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 第六章 泌尿系统
第六章泌尿系统【学习目标】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概况;2.了解肾的形态、位置和结构、肾的血管;3.掌握肾单位的微细结构;4.了解球旁细胞、致密斑和滤过屏障;5.了解输尿管道的结构;6.了解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概述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图6—1)。
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无机盐及多余的水分等,由循环系统运送至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再经输尿管运送至膀胱储存,最后通过尿道将尿排出体外。
尿的质和量经常随着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如水、盐、电解质、尿素、尿酸、肌酐等)而发生变化。
如果肾脏的功能发生障碍,代谢产物蓄积于体液中,影响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严重时可出现尿毒症,危及生命。
泌尿系统是人体代谢产物最重要的排泄途径,维持体内体液的恒定和酸碱平衡。
第二节肾一、肾的形态和位置肾kidney 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
前后稍扁,左、右各一,形似蚕豆,新鲜肾呈红褐色,每侧肾约重120-150g 。
肾可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两缘,前后两面。
外缘凸突,内缘中部凹陷,凹陷处称肾门,此处有输尿管和血管出入。
正常人的肾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柱两旁,紧贴腹后壁。
两肾上端稍靠近,下端较分开。
左肾上端平第十一胸椎下缘,下端平第二腰椎体下缘;右肾比左肾稍低,上端平第十二胸椎,下端平第三腰椎。
肾门约平或稍低于第一腰椎体(图6—2)。
肾的周围有脂肪包裹。
肾的上方有肾上腺,肾上腺是内分泌腺。
肾正常位置的保持,主要靠肾筋膜、肾脂肪及其邻近器官来固定。
二、肾的结构(一)肾的大体构造在肾的冠状切面上,可见肾的实质和肾窦,肾实质分为肾皮质renal cortex 和肾髓质renal medulla 两部分。
肾皮质主要位于浅层,富有血管,新鲜时呈红褐色;皮质深入髓质的部分称肾柱。
肾髓质位于皮质深部,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锥体内血管较少,主要含有许多小管道,故较致密而有条纹。
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钝圆,朝向肾窦,称肾乳头。
每肾平均约有12个肾乳头。
爱爱医资源泌尿系统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案全集
爱爱医资源-泌尿系统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案全集第一章:泌尿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和结构。
3. 了解泌尿系统的重要性和相关疾病。
教学内容:1.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 泌尿系统的功能:排泄废物、调节体液平衡和血压、产生尿液等。
3. 泌尿系统的重要性和相关疾病:肾炎、肾结石、尿道炎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案例。
教学资源:1. 泌尿系统示意图。
2. 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案例资料。
教学活动:1. 引入泌尿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分析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案例。
4. 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泌尿系统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认识。
第二章:肾脏解剖学教学目标:1. 理解肾脏的形态和结构。
2. 掌握肾脏的主要功能和机制。
3. 了解肾脏的血液供应和尿液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1. 肾脏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形状。
2. 肾脏的结构:皮质、髓质和肾盂。
3. 肾脏的功能:过滤血液、调节血压和体液平衡、排泄废物等。
4. 肾脏的血液供应和尿液形成过程:肾小球、肾小管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肾脏的形态和结构。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肾脏功能的讨论。
教学资源:1. 肾脏解剖图示。
2. 肾脏功能的相关实验资料。
教学活动:1. 引入肾脏的形态和结构。
2. 讲解肾脏的形态和结构。
3. 引导学生讨论肾脏的功能和机制。
4. 分析肾脏的血液供应和尿液形成过程。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肾脏形态和结构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肾脏功能实验的分析和理解。
第三章:输尿管解剖学教学目标:1. 理解输尿管的位置和结构。
2. 掌握输尿管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了解输尿管的重要性和相关疾病。
教学内容:1. 输尿管的位置:位于腹膜后,连接肾脏和膀胱。
人体解剖学第六章泌尿系统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合理用药,避免药物对泌尿系统的损害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注意药物副作用
了解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 馈。
