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气功养生十六字锭金_儒佛道气功养生十六字诀之三

合集下载

金丹妙诀十六字功

金丹妙诀十六字功

金丹妙诀十六字功作者:梁浩来源:《现代养生》2010年第01期自古以来,丹道玄妙,虽然著述如林,但却终因其文字深奥,徒使学者望洋兴叹而生裹足止步之畏。

其实,对于“内丹”的看法,各家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内丹”确有其物,起始时状如黍珠名为丹母,待到炼成则形若弹丸,色同朱橘;有的认为“内丹”只是一种比喻,并没有具体的物质存在。

元李道纯《中和集》说:“身心合一,神气浑融,性情成片,谓之丹成,喻为圣胎。

”当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持后一种学说的已愈来愈为广大丹道养生学者所接受。

这里介绍署名为济阳子撰注的《金丹妙诀》十六字功,就是兼取两种学说,而以后一种学说为基调的不尚玄虚、简明易行的内丹功法。

书中所载十六字妙诀为:“收视返听,凝神入气,调息绵绵,心息相依。

”一、收视返听“视”为视觉,“听”为听觉。

修炼者为了修成正果,必须身心湛然寂然,一尘不染。

这就是所谓的“炼己”功夫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修炼者的方寸湛然,明心见性而“炼己”成功呢?这一方面除了从内清除嗜欲,淡泊为怀外,还必须排除种种的外来干扰。

而这种外来干扰,主要通过人体的视、听、嗅、味、触等感觉途径,而对心神起惑乱的作用。

为此,当修炼者坐稳身体,修炼“内丹”功法之时,必定先要收摄视觉、听觉,使眼、耳等感觉器官不因为种种外来因素而扰惑心神。

古书说:“下手先制两眼。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此后于无念之间,待到“活子时”的到来,便可做归根复命的周天升降之功了。

对此,济阳子说:“凡无念之间,泄精之位作动,以及男子外肾(外生殖器)举,坤人(女子)月信行,此是关元动,名为活子时。

见而不迷邪念,立定志气,收敛细微之元神,入于动气之中。

念兹在兹,息息归根,绵绵若存,无少间断。

守到精血化而成气,即将此气逆归气穴(丹田异名),定心封固,拨浊气于涌泉,另将元神守气穴,微微吹嘘,气足自然往后旋升,过三关,上泥丸,进玄窍。

玄窍呼吸,法轮流转。

停息静定,化甘露降下丹田气穴,归根复命。

十六锭金不一样的练法

十六锭金不一样的练法

十六锭金不一样的练法
长生十六字决,又名十六锭金,喻其贵比黄金!
《赤风髓》曰:“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养生秘录》曰:“一升便提,气气归脐;一降便咽,水火相见。


《脉望》曰:“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呼便咽,水火相见。


虽然版本不同,练法则一,但不是某些大师所谓的提肛、咽津,更不是空运任督周天!
是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
若多说一点,不但吸要归脐,呼也要归脐,即所谓一提(呼)便咽也,咽气归脐,如此才是息息归脐!
如此可开阴跷通百脉,可调胎息,可通中脉,可出神体!
世人特别是养生家气功修炼者一见“提”字便臆想提肛,一见“咽”字便臆想咽津,虽然提肛、咽津确是有益的养生功法,但此处不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灵光一闪]
《胎息铭》:“三十六咽,一咽为先。

吐唯细细,纳唯绵绵。

坐卧亦尔,行立坦然。

戒于喧杂,忌以腥膻。

假名胎息,实曰内丹。

非只治病,决定延年。

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此处的“咽”,也只能是吐纳即呼吸![灵光一闪]。

养生长寿十六字诀

养生长寿十六字诀

养生长寿十六字诀十六字诀曰:“一吸便提,气气归脐。

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 这十六字诀在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中有记载。

后世练功家又把它称之为“十六锭金”或“一秤金诀”,可见这个功诀的重要和分量。

其具体功法是:1.吸咽:口中先须漱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待满口生津,连津咽下,汨然有声,随即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念领下咽之津,直送至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处)元海之中,略存一存。

此谓之吸咽或咽吸。

2.提呼:接上功,随即又将下部-会阴轻轻提撮,如忍小便状,同时以意念领气向上引提,使归于脐,并从尾闾、夹脊两关一路提上,直透后顶玉枕关,入泥丸(脑宫)顶内,与此同时,将舌轻轻放下,并将气徐徐呼出。

此谓之提呼。

如此吸咽、提呼交替进行,周而复始或三五口、或七九口、或十二口、或二十四口。

要行即行,要止即止。

唯以咽津时应旧汩然有声,呼吸时应深长细匀,以耳不闻息声,又不觉有外出为要,宜甚加注意。

本功法着重修练下丹田。

下丹田是中医认为的“肾”和西医所说的性内分泌腺系统。

而中医又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元气之所寄。

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肾气旺盛,自然不易衰老,寿命也就延长,而肾气虚衰,衰老即提前发生,寿命自然缩短。

西方科学家研究结果认为,一般情况下男子停止性生活十二三年即死亡,女子要长一些。

中医的肾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认为,性内分泌腺系统分泌出的性激素,对人体各器官的发育并维持其正常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本功法不同于其他浩繁的各种养生长寿法。

它简单、易学、易练,可蕴含着无穷奥妙。

若练功得法,不久就会出现“返老还童”,延缓衰老的种种迹象,长期修练自然会出现使人意想不到奇效。

一天之中,不论行住坐卧,略有空闲,即可为之,关键在于肯重视,能下恒心长期坚持。

道家十六锭金呼吸法强身健体妙不可言!

道家十六锭金呼吸法强身健体妙不可言!

