作。

例如,您可以在任何给定年份数计算贷款的总成本。

但是,如果您确实要在Excel中的主公式,您需要知道如何使用数组公式。

您可以使用数组公式以执行复杂的任务,例如︰∙计算包含在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的字符数。

∙仅对满足特定条件的数字求和,例如某一区域中的最小值或介于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数字。

∙对一系列值中的每第n个值求和。

注意:您可能会看到称为"CSE公式,"的数组公式,因为您按CTRL+SHIFT+ENTER输入您的工作簿。

数组和数组公式简介如果您已完成更小的编程,您可能已跨术语数组运行。

我们出于数组是项的集合。

在Excel中,这些项目可以驻留在单个行(称为一维水平数组)、(一维垂直数组的形式),一列或多个行和列(二维数组)。

不能在Excel中创建三维数组或数组公式。

数组公式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数组中的项目执行多个计算公式。

数组公式可以返回多个结果或单个结果。

例如,可以将在单元格区域的数组公式和数组公式用于计算列或行的分类汇总。

可以也将在单个单元格的数组公式,然后计算单个金额。

数组公式驻留在多个单元格称为多单元格的公式,并驻留在单个单元格数组公式调用单个单元格的公式。

下节中的示例将演示如何创建多单元格和单个单元格数组公式。

试一试!本练习演示如何使用多单元格数组公式和单个单元格数组公式来计算一组销售数据。

第一组操作是使用多单元格公式计算一组小计。

第二组操作是使用单个单元格公式计算总计。

创建多单元格数组公式1.打开一个新的空白工作簿。

2.复制示例工作表数据,然后将其粘贴到新工作簿从单元格A1开始。

销售人员汽车类型销售数量单价总销售额刘鹏四门轿车5 2200双门轿车4 1800尹歌四门轿车6 2300双门轿车8 1700林彩瑜四门轿车3 2000双门轿车1 1600潘杰四门轿车9 2150双门轿车5 1950施德福四门轿车6 2250双门轿车8 20001.使用粘贴选项按钮出现附近以匹配目标格式。

2.将数组(单元格区域C2到D11)中的值相乘,选择单元格E2E11,通过,然后在编辑栏中输入下面的公式︰=C2:C11*D2:D113.按CTRL+SHIFT+ENTER。

Excel周围带有括号({})的公式,并将公式的实例放置在所选区域的每个单元格。

发生这种情况很快,因此您所看到的列E中的总销售量的每个销售人员每个汽车类型。

创建单个单元格数组公式1.在工作簿的单元格A13,键入总销售额。

2.在单元格B13,键入下面的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SUM(C2:C11*D2:D11)在这种情况下,Excel将数组(单元格区域C2到D11)中的值相乘,然后使用SUM函数一起添加汇总。