泌尿系统的位置与毗邻
位置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输尿 管沿腹膜后壁下行至盆腔,膀胱 位于盆腔内,尿道起始于膀胱颈 部,终于尿道外口。
毗邻
肾脏与肝脏、脾脏、胃等器官相 邻,输尿管与卵巢、子宫等器官 相邻,膀胱与直肠、子宫等器官 相邻。
泌尿系统的生理意义
01
02
03
04
维持内环境稳定
通过排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保证内环境的稳定。
05 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与诊 断方法
尿液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
通过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等物理性质进行检测, 可以初步判断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尿沉渣检查
通过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进 行显微镜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疾病。
尿蛋白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判断肾脏的滤过功能是否正常, 有助于诊断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肾脏的生理功能
排泄功能
通过生成尿液排出体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调节水、电解质以及酸 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肾脏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等,参与 调节血压、红细胞生成和钙磷代谢等生理过程。
03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构 与功能
泌尿系统-人体解剖学
二、输尿管的狭窄
上狭窄:起始处 中狭窄:入盆处(与髂血管交叉处) 下狭窄:壁内部 输尿管结石易嵌顿于狭窄处。
3 第三节 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
二、膀胱的位置与毗邻
三、膀胱的内面结构
四、膀胱的微细结构
二、膀胱的形态
➢ 膀胱尖 ➢ 膀胱底 ➢ 膀胱体 ➢ 膀胱颈
二、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成人的膀胱位于盆腔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
泌尿 小管
肾单位
肾小体
血管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肾小管 细段
集合小管
远端小管
弓形集合管 直集合管 乳头管
曲部 直部
髓袢 直部
曲部
(一)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浅表(85%)、髓旁(15%)
肾小体
位于肾皮质,呈球形 由血管球与肾小囊组成 滤过血浆形成原尿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四、肾的剖面结构
肾皮质(肾柱) 肾实质
肾髓质-肾锥体、肾乳头 肾小盏 肾窦 肾大盏 肾盂 输尿管
五、肾动脉和肾段
腹主动脉(第1-2腰椎间盘)→肾动脉(肾门)→前支(4个分支)、后支→肾实质 肾段动脉、肾段(肾部分切除)、乏血管带 5个肾段: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
肾移植
六、肾的微细结构(肾实质)
肾区
肾门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内, 又称肾区,又称脊肋角或肋脊角。
肾的毗邻
左肾 右肾
上端 肾上腺
前面
上部:胃底 中部:胰尾、脾血管 下部:空肠、结肠左曲
上部:肝 内侧缘:十二指肠降部 下部:结肠右曲
后面
上1/3:膈
下2/3:腰大肌、 腰方肌、 腹源自肌三、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 纤维囊 脂肪囊(肾囊封闭) 肾筋膜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件—泌尿系统
主讲人:XXX
主要内容
1
肾
2
输尿管
3
膀胱
4
尿道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 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如 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产 生和排出尿液,借以清除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 产生的废物、多余的水分 和无机盐等,调节电解质 平衡和维持机体内、外环 境的相对稳定。
骶髂关节前方下行达坐骨棘水平。输尿管在盆腔内的行程男女有差异。 男性输尿管行经膀胱底处,走在输精管的后方并与之交叉;女性输尿 管行经子宫颈外侧约2 cm处,绕过子宫动脉后下方并与之交叉 。
3.输尿管壁内部
输尿管壁内部是输尿管斜行穿膀胱壁的部分,长约1.5 cm。当 膀胱充盈时,膀胱内压力升高引起壁内部管腔闭合,可阻止尿液由膀 胱向输尿管返流。
二、输尿管的狭窄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其中上狭窄位于 肾盂、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小骨盆上 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下狭窄为输尿管 壁内部。以上狭窄处是输尿管结石易于嵌顿 的部位。
一、膀胱的形态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可分 为尖、底、体和颈4部分,各部间无 明显界限,如图所示。膀胱尖细小, 朝向前上方;膀胱底近似三角形,朝 向后下方;膀胱尖与膀胱底间的部分 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 内有尿道内口与尿道相接。膀胱充盈 时呈卵圆形。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略呈“八”字形排列,属于腹 膜外位器官。两肾的位置并不对称,右肾受肝的影响,比左肾约低 半个椎体。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 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
