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速度辩识的仿真研究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院)系应用技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班级0682学号200613010229 学生姓名李舜婷导师姓名蔡斌军完成日期2010-06-15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蔡斌军职称讲师教研室主任谢卫才一、基本任务及要求:本课题以交流异步电机为控制对象在simulink设计平台上进行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主要内容及要求为:①掌握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②研究无速度传感的速度辨识的方法;③掌握系统的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④建立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⑤编写设计说明书等。

通过本系统的设计,可达到以下目标:①掌握矢量控制中速度的辨识方法;②掌握基于simulink的仿真模型建立的方法;③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及效果。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2月26日-3月10日指导老师布置任务, 学生查阅资料3月11日-3月16日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电子文档上传FTP3月17日-3月30日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4月1日-4月30日总体设计,仿真模型的建立,中期检查5月1日-5月30日仿真调试,得出结论6月1日-6月12日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6月12日-6月14日修改、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上传FTP6月15日-6月20日毕业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II)第一章绪论 (1) (1) (1) (2) (2) (2) (3) (4) (4) (4) (5)第二章矢量控制原理 (6) (6)异步电动机模型分析的数学基础 (7)坐标变换的原则和基本思想 (7)三相/二相变换 (8)二相/二相旋转变换 (8)三相静止坐标系/任意二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 (8)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9)异步电动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9)异步电动机在任意二相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0)异步电动机在二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1)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模型 (12)异步电动机的磁链模型 (12)第三章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14) (14) (16) (21) (22) (23) (23)第四章建立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 (26)结束语 (34)参考文献 (35)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摘要:交流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同时其转矩也不易控制,因此要实现高性能的交流电机控制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基于SVPWM的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SVPWM的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年级: 2006级学号:姓名: 古国粹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 陆可2010 年 6月基于SVPWM的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摘要本文根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的算法应用于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用以提高无速度传感控制性能。

对应用于异步电机控制,基于SVPWM矢量控制策略的电压源逆变器进行了研究。

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方法用以估计电机速度进而实现一个简单的无速度传感器系统。

这个系统由动态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软件中的交流电机模型来实现。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整个可调速范围内提供了定子磁链和转子转速的估计,并且可以提高控制精度。

关键字:SVPWM;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电压空间矢量;Ⅰ 简介由于传统的电机速度传感器不仅在安装维护和可靠性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由于其控制精度较低,这个课题现已成为研究热点。

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特性主要是由脉冲宽度控制策略决定的。

对于工程应用,正弦脉宽控制(SPWM)是最常用的控制方法。

它需要的计算量较少,而且易于实现,但其直流电压利用率和逆变器的传输能力较低。

与SPWM相比,SVPWM技术具有直流电压利用率高,输出电压多样化,电压纹波小的优点。

然而,由于其计算复杂的弊端和实时控制的难以实现,在逆变器不断改进的同时限制了SVPWM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易于实现,直流电压利用率高达100%等优点,许多先进的SVPWM算法被提出并且得到广泛应用。

陈国呈,宋文祥,吴辉和孙成波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三电平中点钳位式电压源逆变器的SVPWM控制策略,此法基于所有多余电压矢量的特殊控制[2]。

在[3]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正交坐标系N电平逆变器的空间矢量脉宽控制(SVPWM)算法。

该算法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参考空间矢量所在处的扇区,并且可以采取简易措施判断各个矢量的占空比。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满足高性能需求的技术手段。

这种系统不需要机械式速度传感器,就能够精确控制电机的转矩和速度,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设计1. 总体设计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机本体、逆变器、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实现电机的矢量控制。

2. 矢量控制算法设计本系统采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算法,主要包括磁链观测、转子时间常数辨识、电流控制等部分。

其中,磁链观测是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根据电机定子电压和电流信息估计出转子磁链的位置和大小。

转子时间常数的辨识则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电流控制则是根据电机转矩需求和观测到的转子磁链信息,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3. 控制器硬件设计控制器硬件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功率驱动电路、采样电路等部分。

