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音乐《渔舟唱晚》教案1.doc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渔舟唱晚人音版五线谱.docx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了解古筝以及它的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少年王勃》,这篇课文讲在1300多年前,少年王勃站在新落成的滕王阁前,面对着滔滔江水,吟诵出这样的诗句: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王勃看到什么时候的景色?(傍晚)从哪个字看出来的(落霞)师:接着王勃吟诵到: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彭蠡”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响穷彭蠡之滨”这时王勃听到了什么呢呢?渔舟唱晚(渔夫在唱)。
渔舟唱晚,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今天,我和大家分享这堂课的题目就叫《渔舟唱晚》二、新授古筝版本的《渔舟唱晚》1.认识乐器聆听曲子,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古筝是中国古老的乐器,古人在战国时期发明了它,一般由1根弦。
古筝这首曲子是有娄淑华先生根据古曲改编的。
2.体验歌曲第一部分(1)体会滑音的表现作用师: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听老师唱第一部分,(唱简谱)。
古筝演奏家不向老师唱得这么平稳,他会加入特殊的技法。
同学们听,他把哪些音做了变化?怎么变的?学生和老师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第一部分。
哪个音变了?谁来模仿一下。
现在发现这个音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上) 这个音在古筝中怎么弹呢?生回答。
这种技法叫什么?我们再听,看哪几个音做出这样的变化?师逐句分析。
全班用“当”表现全句,在手的帮助下,让滑音更美。
用滑音后,怎样了呢?(2)表现的意境过渡:我们听到的这个曲子,用缓慢的速度,平稳的节奏, 给我们营造怎样的情景?(安静夕阳西照)这样的景配这样的音乐真是美啊,3.体验歌曲第二部分(1)五声调式师:我们再来一遍,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个曲子用了音阶1234567中国的哪几个音?中国的五声调式(2)用图谱感知观察课件:我们把音进行了排列,看这些音往哪儿走了?321653从高到低称为下行。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1)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通过音画诗展开想象,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并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2)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在欣赏中能够认真、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诗句导入师: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到“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你认为他是看到什么美景而写下了这一名句呢?在此刻他又听到了什么?师:今天我们所要欣赏的乐曲就是用这一句诗来命名的《渔舟唱晚》。
二、新课教授师:同学们,首先请聆听一首古筝名曲,请同学们安静聆听,听完后告诉大家,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你仿佛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画面?【可出示一组与《渔舟唱晚》意境相同的图片(背景音乐——古筝版《渔舟唱晚》)】预设:由古筝演奏,看到了夕阳、青山、湖水、船只、渔夫……仿佛一幅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照应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胧、白帆点点,船夫摇船归家的静态山水画。
师:不错,这是一幅由古筝演奏出来的动静相宜的山水画——余晖映红、晚霞斑斓、波光闪烁,晚风欢送着归航的渔船。
师:那古筝为何物呢?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独特的、重要的民族弹拨类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已经广为流传,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弹奏时“铮铮”作响,因此而得名,它是由筝首、筝尾、前岳山、后岳山、筝码、筝弦、面板等组成。
它的音乐优美、音域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乐曲《渔舟唱晚》,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兮》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表现了夕阳西下、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舒缓优美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
乐曲的第二部分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教学目标1、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2、了解古筝的音色及基本技法3、通过欣赏乐曲《渔舟唱晚》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筝技法及创作手法模进难点: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法、听辨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汪老师的音乐课堂。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曲目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片段)1.乐器介绍生答:古筝这首乐曲是由古筝演奏的,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所以又被称作汉筝、秦筝它的音域宽广音色明亮悦耳2、作品简介师:这首乐曲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辞》改编而成的。
表现了夕阳西下、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满载而归的动人画面。
乐曲共分为两个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二、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的主题一(一)老师演奏古筝曲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1.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情绪优美安静速度慢板)2.你觉得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夕阳西下悠然歌唱的渔夫载着渔船渐行渐远)(二)聆听滑音部分请你们尝试边听边观察红色圆圈做标志的地方,你听到了怎样的变化?师:善于观察的你们感受到了吗?(学生回答)。
是的,这个地方的音升高了一点,往上滑了一下,在古筝演奏中叫做上滑音记号。
是古筝基本技法揉滑按颤中的滑音弹奏的方法是右手触弦后左手做按音使余音升高仿佛水中的涟漪一般,增添音乐色彩。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人音版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在合唱实践中存在协作不够默契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增加一些团队协作训练,如集体节奏练习、互动游戏等,以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渔舟唱晚》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深刻地意识到音乐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引导他们感受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故事。课堂上,我尝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沉浸在这首渔歌的优美旋律中。
我发现,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新课讲授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聆听、分析和实践中逐步掌握音乐知识。此外,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环节,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了音乐的魅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人音版》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渔歌《渔舟唱晚》的音乐欣赏与学唱,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表达意境;掌握歌曲中的旋律特点,如音程跳跃、节奏变化等;学习音乐术语,如“行板”、“渐强”、“渐弱”等;通过渔歌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结合本章内容,进行简单的合唱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文化背景认识:强调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渔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举例解释:在教授旋律时,可以让学生先听辨旋律的主要动机,然后逐步学习旋律的各个部分,通过模仿、合唱等形式,加深对旋律的记忆和理解。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渔舟唱晚》教案1.doc
《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古筝。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1、教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的《渔舟唱晚》,设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同时,你能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叫什么吗?2、认识古筝:师生共同研究古筝,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出示课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营造了学习意境。
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二、欣赏筝曲,整体感知1、教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
2、设问: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在欣赏之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3、播放《渔舟唱晚》(视频),师生共同欣赏。
4、板书课题,了解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谈谈从音乐声中能想象这是怎样的景色?2、了解古筝的技巧,品味意境。
3、哼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第二部分音乐:(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情绪。
