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作业
环境化学作业答案(精品).doc
![环境化学作业答案(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6a922c6cd4d8d15abf234e78.png)
环境化学作业(1)一、选择题I、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 C 土壤的盐碱化D噪声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A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 CPb D As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B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 CPb D As4、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ABCD 的影响。
A风 B湍流 C天气形式 D地理地势5、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D—。
A 寒冷的夜间B 多云的冬季C 寒冷而晴朗的冬天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6、烷炷与大气中的H0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A RO •B R •C H2OD H02•7、大气中HO •自由基的来源有 A C D 的光离解。
A 03 B H2CO C H22D HN028、大气中还原态气体(如H2S>甲烷)主要被_B—氧化。
AO2BH0 • CO3D高价金属离子二、填空题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o2、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3、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_、—交通运输_、和—生活—。
4、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乱流逆温_、—下沉逆温、—封面逆温5、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6、气团的稳定性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减温率两个因素有关。
7、污染大气中氮氧化物(NOx)包括:_N0、_N0;其中_N0 的人为源主要是2高温燃烧过程,其生成量主要与—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有关。
8、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0+ h v > NO + 0-2(2)HN0+ h v --- + NO 或 HNC)2 + 一) H- + N0,2(3)HNO+ h v --- 》H- + NO?3(4)HCHO + h v --- > H- + H CO- 或 HCHOFT^ + CO(5)CHX + h v ---- > CH厂+ X;3-3二、简答题1.什么是大气温度层结?各层结的特点如何?气温沿高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称为大气温度层结。
环境化学作业-参考答案(简).doc
![环境化学作业-参考答案(简).doc](https://img.taocdn.com/s3/m/4b9ac44c960590c69fc376ad.png)
作业一一、填空题1.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称为(1 )过程。
2.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改变存在形态的过程称为(2 )的过程。
3.醛类光解是大气中(3 )自由基的重要来源。
4.自由基在其电子壳层的外层有一个不成对电子,所以具有很高的(4 )和(5 )作用,其中以(6 )和(7 )自山基最为重要。
5.大气污染化学中所说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指(8 )和(9 )。
6.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有(10 )、(11 )等。
7.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取决于(12 )、(13 )和(14 )等因素。
8.大气按垂直结构分为(15 )层、(16 )层、(17 )层、(18 )层及(19 )层。
9.HNO2的光解是污染大气中(20 )自由基的重要来源之一。
10.清洁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是(21 )。
11.烷基和空气中。
2结合形成(22 )。
12.大气中CH3自由基的主要来源是(23 )和(24 )的光解。
参考答案:1迁移2转化3HO24活性5强氧化6 HO7HO28 NO9NO210 CO2 11甲烷12风和湍流13天气形势14下垫面15对流层16平流层17中间层18热层19逸散层20 HO 21。
3的光解离22 RO223乙醛24丙酮、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作业二一、大气中有哪些重要自由基?HO来源如何?答:大气中主要自由基有:HO、HO2、R、RO2HO的来源:①。
3的光解:Os+ h V---------------- a-0 +。
20+ H2o ------------- a 2HO②HNO2的光解: HNO2 + h v ------- > HO+N0③玦。
2的光解:H2O2 + h v ------- _> 2H0二、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作业三一、判断题(对的7,错的X)1.H0自由基的光化学生成产率白天低于夜间。
()2.大气中存在量最多的烷基是甲基。
环境化学第四版课后作业答案
![环境化学第四版课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c0d9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0.png)
环境化学第四版课后作业答案1、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B黄芩C槐花D陈皮(正确答案)2、关于肿节风,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等(正确答案)B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正确答案)C肿节风为白色针晶(正确答案)D不易溶于甲醇,乙醇3、浓缩速度快,又能保护不耐热成分的是()[单选题] *A水蒸汽蒸馏法B常压蒸馏法C减压蒸馏法(正确答案)D连续回流法4、由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成的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是()[单选题] *A苷类B黄酮类(正确答案)C醌类D生物碱类5、香豆素衍生物最常见的羟基取代位置是()[单选题] *AC7位(正确答案)BC5位CC3位DC6位6、下列应用最广的经典提取方法是()[单选题] *A水蒸气蒸馏法B溶剂提取法(正确答案)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7、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8、属于倍半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龙脑B莪术醇C薄荷醇D青蒿素(正确答案)9、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单选题] *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二氢黄酮类10、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单选题] *A抗菌作用B光敏作用(正确答案)C解痉利胆作用D抗维生素样作用11、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B青蒿素C莪术醇D薄荷脑12、下列方法中哪一个不是按照色谱法的操作形式不同而进行分类的()[单选题] * A离子交换色谱(正确答案)B薄层吸附色谱C纸色谱D吸附柱色谱13、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单选题] *A5个B6个C3个(正确答案)D4个14、从香豆素类的结构看,香豆素是一种()[单选题] *A内酯(正确答案)B羧酸C酰胺D糖15、水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选题] *A有机酸B蛋白质(正确答案)C多糖D生物碱16、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大黄素C麻黄碱D大豆皂苷17、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从中药中水提取液中萃取偏于亲水性的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A正丁醇(正确答案)B乙醇C乙醚D三氯甲烷18、萃取时,混合物中各成分越易分离是因为()[单选题] * A分配系数一样B分配系数相差越大(正确答案)C分配系数越小D以上都不是19、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单选题] *A奎宁B小檗碱(正确答案)C粉防己碱D苦参碱20、以杜鹃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满山红(正确答案)B黄芩C槐花D陈皮21、下列含香豆素类成分的中药是(多选)()*A秦皮(正确答案)B甘草C补骨脂(正确答案)D五味子22、薄层吸附色谱中的Rf的大小说明了吸附程度的大小,吸附力越大,则Rf()[单选题] *A越大B越小(正确答案)C越接近1D越接近023、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A密度的差异B沸点的差异(正确答案)C溶解性的差异D旋光性的差异24、凡具有()的木脂素,与三氯化铁反应,呈阳性()[单选题] *A酚羟基(正确答案)B羧酸C醇羟基D氨基25、挥发油常见属于哪类萜类化学物()[单选题] *A半萜与单萜B单贴与倍半萜(正确答案)C倍半萜与二萜D二萜与三萜26、连续回流提取法在实验室用的装置为()[单选题] * A氏提取器(正确答案)B回流装置C蒸馏装置D分液漏斗27、游离木脂素易溶于下列溶剂,除了()[单选题] * A乙醇B氯仿C乙醚D水(正确答案)28、不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是()[单选题] *A一般没有挥发性B有光学活性C易溶于有机溶剂D有色晶体(正确答案)29、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30、当一种溶剂无法结晶时,常常使用混合溶剂,下列不是常用的混合溶剂是()[单选题] *A甲醇-水B乙酸-水C乙醚-丙酮D石油醚-水(正确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 