道家十六锭金呼吸法强身健体妙不可言!在很多养生功法中,都是采用的腹式逆呼吸,其中缘由少有人知!简单的可以这样理解:二氧化碳是机体细胞活动后的废物,主要依靠正确的腹式深呼吸才能清除,光靠正常的胸式呼吸是不能达到这一点的。

道家「十六锭金」的腹式逆呼吸,是最佳的深呼吸运动,是最有效能的科学呼吸法,这可从它的十六字诀「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来说明它的特殊功能。

(1) 一吸便提:所谓「一吸便提」,就是吸气时稍稍用意提起肛门和会阴部,使肛门肌肉弹性增强,可使气血畅通,防治痔疮及摄护腺肿大,以及强固精关,提高生殖器官功能。

(2)息息归脐:息息归脐,就是吸气时收缩腹肌使腹部凹下,呼气时使横膈膜下降,腹肌因而放松鼓起,使「气沉丹田」。

据现代分析:「气沉丹田」是一种腹实胸空,气聚神凝,平衡中定,身心和谐,全身松弛的状态;松弛可以常保青春。

(3)一提便咽:所谓「一提便咽」,便是咽津。

就是在呼气放松时将吸气时所积聚于口中的口津(唾液)咽下。

因为口津中含有很多消化酶,吸气咽津,不仅有助消化,还能与内分泌结合,起到滋润器官,防病强身的作用。

(4)水火相见:所谓「水火相见」,就是使口津与肾水相交。

中国传统医学称为「水火既济,则心肾相交,阴阳和谐,灌溉五脏、泽润肢体,宣通万脉,坚固长春。

」操作腹式逆呼吸法,其动作:(1)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姿态安详。

(2)吸气时,提肛收腹,使气下沉至腰肾区;呼气时,腹部鼓起松肛,腰带区微微充气,共作十次。

(3)口中有津液时,慢慢吞咽。

(4)吐尽浊气时,则由齿缝中慢慢发「泗」(音斯)字声。

(5)如此然后恢复自然站立,稍停一、二分钟;再步行五分钟,即全部完成。

金丹妙诀十六字功

金丹妙诀十六字功

于这种真 息之息 的调 息要妙 , 古圣有诗说 道: 调息 须真息 , 心不用心 。 行 、住 、坐 、卧 、 口鼻之息 ,宜要 “ 知 巍 巍常不动 , 刻产真金 。 顷 ”这是 说调息 之时 ,既要让 心神随着 息的往来 调 。不 调 ,不能 见真 息。其 法在于 而往来 , 又要 自然 而不着 意。只有这样 , 能使炉火 纯青而 出真 金 ( ) 凝神人 气穴 , 守气穴 , 才 精 。 心 意随往来 。
6 气功 } 道 丹
要 为割 断种种外来 干扰 因素而 设 。可是 ,如 果种种外来 的干扰 因素被克 升 常 降 ” ,意 即 合 乎 任 督 两 脉 升
服后 ,如何制服其心 ,使心 神不致散乱 无依而修成 正果 ,也是修炼 者面 降往 来 的 “ 天 ” 之道 。对 此 济 周
临或 必须解决 的一个 重要 问题 。
有关 “ 息绵 绵 ”的要 妙 , 上述 之 外 , 存于 “ 调 除 还 后升 前 降 ” 常 、“
童颜 。 ’ ”
Ⅱ 辑: 编 迟昊目
1 4

-, 一


二 0 0 2 1 1 三l 0

先说 “ 气穴 ” 。济 阳子认为 ,“ 气穴 ”的确切位 置处 在 “ 腰前 、脐 后 , 降 。 ”
其 中稍下 ,有一 虚无 圈子是 也 ,名 目太 极” 。是为 吾人受生之 初 ,所 结而 成之 “ ” 缕 。有人认 为 ,此 “ 气穴 ”就是 下丹 田的异名 。 四 、 心 思 相 依 “ 心”就是神 , 是本性;“ 就 息”
如 本性 和 气穴真气时 刻相守 , 刻 一
有关 “ 凝神人 气” 的具体功 法 , 阳子这样 交待道:“ 济 吾心 止于此 ( 气 也 不 可 分 开 。 由于 这 种 “ 息 相 心 穴) ,而 内观之 。即将 向来所凝之 神 ,尽 归入此穴之 中 ,似 猫捕 鼠,如龙 依 ” 大有 “ , 凝神入 气”的 味道 , 所 养 珠 ,真气 自然 内运 ,暖热阳生 。夫吾人 自剪落脐带 之后 ,此穴 中之 真 以 济 阳子 说 :“ 见此息 ( 穴真 要 气

十六锭金的练法

十六锭金的练法

⼗六锭⾦的练法
⼗六锭⾦的神奇功效:
1.对养⽣长寿、返⽼还童,已创历史奇迹。

⽬前,此术作为防病治病、快速补充精⼒的⾼效⼯具,⼜作为影、视、歌星驻颜美容、永葆青春、梦寐以求的法宝;
2.对快速治疗和提⾼各种原因引起的各类男⼥性功能减退,在短期内也会有惊⼈的改善;
3.对快速提⾼各类⽥径运动员(如拳击、散打、举重、长短跑)等竞技⽔平,在短期内也会有惊⼈的效果。

⼗六锭⾦的具体练法:
1、凝神息虑,⼝中先漱津3~5次,⾆搅上下腭后,待满⼝津⽣,便把津液吞咽下去,吞时要有响声。

2、随即于⿐中吸清⽓⼀⼝,以意念送⾄腹脐丹⽥之中,在吸⽓的同时,提缩肛门(如忍⼤便状),以意念与⽬⼒(内视)从会阴处把内⽓提⾄腹脐丹⽥,使上⽓(清⽓)和下⽓(内⽓)在丹⽥会合,并略在丹⽥存⼀存。

