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梦境意象文化解读比较(一)

合集下载

周公解梦的分类及解读方法

周公解梦的分类及解读方法

周公解梦的分类及解读方法梦境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话题之一。

古代中国人相信,梦是周公通过梦境向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

周公解梦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方法,它通过解读梦境中的符号和意象,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和提示人们应对困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周公解梦的分类与解读方法。

一、周公解梦的分类在周公解梦中,梦境通常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吉凶梦:这种梦境代表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吉凶事情。

吉凶梦可以预示未来发展的好坏,提醒人们应对可能出现的机会或困难。

2.顺梦:顺梦是指梦境中的事物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符合。

这种梦境通常代表着人们的内心愿望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

3.反梦:反梦是指梦境中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反。

这种梦境往往预示着一些逆境或者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预防。

4.科举梦:科举梦意味着想象中的命运。

这些梦境通常与学业或事业发展相关,预示者在梦中考试或者取得成就的经历。

5.思念梦:这种梦境代表着对家人、朋友或者已故人的思乡之情。

思念梦也可以解读为内心的焦虑或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二、周公解梦的解读方法周公解梦的解读方法基于对梦境中的符号和意象的分析,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解读方法:1.寓意解读:周公解梦通过分析梦境中的符号和意象,寻找隐藏在其中的寓意。

例如,如果梦见花朵,这可能代表着幸福和美好的事物。

但具体的寓意还要根据不同的梦境和文化背景来解读。

2.情感解读:周公解梦还关注人们在梦境中体验到的情感。

梦境中的情感往往与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相关。

通过分析梦境中的情感变化,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和矛盾。

3.因果解读:周公解梦认为梦境中的事物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因果关系相关。

通过寻找梦境中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或者警示人们应对潜在的困境。

4.象征解读:梦境中的符号和意象往往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例如,梦见大海可能代表着人们的内心情感波动或者未知的挑战。

东西方差异

东西方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则无此文化内涵二相似性比较二相似性比较一相似的凤凰浴火重生传说当佛教在东汉传到中国之后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也开始为中国人所接受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印度本土有一种神鸟的传说据说这种神鸟500年一次衔木自焚而死然后在火焰中获得新生并在这种磨难中升华印度史诗记载
(一)形象上的差异
中国的凤凰和外国的凤凰都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而非现实存 在,它们在形象上虽有类似但仍有差别。 凤凰是中国古代 传说中的神鸟,是百鸟之王,是以鸡为原型、集合了多种 动物特征于一体的想象性的动物。凤凰是祥瑞、永生、爱 情、专制皇权和民族文化的象征。凤凰崇拜起源于鸟崇拜, 是鸡崇拜的丰富和发展。凤的形貌、凤的名字、凤的雌化 以及凤崇拜的文化含义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凤 崇拜是灵物崇拜而非图腾崇拜。据《尔雅· 释鸟》所记载, 中国的凤凰形体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 彩 色,高六尺许”[1] 。刘城淮在深入研究后认为“凤 凰是以雉 类为主体,融合了鹰等许多种鸟的典型形象。 ” [2] 凤凰在英语中对应的一词phoenix来源于希腊语,意 为红色,红色是火之色,因为凤凰与火有着很深的渊源, 于是凤凰也常被称作火凤凰。

已经成为一种神鸟,和麒麟一样,代表祥瑞之兆,同时凤凰 也代表高节,象征着君子。考古发现证明,凤凰的起源约在 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距 今约7400年的湖南洪江高庙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白色陶 罐,其颈部和肩部各戳印有东方神鸟(包括兽面、太阳)图 案,一只朝向正面,一只侧面回首。据考古专家鉴定,这件 陶器上的神鸟图案即凤凰,要比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 发现的凤凰图案至少早400年,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 凤凰图案
二、相似性比较


(一)相似的凤凰浴火重生传说 当佛教在东汉传到中国之后,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也开 始为中国人所接受,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印度本土有一种神鸟的传说,据说这种神 鸟500年一次衔木自焚而死,然后在火焰中获得新生,并在这种磨难中升华,(印度史 诗记载:保护神毗湿奴点燃熊熊烈焰,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燃为灰烬,再从灰烬重 生。)这被称为“涅槃”,涅槃(nirvana)一词是汉语音译,为佛教用语,意译为灭、 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因此,汉语中就有了一个常人所熟知 的词语“凤凰涅槃”。 在西方,根据希腊传说,凤凰生活在阿拉伯荒漠的一口 井的旁边, 它每天清晨都会在 水里沐浴并唱着优美的歌曲。这时,埃及的太阳神就会驻车倾听。凤凰自焚以后,再 生的凤凰会把自焚凤凰的灰烬放在蛋壳里,飞送到“太阳城(He-liopolis)”里太阳神 的祭坛上。因此,凤凰又是不朽和再生的象征。凤凰后来被铸造为罗马帝国不朽城 (Eternalcity)的象征性符号, 对基督教文化也很有吸引力。一般认为凤凰自焚的周期 是500年一次,但是也有人说它是300年。据说在埃及的历史上,凤凰曾经出现过五次, 即公元前866年、公元前566年、公元前266年、公元34年和公元334年。这就是说, 埃及凤凰每300年自焚一次。巧合的是,据修道士史家泰西塔斯(Tacitus)记载, 耶 稣去世和复活的时间正好是公元34年(网上 《成语和神话词典》“PraseandFable”)。

中西方释梦的差异_以_周公解梦_和_梦的解析_为例_王健

中西方释梦的差异_以_周公解梦_和_梦的解析_为例_王健

文化视野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而从遵义会议中衍生出来的遵义会议精神令遵义文化再添一抹艳丽的红色,提高了遵义人民的精神修养,推动着遵义人民不断奋斗,推动遵义不断向前发展。

根据中共遵义市委“遵义会议精神”课题组的定义,遵义会议精神可以概括为五种精神,分别是:一、实事求是。

遵义会议堪称实事求是的最高典范,无论是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历史总结,还是对红军进一步行动的谋划,亦或是对反错误的同志的批评和被错误处理的重新启用,无不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二、独立自主。

毛泽东指出:“我们认识中国,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三、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自己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四、团结民主。