第一节 肾
三、肾的被膜
2.脂肪囊 脂肪囊为包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组织层,并经肾门延伸至肾
人体解剖学中的泌尿系统结构知识点
肾小囊
收集肾小球过滤的尿液 ,并将其输送至肾小管
。
肾小管
重吸收尿液中的有用物 质,如葡萄糖、氨基酸 等,同时分泌一些物质
进入尿液。
0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大约在第 12肋骨和第3腰椎之间。
肾脏呈蚕豆形,分为内侧和外侧 ,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组成,肾 皮质位于肾实质表面,肾髓质位
泌尿系统结构知识点
目录
Contents
• 泌尿系统的概述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 输尿管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膀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尿道和尿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01 泌尿系统的概述
泌尿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负 责生成尿液并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 水分。
功能
以尿液的形式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有害物质和多余的电解质,维持体液 平衡和酸碱平衡,同时还可以调节血 压和保护肾脏功能。
01
02
03
储存尿液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尿 液,当尿液在肾脏产生后 ,通过输尿管流入膀胱进 行储存。
控制排尿
膀胱能够通过平滑肌纤维 的收缩和舒张,控制尿液 的流动和排放,以适应不 同的生理需求。
维持酸碱平衡
膀胱能够吸收尿液中的水 分和盐分,维持人体的酸 碱平衡和水分平衡。
05 尿道和尿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对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 用。
03 输尿管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输尿管的解剖结构
输尿管位于腹膜后, 起自肾盂,终止于膀 胱三角区。
输尿管全长20-30厘 米,直径约0.5-1厘 米。
输尿管分为三段:腰 部、盆部和壁内部。
输尿管的组织结构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泌尿系统
女性尿道特点 短、宽、直
泌尿系统--肾
肾的毗邻(1)
2、毗邻
上面 肾上腺
后面
上1/3 膈
腰大肌 下2/3 腰方肌
腹横肌
泌尿系统--肾
肾的前毗面邻(2)
右肾
十二指肠降部 肝
结肠肝曲
左肾
胃底后面 胰尾 空肠 结肠脾曲
肾 肾皮质 肾柱
实
质
肾髓质 肾锥体
肾乳头
乳头孔
肾小盏、肾大盏、肾盂
肾柱
泌尿系统--输尿管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1)
三狭窄
1.输尿管起始处 2.越过髂血管处 3.穿膀胱壁处
泌尿系统--输尿管
输尿管(3)
泌尿系统--膀胱
第三节 膀 胱
一、形态
(分部)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颈
泌尿系统--膀胱
系统解剖学 内脏学
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泌尿系统
绪论
绪论
一、组成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二、功能
排泄 调节 内分泌
泌尿系统--肾
第一节 肾
肾的形态(1)
一、形态:
蚕豆形 内侧缘
肾门 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泌尿系统--肾
肾的位置(1)
二、位置和毗邻
1、位置:
脊柱两侧 腹后壁上部 腹膜后间隙内
泌尿系统--肾
肾的位置(1)
二、位置和毗邻
1、位置:
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泌尿系统--肾
肾的位置(1)
二、位置和毗邻
1、位置:
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上部 左肾后面中部
肾门:位于L1平面
肾区:竖脊肌与第12肋的夹角 (肾区叩击痛)
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PPT课件
粪便是代谢产物吗?
泌尿系统
XXX教研室
XXX
电话:……
微信:……
泌尿系统组成
• 肾——— 生成尿液
• 输尿管— 输送尿液
• 膀胱—— 储存尿液
• 尿道—— 排出尿液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的功能
• 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系统
•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肾功能衰竭
第四节 尿道
“排水管”
女性尿道
• 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末端开口
于阴道前庭。在尿道下端有尿道
旁腺,其导管开口于尿道周围,
发生感染时可形成囊肿压迫尿道
• 特点:较男性尿道短、宽、直,
仅有排尿功能
如果肾功能衰
竭,出现少尿
或无尿,代谢
产物和有害物
质积聚于体内,
导致尿毒症
案 例
患者男,29岁。 间断性恶
心伴双下肢浮肿两月
实验室检查: 尿素氮
55.99(2.5-7.14)、肌酐
1749(70-106)、尿酸541
(200-400)、尿常规尿蛋白
++、红细胞++
入院诊断:尿毒症(晚期)
你认识的人中有尿毒症患者吗?
