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图》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图》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2bd8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9.png)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023·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月考)某校地理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某区域(图甲所示阴影部分)一幅小比例尺的图形进行重绘,图中ab之间的纬度差为4°。读图回答1~2题。
1.若ab间的图上距离为4.4 cm,重绘后的比例尺为1∶50000,则cd间的图上距离为 ( ) A.44 cm B.110 cm C.220 cm D.440 cm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测算距离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三
3.确定范围 (1)经纬度跨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三
4.确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选线: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3)选面: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典例 (2023·新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解题思路】 1.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据图可以看出,兰新铁路走向基本与1000米等高线平行,故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2.图示显示,该交通线虽然经过地区地势平坦,线路最短,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但是由于距城镇较远,并没有充分发挥带动该地区人流量和货运量增长的作用,故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 【参考答案】1.D 2.B
考点三
考点一
(2023·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月考)某校地理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某区域(图甲所示阴影部分)一幅小比例尺的图形进行重绘,图中ab之间的纬度差为4°。读图回答1~2题。
1.若ab间的图上距离为4.4 cm,重绘后的比例尺为1∶50000,则cd间的图上距离为 ( ) A.44 cm B.110 cm C.220 cm D.440 cm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测算距离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三
3.确定范围 (1)经纬度跨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三
4.确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选线: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3)选面: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典例 (2023·新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解题思路】 1.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据图可以看出,兰新铁路走向基本与1000米等高线平行,故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2.图示显示,该交通线虽然经过地区地势平坦,线路最短,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但是由于距城镇较远,并没有充分发挥带动该地区人流量和货运量增长的作用,故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 【参考答案】1.D 2.B
第1课时-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第1课时-地球与地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e811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4.png)
2.比例尺的缩放 缩放地图时首先要缩放比例尺。比例尺的缩放规律: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 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 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 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 尺×(1+n)。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 尺×1/n。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1-1/n)。
①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 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 圆心发出的射线 ②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 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还是 北纬 ③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 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 西经还是东经
4.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 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 1中 弧 A B )。
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三是利用勾
股定理估算。(如图 2中 B C ,连结 B 、C 两点,B C =
)
(4)利用经纬网进行面积比较 不论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上,还是在不同的经纬网图上,进行两区域 面积大小的比较时,应该看其实际占有的单位经纬网格的多少及 其所处纬度的高低,若占有的单位经纬网格越多,其所处的纬度越 低,则其面积越大;反之则越小。 如下面甲、乙两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实际面积甲图小于乙图。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 1 中同一条纬线上 M 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 M PK ,而不是弧 M Q K ,赤 道上除外)。 ③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间最短 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2)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①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 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 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 于 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 180°,则东经的 在西,西经的在东。 ③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 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 上则相反。
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地球与地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6be59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0.png)
二、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地图的三要素 (1)、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
线指示法、一般方法(会运用)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用分数比较) (3)、图例与注释
.
30
地图上的方向
1、看地图,辩方向。面对地图,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
15
经纬网
.
16
60° 60° 30° 0° 30° 60° 90°120°150°
40° A ( 40°N, 60°W ) 20°
0°
20°
C (0°, 120°E)
40° 60°
B ( 20°S, 0 °)
.
17
15° 160°
180° 160° 140°
25°
D (25°S, 180°)
35° (40°S,170°E)
45°
E
.
18
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 平时善于观察的刘路路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 动方向,在“图1”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 回答1、2
.
1.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
位置是( A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扁的椭球体。
.
3
0°纬度以北,称 为北纬,用N表示
0°纬度以南,
称为南纬,用S
. 表示
4
.