遵义会议室我们党在幼年时期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自身重大军事和组织问题的一次会议,改变了过去对错误同志的无情打击、残酷斗争的做法。

遵义会议是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光辉典范,是体现党内民主团结的光辉典范;五、务实必胜。

务必求胜就是要敢于坚持真理,只有坚持真理才能保证党和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

1.3遵义会议精神在文化中的角色扮演早在清代郑珍就对遵义人民进行了描述,他描述说“以耕植为业,鲜相侵犯,天资忠顺”,“世转为华俗渐于礼,男女多质朴”,“自阴万历庚子后,士辟民聚,信易风俗。

士愿而好学,女负而克勤,及入本朝,士风尤盛,人才间出。

士质而有文,民朴而易治,崇尚气节,不耻贫贱,勤耕织”。

似乎遵义人民闲适安逸的生活方式自古就有,风骨正气从一而终,自小就生在了骨子里。

而正是由于遵义人民骨子的浩然正气,气节高尚,所以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里,从未退出过舞台。

东西方文明对比之(1)东方与西方

东西方文明对比之(1)东方与西方

东西方文明对比之(1)东方与西方东、西方文明,恰如中国文化之阴阳,为人类文明的两极,性格鲜明,共存于世界,相互对立、相互吸收、相互成就。

古代西方宗教文明吸收东方文明自然、世俗、人本的特点,脱胎换骨,而东方文明正吸收西方文明竞争、重商、进取等优点,重获新生。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由于高山、沙漠、海洋的阻隔,长期以来和欧亚大陆西部地中海周边国家代表的西方文明极少交流。

地中海周边国家、民族众多,历史复杂,但是其本质上并无不同,数千年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同样是宗教的、重商的、尚武的、奴隶制的,可以称之为西方文明。

和中国世俗的、重农的、和平的、平等的特点有明显的不同。

13世纪,成吉思汗的军队征服西亚和东欧,给东西方交流带来便利。

1295年马可波罗从东方回到欧洲,富裕、庞大、世俗、自然的东方文明带给西方极大的震撼。

1492年,西班牙在完成统一和中央集权不久之后,带着对东方财富的向往,支持哥伦布航海,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1557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

14-16世纪,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否定上帝,宣扬以人为本,赞美人的力量,讴歌世俗生活,鼓吹个性解放,哲人质疑圣经,民众向往自由,上帝不复存在,上帝的世界土崩瓦解。

当时的人们认为,欧洲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其实,狭小、贫瘠、城邦林立、相互争斗的的希腊那里能产生伟大的文明。

罗马人除了屠杀、毁灭之外,最伟大的遗产就是基督教了,基督带来了欧洲千年黑暗;罗马留下的最大的遗址是斗兽场,一群披着人皮的野兽观看人类同类相残或被野兽吞噬;罗马皇帝尼禄一时兴起便焚烧罗马城;罗马的权力变更远比东方更为残酷和野蛮。

罗马即使有文明,也一定是黑暗、无耻的、野蛮的。

文艺复兴实质是西方文化的东方化,东方文明自然、世俗、人本的观念使得西方摆脱宗教的黑暗脱胎换骨,进入文明行列。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西幻想文学的差异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文化根源。

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也有所区别。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以道教、佛教、儒家等思想体系为主导,这些思想往往会渗透到文学作品中。

在中国的幻想文学中,常常可以看到玄学、神话传说等元素。

这些元素体现了中国人对神秘、超自然的追求和向往。

例如《封神演义》中的神仙、妖魔等元素,都是典型的中国式幻想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兴起,提倡科学、理性、个性等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在西方幻想文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方的幻想文学往往以魔法、异界、科幻等为主要元素。

例如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魔法、巫师、神秘等元素扑面而来,充满了想象力和奇思妙想。

总的来说,中西幻想文学的文化根源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了两种幻想文学风格上的差异。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许多互补、相似之处,通过跨文化交流,中西幻想文学可以互补发展,创造更多的文学经典。

中西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的异同

中西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的异同

中西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的异同不一样的月亮:当李白遇上莎翁文/ 浦江客中秋节是少不了咏月的,从古到今,月亮在咱中国文化中是举足轻重的。

历代诗人笔下,出现了大量咏月明篇佳作,赋予月亮的美名、代称和雅号竟多达110多种。

中国的文人对月亮的赞美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学作品中对月亮描写的词语散落在数不清的诗歌和文章之中,大多遣词优美,简直俯拾皆是,举不胜举。

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月亮意象出现了90余次,超过日、星、云、风等自然意象。

尤其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他现存的900多首诗里,咏月和咏及月的诗竟高达330首!李白是一个浪漫神奇的化身。

他的人生,他的作品,与充满浪漫色彩的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怀念童年之时,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古朗月行》;他表现游子浓浓思乡之情,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静夜思》;他表现征夫思妇眷念之情,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子夜吴歌》;他表现对友人思念之情,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至于李白描写超逸柔媚月色的诗篇,更是举不胜举。

李白笔下的月景洋溢着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构织出的月光世界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然而,与李白相隔将近八百多年的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在他不少描写月亮的作品,却有些“另类”,有些“亵渎神明”。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罗密欧:“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朱丽叶:“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的变化是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

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这样描写月亮,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在亵渎神明了。

其实,如莎士比亚这样的对月描写,在西方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

譬如雪莱诗歌《下弦月》中写道:“仿佛一位苍白、瘦削、垂危的少妇,/轻掩着朦胧的面纱,踉踉跄跄移步,/在她萎靡不振的头脑虚弱、迷惘、游移不定的神志引导下,踱出了闺房,/月亮升起在东方黝黑的天边,/形体不辨的白茫茫一片。

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观察

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观察

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观察艺术是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表达的一种方式,承载着各个文化的独特特征和价值观。

在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中西方艺术文化产生了诸多的异同之处。

本文将从符号、主题和审美观念三个方面,对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进行观察。

一、符号的异同观察符号是艺术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艺术所使用的符号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在中西方艺术文化中,符号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符号: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红色象征着喜庆与热情,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往往表示危险与激情。