3、呼⽓,结合松肛,与此同时以意念与⽬⼒将丹⽥之⽓,经会阴⼊督脉,从尾闾沿脊中线之命门、夹脊、⽟枕直透⼊泥丸,此时呼⽓尽。

4、吞咽⼝液,此时呼吸暂停,⽤意念与⽬⼒将升⾄泥丸之内⽓,连同⼝津⼀起送⼊腹脐丹⽥之中,并稍在丹⽥留存⼀下。

这样,吸、呼、咽即为1次运演程序。

接下去⼜做吸⽓动作,再做呼⽓动作,继做咽津动作。

如此循环往复,按此法每天修习“秘诀”2-3此次,每次练习习20-40分钟为宜。

养性命祛病安神“长生十六字诀”揭秘详解

养性命祛病安神“长生十六字诀”揭秘详解

养性命祛病安神“长生十六字诀”揭秘详解〖编前记〗之所以要说说这个养生诀,除了它流传久远广泛,被明代以来各路高人通过实践证明效用非凡,并累代推崇之外,还因为我自己也切身体验了这“十六锭金”对身体的好处。

因为有我本人经验,为了尽量说清楚,所以这篇写在前面的话稍微多了点。

这里需要首先澄清一个认识,距离“主义”满天飞,争辩唯物、唯心的时代已经够远了。

大家应该从生命理性的高度来认真看待古人通过不断亲身探索实践留下来的生存智慧。

至少应该清楚,这类的养生诀属于生命科学范畴,而不是什么虚玄、什么迷信等等的产物。

它是一种“通过意识的运用,使身心优化的”呼吸锻炼方法。

日常生活中,将它与其他锻炼方法结合可以非常有效的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同时,似乎也能帮助大家理解“天人合一”是怎样的一种“合”。

这是本人经过几年探索实践,慎之又慎的表述。

当然,无论哪一种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前提都是对自己身体的无限熟悉和绝大信任。

今天最时髦的话题之一是身心或身心灵问题,可是,连自己的身体都陌生到不能再陌生的程度,舍本逐末,谈什么身心或身心灵如何如何等等呢。

在京城时,一百年老浴池中每见一位高龄老人长年累月按摩揉搓自己的身体乐此不疲,启发可谓深刻。

爱,也是今天一个时髦话题。

可是连自己的身体都冷落并很少意识到去充分信任并亲手关照、爱抚,又如何能去很好的施与爱呢?我说这些,也算是自己的亲身体悟吧。

絮叨太多,书归正传。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结论,介绍一下流传五六百年之久的“十六锭金”——【长生十六字诀】“一吸便提,气气归脐。

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长生十六字诀的流传】明代百岁道士冷谦的《修龄要旨》(详见附录1)一书中,将这十六个字称为“十六锭金”,又称为“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诀”。

(据有关考证,这是最早收录“十六锭金”的古籍。

)。

其诀云:“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后来《赤凤髓》、《遵生八笺》、《脉望》、《养生秘录》、《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等书中,亦介绍此法,大概以《赤凤髓》中所述流传较广。

“十六锭金”(提肛缩肾功)

“十六锭金”(提肛缩肾功)

“十六锭金”(提肛缩肾功)中炁子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这十六个字很重要,古人称之为“十六锭金”,方法是站立姿势,随便你马步也好,姿势一摆,“一吸便提”,鼻子一吸,会阴就提上去,“息息归脐”,上下两个气接上,归到肚脐;“一提便咽”,上面口水咽下来,“水火相见”,这就叫“十六锭金”。

有人说他求这十六个字时,花了多少钱,磕了多少头才得到的,无非是希望大家要好好学练。

中炁子注:此功的主要作用是练会阴、练中脉的,如同武火小周天一样。

而这里面的问题是“一提便咽”常常只能是干咽,实际咽的还是一口气。

因此,笔者在体证实践中,作了如下变动,称之为:新的“十六锭金”一吸就提,一提到顶,一呼就降,降至海底姿势不拘,行站坐卧均可练习,但不要太急,要缓慢进行,并记住最后要意守下丹田收功。

“一吸就提”,鼻子一吸气,会阴同时上提,即收缩肛门如忍大便状,小腹鼓起。

“一提到顶”,即一提就到达了头顶百会穴,你同时会感到百会有动静(进气感)。

“一呼就降,降至海底”,一呼气就从百会往下降,降到哪里呢?降到海底,就是会阴穴,同时肛门放松。

这就是此功的一个全过程,不急不躁,似有非有,缓慢进行,其他细节可以忽略,就记住:“一提缩肛上头顶,一松下落到海底”就行了。

此功的主要作用:1、主练海底功能:因为海底这个区域属于下丹田的范畴,下丹田的虚弱,会引发很多疾病。

凡是收缩肛门感觉无力者,身体状态一般都不是很好,当他坚持习练此功十天半月后,健康状态立刻就会有提升,久练此功受益无穷。

2、主练“中脉”:所谓的“中脉”,从整体观念上说,点一穴通全身,无所谓这脉那脉。

但中脉的说法确实迷惑着很多人,因此,这个“一提缩肛上头顶,一松下落到海底”的提肛缩肾功,就是所谓“打通中脉、强化脉轮”的最简便法门。

3、强化生理周天:早在20多年前,笔者就在“周天论”一文中(百度可搜),戳破了所谓“打通周天”的那层窗户纸。

健康人的经络先天都是通的,何来后天打通?此谓“生理周天本自通”。

解释“十六字金锭”养生法

解释“十六字金锭”养生法

解释“十六字金锭”养生法X明代冷谦有本小册子叫《修龄要指》,其中有篇《长生十六字决》,点出吐纳导引的精要:“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可是文中解释不妥,呼吸根本顺不了,修炼会出问题。

