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生物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生物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生物知识点总

第一章植物界的多样性
- 植物界的分类特征
- 植物界的主要分类群
第二章古老的生物世界
- 古生物时代的植物和动物
- 古生物时代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昆虫的基本知识
- 昆虫的特征与分类
- 昆虫的功能和生活性
第四章生物圈的居民
- 生物圈的居民及其特点
- 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五章解剖植物的结构
- 植物器官的组成与功能
- 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特点
第六章食物和营养
- 生物的营养需求
- 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
第七章遗传与变异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遗传变异与物种进化
第八章发光、发热及能量的转化- 生物的发光和发热现象
-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第九章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
- 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的重要性- 水分和氧气的运动和流通
第十章动植物的需氧作用
- 动植物的需氧作用过程
- 需氧作用与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解和消化
第十一章植物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第十二章动植物的生殖
- 动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生殖
- 生殖方式对物种繁衍的影响
第十三章初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
- 初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的食性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成和特点
第十四章人体组成与生长发育
- 人体组成和人体器官
- 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和因素
第十五章保护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第十六章生物工程与生命伦理- 生物工程的意义和应用
- 生物工程与生命伦理的关系。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算数和代数1.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相反数•绝对值及其性质•定义和判断整数的大小关系•整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混合运算•分数与整数的乘除运算2. 分数•分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法•分数与整数的互化(化分数为整数,化整数为分数)•分数的简化与约分•分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混合运算•分数的比较3. 小数•小数的定义•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小数的加减乘除及其混合运算•小数的比较•有理数和无理数4. 代数式•代数式的定义及其基本运算(加、减、乘、除)•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其应用•代数式的提公因式及其应用5. 一元一次方程式•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如:方程式、未知数、系数、常数项•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如:等式两边加减同一数、等式两边乘除同一数、移项变号等•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的判定几何1. 图形的分类与性质•点、线、线段、射线、角、平面及其相互关系•平行、垂直、重合、相交、夹角等概念•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2. 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其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相似三角形及其性质3. 三角形的运用•已知三边或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一边及与其相邻的两个角求另外两边和角•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4. 圆的运用•圆的定义及其性质•圆的相交关系和判定方法•垂直线段的性质及其应用•利用圆解决实际问题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调查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数据来源•频数和频数分布表•分组数据的制作及其分析2. 数据的描述和应用•中心倾向的度量,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如:极差、方差、标准差•相关性分析3. 简单概率•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概率及其性质,如:互斥事件、独立事件、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组合数及其计算方法以上是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定义数、整数和自然数的概念
2. 数轴及其使用
3. 正负数的比较和排序
4.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5. 加法与减法的应用
6. 高斯算式和高斯消元法解算问题
7. 乘法与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8. 乘法与除法的应用
9. 数的乘方
10. 分数的引入与概念
11. 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1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13. 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14.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15. 简单的平面镜和棱镜
16. 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的相互转换
17. 二维图形的相似性质及其应用
18. 有关年龄的问题
19. 简单的逻辑推理和解题方法
以上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能根据教材编写的不同而有些微差异。

建议学生根据教材进行系统学习。

第1页/共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及经典练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及经典练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锥圆锥棱锥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练习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2.下列各个平面图形中,属于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3.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5B. 6C.7D.84.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 BCD5.某同学的茶杯是圆柱形,如图是茶杯的立体图,左边下方有一只蚂蚁,从A 处爬行到对面的中点B 处,如果蚂蚁爬行路线最短,请画出这条最短路线图.解:如图,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如图示,则A 、B 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连接AB ,即是这条最短路线图.B BA A问题:某正方体盒子,如图左边下方A 处有一只蚂蚁,从A 处爬行到侧棱GF 上的中点M 点处,如果蚂蚁爬行路线最短,请画出这条最短路线图.(6分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或整数有理数分数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复习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知识点复习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锥、球)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可由一个长方形绕其一条边旋转而成。

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 锥圆锥: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旋转而成。

棱锥4、棱柱与棱锥及其有关概念:棱柱:两个底面相互平行且相等。

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为正棱柱。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棱柱的所有侧棱均相等。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锥:由一个多边形与平面外一点连接而成的立体图形。

这个多边形叫做棱锥的底面,其他的面均为侧面,所有侧面全部是三角形。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正棱锥。

特别地,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的正三棱锥叫做正四面体。

n棱锥有1个底面,n个侧面,共(n+1)个面;2n条棱,n条侧棱;(n+1)个顶点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一个平面截一个n棱柱,截出的面最多是(n+2)边形,例如,一个平面区截八棱柱,所得截面最多是10边形。

