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解郁剂应用规律探索_史俍元_滕晶_齐向华

合集下载

中医解郁的祖方!治湿郁、血郁、食郁、火郁、气郁

中医解郁的祖方!治湿郁、血郁、食郁、火郁、气郁

中医解郁的祖方!治湿郁、血郁、食郁、火郁、气郁展开全文中医解郁的祖方!治湿郁、血郁、食郁、火郁、气郁,值得一学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中医解郁的办法。

什么是“郁”?它是中医眼中的百病之源。

郁有很多种,其中以气郁为大。

在气郁的影响下,会出现湿郁、痰郁、食郁、火郁等等。

所谓气郁,就是气郁滞不行。

说这些,您可能觉得太学术了,不好理解。

没关系,先来听我讲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我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我老师收到了一个会诊的邀请。

那时候,他年纪已经很大了,所以我得陪着他去。

到了那边,发现患者是个冠心病、心绞痛的女患者,年43岁。

早在一年前,她就开始心慌、胸闷了。

最近这7个月,阵发心绞痛。

她用了很多西药,包括中医的活血化瘀药,效果很一般。

据说,这个患者已经写下了遗嘱,做好了随时“一口气上不来”的准备。

我老师过去了,发现这个患者脉象弦而滑,舌苔微黄而滑腻,舌色瘀紫,接着就仔细看她的脸,觉得愁眉不展、满是抑郁。

然而,他这一看,反倒让女患者不好意思了。

她随口说:“看什么啊,怎么看都是这副要死的样子”。

然后,我老师就问她的饮食。

患者说,长期以来都不爱吃饭,吃多了就胀,浑身也没什么力气。

我老师令旁人退去,独自问了患者一句:“你心里挺憋屈吧”?没想到,一句话,竟然让女患者泪如决堤之水,于是哭着讲述自己婚姻的不幸,讲述自己丈夫和女儿如何“联起手来对付自己”。

我老师也真有耐心,就那么听,听到最后。

然后,他写了一个配伍:香附12克,苍术10克,川芎12克,神曲12克,栀子10克,灵脂、生蒲黄各20克,山楂60克。

水煎服。

女患者说,你是第一个听我讲述的医生。

别人的药我不信了,我就信你。

结果,药用10剂,诸证减缓大半。

15剂之后,加黄芪20克,再用药1个多月,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心电图检查正常,可以参加工作。

事后,我和我老师谈及此事。

我老师告诉我,她这个病,看着像心脏病,其实是郁证。

疏肝解郁的古方

疏肝解郁的古方

疏肝解郁的古方疏肝解郁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应用于因肝气郁结所导致的身心疾病。

中医认为,肝为脏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存血、调节血液运行、疏泄肝气。

而肝气郁结则会导致气机不畅,血液瘀滞,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疏肝解郁的古方有很多,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古方。

1.舒肝汤:【组成】白芍、川芎、当归、生地黄、茯苓、木香、香附、炙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适应症】肝气郁结所致的胸闷、胁痛、乳房胀痛、头痛、情绪不稳等。

2.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成】柴胡、桂枝、干姜、大黄、黄芩、黄连、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解郁。

【适应症】肝气郁结导致的胁痛、胸闷、情绪抑郁等。

3.熟地黄丸:【组成】熟地黄、虎骨、麝香。

【功效】滋阴养血,疏肝解郁。

【适应症】肝阴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失眠等。

这些古方都是通过调理肝气、舒缓情绪来达到疏肝解郁的效果。

在使用这些古方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剂量。

除了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的疏肝解郁的方法,比如运动、调节饮食、心理疏导等。

1.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消除郁结在体内的肝气,提升心情。

常见的适合疏肝解郁的运动有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

这些运动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同时也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舒缓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各种不适。

2.调节饮食:在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疏肝解郁的食物,比如苦味食物和酸味食物。

苦味食物如黄芩、枸杞子,可以清热解毒,行气利胆,缓解郁结;酸味食物如柠檬、醋,可以疏肝解郁,促进消化。

此外,还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3.心理疏导:由于肝为情志之脏,在情绪波动大的时候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的症状。

因此,适当的心理疏导对于疏肝解郁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绘画、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此外,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帮助,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面对压力和情绪。

总结起来,疏肝解郁的古方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如舒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熟地黄丸等。

滕晶教授治疗失眠经验拾零

滕晶教授治疗失眠经验拾零

滕晶教授治疗失眠经验拾零卢丽萍;滕晶【摘要】失眠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失眠的经历,笔者从师滕晶教授,耳濡目染通过自身的学习,习得滕晶教授治疗失眠经验一二,共飨读者。

%Insomnia was a kind of disease which was more common in real life .Along with the speeding of social rhythm , almost each adult contained the career to suffer from insomnia .The writer was crystal from the teacher Teng professor , learning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Tengjing on treating with insomnia in one or two and share with readers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2页(P930-931)【关键词】失眠;滕晶;经验【作者】卢丽萍;滕晶【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正文语种】中文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睡眠时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浅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眠的一类病症。