5
3、经度
本 初 西经 W 子 东经 E (度数向西递增)午(度数向东递增) 线
180° 120° 60° 0° 60° 120° 180°
第1课-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第1课-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d0397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00.png)
知识梳理
通过认真阅读速查手册第1~3页,相信你会找到以 下条目的具体内容。
地球仪、地轴、两极的定义 地球仪的功能 1. 地球仪 经纬线经半纬球线、对纬比度代与指 度定 形号五示 数义 状带方 与长的向 起度划点分
定义与种类 2. 地图 地图的语言方的比向方例:法尺地图定表图上义示例表的与示三注方种记向方法定作一指经义用般向纬文线数定标网字段字向定定式式式法向向法法
【例2】(2012·泰安) 某号台风某日移动方向如下表。
请你判时
11时
19时
24时
经纬度
20°N, 118°E
A. 向东南
C. 向西南
20.5°N, 21.5°N,
115°E
114°E
B. 向东北
D. 向西北
22°N, 113°E
点拨 由材料可知,从纬度位置的变化来看:7时在北 纬20°,11时在北纬20.5°,19时在北纬21.5°,24时在 北纬22°,北纬的纬度度数越来越大说明台风是向北的; 从经度位置的变化来看:7时在东经118°,11时在东经 115°,19时在东经114°,24时在东经113°,东经的经 度度数越来越小说明台风是向西的。综合经纬度变化, 说明台风是向西北方向移动的。(在做此题时应把表上的 经纬度在纸上标示出来,这样就容易多了)
对点训练
(2012·泰安)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4月9日运 抵酒泉(39.44°N,98.31°E)卫星发射中心, 6月16日 “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6月 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 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 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请结合下图完成3~4题。
对点训练
1. (2012·泰安) 了解和正确选择、使用地图,可以方便我们 的生活。有关下列四幅地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地球和地图较全概要ppt课件
![地球和地图较全概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6acd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a.png)
答案: (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2)站得高,看得远,也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海上由远而近航行的轮船,首先看到桅杆,然后才看到船体。 (4)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让人们知道地球的球
体形状。 (5)月食的发生,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人们看到了地球的形状(人们已 经观察到了月球的球体形状)。
例2:
20°W 120°E 30°N
A B 10°N
A在B 的 西北 方向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当两地间的经度位于不同范围的时候,如果 两者的和相加大于180度时,位于西经的点 将处于东方。(如下题)
b东西方向的判定。 根据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
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 选择劣弧段(两点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 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其方法如下:
①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东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 面,数值小的在西面。 ②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西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 面,数值大的在西面。 (3)两个相比较地点分别在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 度之和的大小来辨别东西方位。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 180°,则东经度地点在东面,西经度地点在西面;若两 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则西经度地点在东面,东经度地 点在西面。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3.纬线和经线: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体形状。 (5)月食的发生,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人们看到了地球的形状(人们已 经观察到了月球的球体形状)。
例2:
20°W 120°E 30°N
A B 10°N
A在B 的 西北 方向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当两地间的经度位于不同范围的时候,如果 两者的和相加大于180度时,位于西经的点 将处于东方。(如下题)
b东西方向的判定。 根据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
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 选择劣弧段(两点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 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其方法如下:
①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东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 面,数值小的在西面。 ②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西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 面,数值大的在西面。 (3)两个相比较地点分别在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 度之和的大小来辨别东西方位。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 180°,则东经度地点在东面,西经度地点在西面;若两 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则西经度地点在东面,东经度地 点在西面。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3.纬线和经线: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1节-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第1节-地球与地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7951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0.png)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 分布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 愈大 ,
规律 愈大 ,西经度的度数 南纬的度数愈向南 愈大
愈向西 愈大
划分 半球
20°W~0°~160°E 为 东半球 ,160°E~
以 赤道 为界,以北为北 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180°~20°W 为西半球
(1) 30°纬线是中、低纬度
特殊 (1) 本初子午线 为东 界线; 60°纬线是中、高
真题 1 (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 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 答(1)~(2)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1)据图判ຫໍສະໝຸດ ,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
