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觉区
枕叶距状裂上、下缘皮质 视神经入颅后,来自鼻侧 视网膜的视神经纤维交叉形 成视交叉
中枢:颞叶上部 听觉的投射为双侧性的。 在人类,不同音频感觉的投射区有一定分区,低音调组分 分布于听皮层的前外侧,而高音调组分分布于后内侧。
嗅觉:梨状区皮层前部和杏仁的一部分 味觉:位于中央后回底部。
躯体感觉
感 内脏感觉 觉
特殊感觉
浅感觉
粗略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
位置觉 深感觉(本体感觉) 运动觉
精细触压觉
视觉 听觉 平衡感觉 嗅觉 味觉
(二)躯体感觉的传入通道
1、浅感觉: 2、深感觉
分布在皮肤和粘膜感受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的表 面,统称为浅感觉
一级神经元:脊髓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 二级神经元:脊髓后角; 三级神经元:丘脑→大脑后回。 特点:先交叉再上行; 功能:传导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 过程: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角 → 先换元、交叉 → 后上行(脊髓-丘脑 外侧束传导痛、温觉;脊髓-丘脑腹侧前束传导粗略触-压觉)→到达丘脑 的感觉接替核
1、特殊感觉(special senses):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前庭感觉。 2、表面或皮肤感觉(superficial or cutaneous sensations):触(压)觉 、温觉、冷觉和痛觉。 3、深部感觉 (deep sensations):肌肉、肌腱和关节感觉(或位置感觉 )、深部痛觉、深部压觉。 4、内脏感觉(visceral sensations):由内脏神经传入。内脏痛觉、有机 感觉(饥饿、恶心等)。
其大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和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以电紧张的形式被动扩散。 表现出总和现象。 感受器电位一般产生在无髓鞘的神经末梢上,当达到阈值引起第一个 郎飞氏结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
3、感受器的编码(coding)
神经冲动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神经纤维中的传输
频率编码(frequency coding):刺激越强,动作电位发放频率越高 群体编码(population coding):刺激强度通过传输信息的神经纤 维数目的多少进行编码 标记线(labeled):某一种感受器只能循特定的通路到达皮质特定 的终端位置,引起特定的感觉
第三章 神经系统
概述 第一节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第二节 神经元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第三节 神经系统解剖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感觉功能 二、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三、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一、感觉功能
(一)概述 (二)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 (四)内脏感觉
深感觉传导路径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
1、大脑皮质结构特点 2、大脑结构的感觉分析定位
1、大脑皮质结构特点 大脑皮层是产生感觉的 最高级中枢
功能柱(functional column):大脑皮质的感觉区神 经元呈纵向柱状排列,称为功能柱 是大脑皮质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感觉柱 运动柱
第一感觉区 部位:中央后回(相当于Brodmann3-1-2区) 特点:体表各部位的代表区明确而清晰 •a. 躯干四肢交叉投射(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b. 倒置排列(但头面部代表区内是正立的) •c. 不均等代表
感觉分辨越精细的部位代表区越大
功能:电刺激该区的一定部位可引起来自躯体相应部位的主观感觉;损伤或 切除该区将造成感觉缺失
第二感觉区 部位:大脑外侧沟的上壁,由中央后回底部延伸到脑岛的区 域。 特点:
定位不精确 双侧投射 正立排列 功能:该区可能只对感觉信息作粗糙的分析,并与痛觉的关 系较为密切。但切除人类该区后并不产生显著的感觉障碍。
浅感觉传导路径
临床意义
脊髓半横切(一侧脊髓损伤)后的感觉障碍 横切面以下:①同侧深感觉消失;②对侧浅感觉消失;③ 同侧运动障碍 脊髓空洞症:
轻度:痛、温觉易受损, 轻触觉不受影响(即痛温觉 与触觉分离现象) 重度:双侧痛、温觉与触觉均障碍。
2、深感觉
又称本体感觉,是指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深部结构所处的状态 传入纤维入脊髓(一级)先在同侧后索上行 →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更换 神经元(二级)→ 经内侧丘系至对侧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后外侧腹核( 三级) 特点:先上行(延髓)再交叉。 1.功能:传导肌肉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 2.过程: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角 → 先上行(后索)→ 后换元(薄束核 、楔束核)、交叉 → 经内侧丘系 → 到达丘脑的感觉接替核
4、感受器的适应
适应(adaptation):对一种持续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强度在 刺激开始时最强,随后减弱下来。这个过程即为感觉的适应。 感受器适应:诱发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冲动频率逐渐下降。
(1)快适应感受器:皮肤触觉感受器 (2)慢适应感受器 (紧张性感受器):肌梭、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痛觉感受器、温热感受器等 习惯化(habituation):来自感受器的传入输入在其通向皮 层途中的某驿站受到抑制而减少,使一种规律性的重复刺激在 皮层引起越来越弱反应的现象。
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内 外 环 境 的 各 种 变 化

感 受 器
脊 髓


皮 传导 脑
层 通路 皮




分 析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2、感受器的换能使用共同的分子信号
感受器的换能(transduction):机体传递信息至中枢神经系统的唯一方 式是动作电位,感受器必须将其他能量形式转换为电信号形式的转化过程 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或启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
(一)概述
1、感受器的类型和分类 2、感受器的换能使用共同的分子信号 3、感受器的编码 4、感受器的适应
1、感受器的类型和分类
感受器(receptor): 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 外环境条件改变的结构和装置。 适宜刺激 (adequate stimulate):一种感受器只对某一种特殊形式的 刺激 能量敏感性特别高,而对其他形式的刺激能量敏感性很低,或不发生反应。 这种敏感性最高的能量形式的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