微处理器是控制器的核心部件,负责运行矢量控制算法和实现各种保护功能。

功率驱动电路将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转换为逆变器所需的驱动信号。

采样电路则负责实时采集电机的电压、电流等信号,为矢量控制算法提供必要的输入信息。

三、系统实现1.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控制算法程序等部分。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控制器的硬件资源,为控制算法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控制算法程序则是实现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核心程序,包括磁链观测、转子时间常数辨识、电流控制等部分的实现。

2.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本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能够精确控制电机的转矩和速度,且无需机械式速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四、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系统转速辨识方法研究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系统转速辨识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张敬恩(1983-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机电传动与控制。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变频调速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一般离不开速度的闭环控制,这样必须实时获取电机转速。

通常人们是利用电机同轴安装高精度的速度或位置传感元件,如光电编码盘和测速发电机等。

但速度传感器的存在不仅阻碍了电机向高速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其安装也给系统带来了一些缺陷:(1)系统成本大大增加,精度越高的码盘价格也就越贵;(2)存在同心度问题,安装不当将影响转速的检测;(3)使电机轴向上体积增大,而且给其维护带来一定困难,降低了系统的机械鲁棒性;(4)在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下无法工作,而且码盘工作精度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由于以上缺陷,使得人们改为研究无需速度传感器的电机转速辨识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利用电流、电压等易于测量的物理量对电机转速进行辨识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它解决了因安装速度传感器给传动系统造成的上述问题。

目前,国外已有实用的无速度传感器通用变频器产品,而国内在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速度传感器变频产品已成为当务之急。

1 转速辨识方法分类从电机模型理想化程度的角度可将无速度传感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系统转速辨识方法研究张敬恩(大连交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8)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ideal perspective of motor models, the speed sensor-less control strategy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f ideal model and non-ideal characteristics to identify rotation speed.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were made to theoretical key point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veral relatively typical speed identi fi cation methods. On basis of direct rotation torque control, speed sensor-less frequency control system model wa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simulation, test parameters and simulation diagram given. Als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to raise dynamic and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rol system further; to improve performance under low speed; to strengthen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to motor parameters change, so as to reduc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and to make study results more practical.Key words: speed sensor-less; frequency control; speed identi fi cationZHANG Jing-en(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28, China )Study on Speed Identi fi cation Methods for SpeedSensor-Less Frequency Control System摘 要:从电机模型理想化程度的角度将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分为基于理想模型的转速辨识方法和基于非理想特性的转速辨识方法两大类。

带定子电阻辨识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

带定子电阻辨识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

( .C le e f El ti l n n omainE gneig, n nUnvri C a gh 1 02, n n, ia 1 olg e rc d If r t n iern Hu a iest h n sa 40 8 Hu a Chn ; o c aa o y, 2 .Edu ainMi ity Ke b r tr f ElcrcPr p lina d S r oCo to . c to n sr y La oa o yo eti o u so n e v nr 1
H u a i e st C a gs a 4 0 8 Hu a C i a n n Un v r iy, h n h 1 0 2, n n, h n )
Absr c : s d on t na i a he a ia o lo ndu ton m o or ie t o qu o r , he u ua t a t Ba e he dy m c m t m tc lm de f i c i t d r c t r e c ntol t m t l
mo e e e e c d p ie s s e ( RAS d lr f r n ea a t y t m M v )me h d f r p r me e d n i c t n wa r p s d t mp e n h t o o a a t ri e t ia i s p o o e O i lme tt e f o
s tm ys e und r t e i fu nc f s a or e it n e v ra in. The o q i l e h n l e e o t t r ss a c a ito t r ue rpp e ofDTC tl w pe d i lo m — a o s e s a s i

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拖动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矢量变换控制(Transvector Control),也称磁场定向控制。