参看书中对八段锦、六字诀的记载,内容都在,详细分解却有出入,所以有必要对这十六字诀(后人称“十六字金锭”)重新研究。

古往今来,各种解释很多,代表性的有:一种,吸气同时提肛缩阴,上下气同入肚脐,呼气沿督脉向上,气尽吞咽,闭气守丹田。

这种方式吸气自然,呼气憋气便不顺,也不能很好诠释“一提便咽”。

一种,只会阴吸气,吞咽吐气,沿任督或中脉一上一下,倒也自然,但没做到“气气归脐”。

不二禅以为,周天是运转不息的,并非一口气上一口气下,不宜断灭去理解。

这四句话,一三句是操作,二四句是结果,所以把操作两句连起来,就是功法:“一吸便提,一提便咽”。

这里一共四个动作:吸、提、提、咽。

吸气提肛,上下气气相接于脐,这是前两句的意思,很清楚;后面一个提,是把气往上走,至泥丸,随即下咽口中津液(没有也要做空咽动作),至肚脐稍固(憋气停留),这是后两句的意思。

如此重复。

这里两大问题:第一,吸气到肚脐后,是直接往上,还是先向下经过会阴,尾闾从督脉上来?第二,是否往上呼气,或者往上和吞咽都是呼气?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理解气血运转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你不运它也在转,否则人早死了。

通过意念刻意导引,无非强化疏通,使脉络顺畅,激发更强的生命力。

所以“一吸便提,一提便咽”是个连续的概念,不是一个做完再做下一个,而是每轮一气呵成,只在丹田休息。

鼻吸经泥丸(鼻撩天),而后下行;会阴吸气,提肛缩阴,上下合于肚脐;吸气未完,即引气往上走,至泥丸;下咽呼气,回肚脐。

与我过去解说六字诀的呼吸要领一样,吸气要绵长,要带意念,呼气不要用力吐,放松即可。

这个方法,可以走督脉,一提肛门,气就从背后上去,一吞咽,就从任脉下来。

也可以走中脉,会阴吸气,至肚脐汇合下吸之气后,稍停,继续沿中线上行,呼气下来同样。

道家长生十六字诀字字珠玑

道家长生十六字诀字字珠玑

道家长生十六字诀字字珠玑
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明)冷谦《修龄要指》
这16字是被誉为道家养生代表性功法之一的“长生十六字诀”,对后世影响深远。

总的来说,它讲的是通过腹式呼吸,达到益精固元目的的养生法。

操作方法:1.凝神静气,口中漱津3-5次,接着以舌抵上颚,直至满口津生,发出汩汩声,连津咽下。

吞津的同时,鼻吸清气一口,用意念之真气将所吸之清气连同津液运送至腹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中。

2.吸气的同时,提肛,意想意念之真气从会阴处(外生殖器后方与肛门前方的部位)提至腹脐下丹田中,使上气(清气)和下气(真气)在丹田会合,略存一下(闭息片刻)。

3.呼出浊气,松肛,意想意念之真气从丹田导出,沿夹脊双关循行直上,至后项的玉枕穴,透入脑海。

4.漱津咽下,吸入清气的同时,用已升入脑海中的真气将津液引入丹田,清气与真气再次会合于丹田中存一下。

平时可重复数遍练此功,对中风、风瘫、肢体活动不利诸症皆有疗效。

(浙江省中山医院中内脾胃科主任医师郑红斌)。

详解道家吐纳法之十六字真言,读之有益为何不读

详解道家吐纳法之十六字真言,读之有益为何不读

详解道家吐纳法之十六字真言,读之有益为何不读*上文介绍了道家吐纳的建议时辰和基本要求,有关注本人号的各位同道应该都有所了解了。

今天主要介绍道家吐纳法之十六字真言,按此真言中所述的步骤和要领练习吐纳,能调理内环境,每日花费不多的时间,持之以恒,对自身的五脏六腑,有很多的益处,是健身,广场舞,其它健体活动的有益补充。

十六字真言又叫十六锭金,足见字字珠玑,一字一锭金。

即“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呼便咽,水火相见。

”首先,按上文中的要求准备好之后,脑子放空,入静。

开始第一步:一吸便提,气气归脐。

鼻子吸气,吸气过程要平缓而悠长,尽量吸入多的清气,吸气的具体秒数因人而异,一般三秒以上,随着练习,吸气越长。

同时要“提”,一般提腹缩肛,提有两种功能,一是把清气引导到丹田,二是要把下焦之气提上来,和吸入的清气混合互换,这两种气要在“丹田”处汇合。

”丹田“在肚脐下三寸(十厘米),可参考下图中的下丹田位置。

要实际感受一下丹田,可以模仿呕吐的动作,或者回忆一下上次喝多呕吐的感觉也行。

所以,第一步其实有两个动作,吸气,此时腹部会鼓起,同时又要提气,提臀缩肛。

把下焦之气提上来,刚开始会不同步,可以先吸气,然后憋住,再做提臀动作,使上下的气充分汇合。

实在不行也不着急,道家讲究开始是意到即可,慢慢练习之后,就可自然而然同步了。

注意一点,如果你一吸气,胸部涨大,腹部反而紧缩,说明还不得法,当胸部平缓起伏,腹部会先涨后缩,才是正法。

丹田位置第二步就是呼了,”一呼即咽,水火相见“,呼气用嘴,同样是平缓而绵长,尽可能的排肺中的空气,一直到肺排尽后的自然回吸,一般这个过程有五秒以上。

呼气时,收小腹,将小腹中的空气压入丹田。

此时注意了,在呼气将尽的时候,下轮吸气开始之前,要有个吞咽的动作,有唾液就吞下,没有也要做吞咽的动作。

最好发出响声,代表用了一定的力度。

刚开始不出声也不要紧,慢慢练习就好了。

呼吸的正常状态整体来看,就是一吸一提,一呼一咽。

养生十六字诀

养生十六字诀

视必垂帘,息必归田。

食必淡节,卧必虚恬。

这十六个字就是叫人如何安心向下,如何平心静气的,看东西时,不要神光外散,有位国学大师,学富五车,人家问他为何九十多岁仍然眼不花,每天还能够阅读典籍无数。

他笑笑说,不是我眼睛好,而是世人看出神光往外散,像电筒照出去,这样看不久,眼睛就花了累了,而我看书,是把字吸进来,从不过度费眼力,所以能够用得久。

原来要言不繁,真正精要的语言不需要太多,老先生一语道破,看书没有天生的视力不行,而是你不会用眼睛。

会用的用得很耐久,不会用的,自己把眼睛给糟蹋了。

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刚开始第一个跑得最快的,他都不是最后冠军,冠军是一路都很匀速地跑的。