该地区
()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
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
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公路沿线的山坡 上有古海蚀地貌——海蚀穴的出现,说明该地陆 地相对上升。第(2)题,在地形剖面图中,垂直比 例尺的选择要考虑到地面起伏的大小,一般地图 所示范围内,实际的垂直高度要远小于水平距离, 因此,要突出地面的起伏,绘图时应选择较大的 垂直比例尺。 答案 (1)A (2)B
初中地理模块一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地球(共34张PPT)
![初中地理模块一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地球(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e32c7d5901020207409c7a.png)
此时,澳大利亚正值 夏 (填季节)。
(4)上述照片拍摄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B 处(填字母)。
(5)下列城市中,可能拍摄到该照片的是 A 。
A.海口
B.武汉
C.北京
D.长沙
2.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形状 圆圈
长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 缩短
指示方向 东西
数量 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起始线 0°纬线(赤道) 以 0°纬线为界,向南、北各划 90°;0°纬线以南为南
划分方法 纬度,以北为北纬度
表示 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 分布规律 从赤道开始,北纬度越向北越大,南纬度越向南越大 低、中、 0°~30°是低纬度, 30°~60° 是中纬度,
模块一 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 地球
知识点一 地球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基础知识梳理
2.地球的大小
知识点二 地球仪和经纬网
1.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的弧线。
(2)经线的特点:
形状
半圆
长度
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
数量
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0°经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
起始线 文台旧址的经线 以 0°经线为界,向东、西各划 180°;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
表示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方法规律】符合“东西相反,和是 180°”这个规律的两条经线才 能够构成一个经线圈,也就是两条经线中一条是东经度,一条是西经度,其 经度和为 180°,这两条经线就能构成一个经线圈。
地球与地图课件演示文稿(共109张PPT)
![地球与地图课件演示文稿(共10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77390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c.png)
⑲__________,东20半°球W向西至 160°E为⑳________,国际日 期西变半更球线
返回目录
90oN
高纬度
中纬度
高、中、低纬的划分
低纬度
以30°、60°纬线为 界
中纬度 高纬度
90oS
60oN 30oN
0o
30oS 60oS
五带的划分
以23°26′、
66°34′纬线为界
90oN
北寒带
D.GPS
图13
(1)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
放射状的线段。
返回目录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2)判断南北极
①根据中心处标注的S或N确定,S表示南极,N表示北极。
②根据图中标明的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地球自转呈逆
时针方向,中心点为北极点,如图13甲;地球自转呈顺时针
考 方向,中心点为南极点。
图14 B.③④ D.①④
返回目录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解析] B 第一幅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①地的地
理坐标是(30°N,30°E),②地的地理坐标是(30°N,30°W);第二幅
图是斜侧(俯)视图的一部分,图中③地的地理坐标是(30°S,30°W);
第三幅图是方格状经纬网图,极点伸展得与赤道等长,属地球的侧视
赤道。
返回目录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基 础
二、地球仪
自
1.地球仪的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④
主
梳 ______而缩制小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理
2.地轴: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旋转,这
个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作地轴。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指向北
返回目录
90oN
高纬度
中纬度
高、中、低纬的划分
低纬度
以30°、60°纬线为 界
中纬度 高纬度
90oS
60oN 30oN
0o
30oS 60oS
五带的划分
以23°26′、
66°34′纬线为界
90oN
北寒带
D.GPS
图13
(1)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
放射状的线段。
返回目录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2)判断南北极
①根据中心处标注的S或N确定,S表示南极,N表示北极。
②根据图中标明的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地球自转呈逆
时针方向,中心点为北极点,如图13甲;地球自转呈顺时针
考 方向,中心点为南极点。
图14 B.③④ D.①④
返回目录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解析] B 第一幅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①地的地
理坐标是(30°N,30°E),②地的地理坐标是(30°N,30°W);第二幅
图是斜侧(俯)视图的一部分,图中③地的地理坐标是(30°S,30°W);
第三幅图是方格状经纬网图,极点伸展得与赤道等长,属地球的侧视
赤道。
返回目录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基 础
二、地球仪
自
1.地球仪的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④
主
梳 ______而缩制小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理
2.地轴: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旋转,这
个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作地轴。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指向北
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课堂PPT)
![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ec2db02f60ddccdb38a054.png)
8
[注意]
在描述东西半 球范围时一定要说 明方向,即从 20°W向东到 160°E为东半球, 从20°W向西到 160°E为西半球。
9
[巩固练习] 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30°W 20°W10°W
150°E160°E170°E
10°N
A 0°
B 10°S
D
20°S
C