历来就有对于不寐的研究,对于引起失眠的原因认识也是在不断的增加。

不寐,始见于《难经》。

《难经·六十四难》:“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在《内经》中又有“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的说法,清代以后的著作多将失眠称为不寐。

1 对于失眠的认识对于不寐的认识诸多著作都有对其的记载。

《灵枢·邪客》:“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古方新解』解郁定志汤治抑郁

『古方新解』解郁定志汤治抑郁

『古方新解』解郁定志汤治抑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抑郁症已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

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因其表现不同,又可以脏躁、百合病、失眠、焦躁、梅核气等为突出症状。

中医学认为,五志过极、七情内伤是郁证的主要病因,如忧思郁怒、精神紧张、过度思虑、悲哀愁忧等情志刺激;素体虚弱或性格内向的人肝气易结是郁证发生的体质因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心神受损,渐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五脏气血不和,又可导致情志不遂,是郁证的发病机理。

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所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口问》篇中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因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情志活动与肝最为密切,而情志异常又可伤及五脏,五脏功能的发挥依赖气血的滋养,当情志不遂、气血亏虚或气血运行不畅时,则会出现气滞、血瘀、痰饮等病理变化及相应脏腑的功能障碍,病初因气滞而挟湿、挟痰、食积、郁热,多属实证,病久则由气伤血,由实转虚,多见虚象。

刘启廷教授认为,肝气郁结是抑郁证的主要病机,当人受到刺激,使肝失条达,气郁不疏,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扰动心神,造成心神不得安宁;又肝郁不疏,忧思伤脾,脾气不足,脾失健运,以至心失所养而心神不宁,从而引发抑郁、悲伤等情绪。

这与历代医家多以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为抑郁症之病因相符合。

如《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在证候特点上虽然有气郁、湿郁、痰郁、食郁之不同,总的病机为情志不遂,气机郁滞。

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神志恍惚,思虑不清,惊恐失眠,易怒善哭,坐立不宁。

因此,疏通气机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键,如清代费伯雄《医方论·越鞠丸》中云:“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故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开窍,宁神定志。

疏肝解郁类中药用药规律

疏肝解郁类中药用药规律

疏肝解郁类中药用药规律
疏肝解郁类中药治疗是针对抑郁症状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它结合了中医的观点,将多种药物的组合用于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情,具体的药物有所不同,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疏肝解郁类中药需要以调和繁杂病原素,净化血液为主。

针对台湾抑郁症患者,乌梅枫、金花大枣、苦楝花、茉莉花、桂花、酸枣仁、白芍芩、人参茯苓等多种中草药应用于治疗。

其中,乌梅枫用于消除抑郁情绪,金花大枣用于补肝肾,桂花可以增加血液的流动性,而茉莉花、苦楝花对心理的支持作用也不容忽视。

另外,白芍芩和人参茯苓可以降低情绪的负性,从而有助于疗效的改善。

此外,疏肝解郁类中药的运用,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力,有助于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中药中含有抗菌素和有效成分,可以有效抑制抑郁症状,对造成抑郁症的多种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免疫力。

总之,疏肝解郁类中药的运用是一种可靠的药物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拥有良好的预防病情发展的作用。

疗效不仅取决于药物的剂量和方式,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重新恢复心理平衡,并积极争取积极的心态,以保证疗效的最佳平衡。

一个神奇的解郁良方

一个神奇的解郁良方

一个神奇的解郁良方一个神奇的解郁良方,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火郁、食郁,通通化掉】这个时代有郁滞的人太多了,而在古代名医中,对郁症的研究最为透彻的非朱丹溪莫属。

朱丹溪把郁症详细地分为六种情况,气郁、血郁、食郁、火郁、湿郁、痰郁,这六种郁症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实则环环相扣,所以朱丹溪就编织了一张大大的网,把这六种原因引起的问题一网打尽了。

这张“网”就是越鞠丸。

越鞠丸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组成。

越鞠丸专门治疗各种郁滞,心里总是有东西不能释怀的,长期心情压抑、愁眉不展、想发脾气的,好像那个手脚被绑住、被束缚住,不能自由伸展一样,越鞠丸吃下去就会轻松一点,它是能帮你解开绳索,松开束缚的一个方子。

气郁,六郁里面它是排在第一位的,朱丹溪讲过,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是以百病皆生于气郁。

凡是心情压抑的都有一股气憋在心里,郁在身体里,这个时候如果你去找中医把脉,大夫会告诉你说,脉有郁结。

气本来在身体里流动的很畅快,一旦有心事,整个过程就会产生一些障碍,气就会郁在那里,像一团乱麻一样纠结在一起,理不出个头绪。

香附,李时珍说它是气病之总司,李东垣说它能治一切气。

香附解气郁,一斧头劈下去,便能给这郁结之气松通松通,让气机流通畅快一点,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大气一转,抑郁就消解了。