2022秋 环境化学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 2022秋 环境化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2890e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1.png)
0128 20222单项选择题1、水的硬度主要是衡量水体中()的浓度。
.三价铁离子和铝离子.三价铁离子和钠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2、下列哪项不属于土壤退化过程()?.干旱和水涝.种植了过多的植物.土壤的流失和酸化.土壤盐碱化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同血红蛋白结合,减弱血液的输氧能力?( ).亚硝酸根.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4、进人生物机体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质,在人及动物中主要转化部位是()。
.肺.肾.血浆.肝脏5、LD50表示的是( )。
.半数有效浓度.半数致死剂量.半数有效剂量.半数致死浓度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环境化学效应?().光化学烟雾.水土流失.地下水硬度升高.酸雨7、生物膜的结构不包括()。
.蛋白.膜孔.线粒体.磷脂双分子层8、同型碱基之间的置换,是属于碱基对的()。
.插入.缺失.转换.颠换9、生物浓缩系数的缩写是()。
.COD.BOD.BCF.BCC10、降低pH, 水中沉积物重金属的吸附量将()。
.减少.不变.增大.无法判断1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是()?.大量燃烧石油、煤等.湖泊减少.海平面上升.臭氧层遭到破坏12、关于水体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油污染也是一种水体污染。
.水体发臭只是味道不好闻,不属于水体污染。
.病原微生物污染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易产生抗药性而很难灭绝。
.酸、碱的污染必然伴随着无机盐类的污染。
13、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初生污染物主要有。
.O3和反应性烃.反应性烃和硝酸.NO和反应性烃.NO2和O314、下列气体中, ____ 在对流层大气中浓度变化最大。
.O2.N2.He.SO215、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
.≤10 nm.≤10 μm.≤10 mm16、硫酸烟雾属于()。
.还原型烟雾.氧化型烟雾.煤炭型烟雾.光化学烟雾17、什么状态的镉易被植物所吸收?(). A. 难溶性螯合物存在的镉.可给态镉.沉淀态镉.代换态镉18、土壤的化学风化作用不包括()?.溶解和水解.水化和二氧化碳侵蚀.氧化还原.外力使岩石崩裂19、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是()。
环境化学作业
![环境化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f1875efb8f67c1cfad6b8fe.png)
1、名词解释:环境污染;环境效应;环境污染物。
2、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形式。
3、大气层可分为四层,说明每一层的特点。
4、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5、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吸光特征是什么?7、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基?其来源如何?8、大气中的含氮化合物?说明它们的天然和人为来源及对环境的污染?9、叙述大气中NO转化为NO2的各种途径?10、大气中有哪些碳氢化合物?它们可发生哪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11、解释污染物与产物的日变化曲线,并说明光化学烟雾产物的性质与特征。
12、说明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有机物在光化学反应中活性顺序。
13、在一封闭体系中含有丙烯、NOx和空气,在模拟太阳光的人工光源照射下进行模拟大气光化学反应。
写出四种主要的二次污染物,以及反应方程式。
14、简述SO2氧化的几种途径。
15、大气颗粒物分类;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大气颗粒物有哪些表面性质?16、论述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17、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18、以F-12(CF2Cl2)为例说明O3层破坏的原因及机理反应19、什么是优先污染物?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有?20、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金属污染的分布和存在形态?21、酸度和碱度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22、什么是自养生物、异养生物?水体富营养化?23、计算在25℃时O2和CO2在水体中的溶解度24、在一个pH6.5、碱度1.6mmol/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升至8.0。
若用NaOH进行碱化,又需加多少碱?25、叙述天然水体中存在哪几类颗粒物?26、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属吸附作用?27、根据腐殖质在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划分为哪几类?28、叙述水中颗粒物以哪些方式进行聚集?29、诱发沉积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
30、影响吸附的因素?31、电子活度;天然水的pE和决定电位32、天然水中有哪些无机、有机络合物?33、水中有机物有哪些迁移转化过程34、在一pH10.0的SO42--HS-体系中(25℃),其反应为:SO42-+9H++8e-HS-+4H2O(l)(E0=0.251V)(1)pE0(2)如果体系化合物的总浓度为1.0×10-4mol/l,写出HS-、SO42-的logc-pE关系式。
(完整word版)大气环境化学思考题答案
![(完整word版)大气环境化学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885650b0717fd5370cdc6d.png)
环境化学作业(一)1.请论述国内外大气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答: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包括大气污染化学过程的研究、全球大气环境中化学变化的研究以及大气污染的化学模式研究等,其中,臭氧、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由于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大气环境化学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些相关概念也随之更新。
国际:研究辐射活性气体的发生、转化与归趋,对地球的起源、演变和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已发现生物源辐射活性气体的源强超过化石燃料燃烧的源强,其生成和消失的生化过程和光化学过程值得深入研究。
例如,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气体释放过程、与维管束传输有关的释放过程、与土壤微生物有关的释放过程以及与根系分泌物和化感物质有关的释放过程等。
平流层和对流层化学一直是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何利用化学手段进行CO2控制已有研究。
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其原因以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问题,已是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热点。