我们需要匀速地用自己身体,才能够越用越好,你如果老使用爆发力,老去冲刺,一下子就神疲乏力,一下子就气喘吁吁。

这就为何虎狼食肉耐力不如牛马食草,当你心焦性急时,多少营养能量都不够你去消耗,同样两个人上网,有人上半小时累了,有人上两小时还优哉游哉,因为大家的心态不一样,性躁心粗不能耐久,心平气和可以久长。

所以当一件事情你不能坚持时,你不要认为这件事情困难,要反过来调调自己心态,是不是自己心太浮性太躁,神志太不安,如果的是话,就要回过头来缓一缓,镇镇心安安神。

为什么有些医生,一天看二三十病人就累倒了,有些医生常年每天看五六十病人也不嫌多。

因为人虽多,心不乱。

《大医精诚》上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你神安气定,就不怕苦不怕累,就能面对一切。

至于息必归田,就是指呼吸要绵长下纳丹田,浮躁的人呼吸是浅表的,沉稳的人,呼吸悠长,呼吸浅深,决定这个人的精力状态。

呼吸深沉的人,心肾相交好,呼吸浅薄的人,心肾不容易相交。

呼吸深沉的人,如龟寿长,呼吸浅薄的人,如兔急促寿短。

所以临床上,我们一体察病人的呼吸,看他是深而长,还是浅而短,就能大体知道他的体质。

如果他呼吸是浅而短,一摸脉象又是浮越,那么他身体就需要一些重镇安神的药。

道家养生之16字诀

道家养生之16字诀

道家养生之“十六字诀”十六字诀传承至今,各家各派的解法各不相同,版本从来只有一个,存在的只是解法上的差异,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练习方式,涉及到晦涩难懂的地方,我用尽量生活化的语言给大家讲解。

一吸便提,气气归脐。

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重点破的是一..便...二字,讲究的是个连接动作,分心二用,同时进行。

首先,我建议选于早晨做这十六字诀,如果有小区环境,有树有水之处最佳,试想,谁也不愿意吸一肚子工业废气吧?第一步,凝神静心,用鼻子轻吸一口清气,要求气息悠长,尽量往丹田下方沉去(肚脐下三寸)。

第二步,在吸气的同时,提气,所谓提气就是收紧臀部,这个动作简单的点说,就是想象着在忍着要上厕所吧,提气的时候也把气息提于丹田之内。

所谓气气归脐,便是如此,外吸一口清气,内提一口内气,当都归于丹田,略顿一顿,以便清气与内气相融,这就是简化版的食气,再次强调,工业废气不算。

第三步,缓缓呼气,也要求气息悠长,呼气时最好闭目。

因为这里涉及到一点经脉的知识,还有一点道家的意念送气,气到则脉通的法门,讲起来有些复杂。

简单的说,就是要求呼气的时候想象气息是通过了哪些经脉穴位,最后经过玉枕穿透泥丸,才能一口气呼尽,这样讲起来大家一定不知道怎么操作。

那我简单的来说吧,就是闭目,呼气的时候缓缓的松肛,同时夹紧脊背腰肾一带,想象气息从这些地方流过,直通大脑,在气息呼出的同时再缓缓松身。

这是一吸便提,气气归脐的循环。

接着,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第一步,依旧是提气于丹田。

第二步,在提气的同时,用舌尖上下漱口生津,像吞入内气那样,分三至五口把津液吞入腹内,要求吞的时候使劲,发出声音,津液也要尽量往下沉,沉入丹田之内,再稍微停顿之下。

这里津液的作用主要是益水强肾,促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及时没有及时产生唾液,也可干咽,同样要求发出吞咽之声,因为《灵宝毕法》,曾经提过嘘咽之法,中间有个观点就是说气中自有水生。

最后要提的有3点,第一,这样吸,呼,咽的循环可以做7到14次。

道家打坐十六字口诀

道家打坐十六字口诀

道家打坐十六字口诀一、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

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

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二、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三、心字诀: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

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明心见性,人我两忘,心无其心,无正其心,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

四、善字诀: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能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

五、无字诀: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

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炼神还虚,炼虚还无。

佛家要求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诀,无佛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佛道之最高造诣,归根结底,亦只此一无字诀而已。

六、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

七、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八、寡字诀: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

九、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十、忘字诀: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破译十六锭金练法

破译十六锭金练法

(破译十六锭金练法)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南公上师防漏丹的十六锭金学道家、密宗的,有个“十六锭金”很重要,你们听一听懂了,好好练,对身体特别好。

方法是站立姿势,随便你马步也好,姿势一摆,“一吸便提”,鼻子一吸,下面就提上去,上面压下来,上下两个气接上,“气气归脐”,归到肚脐;“一提便咽”,上面口水咽下来,“水火相见”,这叫“十六锭金”。

当年求这十六个字,那还了得,花了多少钱,磕了多少头。

这有名的“十六锭金”,十两黄金一个字,就是那么珍贵,现在我就随便送给你们了。

选自《答问青壮年参禅者》有“十六锭金功”,其法诀谓“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此种功法至简至妙,字字如金,故丹家谓之“十六锭金”。