(2)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
5、完整欣赏。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味乐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古筝曲,描绘了夕阳西下,渔舟唱晚的美丽画面。
本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流畅,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选择了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和欣赏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渔舟唱晚》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渔舟唱晚》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2.歌曲中的个别词语发音可能较为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3.让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和演奏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及时指导。
4.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渔舟唱晚》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江南风光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渔舟唱晚》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渔舟唱晚》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渔舟唱晚》的古琴知识和曲调,掌握古琴演奏技巧。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渔舟唱晚》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渔舟唱晚》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渔舟唱晚》的古琴知识和曲调,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古琴演奏技巧。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渔舟唱晚》的演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琴的音乐魅力。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教学软件辅助:运用音乐教学软件,进行曲子的分析和教学。例如,可以使用软件展示《渔舟唱晚》的曲谱,并进行播放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曲子的结构和节奏。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渔舟唱晚》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34.请用一段话概括你在这节课中学到的关于古琴演奏的知识。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学设计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渔舟唱晚》教学设计一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欣赏课中,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净胜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这对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是有益的。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具备依附音乐的耳朵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责任。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2、介绍民族乐器----古筝。
3、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教育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古典音乐,培养学生的中国美、传统美、内涵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渔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现情景上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简要了解中国的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的作用。
四、教具:古筝、多媒体五、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设计1、(1)听全曲问:作品的情绪、情景、风格?(2)、再听全曲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段落?(3)、分段欣赏问:第一部分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是什么?师:这一部分描绘了夕阳在渐渐西沉,船帆在缓缓移动,渔民在轻轻歌唱,真是一幅迷离而动人的风情画。
(4)、听第二部分旋律问:第二部分音乐在你们眼前展示了什么样的情境?问: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在你们眼前展示了什么样的情景?(5)、听赏第三部分问: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场面?师:一连串的音,通过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复,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的景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渔舟唱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气息的钢琴曲,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该曲目以夕阳余晖下的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渔民在归航途中,悠然自得,渔船荡漾,晚霞映照的美景。
整首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子、主题和尾声。
教学这首曲目,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学习这首曲目,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这首古典钢琴曲的理解和欣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乐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乐曲,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等。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把握乐曲的演奏风格。
2.掌握乐曲中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等。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和谐统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描绘的夕阳渔舟氛围。
2.情感教学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演奏,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钢琴,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乐谱,方便学生学习、演奏。
4.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夕阳渔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描绘的美好氛围。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渔舟唱晚》(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5、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渔舟唱晚》的视频。
6、合作探究:连一连
教师出示描绘各部分音乐的文字让学生进行选择连线。
5、学生欣赏此曲的不同
版本并谈一谈感受。
6、学生边欣赏边小组讨
论连一连。
5、拓展欣赏,感
受不同形式表
现。
6、检验学习成
果,培养学生的
集体主义感。
课堂小结《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
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
四起,渔夫满载丰收、驾着片片白帆,
纷纷而归的喜悦欢乐情景。
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
结。
对本课进行总结
的同时对学生进
行思想教育。
板书。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
-鼓励学生在歌唱过程中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
2.教学难点
(1)音乐感知:学生对古筝音色的辨识和乐曲情感的理解。
-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需通过反复聆听、对比来提高辨识能力。
-对于乐曲情感的理解,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音乐知识进行感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奏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意境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这首曲子不仅体现了古筝的音色特点,还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是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欣赏《渔舟唱晚》的片段,感受其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我们了解它是如何通过音乐来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的。
其次,演奏技巧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在实践教学环节,我发现学生在演奏古筝时存在指法不熟练、音准不准确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和示范,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时,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以提高演奏技巧。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他们围绕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性格原因或是对话题不够感兴趣。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参与讨论,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渔舟唱晚》(教案)
2、刚才你们看到的是古筝独特的演奏指法:刮奏、下滑音和大撮弦
3、古筝的音色:明亮、柔和、清脆、浑厚
二、完整聆听
现在让我们完整欣赏这首乐曲,思考两个问题:结合古筝的音色,这首乐曲所描绘的时间是早晨、傍晚还是晚上呢?
