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

1.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代词]表近指,可翻译成“这”“此”“这些”等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动词]到……去

①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①悟已往之不谏(《归去来兮辞》)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助词]调节音节,用在形容词、副词或一些动词之后,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双音节

①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④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3.为:

[动词]泛指“做”,可译为“写”“治理”等

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

[动词]作为,当作,成为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

[动词]认为,以为

①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动词]是

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介词]给,替,向,对

①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②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③然此可为智者道(《报任安书》)

④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

[介词]表原因,因为

①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介词]表目的,为了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

[介词]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

“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助词]用在疑问句末,表反问或感叹

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

强调后面的动词或名词,不译

①吾从板外相为应答(《项脊轩志》)

4.乃:

[代词]你,你的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副词]于是,就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

③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副词]才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③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

[副词]却,竟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表判断,是,就是

①其所以催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5.而:

[代词]你,你的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连词]表并列关系,又或不译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⑤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连词]表修饰关系,……地

①吾常跂而望矣(《劝学》)

②童子莫对,垂头而睡(《秋声赋》)

③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连词]表承接关系,就,接着

①耳得之而为声(《赤壁赋》)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④木遭之而叶脱(《秋声赋》)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连词]表转折关系,却,但是

①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