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导语: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规范企业各项运营活动和业务流程,确保企业遵循法律法规,保护企业资产安全,提升企业竞争力。

国外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有所分歧,但普遍认同其核心目标是确保企业活动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风险管理、资产保护、业务流程规范以及信息披露和追溯能力等。

二、内部控制的研究内容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和评估、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控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信息和通信的处理、监控机制等。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分析国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风险、增强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企业文化和员工行为等。

四、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改进方法国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内部控制评估和改进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风险控制自评、内部控制框架评价、过程控制评估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其内部控制水平,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内部控制的演变与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的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数字化内部控制和数据驱动的内部控制等新领域。

此外,国外学者也呼吁加强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以构建更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

六、国内研究现状及启示与国外相比,国内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未来国内研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深入探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关系,以推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语:国外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国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通过优化组织结构、规范业务流程、加强监督管理等手段,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保障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内部控制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主要围绕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开探讨。

一、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在国内,内部控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热度逐渐提升。

目前,国内的内部控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框架建设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环境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例如,内部控制有关要素理论模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等。

2. 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国内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提供了指导。

3. 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与实施研究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经验,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例如,组织结构设计、业务流程再造、内部风险评估等。

二、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与国内类似,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

目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 内部控制规范的法律制度建设一些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例如,美国的《萨波尼斯法案》、欧洲的《第八条指令》等,这些法律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2. 内部控制在金融业领域的研究在金融业领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国外学者通过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和措施。

例如,风险控制、内部审计、内部报告等。

3. 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研究国外学者将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是实现良好企业治理的基础。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增加,国内外研究在组织内部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包括
企业文化在内的企业因素,影响着组织的发展和绩效。

因此,组织内部的研究、审查和诊
断变得尤为重要。

组织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达到以下目标:首先,分析和理解国内外文化、行业情况、基本循环和历史活动;其次,针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确立相应的参
与战略及干预机制;第三,提供国内外分析、研究方案,并发挥其作用;第四,建立组织
内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国内外研究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利用国内外研究的结果,确定组
织内部组织及持续的改进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组织应当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平衡管理,包括采取统一的管理框架,实现组织内部研究及审查相关制度化管理,以符合国内外环境变化的要求;进行不懈的数
据搜集,实施先进科学手段访谈和调查;搭建有效的传播渠道,确保尽快收集客观真实的
数据,及时反馈组织内审查的最新情况;组织内部研究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为员工提供
完善的学习机会;最后,进行持续的评估,实施突发事态的应变能力,持续改善组织内部
的研究及审查能力。

组织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的过程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确保研究出口有效地体现组
织内外环境及组织文化变化,为组织内部发展奠定基础。

只有重视组织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才能打造优质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使组织能够在变化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获
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2024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范文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企业的稳健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防火墙”,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评估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国内许多企业和学术机构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现状1. 研究范围和方法的概述近年来,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风险控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等方面。

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

2. 案例分析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该企业近年来积极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

例如,建立了严格的审批流程、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内外部审计制度等,并进行了大量相关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通过定量分析证明了这些改革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体系1. 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以及风险管理指标等。

其中,财务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等;非财务指标则包括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等;风险管理指标则主要关注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这些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全面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际操作与改进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关注这些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同时,要不断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此外,还要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利用,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四、未来展望与建议1. 未来研究方向未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应更加注重国际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保护企业的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以及提高运营效率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

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研究现状方面,目前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包括企业规模、所有制性质、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文化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内部控制建立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绩效水平。

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

第三,内部控制对于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

内部控制是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内部控制对于财务报告的质量有着显著影响,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

第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

研究成果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国外研究现状方面,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同样也比较丰富。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和质量。

其次,内部控制的价值与效益研究。

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公司的价值和效益有着显著影响,能够降低公司的运营风险,提高公司的绩效和竞争力。

第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企业的各类风险。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部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严峻的现实却告诉我们有关内部控制失效的种种表现:诚信缺失、会计信息造假、企业舞弊案件频发等等,表明内部控制如在设计上有缺陷,在作用上有缺失,往往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笔者就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商榷。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简史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内部会计控制”概念。

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SASNO.1)。

该文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ControlStructure)”的提法替代了“内部控制”的提法,正式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

该公告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

1985年6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内部审计师协会、财务执行官协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成立了国家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又称Treadway委员会。

