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人员素质和能力
![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人员素质和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b736d1f360cba1aa811dac9.png)
⑶情感
①情绪的定义:
l 一种兴奋的或燃烧的心理状态,一种心理的、体验的、 热忱的激惹或骚动《牛津英语字典》
l 一种适应的产物,服务于有机体信息沟通、行为动机、 活动组织等目的,是生存活动的一种形式和属性—达尔 文
l 是一种和理智活动相对立的过程。和理智一样,它直接 连通人的行为,但常常阻碍正常的理智活动,是有机体 非理性的代表。
方。费孝通:“我看人看我”。
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 教材人员素质和能力
⑴自我概念
④复杂的自我 ●自我观念:我们对自己是谁的理解。 ●自我意象:我们对于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
分的反映。 ●自我意识:对自我存在的觉察和了解(搽粉的大猩猩)。 ●自我评价:人对自我的分析和判断。 ●自我表现:人们以某些方式把自己的某些方面展示给他人。
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 教材人员素质和能力
答案:
"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 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 车!"
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 教材人员素质和能力
试题2:
“我这里有个魔方,你能不能把它弄成 六面六种颜色呢? 你看清楚,我给你 做个示范。”说着,考官扳起了魔方。 不一会儿,那个魔方就扳好了。
①动机的定义
⑷动机
l 动机是指行为的原因
l 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l 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在指向特定目标的活 动中,最初的刺激激发有机体释放的一种能量,是行 为的驱动力
l 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 力,它起着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
•需要
•动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关书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关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87f73b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b.png)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关书籍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而书籍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从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本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籍。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这本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教材,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作者通过清晰的语言和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如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
该书对新手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非常有帮助,也是从业人员进行复习和深入学习的重要依据。
《员工招聘与适应管理》招聘和适应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本书旨在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招聘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书中详细介绍了招聘的各个环节,包括职位需求分析、招聘渠道选择、面试技巧等。
此外,书中还对员工适应管理进行了深入讨论,包括新员工培训、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需要从事招聘和适应管理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来说,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指南。
《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激励机制的设计。
本书深入探讨了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了解如何制定合适的绩效评估指标、如何进行绩效评估与考核等。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激励机制的设计,包括薪酬管理、奖励与惩罚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不仅适合学习,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学习的参考材料。
《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管理》人力资源发展和培训是组织中提高人员素质和提升绩效的重要手段,本书针对人力资源发展和培训进行了综合介绍。
涵盖了人力资源规划、人才培养、组织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和案例,详细说明了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发展和培训管理,帮助读者了解并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
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和学生来说,该书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大中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材(413页PPT完整版)
![大中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材(413页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68bcdbaf1ffc4fff47ac04.png)
(劳动者数量)
③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
(强调质量)
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研究角度)
(投资获得的能力)
人 口
人 力
资
资
源
源
劳 动 人才 力 资 资源 源
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的性质和作用
1、人力资源的特征
①能动性 (潜力发挥的条件) ② 时效性(使用过程) ③ 增值性 (开发过程的持久性) ④社会性 (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⑤ 可变性(发挥程度、质和量的变化)
4、发展阶段,即行为科学时代(组织行为学) 20C50-70年代 个体-群体 监督-人性激发 惩罚-鼓励 专制-民主 权力控制-感情投资
5、整合阶段,即权变管理时代 20C70年代-20C80年代 环境变化-不确定性增加-灵活性 管理方式的权变
6、战略阶段,即战略管理时代 20C80年代至今 从战略角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六阶段)
1、萌芽阶段,即工业革命时代 (经验阶段) 18C末-20C末
劳动分工使协同劳动成为主体 职责界定、激励性工资、福利、考核 2、建立阶段,即科学管理时代 (科学管理思想) 20C初-1930年 工作分析、员工培训、招聘录用 专门的人事部门