这种不同的色彩符号意义,源自于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

2.动物符号:东方文化中常用的龙、凤等动物,往往象征着吉祥与权力。

而在西方文化中,如狮子、鹰等动物,常被用来表达勇气和力量。

3.数字符号:在西方文化中,数字"7"被视为幸运数字,而在中国文化中,数字"8"则被视为吉利和发财的象征。

这种差异同样源于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不同解读。

二、主题的异同观察艺术作品的主题是艺术家所选择和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艺术主题上。

1.宗教主题:在西方艺术中,宗教主题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绘画中,圣母与婴儿耶稣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而在中国艺术中,宗教主题的表达相对较少,在佛教艺术中,常用的主题是佛陀的生平事迹。

2.家庭与个体:在西方文化中,个体与家庭关系的表达较为突出。

绘画中常见的肖像画就是西方文化中个体表达的一种方式。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绘画中更注重表达整个社会和集体的关系。

3.自然与人文:在中国艺术中,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山水画、花鸟画等作品常常融入自然元素,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而在西方艺术中,对人文的关注更加深入,例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三、审美观念的异同观察审美观念是每个人对于美的喜好和追求的认知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审美观念的差异会导致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的不同。

东西方艺术的异同点

东西方艺术的异同点

一.东西方艺术相同点1.艺术源头都比较历史悠久:西方艺术的源头是古希腊和古埃及.东方艺术就中国来说历史的源远流长就更不用说,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彩陶艺术的发展.2.东西方艺术从开始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作品都带有巫性,宗教性,到后来对美的表现越来越重视.3.无论东西方美术描述对象都主要为人体:在中西美术上第一个绘画高潮都是人物画的高潮.4.近现代东西方艺术对心象艺术和镜象艺术都有了追求:西方绘画从19th印象主义,经后印象主义发展成20th层出不穷的野兽派,超现实派,实现了从镜象艺术到心象艺术的转变.因而西方同东方一样也注重了对心象艺术的追求.而东方艺术理论从古典写意相当于表现开始关于再现即写实的思想在现代也产生了.总的来说东西方俩者有一种互逆的发展方向.5.东西方艺术互相影响,吸取对方的优点:就拿西方来举例吧,现代西方绘画大师马蒂斯,米罗,克里姆特,克利等人将东方艺术的表现性,写意性,平面感融到自己的作品中.突破传统西方绘画时写实程式的约束.二.东西方艺术的不同点.1.对美的欣赏不同:中国国画的美,喜欢高雅的美.西方油画的美,爱好豪华的美.2.东方求意,西方好实:a.东方艺术风格追求虚幻要有内涵和镜界而西方艺术风格追求现实主义较强.齐白石的一句,似与不似,道出了东西方绘画的差别.b.东方艺术就拿中国国画来讲,它讲意境,不讲透视,不求像而西画古典主义以写实为主,型同摄影.c.中国艺术的目的不是为再现,而是为抒情,后来有以人发展到了山水,花鸟.西方一直以写实为主,而且特别是以写人为主.d.东方神似,讲究气韵生动.西方行似,主要讲究行的要求.e.东方艺术在于写意,注重归纳,提炼,取其精华而表现,注重表意.西方艺术注重写实,运用光学,空间等表现所在人物的存在意义.3.东西方艺术绘画效果各有优缺点:西方的油彩画覆盖性强,厚重,可修补,但不易保持,易变灰变黯而东方的中国画用胶质调色,易遂自然,但添补有痕.4.东西方艺术形式不同:东方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沉思的形式.西方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夸张,另类的形式.5.东西方绘画的异面:A.从表面上看是技法的不同:a.作画方法不同,中国画讲究默写即获取素材后回房作画.西方讲究写生.b.绘画材料方法不同,从色调来讲东方以胶溶为巧,西方以油合为盛.从色素来讲,东方为青,赤,黄,黑,白五色,和谐调和的五色色泽会美不胜收,而西方以红,黄,蓝为三原色.B.深一层研究是观察方法的不同:a.中国讲究在游玩中无意中获取素材而西方讲究刻意的取景.b.美术界向有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洋画是焦点透视的说法.C.再深一层剖析是思维方式,哲学基础,及审美意识等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a.中国画构图讲究留白,而西方绘画出现留白则视为画面不完整.b.中国还要求诗书画印的利用,中国画里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绘画没有此论.。

东西方绘画观念差异

东西方绘画观念差异

《星夜》梵高文森特·梵高(1853 - 1890)是继伦勃朗之后被认为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

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

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

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

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

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

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

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

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

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

《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

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

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

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

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

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

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

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1、奔马图1941年,纸本水墨130×76厘米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东西方文学对比鉴赏

东西方文学对比鉴赏

东西方文学对比鉴赏
东西方文学对比鉴赏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并深入理解两种文学传统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对东西方文学对比鉴赏的详细阐述:
历史和背景差异: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和社会背景存在差异。

东方文学常常受到宗教、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内在的思想和感情表达,而西方文学更加注重个体的人性和现实主义描写。

文学风格和结构:东西方文学在风格和结构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东方文学常常采用象征主义、意境和抒情的手法,注重情绪的表达和意蕴的深远,而西方文学较为注重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倾向于通过冲突、对话和对人性的探索来推动故事。

人物形象和价值观:东西方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所传达的价值观也有区别。

东方文学中的人物往往被赋予神秘、超凡或象征性的特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西方文学中的人物更注重个体的情感和内心矛盾,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冲突。

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东西方文学在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上有所不同。

东方文学常常运用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的意象,借助对自然、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来传达深刻的哲理和智慧,而西方文学则更倾向于运用具体的历史、宗教或社会事件来体现象征意义和寓意。

通过东西方文学对比鉴赏,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文学传统的美学观点、思想观念和创作方式。

这种对比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学视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同时,东西方文学对比鉴赏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理解,
增进人类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在人类文学发展的历史中,诗歌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域的诗歌常常通过各自具有特色的意象或表现手法,体现出文化特色与文学风格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诗歌意象的比较研究,以期探究其差异性和共性。