香附行气解郁相当厉害,通身的郁闷,都能帮你打开。

中医上有一个词,叫气滞血瘀,气滞是因,血瘀是果,我们知道,气行则血行,气郁的久了,血脉也会郁在那个地方走不动。

如果一个人脸色黢黑,嘴唇乌暗,或者舌下静脉怒张,还伴有局部的刺痛,这叫血郁。

川芎调血郁,它是活血化瘀的,川芎的药性很活泼,它跑的快,散的快,像一阵风,从头到脚没有它去不到的地方。

关于川芎,古人是这么总结的,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旁开郁结。

香附乃气中血药,行气又能活血;川芎乃血中气药,活血还能行气。

这两个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关云长跟赤兔马,一个骁勇善战,一个日行千里。

古代治疗抑郁症的记载

古代治疗抑郁症的记载

古代治疗抑郁症的记载
古代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针灸等。

1. 药物治疗:古代医籍中记载了一些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草药,例如《神农本草经》中收录有菊花、白芷、黄芪等药物,认为它们能够舒肝解郁、消除痰火等,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症状的效果。

2. 心理疗法:古代医家重视心理的调节,通过心理治疗来缓解抑郁症状。

例如,王孟英在《冷香七字诀》中提出了“内自快乐”的观点,认为通过内心的调整和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预防
和缓解抑郁。

3. 针灸:古代医籍中也有记载了一些针灸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

《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使用针灸来调节心气,缓解情绪紧张和抑郁症状。

总的来说,古代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从调整身心两个方面进行,包括草药治疗身体上的不适,心理疗法调节内心的情绪以及针灸调节身体和心气的流动。

尽管古代的治疗方法与现代的医学方法有所不同,但一些古代的疗法在部分人群中可能仍然具有一定的缓解症状的效果。

然而,在治疗抑郁症上,现代医学已经有了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更值得推荐和应用。

浅谈解郁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应用

浅谈解郁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应用

浅谈解郁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应用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胸骨后灼热感、酸水倒流、咽喉部不适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现代医学中,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传统中医药也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解郁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的功效。

本文将从解郁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一、解郁理论与结构解郁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由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元胡、丹参、茯苓、川木通、防己等多种中药组成。

当归、白芍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熟地黄、川芎有活血化瘀、舒肝理气的作用,而丹参又称为“血府逐瘀”,茯苓、川木通、防己等中药也都有着疏肝解郁的功能。

解郁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及气血两虚等证候的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

二、解郁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应用2.1 调理脏腑,舒肝解郁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气机疏畅,则脏腑功能正常。

而肝气郁结则会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出现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解郁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以缓解肝郁气滞带来的不适症状。

解郁可以通过调理脏腑,舒肝解郁,改善气机的运行状况,从而有助于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2.2 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解郁中当归、白芍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往往伴有胸骨后灼热感、胃酸倒流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气血运行不畅、微循环受损有关。

解郁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症状,有助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2.3 调节内分泌,改善消化功能解郁在中医理论中有着调节内分泌、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这与内分泌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有一定关系。

解郁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水平,改善消化功能,从而有助于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三、经典案例分析患者王女士,36岁,因胃酸倒流、胸骨后灼热感、咽喉部不适等症状就诊。

经检查明确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郁闷情绪较重,常有抑郁情绪。

解郁安神简介

解郁安神简介

解郁安神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4参考资料•附:o1有解郁安神作用的方剂o2有解郁安神作用的穴位o3有解郁安神作用的中成药o4解郁安神相关药物o5古籍中的解郁安神o*解郁安神药品说明书1拼音jiě yù ān shén2英文参考resolving stagnation for tranquiliz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3注解解郁安神为治法[1]。

指用具有理气解郁安神作用的方药,治疗忧思伤神之心神不安的治法[2]。

4参考资料1.^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3.2.^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有解郁安神作用的方剂•交感丸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宁心解郁安神。

主一切诸气为病,公私拂情,名利失志,抑郁烦恼...•舒神灵胶囊各项规定(附录16页)。

功能与主治:舒肝理气,解郁安神。

用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用...•黄花菜、性平、偏凉,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消肿,解郁安神,养血,是一种带有滋补作用的食疗佳品。

黄花菜性...•解郁合欢汤克茯神6克红枣5枚橘饼12克功能主治:清火解郁,养血安神。

治所欲不遂,郁极火生,心烦意乱,身热而躁...•清肝宁心汤,酸枣仁15克,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养心安神。

主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热忧心神。

(神经衰...•更多有解郁安神作用的方剂有解郁安神作用的穴位•屋翳乳根、肩井、期门、足三里、太冲、有涤痰通络,疏肝解郁的作用,主治乳腺增生。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足窍阴解郁,通经活络的功效。

足窍阴穴有疏肝气、清胆火、熄风热的作用。

足窍阴穴为胆经之井穴,具有清热、安神...•头冲天府配臑会、气舍、间使、太冲、太溪,有行气活血,解郁散结的作用,主治瘿气。

“郁”是万病之源,如何用药解决

“郁”是万病之源,如何用药解决

“郁”是万病之源,如何用药解决小编导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都普遍增大,上到要为子女结婚生娃操心的父母,下到补习班排得满满当当的小朋友们,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下,难免出现情绪不舒,进而影响到整个身体的气机运行,甚至出现器质性病变。

