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概论复习题
(课程代码262307)
一、名词解释
1、主题深刻——是确立主题的要求。深刻,是指主题的深度。主题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叙述上,而应该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
2、题材:一般指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也泛指经作者筛选、加工、组合,写到作品或文章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材料。
3、典型材料——就是对表现主题来说是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有表现力、说服力的事例或观念。它是具体的、个别的; 同时,又能体现同类事物的性质和普遍意义。
4、结构——首先是指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其次是指谋篇布局的写作行为或过程,即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以各种手段有主次有步骤地组织文章内容,使之成为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
5、详叙——具体而详尽的叙述方法。它常常用于叙述人物或事件的传神部分、典型的言行细节等,以加深主题内涵的深度。
6、略叙——简略、概括的叙述手法。它往往用于概括介绍人物或事件,叙述人物或事件中的非重点部分,或表达某种言外之意等等,以拓宽文章叙述的广度。
7、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手法,典型的行动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他以何种独特方式来完成这个行动。
8、寓情于景——以眼前的景物为媒介,或者通过对某种象征性事物的描绘,来寄寓和抒发作者情感。
9、文艺语体——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形象性、表情性等总体特征,如多用口头词语,句式多变,大量使用积极修辞格的语体。
10、运思——是文章写作过程中最富于创造性的一项内容,它渗透于文章的整个写作过程,但又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审题、拟题之后,动笔起草之前的一个阶段。
11、抒情散文——散文的一种,侧重于作者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往往通过“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的途径,从即物、即景的刻镂描摹中生发联想,阐述哲理,或是将人的思想情趣移注到原无生命的客观对象中去,熔客观的审美发现与主观的心灵袒露为一炉。
12、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13、新闻五要素——传统新闻观认为,一条清晰、完整的消息( 狭义新闻 )必须具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个要素,简称“五何”或“五W”。
14、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指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报道价值的、群众关心的、应知而未知的事实的报道。
15、经验消息——又称经验性新闻、典型报道。是一种对某地区、某部门、某单位在工作中取得新鲜经验的新闻报道。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全部选“√”或“×”不得分)
×1、主题就是文章的主要问题。
×2、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是主题的确定。
√3、构成文章的要素有数个,但整篇文章的核心是主题。
√4、主题能决定材料的选取,但不能确定题材的确定。
√5、主题的确定必须在写文章之前,标题的确定可在文章写完之后。
×6、论说性文章一定要在动笔之前就明确主题,写记叙性文章就不必“意在笔先”了。×7、一篇文章主题不集中的原因是结构采用多线索。
×8、主题的提炼要尽可能在一次之内完成,以免因为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情况下作者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发生变化,造成主题的前后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9、标题《辱骂和恐吓不是战斗》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0、标题《什么都快乐》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1、标题《丑石》是用形象手法直接揭示文章的主题。
√12、主题形成以后,材料对主题起表现作用。
×13、鲁迅小说《祝福》中讲述了祥林嫂的故事,这个材料叫做素材。
√14、题材就是写入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材料。
×15、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选用得越多越好。
√16、“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这句话从对文章材料的要求来说,它强调的是材料的新颖性。
×17、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选用得越多越好。
×18、层次就是作者思路发展阶段性在文章中的反映。
√19、脉络说到底是思路问题。
√20、“言尽而意不尽”是说文章的结尾要“令人回味”。
×21、头有交待,尾有着落;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阐述,结尾作出回答。这些都是前后照应。
×22、吴晗在《谈骨气》一文的开头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种开头方式属于交代因由式。
×23、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开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这种开头方式属于开宗明义式。
√24、夏衍《包身工》的结尾:“黑夜,静寂得象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
些绽子上的冤魂!”是以议论方式结尾。
√25、《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始是抒情议论,在转入叙述前使用“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这样一个过渡句;结束三个故事的叙述,并再次进行议论时,又用“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来表示过渡。这是文章在抒情议论与记叙描写的接榫处运用了过渡。
√26、鲁迅《狂人日记》正文中的“我”所指称的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27、叙述的人称要统一,要求只能用一种人称。
×28、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进行叙述时,不能省略叙述要素。
√29、“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法,叫分叙。
√30、在各种表达方式当中,形象性最强的是描写。
×31、补叙部分属于文章叙述事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删去它不会影响叙述事件的完整性。×32、“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做编辑,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贾平凹《我的小传》)这段话运用了详叙。
√33、“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段对藤野先生的肖像描写用的是白描。
√34、“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 !”这段抒情属于寓情于理。
√35、“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这段抒情属于寓情于景。
×36、“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静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段话属于行动描写。
√37、一般把简练精约、不尚修饰、不加烘托、重在传神的描写称作白描。
√38、要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客观条件和依据,就离不开社会环境描写。
√39、把马辐分为大、小马车,单人、双人马车,载人、载货马车进行说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分类说明。
√40、“美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现实中美好事物、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的特点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一般原则。”这段话采用的说明方法是定义说明。
√41、“太阳与激光相比,好比是一盏小电灯,激光好比是正午的太阳。”这段文字属比较说明。
√42、“水是有一定体积,没有一定形态,可以流动的物质。”这段文字属于定义说明。
×43、写一篇正确使用人才的议论文,可用伯乐识马作论据。