30°S 40°S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_3_0_°__W_、 1__0_°__N_ ); B(_1_0_°__W_、_1_0_°__S_); C(_1_7_0_°_E_、_2_0_°__S_); D(1_4_5_°__E_、_4_0_°__S_)。
(2改编)若将比例尺扩大2倍,新比例尺为( A )
A.1∶10000 B.1∶15000 C.1∶30000 D.1∶60000
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
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
尺约为( A )
A.1∶30000
B.1∶2000
C.1∶40000
D.1∶20000
(即对跖点)是____4_0_°__S_,___6_4_°__W____;
※北京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__4_0_°___N_,__6_4_°___W_;
A
B
C
13
遁地大仙土行孙住在上海(121°E, 31°N),有
一天他想拜访地球另一端的超人奥特曼,并决定“遁地
”前去,于是他便从自己家里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
31
巩固练习
A在B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C在D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B在D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看两地度数和 a、和小于1800,东经度为东,西经度为西 b、和大于1800,东经度为西,西经度为东
[注意]
在描述东西半 球范围时一定要说 明方向,即从 20°W向东到 160°E为东半球, 从20°W向西到 160°E为西半球。
9
[巩固练习] 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30°W 20°W10°W
150°E160°E170°E
10°N
A 0°
B 10°S
D
20°S
C
30°S 40°S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_3_0_°__W_、 1__0_°__N_ ); B(_1_0_°__W_、_1_0_°__S_); C(_1_7_0_°_E_、_2_0_°__S_); D(1_4_5_°__E_、_4_0_°__S_)。
(2改编)若将比例尺扩大2倍,新比例尺为( A )
A.1∶10000 B.1∶15000 C.1∶30000 D.1∶60000
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
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
尺约为( A )
A.1∶30000
B.1∶2000
C.1∶40000
D.1∶20000
(即对跖点)是____4_0_°__S_,___6_4_°__W____;
※北京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__4_0_°___N_,__6_4_°___W_;
A
B
C
13
遁地大仙土行孙住在上海(121°E, 31°N),有
一天他想拜访地球另一端的超人奥特曼,并决定“遁地
”前去,于是他便从自己家里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
31
巩固练习
A在B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C在D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B在D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看两地度数和 a、和小于1800,东经度为东,西经度为西 b、和大于1800,东经度为西,西经度为东
地球仪与地图ppt课件
![地球仪与地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3365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f.png)
【举一反三】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 60°,甲、乙两地经度 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 1~2 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A )
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大约是( D )
A.20000 千米
B.15000 千米
C.10000 千米
D.5000 千米
A
(1)泰山站到昆仑站的距离大约是( )
A.700千米 B.70千米
C.7000千米 D.无法计算
(2)若泰山站的物资主要靠长城站供给,今有一架飞机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航线供
给泰山站物资,则其飞行方向是( )
C
A.东北→东南 B.西南→西北
C.东南→东北 D.西北→西南
在经纬网地图上,东西方向是一个无限方向,一般要根据劣 弧去判断。如果两地一个为东经,另一个为西经,把两地经度相 加,如果两地经度和小于 180°,则东经的地点在东边,西经的 地点在西边;如果两地经度和大于 180°,则东经的在西边,西 经的在东边;如果两地经度和等于 180°,则两地互为东西方向。
3.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考向一 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主要经纬线及其作用
经线
纬线
主要经纬 本初子午线、180°经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
线 20°W、160°E
北极圈
20°W~0°~160°E为, 160°E ~ 180° ~ 中、高纬度的划分;热
半球
20°W为西半球
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⒉ 根据要求得到的结果,确定出有关几何元 素对新投影面应处于什么样的特殊位置(垂 直或平行),据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
⒊ 在具体作图过程中,要注意新投影与原投影 在变换前后的关系, 既要在新投影体系中正 确无误地求得结果,又能将结果返回到原投 影体系中去。
西半球
5、纬线和纬度 纬线:圆、不等长、指示东西
90°
北 纬
北 半 球
0°
南南 纬半
球 90°
6、时区的划分、计算和应用 (1)时区的划分
180°
2W 2.5°7W.5°0°7E.5°2E2.5°
180°
东西 西
西
十十 十 …… 一
二二 一
区
区区 区
中东 时 一 …… 区区
东 东西 十 十十 一 二二 区 区区
(2) 点与平面之间 将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3) 两平行线之间 将两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4) 两平行平面之间 将两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5 、求夹角
(1)两直线之间 将两直线组成的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2) 两平面之间 将两平面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应将两 平面的交线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线。
换面法的四个基本问题:
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变换一次投影面
2.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变换两次投影面
3.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成投影面垂直面 变换一次投影面 需先在面内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
4.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成投影面平行面 变换两次投影面
四、解题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⒈ 分析已给条件的空间情况,弄清原始条件中 物体与原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把这些条件 抽象成几何元素(点、线、面等)。
二次换面,再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平行面。
作 图: c
AB是水平 线
a
b
●a2
XV
Ha
b2● b . a1b1.