那么,中医是如何疏通身体和精神上的郁结,让身心通畅起来的呢?名老中医王鸿士先生对此颇有经验——一对郁证的认识王老认为郁证可分为广义的郁证和狭义的郁证。

广义的郁证是指包括外感邪气侵入血脉、情志怫郁而内着脏腑,以致气机阻滞,导致血瘀、痰结、食滞、火郁等证者,皆属于郁证的范畴。

如《景岳全书·郁证》曰:“凡诸郁滞,如气、血、食、痰、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

”六淫、七情所致之郁及《医学正传》所言“夫所谓六郁者,气、湿、热、痰、血、食六者是也。

或七情之抑遏,或寒热之交侵,故为九气怫郁之候。

或雨湿之侵凌,或酒浆之积聚,故为留饮湿郁之疾”,皆为广义范围内的郁证。

因此王老认为凡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外感六淫、寒暑不适,以及食积、痰饮、瘀血等都能阻滞气机,久而生郁。

狭义郁证主要是指由情志不舒引起的,以气机郁结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是由于情志不舒,脏腑气机郁滞,气血津液运行紊乱而引起的一类病症的总称。

狭义的郁证,临床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心情抑郁、胁肋胀痛、食欲不振、二便失调、头昏眩晕等。

《素问·本病论》“人忧愁思虑即伤心”,《灵枢·口问》“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所言的郁证,及张景岳认为的“郁为七情不舒”的郁证皆为狭义范围的郁证。

二治疗郁证的大法王老对郁证总的治疗原则是调气,用药以疏通为主。

气的病变主要有气虚、气郁、气逆三种,三者或能并存。

大体郁之实证当用理气补气,郁久化火者当佐清法,气逆者需降气,有虚证者宜加补法。

临证时,应审证求因,辨别其在气在血,偏寒偏热,属虚属实,病在何脏何腑等,根据标本、缓急、轻重而灵活用药。

中药学中药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研究

中药学中药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研究

中药学中药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悲伤情绪、丧失兴趣和乐趣以及感觉疲惫等。

传统中药作为一种自然疗法,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药学中药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并综述目前的研究进展。

一、中药学中药的定义和特点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起源、性质、药理、药效以及治疗方法的科学。

中药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复方组合和较低的副作用,其中包含了许多能够缓解抑郁症症状的药物。

二、中药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研究历史自古以来,中药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情绪障碍。

例如,黄芪被用于补气养血,而当归则被用于调理气血,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运用现代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中药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

三、中药对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中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抗抑郁作用,如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脑神经递质、改善脑血流等。

其中,黄连素作为一种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平衡和抑制细胞凋亡来缓解抑郁症。

四、中药对抑郁症的临床应用许多中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例如,芍药苷通过调节内源性物质的合成和转运来提高脑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另外,黄连素也常常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

五、中药对抑郁症的前景和挑战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缓解抑郁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中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药物质量标准的缺乏和患者对中药的接受程度等。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是必要的。

六、结论中药学中药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中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抗抑郁作用,临床上已经有许多中药被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然而,中药的标准化和推广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希望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中药能够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1. 李明.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进展[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8(5):131-134.2. 张艳艳, 方方. 中药合理使用缓解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家庭健康产业, 2020, 11(1):66-68.3. 王颖. 中药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综述[J]. 药物临床与研究, 2021,33(2):208-211.。

古代郁证医案用药规律和特色分析

古代郁证医案用药规律和特色分析

古代郁证医案用药规律和特色分析安欢;庄爱文【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年(卷),期】2017(052)009【总页数】2页(P632-633)【关键词】郁证;古籍;医案;用药规律【作者】安欢;庄爱文【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7【正文语种】中文1.1 资料来源:以《全国图书联合目录》为线索,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为基准,选择清末(1911年)以前历代医家有代表性的医案著作,包括《石山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医案》《张聿青医案》《曹沧洲医案》《上池医案》《沈氏医案》《也是山人医案》《孟河费绳甫先生医案》《阮氏医案》等53部,选取其中的郁证医案。

1.2 医案筛选:对于郁证医案的筛选,笔者制定了筛选标准给予剔除:有案无方者或有方无药,并无从考证药物具体组成者;表述不规范,容易产生歧义的医案。

没有明确提到情志病因又不属于公认的郁证相关病证的医案。

1.3 数据规范:符合纳入标准的有338首处方,共涉及中药569味。

参考《中药学》[4],对处方中的药物名称进行规范,例如,将原处方中生地统一为生地黄,而对于原处方中以产地、炮制方法加以区分的药物,遵从原处方不予更改。

有方无药者参考《中医方剂大辞典》[5]对其补充完整。

1.4 分析软件: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上述筛选后的处方录入到平台中,录入完成后由双人负责数据的审核,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2.1 高频常用药物:对338首处方中569味中药进行使用频次分析,其中使用频次超过40次的共14味,仅占569味中药的2.46%,但是使用次数却达到814次。

