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图知识》集体备课教案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如观察、分析、地图绘制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学重点:经纬网的构成及应用,地图的种类与绘制。

教学难点:经纬度的计算,地图的阅读与分析。

2. 第二章:自然地理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第三章:人文地理教学重点: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 第四章:区域地理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征,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

教学难点: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

5. 第五章: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重点: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GIS数据的处理与分析,GIS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发挥教师团队的优势,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 运用多媒体教学,如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4. 创设生活情境,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评价,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

3. 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地理知识。

2. 教辅资料:地图、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三地理地球与地图(教案)

高三地理地球与地图(教案)
大小与范围、 内容
的关系
图幅相同
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相同实地范围
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反映的内容越简略
缩放
计算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答案】2.B 3.C 4.B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本题应当熟记经纬线的特点,能够在经纬网上进行应用。设向正东方、正西方前进200千米经过的经度数分别为a,b,向正南、正北方向前进200千米经过的纬度数分别为c、d。根据两纬线间的经线段长度相等,可以推断c=d,即某人在南北方向上前进200千米,经过的纬度数相同;根据两经线间的纬线段长度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递减,可以推断由M点向正东方前进200千米,比在最南部纬线上向正西方前进200千米,经过的经度数多,即a>b,所以最终位置应该在M点的正东方,故答案B正确。
(2)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就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3)自南向北数值增大为北纬,数值减小则为南纬。
(4)同一经线上纬度相隔l°,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2. 经度的判断
考点精讲 2 地图三要素
方向
一般情况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教案设计:地图及地形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教案设计:地图及地形图的判读

教具 课件、实体、自制教具、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
1/6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教案设计:地图及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主要内容
备注
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是以区域图形(地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图)为载体,综合全面的了解一个区域。但 的兴趣。
一个区域地理事物形形色色,地势高低起伏 2.注重让学生提前了
2.设疑纠错,加深学 生对易混易错知识点 的记忆。
引一条辅助线,并且高度值一一对应。 ④将剖面图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⑤设置错误,学生纠错,重点提醒:由于山 顶还有一部分不够一个等高距,切记不能犯 类似错误,画成平头山顶。
4/6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教案设计:地图及地形图的判读
板书设计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思考:在上述五种地形上,适合发展什么样 1.感受“学习对生活
的农业经济?
有用的地理”。
课外搜集以上五种地形景观的照片与资料。 2.培养纵向思维的能
力。
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
图,请帮助解答下列问题: (1) 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 )方向。 (2) 如果我军大炮最远射程为 30 千米, 敌军指挥部(是、否)在我军大炮的射程之
2.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
能力
3.什么是相对高度?并指认甲、乙两点的相
对高度。
2.联系生活加深对概
4.举例:登山者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 念的理解。 1、海拔与相对高
峰时,一般先到大本营适应环境,休整准备。 度
大本营海拔高度是 6600 米,珠峰海拔 8844 3.诱发情感,培养积极
米,问它们间的相对高度为多少?(口算: 向上的人生观、价值
教学目标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地图及其应用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地图及其应用

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地图及其应用》。

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

1.掌握地图三要素的基本知识。

2.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一、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①。

(3)表示形式:②、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④,经线定⑤。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四:先学过程: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2.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点名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

思考:1.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多少倍?2.在下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

2.讨论:看回答的是否正确?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2013·重庆文综)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图回答下题。

1.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A.东B.南C.西D.北八.课后作业:(课时冲关)(平行班完成必做,快班完成选做,尖子班可适度选做高考题)必做:2,3,5 选做:6,7,8九.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图和等值线图教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图和等值线图教案
例2、读非洲赤道以北和以南地区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见初中第2册),分析回答:
(1)等温线为什么在大陆内部向南向北弯曲?
(2)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哪里气温高?为什么?
(3)从等温线值来分析,说明非洲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4)为什么非洲可以用年均等温线,而其他各大洲却要用1月或7月等温线图来说明气温分布特点?
(1)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2)等温线疏密: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0C,海南岛160C以上,温差达480C。)
当遇到实际问题时,根据题目要求具体分析回答
板书设计:
地图:
1、比例尺
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缩放对图幅面积的影响
2、方向
经纬网示方向;
指向标指向法;
传统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例和注记
教学回顾(个人反思):
备课组反思研讨:
《区域地理复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图和等值线图》
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地理事物的特征。
等值线图的一些特点:等值线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状变化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变化的缓急、递变方向及分布特点等。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高中地理地图解读的教案