肾周间隙:肾前、后筋膜之间
✓ 肾周间隙积液时,可向下流到盆
腔,也可扩散至对侧
✓ 肾下垂、游走肾
五、肾的异常与畸形
马蹄肾
多囊肾
交叉异位肾
异位肾
了解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
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
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潘殿兴第5章泌尿系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然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后,再经尿道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对维持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第一节肾一、肾形态肾为成为的实质性器官,形如蚕豆,左、右各一,新鲜时呈红褐色。
肾表面光滑,可分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称肾门为肾血管。
神经。
淋巴管。
肾盂。
出入门户。
肾长8-----14cm宽5-----7cm厚3----5cm重134------148g。
外侧两缘。
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前面较隆凸,朝向前外侧,后面较平坦,紧贴腹后壁。
二、肾位置与毗邻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在腹膜后方紧贴腹后壁上部。
两肾的上端较靠近脊柱,下端的稍远离,略呈八字形排列。
肾的位置有个体差异,女性稍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
右肾因受肝的影响,略低于左肾。
1---2c两肾上端相距较近。
距正中线3.8cm下端距正中线1.2cm上端下端第12肋右肾平第12胸椎体上缘平第3腰椎体上缘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肾门;约在躯干背面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相当9肋软骨前端高度。
形成的夹角处。
某些肾病患者,叩击或触压该区常引起疼痛。
肾的毗邻关系比较复杂。
两肾上端内侧由肾上腺附着。
后面1/3与膈相贴,并与胸膜腔的肋膈隐窝相邻,下2/3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腹横肌相贴。
左肾前面自上而下分别与胃、胰、空肠相邻,外侧缘于脾和结肠左曲相接触;右肾前面近内侧缘邻十二指肠降部,外侧邻接肝右叶和结肠右曲三、肾被膜1、纤维囊为紧贴肾实质表面的一层薄而坚韧的结缔组织膜,正常情况下,易与肾实质分离,但在病理情况下,则与肾实质粘连,不易剥离。
2、脂肪囊为位于纤维囊外面、包绕于肾及肾上腺周围的脂肪组织,并经肾门延伸至肾窦内。
泌尿系统-人体解剖学
泌尿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肾脏的功能来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如通过调节抗 利尿激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控制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肾脏也参与调节水盐平衡和血压等生理过程,这些过程受到神经系统的 调控。
某些肾脏疾病如肾性高血压等也可能与神经系统有关,因为神经系统对 心血管系统的调控也会影响肾脏的功能。
肾脏还参与调节血压和血容量,通过 释放和回收激素来维持循环系统的稳 定。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来维持体液 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对循环系统的稳 定起到重要作用。
泌尿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消化系统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泌尿系统通过肾脏排泄代谢废物,两者共 同维持人体的代谢平衡。
肾脏排泄的某些代谢废物来源于消化系统,如尿素、肌酐等,这些物质在消化过程 中产生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尿液的成分与变化
尿液的成分
尿液主要由水、无机盐(如钠、钾、钙等)、尿素、尿酸和肌酐等组成。
尿液的变化
尿液的成分会随着人体的代谢状态和饮食摄入而发生变化。例如,摄入过多的 蛋白质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泌尿系统的调节机制
1 2 3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调节肾脏的功能, 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增加肾小球滤过 率,从而增加尿量。
尿道
从膀胱出口穿出,经过前列腺 (男性)或阴道(女性)至外
部开口。
02
CHAPTER
泌尿系统的器官
肾脏
过滤血液
肾脏通过滤过作用将血液中的 废物和多余水分分离出来,形
成尿液。
维持电解质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 ,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如钠 、钾、钙等。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培训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5