3、反省阶段,即人际关系时代 (霍桑实验) 20C30年代-20C40年代 经济人-社会人 效率-人 社会需求
三大技能之外的四种素质 1、专业知识
2、业务性知识 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所开展的业务
3、实施能力(执行力) 沟通、协调、组织、计划、分析判断、应变
4、思想素质 道德品质、处事态度、保守秘密
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部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电子课件全套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电子课件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ff474f1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3.png)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 3.人力资源规划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最大限 度削减经费,降低成本,创造最佳效益等;
➢ 4.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改变员工队伍结构、数量、 质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 5.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其他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 和实施;
➢ 6.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可以为管理者 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程序
• 将本企业在规划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状况与在同期内企业 确定人员 本身可供给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净需求
•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是随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企业战略与战术 确定人力 规划、企业目前工作结构与员工工作行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
资源目标
制定具 • 包括制定补充规划、使用规划、培训与开发规划等
高层管理人员接替图
2.2.2 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
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2.2.2 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
某公司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2.2.2 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
➢ 2.外部供给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 ➢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职业市场状况 ➢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地域性因素
2.2.3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
2.1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6.培训开发计划 7.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8.劳动关系计划 9.绩效与薪酬福利计划 10.人力资源费用预算
2.1.2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 1.通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科学分析,制定合 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组织战略目标、 任务的实施;
➢ 2.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能够促使岗位技术和工作 流程的进步;
人力资源规划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教材(PPT 40页)
![人力资源管理教材(PPT 40页)](https://img.taocdn.com/s3/m/22a86acb8e9951e79a89279d.png)
第四节 人力资源使用的管理
一、工作绩效考评 1.绩效考评的含义 绩效是个体或群体工作表现、直接成绩、最终
效益的统一体。绩效考评就是以工作目标为导 向,以工作标准为依据,对员工行为用其结果 来考核的综合管理。
2.绩效考评的作用
⑴ 确定员工的薪酬。 ⑵ 决定员工的提升与晋职。 ⑶ 进行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⑷ 加强与员工共同目标的建立。
⑵ 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开发。注重开发方式 的转变,不单单局限于现在颇为盛行的培训 和教育。
⑶ 更加注重跨文化管理。克服组织内由文化 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
⑷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 工作主要有薪酬管理、福利、招聘和培训等。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选拔
1.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 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是指为实
本章小结
1.人力资源管理 2.人力资源规划 3.培训与开发活动 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 5.绩效考评主要目的是激励和帮助员工未来更好地工
作,体现出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6..提高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激励。激励的代表
性理论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 行为修正理论。
二、激励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 有代表性的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
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 因素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 公平理论、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3.行为修正理论 主要代表性理论包括:条件反射理论、随机强化理论。