一、景物与情感中西方诗歌意象表现方式中,议论比较大的方面当属景物和情感。

在中国古诗的意象中,常常能够看到对于山、水、云、石等自然景物的阐述。

这种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交融,在中国古诗歌中表现尤为明显。

同时,情感变化也是很有特色的。

例如在唐代河北胡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便表现出了悲壮、疏离和坚定的情感;而在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了对于家乡、亲友的思恋之情。

相比之下,西方诗歌的意象,虽阐述的仍然是景物和情感,但强调的更多是形式化的咏叹和抒情。

尤其是在诗歌的形式上,以长短句、诗行和押韵作为意象的表现形式。

例如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诗歌语言表达清晰,表现手法丰富,情感直接饱满。

如《狄波拉》中的“春天神仙狄波拉,裸身不挂云朵乘,轻轻飞越天际和漾流光,一路追逐拂晓草泥跳跃,弯下芳草采撷哈士奇,喜欢小桥流水红鱼跃,为食忘忧挑营色泽艳丽,朱橙紫绿微寒凉夜月舞。

”二、受众与文化中、西方诗歌意象的形成、发展和受欢迎程度与本土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凝结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包含着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特色。

如《静夜思》表现了诗人吟咏其心灵感受和环境氛围的交融;《江南逢李龟年》表现了对故乡之美的景仰和感慨。

西方诗歌的意象同样反映了西方文化的演进。

如英国十几世纪的抒情小诗,表现出英国自然风光的浪漫情感;美国一战前后的洛杉矶诗派,体现出对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反思。

不同的文化影响不同的受众。

中国的传统诗歌源远流长,以熟练精湛的表达方式和睿智生动的形象表现来吸引古典诗词的爱好者。

而西方的现代诗歌,则倾向于以现代性、个性和独立自由的表达方式来吸引读者。

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对比

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对比

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对比艺术文化是人类普世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文化形态和表现方式。

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不仅是各自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的影响,更因文化交流和融合而呈现多样化。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中西方艺术文化意象的异同对比。

一、意象背景与文化内涵在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的艺术表达,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不一样。

东方文化历史文化悠久,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倡导中庸之道。

在艺术表现上,中华艺术一般追求山水田园的自然之美,以及碧水、胡枝子、葫芦等意象化万物为生动形象。

在日本,禅宗文化的影响深远,非常注重“无”和“空”的表现,注重捕捉事物的瞬间,比如日式画之“写意花鸟”,注重“一笔一画,一气呵成”却又不落俗套,且有其浓郁的文化内涵。

而印度艺术则主要表现宗教和哲学思想,比如“吠陀文艺术”注重艺术与宗教的统一,感人肺腑的表达,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

西方文化注重理性、创造性、自由、开放,也焕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的是勇气、理性、和谐、自由等意象。

在艺术表现中,希腊的雕塑艺术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自由女神像”,她手捧长剑,脚踩船桨,栩栩如生地表现了自由、和平的精神内涵,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为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成为一种精神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段光辉的历史。

二、意象表现与风格特点中西方的艺术表现方式与风格特点有很大的差异,这点在艺术品的形态和造型、色彩表现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1.绘画艺术的比较中国画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之一,传统的中国画以笔墨为主,尤以水墨为精,讲究线条的变化,借助"笔意"或"墨韵"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与主题。

在艺术表现中,中国画大量利用了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字意与画心相通,富有诗意,常常表现出文人气质和清新的自然美。

从中西方神话看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神话看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神话看文化差异摘要:人类起源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神话,而神话就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另一种反映。

中西方的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异,那么神话呢?关键词:希腊神话中国神话文化差异‚神话‛一词有许多——常常是互相冲突的——意思与之联系,所以这些意思都有某些正确性。

从日常使用的层面讲,神话是一个个虚构的故事或信仰。

然而正是这些虚构的故事或信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来源和信仰。

首先从西方文化说起,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

而古希腊文明正是近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与基石。

而我认为,近代文明史之所以发源于西方,就是源于古希腊那充满自由与民主气息的神话传说。

古代居住在爱琴海沿岸的希腊各部落人民,以其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以宙斯为首的众神,通过这些神,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展现了自己民族的精神风貌,解释和说明了人类的起源等许多现象的起因。

这些神是以人的形象、性情、心态和行为方式为原型的一个神的群体,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按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为,沿用人的社会群体特点,人的交际模式,也分享人的弱点和道德方面的不完善。

神以家庭或家族的形式存在,神界的权威甚至比人间更加明显取决于单纯的、不加掩饰的力量决定。

希腊神话的起源是大地之神——该亚,她是天地间第一位神、也是第一位女神。

该亚生出了第一个男性天神——乌剌诺斯,然后又与乌剌诺斯生出了众巨神。

然而乌剌诺斯看自己的儿子们都气宇非凡,担心他们篡夺自己的天神地位,遂将自己的儿子全都关进地狱的底层塔尔塔罗斯,没生下来的则留在母亲兼妻子该亚的腹中。

这让该亚很难受,她让尚未被关进地狱的儿子克罗诺斯救她,克罗诺斯则趁乌剌诺斯熟睡之时割掉了父亲的睾丸,于是克罗诺斯坐上了天神的座位。

克罗诺斯的妻子是自己的姐姐瑞亚瑞亚为他生了很多孩子,但克罗诺斯但心历史重演,就把他们全都吞入自己的腹中。

梦的文化解析梦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与意义

梦的文化解析梦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与意义

梦的文化解析梦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与意义梦的文化解析:梦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与意义梦是一种神秘的现象,人类从古至今都对梦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

不同文化中,梦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反映出了各个文化对梦的独特解读和理解。

本文将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梦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与意义。

一、西方文化中的梦象征与意义在西方文化中,梦常常被视为预兆或预示未来发生的事情。

在古希腊神话中,梦被认为是智慧女神阿忒弥斯特(Artemis)送给人类的礼物,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指引方向。

同时,梦也被用来解释心理现象和情感体验,如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以及他的后继者们将梦视为心理冲突和欲望的表达。

梦在西方文化中还常常与宗教和神圣联系在一起。

在圣经中,有许多关于梦的记载,如上帝通过梦境向人传递神谕等。

基督教徒相信,梦是上帝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另外,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原住民民族,如美洲印第安人,也相信梦是神和灵魂的交融,能够获取智慧和指引。