●
c
●
c2 平面的实形
HX1P1
●c1
X2轴的位置? 与其平行
例 3 已知直线AB与CDE平面平行,且相距20mm,
求直线AB的 水平投影。
b1 a1
c1
c'
e1 d1
a'
e' XHV d' c
一、地球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
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轴和两极:
地轴──地球自转的中心轴;
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线和经度 经线:等长、半圆、指示南北
180°
20° 0°
160° 180°
西经(W)
东经(E)
西半球
东半球. ax1源自a ● a1XV ax H
a
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
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 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⒉ 更换两次投影面
⑴ 新投影体系的建立
V a
ax
X
X2
a2
P2
ax2 P1
A
a
a1
ax1
按次序更换
H
X1
先把V面换成平面P1, P1H,得到中间新投影体系:
例1: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并求垂足D。
空间及投影分析:
作图:
求C点到直线AB的距离, c
b
就是求垂线CD的实长。
如下图:当直线AB 垂直于投影面时,CD平
XV H
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反映 c
a d
b
距离
实长。
AD
C
B
abd
P
c
ad
.
H X1 P1
a1 d. 1
b 1. a2b2d2
如何确定d1 点的位置?
垂直面。
思考:
X
若变换H面,需在面
内取什么位置直线?
正平线!
d b
A
a
c
D B
d b H
P1 C c1
a1d1
c
b1
X1
例:把三角形ABC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b
a
d
作 图 过 程:
c
XV H
★ 在平面内取一条水平 线AD。
a
★ 将AD变换成新投影
b d. c
面的垂直线。
H
●α
●
●
反映平面对哪
X1 P1 c1 a1d1 d1 个投影面的夹角?
7、日界线及其日期变更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
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
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 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 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即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东减西加。
二、地图 1、
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1)运用比例尺计算 (2)运用纬距和经距计算
X1
—P1 H
再把H面换成平面P2, P2 P1,得到新投影体系:
X2
—P1 P2
⑵ 求新投影的作图方法
a
XV
ax
H
作图规律
a2a1 X2 轴 a2ax2 = aax1
a ax1 .
H X1 P1
a2 ax2 .
a1
P1
P2 X2
四、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
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
例:求直线AB的实长及与H面的夹角。
一、 换面法就是改变投影面的位置,使它与所给物 体或其几何元素处于解题所需的特殊位置。
二、 换面法的关键是要注意新投影面的选择条件, 即必须使新投影面与某一原投面保持垂直关系, 同时又有利于解题需要,这样才能使正投影规 律继续有效。
三、点的变换规律是换面法的作图基础,四个基本 问题是解题的基本作图方法,必需熟练掌握。
ax
a1
. ax1
a
H P1 X1
aa1 X1 a1ax1 = aax
点的新投影和与它有关的原投影的连线,必垂直
于新投影轴。
点的新投影到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被代替的投影
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⑶ 求新投影的作图方法
更换V面
a
V XH
ax
a
ax1
.
H P1 X1
作图规律:
更换H面
X1 H
P1
a1
作 图: c●
几个解?
a
d b
两个解!
●a2
X
V H
a
●
c
d ●
b
.
b2●d●2 60°
.
a1●b1
D点的投影 如何返回? ● c2
如何解?
思考:
HX1P1
●
c1
P2 P1 X1
解法相同!
已知点C是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另两个顶点在直线AB上,
求等边三角形的投影。
例4:求平面ABC和ABD的两面角。
空间及投影分析:
这时它的投影m1n1=MN,且
m1n1⊥c1d1。
A
M CN
d1 ●
D B a1m1b1
a1≡b●1≡m1
.