2.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运 用各种管理理论和技术,对人力资源的获取、 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 动。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 与开发、员工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激励 等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商管理系列)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商管理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04a81c7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d.png)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商管理系列)•内容简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商管理系列)》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有关企业如何吸引、利用、开发和保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现代理念、合理流程和科学方法的教材,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和高职高专教育的层次,对人力资源管理广泛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概括和选择,重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结构和实务操作。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商管理系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八个部分的内容。
每个项目都有“学习目标”、“任务导入”、“任务提示”、“任务小结”、“关键术语”、“技能自测”、“案例分析”、“实训操作”等模块,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逐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学习内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又能增强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林红(1967-),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国际商务师、工程师,现为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任教师,近五年参编教材2本。
有十五年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等岗位工作经验。
•目录:•课程导入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1任务一把握人力资源的含义/2任务二明确人力资源的特征/6任务三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内容/8项目一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17任务一熟悉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19任务二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25任务三编制职位说明书/30项目二人力资源规划/39任务一了解人力资源规划体系/41任务二进行人力资源供需预测/47任务三制定人力资源规划/55项目三招聘与选拔/60任务一认识人员招聘的基本原则及程序/60 子任务一发挥招聘的作用/62子任务二遵循招聘的基本原则/63子任务三掌握招聘工作的程序/65任务二开展招聘工作/73子任务一制定并实施招聘计划/74子任务二选择招聘渠道/75子任务三评估招聘效果/80任务三选拔与录用人员/85子任务一把握人员选拔的标准与过程/86 子任务二掌握人员选拔的技术与方法/89 子任务三人员的录用/97项目四员工培训与开发/103任务一如何培训员工/103子任务一了解员工培训/104子任务二培训技术与方法的选择/107子任务三培训的组织管理/113任务二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121子任务一了解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122 子任务二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开发/124子任务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129任务三帮助员工职业发展/134子任务一了解职业生涯理论/134子任务二进行职业生涯设计/139子任务三进行职业发展管理/144项目五绩效管理/151任务一认识绩效与绩效管理/151子任务一理解并掌握绩效与绩效管理/153子任务二把握绩效管理的动态过程/158子任务三了解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和实践问题/160任务二建立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167子任务一制定绩效计划并开展绩效实施/168子任务二进行绩效评估/171子任务三对评估结果进行绩效反馈/174子任务四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181任务三正确选择绩效评估的方法/186子任务一灵活运用绩效评估的方法/187子任务二了解发展式绩效评估思路/194项目六薪酬与福利管理/204任务一建立基本薪酬制度/204子任务一进行岗位评价/205子任务二掌握薪酬结构的形式和设计方法/210子任务三建立企业基本薪酬制度/219任务二设计薪酬管理体系/227子任务一把握薪酬管理的内容/228子任务二熟悉薪酬体系的构成/230子任务三员工薪酬方案设计/233任务三员工福利管理/238子任务一掌握员工福利的种类和内容/239子任务二员工福利管理制度设计与管理/241子任务三熟悉员工的社会保险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242 项目七员工关系管理/250任务一掌握员工劳动关系/250子任务一明晰劳动关系/251子任务二劳动合同管理训练/259子任务三正确处理劳动争议/268任务二注重企业文化建设/273子任务一清楚企业文化及其结构/274 子任务二明晰企业文化建设思路/278 子任务三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281 任务三加强员工情感管理/288子任务一建立心理契约/289子任务二构建情感文化/293子任务三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296 参考文献/302。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培训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54d6644f61fb7360a4c653e.png)
4、工作分析为招聘录用提供了标准
明确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为确定招 聘人 员的类型、工作内容、职责,以及对 知识、能力、经验/个人特质等方面的要求 提供了基本标准,规定了对所聘人员的基 本要求,就可以以此为标准来选择应聘人 员,看其是否合格。
信息来源
• 雇员
• 主管
工作信息
• 人力资源管理
工 人员
(一)准备阶段 成售为员工开处作始方分,析从:小下事组往前成上员分解,析释小,,把V要明销负售确责经销目理售的摆部在假门最各如后个小。岗V位所的在工作的分公析司。他管决理定层先从决普通的销
事资实源☺上部定 分,还明要的普真通是进准确员吃行 备工工饱工与的了作态没作铺分度事分垫并干析析:没。的。成有”小资意那立历V预么工义深期就作厚、的的应分那目直样该析接的配在小质合疑、分组。小“方析,V工。工制法作“作定分哦、析,实计步?是施划干不骤前、吗是;用要做步的裁好骤?人充,你啦们?人怎力么 突谈态然吧度☺☺☺要。大诊冷目 运 效 使分”夫断淡向跟使按的行考得析态::,工度中有员。的核人他有精作作冷国抵工工 企 工 尽关简们为了淡百触对作业作其呢不胜情小人、做合?配餐绪V分组;才工员高好作”合饮其析织设。作胆的集实宣心效对或的结计小更团是质传的理主构出者不资员象疑支在深工原准、要;公或的支少人对冷目制平则备解吾数力工员淡的定合吾。资作;组释,工,一源分,考理问成;疑周经析建题通核的心下理恐工并常标薪重来惧R立不e重,的作b是准酬在e良。小一c小c小为及福“种Va好精V了方利真表身组疲的抱现上设案及力;歉。。人竭计,奖,这员,、科励手个工际却头案对制学制收关忙例工获定开度,中作系寥高展方等,分寥,过员析效绩案。一工实并;阵之施再所者 以因感对、。☺☺工流分 并 碍作程确表制析不,分、析目的是后如性定定产的目 针 面果工;调生,的对小公恐心作查惧里;个司V计们、,没让人的主底的划分他,C要,E工,们要原自O析作能因然确明裁对也就对在白员定是这象比全,或事项工较体的先突这者作好员没如样是降有其做工的一薪作来本了大宣的基个。,。会传工本客消动作同另上观除员不难外,时。配公了度,告员合考正员工,。人诉的工不对虑力大清实调的样资家楚施查心工者本源工分理作也部作的分有析障析不代,的信原任
人力资源管理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3ad8bfae05087632311212ca.png)
失去这些技术对你有多大危害? 要减少这些技术的流失,
关键、稀有技术 组织中谁拥有这些技术?
