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诊断标准201291123581893

合集下载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判定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判定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判定(一)疑似病例:1、居住于流行地区,或曾去过流行地区有被蚊虫叮咬史,起病急骤、高热、头痛、眼球痛、肌肉与关节疼痛、鼻衄、出疹、淋巴结肿大者。

2、出疹为斑疹,一般在发热4—5天热退再起时出现,分布于躯干、面部和四肢,随体温下降皮疹消失。

少数病例可有烦躁,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等中枢神经症状。

3、高热下降而皮肤出现瘀点、瘀斑、或有注射部位局部出血,胃肠道出血等自发出血、血压下降者。

(二)确诊病例1.居住于流行地区,或曾去过流行地区,5—9天前有被蚊虫叮咬史。

2.束膊试验阳性,自发性出血。

3.脉愽微弱,出现休克。

4.病毒分离阳性,并鉴定为登革热病毒。

5.血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6.恢复期血液IgG抗体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者。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1与2或1与2与3。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4或5或6。

三、治疗原则及方法1、治疗原则:对症治疗,发热期卧床休息,蚊帐隔离。

高热、食欲不振和呕吐引起脱水,应口服补液,必要时可静脉输液。

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和使用解热止痛药,醋氨酚,忌用阿斯匹林。

重度烦躁不安者可用镇静剂,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

2、治疗方法高热使用解热止痛药醋氨酚口服,成人:0.25—0.5g/次,每日3—4次。

儿童0.2g/次,每日3—4次。

重度烦躁还不安者可用镇静剂水合氯醛口服(10%溶液),成人剂量:催眠5—10ml/次,睡前服;儿童剂量镇静:4—10mg/kg/次,催眠:10—15mg/kg/次睡前服。

水合氯醛灌肠(10%溶液)抗惊厥成人量:10—20ml/次;儿童用于镇静剂量:4—10mg/kg/次,抗惊厥量:1ml/岁,极量10ml/日。

严重脱水伴酸中毒者,静脉补液所用的液体量和组成与腹泻中度脱水相同,采用平衡盐液和5%葡萄糖生理盐水加碳酸氢钠,补液须适量,避免过量引起心力衰竭。

2。

关于登革热的实验室确诊标准

关于登革热的实验室确诊标准

关于登革热的实验室确诊标准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在一些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登革热的确诊标准成为了研究和控制该疾病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理解关于登革热的实验室确诊标准,我们需要从浅入深,逐步探讨这一主题。

一、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和病原检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和出血症状。

这些症状与许多其他传染病相似,因此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实验室确诊则可以通过检测病毒RNA、抗体或抗原来进行判断。

二、实验室确诊标准的变化和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登革热的实验室确诊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最初主要依靠病毒RNA的检测,而现在也会结合抗体及抗原等进行综合判断。

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也在不断调整确诊标准,以提高对登革热的准确诊断。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登革热的实验室确诊标准,我认为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对于该疾病的确诊标准也应该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更新。

特别是在一些疫情高发地区,准确的确诊标准能够更好地指导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

我也认为在完善确诊标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健康需求。

关于登革热的实验室确诊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议题。

通过深入了解登革热的临床表现、病原检测和确诊标准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主题。

个人观点和理解也能够为该议题的研究和讨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希望我们能够在不断探索中,加深对于登革热的了解,并为控制该疾病做出更多的贡献。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在一些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登革热的确诊标准成为了研究和控制该疾病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理解关于登革热的实验室确诊标准,我们需要从浅入深,逐步探讨这一主题。

一、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和病原检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和出血症状。

这些症状与许多其他传染病相似,因此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登革热(Dengue 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

DEV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DHF) 两种不同临床类型。

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

登革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血浆外渗,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

伴有休克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近几年来,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DHF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原学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共有四种血清型(DEN-1, DEN-2, DEN-3和DEN-4)和多种生物型。

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直径约30 nm,由单股正链RNA与壳蛋白C构成,外包一层厚约10nm的脂质包膜,包含膜蛋白E和膜蛋白M。

RNA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约含11000个核苷酸序列,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7和非结构蛋白。

结构蛋白包括核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M。

包膜蛋白E诱导生成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

抗E的抗体具有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

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

登革病毒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近,4个血清型可与其他B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登革病毒不耐热,60度30min,100度2min均可使之灭活,但可耐用低温及干燥,对寒冷的低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