高中地理地图解读的教案

高中地理地图解读的教案高中地理地图解读的重要性地理地图解读是高中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地理地图的解读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地理地图不仅是地理学科的工具,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地图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导航、规划旅行、探索陌生地区等必不可少的工具。

因此,帮助学生学会解读地理地图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科意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熟悉地理地图的基本元素和符号;2.解读地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如地形、水系、土壤、人口等;3.认识不同类型的地理地图,如平面图、等高线图、气候图等;4.运用地理地图解读技巧,分析地理问题;5.培养地理思维和空间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地图解读的兴趣,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或启发性的问题引入,例如:最近你可能听说了某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并造成许多人失去了家园。

你是否想知道为什么该地区会发生洪水?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这种灾害?我们将通过地理地图解读来寻找答案。

第二步:基本地图元素和符号的介绍在这一步中,向学生介绍地图上常见的基本元素和符号,例如:地图元素•比例尺:衡量地图上距离的工具。

•方向指示:指示地图方向的箭头或字母。

•图例:解释地图符号的说明性区域。

•经纬度:用于确定地点坐标的垂直和水平线。

地图符号•线条:表示河流、铁路、道路等。

•颜色:用于表示地形、植被、人口等。

•符号:用于表示山脉、城市、海洋等。

第三步:地理要素的解读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理要素进行解读,例如地形、水系、土壤、人口等。

通过示范解读一个实际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提取与该要素相关的信息。

例如,解读一张海拔高度的等高线图:这张地图是一个海拔高度的等高线图,你能看出哪些信息?请注意线条的间隔和密度,颜色的变化。

通过观察,你能否分辨出地势高低的变化,找到山脉、低地和高原?然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和指导,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地图上的地理要素。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计划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到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与规律的学科,而地图则是地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地图的运用,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地球上的各种地理信息和特征,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空间分布与关系。

因此,地理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教学主题本次地理地图教学的主题为:全球气候与天气分布。

气候与天气是与地理学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了解全球气候与天气的分布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气候与天气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与分析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地理意识。

二、活动安排1. 活动一:全球气候带分布图解读学生们将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球气候带分布图进行解读。

通过分析不同气候带的特点、气候影响因素等,学生们可以对全球气候的分布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利用互动展示的形式将解读结果分享给其他同学。

2. 活动二:气候与地理环境关系探究学生们将分组进行实地调研,选择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地区进行考察,包括高海拔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等。

学生们需要观察并记录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气温变化、降水情况等,同时需要探究气候与地理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气候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

3. 活动三:天气预报图制作与分析学生们将学习制作天气预报图,并需要根据已知的天气数据进行天气预报。

学生们需要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气压、湿度等,并根据这些数据制作出适合的天气预报图。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可以锻炼数据处理和图像制作能力,并加深对天气变化规律的理解。

三、教材使用在地理地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例如使用教科书中的地图资料、图示以及教具。

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地理学相关的图书、期刊和影片等进行拓展教学,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地理地图教学,例如利用地理类的网站和应用程序进行地图浏览、模拟实验和交互式学习等。

地理课地图微课教案

地理课地图微课教案

地理课地图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地图的制作方法和要素;3)了解地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4)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介绍地图相关知识;2)利用实例演示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3)通过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地图知识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尊重地图,珍惜地图资源;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地图的制作方法和要素;3)地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