具体应用之时可据不同目的变化其行功要领,在丹道修炼关键步骤行功时派上用场,皆有奇效。

此术作筑基功修炼时,可保持站桩之姿式,两脚趾抓地,关键法诀是吸气时由会阴穴向上提缩,似气由会阴吸入一般挤到肚脐间,前收生殖器,后缩肛门,如忍大小便状。

随之将口中津液汩汩咽之,送入肚脐间,将前所吸之气以肚脐为中心下提上压,闭息持气半分钟,必要时可配合双手握拳敲击后腰和前腹的动作,将气震通骨髓。

然后全身放松,恢复腹式呼吸。

如此反复练习,平常小便时亦提肛、咬紧牙关保持此姿式至小便结束。

其法诀有紧张用力者,有轻提轻咽者,有连续做功者,有中间停顿者,皆可随机妙用。

……………………(选自《丹道法诀十二讲》胡孚琛)仙家相传之“十六锭金”,其诀云:“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此功有吸气,提肛缩肾,意注脐下,咽气几个动作,然单修双修皆可用,辟谷胎息俱有效,采药炼气运河车,因目的不同火候有异,变化万千,丹家视为鸿宝,故字字为金。

世人知此诀者多,然明白其中奥秘者却百无一见,吾今揭出,此亦丹家真传。

(摘录自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之《辟谷胎息第七讲》回春奇诀(破译十六锭金练法)“回春仙诀”为什么能够迅速的产生神奇效果?虽然,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必须得法,若未得奇法而又想获得奇效,可能吗?而“回春仙诀”乃道家核心奇法之首,堪称“秘中之秘,奇中之奇”,它是历代祖师用来开启人体能量宝藏的金钥匙,修此“仙诀”可快速触动人体关窍,激发潜能,可使人迅速由弱变强,更能快速充实人体三宝(精气神),并可逐步达到: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等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奇迹变化。

“十六锭金”与健身气功

“十六锭金”与健身气功

“十六锭金”与健身气功作者:牛爱军马莉琼来源:《健身气功》2016年第04期“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这十六个字最早见于明朝初年冷谦《修龄要旨·长生一十六字诀》,被称为“十六锭金”。

后世流传有三个版本,文字略有不同。

《养生秘录》曰:“一升便提,气气归脐;一降便咽,水火相见。

”《脉望》曰:“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呼便咽,水火相见。

”但以《修龄要旨》版本最为常见。

冷谦《修龄要指》指出这个妙诀比较实用,随处可行,人人可练,“久久行之,却病延年”:“口中先须漱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满口津生,连连咽下,汩然有声。

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寂地直送至腹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之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

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以意力提起,使归脐,连及夹脊双关肾门一路提上,直至后顶玉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其升而上之,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

一呼一吸,谓之一息。

气既上升,随又似前汩然有声咽下,鼻吸清气,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轻轻提上,与脐相接而上,所谓气气归脐,寿与天齐矣”。

《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第二篇》对此解释说:“一吸入腹,略用意与目力,从阴根提起,纳之于脐。

便提者,提一吸之气,通任脉下半截而纳于脐,所谓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也。

一提即一呼,于一呼之中,略用意与目力,提入督脉,从尾闾通背骨,直至顶门。

……泥丸既通,则咽入任脉之上半截而纳于脐。

便咽之咽,非咽精,亦非咽气。

气从顶门落下喉间,略一纳便归脐矣。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呼一吸之谓息。

呼吸皆归于脐,阴阳固济,所谓水火相见也。

清代乾隆年间徐文弼著《寿世传真》,改编《钟离八段锦法》为《十二段锦》,对其中的“想发火烧身”一动有详细的说明:“心想脐下丹田中,似有热气如火,闭气如忍大便状、将热气运至谷道,即大便处,升上腰间、脊背、后颈、脑后、头顶上,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想是发火烧通身皆热。

中华道统“十六字心传”解析

中华道统“十六字心传”解析

中华道统“十六字心传”解析第一节中华第一帝师广成子养生要诀一、广成子养生要诀传黄帝崆峒问道广成子,广成子传以至道要诀: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年矣,吾形未常衰。

广成子对黄帝的这段话,浓缩了古代养生理论的精华,对中华养生文化具有奠基作用,也是道家内丹修炼的理论源头,后世丹家钻窈冥、守真一、炼纯阳、玄牝门等阴阳颠倒之术皆源于此二、广成子养生要诀解析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精:至道,最根本的修炼之道;至道之精,最根本的修炼之道的精要(包括天地万物的精华)窈窈冥冥:窈,深远、幽静。

冥,幽暗、明之藏;窈窈冥冥,即“皆了无也”,“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天地万物精华及至人得道的精要,就客观地存在于虚寂窈冥之中至道之极,昏昏默默:至道之极:修炼之道所达到的高深玄妙境界昏昏默默:七窍归一,身心物皆空的混沌状态“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本源与宇宙规律,要想得道,就必须进入“昏昏默默”的状态,于“窈窈冥冥”之中方有可寻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无视无听:道之为物乃“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只能感而遂通,故可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抱神,即身心、精气无为合神。

神,指元神元性,谓之“不神之神”。

抱神以静,是指身心清静无为,元神涵虚。

形将自正:形者,精气抱神之凝聚,身心之合也。

自正者,清静为天下正。

无视无听,返身抱神涵虚,自然神清而气正,气正则自然精固形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必静必清:指神必清,心必静。

神未清乃心扰,心未静乃欲牵。

无劳汝形:心静神清,则精纯气旺,身心自安,无劳损之虞无摇汝精:守其神,则精不摇,命本固乃可以长生:长生之道在神气合一,即返观内视,神凝气旺精固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目无所见:大道无形无象,故视之不见。

怎么修“十六锭金”

怎么修“十六锭金”

怎么修“十六锭金”作者:萧志才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2年第3期“十六锭金”是中国道家内丹学基本功法。

现在流传有三个版本,但内容文字略有不同。

为便于大家传授学习研究。

现摘录如下:《赤风髓》曰:“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养生秘录》曰:“一升便提,气气归脐;一降便咽,水火相见。

”《脉望》曰:“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呼便咽,水火相见。

”平时通常流通是《赤风髓》版本:“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这一个版本,共十六个字,脉络比较明显,共分二步操作。