非均相大气化学反应得到了很大重视,如Solomon、Turco等人指出仅依据气相反应还不能很好解释臭氧空洞的形成,必须研究大气中冰晶气溶胶上的非均相反应,研究在平流层和对流层中气溶胶表面吸附特性与催化作用,了解这些非均相表面的化学过程,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臭氧空洞形成的根源。
为保护臭氧层,减缓大气臭氧耗损,研究超细颗粒物的低温反应储库化合物与活性种的低温催化失活反应特性,寻找调控臭氧的最佳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极为活跃。
国内: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化学的研究,大体可归纳为:大气颗粒物的表征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两方面。
在对大气颗粒物的表征研究中,已经对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与存在状态及大气颗粒物来源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认识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此外,在掌握中国大气污染特点的基础上,有关围绕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迁移与转化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已成为大气环保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
环境化学作业
![环境化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d0e623483c4bb4cf7ecd1ad.png)
一、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GB5749-2006),为什么三氯乙醛和三氯乙酸在余氯的情况下可以共存?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水中三氯乙醛的浓度≦0.01mg/L,三氯乙酸的浓度≦0. 1mg/L。
三氯乙醛在水中与H2O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生成水合三氯乙醛,会阻止水中的余氯将其氧化成羧酸。
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49.10-2006)中规定,采用气象色谱法测三氯乙醛含量。
原理:三氯乙醛溶于水以水合三氯乙醛的形式存在,水合三氯乙醛与碱生成三氯甲烷,采用顶空分析法测定加碱后生成三氯甲烷以及不加碱水中原有的三氯甲烷,根据两者之差便可间接计算出三氯乙醛的含量。
采用液液萃取衍生气相色谱法测三氯乙酸的含量。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PH<0.5),以含1,2-二溴丙烷(1,2-DBP)内标的甲基叔丁基醚萃取水样,萃取液用硫酸酸化的甲醇溶液衍生,使水中氯乙酸形成卤代乙酸甲酯,用毛细管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
3、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①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②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OCl- 及Cl2等。
③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2HClO+2H++2e-→Cl2+2H2O标准电势φ(H ClO/Cl2)=1.63V三氯乙酸可由三氯乙醛与发烟硝酸共熔氧化而得,饮用水中的次氯酸浓度较低,并且次氯酸的氧化性不足以氧化三氯乙醛。
4、三氯乙酸可有以下方法制得:(1)由醋酸氯化后分离以氯乙酸母液作原料,硫磺粉为催化剂,在90-100℃条件下继续氯化,然后再结晶,即得。
(2)三氯乙醛法由三氯乙醛与发烟硝酸共熔氧化而得,反应温度80~100℃。
用硝酸或高锰酸钾氧化三氯乙醛、在碘或三氯化磷催化和光下直接氯化乙酸可制得三氯乙酸。
CCl3CHO+2HNO3→Cl3CCOOH+NO2↑+H2O (3)以一氯乙酸母液用硫粉为催化剂进一步深度氯化,经结晶而得。
环境化学练习题
![环境化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7646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e.png)
环境化学练习题1. 某研究人员发现一片森林地区受到严重的酸雨侵蚀,导致植被凋落、土壤酸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之一:(1)喷洒石灰粉末来中和土壤酸性;(2)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覆盖。
请分析这两种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并给出你认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分析这两种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和导致酸雨的原因。
酸雨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硫酸和硝酸而形成,然后在降雨时降落在土壤和水体上,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首先,喷洒石灰粉末来中和土壤酸性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石灰是碱性物质,可以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提高土壤的pH值。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中和土壤的酸性,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植物的生长。
然而,这种方法只是暂时性的,需要定期进行石灰的补充,否则土壤的酸性会重新积累。
此外,过量使用石灰会导致土壤过碱化,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并可能对附近的水体造成污染。
其次,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覆盖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
植树造林可以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植被的拦截作用,减少酸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
植树造林还可以促进土壤的固化,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能力,减少水和土壤的流失。
此外,森林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吸收作用,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然而,植树造林需要长时间的生长期,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此外,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的树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这两种方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喷洒石灰粉末是一种快速中和土壤酸性的方法,但效果具有暂时性,并且可能对土壤生态平衡和附近水体造成污染。
相比之下,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覆盖是一种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酸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
因此,我认为通过植树造林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2.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请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并提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环境化学作业题解答解读
![环境化学作业题解答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c2547123968011ca3009131.png)
10
非甲烷烃:来源于煤、石油和植物等。非甲烷烃的种类很多,因来源而异。
天然来源:以植被最重要。植物体向大气释放的化合物达367种。乙烯是植 物散发的最简单有机化合物之一,许多植物都能产生乙烯,并释放进大气。 一般认为,植物散发的大多数烃类属于萜烯类化合物,是非甲烷烃中排放 量最大的一类化合物。 人为来源:汽油燃烧、焚烧、溶剂蒸发、石油蒸发和运输损耗、废弃物提 炼等。
14
19、论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2)大气中NH3的 含量及其对酸性物质的中和性;(3)大气颗粒物的碱度及其缓冲能力; (4)天气形势的影响。
20、什么是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如何识别各种粒子模?