它是由德国学者F.Blaschke等人在1971年提出的一种新的优越的感应电机控制方式,是基于dq轴理论而产生的,它的基本思路是把电机的电流分解为d轴电流和q轴电流,其中d轴电流是励磁电流,q轴电流是力矩电流,这样就可以把交流电机的励磁电流和力矩电流分开控制,使得交流电机具有和直流电机相似的控制特性,是为交流电机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控制理论,大大提高了交流电机的控制特性。

一般将含有矢量变换的交流电动机控制都称为矢量控制,实际上只有建立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模型上并按转子磁场准确定向的控制,电动机才能获得最优的动态性能。

本文介绍了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及模型的建立,搭建了带转矩内环的转速、磁链闭环矢量控制无速度传感器调速系统的Simulink模型,并用MATLAB最终得到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感应电机; 矢量控制; 磁链观测; 速度估算摘要 (iv)目录 (v)1 异步电机及Simulink模型 (1)1.1 异步电动机的稳态等效电路 (1)1.1.1 等效电路中各参数物理意义 (1)1.1.2 感应电机功率流程 (1)1.2 Simulink仿真基础 (2)1.2.1 异步电动机Simulink模型 (2)1.2.2 异步电动机模型参数设置 (3)1.3 电机测试信号分配器模块及参数设置 (4)2 矢量控制 (5)2.1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路 (5)2.2 矢量坐标变换原理 (7)α-坐标系间的变换) (7)2.2.1 定子绕组轴系的相变换(A-B-C和β2.2.2 转子绕组轴系的变换(A-B-C和d-q坐标系间的变换) (8)3 电流正弦PWM技术 (8)4 转子磁链模型的建立 (9)4.1 基于电压电流模型设计转子磁链观测器 (9)4.2 基于转差频率设计的转子磁链观测器 (10)5 转矩计算模块 (11)6 转速推算器的设计 (11)6.1 基于转矩电流误差推算速度的方法 (11)6.2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MARS)的速度估算 (12)ϕ的速度估算方法 (13)6.3 基于空间位置角s7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 (13)8 结论 (19)参考文献 (19)αβ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 (20)附录1 基于0附录2 基于dq0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 (21)附录3 基于dq0的转子磁链定向感应电机数学模型 (22)1 异步电机及Simulink 模型 感应电动机是借定子旋转磁场在转子导体中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电磁转矩的一种电机。

基于MRAS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基于MRAS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基于MRAS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无速度传感器模型参考自适应1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正走向高性能化。

在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转速的闭环控制环节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速度反馈量的检测多是采用光电脉冲编码器或测速发电机。

但高精度的速度传感器价格比较昂贵,明显增加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成本。

同时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存在同心度问题,由于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使速度传感器成为系统的故障源,系统的机械可靠性大为降低,由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简单、牢固等特性,限制了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范围。

因此研究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系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高度重视,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对磁链和转速进行准确辨识。

常见的磁链辨识方法有:电流模型法和电压模型法。

因电流模型需要转子转速的信息,而电压模型中不需要转子转速信息,所以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电压模型进行磁链辨识[2]。

电压模型中含有纯积分环节,使得磁链的观测会因积分初值和漂移产生误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一阶惯性环节来代替纯积分环节,由此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参考磁链矢量经低通滤波器后的信号进行补偿[3-4]。

在磁链辨识基础上,需要对电机转速进行辨识。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飞速发展,各种转速估计方法层出不穷。

如:直接计算法、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基于自适应全阶状态观测器的方法、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法(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神经网络法、齿槽谐波检测法、高频信号注入法等。

因MRAS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在无速度交流调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RAS参数辨识思想:将不含待辨识参数的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将含有待辨识参数的模型作为可调模型,且两个模型具有相同物理意义的输出量,利用其输出量误差,并通过合适的自适应率来调节可调模型参数,已达到控制对象的输出跟踪参考模型的目的。