●n1 c●1
c1
P1
n1
d1
圆半径=MN
例3: 过C点作直线CD与AB相交成60º角。
空间及投影分析:AB与CD都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
的夹角才反映实大(60°),因此需将AB与C点所确定的 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b
a1'
A
a
H
X1
被保留
新轴
的投影面
新投影体系 V1/H
二、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
P
V
a A
a1
平行于新的投影面
b
B
b1 垂直于新的投影面
a
Hb
1. 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 题位置。
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 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
三、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垂所时直求所在于。由得投该几两影投何交图影定线中面理之,,知间两它:的平们两夹面的面角的投角。交影为线积两垂聚平直成面于直同投线时影,与面直第时线三,间平则的面两夹垂平角直面为相交
d
b
a
a1 ●
●d1
X
V H
c a
●c1
●b1
θ
.
dc
.
b
a2≡ b2 ● θ ●d2
c2●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投影变换的一种常用方法 ——换面法。
投影。
a1 b1
X1
V b'
a'
H1
a1'•
b1' B
b' a'
X
Ab
X
V H
aH
a
b
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垂直线
3.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空间分析: 一次换面把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二次换面把投影面平行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V X
X2
a2b2 b P2
ax2
P1
a
b1
B A
a1
作图:
b
a
问题的关键:在平面上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新 轴必须垂直与该平行线反映实长的那个投影。
空间分析: 如果把平两面平内面的垂一直条需直满足线什变么换条成件新?投影面的垂
直线,那么该平面则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垂直面。
作图方法:
在平面内取一条 投影一面般平位行置线直,线经变一换 V 成次投换影面面后垂变直换线成,新需投经 几影平能次面面否变的变只换垂成进?直新行线投一,影次则面变该的换? a
⒊ 在具体作图过程中,要注意新投影与原投影 在变换前后的关系, 既要在新投影体系中正 确无误地求得结果,又能将结果返回到原投 影体系中去。
西半球
5、纬线和纬度 纬线:圆、不等长、指示东西
90°
北 纬
北 半 球
0°
南南 纬半
球 90°
6、时区的划分、计算和应用 (1)时区的划分
180°
2W 2.5°7W.5°0°7E.5°2E2.5°
180°
东西 西
西
十十 十 …… 一
二二 一
区
区区 区
中东 时 一 …… 区区
东 东西 十 十十 一 二二 区 区区
(2) 点与平面之间 将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3) 两平行线之间 将两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4) 两平行平面之间 将两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5 、求夹角
(1)两直线之间 将两直线组成的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2) 两平面之间 将两平面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应将两 平面的交线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线。
换面法的四个基本问题:
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变换一次投影面
2.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变换两次投影面
3.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成投影面垂直面 变换一次投影面 需先在面内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
4.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成投影面平行面 变换两次投影面
四、解题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⒈ 分析已给条件的空间情况,弄清原始条件中 物体与原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把这些条件 抽象成几何元素(点、线、面等)。
二次换面,再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平行面。
作 图: c
AB是水平 线
a
b
●a2
XV
Ha
b2● b . a1b1.
●
c
●
c2 平面的实形
HX1P1
●c1
X2轴的位置? 与其平行
例 3 已知直线AB与CDE平面平行,且相距20mm,
求直线AB的 水平投影。
b1 a1
c1
c'
e1 d1
a'
e' XHV d' c
一、地球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
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轴和两极:
地轴──地球自转的中心轴;
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线和经度 经线:等长、半圆、指示南北
180°
20° 0°
160° 180°
西经(W)
东经(E)
西半球
东半球. ax1源自a ● a1XV ax H
a
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
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 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⒉ 更换两次投影面
⑴ 新投影体系的建立
V a
ax
X
X2
a2
P2
ax2 P1
A
a
a1
ax1
按次序更换
H
X1
先把V面换成平面P1, P1H,得到中间新投影体系:
例1: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并求垂足D。
空间及投影分析:
作图:
求C点到直线AB的距离, c
b
就是求垂线CD的实长。
如下图:当直线AB 垂直于投影面时,CD平
XV H
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反映 c
a d
b
距离
实长。
AD
C
B
abd
P
c
ad
.
H X1 P1
a1 d. 1
b 1. a2b2d2
如何确定d1 点的位置?