用一个平面截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剩下的几何题一定剩余7个面,顶点可能为7,8,9,10,与之对应的棱数分别为12,13,14,15.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法则- 整式的加减运算3.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 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角的概念和分类- 平行线的性质5.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数据的整理和图表表示- 频数和频率的计算- 利用图表分析数据二、几何1. 平面图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2. 几何图形的计算- 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统计图表的阅读和理解- 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比较- 统计数据的误差分析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能性的初步认识-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四、解题技巧与策略1. 解题方法- 分析问题、寻找条件- 归纳法和演绎法- 逆向思维和分类讨论2. 策略选择- 题目类型的识别- 适当运用数学工具- 时间管理和检查策略五、数学思维的培养1. 逻辑思维- 论证的严密性- 逻辑推理的训练2. 创新思维- 探索性问题的解决- 数学建模的初步尝试3. 数学应用-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实际应用六、课程复习与总结1. 知识点的梳理- 重点、难点的回顾- 易错点的总结2. 练习题与测试- 典型题目的练习- 模拟测试与自我评估3. 学习方法的调整- 学习计划的制定- 学习方法的改进以上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2024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2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之有理数及其运算板块:1、整数包含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包含正分数和负分数。

正整数和正分数通称为正数,负整数和负分数通称为负数。

2、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3、绝对值: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用“||”表示。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之整式板块: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4、同类项: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之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等。

其实,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还包括很多,但是我想,万变不离其宗。

大家平时要注意整理与积累。

配合多加练习。

一些知识要点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一些错题也要及时整理、复习。

一个个知识点去通过。

我相信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在数学考试中取得高分。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3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7.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n或(a-b)n=-(b-a)n,当n为正偶数时:(-a)n=an或(a-b)n=(b-a)n.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a=0,b=0;(4)据规律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19.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2024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4__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2.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

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
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以下是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自然数:包括整数、非负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 分数:包括分子和分母,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可与整数进行混合运算。

4. 数的比较与排序: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确定大小关系,运用大小关系进行数的排序。

5. 数的倍数与约数:倍数是能够整除某个数的数,约数是能够被某个数整除的数。

6.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可以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进行加法与减法运算。

7.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可以将同分母的分数进行加法与减法运算。

8. 分数乘法与除法:可以将分数进行乘法与除法运算,需要注意分子、分母的运算法则。

9. 数轴与有理数:可以通过数轴表示有理数的大小关系。

10. 整式与多项式:整式是由常数、变量与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多项式是由多个单项式相加(减)得到的式子。

11. 代数式的化简与展开:可以将多项式按照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或展开。

12. 图形的认识与绘制: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图形的绘制。

13. 相交线与平行线: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能够判断和应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14.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认识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判断和应用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15. 数组与图表:能够读取并分析给定的数组和图表,并进行简单的统计与推理。

以上是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解答疑惑,并多做习题加深理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七年级数学上册]定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2、3、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4、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5、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2)几何体也简称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3)包围着体的是面。

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4)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5)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6、棱柱(1)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2)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3)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4)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5)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6)棱柱的性质:①棱柱的上下底面形状完全相同;②棱柱的所有侧棱长均相等;③棱柱的的所有侧面均为长方形。

7、圆柱和圆锥(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为圆柱的底面周长,宽为圆柱的高; (2)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扇形的弧长为圆锥的底面周长。

(3)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4)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8、展开图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后由六个小正方形组成,展开时剪刀走的路线不同,得到的图形不同,常见的有:⎪⎪⎪⎩⎪⎪⎪⎨⎧有理数⎪⎩⎪⎨⎧)3,2,1:()3,2,1:( 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 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 如正分数9、截面图(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截面。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1.棱柱的相关概念(初中只讨论直棱柱,即侧面是长方形)①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②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③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④棱柱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①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②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③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④体:几何体也简称体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展开与折叠1.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①圆柱:两个圆,一个长方形②圆锥:一个圆,一个扇形③三棱锥:四个三角形④三棱柱:两个三角形,三个长方形⑤正方体展开图:共有11种,141(6种),231(3种),33(1种),222(1种)⑥要展开一个正方体,需要切开7条棱⑦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找对立面:相间、Z端三、截一个几何体1.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可能得到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3456)四、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三视图的6种题型:(1)已知实物图画三视图;(2)已知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3)已知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4)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5)已知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6)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五、多边形的一些规律1.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2.从一个n边形的一边上的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

3.从一个n边形的内部的一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个三角形。

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汇总

第十节 科学计数法 定义: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其中1<a<10,n是正整 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第十一节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十二节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第一节 用字母表示数 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节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1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 次方程 方程的解: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本质: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质是带有未知数的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第四节 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合并同类项:指把同类型合并成一项(即进行计算) 规则: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
法则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 不改变 法则2: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 要改变
第二节 代数式 定义: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第三节 整式 含义: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表示数字与字母乘积的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注意:指数为1时,一般不写出来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注意】“和”包括了减法,因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法 运算都可转化为加法运算 多项式的项: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的次数: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1. 整数与有理数
-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 有理数间的加法和减法
2. 代数式与运算
-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 代数式的化简和展开
- 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
- 代数式的乘法和除法
3. 平面图形的认识
-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 直线与射线的认识
- 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4. 数量关系与函数
- 等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
- 解方程的方法与步骤
-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
- 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 事物的测量
-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概念- 常用单位的换算
- 实际问题中的计算和应用
6.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判断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在复习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全)(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全)(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2.¤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

