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压力所带来的罪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给孩子压力所带来的罪过
中国自古便有“苦读”之说,发展至现代,这种“苦”越来越多,越来越浓。除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千年夙愿,现在又加上了社会转型期的巨大就业压力。当代家长感同身受,面对压力,如临大敌。但毕竟是“使不上劲,跟不上遛”,只能殷殷期待集于一身。传递到孩子身上,却变成一个个无形的巨大包袱,压在柔弱的肩膀、稚嫩的心头。这种为人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浩荡爱意的由头之下,这些父母却犯下了一个又一个错误。
一、因果倒置,扼杀成长的快乐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成长的本质是不断地进步。而进步,本应伴随着快乐。但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却异常地沉重,所有的孩子无比的辛苦。这样的状况之下,他们没有快乐可言。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堪重负,选择了逃避、叛逆,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谁之过?为父为母者,难逃其咎。
让我们看看朱爸爸、朱妈妈是怎样做的吧。“一个快乐的人,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样他才能开朗乐观,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朱成妈妈如是说。她看事情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似乎因果颠倒。别人以为,学习好了,以后有了好前途,父母、孩子才能快乐。而她的理解是,只有孩子快乐,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有好的前途。
因此,在朱成的家庭教育里,“快乐原则”一直贯穿始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并不苛求她做个完美孩子,也不要求她达到怎样的程度或高度,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女儿快乐成长。
那么,怎样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朱成父母给列出的是这样的药方:
1、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朱爸爸、朱妈妈都让女儿掌握主动权,让她自己选择最能获得快乐的项目来进行。当她征求他们的意见时,我们每次都会这样问她:你选择这个感到快乐吗?如果女儿回答“是”,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女儿的选择。
2、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朱成的家是充满欢乐的。每天爸爸妈妈在家里就喜欢说开心有趣的事,绝不把外面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带到家里,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3、如果孩子不高兴,父母首先要检讨自己,看看是否教育方法不对,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绝不会轻易就责备孩子。回顾女儿的成长历程,朱成的爸爸妈妈可以很开心地告慰自己:他们不但给了女儿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也让她的学习生涯始终充满了乐趣和温暖。
二、恐吓与责骂,决不是教育
中国父母,即便自己连块铁都不是,依然可以理直气壮地“恨铁不成钢”,因为那“都是为了孩子好”。
即使是脾性温柔的中国父母,也经常以此恐吓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会……”。不温柔的父母,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则会怒其不争,义正辞严地对孩子责骂。
我们确定,这不是教育。绝对不是!这仅仅是恐吓,是威胁。
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抵触,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这不是我们想给孩子们的情绪。
为什么不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支持呢?让他们对未来多一些憧憬?
朱成妈妈说:“如果女儿决定去做一件事,我们都会全力去支持,为她喝彩,为她加油。”朱成爸爸说:“家是孩子诞生梦想的地方,也应该成为她实现梦想的起点。”
不光在学习中,而是在整个的成长过程中,朱成的父母给了她太多的喝彩与掌声。朱成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经常会有机会在各种场合表演。无论什么场合,无论规模大小,只要有女儿的节目,朱爸爸、朱妈妈都是最忠实的观众,陪着女儿一起去,在台下为她喝彩加油,有时候甚至还一起同台演出。用他们自己话,他俩就是女儿的头号“粉丝”。在学习中,
夫妇俩更是如此,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这样的“幸福拉拉队”,一定是朱成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拉拉队,鼓舞她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她更自信、更快乐。
三、赢得起、输不起,“放下”才能前进
“向上看,向前看”,这是中国人的口头禅。见贤思齐,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在孩子本身已经过于在乎自己位置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给孩子松扣气。
学习之道,贵在有张有弛。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会紧张,会失去正常的学习与反应能力。时间久了会神经衰弱,甚至崩溃。但很多家长不懂这一点,唯恐压力不够,把孩子逼得没有回头路。长此以往,孩子真的输不起、放不下了,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全线崩溃。
因此,睿智的朱爸爸、朱妈妈一直让女儿学会“往下看”。因为他们担心,太优秀的女儿习惯了领先,却经不起挫折。他们常对朱成说,不需要朱成做一个完美的孩子,“要感谢天敌,感谢对手,感谢困难和失败,让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努力的方向,做一个快乐的强者。”对他们来说,乐观的态度、健康的身体比全A成绩更让我们欣慰。
让孩子学会“向下看”,而不是事事要求他做到最好,这是给孩子的减压之宝。
四、南辕北辙,忽略兴趣的作用
很多家长会为了给孩子增加“一技之长”,给孩子报很多班,请一些家庭教师。学钢琴、学美术、练舞蹈、练书法……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家长觉得,这样会给孩子的前途增加一些砝码。
如此功利的一技之长,必然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对于孩子来讲,他们也许本身还对某些事物很感兴趣,但当这种东西作为一种负担、一项任务压在他们的身上,所有的不爽和抵触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朱成爸爸说:“多一种兴趣,就等于多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因此,他也想让朱成多打开几扇窗口。但是,他和朱成妈妈一样,没有把这当作成功的砝码,而是增长知识的方式。
朱成小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特长辅导班远没有现在普及。当时朱爸爸、朱妈妈知道:要让孩子快乐,就不能让女儿一味死读书,变成一个书呆子式的学究,而要鼓励她全方位发展,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因此,我们想方设法帮助女儿联系各种兴趣班,让女儿去接触各种艺术:绘画、音乐、舞蹈……
但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做违背心愿的事情。他们让孩子全方位地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让她“为所欲为”。在这样的“纵容”下,朱成虽然最后并没有选择艺术之路,但是她在小时候培养的艺术爱好却一直陪伴着她。直到现在,她仍然会在空闲高兴的时候来几句京剧、越剧、豫剧,她还当过哈佛学生舞蹈艺术团的义务教练。在哈佛大学艺术节期间,她表演的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扇子舞”迷倒了众多哈佛师生。
五、急功近利,不懂得循序渐进
俗语,一口吃不成胖子。可是一旦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总是“贪吃”。成绩不好的,想让孩子一下子上来,已经挺好的,想让孩子的优势更大一些。因此,孩子的头上,便有了很多“大跃进”似的目标。
朱成上学的时候,也有目标:只追前一名。这是她妈妈给定的。夫妇俩认为,人生没有目标不行,但是目标太高也不行。不谈远大理想,但要有近期目标,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十年前,朱爸爸、朱妈妈没有想到女儿会考上北大;六年前,我们没有想到女儿会入学哈佛并拿到全额奖学金;三年前,我们更不会想到女儿会三进哈佛,并当选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
在朱成家里,爸妈不和孩子谈“远大”的理想。他们担心一谈理想,首先容易让孩子走进思维的死胡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结果忽视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不开心了,不快乐了,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毕竟人生有很多的变化,孩子的兴趣和理想更是随时在改变的,很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