二、东方文化中的梦象征与意义与西方文化不同,东方文化中的梦更多地与心灵和灵性体验相关。

在中国文化中,梦被认为是人与灵魂之间的交流。

古代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夢見不來拘之,何患無辭乎。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在梦中能够解放自我,感受到自由和真实的本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梦也常被视为预兆和预示。

人们相信,有些梦境可以揭示出未来的好坏和人生的转机。

梦在中国文化中也与庙堂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帝王常常把梦境作为政治决策的重要依据。

除了中国,印度的梦解释也相对较为复杂。

印度教与梦有很多的联系,梦被视为来自神灵或上帝的信息,能够指引人们在世间的行为和决策,具有神圣的属性。

三、梦的文化解析与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科学解释已经成为人们理解梦的主要方式,但梦仍然在各个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为了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常常会通过解析梦境来获得线索。

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梦的象征与意义与人们对自身的探索和寻求有着密切的关联。

月亮意象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

月亮意象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

月亮意象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月亮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明显物体,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象征。

它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在中西方文化中,月亮的形象和意义有着一定的差异和共通点。

首先,在中西方文化中,月亮都被视为女性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月亮常被比喻为“嫦娥”、荆轲高抱明月,欲与嫦娥比肩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中,月亮则经常被比喻为女神,比如希腊神话中的阿耳忒弥斯(Artemis)和罗马神话中的黛安娜(Diana)。

这都体现了月亮在中西方文化中女性化的象征。

其次,在中国文化中,月亮被赋予了较为浪漫的意义。

月亮常被视为爱情和家庭的象征,甚至成为了夫妻之间的爱情纽带和恩爱情深的象征。

而在西方文化中,月亮则更多地被赋予了神秘和幻想的意义。

月亮在西方文学与艺术中常被视为神秘的力量和幻想的来源,代表着潜在的梦境和未知的世界。

此外,在古代文化中,月亮在中西方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月亮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象征着神秘的力量和宇宙的奥秘。

中华文化中还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这些神话故事都将月亮描绘成了神秘和不可思议的存在。

而在西方古代文化中,月亮同样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

希腊神话中的月神塞勒涅,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黛安娜,都被赋予了神秘的能量和神秘的形象。

这些古代神话不仅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对月亮神秘的象征,也影响着西方人对月亮的认知和理解。

然而尽管在东西方文化中月亮的形象和意义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也有一些共通点。

比如,在中西文化中都认为月亮象征着孤独和宁静,无论是中国古诗中的“皓月清风夜,吟莺独自忙”还是西方文学中的“月光下的孤独”,都表达了对月亮静谧、孤独的情感。

同时,月亮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被视为时间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是以月亮的周期作为基准,每个月圆之后又会渐行渐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而在西方文化中,月相也被用来表示时间和季节的变迁。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中西幻想文学是指具有奇幻、幻想、神话、魔幻等元素的文学作品,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

在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方在文化根源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下面就来浅析一下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西方在神话传统上的差异造成了幻想文学发展的差异。

西方有着丰富的神话传统,比如希腊罗马神话、北欧神话等,这些神话为西方幻想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统虽然也很庞大,但在一定程度上被历史变迁所抹杀,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出现了较为真实的神话人物和故事。

在中国幻想文学的发展中,很难直接引用传统神话素材,而需要进行创新和重新演绎。

这就是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文化根源。

中西方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也影响了幻想文学的发展。

西方有着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传统,这也为西方幻想文学注入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

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更注重阴阳家、道家、儒家等思想,这些思想更加注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念,因此中国古代的幻想文学作品更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和情感的表达。

这种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也为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带来了差异。

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也对幻想文学发展造成了影响。

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为西方幻想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而中国古代虽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但在历史上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古代的幻想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历史的怀旧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这种历史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也为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带来了差异。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月亮意象差异比较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月亮意象差异比较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月亮意象差异比较引言月亮作为一种意象,是许多作者――中西方所青睐的对象,或许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朦胧感,而这种朦胧感是其自身所具备的――月光给人的感觉。

这种朦胧感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表现是不同的,在中国更多的是浪漫,而西方更多的是现实。

同一个意象截然不同的表达意思。

一、中国文学中特有的月亮意象(一)月亮是一种思念故乡与家人的独特意象中国人怀有一种“月亮情结”,是很多诗人在创作时都涉及的传统主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情结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原始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月亮是“家、故乡和祖国”的代名词,每当人们浪迹天涯漂泊在外思念亲人之时,月亮便成为其精神寄托,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

诗人怀念家园、亲人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

圆月是家人团聚的象征,中秋佳节即使不能相聚也要“千里共婵娟”,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故乡”是由“明月”而“故乡”的联想,是人们共同的心理体验,而无形的思家是一种典型情绪,作客他乡的人,思乡心切,总想望见家乡,于是登高远眺,尽管瞻望不到,但只要距离不是太远,总还是可以给自己的心情一种安慰。

但如果相隔千山万水,那纵使是“望尽天涯路”,也依然是“举头望明月”,因为这样倒能使千里外的他乡游子产生一点“望乡之情”。

此时此刻的月亮正成为游子与故乡亲人之间的中介,视线都交汇在月亮上,即便看不见彼此,但在心理上缩短了彼此间的地面距离,犹如来自故乡的乡人给游子以特别亲切之感一样,正如王维《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乡人不但带来了故乡的消息,而且还带来了游子所一直思念的家人身上的气息,比如乡音。

月夜思乡是美丽的,美到让人难以名状,美到让人潸然泪下,美到让人静默不语,自始至终都透露着一种美,尽管这种美是不同的:壮美、优美、凄美……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优美:“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比较诗词中的意象与西方文化

比较诗词中的意象与西方文化

比较诗词中的意象与西方文化诗词中的意象与西方文化在表现方式、主题内容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象多以自然景物、人物情感和哲理思考为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

而西方文化中的意象则更多地体现为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类情感的探讨,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诗词中的意象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在表现方式上,诗词中的意象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通过描绘月光和霜来烘托出诗人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而西方文学中的意象则更多地表现为对人物形象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各色人物形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西方文学更注重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来展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而诗词则更注重通过意象的抒发来营造氛围和情感共鸣。