基于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仿真

基于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仿真

基于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仿真
罗桂山
【期刊名称】《机电设备》
【年(卷),期】2017(034)002
【摘要】基于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法结合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法与转速直接计算法,提高转速估计的精确度.在此基础上,用Matlab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构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转速估计精度较高,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罗桂山
【作者单位】海军驻上海七〇四所军事代表室,上海 2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4.33
【相关文献】
1.基于MRAS磁链观测、转速估计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J], 汪柏洋
2.基于转矩绕组无功功率MRAS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J], 杨泽斌;汪明涛;孙晓东
3.基于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J], 左瑞
4.基于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J], 周婧;任一峰
5.基于MRAS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 [J], 李肥翔;薛重德;朱威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速度传感器三电平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无速度传感器三电平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电工电气
(0 1 .1 2 1 No1)
无速度传感器三 电乎异步电机矢量控翩研究 矢量控制研 究
王峰 ,马 亮,王斌 ,何 广明
( 中国矿业大学 信 息与电气X程 学院,江 苏 徐 州 2 1 0) - . 2 8 0
摘 要: 为解决在 中高压领域无速 度传 感器矢量控 制速度辨识 差的缺 点,基 于三 电平 电压源 型逆
sm p i i d SVP M l o i m ,t e s n ore s v c o o t o i l to n u to i lfe W ag rt h h e s l s e t r c n r ls mu a i n ofi d c i n mot r f d b h e — e e n r e s r a i e o y t r e l v li ve t r wa e lz d e i a l b Si u i k n M ta / m ln .Th i u a i n r s t h w h tt e s s e ha o t tc a n m i e f r n e n h a i t h e sm l to e ul s o t a h y t m sgo d sa i nd dy a c p r o ma c ,a d t e v l y oft e s di p o o e c e sa s o e . r p s d s h me i l o pr v d K e r :i d to t r s e d s n o l s ;v c o o tol t r e l v li v re ;smpl e VPW M l o ih y wo ds n uc i n mo o ; p e e s re s e t rc n r ; h e —e e n e t r i i dS i f a g rt m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作者:陈世军,高军礼,邓则名,黎国才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第10期摘要: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对异步电机转子转速进行辨识,结合应用SVPWM技术,构建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其对异步电机转子速度的估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关键词:SVPWM; 无速度传感器; 矢量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计算机仿真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0-0159-03Research of Vector Control System without Speed Sensor for Induction MotorCHEN Shi-jun, GAO Jun-li, DENG Ze-ming, LI Guo-cai(College of Autom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510006, China)Abstrac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VPWM technology, a vector control system without speed sensor is constructed to identify the rotor speed of induction motors based on the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method. This system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Matlab/Simulin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imation of rotor speed of induction motor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the control system has better dynamic performance.Keywords:SVPWM;speed sensorless;vector control;MRAS; computer simulation对于高性能的磁场定向控制系统,速度闭环是必不可少的,转速闭环需要实时的电机转速,目前速度反馈量的检测多是采用光电脉冲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或测速发电机。

基于滑模控制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DTC研究

基于滑模控制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DTC研究

基于滑模控制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DTC研究朱威威;薛重德;申友涛;徐俊【摘要】A sliding mode observer for speed sensorless DTC of induction motor is presented. The observer is built on the state equation with using the most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e are no rotor time constants and speed information involved in estimating rotor flux, thus the observer's robustness to parameter error is better. Combined the observer and SVPW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has been promote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建立了一种滑模速度观测器,用于电机转速的精确观测。

该观测器充分利用电机状态方程具有的结构特点,设计出简单有效的速度估算方法,在转子磁链的估算中无须用到转子时间常数和转速等信息,提高了观测器对于参数误差的鲁棒性。

将所建立的观测器和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结合对电机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调速性能。