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有理数⎪⎩⎪⎨⎧---)3,2,1:()3,2,1:(ΛΛ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Λ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Λ如正分数¤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且n 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可以把n 边形成(n-2)个三角形;这个n 边形共有2)3(-n n 条对角线。

◎13.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弧是一条曲线。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

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最新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对最新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以下是各个模块的重点知识:
Module 1: My New Teachers
- 自我介绍及问候语
- 介绍老师及其他人
Module 2: What's This in English?
- 日常生活用品的英语表达
- 家具和房间的英语表达
- 地点的英语表达
Module 3: What Color Is It?
- 颜色的英语表达
- 物品的形状的英语表达
- 包含颜色和形状的词组和句子
Module 4: How Many
- 数字的表达
- 复数形式的名词
- 询问数量的句子
Module 5: We Love Our Country - 国家和国籍的英语表达
- 物品和食物来自何处的表达
- 喜欢和不喜欢的表达
Module 6: I Want to Be an Actor - 职业的英语表达
- 愿望和计划的表达
- 询问他人职业和愿望的句子
Module 7: Where Are My Pencils? - 方位介词的使用
- 学校环境的描述
- 询问和回答物品位置的句子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各个模块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800 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只讨论直棱柱,即侧面是长方形的棱柱。

棱柱的相关概念包括棱、侧棱、以及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等。

棱柱的所有侧棱都相等,且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我们可以根据面、顶点、棱、侧棱、侧面的数量关系来分类n棱柱。

例如,三棱柱有5个面、6个顶点、9条棱、3条侧棱和3个侧面。

在几何中,点、线、面、体是最基本的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展开与折叠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包括圆柱、圆锥、三棱锥、三棱柱和正方体。

展开正方体需要切开7条棱。

我们可以通过找对立面(相间、Z端)来展开正方体。

三、截一个几何体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可以得到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四、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在三视图中,有6种题型,包括已知实物图画三视图、已知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已知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已知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五、多边形的一些规律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从一个n边形的一边上的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

从一个n边形的内部的一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个三角形。

4.从一个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n-3)条对角线。

一个n边形共有n(n-3)/2条对角线。

5.数学家欧拉发现了一个公式:如果用f表示正多面体的面数,e表示棱数,v表示顶点数,则有f+v-e=2.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一、有理数1.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也都是有理数。

2.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1 自然数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最基础的数学知识点就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最简单的数,包括1、2、3、4……。

在学习自然数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掌握自然数的性质、运算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 整数整数是自然数、0和它们的负数构成的集合。

学习整数时,需要掌握整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以及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1.3 有理数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在学习有理数时,我们要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性质、四则运算及其在方程中的应用,为学习代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代数式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

学习代数式时,需要理解字母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代数式的运算法则以及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1.5 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习方程,需要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6 不等式不等式是含有不等号的数学式子。

学习不等式,重点是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以及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与回顾: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好数与代数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册数学教材的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数与代数是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它们贯穿于数学的始终。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打牢,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更复杂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涉及了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然数、整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以及不等式等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起点。

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在数与代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性质。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与环境。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能够繁殖后代,如种子的萌发、母鸡下蛋等。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例如,沙漠中水分少,只有少数耐旱植物能生存;海拔高度不同,温度不同,植被类型也不同。

-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如狼吃羊)、竞争(如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等)、合作(如蚂蚁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寄生(如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等关系。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骆驼尿液少、出汗少适应干旱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厚适应寒冷环境。

生物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具有相对性。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疏松土壤;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等。

二、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 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根据食性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能够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例如,5是正整数,属于有理数;-3是负整数,是有理数;0.25=(1)/(4)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0.3̇=(1)/(3)是无限循环小数,也是有理数。

2. 数轴。

-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注意: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还可能表示无理数)。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2,就是在原点右边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

3. 相反数。

-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例如,3与-3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

-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4. 绝对值。

-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 a|=a(a>0) 0(a = 0) -a(a<0)。

例如,|5| = 5,| - 3|=3。

-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如,比较-2和-3,| - 2|=2,| - 3| = 3,因为2<3,所以-2> - 3。