其次,在主题内容上,诗词中的意象常常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展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而西方文学中的意象则更多地围绕着人类的欲望、冲突和挣扎展开,如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常常探讨权力、爱情和背叛等主题。

西方文学更注重通过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揭示来探讨人类的本质和存在意义,而诗词则更注重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最后,在审美观念上,诗词中的意象常常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追求“意会”而非“言明”,注重读者的想象和感悟。

而西方文学中的意象则更注重作品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追求故事的连贯性和人物形象的丰满性。

西方文学更注重作品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强调作品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而诗词则更注重作品的意蕴和情感共鸣,强调读者的感悟和体验。

综上所述,诗词中的意象与西方文化在表现方式、主题内容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西方文学中镜子意象的对比研究

中西方文学中镜子意象的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Research on the Re-cre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n Different Cultures2 运用目的论对比分析爱伦•坡《黑猫》的两篇中文译本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4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5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草根营销以及策略6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7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8 朗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10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11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2 从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对比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异13 《呼啸山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分析1415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对比与翻译1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7 论跨文化因素对广告汉英翻译的影响18 从英汉动物成语比较中英文化差异19 The Awakening of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Pride and Prejudice20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21 Humor and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2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3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24 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析幼儿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25 浅谈电影台词的翻译技巧--以《追求幸福》为例26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27 论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28 英语学习能力与风格的性别差异研究29 “In”与“Out”的认知解读30 是什么在作祟?—论保罗爱情失败的原因31 On the Female Character During the War Through A Farewell to Arms32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中的南方淑女形象33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34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35 Demystification of Model Minority Theory36 试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去性别化改革37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38 麦当劳法则及其在美国社会的影响39 浅析非言语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40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41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42 中西饮食文化和典型传统中国菜名翻译之间的差异43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44 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45 《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46 Approaches to the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 for English Palindromes47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48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49 (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国儿童消费市场乱象分析及应对策略50 论合作语言学习在英语精读课上的应用51 《弗兰肯斯坦》中怪物身份的矛盾性52 浅析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和融合53 浅析文化差异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54 英汉称赞语回应的对比研究55 不可撤销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56 商务网站的英译策略57 中西文化中的颜色内涵之异同58 王尔德童话中的美学观和内在矛盾59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Dream--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 Gatsby60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61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62 《傲慢与偏见》与《劝导》中婚姻模式的对比研究63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64 从基督教教义分析《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65 《基督山伯爵》与《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人公的形象比较66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67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68 英汉模糊语言对比研究及其翻译69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70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71 Differences of Time Orient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al Background72 动物成语的英译73 安妮赖斯小说《夜访吸血鬼》的新哥特世界74 美国俚语的文化及特征75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帽子和鸭子的象征意义76 《呼啸山庄》的女性主义诠释77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78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79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80 弗朗西斯•培根论说文风格传译策略研究81 论《兔子, 跑吧》中哈利的逃避主义8283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84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85 电影《阿甘正传》影视分析86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87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88 On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with Xu Y 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as an Illustration89 中西葬礼文化的对比研究90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91 浅析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92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93 善,还是恶――《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性格分析94 A Probe into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he Eco-awareness of Hemingway95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96 一小时的自由,永恒的女权主义--评析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97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98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电影片名翻译99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 Dalloway101 浅析《老人与海》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102 从电影《碟中谍》系列探讨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103104 中英动物习语使用和翻译的差异研究105 公示语汉英翻译探讨106 王佐良《雷雨》中的汉语俗语英译的信息减值研究107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108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109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性意识的觉醒分析110 从“米兰达”的人物形象看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观111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112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113 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114 国外品牌翻译及其接受度研究115 论被动句的翻译116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117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118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119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120 电影《暮色》中人物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1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122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123 从美国总统选举看其民主政治124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125 浅谈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26 汉英道歉语回应之比较127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128 《蝇王》主题之原型解读129 言语行为理论下的英语广告双关130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分析《大卫•科波菲尔》三个中译本131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132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133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134 勃莱特.阿什利--《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新女性135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名字的翻译136 从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137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138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139 论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140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141 英语专业新生英语阅读习惯调查142 化学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143 合作原则视角下《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44 中医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45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146 无法规避的体制——权力视阈下的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147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48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奥巴马总统竞选辩论的语篇特点149 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150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151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Fuzzy Language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152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家庭关系153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154 圣地亚哥,一位让人敬佩的英雄——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分析155 中学生词汇自主学习对阅读能力影响初探156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157 现代英语新词分析158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59 论文化背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160 《苍蝇》的叙事艺术及悲剧主题探究161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162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163 《丧钟为谁而鸣》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64 商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65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166 大学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的调查研究167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168 On the Differences of Jocasta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Jin Suo Ji16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170 浅析英语歧义句的成因及消除171 英语介词的翻译172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173 论翻译单位174 《黄鹤楼》五个英译本的语义等值研究175 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176 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177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178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研究179 《西风颂》两个汉译版本的文体分析180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181 初中生英语词汇教学策略182 从原型批评角度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183 《论自然》—浅析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184 从电影《刮痧》看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185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186 语言艺术与目的性操纵的杂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187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188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189 《德伯家的苔丝》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190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191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192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193 浅析儿童自然英语教学法的心理学优势194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195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196 论汉语景点名称的英译197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198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199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200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梦境意象文化解读比较一、西方心理学梦境意象解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等、荣格、阿德勒及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二、东方传统梦境意象解读三、中医学梦境意象解读——《黄帝内经》等1.火或光:象征快乐、生命力、智慧、精神、健康、内心激烈情感、被禁止欲望、获得或损失财富名誉、灵魂净化、死和再生、轮回。

