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合集下载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体会统筹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掌握烙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能够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烙饼模具、计时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烙饼师傅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烙饼师傅的操作过程,发现烙饼问题的数学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烙饼问题,总结出最优解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排队问题、时间安排问题等。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烙饼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数学优化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数学_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P104页《烙饼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学具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图片、练习纸(表格)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师:前些天,我们刚刚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清明节)清明节你一定制作了漂亮的彩蛋,在制作彩蛋时会有一个煮鸡蛋的过程,老师想问你:煮熟一个鸡蛋用5分钟,煮熟3个鸡蛋用多少分钟?(5分钟和15分钟)让5分钟的同学解释一下(把3个鸡蛋一起放到锅里煮)。

师:把3个鸡蛋放到锅里一起煮,既节约了资源,又节约了时间,在数学上叫优化,在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体验烙饼中的优化。

课件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在学生解释图意的基础上整理出以下信息:每次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

一个饼的两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花3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每次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什么意思?(每次锅里面最多可以两张,也可以放一张)一个饼的两面都要烙什么意思?(一个饼的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我们可以把先烙的那一面叫正面,后烙的那一面叫反面。

)烙一面需要花3分钟又是什么意思呢?(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

2.体验烙1个饼师:想不想体验一下烙饼?我们一起体验以下烙一张饼,可以用我们的手当饼,课本当锅,先烙(正面)。

3分钟到,接着再烙(反面)。

烙了几次?一共用了几分钟?(完成板书)用1正1反表示烙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探究烙2个饼如果要烙两张饼,你准备怎么烙?用多少分钟?先独自想一下,同桌合作烙烙看。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烙饼问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老师让学生多次操作,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到应用规律,形象直观,清晰地在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过程。

一是情景导入,二是新课探究。

第二部分又分成了四部分:1、探究烙一、两个饼。

2、探究烙三个饼的最佳方法。

3、探究烙更多饼的方法。

4、总结烙饼的规律。

为了帮助大部分同学攻克难点,授课前教师就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饼型圆片做为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烙一烙饼,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方法的合理性,从而理解并掌握9分钟烙三张饼的方法。

引发了以下几点思考:
烙饼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自己试着烙烙看,再由学生演示,目的是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但还要有一个猜想的过程。

再去实践,可能成功或者发现问题的几率就会高很多。

操作要适可而止。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节课如果一直停留在操作层面,就会显得很直板,没有深度。

因此等讨论完三个饼的最佳策略以后,就不能再让学生操作了,而应引导他们通过猜测、交流提升到思维的高度。

定位不要有所偏离。

这节课的重点是研究烙饼的最优策略而不仅仅是找出最短的时间。

以探究规律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学习目标。

像1个饼是特殊情况,就应该让学生在总结规律之后,再回顾一遍,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考虑问题周到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人教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人教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烙饼问题,理解优化思想,掌握简单的优化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烙饼问题的背景及意义2. 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3. 烙饼问题的优化方法4. 烙饼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优化思想,掌握优化方法,解决烙饼问题。

2. 教学难点:建立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烙饼实例,引出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烙饼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理解问题的实质。

3. 探索优化方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优化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烙饼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优化思想和方法,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

4. 实际应用:观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辅助材料:生活中的烙饼实例、数学模型图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等七、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1.12.23.3样化和方法的合理性从而理解并掌握分钟烙三张饼的方法,再如烙张饼该怎么烙生两张两张地烙烙次需要分钟。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2017-08-31 11:36:28 | #1楼《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蒙自市第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陈蔓秋“烙饼问题”,看看很简单的内容可真的要上起来问题还真不少,记得以前也听过很多教师讲过这节课,一节课下后,听者都议论纷纷,不明白教者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而学生最终是一脸茫茫然。

这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年级的段爱华、代丽兰、李向杰三位授课教师都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老师让学生多次操作,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到应用规律,形象直观,清晰地在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过程。

三节课题研讨课中,李向杰老师融合了之前段、代两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自成一体:以“探究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她在设计中做了如下安排:一是情景导入,二是新课探究。