登革热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登革热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诚信为本 敬业为民
重症登革热
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同登革热 发热数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快速进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退热或许
就是重症的开始!) 死亡率较普通登革热大幅增高 重症登革热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 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 增强病毒对靶细胞的吸附 • 免疫细胞过度释放促炎细胞因子 •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损伤靶细胞
诚信为本 敬业为民
(二)临床表现
1、 急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 正常,1-3 天后再度上升,呈双峰或马鞍热型。 2、三痛:头痛、眼球后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 3、皮疹:病程第 3~7 天出现,多有痒感 4、出血:可出现不同程度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束 臂试验阳性。 5、乏力;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6、浅表淋巴结肿大
1、登革热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做出登革热 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 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1)疑似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 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
诚信为本 敬业为民
(二)实验室检查
4、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可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标本送检。有病原 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送 指定机构检测。
急性发热期可应用登革热抗原(NS1) 检测及病毒核酸检测进行早期诊断,有条件进行病毒分离。 初次感染患 者,发病后3~5天可检出IgM抗体,发病2周后达到高峰,可维持2~3月; 发病1周后可检出IgG抗体,IgG抗体可维持数年甚至终生;发病1周内, 在患者血清中检出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提示二次感染,也可结合捕获法检测的 IgM/IgG抗体比值进行综合判断。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一、引言重症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由登革热病毒引起。

该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可导致高热、疼痛、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休克、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重症登革热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二、诊断标准1. 患者出现登革热病毒症状,如高热(体温≥39℃)、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等)。

2. 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血压下降、四肢冰冷、意识模糊等)、器官衰竭(如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功能衰竭)。

3.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超过登革热病毒感染的一级标准,如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出血加重、出现其他系统的并发症等。

4. 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提示登革热病毒阳性,如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抗体阳性等。

5.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登革热病毒感染相符,如有上述症状和体征,且无其他病因可以解释。

三、注意事项1.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 对于疑似重症登革热患者,应尽早进行血液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登革热病毒。

3. 确诊为重症登革热后,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4. 对于疑似或确诊为重症登革热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四、总结重症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需要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诊断标准包括患者出现登革热病毒症状、严重的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超过一级标准、血液检测结果提示登革热病毒阳性以及症状和体征与登革热病毒感染相符。

对于疑似或确诊为重症登革热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并尽早进行治疗。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登革热是一种传染病,主要由登革病毒引起。

该病通常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主要影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登革热的诊断和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诊断标准:1.病史:登革热患者通常具有近期去过疫区或病毒流行区的旅行史,或者居住在这些地区。

此外,患者通常有发热、头疼、肌肉酸痛等症状。

2.体检:登革热患者往往出现皮肤瘀点、出血现象,例如皮肤出血点、黏膜瘀点和鼻出血等。

他们也可能出现头痛、关节痛、眼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胃肠症状等。

3.实验室检查:登革病毒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例如血糖和血小板计数等。

同时,应对患者的补液、血小板输注以及肝素等抗凝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处理原则:1.管理症状:登革热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例如退烧药的使用、止痛药的使用以及抗过敏药的使用等。

此外,应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等类似化合物的制剂。

2.避免并发症:登革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运动和休息等方面的安排,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定期测量体温、血小板计数和其他体征可以帮助确定病情发展。

3.加强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登革热患者的症状及疼痛。

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挥作用:一是促使免疫系统进一步应对病毒侵入;二是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病毒生长。

总之,登革热的处理需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严格的管理。

机关单位和个人应该加强预防意识,避免进入疫区或者居住在疫区,提高自我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对于已经感染疫病的患者,我们应该及时进行诊治,保持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卫生,从而避免疫情蔓延,阻断疫情传播路径。

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下是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 诊断标准:
- 临床症状: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皮疹、出血等。

- 实验室检测:通过血液、尿液或病毒分离进行病毒检测,以确认登革病毒感染。

2. 处理原则:
- 对于轻型非出血症状的患者:提供支持性治疗,包括足够的休息、饮水、退热药物(如扑热息痛)等。

- 对于重型出血症状的患者:应住院治疗,及时纠正体液失衡、控制出血、维持稳定的血压,必要时提供血液或血浆制品。

- 注意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出血情况和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避免非甾体抗炎药和阿司匹林等血小板凝聚抑制剂,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 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加强监护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登革热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登革热诊断标准