聆听完后:《渔舟唱晚》这首乐曲为我们描绘的情景发生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一艘艘渔船在湖面上轻轻荡漾,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让渔民在捕鱼的时候尽情欢唱呢?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音乐欣赏与审美课《渔舟唱晚》
教科书
书 名:音乐教材
出版社:人音版出版社 出版日期:XXX年XXX月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古筝独奏《渔舟唱晚》朴实的古曲风格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渔民悠然自得的心情和渔船随波渐远的景象。
2.能分辨乐曲的三个乐段,并用肢体表现和语言表达音乐情景。
为什么要加入不稳定的清角音呢?它为音乐带来怎样的变化?
五、,在演奏技法中,用的了刮奏来表现音乐情景。当你听到刮奏的时候,请用划船的动作表现音乐
2、音乐的速度越来越快,好像渔船你追我赶,破浪向前的景象。
这就是古筝经典名曲《渔舟唱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意境,用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诗情画意,也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古筝名曲。
3.认识古筝,能分辨它的音色,并初步了解古筝常用的指法所带来的情感表现。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记忆主题旋律,并分辨三个乐段以及表现的音乐情景。
人音版五级上册音乐 渔舟唱晚 教案
渔舟唱晚教学(jiāo xué)目标1.情感(qínggǎn)态度价值观2.知识(zhī shi)与技能3.过程(guòchéng)与方法学情分析(fēnxī)教材分析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 体会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3. 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筝。
重点难点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正确地描述。
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师:孩子们,看看,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与往常有什么不同?是的,多了一架古筝。
谁会?(请一生演奏一小片段,然后说,没有戴指甲,所以不尽兴),总结弹法(抓弦、揉弦、......)谁还想试试(请一生划奏)师:看的我也跃跃欲试,我给大家弹一首,欢迎不?(师弹古筝,播放沙画)谢幕(xiè mù)(求掌声)师:这首曲子你们听过吗?(生:回答在比赛中、电视上、这首《渔舟唱晚》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niándài)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在古筝曲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音乐的百花园中也占居一席之地,是古筝弹奏者必修曲目之一。
有人曾说,会弹古筝的人,没有不会弹《渔舟唱晚》的。
(师介绍渔舟唱晚——PPT字幕)(一)感受(gǎnshòu)音乐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古筝名曲(渔舟唱晚)。
孩子们,请起立,试着在音乐(yīnyuè)中放松我们的身体。
(第一乐段)1.播放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身体(shēntǐ)呼吸(两拍一呼,两拍一吸)2.孩子们,音乐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生:宁静,祥和,舒服......3.来,将这份宁静美好传递给每一个人,每个乐句的句尾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随音乐传打开的扇子,一拍一次,尾音转圈)4.懂音乐的扇子最美丽,会听音乐的孩子最可爱。
渔舟唱晚-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渔舟唱晚 -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民歌《渔舟唱晚》的背景和意义。
2.能够正确演唱《渔舟唱晚》这首民歌。
3.训练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材料: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P25-27。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让学生听一段《渔舟唱晚》的音频,让学生听出曲目的名称。
并让学生讨论一下这首歌曲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在晚上演唱。
2.展示环节
教师播放这首歌的视频,让学生注意观察和听取歌曲的整体效果。
3.分析环节
让学生看教材P25,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歌曲的背景介绍和简介。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歌曲的情感和歌词中的一些词汇。
4.演唱环节
让学生分成小组彼此演唱,教师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演唱时注意整体效果和和声的合理组合。
5.再现环节
在学生演唱完毕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歌曲主要讲了什么?
•这首歌曲让你想到什么?