很多宗教中火象征神明,印度教里婆罗门是火,犹太教认为上帝是火之柱,基督教尊崇上帝是烈焰,《启示录》中指出人类要经过火的试炼,浴火重生。

一定要结合梦中其他内容、根据火明亮的程度综合分析。

梦见自己点火,暗示常常想点燃内心的激情,希望挑战未知领域。

梦见自己把火熄灭,暗示你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克服烦恼的方法。

梦见手举着火把,暗示希望照亮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是潜在才能被发现的征兆。

梦见火自动熄灭,暗示亚健康或爱情倦怠。

梦见火到处蔓延,警告出现危机的前兆。

梦见发现着火,暗示对自己隐藏在内心的情感的迷惑和不安,也暗示燃烧的热情、性冲动、愤怒、破坏欲的冲动,需要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梦见光线暗的情境下,把灯上的覆盖物拿掉,暗示自己追求快乐欲望,希望能一下子获得彻底的身心解放,即便是电灯或照明不能很充分地表现,梦见在非常明亮的地方,暗示你有需要快乐或释放的心情。

梦中打开象征女性性器官的房门,打开后如非常明亮、华丽时,暗示异性同意。

梦见和照明没有关系的明亮度,如:阳光明媚的风景,暗示希望使自己身上的能力得到充分施展发挥和渴望性的快乐,相反,暗的场合暗示受压抑的强度。

火的梦很复杂,也很重要,需要询问梦者对火的感受和环境综合分析。

——西方梦境意象解读光:梦见天光照身疾病解除。

梦见日光入自家屋内暗示光明前途。

梦见烛火暗示财运旺盛。

梦中出现灯烛光明暗示诸事顺利、心情舒畅。

——东方传统梦境意象解读梦火:心应枣,肝应榆,我通天地;将阴梦水,将晴梦火,天地通我。

《关尹子》阳病梦寒,阴病梦热。

《潜夫论》。

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梦火、见黄、见赤。

《大智度论》。

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心气盛则梦嬉笑及恐畏;厥气客于心,则梦山丘烟心。

《备急千金要方》。

论曰心与小肠合,故手少阴经与手太阳经小肠为表里。

其象火,其王夏,其脉洪,在脏为神,在志喜,在变动为忧,在液为汗。

是故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衰则健忘,心热则多汗。

不足则胸腹协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有余则骨痛胸中支满,胁下及膺背肩胛两臂痛。

不足则补,有余则写,此治之大法也。

《圣济总录》。

冬日夜(拥)被衾多,则梦火炽。

《论梦》。

经曰:心者,五脏之尊也,号帝王之称也。

与小肠通为表里,神之所(舍),又(主)于血,属火,旺于夏,手(少)阴(太阳)是其也。

……心病则胸中痛,(胁)满(胀),肩背臂膊皆痛;虚则多惊悸(惕惕然)无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悲。

心积气久去,则苦烦,心中痛。

实则笑不休,梦火发;心气盛则梦嬉笑(及)恐畏。

邪气客于心,则梦烟火,心(胀)气,夜卧不宁,懊,气(逆)往来,腹中热,喜水涎出。

《医学启源》。

六腑为阳,而阳之邪气盛,则梦大火燔灼《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救火,心气虚也;阳物,龙也;乃龙雷之火游行也,得其时气之助,则君相二火幵炎,故梦燔灼。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医释梦及梦诊2.财宝箱(金钱):象征女性、爱情、富裕和权力。

梦见金银珠宝的财宝箱及金钱,暗示自己希望爱情和物质方面得到满足。

梦见火灾时自己拿着财宝箱逃生,暗示希望自己爱情不着火,对爱情抱持非常慎重的态度,火灾时带着财宝箱逃跑是人之常情,但现实中发生火情时,往往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被拿了出来,财宝箱却被忘记了,只在梦中人才能准确反应,拿着保险箱逃生。

梦见外币是旺盛好奇心的标志,暗示积极从事自己的兴趣的工作和锐意进取心态;梦见自己捡到钱,暗示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幸运,同时,也暗示在抱怨现实生活中自己运气并不好。

梦见自己存钱,暗示虽然渴望爱情却对自己失去信心。

梦见自己去兑换货币,暗示希望结束现在乏味单调的恋情,渴望寻找的新的激情。

梦见自己大把大把浪费钱,警告对自己权利、资源和爱情不够珍惜。

相反,梦见自己一贫如洗,暗示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恋人、朋友的健康对自己是十分重要,内心深处因为担心失去而感到的不安。

梦见成捆成捆钞票飞舞,必须要警惕,警告面临重大损失和期待落空,不仅仅在金钱方面。

梦见自己丢钱、出现假钞,警告自己的内心存在着“自己是否被背叛呢?”“是否被周围的人鄙视呢?”的不安和多疑。

总之,梦见金钱或财宝箱,警告认真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价值观。

——西方梦境意象解读3.婴儿:象征胎儿时期、新的可能、新局面、新生活、男性器官、成功和幸运。

另一方面也象征内心容易受伤害或过度依赖。

梦者在梦里抚弄婴儿方法不同则释义不同。

希望生孩子的女性,往往梦见婴儿机率多。

梦见把孩子放到浴盆或水池中,沉下去杀死,暗示希望自己生活方式、人生态度能够发生重大改变,浴盆暗示想要回到胎儿时期,重新成长、脱胎换骨,把过去自己杀死,一切从头开始,这样的梦在个人的人格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

在梦中非常冷静地看着婴儿渐渐死去,暗示希望自己能够冷静地反省过去。

梦见兴奋地抚摸、拥抱婴儿(尤其是光头婴儿),暗示性快感和自我安慰。

——西方梦境意象解读男孩(婴儿):梦见抱小女儿人主口舌。

梦中小儿死主口舌。

梦见新生男女诸事顺利。

男人梦见梦男孩祥兆。

女人梦男孩则生病。

梦见漂亮男孩,暗示朋友忘恩负义。

梦中的男孩夭亡,大难降临。

——东方传统梦境意象解读4.化妆:象征隐藏自己、拒绝真实自己、渴望周围对自己有好感、希望受到关注。

梦见很擅长化妆,暗示自己魅力和优秀面能充分展示,人际关系和恋爱运正节节攀升。

梦见很糟糕的化妆,暗示自己徘徊和困惑于真实和作秀之间矛盾心情,暗示渴望平凡的自己能有韵味,希望别人尽快发现自己魅力。

梦见离家多年后返乡,面见亲人前拼命化妆,暗示这些年有不能对故乡、亲人说的难言之隐。

梦见自己化妆后变成陌生人,暗示渴望改变自己、欺世盗名,特别梦见自己变漂亮,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梦见浓妆艳抹,暗示伪装自己,对秘密可能大白天下的极度焦虑。

