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论06-05文为世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05文为世用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演进期。本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主要集中于对《诗经》、屈赋和汉赋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西汉扬雄在大约作于晚年的《法言》一书中,他视辞赋为“童子雕虫篆刻”,不仅悔其少作,也批评司马相如之赋“文丽用寡”,即对崇尚华丽而缺乏实用的文学进行批评。在东汉,社会上盛行谶纬之学以及“华而不实,伪而不真”的文风。东汉王充作《论衡》八十五篇(近存八十四篇),主要阐述了他在哲学上的进步主张,也表达了他在文学方面的见解,针对当时虚伪浮华和因循模拟的文风,曾经痛加批评:

好谈论者,增益事实,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对作》)

他提倡真实,反对“虚妄”,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都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奇怪之语”、“虚妄之文”。在其《论衡·自纪》中,明确提出: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富愈

贫。

王充主张“文为世用”,文章有为而作,应当有益于世。他还提出了如何评价作者高下的问题:不能以读书多少作为标准,而应看他是否“博通能用”,有所创建;在此基础上,针对汉代保守复古的文风,提倡文章的语言应当清楚明白,主张言文合一,强调了作家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创作的好坏,既取决于先天的才气,也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在评价作家作品的问题上,反对崇古非今的倾向。

问:王充提出文为世用针对是东汉什么样的文学氛围而发的?

王充的文学实用主义主张,在宋代一度得到回应。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有属于哲学家的文学主张,有属于美学家的文学主张,还有属于政治家的文学主张。王安石就是政治家文学主张的代表者。他在《上人书》中提出: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

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

之本意也。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

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

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王安石既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又是一位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的文学鉴赏主张自然带上了浓烈的政治色彩。他强调文章是圣人用以做为礼教治政的工具。重视文章的实质内容,而反对过于注重文学的华丽形式。因此,文章直接为礼教政治服务,文学必须以“适用为本”、要“有补于世”。但王安石并未象王充那样全面否定文采的作用。

问:王安石要求的文章“有补于世”与他的变法思想有何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