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温及温度带
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和温度带)PPT课件

(纬度因素是主要原因) 原因2: 我国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冬季风到达南
方时力量大大减弱。
黑龙江省
海南省
12
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1、主要原因:两地的纬度不同,北 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 气温高。
2、次要原因: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 大,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小。
A.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C.夏季青藏高原的气温较低
27
D.夏季、冬季我国南北温差都不大
【达标测评】
4.下列四城市中,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 )
A.沈阳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5.寒假期间,某同学穿棉衣乘火车外出旅行,途中衣服越穿 越少最后只穿单衣,该同学旅行路线可能是 ( D )
气温最低
0~8 ℃
28℃以上
15
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 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16
影响我国夏季气温的主要因素
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北太 方阳 白直 昼射 比在 南北 方半 长球
,
17
为什么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 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 时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 不比南方少多少,所以夏季南北温 差小,普遍高温。
2
春节时的海南
春节时的黑龙江
3
美丽的冰雪世界
冰雕 4
广 州 的 “ 迎 春 花 市 ”
花市 5
(第一课时)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6
一、我国一月的气温分布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上)第15课时 中国的气候地理课件

青藏高原
E高原山地气候
【重难突破】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气候复杂 多样
季风气候 显著
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
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
图15-1
【口诀记忆】
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 冬季温差显,南夹北穿棉。 青藏东秦淮,零度等温线。 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 最寒在一月,高温七八夏。
考点二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干湿地区
1.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年降水量从 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递减。 2.我国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规律
C.海陆因素
D.人为因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气候的因 素,“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受 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的。
[2019·无锡]《中国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 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下图,完成9~10题。
图15-8 9.“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
成因 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我国的季风气
候显著
利
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弊
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考点四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因素
我国南北跨纬度 大 ,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 少 ,气
纬度位置 温越来越
低
我国位于 亚欧 大陆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 海陆位置 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 季风 影响显著的国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的内容。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这一部分内容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中国的气温冬、夏季南北差异及成因;第二部分中国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课的重点。
2、教学内容的拓展及依据。
中国的气温冬、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在什么地方,分析原因,依托原有知识进行解答。
中国的温度带与地球五带的区别,并且说出各自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
3、教学重点及难点。
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节的重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对《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如下阐述的:a、能运用气候资料,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统计资料等,归纳出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和降水特征);b、能简单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与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岸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祖国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手段: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法学法:本课时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以“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演示、讲述、暗示、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等教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与深度。
中国气温带划分表

中国气温带划分中国的温度带:中国采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
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
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
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
亚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
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
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
最冷月在0摄氏度以上。
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
竺可桢先生认为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温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
其另一特点为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8个月以上,使农作物一年可有两造的收获”。
亚热带有冷、热两季,冷季种喜凉作物,热季种喜温作物,喜凉和喜温不同生态型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是亚热带农业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横断山脉以东(22~34°N,98°E以东)的广大地区。
涉及16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面积约2.4×106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我国亚热带属东岸湿润季风区,位置比西岸气候型偏南5~8个纬度,比大陆气候型偏北6~7个纬度。
与世界同纬度比,除沙漠地区外,是最暖热的地区,雨量远比同纬度的充沛,生物资源丰富,四季长青,土壤肥沃,生物生产力高,农作物高产优质,是我国主要的农林产区。
我国亚热带丘陵山地雨热基本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
年总辐射量多在38×108~54×108焦耳/米2,全年大于10℃的积温在4250~8000℃之间,大于10℃持续天数,在220~350天左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

第五页,共十八页。
把你们的考察结果告诉大家:
(1)五个温度带分别是_____寒__温带(、hán _wē_n)____中_温带、 __暖__温___带、____亚__热_带、______热_带和一个___________ 区。高原气候 (2)寒温带分布于____大__兴___安岭北段及其两侧。 (3)寒温带熟制为__一__年__一__熟_,主要(zhǔyào)作物为_______、 马 春小铃麦薯等。