第二部分又分成了四部分:1、探究烙一、两个饼。

2、探究烙三个饼的最佳方法。

3、探究烙更多饼的方法。

4、总结烙饼的规律。

单数饼(大于1)时的快速烙饼法和双数饼时的两个两个烙的方法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我们听课的老师也很感兴趣。

由于这一例题的解决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帮助大部分同学攻克难点,授课前教师就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饼型圆片做为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烙一烙饼,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方法的合理性,从而理解并掌握9分钟烙三张饼的方法。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维——《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案例背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见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构建了理想化的“问题模型”:一个锅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3分钟。

需要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分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法的意识,进而渗透统筹、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为了实现难点的突破,笔者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对问题模型进行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体验优化的前提和过程,突出学习重点。

【案例描述】片段一:1、创设情境,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1)理解题意,设疑铺垫师(课件出示“妈妈的提示语”):你瞧,小丽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追问:“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中“只能”是什么意思?生2:锅里最多只能烙两张饼。

课件归纳学生反馈信息师提出问题:上课前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教室里的人数,咱们班级的同学加在座的听课老师总共有33人,现在给每个人都烙一张饼,我想大家都有点饿了,该怎么样烙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快地吃上饼呢,需要多少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师:同学们心里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那到底该如何烙这33张饼才可以做到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每个人尽快吃上饼?我们可以先从数量少的开始烙。

2、操作感知,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第【1】篇〗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第【2】篇〗教学评析《烙饼问题》这节课,紧紧围绕“优化”做文章,目标明确,突出重点,活动聚焦。

从2张,3张饼单一经验,到4、5张饼的烙法的经验丰富,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从而总结规律,充分利用资源,关注学生认知中的冲突与矛盾,以此推动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养成全面思考的好习惯。

这是一节有味道的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味儿。

本课从始至终,一直贯穿于生活情景中。

上课伊始,赵老师由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煮鸡蛋入手,煮鸡蛋中用到一起煮的情况就比较节省时间,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为本节课的“两张一起烙”的知识引入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对于最优问题需要的关注节省时间和节约资源做了很好的实例讲解,学生易于理解。

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里渗透数学优化思想,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感悟、并掌握烙饼的最优方案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蕴含在生活中,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领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2.关注学生认知,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科学”味儿。

鉴于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对抽象的概念、公式、规律等,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公式,根本不会运用,更不要谈如何去创新。

故赵老师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探究两张饼的优化方案时,让学生运用学具,通过“动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先是怎样去烙两张饼,然后在探究三张饼,四张饼,五张饼……让学生亲身体验烙饼最优化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明白什么是同时烙、什么是交替烙,然后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分析得出烙饼张数与所用时间的关系,烙饼的张数不同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烙饼问题教案和教学反思

烙饼问题教案和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都吃早餐,老师早餐吃了鸡蛋,煮一个鸡蛋需要3分钟,那煮5个鸡蛋需要几分钟?2、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3、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烙饼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

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学生动手用手掌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巩固新知1、书后做一做第2题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板书设计烙饼问题烙三张饼:方法一:一张一张地烙 3×6=18方法二:先烙两张,再单独烙一张 3+3+3+3=12方法三:1正2正 1反3正 2反3反3+3+3=9烙饼的张数×3=烙饼的最少时间教学反思: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数学广角里第二课时,这是比较难讲的,学生对于第三个方法也是比较难懂的,所以我安排了三种方法烙三张饼,让学生从这三种方法中比较,学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烙饼问题5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烙饼问题5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烙饼问题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烙饼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烙饼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烙饼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

3. 解决方法:讲解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画图法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4. 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烙饼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烙饼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烙饼问题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避免只关注解题技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烙饼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烙饼问题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辅助资料:相关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具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和优化问题解决的方法。