使用频次最高的前3味是茯苓、当归、人参。

具体用药频次见表1。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在平台组方规律分析中,将药物组合“支持度个数”(表示药物组合在所选处方中出现的频次)设置为30,“置信度”(表示药物组合中其中一味药物出现,另一位药物出现的概率)设为0.95得到常用药物8种,二味药药对12个,三味药组合1个。

从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验案举隅

从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验案举隅

从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验案举隅
滕晶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2(027)003
【摘要】郁闷不舒状态是一种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心理紊乱状态,它是导致诸多疾病发生和维持的关键因素.脉诊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根据脉象的变化辨析三则郁闷不舒状态的病案,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2页(P551-552)
【作者】滕晶
【作者单位】山东省中医院济南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凭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出现发热症状案 [J], 牟春燕;齐向华
2.齐向华教授凭脉辨治郁闷不舒 [J], 刘英杰;齐向华
3.凭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脉案举隅 [J], 吴慧慧;齐向华
4.凭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周围性面瘫 [J], 马彤彤; 滕晶
5."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郁闷不舒状态鼾眠症的辨证论治 [J], 潘美辰;滕晶;齐向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郁证病因分析

郁证病因分析

郁证病因分析丁晓;齐向华;滕晶【摘要】郁证的发生涉及生理机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并不仅仅是肝郁及情志不遂便能一言以括之.基于古代文献和临证实践,整理分析“郁证”病因,发现惊、怒、思是郁证发生的主要原因,以期对狭义之郁证的临床辨识、诊治及预后调适有所裨益.【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6(029)012【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郁证;惊;怒;思【作者】丁晓;齐向华;滕晶【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郁证泛指外邪、饮食、情志内伤、劳伤等因素所导致的气机郁滞,不得发泄,导致血、痰、火、湿、积食等病理产物内生,脏腑机能失和的一类病证的统称。

狭义之郁证是指情志内伤导致气机逆乱引起的一类病症。

金元时代以前无“郁证”之名,医家仅仅把“郁”作为病因或病机论述;金元之后,医家开始比较明确地把“郁证”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加以论述。

元代《丹溪心法·六郁》把“郁证”列为单独一篇,提出来气、血、火、湿、食、痰六郁。

明代《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

自明代以后已逐渐把情志致郁作为“郁证”的主要内容[1]。

本文主要探讨狭义之郁证的临床辨识、诊治及预后,以飨同道。

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是中医学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概括人类所有的情感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属于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2]。

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2],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人体在应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有度地发泄,可以疏泄脏腑气机,有利于气血调和,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

若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超过了人体的承受限度,则导致气血失和,脏腑精气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或诱发疾病发生,或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2]。

浅析风药在心理紊乱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风药在心理紊乱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风药在心理紊乱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李京民;滕晶
【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3
【摘要】对风药在心理紊乱状态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以期拓展风药在心理层面的用药范围。

【总页数】2页(P86-87)
【关键词】风药;心理紊乱状态;中医心理学
【作者】李京民;滕晶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9;R285.1
【相关文献】
1.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量表评价中成药治疗28例失眠症 [J], 杨彦
2.心理紊乱状态系统辨证脉学特征浅析 [J], 陈君臻;滕晶;谢君;陈建;杨培云
3.基于胃风理论探析风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J], 于靖文;李萌;刘震;王少丽
4.风药治疗心理紊乱状态初探 [J], 牟春燕;齐向华;张晶;宋晓宾
5.风药治疗心理紊乱状态初探 [J], 牟春燕;齐向华;张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古用】苍术解郁

【中药古用】苍术解郁

【中药古用】苍术解郁
苍术解郁
苍术气味芳香,善行而不守,故有行气解郁之功。

由于平胃散的广泛应用,苍术燥湿之功大著于世,而行气解郁之效即被疏忽。

其实,历代医家早已认识到苍术有良好的行气解郁的作用,如《玉楸药解》谓:“苍术走而不守……泄水开郁,苍术独长,”《本草正义》也谓:“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


越鞠丸是一张著名的解郁方剂,各版教材书皆谓苍术仅能解除湿邪。

其实,创制本方的医家朱丹溪却有另一种说法:“越鞠丸用苍术,香附,苍术能径入诸经,疏泄阴阳之湿,通行敛涩,香附乃阴中快气之药,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故而他认为苍术“总能解诸郁,”后世至清代,汪昂在《本草备案》中明确指出,苍术“能总解痰、火、气、血、湿、食六郁。


苍术所以有显著的燥湿功效,不仅与其气味辛烈有关,更与行气解郁的作用相连,明代余世用《医源经旨》谓:“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血滞而食不消,此六者相因而为病也,是以治法皆当以顺气为先。

”人之气道贵乎通顺,苍术味辛能行能散,俾气机畅行,津液流通,则不治湿而湿邪自去。

苍术解郁功效还表现在养生防老方面,《神农经》谓:“必欲长生,当服山精,”山精为苍术的别名,古代文献认为苍术有强身养生,延缓衰老的功效,与其行气解郁的作用相关,老人多气而少血,《寿亲养老新书》谓:“眉寿之人,形气虽衰,心亦自壮,”“性气不定,止如小儿,”“缘老人孤僻,易于伤感,越觉孤寂,便生郁闷,”苍术既能行气解郁,又能燥湿健脾,十分适宜老年人服用,为之,此书将平胃散列为养老天下第一方,称此方有“温养脾元,平和胃气,宽中进食”之功,谓“此方煮透,滋味相和而美,与众不同,所以为佳,老人尤宜服之。