()
A.南昌—昆明
B.福州—北京
C.石家庄—兰州
D.哈尔滨—广州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6.读图,回答下列(xiàliè)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biǎoshì)的温度带。 ①_寒_温_带____ ②中_温__带_(w_ēn_dà_i)___ ③_暖_温__带___ ④亚_热__带______ ⑤__热_带____ ⑥高_原_气_候_区_____ (2)图中②温度带的作物熟制是_一_年_一_熟__________,
暖温带考察队:A 暖温带分布地区; B 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亚热带考察队:A 亚热带分布地区; B 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热带考察队: A 热带分布地区;
B 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第四页,共十八页。
把你们(nǐ men)的考察结果告诉大家:
(1)、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___大__,最热在______ 省海,南最冷在__________省黑。龙江
主要的粮食作物春小是麦____________。 图中③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一是年两_熟_或__两_年_三_熟_________, 主要的粮食作物冬是小麦____________。 (3主)要福的建粮省食处水作于稻物__④是_____________温__度_。带(填数字),
高中地理PPT课件中国气候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1、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 武汉 、_____ 广州 、_____ 北京 、 _______ 哈尔滨 。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 4、5、6、7、8、9 月,武汉为 __________________ 3、4、5、 6、7、8 月,北京为______ 7、8 月。 7、8 月,哈尔滨为_____
湿润地区
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 是: 受来自大西洋气流影响
黑龙江西北也有湿润区原因 是 : 纬度高,蒸发小
干湿地 区 湿润地 区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植被
森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年降水量>400mm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降水量>蒸发量 高原东南部 年降水量<400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降水量<蒸发量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年降水量<200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降水量<蒸发量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作物熟制
东北和内蒙古大 部分、新疆北部
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
暖温 带
亚热 带 热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疆南部
3200— 4500℃
4500— 7500℃ >7500℃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中国的气候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一、气温特征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
中国气候之气温与温度带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中国气温分布和温度带课件【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具体步骤如下:[展示图片] 1.2月份黑龙江省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的景观照片。
2.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
[提问] 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讲述] 2月份,黑龙江省漠河冰天雪地,而海南省的海口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了;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
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
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
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观赏。
而南国的广州,素有“花城”的美称。
但花色最多、品种最齐、赏花人最多的要算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了。
迎春花市从春节前三天开始,一直到除夕之夜。
虽然这时正是我国最冷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是百花盛开,春意浓浓。
可见,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十分悬殊。
[承转] 那么,同学们,你们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1.我国南北气温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吗?2.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呢?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北气温的差异呢?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板书]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气温的分布[板书]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PPT展示] 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P32图2-2)。
[读图回答] 1.在图2-2中找出0℃等温线,在图上用彩笔描出(教师向学生说明,等温线就是在地图上把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结起来的圆滑曲线。
中国的气候1-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黑省北部16° 海南岛28° o 南北温差约12 C
2、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原因) 特点: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形成原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夏至日我国三地正午太阳度、昼长时间 比较
地点 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时间
16时55分
漠河
北京
53029/N
39054/N
指出影响我 国冬季风的源 地,我国东部 地区的风向?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冬季风、地形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原因)
特点: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减低,南北温 差大。 形成原因: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的影响: 因为冬季太阳直射南 半球,越往北太阳辐射 弱 , 而且白昼时间 短 ,南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差值大。 (2)冬季风的影响: 北方近冬季风源地,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 冬季风受东西走向山岭的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 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 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南海诸岛的1月平均气 温大约是多少? 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 多少? 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 特点及其成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53.8℃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原因)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减低,南 北温差大。 形成原因: 特点: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青稞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不同的温度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在农业上,有 耕作制度的不同和作物品种的不同。
练习: 1.我国最北部的城市漠河冬季寒冷漫 长,而海南岛最南部的天涯海角却终年如夏, 造成这种南北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B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 2.将下列地区与其相应的种植作物和作物 熟制连线。 黄河中下游地区 芒果 一年一熟 长江中下游地区 苹果 一年二熟 海南岛 柑橘 一年三熟 东北平原 大豆 二年三熟
初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云南大旱
梅州五华遭受寒潮侵袭
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
最冷、最 热分布在
哪里?
等温线分 布有什么
特点?