依据大气颗粒物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 结构:爱根(Aitken)核模(Dp<0.05μm)、积聚模(0.05μm<Dp <2μm)和粗粒子模(Dp>2μm)。 (1)爱根核模主要源于燃烧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 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由于其粒径小、数量多、表面积大而很 不稳定,易于相互碰撞结成大粒子而转入积聚模;也可在大气湍流扩散过 程中很快被其他物质或地面吸收而去除。 (2)积聚模主要由核模凝聚或通过热蒸汽冷凝再凝聚长大。这些粒子多 为二次污染物,其中硫酸盐占80%以上。它们在大气中不易由扩散或碰撞 而去除。积聚模与爱根核模的颗粒物合称细粒子。 (3)粗粒子模的粒子称为粗粒子,多由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 发、海盐溅沫、火山爆发和风沙等一次颗粒物所构成,因此它的组成与地 面土壤十分相近,主要靠干沉降和湿沉降过程去除。
15、简述大气中S02氧化的几种途径。
(1)SO2气相氧化:SO2首先氧化成SO3,随后S03被水吸收成硫酸,形成 酸雨或硫酸烟雾。硫酸与大气中的NH4+等阳离子结合生成硫酸盐气溶胶。 ①S02的直接光氧化; ②SO2被自由基氧化。 (2)SO2液相氧化:大气中存在少量水和颗粒物。SO2可溶于大气中液体 水,也可被大气颗粒物吸附,并溶解在颗粒物表面所吸附的水中。于是SO2 便可发生液相反应。 ①S02液相平衡; ②O3对SO2氧化; ③H2O2对SO2氧化; ④金属离子对SO2液相氧化催化作用
(0128)《环境化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8)《环境化学》网上作业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97254804d2b160b4ec0c8.png)
[0128]《环境化学》网上作业题答案第一次作业[单选题]−−−−−−−−−在分层湖中,pe将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a:错b:对参考答案:A[填空题]氨分子和铵根离子两种形态中,对水生生物毒性较大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氨分子[填空题]CO + HO⎦参考答案:CO2+ H[填空题]HO2⎦+ NO参考答案:NO2 + HO⎦[填空题]NO2 + hv ( < 420nm)参考答案:O+ NO[填空题]O3 + NO →。
参考答案:NO2+ O2[填空题]CH4+ HO⎦→。
参考答案:⎦CH3+ H2O[填空题]对流层的温度变化趋势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______。
参考答案:降低[填空题]平流层的温度变化趋势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______。
参考答案:升高[填空题]天然水和废水的耗氧参数COD(化学需氧量)、BOD(生物化学需氧量)和TOD(总需氧量)通常在数值上的大小顺序是______。
参考答案:TOD>COD>BOD[填空题]目前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个方面。
参考答案: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和环境理论化学。
[填空题]细菌生长繁殖曲线中的对数生长阶段,细菌数的对数与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关系。
参考答案:直线[填空题]在下列化合物中:CH3(CH2)10CH3、φ-(CH2)10CH3(φ表示苯环)、CH3(CH2)10COOH ,(CH3)3C(CH2)2COOH ,最易生物降解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CH3(CH2)10COOH[填空题]降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参考答案:生物降解、化学降解、光化学降解[填空题]Cl2溶于水后产生HClO和ClO-两种形态化学物质,在通氯消毒用水时,两形态物中________形态会对细菌产生有效触灭作用。
环境化学课后作业.doc
![环境化学课后作业.doc](https://img.taocdn.com/s3/m/6dd5bef5482fb4daa48d4b60.png)
环境化学课后作业第一章一、思考题1 . 什么是地球环境? 其所及空间范围包含地球的哪些部分? 什么是环境要素? 化学物质释入环境后, 与之相遇并发生作用的最主要的环境要素有哪些? 可能发生的作用又有哪些?2 . 用文字简要描述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状况。
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能如何在地表和生物圈内进一步流动?3 . 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各有哪些特点? 考虑到当前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是否应该在今后实施极端严厉的环境控制政策? 为什么?4 . 什么是污染物? 什么是沾染物? 两者间有何区别? 什么是毒物? 什么是毒剂? 两者间有何区别?5 . 消化道中大肠杆菌对人是无害的, 但进入水体后, 为何说水被污染了?6 . 空气中乙烯浓度为1×10 - 9 ( 体积分数) 时, 对兰花的干萼有损害作用, 但对极大多数其他生物无害, 也不触发人的嗅觉, 当浓度达到0 .1%时, 对水果有催熟作用; 含2 .7%乙烯的混合空气有爆炸性。
此外, 处于天然成熟过程的水果能释出乙烯; 内燃机排气中也含乙烯。
综合以上情况, 是否可以断言乙烯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根据是什么?7 . 二氧化碳在人体中是一种正常的代谢产物。
如果因控制失当使潜艇座舱空气中CO 2 浓度达到20% , 则会引起工作人员中毒身亡的后果。
试问这种“毒性”缘何而起? 另外, 对植物来说, 是否可认为超常高浓度的氧气是一种污染物乃至是一种毒剂?8 . 引起水体、大气、土壤污染的主要化学物质各有哪些?9 . 怎样理解我们对环境化学学科所下的定义? 从实用观点看, 它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有哪些? 其研究方法有何特点?二、计算题1 . 将表1 -2中生物圈内各元素的质量组成百分数换算成原子组成百分数。
2 . 甲硫醇(CH3 SH) 在t 1 = - 34 .8℃时的蒸气压p 1 = 13 .33 kPa , t 2 = - 7 .9℃时的p 2 = 53 .32 kPa 。
环境化学的作业
![环境化学的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9b08c6927d3240c8447efd7.png)
我最爱的季节就是秋季,这是一个温度适宜,天 高气阔,水落石出 ,风清云淡的舒爽是只属于这个季 节的。而那些逐渐复苏的新的激情在预热着希望, 那是将持续到下一个春天的开朗!看看吧,这就是我 的家乡咯。 我们欢迎你的到来哟
一起走进大都安
1.位置境域 2.气象气候 3.地形地貌 4.土壤 5.水文
1113010136
1.位置境遇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 西、河池市南部,位于东经107°51′~ 108°30′,北纬23°47′~24°35′之间, 县境东邻忻城县和宜州市,南隔红水河与马 山县相望,西与大化瑶族自治县接壤,北靠 河池市金城江区。县域全境南北长87公里, 东西宽75公里,幅员面积4095.2平方公里。
4.土壤
都安土壤分为红壤、黄壤、石灰岩土、红色 石灰土、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 其中石灰岩土分布最广,分布地域占全县总 面积90%以上
5.水文
都安地表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集雨面积在2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0条,其中正常流量大于25立方 米每秒的有红水河、刁江、澄江三条河流。都安有独特 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河总长为241公里,是目前中国已 探测的最长地下河。另外,200多个分布密度较大、观 赏性极好的地下河天窗群,堪称世界第一。据了解,自 治区国土厅已向国土资源部上报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 园申报材料,相关专家充满信心。
3.地形地貌