”。

中医“调神”方法举隅

中医“调神”方法举隅

中医“调神”方法举隅
唐慧青;滕晶;齐向华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14()1
【摘要】"神"在人体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广义上说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主宰和集中体现,从狭义上说它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总结"调神"的一些方法以供临床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参考。

【总页数】3页(P64-66)
【关键词】以形调神;药物调神;七情调神;声音调神;针灸调神
【作者】唐慧青;滕晶;齐向华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2
【相关文献】
1.基于"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运用调中益气汤验案举隅 [J], 谢洁如;李建锋;陈广文;李娟
2.疏肝调神针法治疗产后乳少验案举隅 [J], 欧阳慧;杨牧;马祖斌
3.庄礼兴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Meige综合征经验举隅 [J], 韩熠;庄礼兴
4.熊芳丽教授调神针法治疗难治性面瘫验案举隅 [J], 王紫衣;熊芳丽
5.宫毅教授以“调神”立论针药结合治疗便秘经验举隅 [J], 周愉;陆毓;管映虹;吴泽勇;郭振川;宫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丰饮足食第二十一讲治疗抑郁、噩梦等精神疾病的古方

丰饮足食第二十一讲治疗抑郁、噩梦等精神疾病的古方

丰饮足食第二十一讲治疗抑郁、噩梦等精神疾病的古方治疗抑郁做噩梦等精神类疾病的古方音频:00:00 / 09:5520210607《丰饮足食》第二十一讲治疗抑郁、噩梦等精神疾病的古方大家好,今天给大家来讲一个治疗抑郁、噩梦等精神疾病的古方。

现在这个时代,物质丰盛了,大家都能吃饱穿暖,可是各种精神类疾病非常多。

像抑郁症、焦虑症、烦躁症、失眠、小儿多动、自闭,甚至还有梦游,越来越多。

在我其它的书里面有讲过,这些问题有很多跟风水有关,也有很多与魂魄有关系。

经常有人问,那有没有什么通用的药方会有效呢?是有的,《伤寒论》里面就有。

这些精神类疾病成因很复杂,当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肯定是要多管齐下:我们要驱邪,要把邪祟从身体里去掉;要把煞气化解掉、要把魂魄安定好,当然也要去调整我们身体的脏腑。

所有的精神类疾病它成因的核心还是我们的身体脏腑出了问题:第一个,心不藏神。

“精气神”的“神”是藏在心里面的,心气亏损,所以晚上的时候心里面的神就出去了,所以外邪就容易入侵,邪祟就会影响。

而我们的肝和肾不调,就会让我们的魂魄不稳定。

如果是简单的精神类的疾病,比如说你没有中太多的邪祟、煞气也没有很多,情况也不是非常的严重,那只要镇惊安神就会有用。

中草药里面有很多都有镇惊安神的功效:镇惊,惊就是惊恐;把惊恐给镇住,把神给安了,这个人精神上的问题就好了。

中医里面治疗精神类的疾病的中药里药效都会写“镇惊安神”。

而用的最久的、最古老的一个方子就是《伤寒论》里面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这是用的最久的。

这个方子如下:柴胡18克,黄芩9克,生姜6克,人参6克,桂枝9克,茯苓15克,半夏9克,大黄9克,龙骨15克,牡蛎壳30克,大枣6枚,磁石8克。

这是非常经典的“柴胡汤”的加减。

这个柴胡汤的加减在我们这次的抗击新冠里面也是有用到的。

少阳病证是“半表半里”,大家不学中医这个就很难理解,我们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寒热混杂”。

