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1、跨膜信号转导或跨膜信号传递的共性
各种外界信号(物理、生物、化学等信号)
↓
膜蛋白构型变化
↓
信号传递到膜内
↓
靶细胞功能变化(如电变化)
2、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有3种:①离子通道介导
②G蛋白耦联介导
③酶耦联受体介导
3、受体
定义:能与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结合并引起其功能的改变的生物大分子
分类:部位——胞膜、胞浆、胞核受体
配基——胆碱能、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受体
结构——离子通道、G蛋白、酶、转录调控受体
特征: ①高度特异性
②饱与性
③竞争抑制
④亲与力
⑤可逆性
⑥高效性
功能:①识别与结合
②传递信息
一、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
(一)、化学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
定义:当膜外特定的化学信号(配体)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道就开放,因而称为化学门控通道或配体门控通道,也称为通道型受体
分布:神经元突触后膜,肌细胞终板膜受体—化学信号结合位点-促离子型受体
转到途径:
化学信号膜通道蛋白
↘↙
通道蛋白变构
↓
通道开放
↓
离子异化扩散
↓
完成跨膜信号传导
↓
产生效应
(二)、电压门控通道
分布在除突触后膜与终板膜以外的细胞膜
(三)、机械门控通道
定义:感受机械刺激引发细胞功能改变的通道结构
二、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1、G蛋白耦联受体就是一种与细胞内侧G蛋白的激活有关的独立受体蛋白质分子
2、G蛋白就是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未被激活时,她与一个分子的GDP结合,G蛋白的
激活很短暂
3、G蛋白效应器,:催化生成第二信使的酶与离子通道
4、蛋白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可就是底物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 包括: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G、蛋白激酶C
5、几条主要跨膜信号转导途径
①受体-G蛋白-AC信号转导途径
Gs ATP→cAMP↑
﹢↗↘﹢﹢↗↘
配体+受体A C PKA
﹢↘↗﹣﹣↘↗
GiATP→cAMP↑
②受体-G蛋白-PLC信号转导途径
IP3+IP3受体→内质网或肌浆网释放Ga+
PLC ↗
PIL2→→→
Gi﹨Gp↘
DG→→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