该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 ssion),简称COSO委员会。

1992年,COSO委员会报告,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在国内外,学者们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对企业绩效、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发展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主要是以企业内部运行的规划、组织、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为基础,通过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而国外的相关研究着重于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性,强调内部控制是一种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管理手段。

内部控制的定义在国内外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更注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而国外更注重内部控制与企业目标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文化、管理层素质、制度设计等。

国内外学者们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国内,相关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至关重要。

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员工自觉遵守内部控制规定,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管理层的素质和诚信度也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质量。

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内部控制执行制度的设计与管理。

COSO框架中提出的营利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等,这些目标的设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是内部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国内,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报告、公司管理层的陈述以及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公司管理层的陈述容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影响,第三方评估成本较高。

国外的研究更加注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计。

COSO框架中提出了五大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这些要素成为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指标。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集中
在财务会计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重视,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企业管理、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等方面。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理论的构建与演化、内部
控制评价方法的探索与改进、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内部控制与业
绩管理的关系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对内部
控制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相对较早。

在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始于
20世纪6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美国的《萨班斯-奥
克斯利法案》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

除了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大量的内部控制研究。

例如,欧洲的《内部控
制合规指南》为内部控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国内外的内部控制研究还涉及到行业差异、全球化背景下的内
部控制等新的前沿问题。

同时,研究方法也逐渐从传统的定性研究向定量
研究转变,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如实证研究、案例研究、
问卷调查等,为内部控制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方法。

总体来说,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然而,仍然存在问题和挑战,如理论体系的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的制定、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深入探讨
这些问题,并开展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工作,为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
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现代内部监督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发达国家(如美国)通过专业团体、机构和其他机构的共同努力,对内部监督理论有较强的理解。

这些发展对我们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部监督”的概念在国外出现已久,国外也相继出台了内部监督的法律法规。

1992年,美国的五个会计专业小组集中要求国家错误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审查内部控制总的框架报告。

根据报告,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关的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通知与沟通、控制。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Turnbull Committee(2005)指出,风险管理在实现公司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公司管理者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考虑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即风险管理。

南非King II(2002)的报告证明,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无法管理许多风险,如政治、法律和技术风险。

风险管理必须是管理和减轻风险的关键措施。

他们说,风险管理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

1995年11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督标准委员会(coco-komitea)公布了以COSO报告为基础的监督标准,被认为是“内部控制”。

对于支持一系列要素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建议您可以看到一个公认的观点,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

Chandler(2000)认为运用内部控制来判断企业中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是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准确的发现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另外,基于外部单位的审计意见对企业事情趋于一致性的判断,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Spire,LauraF(2007)认为,Turnbull 指南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Turnbull深入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双方的相互牵制关系。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材料)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材料)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材料)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通过设立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和流程,以确保组织的资源得到有效和合理的使用,并防范内部和外部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国内研究方面,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的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他们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财报信息质量以及企业价值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和审计领域,试图揭示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准确性的影响。

同时,也有学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运作以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然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准确性之间的关系,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企业价值、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关系相对较少。

国外研究方面,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方法。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西方学者就开始研究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

近些年来,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了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等方面。

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方面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

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试图揭示内部控制对企业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的影响。

在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研究了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结构和股东权益保护的作用。

总体而言,国内外的研究都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运营效率、财务报告准确性、风险管理和治理结构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然而,由于研究方法和数据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此外,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角度和深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广泛的理论角度出发,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定量研究,并开展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企业价值以及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内部控制的理解。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达成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涵盖了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等方面。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降低组织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1. 研究主要内容在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探讨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法,分析内部控制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和价值的影响。

(3)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研究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研究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践。

(4)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内部控制来管理风险。

(5)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研究内部控制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2. 研究方法在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分析和整理,揭示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内部控制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依据。

3. 研究成果在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如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方法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结合等;在内部控制实践方面,对一些成功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了总结和推广,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在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方面,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审计标准,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支持;在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方面,研究了信息系统在提高内部控制效果上的作用,并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2024年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风险防控及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旨在研究内部控制的发展问题,分析当前内部控制发展的现状、挑战及未来趋势,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 发展历程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企业主要依靠内部管理制度来规范运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流程、内部控制评价等方面。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逐渐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和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现状目前,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和要求。

然而,仍有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

三、内部控制发展面临的挑战1.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带来的挑战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