都安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脚上,地势 是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的隆福、下坳、保安、三只羊地区, 峰顶海拔多为800~1000米,洼地、谷地海拔为600~800米; 地苏、澄江、百旺等一带地势较低,峰顶海拔多为400~600 米,洼地、谷地海拔一般为145~200米,其中最低的百旺最 低海拔仅为80米。 都安县的地貌景观奇特,是全国岩溶地貌发育最为典型 的地区之一。境内洼地密布、石山连绵,地下河天窗、峰丛、 峰林等地貌单元千姿百态,绮丽壮观,山上岩石多为石灰岩, 素有“石山王国”之称。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所有作业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所有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db4e40581b6bd97f19ea7e.png)
绪论部分:2、简述环境问题的分类?(10分)答: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为第一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和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4、什么是环境化学,学习环境化学有什么意义?(10分)答: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意义:用来掌握污染来源,消除和控制污染,确定环境保护决策,以及提供科学依据诸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简述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10分)答:主要包括6类。
①环境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品的形态、价态、结构、样品前处理和痕量分析的学科。
②环境污染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元素循环的化学过程。
③污染控制化学:主要研究与污染控制有关的化学机制及工艺技术中化学基础性问题。
④污染生态化学: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产生生态效应的化学过程的学科。
⑤环境计算化学:主要利用有效的数学近似以及电脑程序计算分子的性质。
⑥环境生物化学:是研究环境化学品对生命影响的学科。
第一章:1、地球环境主要由哪些圈层构成?英文单词?各之间有什么联系?各有哪些性质?(10分)答:地球环境主要由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圈(pedosphere)、岩石圈(lith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构成。
联系: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环境系统,每个圈层都离不开太阳所提供的能量,这几个圈层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不停的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维持着动态的自然平衡,使地球及其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
性质:①大气圈:是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不仅是生命所需的要素,而且也参与地球表面的物质循环过程。
环境化学作业及答案培训资料
![环境化学作业及答案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14bd05d050876323012128a.png)
环境化学作业及答案1.举例说明环境分析化学在发现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并介绍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的思路?答:任何人工合成或天然存在的化学品或微生物,由于具有广泛的生产和使用,它们有进入环境的巨大潜力并可引起已知或可疑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健康危害。
2.什么是胶体物质的电荷零点?现在已知无机磷在氢氧化铝胶体表满发生专一性吸附,请问此时ZPC如何变化?有一同学用NaCl溶液来提取胶体上吸附的磷,发现效果不明显,请问改用更高浓度的NaCl溶液提取,效果会不会提高,为什么?答:在某一pH值条件下,当胶体所带负电荷和正电荷的数量相等时,胶体的净电荷为零,这时的pH为胶体的电荷零点。
氢氧化铝胶体带负电荷,无机磷在其表面发生专一性吸附,会使胶体带的负电荷更多,导致它的ZPC变大。
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提取不会提高效果,因为无机磷在胶体上发生的是专一性吸附,用通常的阳、阴离子提取不能,只有亲和力更强的阳、阴离子才能取代。
3.提取颗粒物中交换性金属离子,常采用(1)1mol/L MgCl2(pH 7.0), (2)1mol/L NH4Cl (PH 7.0), (3)1mol/L NH4Ac (PH 7.0),说明其优缺点?答:MgCl2的水解电离效果很好,很容易交换金属离子,但是这需要溶液体系在pH 小于或等于7的条件下,大于7时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NH4Cl:氯化铵水解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4.在还原性的水体中汞污染主要是以硫化汞还是甲基汞的形式出现,它又是以何种形态被人体吸收的?答:以硫化汞的形式出现,汞的甲基化过程在嫌气条件下本易于发生,但是水体在嫌气条件下产生硫化氢气体,而硫离子非常易与汞离子生成硫化汞沉淀,所以汞的甲基化作用会被削弱。
以甲基汞形态被人体吸收。
5.请问砷在环境以那些形态存在,并说说每种形态存在的条件?答:(1)在天然水体中,砷的存在形态为H2AsO4-、HAsO42-、H3AsO3和H2AsO3-。
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292581770bf78a65295482.png)
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1:[论述题](1)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哪几种污染物质?(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哪些?(3)大气中NO x通过哪些途径转化成硝酸?(4)大气中二氧化硫通过哪些途径转化成三氧化硫或硫酸?(5)试写出臭氧在平流层中的产生和消除的主要反应。
(6)说明大气中臭氧层的位置,臭氧的作用,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的原因(并写出主要的反应式)以及臭氧浓度降低产生的危害。
参考答案:(1) CO、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2)暂定为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
(3) ①均一气相氧化反应:对流层中的NO x直接光氧化或被大气中的O3、HO⎦、HO2⎦、RO2⎦等氧化;②在水相中的氧化反应;③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和氧化:NO x吸附在颗粒物表面后再化学氧化。
(4) SO2在大气中通过以下三类反应途径转化:①均一气相氧化反应:对流层中的SO2直接光氧化或被大气中的HO⎦、HO2⎦、RO2⎦等氧化;②在水溶液中的氧化反应:SO2可溶于云、雾、水滴中,然后被O2、O3、H2O2、HO⎦、HO2⎦等所氧化;在过渡金属离子(如Mn2+、Fe3+等)催化下被氧化。
③在固体粒子表面的氧化反应:SO2吸附在颗粒物表面后再化学氧化。
(5) 臭氧在平流层中的产生和消除都是通过光化学过程进行的,其中的主要反应有:①O2+ hν−→ 2 O;②O + O2 + M −→ O3+ M*; ③O3+ hν−→ O + O2;④O3+ O −→ 2 O2(6)位置:平流层中。
作用: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使平流层中温度上升。
原因:氟氯烃、氮氧化物、HO 的破坏作用;火山爆发对臭氧的影响; 大气中氧气的过度消耗。
反应式:Y + O3→YO + O2YO+ O →Y + O2净结果: O3 + O →2 O2Y: NO X(NO, NO2),HO X (H, HO, HO2),ClO X (Cl, ClO)危害:①影响人体健康,②影响陆生植物;③破坏水生生态系统;④对材料的影响。
环境化学课后作业
![环境化学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942cf070740be1e650e9a4c.png)
《环境化学》课后作业第一章绪论作业习题:1、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4、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作业习题:1、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2、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3、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可发生哪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4、说明光化学烟雾现象,解释污染物与产物的日变化曲线,并说明光化学烟雾产物的性质和特征。