读图分析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 原因: 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半球昼长夜短
二、我国的温度带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淮河
注意各 区的界
线
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四、中国气候特征
• 1、气候复杂多样 •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
风、热带季风) • 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四、中国气候特征
• 2、季风气候显著 (图)
• 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 陆地吹向低纬海洋, 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复杂多样的气候
五、特殊天气现象
• 1、寒潮:图 • 时—秋末、冬季、初春, • 地—源于西伯利亚、蒙古 • 影响—严寒、大风、霜冻。 •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
区影响小
五、特殊天气现象
• 2、台风:图 • 时—夏季 • 地—西北太平洋 • 影响—狂风、暴雨、风暴潮 • 主要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 3、水旱灾害 图
常用的天气符号
回忆
一、气温分布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秦岭—淮河
最冷、最 热分布在
哪里?
等温线分 布有什么
特点?
读图分析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 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高考地理笔记:中国气候

地理笔记:中国的气候一、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 1.我国气温分布: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1.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远2.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 3.北方太阳高度低,南方太阳高度高;北方白昼时间短,南方白昼时间长 我国 1 月 0℃等温线的特点: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或大致呈东西走向),西段在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弯曲。
成因:东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地区 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气温低。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除青藏高原外。
原因:(1)纬度位置: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2)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 (3)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时间长,光照时间短。
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 太阳辐射量。
答题模板: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低纬度地区气温大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①海拔高,气温低;②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气温高;③谷地 形状与风向一致,利于暖湿(干冷)气流长驱直入;(狭管效应)④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 低。
⑤下沉气流: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焚风效应)。
(3)海陆位置: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
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1(6)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 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 2.我国温度带: ①温度带划分(生长期和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导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 稳定到 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 10℃以上的持续 日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 做积温。
②温度带划分依据——积温多少: 根据≥10℃积温的多少二、降水特征和干湿地的划分21.我国降水空间特征: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我国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我国地域辽阔,纬度跨度广,因此在不同地区的冬夏气温分布特征也有较大差异。
根据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主要的温度带,分别是寒温带、温带、暖温带、热带和亚热带。
寒温带位于我国的北方边境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非常寒冷,气温极低,常年冰雪覆盖,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夏季虽然相对较短,但仍然是凉爽的,气温适宜。
温带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华北、黄淮和长江流域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我国冬夏季温差较大的地区之一。
冬季气温通常在0摄氏度左右,夏季气温则在30摄氏度左右,四季分明。
暖温带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包括江南、华南和福建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较为温暖,气温很少降到冰点以下,夏季炎热潮湿,气温高达35摄氏度甚至更高。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这个地区最宜人的季节。
热带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温一年四季都很高,冬季也很温暖,气温很少低于10摄氏度。
夏季炎热潮湿,气温常常超过35摄氏度,是我国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亚热带位于我国的中南部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温较高,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四季分明。
冬季气温很少低于5摄氏度,夏季常常超过35摄氏度。
总的来说,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征是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
同时,由于地形和气流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西北地区的气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少,干燥寒冷;西南地区的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多,湿润炎热。
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旅行、居住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的准备,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05 气候基本特征(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5 气候基本特征知识梳理一、气温分布与温度带1. 气温分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原因:受纬度和冬季风的影响)②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原因:受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的影响)1月份0º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冬季:最热----曾母暗沙(纬度因素),最冷----漠河(纬度因素);夏季:最热----吐鲁番盆地(地形因素),最冷----青藏高原(地势因素)2. 温度带(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见八上P31图)①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漠河附近②中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甜菜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③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棉花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④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秦岭—淮河以南⑤热带(一年三熟)——水稻、天然橡胶西双版纳、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和海南省。
⑥青藏高原区(一年一熟)——青稞、小麦青藏高原二、降水与干湿地区重点1.降水分布规律:(主要是季风的影响)①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为地形雨);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2.干湿地区分布及天然植被①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山地——森林②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森林、草原③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草原④干旱地区——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荒漠三、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②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4、5月——东南沿海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梅雨”(7月该处为“伏旱”);7、8月——华北、东北雨季;9月——南撤;10月——雨季结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划分如下:
1. 热带:指赤道附近及南北回归线两侧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18℃,常年绿叶植物、常绿阔叶树和棕榈等植物盛行。
2. 亚热带:指北纬20°至30°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2℃至18℃之间,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森林、草原和农田有机组成,树种有落叶阔叶树和松柏等。
3. 温带:指北纬30°至45°间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至12℃之间,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有灌木丛、草原和农田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4. 寒带:指北纬45°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0℃,大部分地区为冰雪覆盖,少见植被,阔叶针叶混交的针叶林和苔藓植物为主。
5. 高寒带:指我国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高山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3℃,冰川、雪山和岩石区域为主,植被极为稀疏,主要有高山草甸和极地沙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2、随着节气的不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怎 样的?