这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2. 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带来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

企业需要应对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3. 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数据更加复杂和庞大,对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更加依赖于信息系统,一旦信息系统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内部控制发展的未来趋势1. 强化风险防控未来,内部控制将更加注重风险防控。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将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基于制度、程序和方法所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以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信息准确性和合规性,同时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企业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盗窃、侵占、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 保证企业的合规性和规范经营。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度,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4. 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可以优化企业的经营流程和管理制度,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中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和监管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形成了一批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研究成果。

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涵、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等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计研究所的黄淑英等学者在《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一文中,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公司价值等方面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鲲等学者在《内部控制质量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覃丽等学者在《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研究》中,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揭示了公司治理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价值之间的调节作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防范风险、保障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功能。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增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

研究内部控制成为当前财务管理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题。

在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了解内部控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现状,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宏观层面介绍内部控制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打下基础。

1.2 研究目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防范企业风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内部控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内部控制概念与内涵,探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总结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并重点关注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旨在为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为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经营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内部控制概念与内涵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经营目标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其内涵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组织文化、管理人员行为等方面,影响整体内部控制效果。

风险评估是指组织需要对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是指组织为降低风险和实现目标而制定和执行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控制政策和程序、控制措施的设计和执行等。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保证有效运作的基础,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方面。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确保其业务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可靠性和合规性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表明,其已成为企业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内部控制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和发展。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

定量分析研究:定量分析研究侧重于证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财务风险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绩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定性分析研究:定性分析研究侧重于理论的构建和深度解释。

研究者通过对个案、访谈和文献等进行综合分析,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和监督,需要考虑组织的文化、治理结构、信息技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国际研究现状分析:国际上,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较于国内,国际上的研究更加注重与企业绩效和股东权益的关系。

经验研究: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寻找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绩效和股票市场表现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和股东权益,吸引投资者并降低投资风险。

理论研究:国际研究还注重内部控制的理论构建和发展。

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内部控制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内部控制的内在机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例如,代理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制度理论等。

国际间经验交流和合作:国际上的研究者们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研究内部控制的挑战和对策。

这些研究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加强了国际研究的严谨性和广泛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财务风险等指标的关系,而国际上更注重内部控制与股东权益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理论的构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经济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内部控制研究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不断加大研究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改进的方向。

首先,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不平衡。

我国学界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内部控制概念的阐述、内部控制要素的构建等。

然而,对于内部控制的实践应用研究的深入,研究不够充分,相关实证研究也较少。

这导致内部控制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实践应用的研究,深入挖掘内部控制与公司业绩、风险管理、治理效果等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还存在着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脱节问题。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界,重视理论建设,而实务界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往往更注重经验和操作。

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脱节导致理论研究的成果难以投射到实际应用中,实务界的经验和操作也难以得到深入研究和总结。

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交流与合作,构建适应实际应用需要的理论框架,同时也需要从实务经验中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此外,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中的信息系统安全、数据质量管理、电子审计等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对信息技术的变革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还不够重视。

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和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化内部控制方案。

最后,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还需要加强对国际先进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研究者应该加强对这些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一、内部控制理论国外研究状况分析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

内部控制, 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 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

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 即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三个阶段。

从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

内部控制在50 年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近40 年,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惟独5 年时间。

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除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外部特别是政府的推动亦是关键因素。

在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

80 年代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导致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恰当性提出了疑问,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恰当性, 由此成立Treadway 委员会 ( 即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 报告。

20 世纪80 年代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也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SEC 在1980 年的S—X 规则303 条款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 MD&A) ”的信息。

MD&A 要求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流动性和其它情况,所以要求向公众提供更多未来经管责任的情况,包括内部控制等内容. “安然”事件发生后, 美国国会于2002 年7 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 —Oxley Act) ,强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如彻底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检查等。

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 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

基于COSO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基于COSO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基于COSO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对于保障企业的合规运营、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框架作为全球广泛认可的内部控制标准,为企业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旨在对基于 COSO 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梳理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一)COSO 框架的发展与应用国外学者对 COSO 框架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

COSO 框架自发布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风险管理需求。

许多研究关注了不同版本COSO 框架的差异和改进之处,并分析了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大量研究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

一些研究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

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还能够优化企业的运营流程,减少浪费和错误,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三)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在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方面,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模型。