本章内容通过生活中的烙饼问题,引出排列组合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排列组合的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排列组合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组合的解题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排列组合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排列组合的概念,并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组合的解题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烙饼问题的图片、排列组合的卡片、计时器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烙饼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使烙饼的数量最多。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出排列组合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给学生发放排列组合的卡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解决烙饼问题。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使烙饼的数量最多。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合理的烙饼顺序,使烙饼的数量最多。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自己的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事例,使学生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饼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形成优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圆片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师:请大家猜猜老师的平时业余爱好有哪些?(出示老师在厨房里烙饼的情境)师:厨房里会有什么数学问题呢?引出:“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根据以上信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如何烙一张饼?两张饼?各需要多长时间?【设计意图】从简单入手,通过烙一张与两张饼的时间对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同时能够烙两张饼的锅里,一次烙一张饼在时间上是显得多么的浪费,为下一个环节“三张饼“的最优化探究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实践操作,探求策略(1)探究双数饼师:“烙1张饼要用多少时间呢?”生:6分钟。

师:“烙2张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怎样烙?”生:“还是6分钟。

把两个饼一起放进锅里,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师:“如果烙4张饼最少要用多少分钟?怎样烙?”生1:先烙2张,用6分钟,再烙两张,6分钟,两个6分钟共12分钟。

小学数学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设计理念: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烙饼问题”中合理安排的方法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合理安排的优化思想。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经验,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怎么烙最省时间教学重点:对怎么烙方法的探究教学难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60张圆纸片、7张锅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一)导入课题同学们见过妈妈烙饼吗?谁来说一说妈妈是怎样烙的?小灰灰想吃饼,可是红太狼不会烙,于是灰太狼抓美羊羊给烙饼,如果你是喜洋洋请同学们帮助美羊羊。

(二)明确目标怎么烙最省时间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明确:“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二、生成问题自主探究知道怎样烙1张、2张饼就能学会今天的内容师:“灰太狼一家,一共要烙几张饼呢?”任务一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一)任务呈现1.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3张饼探究学习单(二)自主学习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0篇)“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篇1数学广角的《烙饼问题》,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

在教学的设计和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的探究过程。

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

因此,在把握教学重点时,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

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重点放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

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

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让学生体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3张饼至少需要煎3次,每次最多煎3张饼。

四、教学准备课件、烙饼图、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烙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烙饼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使烙饼的过程更加高效?2. 探索烙饼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烙4张饼,应该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次数?(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烙4张饼的最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每次尽量使锅中的饼满载,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3.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烙5张饼,应该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次数?(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烙5张饼的最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先烙数量较多的饼,再烙数量较少的饼,使每次烙饼的数量尽量接近锅的容量。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烙饼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最优化策略,并让学生明白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烙饼问题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探讨烙饼问题,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烙饼问题最优化策略:每次尽量使锅中的饼满载,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先烙数量较多的饼,再烙数量较少的饼,使每次烙饼的数量尽量接近锅的容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烙饼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最优化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建立数学模型理性认识数学——《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预设生成1:一个一个的煮,一个8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

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3.教师小结: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的“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引发探究欲望。

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以此来达到对数学现象和数学事实的本质认识。

具有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

联系生活事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还体验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课件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能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而且还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生活中都见过烙饼,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本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是一个纯数学化的问题,“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给学生的探究带来了困难。

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例举、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并借助几何直观的方法,在动手操作、概括归纳等探究活动中,发现烙饼的多种策略,且能找到烙饼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解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在第一课时安排了“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策略,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材通过“烙三张饼,要想最快吃到饼,怎样烙?”这样一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优化思想、统筹安排”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烙两张饼与烙一张饼的过程。

在“烙饼张数不同,时间却相同”的认知冲突之后,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过程。

理解了两张饼同时烙(锅里没有空余)能节省时间。

这样,学生能很轻松地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体现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烙饼问题”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三张圆片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鸡蛋。

师:孩子们,请看,这是——鸡蛋。

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煮熟5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学生作答)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要讲究策略,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烙饼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课件出示情境: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呢(生答)(二)观察法,探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师:为了交流方便,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烙饼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①②③3 3 6分2、研究2张饼的最优方案师: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生:12分钟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板书)板书:两张:①正①反②正②反3 3 3 3 12分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6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你能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吗(生演示,师板书)两张:①正②正①反②反3 3 6分师:孩子们,现在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哪种烙法最快那为什么第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师:也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饼放在一起烙,而第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硬币、若干张圆纸片(涂上正反不同颜色)、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学习新知同学们早上你们的家人给你们做了什么好吃的?老师的家人给老师烙的饼。