第一步是“一吸便提,气气归脐”。

这八个字主旨是提肛与行气。

双手向上挥动,同步吸气“提肛”,吸气进气流程是归脐(即人体下丹田);第二步操作“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双手挥动,同步吸气“提肛”。

这个“咽”字各有解读,鄙人亮出本门派破释为“叩齿咽津”。

非咽精,非咽气。

是舌触齿根捣海。

津液满口吞下,“水火相见”,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十六锭金”丹家视为“保命诀”。

十六个字珍贵价值赛金。

丹道各门派只在内部能将操作要旨,机理功效向入室弟子传授。

在市面上看,“十六锭金”口诀十六个字知道人较多,但真能熟练地明白操作要旨,以及机理功效全面性,还是不得其门者是多数,仍是一派玄海茫茫。

《黄帝内经》讲:“得其不教,是谓失道。

”1.“十六锭金”第一部分八个字:“一吸便提,气气归脐。

”“一吸便提”四个字比较明白,就是“吸气”同步“提肛”。

关键是“气气归脐”,特别是“归脐”二字有一定玄妙。

“归”字,是讲回归,“一吸”之气要归到何处?明白地讲气要回归到“脐”。

“脐”就是平时讲的人体“肚脐眼”,“肚脐眼”中医称为“神阙穴”。

这个“肚脐眼”有其深邃的玄机。

母亲十月怀胎,胎儿在娘肚里靠脐带随母呼吸而呼吸,所以能活命。

胎儿出生以后剪断脐带,出生孩儿就靠肺呼吸空气而生活。

《杂病源命犀烛》讲:“父母生人受气之初,而得天地灵气,剪断脐带,一点落根元也。

房颤者养生有“三道”

房颤者养生有“三道”

房颤者养生有“三道”
张海澄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年(卷),期】2004()9
【摘要】不论在门诊还是在病房,房颤者都十分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养生问题。

的确,只有通过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日常保健,才能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42-43)
【关键词】房颤;养生;饮食结构;体育运动;心理调节;日常保健
【作者】张海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5
【相关文献】
1.道家气功养生十六字锭金——儒佛道气功养生十六字诀之三 [J],
2.白蒜丝瓜、海鲜粽、烧黄鳝——三道应景创意菜,过一个养生端午节 [J], 海燕的厨房
3.立秋推荐:三道生津润肺养生菜 [J], 海燕的厨房
4.养生三道 [J], 温柏秀
5.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三) 张岱年:贤妻相伴养生有道 [J], 东方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诀破译道家气功养生十六字锭金)))儒佛道气功养生十六字诀之三310028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翁士勋教授/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0。

这道家十六字锭金产生于宋元期间,最早见于明朝初期冷谦5修龄要指#长生一十六字诀6。

从东汉末道家的产生到这十六字锭金的出现,其间一千余年。

道教徒继承道家的/守一0养生理论和方法加以充实和发展,构筑了道家自己的养生理论。

其主要的便是/胎息0说。

道家从产生开始就把儒佛一些修炼的方法融合在自己的修持方法中,通过精气神的论述,用自己的宗教宗旨,加上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进行包装修饰,一些叙述多用隐语,善作比喻,什么玄机奥语,更显得神秘。

经过几百年的奋斗,道家的十六字锭金终于勇敢地以非常精炼、明白的语言,摒弃了道家养生理论中的宗教神秘色彩,加以归纳概括,而显露出其原始简易质朴的本来面目,这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对道家十六字锭金有两种带有代表性的解说。

托尹真人之名,说此/乃仙家保命十六字诀,以其珍贵,故名十六锭金。

是言一吸一呼,通任督二脉而归于脐也0。

讲究气贯丹田的作用。

5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第二篇6以内丹术理论对此解释说:/一吸入腹,略用意与目力,从阴根提起,纳之于脐。

便提者,提一吸之气,通任脉下半截而纳于脐,所谓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也。

一提即一呼,于一呼之中,略用意与目力,提入督脉,从尾闾通背骨,直至顶门。

,,泥丸既通,则咽入任脉之上半截而纳于脐。

便咽之咽,非咽精,亦非咽气。

气从顶门落下喉间,略一纳便归脐矣。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呼一吸之谓息。

呼吸皆归于脐,阴阳固济,所谓水火相见也。

,,归脐,则归丹田矣。

未生时胎息于此,仙家炼丹亦于此,实为气之橐龠,一身之太极也。

任督脉通,水火交脐,每一呼吸,周身灌输,病何自而生哉0。

明朝养生家冷谦在5修龄要指6中对此的解说有不同,很实在,称此十六字锭金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0,/乃至简至易之妙诀也0。

他指出这个妙诀比较实用,随处可行,人人可练,/久久行之,却病延年0。

并通俗地介绍了修炼方法。

今录于下:/口中先须漱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满口津生,连连咽下,汩然有声。

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会及心目,寂地直送至腹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之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

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以意力提起,使归脐,#99#连及夹脊双关肾门一路提上,直至后顶玉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其升而上之,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

一呼一吸,谓之一息。

气既上升,随又似前汩然有声咽下,鼻吸清气,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轻轻提上,与脐相接而上,所谓气气归脐,寿与天齐矣0。

5修龄要指6作者点明了道家十六字妙诀的真谛,强调了道家养生法中以咽津养生的重要性,非常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水火相见0的真实意义。

这一说法得到了后世养生家们的认可。

清#汪昂以医家的眼力把冷谦对这十六字妙诀的解说转载在自己辑录的5勿药元诠6中。

道家的十六字锭金,其内容主要是:第一,胎息功夫;第二,咽津功用。

此两个方面就是道家从神仙方士处接收并改造了的/胎息0与/胎食0。

胎息功夫所谓/胎息0、/胎食0,最早明确的记载见于5后汉书#方术列传6:方士王真/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0。