梦见素面朝天、穿平常衣服外出感到很难为情,暗示一切将暴露、无法隐藏的恐惧感,与梦见穿工作服参加正式宴会或着牛仔服乘超豪华轿车的恐惧、不安相似。

总之,梦见化妆是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树立良好形象,祈求背运的事绝不要发生,却存在有不踏实的内疚感,放弃伪装、顺其自然地坦诚面对自己或别人,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西方梦境意象解读妆扮:梦见收到胭脂粉暗示女儿出生。

梦见脂粉暗示财利。

梦见用粉扑暗示妻生娇女。

男人梦见首饰,暗示家庭消费巨增。

梦见佩戴首饰,暗示妻子或情侣离开。

女人梦见首饰,暗示丈夫富有。

少女梦戴首饰或镍首饰,暗示丈夫穷困潦倒或离开。

梦见别人偷走首饰,暗示自己的发财梦想难实现。

——东方传统梦境意象解读5.家居服(内衣):象征秘密,本性、身心不设防。

同时,警告对于疾病或是诱惑应格外小心。

梦见自己换内衣、买新内衣,暗示新的自己将要诞生或转机到来,这种预感自己至今还没有察觉到。

梦见自己穿着家居服出门,感到很羞耻,什么都被看穿了,暗示自己无法隐藏真实的心情,比穿脏工作服出席正式场合或坐豪华轿车的更感羞耻。

梦见自己穿内衣堂堂出现在别人面前,暗示对毫无防备自己的警告:即使自己没有发现情况下,可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很多麻烦和不便,使自己的形象下降,过于本真而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梦见自己穿女性的乳罩行动,暗示职业生涯压力增大,所有努力白费有非常疲惫之感。

梦见自己讨厌或脱掉女性的乳罩,暗示渴望获得彻底的释放,对于悬而未决的事情找到解决头绪的预感。

梦见异性赠送内衣给你,暗示甜美又浪漫的陷阱等着你,你现实中缺少风险意识,切忌轻率决策。

总之,内衣梦是洁身自好的警告,置之不理会追悔莫及。

——西方梦境意象解读服:梦见着新袍暗示添妻妾。

梦见着锦绣衣暗示子孙繁荣。

梦见被油污衣暗示受人恩泽。

梦见衣服欲破暗示妻有外心。

梦见与人衣服暗示主贵人相助。

梦见见别人裁衣暗示好运气。

梦见女人着衫平暗示无事。

梦见与人共衣暗示妻有私情。

梦见失却衣服暗示妻将难产。

梦见着新衣者暗示疾病。

梦见衣裳解者暗示口舌。

梦见青衣者暗示得官。

梦见黄衣者暗示大喜。

梦见绿衣者暗示妻有娠。

梦见白衣者暗示好运气。

梦见衣服破暗示担忧妻病。

——东方传统梦境意象解读6.床褥:象征爱情、婚姻、休息或性生活。

梦见自己的床是向往放松休闲状态,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每天是持续忙碌,暗示了一定的休息是必要的。

梦见陌生的床褥的话,是一种对工作学习进展顺利的预感,因此,在梦中也挑战新的事物。

梦见清洁干净的床褥是健康状况好转体力恢复的预感;梦见别人的床褥是需要周围的人帮助的暗示,应该坦率向别人寻求帮助。

梦境中出现别人睡在自己的床上,是自己被别人压力、追求或麻烦而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

梦见整理或是制做床褥,暗示总觉得有什么大的变化和改变的到来,最好有一个心理准备。

梦见不干净或是坏掉的床褥,是身心疲劳的暗示,注意必须适当的休息或健康管理。

很狭小的地方铺着褥睡觉表示你和异性关系很危险或已经破裂。

女性梦见自家床上被褥很脏,无法睡觉,意味着自己对丈夫的性能力开始不满足。

——西方梦境意象解读7.纸窗:纸窗或屏风一般象征处女膜或处女。

纸窗和玻璃窗是特别容易碎的东西,梦见修理纸窗或换掉纸窗,暗示已经到恋情、生活的倦怠期。

——西方梦境意象解读8.武将:象征男性、精力、征服和权力。

梦见武将表明想成为一个男人中的男人憧憬。

刀枪剑戟、胡须、两鬓的形状是男性性器官象征,两肩的盔甲更加强调男性。

女性梦见武将,则是抱怨丈夫或恋人的男人精气神不足。

男性梦见武将,是希望能拥有征服世界、女人的权力和能力。

——西方梦境意象解读9.草:象征成长和丰富,草存在着顽强有力和脆弱渺茫两种截然相反暗示。

梦见青葱的芳草,暗示家庭环境和谐顺利。

梦见绿草茂盛生长,暗示自己精神充实状态。

梦见草色枯黄,警告自己身心疲惫、内心荒芜、丧失斗志。

梦见在草丛当中隐藏,草丛暗示阴毛,意味自己性意识开始觉醒。

梦见自己想在草丛中隐藏却反而被暴露出来,暗示你从心底里迫切要炫耀自信的性魅力。

总之,梦中出现草或草丛警告需要坦率审视自己。

树草:梦见草木茂盛暗示宅旺。

梦见草木盛茂则暗示家道兴。

梦见立树下暗示有贵人庇荫。

已婚男子梦见刚发芽的树苗暗示生活幸福,无忧无虑。

小伙子梦见刚发芽的树苗暗示娶美貌妻子。

少女梦刚发芽的树苗,暗示嫁英俊男子。

学子梦发芽的树苗,暗示考试成功。

商人梦见刚发芽的树苗,暗示将来生意能获大利。

梦见枯萎的树苗象征着忧愁和失望。

梦见给树苗浇水,暗示从事的工作有好发展。

梦见砍伐树苗,暗示受仇人骚扰。

梦见嫁接树苗,象征长寿,子孙满堂。

——东方传统梦境意象解读梦花草:肝脉管弦长曰平,若实而微则不足,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胁胀满,如人将捕之,虚则梦花草茸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