你们知道吗厨房里也有数学问题。

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例1图)小华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个锅可以烙两张,每面都需要烙。

)师:妈妈烙饼的一面需要几分钟?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生:3分钟、6分钟(学生对饼需要烙两面有直接的了解)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生:12分钟、6分钟(让学生讨论出6分钟是对的)让学生用圆纸片在黑板演示。

(其他学生用硬币操作)师:那么烙4张饼那?生讨论并让同学黑板演示。

(其他同学用硬币操作)师引导6张饼、8张饼、10张饼需要多少分钟。

(将上述张数和总用时对应板书黑板上)师: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些张数和总用时,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讨论总结出双张数×3=总用时(二)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3张饼呢,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看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能最早让他们吃上饼。

(提示学生每次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1、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最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教学过程准备课前互动: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

从最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

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

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最优烙法1.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维——《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案例背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见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构建了理想化的“ 问题模型”:一个锅每次只能烙2 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3分钟。

需要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分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法的意识,进而渗透统筹、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为了实现难点的突破,笔者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对问题模型进行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体验优化的前提和过程,突出学习重点。

【案例描述】片段一:1、创设情境,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 1 )理解题意,设疑铺垫师(课件出示“妈妈的提示语”):你瞧,小丽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 1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 3 分钟。

师追问:“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中“只能”是什么意思?生 2 :锅里最多只能烙两张饼。

课件归纳学生反馈信息师提出问题:上课前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教室里的人数,咱们班级的同学加在座的听课老师总共有33人,现在给每个人都烙一张饼,我想大家都有点饿了,该怎么样烙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快地吃上饼呢,需要多少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师:同学们心里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那到底该如何烙这33张饼才可以做到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每个人尽快吃上饼?我们可以先从数量少的开始烙。

2、操作感知,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师:假如烙一张饼该怎么烙,需要多少时间?利用你手中的圆片模拟烙一烙。

生1(边演示边回答):先烙饼1的正面,再烙饼 1 的反面,总共烙两次,需要6分钟。

(板书: 1 张6 分钟)师:妈妈说烙 1 张饼多简单,如果现在烙两张饼该怎么烙,需要多少时间?生 2 (边演示边回答):两张饼一起烙,先烙饼 1 、饼2 的正面,三分钟后,再烙饼 1 、饼 2 的反面,烙了两次,总共6分钟。

(板书: 2 张 6 分钟)师:为什么烙1张饼和2张饼的时间是相同的?生3:烙2张饼的时候, 2 张饼是一起放在锅里烙的。

师:就如这位同学说的,烙 2 张饼时,锅里同时烙 2 张饼,需要烙2次,因此烙2张饼的时间跟烙 1 张饼的时间相同,都是6分钟。

(板书:同时烙。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据“ 33 ”,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从一个相对较大的数“ 33” 开始烙饼,再从数量少的出发,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用化繁为简的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 这仅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需对烙1张饼和2张饼的问题进行求解,操作的活动为后续探讨3张烙饼的方法奠定基础。

)片段二:1、合作交流,探究烙 3 张饼的方法及时间。

师:看,小丽进来了,她说了什么?(学生读题)师:现在妈妈需要烙几张饼?生: 3 张。

师:妈妈该怎样烙才能让三个人尽快吃到饼?请同学们自己先独立思考下,再与搭档合作,拿出三张圆片模拟烙饼烙一烙。

(教师巡视)学生反馈结果。

生1:我用9分钟烙好了3 张饼。

生 2 :我用了12分钟。

师:用了12分钟的派一个代表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烙的。

生3演示如下图:师:确实是一个办法,我们再听听烙了9分钟的同学们的意见生4演示如下图:师:这些烙法中,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生:第二种方法。

(9分钟)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像这样三个饼的正反面交替着烙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交替烙饼法(板书)。