唐#李贤注引5汉武内传6说:/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0。

从现有资料看,胎息最早发源于5老子6:/专气致柔,能婴儿乎?05庄子#在宥6中还讲到广成子传授/至道0功夫:/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0唐#成玄英疏:/保恬淡一心,处中和妙道,摄卫修身,虽有寿老之年,终无衰老之日。

0在5庄子#大宗师6中,庄子还谈及/古之真人,,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05老子6、5庄子6在修道养寿中强调/守一0。

这在后世道家修炼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养生理论。

在5太平经6中就较详细地作了记述,据不完全统计,讲到/守一0的,竟达76处之多。

5道枢#卷三十五6:/至游子曰:抱元守一,乃养生之至要也。

0道教徒继承了道家的吐纳守一养生理论,并吸收了儒佛静坐禅定方法,给予总结、发展,成为道家养生法中的/保留节目0。

儒家静坐、佛家禅定、道家胎息成为传统养生学中名称不一、内容大同小异的养生法。

苏轼谈及养生时说:/养生之方,以胎息为本。

0(见5寄子由三法6)胎息,又称/内呼吸0,是指不用口鼻而以脐带仿效胎儿之呼吸的一种呼吸法。

明代医学家万全在其5养生四要#卷二6中说:/养生之诀云,调息要调真息。

调真息者,胎息也。

儿在胎中,无吸无呼,气自转运。

养生者呼吸绵绵,如儿在胎之时,故曰胎息。

0明#袁黄5摄生三要6说:/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然后不用鼻口,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

0晋朝道士葛洪在5抱朴子#内篇#凝滞6中说:/行气有数法焉,,,其大要者胎息而已。

0较早提出#100##5气功6杂志#胎息概念。

他还具体地介绍了胎息的修炼方法:/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

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0。

/胎息0历来受到养生家的重视。

仅5通志#艺文志6就著录了胎息专著有30部之多。

在5道藏#洞神部#方法类6中5诸真圣胎神用诀6一书就广集29家的胎息法。

5云笈七签6中也有多种胎息法。

产生于魏晋时期的5胎息经6:/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0此经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概括了胎息的原理和修炼要领。

历来受到养生家的推崇。

今存幻真先生注本为较早的注本,也最通行。

胎息法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出于宗教的需要,道教徒往往把胎息养生法进行宗教包装,使之神秘化。

如果我们剥去其神秘的宗教外衣,就容易发现,后来道教徒极力渲染的内丹术,实际上就是/胎息0这种行气法的嬗变。

故5道枢#卷三十五6说:/内丹之要在乎存其心养其气而已0。

自从道士陈抟提出太极图之说以后,道家养生家便把内丹术充塞在太极图中,构筑自己的理论图式,以太极图来显示内丹修炼模式,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全过程。

金元时的全真教创始人王说:/学道无他,在于养气,心液下降,肾气上腾,至脾元,氤氲不散,则丹聚矣。

0(李晔5六砚斋二笔6,见5茶香室三钞#卷十八6引)王之后马丹阳也忠实地执行其师的主张,宣扬静心养气的内丹术。

他说: /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

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

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

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0(5马丹阳道行碑6,转引自陈垣5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6)。

说到底,道家养生法中最具养生价值的就是养气和咽津。

所以唐#幻真先生5胎息铭6说:/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

戒于喧杂,忌以腥膻。

假名胎息,实曰内丹。

非只治病,决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0明#王文禄的5胎息经疏6云:/此胎息铭也,调气咽津以补中宫元气,每时三咽,子时咽之尤养生0。

咽津功用咽津养生在我国历史较悠久。

古人称之为/胎食0的,指的就是咽津。

5汉武#2000年第21卷第3期##101#内传6说:/习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

0历代医家认识到口中津液是大有益于人体健康和长寿的宝贵物质,应该咽下。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5千金要方#卷二十七6中说:/玉泉者,口中唾也。

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

0传统医学有关咽津养生的论述不少。

5灵枢#天年6、5素问#刺法论6等都讲到/津液布扬0、/饵吞下津0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和咽津的方法。

先秦5子华子#北官意问第九6讲到:/荣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久长而不弊。

0 1973年底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5天下至道谈6,其中阐述房中养生的/八益0,就谈及/吞服津液0的养生功能。

这些都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人体内唾液的功用,这与现代科学的研究论述是一致的。

道家养生家对练功过程中产生的唾液,称之为/金液还丹0,要/淙淙咽归丹田0(见元#陈致虚5金丹大要6)。

这种唾液有许多好听的名称:金浆玉醴、灵液、神水、醴泉、金津、玉液、金醴、玉津、玉池清水、玉浆、舌下泉等等。

古人认为吞服这种津液有益于养生保健。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5本草纲目#卷五十二6中,对/口津唾0作了如下的说明:/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

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

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

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

人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若久唾,则损精气,成肺病,皮肤枯涸。

故曰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0。

咽津养生既有悠久历史,同时也符合现代科学。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唾液其成分除了水分之外,还含有淀粉酶、溶菌酶、粘液蛋白、氨基酸以及少量钠、钙等多种物质,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有利于消化、养生、强身。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唾液有消毒、解毒、抗癌和杀灭艾滋病毒的作用。

我国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咽津养生。

道教徒较早地注意到咽津的养生功能。

晋朝5黄庭内景经6多处讲到唾液的功能。

5黄庭内景经#口为章第三6讲到/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0。

此五句意思是说,口是产生唾液的地方,漱咽唾液,能使病害不染身,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关于咽津养生具体方法,在历代一些养生导引著作中都有叙述。

5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6中记载5八段锦导引法6就记有咽津方法:/赤龙搅水津,漱津三十八,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0清#尤乘5寿世青编#十二段锦动功6说,咽津/将舌舐上腭,久则津生满口,便当咽之,咽下然有声,使灌溉五脏,降火甚捷,咽数以多为妙0。

现代有一种/搅海咽津0的健身法就是利用咽津以治病健身。

#102##5气功6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