1)地图的制作方法和要素的理解和掌握;2)地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应用和实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通过一个有趣的地理问题或者地图谜题引起学生的兴趣;2)播放一段与地图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引导学生进入地图的学习氛围。

2. 学习。

1)通过微课视频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讲解地图的制作方法和要素,例如比例尺、图例、经纬网等;3)通过实例演示地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4)利用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地图知识的理解。

3. 操练。

1)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地图的制作,例如绘制家乡地图或者学校周边地图;2)组织学生进行地图的使用实践,例如在校园内进行定位和导航练习。

4. 总结。

1)对本节课学习的地图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2)布置作业,例如制作一份旅游地图或者写一篇关于地图使用经验的小结。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播放微课视频和相关地图资料的展示;2. 地图绘制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绘制地图;3. 实地实践,在校园内进行地图的使用实践。

五、教学反思。

通过地理课地图微课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学生对地图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很好的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对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球与地图》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球与地图》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球与地图》教案该教案旨在对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球与地图》教材进行系统化教学规划,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与地图的相关知识内容。

教案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引入活动、知识讲解、综合应用和拓展延伸。

一、引入活动
1.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段关于地球与地图的精彩视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人们将地球图形展示在地图上?",引导学生思考与地球与地图相关的问题。

二、知识讲解
1. 介绍地球的基本属性,包括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内容,并配以图示进行解释。

2. 解读地球的地理分区,包括大洲、大洋和地理带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空间结构。

3. 讲解地图的制作方法,包括地图投影和地图符号等,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制作原理。

4. 解读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如水系、地貌和经纬线等,帮助学生掌握地图的阅读技巧。

三、综合应用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设计一张地图展示自己所在城市的地理特征。

2. 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和指南针等工具,在校园
内进行地理定位和导航练习,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实践能力。

四、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地理材料,扩展对地球与地图的了解,并结合
现实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2. 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与地图的创作活动,鼓励学生绘制独特的地图
作品,展示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创意。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地球与地图的相关
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
认知水平。

地图教学设计(5篇)

地图教学设计(5篇)

地图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地图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遵义市第十七中学龚小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学会看地图,理解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让学生能正确辨别方向,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探究与互助讨论中,完成对地图三要素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帮助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互相帮助。

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重点在不同地图上辨别方向。

三、教学难点对同一图幅大小的地图,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反应的范围大小,描述的地理事物详略。

四、教学用具贵州省地图、多媒体课件、自制方位指向标。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让学生帮帮忙,老师下周需要去贵阳,但是老师不知道贵阳在哪?怎么样才能知道呢?需要用什么工具?学生答(地图)讲新在地图上老师能找到贵阳、遵义等贵州的各个地区,那么老师想知道,贵阳在遵义的什么方位,应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首先确定这幅地图的方向,我们地球上得方向有哪些呢?讲解基本方位的来历(展示方向坐标)北: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南:与北极星方位相反的方向。

东:太阳升起来的方向。

西:太阳落下去的方向。

这四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在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延伸初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方位,和刚才的四个方位合起来就是我们地面上最基本的八个方向拉。

那么请同学们认真看一下,老师挂在黑板上得这幅贵州省地图,对于方向有没有给我们任何提示呢?学生回答:没有但是有些地图就明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比如(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有指向标的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同学们观察,在哪个地方有方向的指示呢?(提示学生在地图的四个角寻找指向标)学生答:在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在箭头上方写了一个北字,就代表这个方向是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北方。

老师:非常好,那么北方知道后,其他几个方位也可以知道了,回忆刚才老师讲的,与北极星相反的方向是南方,与南北相垂直的就是东西方向了。

高中地理《地球仪与地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球仪与地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地球仪与地图》(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考纲要求,要求学生明确地球的大小,经纬网的地理意义,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相对位置、距离。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地球仪展示经纬网的相关特点,解决考试中不会读经纬网图、不会定位等问题。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一课时)
少千米?
2、甲和乙分别向东和向北走,保持方向不变,都能回到起点吗?学生集体思考,分
析问题,并总结原