1、漠河镇、海口市的 1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 摄氏度?两者相差多 少摄氏度? 2、0℃等温线大体经 过哪些地方?想一想 此线南北地区的河流 冬季有什么不同的现 象? 3、找出1月气温最低 及最高的地区? 4、一月等温线是怎样 分布的?有没有规律 可寻? 5、我国冬季气温分布 的规律是什么?什么 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 异
C.暖温带
3.黄河中下游 大部分地区
D.亚热带 E.热带
4.东北平原 5.雷州半岛
(3)一年一熟 (4)一年三熟
夏至日三地正午太阳度、昼长时间比较 正午太阳高度 59058/ 73032/ 89041/ 昼长时间 16时55分 15时1分 13时35分
地点 漠河
纬度 53029/N
北京
广州
39054/N
2308/N
由于太阳高度大的低纬地区昼短(日照时间短), 而太阳高度小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反而长,
是导致我国7月南北气温差异较小,等温线稀疏,南北普遍 高温的主要原因。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气温的特征②: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除青藏 高原以外),南北温差小。
中国的温度带 1、生长期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0C 的持续时期
2、积温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 带
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之和 范围 积温℃ 小于1600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A.大兴安岭—黑龙江 B.祁连山—黄河
C.秦岭—淮河一线
D.巫山—长江
3.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 B )
A.气温总和
C.气温
B.活动积温
D.太阳辐射总量
4.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温度带 地区 耕作制度
A.寒温带
B.中温带
1.黑龙江北部
2.长江中下游 平原
(1)一年两到三熟
(2)两年三熟 或一年两熟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能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
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重点)
2.初步学会分析冬季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
复习提问
1、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其中造成气温差 异最基本的因素是什么?
原因:⑴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昼较南方短
⑶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
1、漠河镇、海口市 的7月平均气温 各约多少摄氏度? 两者相差多少摄 氏度? 2、找出7月气温值 最高的地区? 3、找出7月气温最 低地区,该地区 比其他地区温度 低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4、同1月气温相比, 7月南北温度差 有何变化? 5、我国夏季气温分 布的规律是什么?
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地点?分析原因?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为什么偏低? 答案: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受地势的影响成为我国 夏季的低温中心。
雪峰 影 响 因 素 气 : 温 由 地 高 势 ( )
变 低
草地
(4)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空气干燥,云层少,太阳辐射强。 ②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③盆地内沙漠广布,吸热快。
活动 积温
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 东北、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 南部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青藏高原
1600~3400 一年一熟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大于8000 大部分< 2000 水稻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5、塔里木盆地属于哪个温度带?
6、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气候因素
中 国 的 气 候 知 识 关 系 网 络
气温 降水 1月气温 7月气温 气温差异 温度带
干湿地区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植被类型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灾害性天气
农业生产
1.我国1月气温0 º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C )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我国气温的特征①: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为什么我国在冬季南北的景观相差这么大?
为什么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北方距离冬季 风的源地较近 南方距离冬季 风的源地较远
东西走向 的山脉阻 挡了冬季 风南下
北方太阳高度低 南方太阳高度高 北方白昼时间短 南方白昼时间长
地点 哈尔滨 北京 广州
纬度 44°04′N 39°54′N 23°8′N
正午太阳高度 20°15′ 26°40′ 43°25′
昼长时间 8时44分 9时12分 10时43分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造成我国气温南北相差 很大的原因是: 1、纬度因素 2、冬季风因素
冬季南北温差小结:
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
高原气候 区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10℃ 积温 <1 600 1 600~ 3 400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到三 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主要作物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 候区
3 400~ 4 500
4 500~ 8 000 >8 000 大部分 <2 000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
水稻、油菜、冬小麦等 水稻、热带作物等 青稞
思考题
1、跨四个温度带的省区?
甘肃省
2、山东属于哪个温度带?
暖温带
3、内蒙古高原大部分属于 哪个温度带?
中温带
4、四川盆地属于哪个温度带?
亚热带、高原气候区 大部分属暖温带 亚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