五、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 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微动 脉-----血管球-----出球微动脉----球后毛细血管(肾小管周围) -----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
叶间静脉、肾静脉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6
肾的血液循环 特点:
(1)发自腹主动脉,流量大,流速快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1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2
第四节 尿道urethra
男性尿道:排尿和排精的共同通道,较长 女性尿道:较男性短,仅有排尿功能。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3
细胞界线不清。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20
近曲小管高倍镜像
刷状缘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Fra bibliotek刷状缘
21
直部-- 与曲部相似,但细胞略小,上 述结构不如曲部发达
功能:重吸收的重要场所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22
(2)、 细段 thin segment
于髓放线和肾 锥体内,直径 10-15um,单 扁上皮,细胞 薄,细胞浅, 无刷状缘。
4
肾 Kidney
二、肾的形态
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 似蚕豆。肾分上、下端, 内、外侧缘和前、后面。
肾门 Renal hilum:
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 Renal pedicle:
出入肾门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肾盂等结构被结缔
组织包裹。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5
三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0
(三)、球旁复合体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腹后壁的结构
输尿管按照经过的位置可分为腹部、盆部和壁内部3部分。
输尿管腹部:自肾孟下端至小骨盆入口处; 输尿管盆部:小骨盆入口处至穿膀胱壁之前的部分; 输尿管壁内部:输尿管穿经膀胱壁的部分。
第七章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功能: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
生的废物、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等,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肾,在肾 内形成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 暂时储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后, 再经尿道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模式图
目录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胱 第四节 尿道
1.肾小体(肾小球)
血液从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渗入肾小 囊腔内形成原尿时,必须通过滤过 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裂孔 膜),也称为滤过屏障。
屏障受损时,大分子物质甚至血细 胞都可漏入肾小囊腔内,会出现蛋 白尿或血尿。
滤过屏障模式图
2.肾小管
单层上皮性小管,与肾小囊外层相续, 终于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的某些成分 和排泄等作用。
膀胱(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片)
三、膀胱壁的构造
膀胱壁分3层,由内向外依次黏膜层、肌层和外膜。
1.黏膜层
由固有层和上皮构成。上皮为变移上皮,固有层为疏松 结缔组织,含有较多的弹性纤维。
膀胱空虚时,黏膜形成许多皱襞,充盈时消失。 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
角形区域,黏膜始终光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 是结核、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两输尿管口之间横行的黏膜皱襞称输尿管间襞, 呈苍白色,是膀胱镜检查寻找输尿管开口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PPT
肾小体功能:形成滤液(原尿)
有孔内皮
滤过膜(滤过屏障) 基膜
(血-尿屏障)
足细胞裂孔膜
影响滤过的因素
分子量 电荷
精品PPT
肾 小 体 滤 过 膜
精品PPT
肾的组织结构
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部 直部
髓袢 直部(肾单位袢) 曲部
精品PPT
泌尿小管各段在 肾内的分布
精品PPT
近端小管
第六章 泌尿系
urinary system
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 多余的水和盐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维持内环境稳定