凡是这种病证通通都用柴胡来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郁 上焦 中焦 上焦 怒郁 火郁 伤下焦 阴虚 气郁 血郁 食郁 七情郁结 痰郁
痰郁 中焦 思郁 七情郁结 生痰
阴虚 中焦 生痰 怒郁 七情郁结 化火 血郁 血虚 气逆 化火 抑郁 伤中焦 忧郁
气郁 七情郁结 火郁 肝郁
气郁
X19 六郁汤
气郁 肝郁 怒郁 火郁 七情郁结 痰郁 脾郁 抑郁 血郁 心郁 食郁 忧郁 思郁
和上焦疾患时应用比较恰当。适应于郁证日久伤脾, 气血亏虚,或由素体正虚引起的郁证,而在火郁证时不 宜应用此方[3]。 3 加味逍遥散
加味逍遥散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而 成,故又名 丹 栀 逍 遥 散、八 味 逍 遥 散。 因 肝 郁 血 虚 日 久,则生热化火,易伤阴[4],故加丹皮以清血中之伏火, 山栀善清肝热,并能导热下行。适应于由情志怒而不 舒,日久化火之怒郁和火郁证型,也可协同治疗伴随素 体肝肾阴虚下焦亏虚之兼证。 4 越鞠丸
收稿日期: 2014 - 12 - 09 基金项目: 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02028) 作者简介: 史俍元(1986 - ) ,女,山东威海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
医药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中医脉象研究。 通讯作者: 齐向华(1963 - ) ,男,山东济南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
生导师,研究方向:脑病证治规律研究,中医脉象研究。
图 1 频次大于 10 的解郁方剂
2 归脾汤 归脾汤有三处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之归脾汤
的药物 组 成 有: 白 术,茯 神,黄 芪,龙 眼 肉,酸 枣 仁,人 参,木香,炙甘草; 《正体类要》之归脾汤的药物 组 成 有: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 香,炙甘草,人参,生姜,大枣。其功用为健脾益气,补 血养心。黑归脾汤源自《银海指南》卷三,即归脾汤加 大熟地。根据统计结果,归脾汤在郁证引起损伤中焦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年第 42 卷第 6 期
·1223·
DOI∶10. 13192 / j. issn. 1000-1719. 2015. 06. 026
古代解郁剂应用规律探索
史俍元1 ,滕晶2 ,齐向华2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1; 2. 山东省中医院,山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年第 42 卷第 6 期
虚弱,气机下陷,本虚自郁的病证;或思虑思慕过度,耗 气伤神之思郁证[7]。如古籍所载:“脾病,乃思则气结 之症,法宜散之,乃结者散之也。视其虚实治之,虚则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实则木香槟榔丸。” 8 七气汤
七气汤渊源有多种,其中方药组成与半夏厚朴汤 相同者已归纳 至 半 夏 厚 朴 汤 组 进 行 统 计,现 有《备 急 千金要 方 》的 七 气 汤,药 物 组 成: 半 夏,人 参,生 姜,桂 心,甘草。主治七情六气郁结,内生积聚,坚牢如杯,心 腹绞痛,不 能 饮 食,时 发 时 止,发 即 欲 死。 《三 因 极 一 病证方 论 》之 七 气 汤,药 物 组 成: 半 夏,厚 朴,桂 心,茯 苓,白芍,紫苏叶,橘皮,人参。主治情志不遂,肠胃不 和,吐利交作,恶寒发热,头目眩晕,胸脘痞满,咽塞不 利。《杂病广要》所载之七气汤来源于《全生指迷方》, 主要药物组成有:三棱,莪术,青皮,香附,陈皮,桔梗, 藿香,桂心,益智,炙甘草。主治情志不舒,气郁血滞。 七气汤适应于因七情郁结或郁久生痰的郁证。 9 加味归脾汤
六君子汤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 皮,半夏。原方用以健脾补气,和中化痰。六君子汤在 郁证中的统计结果显示,其与气郁关系疏远,不适合气 郁证的加减治疗,气郁患者气滞不行,如果再加补气之 药,更易产生化火、痞满等症状。其次,六君子汤与中 焦的关系密切,属于补虚扶正治疗郁证的方剂之一,适 应于因脾胃气 虚,不 能 正 化 精 微,痰 湿 内 停 的 郁 证[9]。 通过健脾升清,行气散郁。如《得心集医案》中记载治 疗癃闭病案:“…… 又 有 木 郁 不 流,举 东 垣 升 阳 法,用 六君子汤加升麻防风而化之者。”
摘 要: 通过对“一气周流”理论中有关厥阴风木生理病理及治法方药的分析,结合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 化及肝癌等慢性肝病各自不同的致病特点,提出温肾健脾疏肝可能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并在此基础上酌情予以 清热解毒、清利湿热、化瘀抗癌之法,为慢性肝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一气周流; 水寒土湿木郁; 慢性肝病; 温肾健脾疏肝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19( 2015) 06-1225-02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年第 42 卷第 6 期
·1225·
DOI∶10. 13192 / j. issn. 1000-1719. 2015. 06. 027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慢性肝病的诊治
冯高飞1 ,陈若2 ,陈伟钊3
( 1. 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广东 广州 510632; 2.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3. 潮州市潮安县庵埠镇美乡卫生站,广东 潮州 515638)