•这首歌曲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
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性理解和演唱歌曲《渔舟唱晚》,加深学生对民歌创作和表演的认知。
此外,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歌曲中的词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渔舟唱晚-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渔舟唱晚-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音乐形式;2.熟悉民乐器的名称、外形和音色特点;3.听懂取材于《渔家傲》的曲子《渔舟唱晚》。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民间音乐《渔舟唱晚》。
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谈论生活中自己了解到的音乐类型和曲目,并引出学习的主题——《渔舟唱晚》。
展示课件或实物,简单介绍曲目背景。
2. 聆听音乐片段老师播放音频,让学生聆听《渔舟唱晚》的音乐片段,感受其中的音乐韵律和情感表达。
播放完成后,鼓励学生口述自己的感受和听到的音乐语言特点。
3. 学习曲谱和歌词老师让学生观看《渔舟唱晚》的曲谱和歌词,并结合曲谱和歌词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演唱歌曲。
组内合唱,老师听取每组演唱情况。
4. 了解民乐器老师呈现民乐器的图片或实物,简要介绍民乐器的名称、音色特点和使用场合。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由探索,互相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尝试模仿老师演示的乐器演奏动作,感受民乐器的韵律。
5. 创意表演以小组为单位,老师指定学生自己演奏乐器和演唱《渔舟唱晚》。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地演示出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高年级学生可以尝试在演出中加入小型配乐或自己创作短曲。
教学体会本节课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既学习了中国传统民乐,又感受和理解了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同时,让学生发现表演中的乐器与声音是如何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份美妙的演出。
备注本教案推荐使用应用工具: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师课堂演示工具。
渔舟唱晚 音乐教案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渔舟唱晚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渔舟唱晚》,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和合奏的形式,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欣赏《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 学会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渔舟唱晚》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3. 歌曲的歌词和乐谱。
4.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渔舟唱晚》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音乐欣赏:1. 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表达方式,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学习歌曲:1. 分发歌曲的歌词和乐谱给学生,让他们跟着录音或视频一起唱歌。
2. 强调歌曲的发音准确性和情感表达,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音准。
合唱和合奏: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练习不同的声部或乐器。
2. 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声部或乐器,鼓励他们合作演奏。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评估与总结:1. 对学生的合唱和合奏表演进行评估,给予肯定和建议。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发展音乐才华。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延伸:1. 将《渔舟唱晚》与其他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相匹配。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 教学设计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 体会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3. 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筝。
教学重、难点1. 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正确地描述。
2. 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
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
其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用慢板奏出了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湖滨晚景的赞美。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旋律是从第一段上下八度跳进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的。
从全曲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在这段中用了清角音(fa),出现了暂时的离调。
转入下属调,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形象地表现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强,运用了古筝独特的演奏方法表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情景。
尾声:音乐在高潮处突然收住,尾声旋律缓缓流出,这是第二段旋律中的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力度减弱,好像最后一个涟漪消失在月色之中,湖边只留下一片幽静,意境深远。
《渔舟唱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古曲。
被改编成许多不同的演奏形式,如长笛独奏、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管弦乐合奏等,特别是小提琴独奏《渔舟唱晚》,更加突出了音乐的歌唱性,其中的慢板主题优美流畅,成为广为流传的旋律之一。
中央电视台在“天气预报”中也运用了这段主题,使它的影响更加广泛。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课本第九册(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近代传统筝曲欣赏《渔舟唱晚》[设计思路]近代传统筝曲《渔舟唱晚》作为一首聆听曲,学生对乐曲的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本课主要以“乐配画”“画配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聆听、体会乐曲。
本课时有三个内容:一是学生运用想象在脑海生成一幅画面,二是为画配乐,三是学生听完后能根据音乐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第一,以通过学生聆听、教师讲解,让学生自己体会音乐并运用想象生成画面,能理解体会音乐情绪,再对比不同的音乐情绪,更加确定画面音乐风格。
第二,教师给出不同的画面,让学生想象选择符合画面的音乐。
第三,了解了乐曲《渔舟唱晚》标题的意义,能说出乐曲表现的情境,从而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五年级第一课《朝夕》中的一首聆听曲。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乐曲大体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音乐安宁而悠远,抒发了对滨湖晚景赞赏的情怀。
接着音乐逐渐活泼流畅,旋律的律动渐快。
仿佛渔民唱着渔歌抒发着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乐曲的第二部分活跃欢快表现了渔船破浪疾驰的场面。
[教学目标]一、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乐曲的欣赏学习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对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产生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乐配画”和“画配乐”以及学生自编故事的活动让学生理解乐曲表现的情境,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古筝艺术、及历史。
2.学生能运用想象能力为“乐配画”,能分辨各段落音乐特点进行“画配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
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古筝。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1、教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的《渔舟唱晚》,设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同时,你能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叫什么吗?
2、认识古筝:
师生共同研究古筝,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出示课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营造了学习意境。
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二、欣赏筝曲,整体感知
1、教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
2、设问: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在欣赏之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3、播放《渔舟唱晚》(视频),师生共同欣赏。
4、板书课题,了解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
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谈谈从音乐声中能想象这是怎样的景色?
2、了解古筝的技巧,品味意境。
3、哼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情绪。
(2)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
5、完整欣赏。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味乐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