登革热诊断标准

登革热诊断标准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两个方面:
1. 临床症状:患者在发病期间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 高热(达到或超过39°C)
- 头痛、眼眶痛、关节痛、肌肉痛
- 皮疹,多为弥漫性皮疹,常伴有瘙痒
- 鼻出血或牙龈出血
- 淋巴结肿大
- 腹痛、呕吐、腹泻
- 疲劳、乏力
- 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慌、低血压等
2.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进一步确认诊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 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RNA或DNA的存在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登革热病毒抗体
- 血液细胞计数: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是否减少
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做出登革热的诊断。

同时,应与其他热带病毒感染进行鉴别诊断,如寨卡病毒感染、黄热病、乌干达克里米亚出血热等。

因此,如果怀疑患有登革热,建议就诊专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确诊。

登革热基本知识

登革热基本知识

登革热基本知识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

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

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

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

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

登革热的预防接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能用于疫区。

病原登革病毒属披盖病毒科(Togavirus)黄病毒属(Flavirus),包括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

各型都能引起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

各型间免疫保护不明显。

临床症状本病感染潜伏期为2~15天,平均5~6天,通常3~5天,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

(一)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 (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个临床型。

1.登革热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典型或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为轻型登革热。

病死率极低。

2.登革出血热有典型登革热表现,2~4病日内四肢、腋窝、粘膜及面部可见散在出血点,迅即融合成淤斑。

病情进展中有鼻腔、牙龈、消化道、泌尿道或1子宫等任何一个以上器官的较大量出血,常见肝肿大,血球容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低于100×109 /L者。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定本标准。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登革热(DF)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诊断、治疗登革热病例及预防控制登革热疫情。

2诊断原则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进行临床诊断,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

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或15d内去过流行区,发病前5~9 d曾有被蚊虫叮咬史。

3.2临床表现3.2.1突然起病。

畏寒、发热(24~36 h内达39~40℃。

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3.2.2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2.3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3.2.4表浅淋巴结肿大。

3.2.5皮疹:于病程5~7 d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皮下出血点等。

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 d~5 d.3.2.6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3.2.7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 d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3.2.8多器官大量出血。

3.2.9肝肿大。

3.2.10伴有休克。

3.3实验室检查3.3.1末梢血检查:血小板减少(低子100×109/L)。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和单孩细胞分类计数相对增多。

3.3.2血红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

3.3.3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见附录A)。

3.3.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见附录A)。

3.3.5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见附录A)。

3.3.6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浆,血细胞层或尸解脏器中分离到DV或检测到DV抗原(见附录B)。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由于登革病毒必须依赖蚊虫传播,因此在自然情况下,人类皮肤即是其唯一进入人体内的关口。

当蚊虫的口器穿入皮肤,病毒即释放至叮咬处,再进入淋巴或血流。

所以登革病毒进入人体后,进行复制的第一站应是皮肤。

皮肤中最早被感染的则是皮肤的树状细胞,树状细胞由骨髓生成,存在于周边血液及淋巴器官内,约占所有单核球的1%左右,能呈现抗原以促成初期免疫反应。

其次是皮肤组织内的巨噬细胞(朗格汉细胞)或淋巴球。

树状细胞及巨噬细胞虽然具有促成免疫反应的功能,实际上也是病毒增殖的场所。

被感染病毒的白血球,沿循环系统散布至淋巴、肝、脾等处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然后在人体内再大量复制。

因此在宿主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产生大量病毒颗粒,此段过程称为宿主的病毒血期,通常始于临床症状出现前二天,而止于症状出现后五天左右。

从病毒进入患者体内,到出现临床症状约需五至八天,症状通常可持续五至六天。

罹患登革热的初期症状苞括发烧、头痛、恶心等,后期症状则有关节及肌肉疼痛、出红疹,严重者甚至出血、休克或死亡。

和许多其它由节肢动物为传媒的病毒感染情形相似,有相当高比例的被感染者仅有初期症状,甚至呈现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当患者的血液出现足量的中和抗体时,病毒逐渐被清除殆尽,患者亦进入康复期。

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在人体内可长期存在,因此患者对同一血清型的病毒有终身免疫能力。

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症候群)除了会出现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外,因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在发病后三至七天血浆大量渗出、血小板遽减,死亡率高达5~15%.从组织学的观察,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组成血管壁)并未被破坏,因此患者的内出血现象,可能是由于凝血功能异常所造成,而非血管结构受损所致。