5、说明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6、何谓有机物的反应活性?如何将有机物按反应活性分类?7、简述大气中SO氧化的几种途径。
28、论述SO液相氧化的重要性,并对各种催化氧化过程进行比较。
29、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10、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存在状态以及危害性如何?第三章水环境化学作业习题:1、请导出总酸度、C O酸度、无机酸度、总酸度、酚酞酸度和苛性酸度的表达式作为总2碳酸量和分布系数( )的函数。
2、在一个pH为6.5、碱度为1.6mmol/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上升至8.0。
若用N aO H强碱进行碱化,又需要加多少碱?(1.07mmol/L,1.08mmol/L)3、若有水A,pH为7.5,其碱度为6.38 mmol/L,水B的pH为9.0,碱度为0.80 mmol/L,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pH值为多少?(pH=7.58)4、什么是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属吸附作用?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
5、 在pH =7.00和33 1.2510/HCO m ol L --⎡⎤=⨯⎣⎦的介质中。
HT 2-与固体PbCO 3(s )平衡,其反应如下:()2233, 4.0610PbCO s HTPbT HCO K ----+⇔+=⨯ 问作为HT 2-形态占NTA 的分数。
环境化学作业
![环境化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e995072a26925c52cc5bf33.png)
土壤个的赋存形态及分级测定1.镉的污染及危害1.1镉的特性镉(Cd)是一种柔软、银白色的稀有金属,是元素周期表IIB族中的元素,核电荷和电子数是48,镉有0价和+2价两种价态,在通常情况下在土壤中的镉只涉及二价镉及其化合物。
全球已发现的Cd矿物有13种,但以硫镉矿为主要存在形式,并常与Zn、Pb、Cu、Mn等矿共存。
土壤中镉主要以CdS、CdCO3、Cd3(PO4)2、Cd(0H)2的形式存在,在水田地里,以CdS为主,在旱地土壤里,主要以CdCO3为主,尤其是在pH>7的石灰性土壤中。
1.2土壤中的镉土壤中镉的含量范围为0.01~2mg /kg,中值为0.35mg/kg。
世界多数土壤镉含量0.01~2.0mg /L,平均值为0.35mg/L。
我国土壤的自然镉含量在0. 010~1.800mg/L 之间,平均为0.163mg/L,比世界正常土壤的平均镉含量低。
某些自然土壤镉含量稍高的主要原因是天然地球化学污染。
其中植物对镉的富集能力以及植物在土壤中的分解是一种重要因素,由于土壤腐殖质对镉有富集作用,有的土壤镉含量可高达4.5mg/L。
随水流迁移到土壤中的镉可被土壤吸附,吸附的镉一般在0~15cm的土壤表层累积,15cm以下含量显著减少。
1.3土壤中镉的污染来源及危害土壤中的镉有多种来源。
在未受污染的土壤中,镉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在遭受镉污染的土壤,其中镉的污染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业废气中的镉扩散沉降累积于土壤之中,二是用含镉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使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此外,人类工农业生产、运输和居民生活中向环境排放的含镉污染物,如:废气中的含镉颗粒物,其沉降进入土壤可造成污染;矿区开发以及电镀、印染、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含镉废水,渗入土壤造成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些化肥、农药也含有镉,在大量使用后也对土壤造成污染。
虽然镉不是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但其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
人体过量摄取镉会导致“痛痛病”、肾脏功能受损等损害人体健康情况的发生。
环境化学作业题解答
![环境化学作业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99cd583daef5ef7ba0d3c7a.png)
5
2、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 米,温度降低0.6℃左右。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 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显得 “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 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 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城市上空 为轻度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 下,一地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 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大气层结“脚重头轻”,气家学家称 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 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 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
(2)含氮化合物
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N2O是低层大气含量 最高的含氮化合物,由于其非常稳定,一般认为其没有明显的污染效应。 NOX来源与消除:NO和N02是大气中主要含氮污染物。其人为来源是燃 料燃烧。燃烧源分为流动和固定燃烧源。城市大气中NOX 2/3来自汽车排 放,1/3来自固定源排放。燃烧产生的NOX主要是NO,占90%以上;NO2 约占O.5%~10%。大气中NO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 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③中间层: 50~80km;空气较稀薄;臭氧层消失;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 加而迅速降低;大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④热层:80~500km;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 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人类可利用它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大气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空气更加稀薄,大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 0.5%。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 的作用与大气温度不同,大气的压力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环境化学》作业、问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环境化学》作业、问题及部分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1286f508a1284ac85043f2.png)
5 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微生物种类、环境条件,如pH值,温度,盐度, 溶解氧浓度等
6 生物浓缩因子(KB)定义:有机体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 浓度之比
土壤作业
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 固相、液相和气相、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
质
从化学组成来讲,土壤中最常见的四类原生矿物是什么?