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对参数误差的鲁棒性。

【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2(020)010【总页数】5页(P76-79,83)【关键词】直接转矩控制;滑模控制器;空间电压矢量;速度观测器;异步电机【作者】朱威威;薛重德;申友涛;徐俊【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21.51直接转矩控制(DTC)是继矢量控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性能的交流调速控制理论,该理论自1985年提出以来,就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动、静态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异步电机MRAS无速度矢量控制仿真

异步电机MRAS无速度矢量控制仿真

异步电机MRAS无速度矢量控制仿真作者:傅中元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0期摘要: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这类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参考模型,由其规定了系统所要求的性能。

关键词:MRAS 仿真控制1989年,国外学者首次利用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来估计转速,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MRAS的基本结构图1中,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自适应模型)被相同的外部输入所激励,和分别是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的状态矢量。

参考模型用其状态(或输出)规定了一个给定的性能指标,这个性能指标与测得的可调系统的性能比较后,将其差值矢量输入自适应机构,由自适应机构来修改可调模型的参数,使得它的状态能够快速而稳定地逼近,也就是使差值趋近于零。

能否构成品质优良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关键问题之一是图1中自适应机构所执行的自适应规律的确定。

通常有三种基本方法来设计自适应规律:以局部参数最优化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以李雅普诺夫函数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以波波夫稳定性为基础的设计方法。

第一种设计方法有梯度法、最快下降法和共轭梯度法等,可使可调系统快速理想地靠拢参考模型。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能保证自适应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种和第三种设计方法能够成功地用来设计稳定的MRAS,因为MRAS自身就是一个时变的非线性系统,其稳定性问题是系统固有的也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采用的是第三种设计方法[1]。

一、参考模型、可调模型和状态变量由于定子电压和电流是可以直接测量的,所以通常有定子ABC轴系表示的定、转子电矢量方程来构成MRAS,即有(1)(2)定子电压矢量方程中没有电动机转速变量,而转子电压矢量方程中包含有转子速度信息,所以将定子电压矢量方程作为参考模型,而将转子电压矢量方程作为可调模型。

MATLAB在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MATLAB在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MATLAB在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采用先进的科学计算软件MATLAB对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系统进行计算机模块的方法。

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原理,采用直接转换矩控制技术,利用MATLAB语言强大的计算和绘图功能,实现了调速系统的仿真。

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避免传统计算机模拟的复杂编程过程,减少了工作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率。

关键词:MATLAB语言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交流调速在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中,常常需要对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编程,利用仿真结果来指导系统的调试和安装。

由于交流电机的数字模型是一个强耦合多变量的高阶微分方程组,因此采用传统的编程语言(如FORTRAN)导致程序十分庞大,调试困难。

MATLAB语言是一种先进的科学计算软件,它具有十分强大的计算和绘图功能,可以方便地求解微分方程组,避免复杂编程过程,减少了工作量,是电气工作者研究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有力工具。

1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M.Depenbrock教授在研究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时提出了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

与矢量控制技术不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定子磁链坐标系上直接对电压型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优化控制,使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优良。

根据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异步电机在静止α-β两相定子坐标参考系下的电压议程为:式中:usα、isα分别为定子α轴的电压和电流分量;usβ、isβ分别为定子β轴的电压和电流分量;irα、irβ分别为转子α轴和β轴的电流分量;Rs、Ls 分别为字子α-β坐标系上定子绕组的电阻和自感;Rr、Lr分别为定子α-β坐标系上转子绕至的电阻和自感;Lm为α-β坐标系上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p=d/dt 的微分算子,ωr为转速。

磁链方程为:式中:ψsα,ψsβ分别为定子α轴和β轴磁链;ψrα,ψrβ分别为转子α轴和β轴磁链。

转矩方程为:Te=np(ψsαisβ-ψsβisα) (3)式中:Te为电磁力矩;np为电机的极对数。

基于无源性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无源性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无源性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无源性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异步电机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控制系统中通常需要速度传感器来实现精确控制。