至于引起疾病的确切原因目前仍无定论,但可能和不同血清型的二次感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是所感染病毒品系的毒力强弱有关。

登革热的流行通常与病媒蚊孳生关系密切,而蚊子传播登革热的机制十分复杂,然就生物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倒是个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

描述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描述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描述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肤疹以及乏力等。

在一些病例中,登革热可能进展为重症登革热,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并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准确诊断并及早处理重症登革热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一、发热史重症登革热的诊断需要患者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或急性期热退后再度发热。

二、出血倾向有以下一项或以上症状之一: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子宫出血、尿道出血等。

三、血小板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低于10万/mm³,或比背景参照范围低75%以及低于以往记录。

四、器官损害具备以下任一项或以上表现:肝功能异常(严重黄疸、ALT >1000IU/L)、肾功能异常(代谢性酸中毒、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心脏功能异常(心动过速、低血压、颤搐)、神经系统异常(訞能综合征、疾病冬眠状态、癫痫等)。

五、胸腔积液或内脏水肿胸部X线检查显示胸腔积液或超声检查显示腹腔积液,或临床表现有肺水肿、脑水肿、心包炎等。

六、病情突变曾出现以下病情变化之一:重症血小板下降伴有大出血、器官功能破坏迅速恶化、心脏或呼吸衰竭、低血压。

七、其他患者具备以下症状之一或以上:持续呕吐、腹痛、充血眼结膜、黄疸。

综上所述,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可以根据发热史、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下降、器官损害、胸腔积液或内脏水肿、病情突变以及其他症状进行评估。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减少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因此,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诊断标准判断是否患有重症登革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公众也应加强登革热的预防措施,如避免蚊虫叮咬、保持清洁卫生、采取有效的蚊虫防护措施等,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登革热诊断标准

登革热诊断标准

登革热诊断标准
佚名
【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
【年(卷),期】2006(5)5
【摘要】2006年8月份以来,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生本地登革热多点暴发疫情。

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报告,截至9月5日,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47例。

为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传入和蔓延,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现将登革热诊断标准摘登如下。

【总页数】1页(P3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8
【相关文献】
1.登革热暴发流行后期广州市居民对登革热的认知水平与相关信息需求的分析 [J], 刘维斯;秦鹏哲;蔡文锋
2.从2014年广州登革热诊疗实践谈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体会 [J], 李际强;谷孝芝;刘云涛;张忠德
3.登革热诊断标准 [J],
4.登革热病人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症登革热的危险因素分析 [J], 黄晓梅;唐万娜;郭伟鸿;何桦;莫泽珣;赵子文;魏树全
5.登革热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Ⅰ)——兼评Newton的登革热传播模型 [J], 吴开录;吴开琛;陈文江;赵治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革热诊断标准(WS 216-2008)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
1.1.1 发病前14d 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

1.1.2 居住场所或工作场所周围(如半径100m 范围)1 个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

1.2 临床表现
1.2.1 急性起病,发热(24h~36h 内达39℃~40℃,少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
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

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1.2.2 皮疹:于病程第5~7 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针尖样
出血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等。

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

持续3d~5d。

1.2.3 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第5~8 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
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1.2.4 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出血,或颅内出血。

1.2.5 肝肿大,胸腹腔积液。

1.2.6 皮肤湿冷、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和脉压小于20mmHg
(2.7kPa)及血压测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

1.3 实验室检查
1.3.1 白细胞计数减少。

1.3.2 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

1.3.3 血液浓缩,如血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经扩容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较基线水平下降20%以上;低白蛋白血症等。

1.3.4 单份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或IgM 抗体阳性。

1.3.5 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1.3.6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 4 倍及以上增长。

1.3.7 应用RT-PCR 或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2 诊断原则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 诊断
3.1 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3.1.1 具备1.1.1,同时具备1.2.1。

3.1.2 无1.1,但同时具备1.2.1、1.3.1 和1.3.2。

3.2 临床诊断病例
3.2.1 登革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3.2.1.1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1.1.2、1.3.1 和1.3.2。

3.2.1.2 3.1.2 同时具备1.3.4。

3.2.2 登革出血热(DHF)
登革热(3.2.1),同时具备1.3.2、1.3.3 和1.2.3~1.2.5 之一。

3.2.3 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3.2.2)同时具备1.2.6。

3.3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3.2)具备1.3.5、1.3.6、1.3.7 之任一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