我国将土粒分成哪五级? 土壤胶体具有吸附作用的主要原因? 土壤的可交换阳离子包括那两类?分别有哪些?为什么Al3+ 是致酸离
硬度的贡献?
2 求氧在 1.0130×105Pa 、 25℃,水中饱和溶解度?水在 25℃时 , 蒸汽 压 0.03167×105Pa, 干空气中氧含量为 20.95% 。(氧的亨利常数: 1.26×10-8) 3 什么是水体的酸度和碱度?天然水中主要酸度和碱度的物质形态有哪 些?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特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5 水体主要有哪些重金属污染物(列出5种)?重金属污染物毒性主要取 决于形态,还是其总浓度? 6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pE随湖的深度增加而减小
3、写出天然水体氧化和还原边界(限度)时的pE 氧化边界:pE = 20.75-pH 4、什么是决定电位? 某个单体系的含量比其他体系高得多,该单体系的电位几乎等于混合 体系的pE,被视作决定电位 5、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降低而发生什么变化?表层水和深层水, 哪个环境pE更高? 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降低而降低;表层水环境pE更高 6、天然水体中重要的无机配体有哪些? 还原边界 pE =-pH
6. NOX、HOX和 ClOX破坏O3的总反应均为:
O3 + O· 2O2
7. 什么是大气颗粒物?
大气是由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个庞大 的分散体系,也叫气溶胶体系。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叫 大气颗粒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客土、换土、翻土和去表土
客土是在污染土壤上加入未污染的新土; 换土是将已污染
的土壤移去, 换上未污染的新土; 翻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翻至下
层; 去表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移去. 这些方法能使耕作层土壤中
重金属的浓度降至临界浓度以下, 或减少重金属污染物与植物
此, 日本从1980 年起对痛痛病发源地) ) ) 神通川流域的镉污
染土壤进行了治理. 至1997 年, 耗资306 亿日元治理了43 hm2.
每公顷农田的治理费用约250 万元人民币.
2. 2 淋洗法[ 3, 8,11~ 15]
淋洗法是用淋洗液( 水或含有能提高重金属可溶性试剂的
溶液) 来淋洗污染土壤, 使吸附固定在土壤颗粒上的重金属形
装置收集的Hg 蒸气纯度可达99%. 美国的一家Hg 回收服务
公司将此方法成功地用于现场治理, 至今已治理了2 300 t Hg
污法除Hg 通
常包括将土壤挖掘后破碎、加添加剂、土壤加热和活性吸附回
收Hg 四个程序. 为防止Hg 的意外散发, 操作系统采用双层空
土壤自净作用是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土壤净化,是指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作用达到降低或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和毒素的措施和过程。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③液相处理法:可用活性炭吸附法,或用加热、加压、加碱、加氯、加次氯酸盐等破坏分解农药废弃物;也可用臭氧降解法,利用臭氧与紫外线结合,对农药废弃物进行解毒。
4、陆上抛弃处理法可地下深埋,或注入深井内,也可用水泥、沥青、塑料严密包好深埋。
不同种类农药rps原创答案。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降解是土壤中农药净化的主要途径,是以土壤微生物与酶为主对农药的分解作用。该过程受含水量的影响,含水量增加,农药在土壤中的分解能加速。根据分解作用的性质,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主要包括:脱氯作用、脱烷基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水解作用。
例如:DDT经过脱氯变成DDD再经过氧化变成氯苯乙酸
城市来源:城市日益变成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污染过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中产生污泥的堆放、垃圾渗滤液的泄漏、含铅汽油的使用以及汽车交通等。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或者灌溉,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城市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及堆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中的重金属通常也会严重超标。含铅汽油的燃烧是城市铅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汽车轮胎添加剂中使用的锌也导致城市土壤的锌污染。
粉碎的土壤中混入促使难溶Hg 分解的物质, 然后分两个阶段
分别向土壤通入低温和高温蒸汽, 并收集挥发出来的Hg 蒸
第15 卷第2 期 环 境 与 开 发 2000
气. 试验表明: 砂性土、粘土和壤土中的Hg 含量分别从1 500,
900 和200 mg/ kg 降至0. 07, 0. 12 和0. 5 mg/ kg; 通过气体净化
成溶解性的离子或金属一试剂络合物, 然后收集淋洗液回收重
金属并循环利用淋洗液. 此法的关键是试剂的选择.Wang Xiaojiang