进一步明
确东西关
系的相对
性,南北
关系的绝
对性。

PPT 出示合作探究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确定M、N 两点的地理坐标。

(2)若某人从M 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 千米,则其最终位置位于M 点的什么方向?
(3)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请比较三者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

1、小组站立讨
论。

2、判断经纬度
说出坐标。

3、明确两条经
线间的距离,
由赤道向两极
递减。

打破课堂
布局,利。

用图来分
析经纬网
的特点利
用合作的
形式,加
大学习效
率。

探究小结学生根据总结了解
经纬线的特点
明确本节
的重点内
容是经纬
观察经纬网图,观察图片,分析经
习题巩固课堂总结。

高中地理地图教案

高中地理地图教案

地图【命题趋向】1.以经纬网为载体,综合考查区域定位、比例尺及距离的计算,是近几年来高考学科内综合命题的热点;经纬网图与区域图、等值线图复合,综合考查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区域特征是学科内综合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2.光照图的判读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是有关地方时、区时、国际标准时的计算;二是昼夜长短、日出与日落时间的计算;三是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房地产开发采光的要求计算两楼的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计算和实地测量等;四是结合热点考查宇宙的探测和宇宙资源的开发,如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中国的“探月工程”等,结合太阳活动考查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结合重要的天文现象考查各类天体的特征和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考点透视】1、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全球各地纬度10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0。

赤道上经度10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0的弧长就不相等。

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0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

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

2、利用经纬网图确定方位。

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要注意判断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0的弧段);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地图和经纬网》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备课组

《地图和经纬网》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备课组

《地图和经纬网》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备课组邓文黎张卫一、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很多学生对初中的地理知识掌握不够好,基础较差,补充本课内容主要是为了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地图的三要素。

2.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

3.掌握纬度与经度,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二)能力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能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纬度与经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四、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

2.问题解决式教学。

3.多媒体辅助教学。

4.讲练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航天事业上最近发生了一生举世瞩目的事件吗?(“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你们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在开阔的内蒙古草原上快速搜索定位返回舱的实际落点,迅速到达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点,安全把3名航天员后送到指定地点吗?(引导出用经纬线来确定地面上点的位置)提问:什么是经纬线?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途呢?地球上真的有这样的线吗?【讲授新课】1.地球仪。

要求各小组观察地球仪,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然后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什么?地球仪上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线纬线定义后,课件展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模型图”。

2.经线与纬线。

学生填写“经线与纬线填充表格。

3.半球的划分。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1)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均等的半球。

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为什么?(或是教师让一名学生在某一经线上确定一点延这一经线一个方向进行旅行会有什么奇迹发生?旅行线路图是什么形状?)(2)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及180°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20°W和160°E。

高中地理地图教案

高中地理地图教案

高中地理地图教案地理地图教案1.引言现代社会,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地图作为一种表达和呈现地理信息的工具,对于我们理解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和人文地貌、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地理地图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次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高中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一级段落标题:地理地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地理地图是一种由地球表面上的特定区域经过测量、制图和符号化后所得到的信息呈现工具。

了解地理地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地图信息至关重要。

2.1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是地理学中基于地球表面上一定区域的调查和观测,经过测量、图像化等方式所制作的一种工具。

地图上以各种符号和色彩表示地理信息,并通过比例尺和方位标识等方式提供准确的空间关系。

2.2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中的基本要素包括图形要素、符号要素和图例要素。

其中,图形要素指的是地图上绘制地形、水系、道路等自然和人文地貌的图形形状;符号要素指的是用特定符号或颜色表示各种地理要素;而图例要素则是对符号和颜色的解释和说明。

3.一级段落标题:地图的制图技巧和方法掌握地图的制图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使用和理解地图时更加灵活和准确。