然而,传统的速度传感器系统存在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性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该方案通过采集电机输出端终端电压信号和绕组电流信号,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感知,从而实现无速度传感器的电机控制。

通过对该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满足工业应用要求的电机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终端电压信号;绕组电流信号一、引言异步电机作为一种常用的电机类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其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异步电机控制系统通常依赖于速度传感器来获取电机的转速信息,并通过反馈控制实现对电机速度的精确控制。

然而,速度传感器存在成本高昂、安装复杂、易受干扰等问题,给电机控制系统带来一定的不便和不稳定性。

因此,如何实现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控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是通过获取电机输出端的终端电压信号和绕组电流信号来实现对电机速度的感知。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1. 传感器信号采集首先,通过对电机输出端终端电压信号和绕组电流信号进行高精度采集。

这里,我们可以利用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来实现信号的采集。

通过选择合适的采样器件和采样算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到电机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

2. 处理信号在实际应用中,电机输出端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噪声和干扰。

因此,需要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处理、信号放大、线性化等。

通过这些预处理措施,可以提高信号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3. 转速感知接下来,在经过信号处理之后,利用电机输出端的终端电压信号和绕组电流信号进行转速感知。

文献综述-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文献综述-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前言:电机分为两种,分别是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

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则构成了交流电机。

这几种电机分别有优缺点:直流电机容易控制,调速也简单,所以它主要在变速传递动力领域得到了运用,但它的缺点是结构不简单,成本高,电刷经常被磨坏,维护不是很便利,对外部因素的要求比较高; 异步电机的结构不复杂,成本低,但是因为它的不简易的数学模型,比较难于实现对它的控制,所以长久以来它只在变速传动领域得到较多应用;同步电机的优点则是电源频率稳定的时候,其转速则保持恒定,但以前都存在着不容易起动、重载时振荡经常产生甚至是失去步骤的可能,故实际生产中应用很少。

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这种格局己经渐渐发生了变化,伴随着电力电子、微电子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出了许多新的控制异步电机的技术,交流电机调速的发展解决了瓶颈,电气传递动力交流化的时代接踵而至。

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对于调速的优越和起动、制动的性能还有高效省电的现象,变频调速方面的电机得到大量使用,它的容量、速度和电压等级都可以很高;调速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惯性小,运行可依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适宜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成本低廉。

由于变频调整速度技术尤其是矢量控制技术的突出特点,所以从一般工业技术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以至家电空调、精密伺服机器人控制等等,变频调速技术都有所涉及,渐渐的取代了直流调速。

过去因为直流调速系统调速方法不复杂、转矩的控制也不难,比较易于得到优良的动态特殊性质,所以高性能的传递动力系统都在对直流电机进行使用,直流调整速度系统在变速传递动力领域中有着不一般的位置。

但是直流电机的机械改变方向的器件结构不简单、需要经常的监测和修理、运行过程中经常冒出火星、制造需要的资金不低,致使直流传递动力系统的维持资金需求很大,特别是因为改变方向问题的存在,直流电机达到做成高速大容量的机组的目的。