(很大、中等、不大)?
能采取哪些措施?
本节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介绍了: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程序和方法 摩托罗拉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践(案例)
第二节 人员招聘
学完本节后,学员将能够:
人力资源规划
掌握员工招聘的程序和方法 了解现代企业人员招聘的实
践
主要内容:
人员招聘的程序和方法 现代企业人员招聘概述
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招 聘
的关键环节
绩效管理与 生涯规划
员工关系与 员工委员会
薪资与福利
现代企业人员招聘概述
招聘宗旨 基本途径 招聘程序 内部机会系统
基本内容
明确企业的关键性问题 分析组织结构与组织变化 分析人员配置与接替模型 确保具有竞争能力的技术人才
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 背景:
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
现状:
注:有几个问题就列几个表。
当前组织结构分析
人员配置与接替模型
利用下列模型分析目前人员配置情况:
高高
执行新工作计划的潜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吸收、聘用 保持 发展 评价 调整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企业赢得人才 要获得人才并留住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
素质及绩效改善、培训数量类 型,提供新人力,转变态度及 作风
人才流失减少,士气水平、绩 效改进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8eefc6c58fb770bf78a55ed.png)
•工作日志
路漫漫其悠远
工作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素质模型
路漫漫其悠远
人力资源规划
•HRP含义 广义HRP,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
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
狭义HRP,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 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 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 给进行预测,制定相依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 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 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供给数量、质量、层次结 构
•综合平衡
路漫漫其悠远
•HRP实施、评估、反馈
人力资源规划
• HR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
路漫漫其悠远
人力资源规划
• HR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路漫漫其悠远
人力资源规划
• HR内部供给预测
路漫漫其悠远
人力资源规划
• HR外部供给预测
路漫漫其悠远
人力资源规划
• HRP平衡方法
•反馈 •阶段
路漫漫其悠远
•准备 •阶段
工作分析
•实施 •阶段
•分析 •阶段
•反馈 •阶段
路漫漫其悠远
•准备 •阶段
工作分析
•实施 •阶段
•分析 •阶段
•反馈 •阶段
路漫漫其悠远
•准备 •阶段
工作分析
•实施 •阶段
•分析 •阶段
•反馈 •阶段
路漫漫其悠远
工作分析
•观察法
•工作实 践
•访谈法
•问卷调 查
•“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
•行为科学
•古典管理
路漫漫其悠远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
人员招聘与配置
![人员招聘与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9994ec036c85ec3a87c2c5b1.png)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10
招聘概念的理解:
(一) 招聘工作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关系密切; (二) 招聘工作细节的制定基于企业的战略需要; (三) 发起招聘应当慎重;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11
二、招聘的意义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1
(二)甄选阶段
1.简历筛选 2.心理测验 3.面试 4.背景调查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2
(三)录用阶段
1.做出录用决策 2.办理录用手续 3.人员配置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3
(四)招聘评估 1.招聘成本评估 (1)招聘总成本 (2)招聘单位成本 2.招聘成本和效益评估 3.招聘工作评估 (1)录用人员评估 (2)效果评估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4
第三节
招聘过程管理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5
一、招聘人的选择
(一)招聘人员的选择 (二)应聘人员的选择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6
二、招聘策略的选择
(一)招聘地点的选择策略 (二)招聘时间的确定策略 (三)招聘的宣传策略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7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系列
人员招聘与配臵
高秀娟 王朝霞 主编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1
第一章
招聘概述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
学习目标
● 了解招聘的意义 ● 了解招聘的影响因素 ● 理解招聘过程管理 ● 掌握招聘的概念和原则 ● 掌握招聘的阶段与流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第幻灯片PPT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第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57a5db87c24028905fc3b1.png)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 邵冲 编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录
•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职务研究
• 第3章 人员方案 • 第4章 招聘 • 第5章 选拔 • 第6章 培训 • 第7章 绩效考评 • 第8章 薪资管理 • 第9章 奖励与福利方案 • 第10章 劳动关系管理
复习题
• 1.为什么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 • 2.什么是人力资源?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 3.促使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
些? • 4.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包括哪些方面? • 5.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哪些职能? • 6.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是什么?直线
什么是职务设计
• 职务之间的差异在于任务组合的方法,任务的不 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职务设计。组织的成员都是 由各种不同的职务联系起来的。
• 出现以下情况时企业应考虑职务设计: • 〔1〕职工的工作表现下降或发生其他问题; • 〔2〕企业进展变革或采用新技术; • 〔3〕企业进展重组、流程再造或调整组织构造; • 〔4〕设置新部门; • 〔5〕职务或部门之间出席苦乐不均的情况。
1.1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因此,要 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本质,首先要搞 清楚什么是管理。
什么是管理