3.1 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长度比例与实际长度比例之间的关系。

熟练地阅读和使用比例尺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跨度。

3.2 地理方位地理方位是地图中表示方向关系的一种工具。

熟悉地图上的方位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空间布局。

3.3 地图上的坐标系统地图上的坐标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地图上的特定地点。

不同的地图在使用不同的坐标系统,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和应用。

4.一级段落标题:地图的应用技能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地图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地理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1 地理图形的解读通过对地理图形的解读,学生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地貌特征。

地图版中学地理教案

地图版中学地理教案

地图版中学地理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地图版中学地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学习如何阅读和解读地图。

3. 掌握使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查询和分析的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作用和重要性,并讨论地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如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城市地图等,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

知识讲解:3. 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包括比例尺、方位、图例和符号等。

4. 解释地图的组成要素,如经纬度、地形、水系、交通等,并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地图阅读与解读:5. 给学生发放一张地图,并指导他们阅读地图上的不同信息,如地名、道路、河流等。

6. 引导学生使用图例和符号解读地图上的特殊标记和符号,如山脉、湖泊、城市等。

7. 引导学生使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实际距离,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尺寸。

地理信息查询与分析:8.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查询,如查找特定地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等。

9.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分析,如分析地形对气候和人口分布的影响等。

巩固与评估:10. 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换地图,进行地图阅读和解读的练习,并相互提出问题。

1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地图使用的体验和感受。

1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使用地图完成一项地理信息查询或分析任务,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教案扩展:-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软件或在线地图工具进行更深入的地理信息查询和分析。

- 组织地图制作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地图。

- 组织户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地图进行导航和定位。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地图的理解程度。

- 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评估他们对地理信息查询和分析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案特点:- 结合实际地图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地图的作用和重要性。

高中地理《地图知识》集体备课教案教案

高中地理《地图知识》集体备课教案教案

高中区域地理整合教材第二单元《地图知识》教案集体备课记录一、说教材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还要多,并且有考查“选取”的功能,学好地图可以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学习地理奠坚定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节课意义十分重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初断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比例尺计算图上两地间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2、能力目标:①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熟悉常用图例和注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1、重点:①比例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②在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

2、难点: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其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说教法在实际生活中,地图使用很广泛,所以了解地图的特点、学会读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在通过获取理论知识、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原理剖析法:通过讲解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进而形成读图绘图能力,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说学法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而建构形成的。

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范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引入新课)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联。

例如,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

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

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有哪些地理特征?【板书】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⑴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芗城区、龙文区等。

(2)差异性。

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整体性。

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1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教案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1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教案含解析

第二节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一、地图地图学习核心是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一)比例尺:要掌握比例尺,重点要知道比例尺怎么来的。

然后围绕这个公式进行展开分析。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单位:在做比例尺的计算式,要也别注意单位的换算,单位统一到厘米。

3.在进行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时,结合公式就很容易理解: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较低;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较高。

4.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式:1:5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线段式:线段式考察的比较多,主要是要求在实际图中求两点的实际距离,需要测量准确。

5.比例尺的缩放:将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尺×N 将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尺×(1 +N)将比例尺缩小到1/N=原比例尺× 1/N将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尺×(1-1/N)如果是区域面积的放大(或缩小)倍数,则是比例尺的平方(或开方)。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二)方向:1.一般指示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做题时要注意指向标箭头在地图上的实际朝向,找到北的方向。

(有时候指向标是标示其他方向时要特别注意)3.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三)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注记:二、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的基本特点①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

②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致。

③是闭合的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

④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⑤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二)等高线分布形态判读地形部位:等高线图中的地形部位: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区域地理整合教材第二单元《地图知识》教案集体备课记录一、说教材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还要多,并且有考查“选取”的功能,学好地图可以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学习地理奠坚定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节课意义十分重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初断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比例尺计算图上两地间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2、能力目标:①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熟悉常用图例和注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1、重点:①比例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②在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