例如,通过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量化评估。

同时,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如何识别和评估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如何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整合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多样,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整合成为研究的热点。

学者们探讨了如何在 COSO 框架下实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机融合,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和危机。

三、国内研究现状(一)COSO 框架的引入与本土化国内学者在引进 COSO 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和制度环境,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
在大家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

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内部控制也不断发展起来, 20 世纪90 年代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各个阶段,以美国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

一、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以美国为例)
1.美国内部控制研究发展:
(1)萌芽期: 15 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为内部牵制阶段。

该时期内部控制的主要
特点是以任何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
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
制。

(2)成长期: 20 世纪 40 年代至 80 年代初为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有权威
机构给内部控制下出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几经修改,完成时间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

(3)发展期: 20 世纪 80 年代为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4)成熟期: 20 世纪 90 年代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旧的 COSO报告(要素五分法) COSO内部控制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
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
管理过程本身,其相互关系可以用其模型表示 . (5)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

2.COSO内部控制基本原则:
(1)《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简称 SOX)
要求上市公司,无论大的还是小的,每年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
行评估和报告。

幸运的是,公司可以依赖一个行业标准——内部控制集成
框架,来评估和改进其内控体系。

(2)全国反欺诈财务报告(特雷得维)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 COSO)于 1992 年颁布的这一框架,长期以来作为建立旨在提高效率、
降低风险、帮助保证财务状况报表可信性、遵从法律法规的内部控制的蓝
本。

由于其全面性、有效性和普遍原则,框架受到世界上很多组织的称赞
并被接受。

框架颁布之后,财务报表、公司治理和法律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


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404 条款( SOX 404)是公司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主要推
动。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

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

比如,美国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

虽然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 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
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

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
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
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
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 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 , 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
起来 , 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 , 有一定借鉴意义 , 也为我
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 , 提供了一个新的理
论基础。

二、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
期几年。

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
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
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一般有以
下几个角度的探讨: (1) 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

( 2 )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3) 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三、国内内部控制的理论探讨
1.内部控制的概念探讨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
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五个阶段。

国内在对内部控制文献介绍时也主
要是以引入内部控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和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来进行
讨论。

比如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三种提法,就分别
对应美国的二因素法、结构三分法和 COSO报告,当然我国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就是根据国情需要对会计控制和对内部控制实质的探讨。

2.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在内部控制的文章中,以委托代理理论、外部性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权力
配置理论等为基础 , 研究如何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对内部控制和公
司治理关系探讨的文章非常之多,因为内部控制是在一个企业中实施的,他的实
施环境自然就是公司的治理情况,但是就是说公司治理就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
吗?学者对这个问题还持有不同的看法。

本人认为,根据所引文献,研究者对两
者关系也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

从开始的只是描述联系的模糊界定到后来的界
定边界和分析相互作用,也见证了研究者们认识的逐渐成熟。

3.国内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探讨
这几年在我国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有一些比较显著的进展, 如《会计法》
中规定,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 并把这一规定作
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

财政部在 2001 年~ 2006 年先后颁布
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
售与收款”、“成本费用”、“工程项目”、“固定资产”、“存货”、“筹资”、“对外投资”、“担保”等一系列用于指导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制定背景、总体思路、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 并就内部控制与内部
会计控制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与其他相关会计法规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规
范的试行等问题都有研究。

但是对比美国还存在没有理论框架支撑、控制方法单一、层次还比较低的不足。

参考文献 :
[1]李若山徐明磊 :2005. COSO 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
企业风险管理 . 会计研究 ,2
[2] 李连华聂海涛 :2007.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思想主线及其演变:1985 ~2005. 会计研究 ,3
[3]程新生 :2004.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 . 会计研究 ,4
[4]李心合 :2007. 内部控制 : 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 . 会计研究 ,4
[5]林钟高郑军 :2007. 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 会计研究 ,10
[6] 阎达五宋建波 :2000. 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 . 会计研究 ,3
[7]谢志华 :2007.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 关系与整合 . 会计研究 ,10
[8] 李连华 .2002.股权配置中心论: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 会计研究,10
[9]冯培根 :2000. 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分析 . 会计研究 ,11
[10]刘明辉张宜霞 :2002. 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 . 会计研究 ,8
[11]高霞赵妍:内部控制国内外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国内外现状分析
姓名: 古雪
班级: 080507
学号: 080507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