肾2 生成尿
输尿管2 输送尿 组成 膀胱1 储存尿
尿道1 排出尿 精品PPT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二、肾的位置 三、肾的被膜 四、肾的构造 五、肾的微细结构
精品PPT
一、肾的形态 蚕豆形 红褐 软 光滑
二、形态
L20~30cm d=5~7mm 三处狭窄 起始处
越髂血管处
精品PPT
壁内段
第三节 膀胱 (urinary bladder)
一、膀胱的形态 二、膀胱壁的构造 三、膀胱的位置 四、膀胱的毗邻
精品PPT
膀
膀胱体
胱
尖
空虚时 三棱锥体形 一、膀胱的形态
பைடு நூலகம்
膀胱颈
精品PPT
膀 胱 底
二、构造 粘膜皱襞 在膀胱底内面有
肾皮质
肾髓质
精品PPT
肾 小 体
精品PPT
肾 小 体
精品PPT
肾小体
毛细血管袢
精品PPT
血管球毛细血管
精品PPT
足 细 胞
精品PPT
输入小动脉 输出小动脉
毛细血管袢(有孔)
血管球
肾小体 结构
肾小囊
血管系膜细胞 血管系膜 系膜基质
壁层:单扁
肾小囊腔:含滤液
脏层:足细胞(突起、裂孔、 裂孔膜)
肾实质 肾皮质
肾柱
肾髓质 15~20 肾锥体 肾乳头 乳头孔
五、肾的组织结构
血管球
肾小体(皮质迷路) 肾小囊
renal corpuscle
肾单位
nephron
近端小管
肾小管 细段
renal tubule
远端小管
曲部
直部
泌
髓袢
尿 小
直部(肾单位袢) 管
曲部
集合小管(髓放线、肾锥体)
球旁复合体
精品PPT
正常人体 结构
教学课件
精品PPT
学习目标
1.熟悉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肾的形态、位置及冠状切面上 的主要结构、肾单位、血尿屏障的概念, 膀胱三角的位置、粘膜特点。
3.熟悉肾的被膜、肾小体的形态结构、 膀胱的形态、位置,女性尿道的特点及开 口位置。
4.了解输尿管的行程、狭窄及临床意义, 球旁复合体组成及功精品P能PT 。
(二)盆段 (三)壁内段
精品PPT
1、腹段
上端接肾盂
沿腰大肌前 面下行
左侧越过髂 总A末端
右侧越过髂
外A起始处
精品PPT
2.盆段
沿盆侧壁向下
再向前
男在输精管
外下方与其
交叉
女在子宫颈
旁2cm处经
子宫A后下
精品PPT
方与其交叉
3.壁内段
经输精管外
下与其交叉
达膀胱底后 斜穿膀胱壁
输尿管口
精品PPT
开口于膀胱
精品PPT
球旁复合体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平滑肌 上皮样细胞
分泌肾素
组 成
致密斑:远曲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分化,
为钠离子感受器
球外系膜细胞:缝隙连接 ,传递信息
功能:①调节机体血压、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②产生促红细胞生成因子
精品PPT
球 旁 复 合 体
精品PPT
致密斑
精品PPT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1.肾血流量大。 2.两套毛细血管网。
无刷状缘
EM 微绒毛少、质膜内褶
功能 钠-钾汞、重吸收钠排出钾、
重吸收水、
分泌铵
精品PPT
细段与远直小管
精品PPT
集合管
结构 LM 立方上皮 弓形集合管 直集合管
柱状上皮 乳头管 EM 紧密连接多、微绒毛少、
线粒体少 功能 吸收水、99%水重吸收
1%终尿(1-2升/天)
精品PPT
远直小管和集合管
3.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 利于滤过。
4.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利于重 吸收和尿液浓缩。
精品PPT
肾血液循环歌诀 肾血循环特点三,管粗压高快循环; 入球短粗出球细,滤出原尿不困难; 两级毛细血管网,先滤后吸多完善。
精品PPT
第二节 输尿管(ureter)
一、分段和各段走行位置 二、形(一态)腹段
男
前
邻
方
精
邻 耻 骨 联 合
囊 女输 邻精 子管 宫壶 阴腹
道直
肠
下方男邻前列腺 精品女PPT 邻尿生殖隔
第四节 尿道(urehra)
起自尿道内口 (有膀胱括约肌)
女性尿道 直宽短 5cm
穿尿生殖隔
(有尿道阴 道括约肌)
终于尿道外口
阴道口 (开精口品PPT阴道前庭)
沿 阴 道 前 方 下 行 肛门
上 端
外
内
侧 缘
前 面
侧 缘
后 面
肾 门
下 端 精品PPT
出入肾门的结构组成肾蒂
左长右短 肾A 上
肾V
肾盂 NL 下
由前向后:肾V肾A肾精品盂PPT
二、肾的位置
贴于腹后壁 脊柱两侧 腹膜后方
精品PP两T 肾排成八字形
11胸椎下缘
上端 12胸椎上缘
肾
门
平
第 一
左肾
5cm
右肾
腰
椎
第2腰椎下缘 下端 精品PPT 第3腰椎上缘
结构: LM--立方、边界不清、强嗜酸、
刷状缘、基底纵纹
EM-微绒毛、顶部小管泡、微体、 溶酶体、质膜内褶、侧突
功能:重吸8收0-%糖水、、氨盐基酸、维生素、
分泌- 铵、马尿酸、肌酐、药物
精品PPT
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精品PPT
泌尿小管 各段上皮 细胞结构 模式图
精品PPT
远端小管
结构 LM 立方、色浅、核近腔、
两输尿管口之间 连有横行皱襞 称输尿管间襞
输尿管口 膀 胱 颈
两输尿管口与
内 面
尿道内口连线
有
围成膀胱三角
尿
道
尿道内口周围
内
有膀胱括约肌
精品PPT
口
三、位置
成不 人超 空过 虚耻 时骨 居联 盆合 腔上 前缘 部
腹膜向上推移
精品PPT
膀
充 盈 时 向 上
胱 前 壁 直 接 接
扩触
大腹
入前
腹壁
腔
四、毗邻 上方腹膜、回肠 后方
12肋斜过左肾中 部
右肾上部
竖脊肌外侧缘 与12肋夹角(脊肋角) 为肾门在腰区的体表精品P投PT 影, 称肾区
三、肾的被膜
肾筋膜 肾脂肪囊
精品PPT
肾纤维囊
肾前筋膜 肾后筋膜 精品PPT
四、剖面结构 肾门向内 凹陷形成 的腔称
肾窦 肾小盏
7~8 肾大盏
2~3
肾盂
AV N L
接输尿管 精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