和Brussean 发现羧甲基- B- 环状糊精( CMCD) 分子外侧
的羧甲基可以螯合重金属离子, 它不仅可将污染土壤中的重金
属离子洗脱出来, 而且对土壤盐分和pH 不敏感; 无毒; 可被生
物降解及不易被土壤吸持. 日本将EDTA( 0. 3 kg/ m2) 撒在稻田
或旱地( 土壤含Cd 分别为10. 4 和27. 9 mg/ kg) , 淹水或小雨淋
洗( 水量以能达到根层以外又未到达地下水为宜) , 清洗一次可
使耕层土壤含Cd 降低50% 左右. 美国曾对四个被As, Cd, Cr,
难治理
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
请及时采纳。有不懂欢迎追问。采纳后请点赞同。
祝你无忧无虑,谢谢!^-^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基本途径:
1.有微生物参与的降解包括脱氯作用、脱烷基作用、换裂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水解作用;
2.沿孔道挥发散失;
3.不溶于水,在土壤中存在与土壤水分含量呈负相关(水解)。
环境事故污染:近年来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骤增,其中重金属污染的案例占很大比例。突发性的环境事件会导致重金属在短时间内高浓度地进入环境,从而产生严重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
丁园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2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治理重金属污染
2、生物处理法:
①活性污泥法:可向农药废水中吹人空气来供氧,并且加速污泥与水的循环接触。来自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可迅速分解有毒物质;
②生物滤池:用砂石或合成材料铺成过滤床,床上由于生长着一层微生物膜,农药废水从上面喷淋下来与空气接触,可通过微生物膜的作用降解;
③生物氧化塘:来自塘内活性污泥的微生物降解塘内农药废弃物,提供微生物的氧气由塘内水藻进行光合作用从二氧化碳转化而来;
根系的接触而达到控制危害的目的.
据日本学者研究, 在镉污染土壤去表土15 cm 并压实心
土, 在连续淹水条件下可生产含镉, < 0. 4 mg/ kg 的稻米; 去表
土后再客土20 cm, 间歇灌溉也不会产生镉超标的稻米; 如客土
厚度超过30 cm, 无论什么水份条件均能生产合格的稻米. 据
移走.
R. Lageman 的试验表明: 每天通电10 h, 43 d 后泥炭土中的
Cu 和Pb 分别被除去80%和70%, 此时能耗为65 kwh/ m3. Cox-
ChrisD 等人在阴极区加入碘/ 碘化钾, 使土壤中的难溶汞化合
物转化为Hgl4 络离子向阳极迁移, 结果土壤中的Hg 99%以上
Cu, Pb, Ni 和Zn 污染的土壤用酸淋洗法进行治理也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又可分为洗土法、堆摊浸滤法和冲洗法三种.
2. 3 热处理法[ 3, 8,11, 16]
热处理法是将污染土壤加热( 常用的加热方法有蒸汽、红
外幅射、微波和射频) , 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 对重金属主
要是Hg) 挥发并收集起来进行回收或处理. R. Michael 等人在
④厌气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农药废弃物;⑤土壤消化法:把农药废弃物喷洒到地面上或者翻耕到地面以下,在表土中的农药可以受到生物降解。
3、物理法或化学法处理
①气相处理法:用微波等离子破坏有机化合物的原理进行农药废弃物的去毒,或利用光对农药的分解作用进行去毒;
②液相催化处理法:用硼化镍催化脱氯法处理含氯农药废弃物或金属电还原降解法分解农药废弃物;
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散失:
受气体扩散定律的制约。
影响因素:凡是影响蒸气分压变化的因素都对农药的挥发散失将产生影响。例如农药本身的浓度,大气的相对湿度,地表的风力,植被状况,土壤对农药的吸附能力,土壤的湿度,酸度,氧化还原条件等等。
大气和土壤的湿度愈高,农药的挥发速度就愈快。
被除去.
由于本法具有水流慢、金属离子电迁移速度不够大等缺
点. 因此, 不适用于渗透性好、传导性差的砂性土壤. 此外, 到达
阴极的重金属离子会与阴极产生的OH
- 生成沉淀, 不利于重
金属从土壤中除去. 对此, Lutful I. K 等人将电解法和淋洗法联
合使用, 使Zn, Mn, Pb 含量分别是1 875, 634 和178 mg/ kg 的污
累积性
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不可逆转性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染土壤, 在电压为200V 和水流为1 mL/ min 的情况下, Zn, Mn,
Pb 的除去率分别为72, 72 和46%.
用工程措施来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 具有效果彻底、稳定
等优点, 是一种治本的措施. 但由于存在实施繁复、治理费用高
土壤本身的吸附能力是农药挥发的一大阻碍。我们对吸附能力的相对大小已有了解:粘土>壤土>砂土有机质土>矿质土
不同的农药挥发能力是不一样的,一般可用挥发指数来衡量,数值愈大,挥发损失愈快,残留愈少。
重金属的来源非常广泛,传统上可以分为工业来源和农业来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有别于以往的为城市所特有的污染来源也随之产生。重金属来源如下:
辐射污染
大量的辐射污染了土地,使被污染的土地含有了一种毒质。这种毒质会使植物生长不了,停止生长!
焚烧树叶:树叶里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散发出来的。但一遇火,就会蒸发毒物。人一呼吸,就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