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征战诗鉴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参考译文 • 听说轮台这一代,年年都是大雪纷飞。春风不曾 到过这里,汉朝的使者更是这里的稀客。荒寂的 枯草一直铺展到疏勒,延绵的青山也一直伸到武 威地区。尽力王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误,只能梦 里面回到家乡看看。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 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 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 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 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 定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的写建功 立业的渴望,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 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 开边的不满,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 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 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 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 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 的不同艺术风格。
宋代: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 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 些惆怅。
鉴赏要点分解:
第二是要推敲作品中蕴藏的 不同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凝聚着浓重的汉代情结,在诗 中呼唤李广、卫青、霍去病、班超、马援、 窦宪等人。显出他们浓郁的历史情怀和深沉 的忧患意识,由今而思古,怀古以讽今,从 而体现边塞诗深邃的历史内涵,以及反映现 实的深度和广度。呈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 貌。
汉代将军有怎样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境界?
李广厚遇士兵,深受士兵爱戴。“广之将兵,乏绝
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 广不尝食。 ” 霍去病发出“匈奴不死,无以家为也” 的豪迈之声。 班超投笔从戎,为国戍边,立功西域,令人肃然 起敬。 耿恭在西域的壮举,令《后汉书》作者范晔“喟然 不觉涕之无从”。 马援认为:“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其言行真不愧为万世 楷模。
*每首诗歌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边塞诗人在塞外生活多 年,他们的诗作中内容几乎反映征战诗的各 个方面: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 的离恨,写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 的残酷,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 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 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 那种迥异于中原的奇异风光 ……
•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
• •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 用? • •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 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
• 补充注释 • ①辕门:指军营的大门。②吐谷浑:中 国古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 裔。 • 参考译ຫໍສະໝຸດ Baidu: •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 之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 速出击。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 北岸和敌人展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 火,现在就传来了已得大捷的消息。
• 参考答案 • (1)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 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 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 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 • (2)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 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 :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 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表现与亲友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的主题。。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岑参
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岑参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
• 例3(2015年课标全国卷I)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 完成(1)~(2)题。 •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 岑参 •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 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 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鸟鲁木齐。勤王:此处指 尽力于王事。
•
• 参考答案 • (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 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戌卒离别家 乡到边关的路。 • (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 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 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 ”“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 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 参考译文 • 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 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一再命 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 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 补充注释 • ①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唐 民谣:“将士长歌人汉关。”②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 月。月:一作“雪”。朔:北方。边:边境。西山:指今四 川省西部的岷山,是当时控制吐蕃内侵的要地。③更催: 再次催促。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这 里泛指严武部下作战勇猛的将领。骄虏:指唐朝时入侵的 吐蕃军队。沈俭期诗:“薄命由骄虏。”④莫遣:不要让。 沙场:战场。
• 补充注释 • ①岁暮: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底。②边隅 :边疆地区,指被吐蕃扰袭或攻陷的陇蜀一带。③ 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 兵击敌。④敢:岂敢,何敢。⑤爱:吝惜。 • 参考译文 • 时当岁末远在天涯作客,边境上还在苦战用兵。 吐蕃的烟尘侵入雪岭,备战的鼓角震动着江城。人 世间时时处处都在流血,朝廷上有谁敢于请缨?为 救时危我怎敢惜于一死?仕途寂寞的我亦难免壮心 勃动!
• 例5(2010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2)题。 岁暮① • [唐 ]杜 甫 •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 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闽中)。②雪岭:又名雪 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 维州、保(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 时,三州已爱吐蕃攻占。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 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 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 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凄 婉。
• 参考译文 • 雨雪纷飞的塞外边防,从军的戍卒来到了陇西 (在今甘肃东部)。围绕着军阵边上偶尔可以看 见狐狸的踪迹,在山脚下也可以看见马匹走过的 印迹。天冷得彩旗也似乎缺乏了颜色,乌云压阵 的大地上就连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落了许多。弥 漫着的愁绪渐渐浓厚,离别家乡时的路茫茫然已 经迷失了。 •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 ”是什么意思? •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 “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 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边塞诗立意,主旨之三: 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征战的残酷,对君王穷 兵黩武的不满。,表达反战主题。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已亥岁感事》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
# 辨别不同的艺术风格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边塞诗歌中的用典: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鉴赏要点分解:
第一是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 代背景,把握诗作所反映的时代 风貌。
边塞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 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 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 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 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 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 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 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
• 侧4(2010年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 ,完成(1)~(2)题。 • 雨雪曲 • 江总① •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 总待,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 、隋三萁。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 东部。
边塞诗立意,主旨之一:
与时代相和相应,跃马扬鞭赴边塞,反映 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雄 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王昌龄《从军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岑参《银山碛西馆》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出师未捷身先死
---边塞征战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 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 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 束奇葩。
怎样去挖掘诗中战争场面的描写?
一、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 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二、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 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 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 《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
• 例1(2009年全国卷Ⅱ)
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 • •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 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 率兵西征,击败 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 • •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 •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 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地局势的紧张。 •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 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属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 ;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 信心。
• 参考答案 • (1)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 、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 的紧张艰苦。 • (2)“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 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 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 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边塞诗立意,主旨之二:
边关既有征夫,内地就有怨女。一些从表面上看 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不妨把它看作边塞诗词的衍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