主题:本文较为简略的研究了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

MW级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研究

MW级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研究

关键 词 :模 型 参考 自适 应 ;速度 辨 识 ;无 速度 传感 器 ;矢量控 制 ;反 电动 势
中 图 分 类 号 : M3 1 T 0.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7 — 8 32 1)3 0 6— 5 6 3 9 3 (0 20 — 0 3 0
Re e r h o pe d S ns re sVe t rCo to fM W s n h o o o o s a c n S e e o l s c o n r lo A y c r n usM t r
e e to tv o c t o t u ei tg a si a es e d, n nr d c dt ev co o to rn i l n p e si a lcr mo i ef r ewih u r e r l o e t p n t m t p e a di to u e e trc nr l i cp ea d s e de t h p m - to eh d. isl m a ea sm u ai n r s a c t alb. e o d y, e l e p e e o ls e trc n o nt e i n m t o F rty, d i l t e e r h wi M ta S c n l r a i ds e d s ns re sv co o t li h o h z r e pe m e tl o e y t m f o o si gsai na di r e n r a es se o usn s, y tm a a ee su e e x r i n a w rs se o t r e tn tto o d rt ic e s y tm r b t e s s se p rm tr s dt p m t n n o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直接转矩控制 ; 速度传感器 ; 无 粒子群算法 ; 神经网
中图 分 类 号 :P 8 T 1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S mu a i n o p e d n i c t n o p e e s re s i l t n S e d I e t a i fS e d S n o ls o i f o
lc i a in o a st t .T mp o e t e B e r ln t r o v r e c p e d a c r c ,te o t z d n u a ewo k i l u o o i r v h P n u a ewo k c n e g n e s e d a c u a y h p i e e r n t r s n mi l u e o c n o p e d n i e .S mu ai n e p r n sc rid o t n t e p a o m fMal / i l k i lt n s d t o t ls e d i e t ir i l t x e me t a r u h l t r o t r f o i i e o f b a S mu i .S mua i n o
r s l h w t a h s ag r h h s a c l rt d t e i e t y s e d a d i r v d te i e t y a c r c ,a d t ee oe e ut s o h tt i l oi m a c ee ae h d n i p e n mp o e h d n i c u a y n h r f r s t f f t i ag r h h o d i e t y e e t h s lo t m a g o d n i f c. i s f
摘要 : 研究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辩识问题。在电机无速度传感器 辩识过程 中, 为保证 电机系统 的实 时调节 的稳定性 和准 确性 , 传统的 B P神经网络存在 网络结构难 以确定 , 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 导致转速辩识慢 , 精度低的难题 。为 了提高电机速 度辩识准确率 , 提出一种粒子群和 B P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 的转速辩识方法。采用粒 子群来优化 B P神经网络粒 的权值和阈
第2卷 第9 8 期
文章编号 :0 6 9 4 (0 1 o — 2 8 0 10 — 3 8 2 1 ) 9
21年9 01 月
异 步 电机 无 速 度传 感器 速 度 辩识 的仿 真研 究
林 锋
(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 , 福建 福州 3 0 1 ) 5 0 5
w r sd f c l t ee mi et e n t r t cu e a d h sl c p i l r b e o k i i u t od tr n h ewo k sr tr n a o a o t i f u l ma p o lm,l a i gt lw s e d a d b w e dn so p e n e o l o f o a c r c .I r e rv es e d o e t y e e t h sp p rp t f r a d as e d i e t y meh d b s d p ri c u a y n o d rt i o e t p e f d n i f c ,t i a e u s o w r p e n i to a e a t o mp h i f d f - c e s n lag r h a d t e B e r ln t r . T i meh d a o t h atce s a o o t z h eg t n l wa l l o i m n h P n u a ewok t hs t o d p s te p r l w mit p i e t e w ih s a d i mi
trs odo P n ua ew r n d raie h at l w r g rh go a e rh cp bly a d B g r h heh l fB e rl t ok,a e l ste p r ce s a/ a oi m lb sac a a it n P a o tm n z i nl t l i l i
值, 将粒子群算法全局搜索 能力和 B P算法的局部寻优特点 的互补 , 以提高 B 神经 网络的收敛速度及精度 , P 将优化后神经网
络转速辩 识器用 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在 M t b aa 平台上进行 了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 l 该算
法加快 了辩识速度 , 提高了转速 的辩识精度 , 具有 良好辩识效果 。
L N e g I F n
( o eeo S nhn , uhuU i rt, uhuFj n30 1 C i ) C l g f u S ie F zo nv sy F zo u a 50 5, hn l ei i a
ABS TRACT: y c r n u tr s e d ie t c t n o p e — e s r s s s de .T e ta i o a P n u a e— As n h o o smo o p e d n i a i fs e d s n 0 l s i t id i f o e u h dt nlB e r n t r i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