又名四七汤、七气汤。《金匮要略》首载妇人咽中 如有炙脔,以半夏厚朴汤主之,后世认为其方证为七情 郁气,凝涎而生。其药物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 苏叶。统计学显示,历代医家对半夏厚朴汤的见解主 要在七情郁结,生痰这两个病机。根据导师齐向华教 授临床经验,半夏厚朴汤可以治疗因思虑过度神凝气 敛的思郁、气郁,并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6 二陈汤
表 1 方剂应用指征表
方剂名称
郁证方剂适用范围
郁证方剂不适用范围
X1 逍遥散 X2 归脾汤 X3 加味逍遥散 X4 越鞠丸 X5 半夏厚朴汤 X6 二陈汤 X7 补中益气汤 X8 七气汤 X9 加味归脾汤 X10 六君子汤 X11 温胆汤 X12 小柴胡汤 X13 四磨饮 X14 四物汤 X16 六味地黄丸 X17 益气养荣汤 X18 木香化滞汤
《保婴撮要》中 加 味 归 脾 汤 的 药 物 组 成 有: 人 参, 黄芪,茯神,甘草,白术,木香,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 归,牡丹皮,山栀。主治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 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 疮口不 敛。《薛 氏 医 案》中 加 味 归 脾 汤 药 物 组 成: 白 术,人参,茯苓,柴胡,川芎,山栀,芍药,甘草,熟地黄, 当归。主治妇人情志郁结所致乳岩初起。加味归脾汤 在郁证中与阴虚密切相关,可能与郁证患者体质偏阴 虚或气郁阳盛日久伤阴或脾虚乏源有关[8]。 10 六君子汤
二陈汤源于 宋 代《太 平 惠 民 和 剂 局 方 》,由 半 夏、 陈皮、茯苓、甘草组成,用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其与 痰郁关系密切,可以治疗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脘痞 闷,呕吐恶心 等 症[6]。 古 代 对 于 痰 郁 证 的 治 疗 多 用 此 方为基础进行加减。 7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李东垣《脾胃论》卷中,药物 组成有: 黄 芪,炙 甘 草,人 参,当 归,升 麻,柴 胡,白 术。 方剂用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根据统计学数据显示, 补中益气汤与中焦和思郁关系密切,适应于中焦脾胃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Based on Circular Flow of Qi
FENG Gaofei1 ,CHEN Ruo2 ,CHEN Weizhao3 (1. Biological 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Guangdong,China;
温胆汤与郁证日久生痰的关系密切。临证中常用 温胆汤协同治疗郁证中生痰的病症。小柴胡汤与怒郁 呈正相关,表示二者关系密切,古代医家常用小柴胡汤 治疗怒郁。四磨饮与七情郁结呈正相关,二者有对应 关系,四磨饮治疗七情郁结为正治。四物汤与血郁、血 虚、化火皆 呈 正 相 关,表 示 四 物 汤 为 古 人 所 用 治 疗 血 郁,同时还能进行加减配伍治疗其他郁证迁延日久或 由患者素体虚弱的血虚证、化火证[10]。六味地黄丸与 气逆和化火呈正相关,说明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郁证起 到协同作 用。 六 味 地 黄 丸 与 各 类 郁 证 没 有 直 接 的 关 系,但其在郁证伴随气逆和化火的病机中,发挥治疗作 用,对于阴虚生热化火的或气机逆乱的患者可进行加 减治疗。益气养荣汤与抑郁呈相关,说明在诸多方剂 和病机中,二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古人用益气养荣汤 治疗抑郁寡欢的病证。木香化滞汤与忧郁和中焦的呈 正相关。忧伤郁结,忧虑烦闷,日久易气滞不通,凝结
又名芎术 丸、越 曲 丸,源 自 朱 丹 溪 所 著《丹 溪 心 法》卷 三,药 物 组 成 为: 苍 术、香 附、抚 芎、神 曲、栀 子。 《删补名医方论 》云: “以 气 为 本,若 饮 食 不 节,寒 温 不 适,喜怒无常,忧思无度,使冲和之气升降失常,以致胃 郁不思饮食,脾郁不消水谷,气郁胸腹胀满,血郁胸膈 刺痛,湿郁痰饮,火郁为热,及呕吐、恶心,吞酸、吐酸、 嘈杂、嗳气,百病丛生。故用香附以开气郁,苍术以除 湿郁,抚芎以 行 血 郁,山 栀 以 清 火 郁,神 曲 以 消 食 郁。 五药相须,共收疏解五郁之效。”统计古代运用越鞠丸 的治疗经验,以治疗气郁、血郁、食郁较为常见,不适宜 用于合并怒郁的病证[5]。 5 半夏厚朴汤
X20 化肝煎 X22 沉香散 X24 香附丸 X25 龙胆泻肝汤
肝郁 气郁 气郁 血虚 火郁 下焦 气逆 化火
研究中有关治疗情志致郁的方剂有:逍遥散、小柴 胡汤,主要适应于肝郁证;加味逍遥散适应于怒郁证, 并常伴有怒郁化火伤阴的患者;半夏厚朴汤、七气汤、 四磨汤适应于七情郁结所致病证,具有广泛的情志致 病的治疗意义;补中益气汤可以应用治疗因思郁过度 产生的疾患;木香化滞丸适合应用忧郁致病;其中益气 养荣汤和六郁汤从虚实两方面治疗抑郁。解郁剂在于
一是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逍遥散,其药物 组成为: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 草,二是源自《女科秘要》之逍遥散:白术,川归,白芍, 花粉,玄胡,地骨皮,石莲子,黄芩,薄荷,龙胆草;三是 源自《景岳全书》之逍遥散,其药物组成为: 当 归,芍 药,熟地,枣仁,茯神,远志,陈皮,炙甘草。其功用疏肝 解郁,健脾和营,为肝郁证之正治。逍遥散与上焦的关 系密切,可能与肝气亢逆,易化火生风,火性炎上有关。 故临证出现肝郁合并上焦症状的郁证宜选用逍遥散进 行加减,而气郁和七情郁结之郁证则不宜使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