• 什么是管理?简单讲,管理是有效地协调 企业的各种资源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过程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方案、组织、 任用、领导和控制五项职能。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全国迷你型MBA职业经理双证班
•
• 学习方式:全国招生 函授学习 权威双证 国际互认
• 认证工程:注册高级职业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营销经理、财务总监、酒店经理、企业培训师、 品质经理、生产经理、营销筹划师、物流经理、工程经理、广告筹划师等高级资格认证。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5d7c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3.png)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教案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1.2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1.4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功能第二章: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2.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与作用2.2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与方法2.3 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与方法2.4 人力资源配置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第三章:员工招聘与筛选3.1 招聘的概念与流程3.2 招聘渠道的选择与运用3.3 筛选的方法与技巧3.4 面试的准备与实施第四章:员工培训与发展4.1 培训的概念与重要性4.2 培训需求的识别与评估4.3 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4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改进第五章:员工绩效管理5.1 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目的5.2 绩效考核的方法与工具5.3 绩效反馈与沟通5.4 绩效管理的改进与优化第六章:员工关系管理6.1 员工关系概述6.2 员工沟通与管理6.3 员工参与与代表6.4 冲突解决与劳动争议处理第七章:薪酬福利管理7.1 薪酬管理的重要性7.2 薪酬体系的设计与构成7.3 薪酬管理的策略与实践7.4 福利管理与社会保险第八章:员工激励与保留8.1 激励理论概述8.2 激励方法与实践8.3 员工保留策略8.4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第九章:人力资源信息系统9.1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9.2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9.3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管理9.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环境10.1 劳动法律关系10.2 劳动法律法规体系10.3 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0.4 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应对策略第十一章:招聘与配置的国际视角11.1 国际人力资源招聘的挑战11.2 跨国公司的招聘策略11.3 全球化背景下的员工配置11.4 文化差异与管理实践第十二章:绩效管理的创新与实践12.1 绩效管理的新趋势12.2 绩效考核技术的进步12.3 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与优化12.4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未来趋势13.1 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13.2 数字化时代的培训创新13.3 在线培训与远程教育的应用13.4 培训与发展策略的未来展望第十四章: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角色14.1 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性14.2 人力资源战略与业务战略的融合14.3 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构建14.4 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与责任第十五章:伦理和社会责任15.1 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15.2 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15.3 多样性和包容性管理15.4 可持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发展历程及其部门的职责与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628eb323b3567ec102d8ad5.png)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本教材适用于: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以及有志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目录第一章劳动法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章劳动经济学第四章写作知识第五章人力资源规划第六章招聘与配置第七章培训与开发第八章绩效管理第九章薪酬福利管理第十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法劳动法的概念: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特点:第一,劳动法只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第二,劳动法与民法关系密切,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
它与工厂立法亦有密切关系,它也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来的。
第三,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点:第一,劳动关系发生的原因是实现劳动的过程,即劳动者要直接参加某种生产物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第二,劳动关是在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使劳动者与劳动过程有了联系之后才发生的。
第三,劳动关系是由职业的有偿的劳动而发生的关系,非职业的劳动、无偿的劳动、义务的劳动所发生的关系都不由劳动法调整。
劳动法所调整的其他关系:劳动关系是构成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关系,但不是劳动法调整的唯一关系。
除了劳动关系之外,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还包括那些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有些是发生劳动关系的必要前提,有些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有些是随着劳动关系而附带产生的关系。
劳动法的内容:(1)就业促进制度(2)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4)职业技能开发制度(5)社会保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劳动监督检查制度劳动法的作用:(1)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3)对劳动力市场的运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为:第一,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
第二,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法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