全班演示交替烙饼法。

师:都是烙三张饼,为什么用交替烙饼法最省时间?生5 :每次烙的时候锅里都有2张饼。

师:谁听明白了?生6 :第一种方法中,先烙好了饼1和饼2,最后剩下饼3 一张在锅里。

而第二种方法中,锅里都是占满的。

师:我们在保证每次锅里同时都有两张饼,不让这口锅空下来,就可以做到省时,同时也能做到合理利用资源。

课件再次展示交替烙饼法。

小结:刚才我们对3个饼的烙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三个饼的正反面交替着烙,保证锅里同时有两张饼就可以得出一种最省时间的烙法,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优化的思考方法,大家真了不起。

我们一起再归纳下烙2张饼和3张饼的最佳方法(课件展示表格)。

拓展延伸:4张、5张、6张、7张饼如何烙最省时间,需要多少时间?(设计意图:小学生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因此在探讨烙3张饼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自己动手烙一烙,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既调动气氛,同时又能借助烙圆片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片段三:讨论6张饼的烙法)师:6张饼该怎么烙用时最短呢?生1 :两张两张地烙,烙6次,需要18分钟)生2 :把6张分成3张和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6次,需要18分钟。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行,并且用时都是最短的。

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师: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就小组合作烙一烙。

(学生小组合作)师:现在请你们再用另一种方法烙一烙。

(学生小组合作)师: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生3:两张两张烙,因为这样烙比较方便,如果三张三张烙容易弄混了。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同学们可以在操作中感受到两种方法的优劣,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片段四:1、运用练习,巩固新知现在能给在座的33人快速烙好饼了么?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1、引领理解题意)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上台演示生1、生2担任厨师,生3、生4和生5扮演客人。

演示如下图(设计意图: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在此环节我结合教材练习,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的数学知识需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在学生扮演展示的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案例分析】1 、循序渐进,活学活用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素材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围绕现实生活中“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首先,学生独立提取数学信息:每次最多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的时间都是3 分钟。

初步猜测烙33张饼所需的最短时间,继而化繁而简,从烙 1 张饼和 2 张饼出发。

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究烙 3 张饼最优解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反馈——优化的学习方法,探索出3 张饼的最佳烙法。

在探索 4 张~10 张饼的烙法时,学生已经积累了烙 3 张饼的活动经验和表象,通过上述梯度学习,学生有效地感知到饼数与烙饼所需最短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及时予以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建立“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

到此学生可以利用规律解决烙33张饼所需的最短时间这个问题。

最后通过练习环节的演示,巩固本节课的新知,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

2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行统一。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烙饼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学生便要从“烙饼”这一常见事例中经历烙饼最佳烙法的产生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如何让学生将知识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也就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受、自我探索。

因此在本节课设置了多次操作环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调用各种感官全面搜集信息,这是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其他教学媒介无法比拟的。

如:( 1 )引导学生操作“如果烙 2 张饼,怎么烙可以最省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做到边演示边讲解,初步体验锅里一次最多可以烙两张。

( 2 )烙3 张饼是突破口,通过个别同学的展示,其他同学对比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分析发现烙 3 张饼时间不同的原因,加深学生对问题模型的认识:保证锅里空间不闲置。

然后全班再次演示交替烙饼法。

( 3 )小组在演示书本“ 114 页做一做第 1 题”中,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实际演示上菜的过程,真正落实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策略优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的思维方式,因此不同的学生解决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方法。

在初步探索烙 3 张饼的方法中,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不同的烙饼方法,烙四次或者三次,通过同一问题情境的不同策略的对比,引发学生反思“这些烙法中,你喜欢哪种,为什么?”从而凸显交替烙饼法的优,体现策略优化。

再如“烙6张饼该怎么烙?”生1:“两张两张地烙,烙6次,需要18分钟。

” 生2:“把6张分成3张和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6 次,需要18分钟。

” 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可行,并且两者都是最省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两种方法的优劣,让小组合作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烙一烙,再用另一种方法烙一烙。

此时已经不用教师多讲解,学生通过操作能感受到,虽然两种方法用时都是最短的,但是“两张两张烙”较为方便,而“分三张三张烙”显得复杂些。

就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具体而深刻地感受了优化的本质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