垂直面。
思考:
X
若变换H面,需在面
内取什么位置直线?
正平线!
d b
A
a
c
D B
d b H
P1 C c1
a1d1
c
b1
X1
例:把三角形ABC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b
a
d
作 图 过 程:
c
XV H
★ 在平面内取一条水平 线AD。
a
★ 将AD变换成新投影
b d. c
面的垂直线。
H
●α
●
●
反映平面对哪
X1 P1 c1 a1d1 d1 个投影面的夹角?
7、日界线及其日期变更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
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
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 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 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即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东减西加。
二、地图 1、
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1)运用比例尺计算 (2)运用纬距和经距计算
X1
—P1 H
再把H面换成平面P2, P2 P1,得到新投影体系:
X2
—P1 P2
⑵ 求新投影的作图方法
a
XV
ax
H
作图规律
a2a1 X2 轴 a2ax2 = aax1
a ax1 .
H X1 P1
a2 ax2 .
a1
P1
P2 X2
四、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
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
例:求直线AB的实长及与H面的夹角。
一、 换面法就是改变投影面的位置,使它与所给物 体或其几何元素处于解题所需的特殊位置。
二、 换面法的关键是要注意新投影面的选择条件, 即必须使新投影面与某一原投面保持垂直关系, 同时又有利于解题需要,这样才能使正投影规 律继续有效。
三、点的变换规律是换面法的作图基础,四个基本 问题是解题的基本作图方法,必需熟练掌握。
ax
a1
. ax1
a
H P1 X1
aa1 X1 a1ax1 = aax
点的新投影和与它有关的原投影的连线,必垂直
于新投影轴。
点的新投影到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被代替的投影
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⑶ 求新投影的作图方法
更换V面
a
V XH
ax
a
ax1
.
H P1 X1
作图规律:
更换H面
X1 H
P1
a1
作 图: c●
几个解?
a
d b
两个解!
●a2
X
V H
a
●
c
d ●
b
.
b2●d●2 60°
.
a1●b1
D点的投影 如何返回? ● c2
如何解?
思考:
HX1P1
●
c1
P2 P1 X1
解法相同!
已知点C是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另两个顶点在直线AB上,
求等边三角形的投影。
例4:求平面ABC和ABD的两面角。
空间及投影分析:
这时它的投影m1n1=MN,且
m1n1⊥c1d1。
A
M CN
d1 ●
D B a1m1b1
a1≡b●1≡m1
.
●n1 c●1
c1
P1
n1
d1
圆半径=MN
例3: 过C点作直线CD与AB相交成60º角。
空间及投影分析:AB与CD都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
的夹角才反映实大(60°),因此需将AB与C点所确定的 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b
a1'
A
a
H
X1
被保留
新轴
的投影面
新投影体系 V1/H
二、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
P
V
a A
a1
平行于新的投影面
b
B
b1 垂直于新的投影面
a
Hb
1. 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 题位置。
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 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
三、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垂所时直求所在于。由得投该几两影投何交图影定线中面理之,,知间两它:的平们两夹面的面角的投角。交影为线积两垂聚平直成面于直同投线时影,与面直第时线三,间平则的面两夹垂平角直面为相交
d
b
a
a1 ●
●d1
X
V H
c a
●c1
●b1
θ
.
dc
.
b
a2≡ b2 ● θ ●d2
c2●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投影变换的一种常用方法 ——换面法。
投影。
a1 b1
X1
V b'
a'
H1
a1'•
b1' B
b' a'
X
Ab
X
V H
aH
a
b
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垂直线
3.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空间分析: 一次换面把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二次换面把投影面平行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V X
X2
a2b2 b P2
ax2
P1
a
b1
B A
a1
作图:
b
a
问题的关键:在平面上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新 轴必须垂直与该平行线反映实长的那个投影。
空间分析: 如果把平两面平内面的垂一直条需直满足线什变么换条成件新?投影面的垂
直线,那么该平面则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垂直面。
作图方法:
在平面内取一条 投影一面般平位行置线直,线经变一换 V 成次投换影面面后垂变直换线成,新需投经 几影平能次面面否变的变只换垂成进?直新行线投一,影次则面变该的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