二、有理数的运算。

1. 有理数的加法。

-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2 + 3=5,(-2)+(-3)=-(2 + 3)=-5。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2+(-3)=-(3 - 2)=-1,(-2)+3 = 3-2 = 1。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的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圆柱:底面是圆面,侧面是曲面柱体棱体: 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O 1.圆锥: 底面是圆面,侧面是曲面锥体棱锥: 底面是多边形,侧面都是三角形O 2.O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O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

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探6•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所有侧棱长都相• •等。

O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O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O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O 10.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O 11.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探12.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n (n >3,且n 为整数),从一个 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3)条;可以把n 边形成⑵ 个三角 形;这个n 边形共有 皿卫条对角线。

2◎ 13.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弧是一条曲线。

◎ 14.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O 15.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

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正整数 (如:二章3有理数及其运算零⑼负整数(如:1, 2, 3 )1 1正分数(如:-,,5.3, 3.8 )1 1负分数(如:—, ,2.3, 4.8 )2 3整数 有理数 分数※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 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 原点的距离相等。

O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在原点的 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 与原点的距离。

数a 的绝对值记作。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 值是0。

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相等;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0※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比较两个负数的 大小的步骤如下:① 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② 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a(a 0)|a| 0(a 0)或a(a 0) |a| * a(a 0) 0) 越来越大 «■■ ■ 1■ n : ■ ■ i J* 0 12 3※绝对值的性质:除0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绝对值的性质:①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0②若0,则0,反之亦然③若,则±b④对任何有理数a, 都有※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冋号两数相加,取相冋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O灵活运用运算律,使用运算简化,通常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O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①改变运算符号;②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相反数)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一个“不变”: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变换,也就是说,减法没有交换律。

O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① 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

在一个算式中,若有减法,应由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然后再省略加号和括号;② 利用加法则,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计算。

(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当有减法统一成加法时,减数应变成它本身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 值相乘。

②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3与5…等)※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O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①先确定积的符号;②求出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O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注意:① 零没有倒数② 求分数的倒数,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一个带分 数要先化成假分数。

③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①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贝y 它们的乘积为1。

(如:-2 与 1 、 2②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0不可作为除数,否则无意义。

※注意:①一个数可以看作是本身的一次方,如 5=51; ②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右上 角写指数。

※乘方的运算性质:①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②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③ 任何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④ 1的任何次幂都得1,0的任何次幂都得0;⑤ -1的偶次幂得1 ; -1的奇次幂得-1 ;⑥ 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 值。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①先算乘方 ,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②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二章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的概念: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 • • •※有理数的乘方 a a幂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②代数式中不含有“ =、>、V、工”等符号。

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代数式的书写格式: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4a;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与字母相乘,如21 a应写作7a ;3 3④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X”号,即“X”号不省略;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如4+( 4)应写作丄;注意:分数线具有“ + ”号和括号a 4的双重作用。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a2 b2)平方米※代数式的系数:代数式中的数字中的数字因数叫做代数式的系数如3x,4y 的系数分别为3,4。

注意:①单个字母的系数是1,如a的系数是1;②只含字母因数的代数式的系数是1或-1,如的系数是-1。

a3b的系数是1※代数式的项:代数式6x2 2x 7表示6x 、-2x 、-7 的和,6x 、-2x 、-7 是它的项,其中把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注意:在交待某一项时,应与前面的符号一起交待。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①判断几个代数式是否是同类项有两个条件:a. 所含字母相同;b. 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②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合差同类项:把代数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①合并同类项的理论根据是逆用乘法分配律;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①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②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不能合并的项,在每步运算中都要写上;③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最后结果,结果还是代数式。

※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括号前面是“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根据分配律去括号:括号前面是“ +”号看成+1,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根据乘法的分配律用+1或-1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以达到去括号的目的。

①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②去括号时,首先要弄清楚括号前是“ +”号还是“-”号;③改变符号时,各项都变号;不改变符号时,各项都不变号。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一.线段、射线、直线探1.正确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直线l AB直线(或)直线i 无端点 无法度量射线0 M射线1个无法度量 线段iAB线段(或)线段i2个可度量长度孤2.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A二.比较线段的长短0图^B. b图2探1.线段公理:两点间线段最短;两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 之间的距离.探2.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①圆规截取比较法; ②刻度尺度量比较法•图3探3.用刻度尺可以画出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倍、分; 用圆规可以画出线段的和、差、倍三 .角的度量与表示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探2.角的表示法:角的符号为“/”①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1所示/② 用一个字母表示,如图 2所示/b ③ 用一个数字表示,如图 3所示/1 ④ 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图 4所示※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探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0周角终边图5始边※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1o=60' 1 '=60”※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如图 5所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 成的角叫做平角.。

如图 6 所示:• •※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 •如图 7 所示:※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 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 行。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如图8所示,过点C 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 0点,线段的长 度叫做点C 到直线的距离。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x (元),并且未知数的指 数是 1(次) ,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 或减去 ) 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 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