结果为$111,800销售的总计。

此示例显示如何强大可以是这种类型的公式。

例如,假设您有15000数据行。

您可以通过对求和部分或全部数据创建单个单元格中的数组公式。

此外,请注意,单个单元格(单元格的公式B13)完全独立于多单元格的公式(通过E11中的单元格E2中公式)。

此示例使用数组公式的另一个好处演示—灵活性。

您可以采取的任意数量的操作,如更改列E中的公式或删除该列完全,而不影响单个单元格的公式。

数组公式还具有以下优点:∙一致性如果单击E2下的任意单元格,您将看到相同的公式。

这种一致性有助于确保更高的准确性。

∙安全性无法覆盖多单元格数组公式的组成部分。

例如,单击单元格E3,然后按DELETE。

您必须选择整个单元格区域(通过E11E2)和更改整个数组的公式或离开该数组为按原样。

为更好的安全性度量值,您必须按CTRL+SHIFT+ENTER确认公式变化。

∙更小文件大小通常,您可以使用单个数组公式,而不是多个中间的公式。

例如,对于此练习您创建的工作簿使用一个数组公式计算结果在列e。

如果您已使用标准的公式(如=C2*D2),您将使用11不同的公式计算相同的结果。

数组公式语法简介一般情况下,数组公式使用标准的公式语法。

它们都以等号(=),开始,您可以在数组公式中使用任何内置的Excel函数。

关键的区别是在使用数组公式时,您必须按CTRL+SHIFT+ENTER输入公式。

Excel执行此操作时,周围带有括号数组公式,如果您手动键入大括号,公式将转换为文本字符串,并将不起作用。

接下来您需要了解是数组函数是一种简略表示法。

例如,使用早多单元格函数相当于︰=C2*D2=C3*D3等等。

单个单元格公式的单元格B13绘图汇集所有这些乘法运算,以及这些分类汇总中添加所需的算术:=E2+E3+E4,依此类推。

输入和更改数组公式的规则创建数组公式的主要规则是值得重复︰按CTRL+SHIFT+ENTER,每当您需要输入或编辑数组公式。

该规则应用于单个单元格和多单元格的公式。

当您使用多单元格公式时,您还需要遵循以下规则︰∙您必须选择要保留您结果之前输入公式的单元格区域。

过此操作的多单元格数组公式练习步骤3中所选单元格E2通过E11时。

∙不能更改数组公式中的单个单元格的内容。

若要尝试此操作,请选择单元格E3中的示例工作簿和按删除。

∙您可以移动或删除整个数组公式,但不是能移动或删除它的一部分。

换言之,若要缩小数组公式,您第一次删除现有的公式,然后重新开始。

提示:若要删除数组公式,请选择整个公式(例如,=c2:c11*d2:d11),按DELETE,然后按CTRL+SHIFT+ENTER。

∙不能插入到空白单元格,或删除多单元格数组公式的单元格。

扩展数组公式有时,您可能需要扩展数组公式。

(请记住,不能缩小数组公式)。

该过程并不复杂,但必须记住在上一节中列出的规则。

1.在示例工作簿中,清除的任何文本和位于下方主表的单个单元格公式。

2.将这些其他行数据粘贴到单元格A12开始工作簿。

使用粘贴选项按钮出现附近以匹配目标格式。

潭思琪四门轿车6 2500双门轿车7 1900王伟四门轿车4 2200双门轿车3 2000杨威四门轿车8 2300双门轿车8 21001.选择包含当前数组公式(E2:E11)的单元格区域,以及新数据旁边的空单元格(E12:E17)。

也就是选择单元格E2:E17。

2.按F2切换到编辑模式。

3.在编辑栏中,将C11更改为C17、D11变为D17,然后按CTRL+SHIFT+ENTER。

Excel将更新到E11中的单元格E2中的公式,并将公式的实例放置在新的单元格,通过E17E12。

使用数组公式的缺点数组公式可能看起来神奇,但它们也有一些缺点︰∙有时,您可能忘记按CTRL+SHIFT+ENTER。

请记住要按此键组合,每当您输入或编辑数组公式。

∙其他用户可能不了解您的公式。

在练习中,数组公式通常未记录工作表中,因此如果其他人需要修改工作簿,您应该避免数组公式,或进行确定这些用户了解如何更改它们。

∙大型数组公式可能会降低计算速度,具体取决于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内存。

有关使用数组公式的详细信息,请参阅以下资源︰∙创建数组公式的计算单个结果∙创建数组公式的计算多个结果了解数组常量本节介绍数组常量并解释如何对它们进行输入、编辑并解答疑难问题。

数组常量简介数组常量的数组公式的组成部分。

通过输入项的列表,然后手动周围带有括号({})列表中创建数组常量如下所示︰={1,2,3,4,5}本文前面我们强调需要创建数组公式时,请按CTRL+SHIFT+ENTER。

数组常量的数组公式的组成部分,因为您括起带有括号常量手动键入它们。

然后使用CTRL+SHIFT+ENTER输入整个公式。

如果您界定(单独)使用逗号分隔的项目,您可以创建一个水平数组(行)。

如果您使用分号分隔的项目,您将创建一个垂直数组(列)。

若要创建的二维数组,使用逗号分隔每行中的项目,用分号分隔每一列。

使用数组公式时,您可以使用Excel提供了内置函数中的任何数组常量。

以下各节介绍了如何创建每种常量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常量在Excel中的函数。

创建一维和二维常量下面将为您提供创建水平、垂直和二维常量的练习。

创建水平常量1.使用上述示例中所用工作簿,或创建新的工作簿。

2.选择单元格A1到E1。

3.在编辑栏中,输入下面的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1,2,3,4,5}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应键入左大括号和右大括号({})。

将显示以下结果。

您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您不能只需键入数字手动。

在公式中的使用常量部分中,本文后面演示使用数组常量的优势。

创建垂直常量1.在工作簿中,选择一列中的五个单元格。

2.在编辑栏中,输入下面的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1;2;3;4;5}将显示以下结果。

创建二维常量1.在工作簿中,选择一个宽四列高三行的单元格块。

2.在编辑栏中,输入下面的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1,2,3,4;5,6,7,8;9,10,11,12}将得到以下结果:在公式中使用常量既然您已熟悉输入数组常量,下面是使用我们的讨论的简单示例︰1.打开一个空白工作表。

2.复制下表从单元格A1开始。

使用粘贴选项按钮出现附近以匹配目标格式。

3 4 5 6 71.在单元格A3中输入下面的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SUM(A1:E1*{1,2,3,4,5})这是因为您输入作为数组公式,请注意Excel周围用另一对大括号的公式。

单元格A3中显示值85。

下节将讨论此公式的计算方法。

数组常量语法简介刚才使用的公式包含若干部分。

1.函数2.存储数组3.运算符4.数组常量在括号内的最后一个元素是数组常量︰{1、2,3,4,5}。

请记住Excel不周围带有括号;数组常量您必须执行此操作。

此外请记住将常量添加到数组公式后,按CTRL+SHIFT+ENTER输入公式。

因为Excel首先对括号括起来的表达式执行运算,接下来参与运算的两个元素是存储在工作簿(A1:E1)中的值以及运算符。

此时,公式将存储数组中的值与常量中对应的值相乘。

它等价于:=SUM(A1*1、B1*2,C1*3D1*4,E1*5)最后,SUM函数将值,并总和85显示单元格A3中︰要避免使用存储数组并让运算完全位于内存中,可用另一个数组常量来替换存储数组:=SUM({3,4,5,6,7}*{1,2,3,4,5})来尝试此操作,复制函数,在您的工作簿中选择一个空白单元格、将公式粘贴到编辑栏中,然后按CTRL+SHIFT+ENTER。

为您未在前面的练习使用数组公式=SUM(A1:E1*{1,2,3,4,5}),您将看到相同的结果。

常量中可以使用的元素数组常量可以包含数字、文本、逻辑值(如TRUE和FALSE)和错误值(如#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