2、难点: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其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说教法在实际生活中,地图使用很广泛,所以了解地图的特点、学会读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在通过获取理论知识、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原理剖析法:通过讲解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进而形成读图绘图能力,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说学法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而建构形成的。

它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保障;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所以本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那么地图有哪些特点、我们怎样闭能正确地识图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关于地图的基础知识:环节一知识梳理一、地图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在多数地图上,一般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2)在带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指向标箭头指示的是北方,与之相反的方向是南方,作指向标的垂线,可表示东西方向。

(3)在带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1)定义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用公式表示: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2)表示方式①直线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②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成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③数字式: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可表示为1∶10000000或100000001或一千万分之一。

(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通常所说的比例尺的大与小,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间比值的大与小。

比值越大,比例尺就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

一般来说,在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小,地图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大,地图内容越简略。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思考讨论:若把地图比例尺扩大到原来的2倍,表示相同的实际范围,则地图图幅有何变化?提示:比例尺扩大到原来的2倍,表示相同的实际范围,地图图幅应为原图的4倍。

二、等高线与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上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地面上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的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地形的判读:(1)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表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表坡度越缓。

(2)当等高线呈闭合状态时,若等高线的读数自中心向外递减,表示为山顶;若等高线的读数自外向中心递减,表示为盆地。

(3)当一组等高线明显弯曲时,若弯曲处向读数较小处凸出,表示为山脊;若弯曲处向读数较大处凸出,表示为山谷。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的相对低洼处,表示鞍部。

(5)若干条等高线交会在一起处,表示陡崖。

思考讨论:如何确定闭合等高线中心的海拔高度?提示:如图所示,A 、B 两地海拔高度的确定应遵循等值线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A 地外围闭合等高线是100米,比相邻等高线数值小,故A 地海拔高度应大于0米小于100米;B 地外围闭合等高线是200米,比相邻等高线数值大,故B 地海拔高度应大于200米小于300。

环节二疑难突破1.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地形种类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2.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以例题的形式讲解)清河B A 256.012345678910111213141516255.62502502002001:50 00005001000 m 等高距10 m读上图绘制沿AB 线的地形剖面图。

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如下:(1)规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而垂直比例尺需要扩大,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

这是为了更好地显示沿线的地形起伏。

(2)按等高线图上AB线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度。

基线高度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度。

如图中河流最低处高程约为170米,基线高程定为160米。

(3)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如图: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度,如170米,180米……(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各段距离,并把它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各点。

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度决定。

如地形图上1点的高程为250米,则剖面图上过1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5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表示实地剖面方向的剖面图,如下图:环节三典例剖析【例题】(江苏,9)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知识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深山藏古寺”的理解。

易错分析: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和准确读图判断。

解题思路:古寺应位于盆地式谷地地形中,这样既符合“深山藏古寺”的特点,又便于建筑;而a、b、c三图中古寺的位置分别位于山脊、山峰和陡崖附近,只有d图为谷地地形,故选D。

答案:D拓展题例【例1】(全国综合,10)下列四幅图中,甲在乙地西北,丙在丁地东南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点的相对方向,属于基本的读图能力考查。

A图的经纬线都是直线,方向判断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

D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两点间弧距较短的区间来确定其东西方向,再根据纬度来判别南北方向。

B、C两图的经纬线都是弯曲的,先根据某两点距极点的远近确定位于南或北方向,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别其位于东或西方向。

以C图为例:甲地在乙地的东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

B图在南半球,判断方向时,最好把此图颠倒过来再判读。

答案:B【例2】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________。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

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A.鲁B.浙C.青D.吉解析:从E、F、G三个地点中能清晰地观察H处车辆应是G点,因为E、F点位于谷中,从E地到H点之间或从F地到H点之间都有山脊障碍,G地到H点之间没有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

剖面图作法运用图中提供的比例尺作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H点海拔高度在450米左右,G点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相差200米,按图中提供的比例尺,图上垂直距离是2厘米。

答案:(1)G(2)见右图GH之间地形剖面图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G到H点之间没有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